礦冶企業環境應急預案技術要點分析培訓課件.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66007
2022-08-31
50頁
881.54KB
1、企業環境應急預案技術要點分析企業環境應急預案技術要點分析提提 綱綱1 1應急預案編制目的應急預案編制目的2 2應急預案編制程序應急預案編制程序3 3應急預案編制的技術要點應急預案編制的技術要點4 4突發環境事件應對突發環境事件應對 1、應急預案編制目的、應急預案編制目的 2011年,環保部直接調度并妥善處置涉重金屬突發環境事件14起,占突發環境事件總數的14%,12起為鉛污染事件,1起為銻污染事件,1起為鉻污染事件。其中重大突發環境事件2起,較大突發環境事件4起,一般突發環境事件7起,1起事件級別待定。其中,安徽省安慶市、浙江省臺州市和湖州市、廣東省河源市等地先后發生血鉛事件,環境安全形勢嚴峻2、。1、應急預案編制目的、應急預案編制目的 為加強涉重金屬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管理,切實提高應急處置能力。2011年6月,環保部下發關于貫徹落實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環辦函2011379號),明確要求各級環保部門和涉重金屬行業企業要加強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要求各省選取有關企業開展涉重金屬行業企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試點。同時環保部也開展了部分行業應急預案編制指南等研究工作。1、應急預案編制目的、應急預案編制目的 突發環境事件不同于一般的事故,具有發生突然、擴散迅速、危害范圍廣的特點,污染物沒有固定的排放方式和排放途徑,容易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和破壞,給人民的生命和國家3、財產造成重大損失。應急預案的編制,有助于有效防范突發環境事件的發生,及時、有效處置可能發生的各類重大、特大環境污染事件,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及正常生產、生活。2、應急預案編制程序、應急預案編制程序 成立以企業主要負責人為領導的應急預案編制工作組,針對可能發生的事件類別和應急職責,結合企業部門職能分工抽調預案編制人員。預案編制人員應來自企業相關職能部門和專業部門,包括應急指揮、環境風險評估、生產過程控制、安全、組織管理、監測、消防、工程搶險、醫療急救等各方面的專業人員和企業內部、外部專家。預案編制工作組應進行職責分工,制定預案編制任務和工作計劃。2.1成立預案編制工作組成立預案編制工作組 調查內4、容包括:企業基本概況、環境污染事件危險源、企調查內容包括:企業基本概況、環境污染事件危險源、企業周邊環境狀況、環境保護目標等進行詳細的調查和說明。業周邊環境狀況、環境保護目標等進行詳細的調查和說明。(1)企業基本情況調查:)企業基本情況調查:n企業名稱、詳細地址、建設規模、處理工藝。企業名稱、詳細地址、建設規模、處理工藝。n企業經濟性質、隸屬關系、從業人數。企業經濟性質、隸屬關系、從業人數。n企業的地理位置企業的地理位置(經緯度經緯度)。n其他情況說明。其他情況說明。2.2基本情況調查基本情況調查(2)企業環境污染危險源基本情況調查)企業環境污染危險源基本情況調查n企業的主、副產品及生產過程中5、產生的中間體的名稱及日企業的主、副產品及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中間體的名稱及日產量,原材料、燃料名稱及日消耗量,列出涉及的危險物產量,原材料、燃料名稱及日消耗量,列出涉及的危險物質的明細表等。質的明細表等。n調查企業生產工藝流程、主要生產裝置,危險物質儲存方調查企業生產工藝流程、主要生產裝置,危險物質儲存方式式(槽、罐、池、坑、堆放等槽、罐、池、坑、堆放等)、最大容量及日常儲量,收、最大容量及日常儲量,收集企業平面布置圖,雨水、清凈下水和污水收集、排放管集企業平面布置圖,雨水、清凈下水和污水收集、排放管網圖、應急設施網圖、應急設施(備備)平面布置圖、企業消防設施配置圖。平面布置圖、企業消防設施配置圖6、。n調查企業產生污染物名稱及處置方式,污染治理設施處理調查企業產生污染物名稱及處置方式,污染治理設施處理量、處理效率及處理后污染物排放量,工藝流程說明及主量、處理效率及處理后污染物排放量,工藝流程說明及主要設備、構筑物說明,企業其他環境保護措施等。要設備、構筑物說明,企業其他環境保護措施等。2.2基本情況調查基本情況調查(2)企業環境污染危險源基本情況調查)企業環境污染危險源基本情況調查n調查企業危險廢物的產生,儲存、轉移、處置情況,危險調查企業危險廢物的產生,儲存、轉移、處置情況,危險廢物處理單位名稱、地址、聯系方式、資質、處理場所的廢物處理單位名稱、地址、聯系方式、資質、處理場所的位置,危7、險廢物處理的設計規范和防范環境風險情況。位置,危險廢物處理的設計規范和防范環境風險情況。n調查企業危險物質及危險廢物的運輸調查企業危險物質及危險廢物的運輸(輸送輸送)單位、運輸方式、單位、運輸方式、日運量、運地、運輸路線、日運量、運地、運輸路線、“跑、冒、滴、漏跑、冒、滴、漏”的防護措的防護措施等。施等。2.2基本情況調查基本情況調查(3)企業周邊環境狀況及環境保護目標調查)企業周邊環境狀況及環境保護目標調查n企業所處區域地理位置圖,圖中包括以下內容:物料運輸(進廠和出廠)依托的公路、鐵路、水域,以及管道礦區排土場、尾礦庫、堆浸場、采礦場和選礦廠位置及范圍;受納本企業廢水的流域或水系,廢水排放8、路徑及排污口位置;周邊區域道路交通、疏散路線、周邊區域的企業分布、社區重要基礎設施等;列表說明周邊3公里范圍內的居民點、自然村、學校、機關等社會關注區的名稱、聯系方式、常駐人口數量、與廠區的距離和方位圖。2.2基本情況調查基本情況調查(3)企業周邊環境狀況及環境保護目標調查)企業周邊環境狀況及環境保護目標調查2.2基本情況調查基本情況調查(3)企業周邊環境狀況及環境保護目標調查)企業周邊環境狀況及環境保護目標調查n企業所在地的氣候企業所在地的氣候(氣象氣象)特征,如風向、風速、降雨量、暴特征,如風向、風速、降雨量、暴雨期等。雨期等。n企業所在區域地形地貌及廠址的特殊狀況企業所在區域地形地貌及廠9、址的特殊狀況(如上坡地、河流如上坡地、河流的岸邊的岸邊)。n企業廢水排放去向企業廢水排放去向(水域名稱水域名稱),廢水輸送方式,排污口位置,廢水輸送方式,排污口位置,水域功能類別。企業排污口下游的環境敏感保護目標名稱、水域功能類別。企業排污口下游的環境敏感保護目標名稱、保護級別、與企業排污口的距離、聯系方式等。保護級別、與企業排污口的距離、聯系方式等。n企業相關地表水、地下水、大氣環境功能區劃,受納水體企業相關地表水、地下水、大氣環境功能區劃,受納水體情況及執行的環境標準,區域地表水、地下水及區域環境情況及執行的環境標準,區域地表水、地下水及區域環境空氣執行的環境標準空氣執行的環境標準。n企業10、危險物質和危險廢物運輸企業危險物質和危險廢物運輸(輸送輸送)路線中的環境保護目標路線中的環境保護目標說明。說明。2.2基本情況調查基本情況調查(4)企業廠址敏感性判別)企業廠址敏感性判別環境敏感區判斷:環境敏感區判斷:調查該企業選址是否符合國家相關法規的規定。在國家法調查該企業選址是否符合國家相關法規的規定。在國家法律、法規、行政規章及規劃確定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的律、法規、行政規章及規劃確定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生態功能保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生態功能保護區等需要特殊保護的地區,大中城市及其近郊,居民集中護區等需要特殊保護的地11、區,大中城市及其近郊,居民集中區、療養地、醫院和食品、藥品、電子等對環境質量要求高區、療養地、醫院和食品、藥品、電子等對環境質量要求高的企業周邊的企業周邊1公里內,不得新建銅、鉛、鋅冶煉企業及生產公里內,不得新建銅、鉛、鋅冶煉企業及生產裝備。裝備。衛生防護距離要求:衛生防護距離要求:是否符合已審批的環境影響報告書文件的規定要求。是否符合已審批的環境影響報告書文件的規定要求。2.2基本情況調查基本情況調查(4)企業廠址敏感性判別)企業廠址敏感性判別 以鉛冶煉企業為例:以鉛冶煉企業為例:1)是否位于重點流域)是否位于重點流域若粗鉛冶煉企業的廠址位于巢湖、太湖、滇池、淮河、海河、若粗鉛冶煉企業的廠址12、位于巢湖、太湖、滇池、淮河、海河、遼河、松花江流域及長江三峽、黃河小浪底、黃河中上游、遼河、松花江流域及長江三峽、黃河小浪底、黃河中上游、南水北調沿線等重點流域地區,其環境風險水平高于非重點南水北調沿線等重點流域地區,其環境風險水平高于非重點流域地區的粗鉛冶煉企業。流域地區的粗鉛冶煉企業。2)是否位于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地區)是否位于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地區粗鉛冶煉企業選址應避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和其他環境敏感區,粗鉛冶煉企業選址應避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和其他環境敏感區,若其排污口下游若其排污口下游10千米范圍內有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環境風千米范圍內有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環境風險顯著增大。13、險顯著增大。2.2基本情況調查基本情況調查(4)企業廠址敏感性判別)企業廠址敏感性判別 3)是否位于城鎮主導上風向)是否位于城鎮主導上風向若粗鉛冶煉企業位于城鎮主導上風向若粗鉛冶煉企業位于城鎮主導上風向5千米范圍內,其環境風千米范圍內,其環境風險水平高于其他區域的粗鉛冶煉企業。險水平高于其他區域的粗鉛冶煉企業。4)是否位于工業園區內)是否位于工業園區內位于專業化的工業園區內的粗鉛冶煉企業,因園區的基礎設施位于專業化的工業園區內的粗鉛冶煉企業,因園區的基礎設施(包括熱電廠、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及污水管道等)配套(包括熱電廠、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及污水管道等)配套完整,其環境風險水平低于工業園區外14、的粗鉛冶煉企業。完整,其環境風險水平低于工業園區外的粗鉛冶煉企業。5)衛生防護距離或大氣環境防護距離內是否有人口密集區衛生防護距離或大氣環境防護距離內是否有人口密集區若鉛冶煉企業的衛生防護距離或者大氣環境防護距離內有居民若鉛冶煉企業的衛生防護距離或者大氣環境防護距離內有居民區、學校、醫院等人口密集區,其環境風險水平高于相應距區、學校、醫院等人口密集區,其環境風險水平高于相應距離內無人口密集區的粗鉛冶煉企業。離內無人口密集區的粗鉛冶煉企業。2.2基本情況調查基本情況調查n明確企業存在的危險源(如礦山特別應關注尾礦庫、排土場、明確企業存在的危險源(如礦山特別應關注尾礦庫、排土場、堆浸場、炸藥庫等)15、環境風險評價結果,以及可能發生環堆浸場、炸藥庫等)、環境風險評價結果,以及可能發生環境污染事件的后果和波及范圍。境污染事件的后果和波及范圍。n對企業存在的環境污染事件風險進行識別。對企業存在的環境污染事件風險進行識別。n對可能引發環境污染事件的危險目標,應根據其生產特點及對可能引發環境污染事件的危險目標,應根據其生產特點及分布位置來分析其危害程度(基本方法可參照分布位置來分析其危害程度(基本方法可參照建設項目環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作為事件分級的主要依據。),作為事件分級的主要依據。n針對環境污染事件的風險程度,對企業的應急資源、處置能針對環境污染事件的風險程度,16、對企業的應急資源、處置能力以及員工的綜合應急能力進行分析和評估,找出不足,并力以及員工的綜合應急能力進行分析和評估,找出不足,并在應急保障中采取適當的強化保障措施。在應急保障中采取適當的強化保障措施。2.3環境風險評價與應急能力評估環境風險評價與應急能力評估 在以上調查分析結果的基礎上,針對可能發生的環境污染在以上調查分析結果的基礎上,針對可能發生的環境污染事件類型和影響范圍,編制應急預案。對應急機構職責、人員、事件類型和影響范圍,編制應急預案。對應急機構職責、人員、技術、裝備、設施技術、裝備、設施(備備)、物資、救援行動及其指揮與協調等方、物資、救援行動及其指揮與協調等方面預先做出具體安排。17、應急預案應充分利用社會應急資源,與面預先做出具體安排。應急預案應充分利用社會應急資源,與地方政府預案、上級主管單位以及相關部門的預案相銜接。地方政府預案、上級主管單位以及相關部門的預案相銜接。2.4應急預案編制應急預案編制n應急預案編制完成后,應進行評審。評審由企業主要負責應急預案編制完成后,應進行評審。評審由企業主要負責人組織有關部門和相關專業人員進行。外部評審是由上級主管人組織有關部門和相關專業人員進行。外部評審是由上級主管部門、相關企業、環保部門、周邊公眾代表、專家等對企業的部門、相關企業、環保部門、周邊公眾代表、專家等對企業的預案組織審查。預案經評審完善后,由單位主要負責人簽署發預案組18、織審查。預案經評審完善后,由單位主要負責人簽署發布,按規定報本地環保部門備案。同時,明確實施的時間、抄布,按規定報本地環保部門備案。同時,明確實施的時間、抄送的部門、企業、社區等。送的部門、企業、社區等。n企業應急預案所依據的法律法規,所涉及的機構和人員發企業應急預案所依據的法律法規,所涉及的機構和人員發生重大變動、或在執行中發現重大缺陷時,由企業及時組織修生重大變動、或在執行中發現重大缺陷時,由企業及時組織修訂。企業應每年組織對預案進行評審,并及時根據評審結論組訂。企業應每年組織對預案進行評審,并及時根據評審結論組織修訂。織修訂。2.5應急預案的評審、發布與更新應急預案的評審、發布與更新n預19、案批準發布后,企業應落實預案中的各項工作及設施的預案批準發布后,企業應落實預案中的各項工作及設施的建設,明確各項職責和任務分工,加強應急知識的宣傳、教育建設,明確各項職責和任務分工,加強應急知識的宣傳、教育和培訓,定期組織應急預案演練,實現應急預案持續改進。和培訓,定期組織應急預案演練,實現應急預案持續改進。2.6應急預案的實施應急預案的實施 3、應急預案編制的技術要點應急預案編制的技術要點(1)組織機構)組織機構 明確現場應急指揮部的構成,一般由應急領導小組、應急指揮中心、辦事機構和工作機構、應急工作主要部門、應急工作支持部門、信息組、專家組、現場應急指揮部等構成,并盡可能以結構圖的形式表述20、。現場應急指揮部可由應急指揮中心兼現場應急指揮部,也可由應急指揮中心根據現場具體情況確定其現場應急指揮部的組成(應急指揮中心可根據事件級別的大小和類別委托具有相應指揮能力的人員任現場總指揮)。3.1組織機構和職責組織機構和職責 3、應急預案編制的技術要點應急預案編制的技術要點(2)職責)職責 規定應急組織體系中各部門的應急工作職責、協調管理范疇、負責解決的主要問題和具體操作步驟等。3.1組織機構和職責組織機構和職責(1)危險源監控)危險源監控以金屬礦山采選企業為例:以金屬礦山采選企業為例:監控的危險源包括:尾礦庫、排土場、尾礦輸送管道、尾礦水回水管道、采場、堆浸場、選礦廠等,通過日常巡檢、專項21、檢查、定期檢查以及相關監測、監控和評估,發現各項生產指標、參數及狀態偏離正常值或者有滲漏、坍塌狀況時,發現人員要向公司應急響應中心報告異常情況,公司應急響應中心應立即進行研究分析,采取調整措施,并派員赴現場進行實際檢查。如發現異常情況確實存在,并有可能進一步發展為突發環境事件時,要及時向應急指揮中心值班領導報告。應急指揮機構確認可能導致突發環境事件的信息后,要及時研究確定應對方案,通知有關部門、單位采取相應措施預防事件發生。3.2預防與預警預防與預警(2)預防與應急準備)預防與應急準備 明確應急組織機構成員根據自己的職責需開展的預防和應急準備工作,如完善應急預案、應急培訓、演練、相關知識培訓、22、應急平臺建設、新技術研發等。3.2預防與預警預防與預警(3)企業應急設施管理)企業應急設施管理設備圍堰是否可容納設備液體原料,防止外泄;裝置圍堰是否可容納設備液體原料,防止外泄;車間事故池是否容納車間、工段區域內所有液體原料,防止外泄;廠區廠界內的流向下游事故緩沖池是否可容納廠區內所有液體原料、一次消防水和初期雨水的總和,防止外泄;氣體泄漏設備、車間或工段、廠界下風向是否有防止氣體原料泄漏的吸附、消解、攔截設施;尾礦庫防洪設施、安全生產設施是否符合防洪、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范要求。3.2預防與預警預防與預警(3)企業風險防控措施)企業風險防控措施3.2預防與預警預防與預警(4)企業應急23、設施管理)企業應急設施管理對于企業內的事故應急池,應急預案編制中應給出具體措施,確保平時事故池內不存有污水(一般只要存有45CM高水位的保護深度即可)。初期雨水與后期雨水轉換閥的操作規程,如何確保15min后的雨水不進入初期雨水收集池。對于儲罐的圍堰,一般要求是要保證圍堰容積可滿足一個儲罐完全泄漏的容積要求。3.2預防與預警預防與預警(5)部分典型風險防范措施)部分典型風險防范措施 危險品運輸風險防范措施危險品運輸風險防范措施 危險品運輸由有資質的專業部門承擔,需用專門的車輛運輸,每輛車內配置相應的處理藥劑以備急需;限制單次運輸量;在運輸過程中應教育司機注意行車安全,特別在山區、彎道、河邊需要24、更加注意減速行駛;司機和押運人員需要具備起碼的緊急事故處理常識,并能夠在事故發生后及時進行處置。3.2預防與預警預防與預警(5)部分典型風險防范措施)部分典型風險防范措施 尾礦庫三級防控體系建設尾礦庫三級防控體系建設 第一級防控:車間級第一級防控:車間級n防控事件:因停電、設備損壞造成礦漿溢流進入車間;工藝管道破裂礦漿流入車間;選礦藥劑庫藥劑泄漏進入車間。n防控措施:車間內建事故池,并配有立泵,車間外建事故池,并配立泵,隨時將事故池內的礦漿排入工藝中。n選礦藥劑庫應建圍堰,與選礦車間一并做防滲處理,四周應建有通入車間內事故池的地下導流溝。3.2預防與預警預防與預警(5)部分典型風險防范措施)部25、分典型風險防范措施 尾礦庫三級防控體系建設尾礦庫三級防控體系建設 第二級防控:廠區級第二級防控:廠區級n防控事件:尾砂輸送管道破裂礦漿泄漏;發生暴雨尾礦庫廢水溢流。n防控措施:在尾礦庫初期壩下建有足夠容量的事故池,將泄漏廢水收集,經處理后循環使用。3.2預防與預警預防與預警(5)部分典型風險防范措施)部分典型風險防范措施 尾礦庫三級防控體系建設尾礦庫三級防控體系建設 第三級防控:流域級第三級防控:流域級(建議在流量較小的河流采用)n防控事件:尾礦庫發生廢水泄漏(不包括大暴雨及地震等自然災害的誘發),一、二級防控措施失敗。n防控措施:在尾礦庫下游河道支流設計并建造攔截吸附壩基礎工程。工程應以事故26、最大泄漏量,結合當地水文條件設計。攔截吸附壩數量與間距應按照當地實際情況選取。n在建造攔截吸附壩基礎工程的同時,還應結合壩址周邊地形和交通條件,同步設計建造應急物資儲備場(庫),并儲備砂袋、水泥管、活性炭網箱及吸附物資等。流域防控的工程類型包括截留斷面和滯污塘兩種。3.2預防與預警預防與預警(5)部分典型風險防范措施)部分典型風險防范措施 液氯儲罐的防范措施液氯儲罐的防范措施 定期檢查液氯儲罐的安全性,發現隱患及時排除;設置安全區域,禁止人員靠近。加強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建立必要的安全規章制度、安全操作規程等,并教育、督促所有從業人員嚴格執行 液氯運輸由液氯生產企業自身或具有資質的運輸單位27、承擔液氯鋼瓶的運輸;運輸駕駛員、裝卸人員要進行有關的安全知識培訓;運輸時,應嚴格按照既定路線、既定時間運行;裝卸儲罐時應嚴格按照規范進行。3.2預防與預警預防與預警(5)部分典型風險防范措施)部分典型風險防范措施 冶煉企業含重金屬電解液防范措施冶煉企業含重金屬電解液防范措施 電解池應依照國家規定的設計規范進行設計,電解車間地面以及電解池均應做好防滲,防止滲漏至地下,污染地下水。廢液收集池的設計按照電解池設計標準進行設計,日常生產時,保持廢液收集池無雜物,以免影響使用。輸送管線要堅持日常巡查,定期檢查,一旦發現跑、冒、滴、漏應立即檢修,防止泄漏擴大。3.2預防與預警預防與預警(1)響應流程)響應28、流程 根據所編制預案的類型和特點,明確應急響應的流程和步驟,并以流程圖表示。(2)分級響應)分級響應 針對事故危害程度、影響范圍和單位控制事態的能力以及可以調動的應急資源,將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行動為不同的等級(分級標準參照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按照分級響應的原則,確定不同級別的現場負責人,指揮調度應急救援工作和開展事故應急響應。3.3應急響應應急響應(3)啟動條件)啟動條件明確不同級別預案的啟動條件。(4)信息報告與處置)信息報告與處置n明確24小時應急值守電話、內部信息報告的形式和要求,以及事件信息的通報流程。n明確事件信息上報的部門、方式、內容和時限等內容。n明確事件發生后向可能遭受事29、件影響的單位和聯系方式清單,以及向請求援助單位發出有關信息的方式、方法。n24小時有效的內部、外部通訊聯絡手段。3.3應急響應應急響應(5)應急準備)應急準備明確應急行動開展之前的準備工作,包括下達啟動預案命令、召開應急會議、各應急組織成員的聯系會議等。(6)應急監測)應急監測n明確緊急情況下企業應按事發地人民政府環保部門要求,配合開展工作。n明確應急監測方案,包括污染現場、實驗室應急監測方法、儀器、藥劑。n突發環境事件發生時企業環境監測機構要立即開展應急監測,在政府部門到達后,則配合政府部門相關機構進行監測。3.3應急響應應急響應(7)現場處置)現場處置水環境污染事件現場處置水環境污染事件現30、場處置根據事故外排廢水的性質及事件類型、可控性、嚴重程度、影響范圍及水環境狀況等,需確定以下內容:可能受影響水體情況說明,包括水體規模、水文情況、水體功能、水質現狀等,特別應關注是否對飲用水源地造成影響;制定監測方案,開展應急監測;事件發生后,切斷污染源的有效方法及泄漏至外環境的污染物控制、消減技術方法說明;制定水中毒事件預防措施,中毒人員救治措施;跨界污染事件應急處置措施說明。3.3應急響應應急響應(7)現場處置)現場處置危險化學品及危險廢物污染事件現場處置危險化學品及危險廢物污染事件現場處置根據危險化學品和危險廢物的性質、污染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需確定以下內容:切斷污染源的有效措施;制定防31、止發生次生環境污染事件的處置措施;明確可能受影響區域及區域環境狀況;制定監測方案,開展應急監測;可能受影響區域人員疏散的方式和路線、基本保護措施和個人防護方法;臨時安置場所;周邊道路隔離或交通疏導方案。3.3應急響應應急響應(7)現場處置)現場處置尾礦庫潰壩現場處置尾礦庫潰壩現場處置對尾礦庫引發的環境污染事故,環保部門應指導相關部門和企業采取如下防控措施。1)攔截封堵污染源(封存原料、廢渣)筑建攔截壩,攔截尾礦砂及高濃度廢水2)通報下游(相鄰)地區政府和環保部門3)建議政府及時準確、客觀、公正發布有關信息4)加強監測,預測影響范圍和發展趨勢5)及時向上級政府和環保部門(環保部)報告。3.3應急32、響應應急響應(7)現場處置)現場處置炸藥庫風險防范措施炸藥庫風險防范措施n炸藥庫在設計上嚴格按照相關安全規范進行設計。n應在炸藥庫外圍500m處設置警示標識,禁止農民耕作或定居。n炸藥庫應設避雷系統,并在夏季雷雨季經常進行檢測和維。n炸藥庫應設防靜電設施。n炸藥運輸應由有資質的專業部門承擔,運輸車輛應嚴格按照行車路線行駛,不得擅自更改路線。n庫區安裝紅外監控鏡頭和硬盤錄像系統。3.3應急響應應急響應(7)現場處置)現場處置輻射事件現場處置輻射事件現場處置1)對于放射源丟失、被盜或被搶的事件,需確定以下內容制定放射源搜尋措施和步驟;制定在指定區域內宣傳放射性危害特性的方法。2)對于放射性物質泄露33、事件,需確定以下內容:制定措施,切斷輻射范圍擴大的途徑;制定實時監測方案;制定現場專業技術人員個人防護措施;制定周邊群眾保護措施和預防、治療方案。3.3應急響應應急響應(7)現場處置)現場處置液氯儲罐事故應急措施液氯儲罐事故應急措施液氯泄漏事故發生時,由企業內指揮部門調集人力物力,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同時向上級部門及周邊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相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劃定危險區域、實施事故現場隔離以及交通疏導事故現場及事故源下風向的人群,根據現場情況分別由企業和政府實施緊急疏散,避免擴大傷害群體。液氯泄漏事故發生后要遵循“先救人、后堵漏、再滅火”的原則。3.3應急響應應急響應應急人員的安34、全防護應急人員的安全防護明確事件現場的保護措施;受災群眾的安全防護受災群眾的安全防護制定群眾安全防護措施、疏散措施及患者醫療救護方案等。3.4安全防護安全防護n明確應急終止的條件;n明確應急終止的程序;n明確應急狀態終止后,繼續進行跟蹤環境監測和評估的方案。3.5應急狀態解除應急狀態解除n明確受災人員的安置及損失賠償方案;n配合有關部門對環境污染事件中的長期環境影響進行評估;n明確開展環境恢復與重建工作的內容和程序。3.6善后處置善后處置應急保障計劃應急保障計劃n制定應急資源建設及儲備目標,落實責任主體,明確應急專項經費來源,確定外部依托機構,針對應急能力評估中發現的不足制定措施。應急資源應急35、資源n應急保障責任主體依據既有應急保障計劃,落實應急專家、應急隊伍、應急資金、應急物資配備、調用標準及措施。應急物資和裝備保障應急物資和裝備保障n企業依據重特大事件應急處置的需求,建立健全以應急物資儲備為主,社會救援物資為輔的物資保障體系,建立應急物資動態管理制度。3.7應急保障應急保障應急通訊應急通訊n明確與應急工作相關的單位和人員聯系方式及方法,并提供備用方案。建立健全應急通訊系統與配套設施,確保應急狀態下信息通暢。應急技術應急技術n闡述應急處置技術手段、技術機構等內容。其他保障其他保障n根據應急工作需求,確定其他相關保障措施(交通運輸、治安、醫療、后勤、體制機制、對外信息發布保障等)。336、.7應急保障應急保障預案培訓預案培訓n說明對本企業開展的應急培訓計劃、方式和要求。如果預案涉及相關方,應明確宣傳、告知等工作。預案演練預案演練n說明應急演練的方式、頻次等內容,制定企業預案演練的具體計劃,并組織策劃和實施,演練結束后做好總結,適時組織有關企業和專家對部分應急演練進行觀摩和交流。預案修訂預案修訂n說明應急預案修訂、變更、改進的基本要求及時限,以及采取的方式等,以實現可持續改進。預案備案預案備案n說明預案備案的方式、審核要求、報備部門等內容。3.8預案管理預案管理(一)企業應對(一)企業應對1、切斷源頭 切斷生產安全事故危險源 切斷污染排放源2、實施防止物料擴散的防護措施3、通報可37、能受到影響的區域4、向政府報告5、向政府提供處置與防護技術6、處置達標排放7、接受政府調查與處理8、賠償損害。4突發環境事件應對突發環境事件應對(二)政府應對(二)政府應對1、環境通道應對:攔截、導流、降污、沖釋、吸附 啟動備用水源 水 處理達標飲用2、敏感目標的應對 疏散居民 救治3、防護應對4、媒體應對5、報告與通報。4突發環境事件應對突發環境事件應對(三)環保部門應對(三)環保部門應對第一時間報告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第一時間開展監測第一時間開展調查第一時間責令企業關閉排污口,防止污染發生;建議安監部門責令企業切斷泄漏源頭第一時間向政府提出處置建議第一時間向政府報告第一時間向可能受到污染的區域環保部門通報。4突發環境事件應對突發環境事件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