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廢物經營(產生)單位編制應急預案指南培訓課件(25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66150
2022-08-31
25頁
45.04KB
1、危廢產生、處置單位意外事故危廢產生、處置單位意外事故應急預案編制要點應急預案編制要點o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62條關于“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單位,應當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的規定。管理依據管理依據o危險廢物利用處置單位依照危險廢物經營單位編制應急預案指南(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公告2007年第48號)編制應急預案,危險廢物產生單位參照執行。o同時參考危險化學品救援預案編制導則等相關規范。o技術依據,如突發性污染事故中危險品檔案庫、國際化學品安全卡,等等。編制依據編制依據o應急預案應當著眼于最大限度降低因火災、火災、爆炸或其他意外的突發或非突發事件爆炸或其他意外的2、突發或非突發事件導致的危險廢物或危險廢物組分危險廢物或危險廢物組分泄漏泄漏到空氣、空氣、土壤或水體土壤或水體中而產生的對人體健康和環境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的危害的危害。編制目的編制目的o針對各個經營場所分別制定o細化到各個生產班組、生產崗位和人員o充分考慮內部及外界(如自然災害或臨近單位的危險源)的事故誘因o正常工作時段及節假日和夜間等時段發生事故的可能性o事故或緊急狀態對單位內外人員和環境的威脅以及單位自救和社會救援等。編制工作的關鍵點編制工作的關鍵點重點危險源辨識重點危險源辨識o單位及周邊環境狀況o各類危險化學品的用量、貯存量,以及危險廢物的產生量、貯存量o生產環節o危險化學品及危險廢物的貯存3、o危險化學品及危險廢物的運輸o對照國家標準重點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0)o簡介簡介o單位基本情況和周圍情況概述單位基本情況和周圍情況概述o啟動應急預案的情形啟動應急預案的情形o應急組織機構應急組織機構o應急響應程序應急響應程序發現和報警、事故控制、后續處發現和報警、事故控制、后續處理理o人員安全和救護人員安全和救護o應急裝備應急裝備o應急預防和保障方案應急預防和保障方案o事故報告和新聞發布事故報告和新聞發布o附件等附件等應急預案基本框架應急預案基本框架單位基本情況及周圍環境單位基本情況及周圍環境o單位基本情況:概述、空間格局(廠區、道路、疏散通道等)、單位人員。o危險廢物及其經營(4、產生)設施基本情況:經營(產生)危險廢物種類、數量形態特性、危害等;產生、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相關設施;中間產物及最終物質;危險區域。o周邊環境狀況:環境現狀、敏感對象(周圍危險源和特征區域)。啟動應急預案的情形啟動應急預案的情形o應急預案必須進行事故識別,明確什么狀態下應啟動應急預案,什么狀態下應請求外部力量支援,什么狀態下應建議撤離廠區等決策關鍵點和決策標準。重點事故類型重點事故類型o危險廢物溢出。危險廢物溢出。如(1)危險廢物溢出導致易燃液體或氣體泄漏,可能造成火災或氣體爆炸;(2)危險廢物溢出導致有毒液體或氣體泄漏;(3)危險廢物的溢出不能控制在廠區內,導致廠區外土壤污染或者水體5、污染。o火災。火災。如(1)火災導致有毒煙氣產生或泄漏;(2)火災蔓延,可能導致其他區域材料起火或導致熱引發的爆炸;(3)火災蔓延至廠區外;(4)使用水或化學滅火劑可能產生被污染的水流。o爆炸。爆炸。如(1)存在發生爆炸的危險,并可能因產生爆炸碎片或沖擊波導致安全風險;(2)存在發生爆炸的危險,并可能引燃廠區內其他危險廢物;(3)存在發生爆炸的危險,并可能導致有毒材料泄漏;(4)已經發生爆炸。事故誘因事故誘因o人為錯誤o設備老化o臺風、地震等自然災害o周邊事故o社會風險(如停電)o以及危險廢物自身的理化特性(如爆炸性、反應性等)等。危害程度分析危害程度分析/估計估計o危險廢物的理化特性危險廢物6、的理化特性(如腐蝕性、爆炸性、易燃性、反應性、毒性或感染性等),其危害人體健康或污染環境的機理,以及在環境中累積、遷移和擴散等特性。o敏感區域。敏感區域。判別事故影響的敏感區域應當考慮風向和風速、水流方向和速度、污染物可達的影響距離、在影響范圍內的影響時限、敏感對象的響應時間等多個要素。應急組織機構應急組織機構o應急領導機構-負責應急預案應急人員裝備指揮o應急協調人-協調實施應急預案o應急保障機構-日常應急準備工作o信息管理和聯絡機構-負責信息報送和傳達o應急響應機構-負責警戒、應急監測、事故處置、人員安全救護o外部應急/救援力量名單、支持方式、支持能力、裝備水平、聯系方式、聯系人員、抵達時限7、應急響應分級應急響應分級o響應分級-應急響應分級取決于所處理危險廢物類型,發生火災、爆炸或泄漏等事故的可能性,事故對人體健康和安全的即時影響,事故對外界環境的潛在危害等因素。應急響應分級應急響應分級oI級:完全緊急狀態(外部報警、請求支援,并采取先期應急措施)級:完全緊急狀態(外部報警、請求支援,并采取先期應急措施)-事故范圍大,難以控制,如超出了本單位的范圍,使臨近的單位受到影響,或者產生連鎖反應,影響周圍地區;-危害嚴重,對生命和財產構成極端威脅,可能需要大范圍撤離;-需要外部力量支援。oII級:有限的緊急狀態(內部專業隊伍處置,必要時請求外部支援)級:有限的緊急狀態(內部專業隊伍處置,必8、要時請求外部支援)-較大范圍的事故,如限制在單位內的現場周邊地區或只有有限的擴散范圍,影響到相鄰的生產單元 -較大威脅的事故,該事故對生命和財產構成潛在威脅,周邊區域的人員需要有限撤離。oIII級:潛在的緊急狀態(可依靠單位自身應急能力處理)級:潛在的緊急狀態(可依靠單位自身應急能力處理)-某個事故或泄漏可以被第一反應人控制,一般不需要外部援助。-除所涉及的設施及其鄰近設施的人員外,不需要額外撤離其他人員。-事故限制在單位內的小區域范圍內,不立即對生命財產構成威脅。應急響應分級應急響應分級o發生事故時,往往會出現次生事故或衍生事故,甚至帶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如儲罐的密封泄漏,可能從很小的泄漏到9、每分鐘泄漏幾升,泄漏液體會加速對該區域的污染,這樣就會出現事故級別的變化。若應急救援行動采取了不當的措施,同樣極有可能導致事故升級,使小事故變成大事故。o因此,在實際應對事故時,需要應急協調人隨時判斷形勢的發展,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應急響應程序應急響應程序事故發現及報警事故發現及報警o內部報警和通知程序、方式、時限、內容o外部應急救援-明確那些狀態下請求支援,向哪些部門報告、報告什么o向鄰近單位及人員報警-明確那些狀態下發出報警應急響應程序應急響應程序事故控制事故控制o警戒與治安-警戒區域o應急監測-明確監測方案和實施o現場應急處置重點:迅速控制污染源,防止污染事故繼續擴大;必要時停止生產操作10、等。采取覆蓋、收容、隔離、洗消、稀釋、中和、消毒(如醫療廢物泄漏時)等措施,及時處置污染物,消除事故危害。應急響應程序應急響應程序后續事項后續事項o明確事故得到控制后的工作內容:-后期監測和治理 -事故現場清理或修復 -事故總結和責任認定 -事故情況書面報告 -應急裝備的補充完善 -采取預防事故再次發生的措施等人員安全及救護人員安全及救護o事故現場人員清點,撤離的方式、方法;o非事故現場人員緊急疏散的方式、方法;o搶救人員在撤離前、撤離后的報告;o周邊區域的單位、社區人員疏散的方式、方法。應急裝備應急裝備o應急預案必須附有一份單位/廠區內所有應急裝備的清單。清單必須注明各裝備的位置,并附對各裝11、備介紹,簡要概述其能力。o應急裝備清單應當便于確定應急工作所需的裝備及其位置(如附各裝備的位置圖)。o應急設施、裝備和器材包括:-內部和外部聯絡和報警系統 -消防系統 -切斷、控制和消除污染物的設施、設備、藥劑 -預防發生次生事故的設備和設施 -信息采集和監測設備 -應急輔助 -安全防護用具 -應急醫療救護設備和藥品應急預防和保障方案應急預防和保障方案o預防事故的方案,如重點區域的巡查方案。o應急設施設備器材及藥劑的配備、保存、更新、養護的方案o應急培訓和演習方案(應以典型污染事故應急作為重點),一般應每年至少一次。o建立應急隊伍。大中型單位應當建立專業的應急隊伍(如火災小組、爆炸小組等);小12、型單位應當建立兼職的應急隊伍。o資金保障附件附件o組織機構名單o值班聯系通訊表o組織應急響應有關人員聯系通訊表o危險廢物相關方應急咨詢服務通訊表o外部應急/救援單位聯系通訊表o政府有關部門聯系通訊表o本單位平面布置圖(特別表注危險及敏感位置)及撤離路線o危險廢物相關生產環節流程圖o危險物質理化特性及處理措施簡表o應急設施配置圖o周邊區域道路交通示意圖和疏散路線、交通管制示意圖o周邊區域的單位、社區、重要基礎設施分布圖及有關聯系方式,供水、供電單位的聯系方式o風險事故評估報告o保障制度o其他有關應急預案檢查的要點有關應急預案檢查的要點o是否已按要求編制和備案?o是否指定了應急協調人(A/B角)?是否建立了與其規模、行業特性相一致的應急隊伍?o是否按預案配備了應急設施設備器材及藥劑,并在單位內公示其位置?是否有相應的保存、更新、養護方案?o是否公布了人員疏散、撤離方案和路線?o是否組織了預案的培訓和應急演練?o近期是否發生意外事故,是否按照預案和管理部門的要求做好應急和后續處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