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中心煤氣CO中毒事故應急救援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66314
2022-08-31
11頁
55.04KB
1、目 錄1、 總則32、 生產經營單位的危險性分析43、 組織機構與職責74、 預防與預警85、 信息報告程序96、 應急處置107、 應急物資與保障128、 演練與培訓129、 責任與獎賞1210、 附則 12制造中心煤氣(CO)中毒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 總則1.1目的 為應對煤氣(CO)中毒事故的發生,規范應急管理和應急響應程序,提高緊急救助能力,及時有效地實施應急救援工作,特制定本處置預案。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四川省安全生產條例、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冶金事故災難應急預案、四川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攀枝花市安全生產事故災2、難應急預案和四川省富邦釩鈦制動鼓有限公司重特大事故應急預案、四川省富邦釩鈦制動鼓有限公司特種設備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等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制定本預案。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冶金生產過程中發生的中毒事故的應對工作。1.4工作原則 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按照“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統一領導,分級負責”、“依靠科學,依法規范”、“預防為主,平戰結合”的原則,堅持事故應急與預防工作相結合,做好預防、預測、預警和預報工作。1.5預案構成和管理 制造中心煤氣事故應急救援組織體系由安全環保部、生產技術部、設備能源部、綜合辦公室、人力資源部、武裝保衛部及各相應生產和檢修單位組成。 制造中心3、應急領導機構為安全環保部,綜合管理協調指揮機構為應急處理指揮部,指揮部設在生產調度室,并負責本預案應急值守、信息匯總、綜合協調。 各單位按照職責履行煤氣事故應急救援和保障方面的職責,相應車間負責制定、管理并實施有關應急現場處置方案。 安全環保部是本預案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制定、修改、更新、發布本預案、并協調培訓部門做好本預案的培訓演練工作;人力資源部負責組織對本預案的培訓、演練工作。2、 生產經營單位概況 四川省富邦釩鈦制動鼓有限公司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大龍潭鄉,占地面積約( )畝,是采用普通高爐冶煉釩鈦磁鐵礦的鋼鐵企業。目前擁有650m3高爐2座,180帶式燒結機1臺,球團豎爐2座。生鐵產量14、30萬噸,燒結礦年產量190萬噸,釩鈦球團年產量120萬噸。主要產品有生鐵、渣、燒結礦、高爐煤氣和瓦斯灰等。2.2高爐工序生產工業流程簡介 將各種爐料由礦槽經過篩分稱量后卸入溝下皮帶,進入料車或皮帶,由料車、皮帶裝入爐頂料罐,爐料從爐喉進入爐內。煤粉經噴吹站送入高爐與焦炭作為爐內燃料,氧氣、熱風送入爐內助燃。冶煉后得到的鐵水、爐渣從高爐口、渣口排出。鐵水送往下道工序,爐渣送至排渣場存放。高爐荒煤氣進入能動廠清洗站進行煤氣干、濕式兩用煤氣處理系統凈化,除塵凈化后的凈煤氣進入高爐煤氣主管網送往其他用戶。除塵得到的瓦斯灰用作它用。2.3危險及風險 高爐煤氣是高爐煉鐵的副廠品,是一種無色、無味、有毒的5、氣體。發熱量為3345-4600kj/Nm3(一大卡=4.1868j/Nm3)。高爐煤氣中有30%的CO,易造成人員中毒。70%左右的氮氣和CO2也會造成人員窒息。高爐煤氣與空氣或氧氣混合到一定比例,遇明火或高溫至700左右會發生著火或爆炸。 。 煤氣化驗成分煤氣種類化學成分及性質高爐煤氣化學成分(%)CO24-27CO215-18H2CH40.5CNHM0.3N254-56重度kg/Nm31.295發熱值kj/Nm33350-4500燃點溫度700爆炸范圍體積百分比40-70理論燃燒溫度1400理論空氣量比值煤氣主要危險區、危險源辨識事故模式危險源辨識FMECA表危險形態及控制本質安全化水平6、描述設備、設施、工業危險狀況環境缺陷危險部位作業名稱事故模式事故類別應采取的措施熱風爐煤氣放散口附近作業送風時煤氣閥泄漏中毒1、嚴格執行工業企業煤氣區域作業安全管理實施細則及煤氣區域安全準入制度等相關規定。2、進入煤氣區域作業必須兩人以上,攜帶報警器,落實防毒器具和安全監護。現場無報警器、既有操作室試車又有現場多人作業、既有故障風險又有失誤風險等。防護裝置不良、煤氣閥、軸頭泄露、打水造成銹穿、設備設施老化、故障。溫度、噪聲不合要求;照明、視線、能見度不合要求;作業空間狹小;安全通道不合要求;空氣質量不良(含有毒、有害氣體或粉塵)。燃燒時放散閥關不嚴煤氣閥、燃燒閥維護作業管道漏閥、軸頭煤氣泄漏危7、險形態及控制本質安全化水平描述設備、設施、工藝危險狀況環境缺陷危險部位作業名稱事故模式事故類別應采取的措施高爐本體和爐基高爐冷卻設備與爐殼、風口、渣口、水套密封作業密封不嚴密煤氣泄露中毒1、嚴格執行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程和廠煤氣區域作業安全管理實施細則及煤氣區域安全準入制度等相關規定2、進入煤氣作業必須兩人以上,攜帶報警器,落實防毒器具和安全監護。多人現場作業、存在故障風險等。高爐冷卻設備與爐殼、風口、渣口以及各水套密封不嚴。溫度、噪聲不合要求;照明、視線、能見度不合要求;作業空間狹小;安全通道不合要求;空氣質量不良(含有毒、有害氣體或粉塵)。爐頂設備爐頂放散、均壓閥、料罐上下密封閥、探尺等維護8、作業爐頂設備檢查維修或堵漏時煤氣中毒中毒1、嚴格執行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程和廠煤氣區域作業安全管理實施細則及煤氣區域安全準入制度等相關規定2、進入煤氣作業必須兩人以上,攜帶報警器,落實防毒器具和安全監護多人現場作業、存在故障風險等生產時產生有害氣體、防護裝置不良、軸頭泄漏、設備設施老化、故障。溫度、噪聲不合要求;照明、視線、能見度不合要求;作業空間狹小;安全通道不合要求;空氣質量不良(含有毒、有害氣體或粉塵)。煤氣排水器檢查與疏通水封擊穿煤氣中毒1、嚴格執行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程和廠煤氣區域作業安全管理實施細則及煤氣區域安全準入制度等相關規定2、保持水封有效高度和給排水管暢通。多人現場作業、存在故9、障風險等個別時候煤氣壓力過高、容易被堵塞、閥門易銹壞等。空氣質量不良、自然條件存在危險等。根據煉鐵安全規程(AQ2002-2004)煤氣作業類別劃分,按照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程(GB6222-2005)規定,作業環境一氧化碳最高允許濃度為30mg/ m3 (24ppm);進入煤氣區域內工作時,一氧化碳含量不超過30mg/ m3 (24ppm)時,可較長時間工作;一氧化碳含量不超過50 mg/ m3時,入內連續工作時間不應超過1h;不超過100mg/ m3 時,入內連續工作時間不應超過0.5h;在不超過200 mg/ m3時,入內連續工作時間不應超過15min-20min。按照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10、度分級(GB5044),接觸二氧化碳屬級(高度危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衛生標準工作場所空氣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GBZ2-2002)規定工作場所空氣中一氧化碳的允許濃度分別為20 mg/ m3(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30 mg/ m3(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3、 組織機構與職責3、1指揮機構 成立應急領導小組負責全中心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和指揮,指揮設在總調度室。指揮長:經理副指揮長:生產副經理、設備副經理成員單位:生產技術部、設備能源部、安全環保部、人力資源部、綜合辦公室、調度室、各廠第一負責人。3.2職責指揮長、副指揮長接到調度室關于煤氣中毒事故報告后,根據事故嚴重程度,決定是否進入11、應急狀態。針對煤氣中毒事故現場的狀況,決定是否設備(設施)停用、人員疏散、警戒范圍等。負責檢查指導各單位做好應急物資準備和崗位預案的制定、培訓、演練工作。指揮部負責指揮、協調、搶險、搶修、處理重大事故:相關單位在指揮部領導下按各自的職責迅速開展有序的應急工作;動員職工積極參與,緊急處置,上下結合,協調落實,從實際出發減少事故損失。3.3應急工作紀律事故發生后各級人員都必須以最快速度趕赴并投入到指定崗位,所有重要、關鍵、要害崗位人員在生命未受到威脅時,必須堅守崗位,不準擅自啟停設備或脫離崗位。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服從指揮和調遣,以提高搶險的整體效果,確保應急處理工作協調一致。4、 預防與預警 開12、展風險分析,防患于未然。預防工作的有效開展是應急響應工作的基礎,是應急行動的關鍵。4.1預警行動 各部門接到煤氣泄漏事故的信息后,按照應急預案及時確定應對方案,立即通知有關部門、單位采取相應行動預防人員中毒事故的發生。監控與職工分工.1設備能源部:負責高爐設備和煤氣設施維護計劃的制訂,組織準備維護所需備品備件,安排專業點檢員對設施進行檢查,定期組織有資質單位進行管道、固定式煤氣報警器等的檢測,督促檢查高爐及相關聯單位、維點車間對設施的檢測情況,保證檢測數據準確無誤,將監測情況匯總后及時通報;組織檢查煤氣泄漏來源及相關設備設施狀況;組織實施搶險搶修措施,減小煤氣泄露擴散范圍。.2生產技術部:制訂13、煤氣區域作業安全管理規定,督促檢查作業單位安全防護措施落實,協調呼吸器使用,組織對便攜式煤氣報警器的監測和增補,執行應急部分停產、降負荷、限產等措施的調度指令,防止事故擴大,以及組織生產恢復,并設置警戒區域,安排專人值守。.3制造中心高爐:負責熱風爐等相關設備(設施)檢查,并按規定建立煤氣設施臺帳,落實監控并做好原始記錄。負責高爐冷卻設備與爐殼、風口、渣口、水套等密封檢查,落實各項預防措施,爐體各部位檢測點的監控并做好原始記錄。.4設備能源部:負責爐頂設備等相關煤氣設備(設施)檢查,組織對設備(設施)檢修維護,制定安裝壓縮空氣風包。.5其他相關單位按照指定的現場應急處置方案,落實對煤氣泄漏區域14、不能停機的崗位應采取臨時安全措施和組織人員疏散,日常維護應急物資并處于備戰狀態。預警級別和發布 根據對可能發生煤氣泄漏事故進行預警。預警信息包括可能發生的煤氣泄漏事故類型、起始時間、可能影響范圍、警示事項、應采取的措施等。預警信息的發布、調整、解除,通過電話等方式報告制造中心及告知相鄰單位。預警處置 進入預警期后,相關單位應立即采取轉移、撤離或者疏散非應急工作人員及機具,同時成員單位相關專業人員進入工作狀態,后勤人員進入待命狀態,準備啟動應急預案。5、信息報告程序 總調度室為全廠的應急指揮調度中心,負責人為當班調度值班作業長,負責調度指揮工作和對外的聯系協調工作。 設備(設施)所負責的單位應當15、加強安全隱患的監控,對可能引發特別是煤氣中毒事故險情的重要信息應立即上報總調度室。 煤氣中毒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報告單位負責人。并按照事故的管理程序立即逐級上報,總調度室接到信息后立即向制造中心報告安全生產事故基本情況、事態發展和救援進行情況。 信息報告內容主要包括時間、地點、原因、影響范圍、發生趨勢和已經采取的措施等,并及時續報處置過程中有關情況。總調度室電話:煤氣救護站電話:6、 應急處置6.1響應程序 由現場指揮部劃定負責區域,分配工作任務,在行動進程中應及時報告行動進展、新發現的情況、需要請示的問題,必需時向現場指揮部請求大型機械等條件支援等。各單位到達現場后應向現場指16、揮部報道 ,都要服從現場指揮部的統一指揮與協調。 煤氣中毒事故發生后,高爐倒班工長首先響應并匯報,同時按照現場應急處置方案執行。煤氣設備(設施)泄露涉及區域人員選擇安全通道撤離到安全地帶,一氧化碳低于30mg/ m3(24ppm),并且各單位應指定專人清點當班人員,并將清點情況向上級領導匯報;如有傷員應采取“先救人,后救物;先救重傷,后救輕傷”的原則,實施受傷人員救護。6.2處置措施應急行動.1煤氣中毒事故應急預案啟動后,應急領導小組成員立即到達現場按規定職責開展搶險等各項相關工作。.2生產技術部、武裝保衛部組織危險區域人員撤離,統計匯報受傷人員情況,并設置警戒區域,派專人值守,聯系煤氣救護站17、或醫護人員到現場,安排人員在路口引導,并配合救護人員救治,同時協調應急狀態下的生產組織。.3設備能源部組織檢查設備設施實施隱患狀況,制定并實施設備設施恢復方案,控制煤氣擴散范圍,同時協助能源介質運行程序。.4其他部門負責后勤支援和處理善后事宜。.5出現煤氣泄漏引發火災時,啟動相應火災處置預案。中毒人員救護.1人員中毒癥狀(1) 人員接觸(吸入)煤氣會出現頭痛、頭昏、心悸、惡心等癥狀,吸入新鮮空氣后癥狀可消失。(2) 輕度中毒表現:出現劇烈頭痛、頭暈、四肢無力、惡心、嘔吐;輕度至中度意識障礙,但無昏迷。(3) 中度中毒表現:除有上述癥狀外,意識障礙表現為淺至中度昏迷,經搶救后恢復且無明顯并發癥者18、(4) 重度中毒表現:意識障礙程度達深昏迷,并發有休克或嚴重的心肌損害、呼吸衰竭等。.2處置方式 緊急救護要“爭分奪秒,就地搶救,動作迅速、果斷、方法正確、有效”。(a) 應迅速將中毒者移離中毒現場至通風處,傷者平躺,松開衣領,注意保暖,密切觀察意識狀態,可給予氧氣吸入及對癥治療;呼叫傷者或輕拍其肩膀部,以判定傷者是否喪失意識;禁止搖動傷員頭部呼叫傷者;觀察傷者全身情況,發現呼吸、心跳停止時,應立即在現場用心肺復蘇法就地搶救,以支持呼吸和循環。在醫務人員未到達前,不應放棄現場救助;待恢復自主呼吸后立即轉送醫院。(b) 呼吸、心跳情況的判定:傷員如意識喪失,應在10秒內用看、聽、試的方法,判定傷19、員呼吸心跳情況。看。看傷員胸部、上腹部有無呼吸起伏現象聽。用耳貼近傷員的口鼻處,聽有無呼吸聲音。試。試測口鼻有無呼氣的氣流。再用兩手指輕試一側(左或右)喉結旁凹陷處的頸動脈有無搏動。(c)創傷急救原則上是先搶救,后固定,再搬運,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傷情加重或污染。需要送醫院救治的,應在立即做好保護傷者的措施后再送醫院救治。(d)搬運時應使傷員平躺在擔架上,防止跌下,平地搬運傷員時頭部在后,上下樓、上下坡時頭部在上,搬運中嚴密觀察傷員,防止傷情突變。應急人員的安全防護 進入煤氣區域作業必須嚴格執行準入聯系制度,并且保持兩人以上同行,確保一人監護,監護人員確認所在位置是否安全和在上風向,同時佩戴煤20、氣報警器、風罩或呼吸器等防護用品;在煤氣區域動火要嚴格執行動火證制度,在采取切實可行的安全措施后方可用火;破損的電氣線路在未檢測前,應作為帶電線路進行安全防護。 在現場恢復的過程中仍存在如灼燙、中毒、觸電等危險,作業中必須落實安全防范措施,防止發生二次傷害事故。在應急指揮部指揮長或副指揮長的指揮下,根據應急工作進度,生產技術部、設備能源部制定生產恢復計劃和方案,并組織對修復的設備設施、動力管網等進行全面檢查,在確認各方面條件具備后,盡快恢復生產。7、 應急物資與保障7.1應急通訊系統:各崗位電話、無線對講機、固定對講系統,由與制造中心簽定維護保養合同的單位負責維護。7.2應急電源、照明:高爐操21、作室應急照明系統(蓄電池照明燈、安全指示燈),高爐生產現場照明,由與制造中心簽定維護保養合同的單位負責維護。7.3火警報警裝置和消防栓、帶、滅火器:高爐操作室、液壓站、高壓室、電磁站火警報警系統和滅火器,中控樓、高爐公路旁消防栓、帶,設備能源部、武裝保衛部、安全環保部、生產技術定期檢查,設施使用單位負責日常檢查,由與制造中心簽定維護保養合同的單位負責維護。7.4吊裝設備:橋吊和葫蘆吊由設備能源部負責安排檢測,使用單位負責日常檢查,由與制造中心簽定檢修維護保養合同的單位負責維護。7.5煤氣報警儀和個人防護用具:固定式煤氣報警儀由設備能源部負責安排檢校,便攜式煤氣報警儀由生產技術部負責安排檢校,使用單位負責日常檢查維護;風罩、風包或空氣呼吸器由單位負責檢查維護。8、 演練與培訓8.1培訓管理部門和各單位制定培訓計劃,分廠和車間兩級定期對各級人員進行事故應急預案基礎培訓,提高其專業技能,并對全中心職工進行經常化的救助常識教育。8.2培訓管理部門結合實際,有計劃、有重點地組織有關單位和人員對預案進行演練,并對演練結果進行分析評估,改進演練中暴露的問題和不足。9、 責任與獎懲 對煤氣中毒事故參加處置工作的人員,依照有關規定和管理標準進行表彰獎勵與懲罰。10、 附則10.1預案管理 根據生產工藝和設備配置的變化,及時修訂本預案。10.2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