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廠有毒氣體泄漏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66334
2022-08-31
13頁
25.04KB
1、有毒氣體泄漏應急預案1.我廠有毒氣體泄漏的危險狀態識別1.1我廠目前存在的有毒氣體主要包括:原料氣、酸氣、過程氣中含有的硫化氫氣體,過程氣、尾氣中含有二氧化硫氣體。1.2有毒氣體危害識別硫化氫氣體:為無色具有臭雞蛋氣味的氣體,易溶于水,可溶于醇類、石油溶劑和原油中。燃燒范圍為4.3%45.5%,燃點292。硫化氫是一種神經毒劑和窒息性刺激氣體。人吸入25分鐘后嗅覺疲勞,不再聞到臭氣;吸入70150 mg/m3/12小時,出現呼吸道及眼刺激癥狀;吸入300 mg/m3/1小時,68分鐘出現眼急性刺激癥狀,稍長時間接觸引起肺水腫;吸入760 mg/m3/1560分鐘,發生肺水腫、支氣管炎及肺炎,頭2、痛、頭昏、步態不穩、惡心、嘔吐;吸入1000 mg/m3/數秒鐘,很快出現急性中毒,呼吸加快后呼吸麻痹而死亡。急性硫化氫中毒發病迅速,可發生輕度意識障礙,常先出現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癥狀。接觸高濃度硫化氫后以腦病表現為顯蓍,出現頭痛、頭暈、易激動、步態蹣跚、煩躁、意識模糊、譫妄、癲癇樣抽搐可呈全身性強直陣攣發作等,可突然發生昏迷,也可發生呼吸困難或呼吸停止后心跳停止。接觸極高濃度硫化氫后可發生電擊樣死亡,即在接觸后數秒或數分鐘內呼吸驟停,數分鐘后可發生心跳停止;也可立即或數分鐘內昏迷,并呼吸聚停而死亡。死亡可在無警覺的情況下發生,當察覺到硫化氫氣味時可立即嗅覺喪失,死亡前一般無先兆癥狀,可先出現呼3、吸深而快,隨之呼吸聚停。二氧化硫氣體:又名亞硫酐,無色有強烈辛辣刺激味的不燃性氣體。溶于水、甲醇、乙醇、硫酸、醋酸、氯仿和乙醚,易與水混合,生成亞硫酸 (H2SO3)隨后轉化為硫酸。屬中等毒性氣體,對眼和呼吸道有強烈刺激作用,吸入高濃度二氧化硫可引起喉水腫、肺水腫、聲帶水腫及(或)痙攣導致窒息。 吸入二氧化硫后會很快出現流淚,畏光,視物不清,鼻、咽、喉部燒 灼感及疼痛,咳嗽等眼結膜和上呼吸道刺激癥狀。較重者可有聲音嘶啞、胸悶、胸骨后疼痛、劇烈咳嗽、心悸、氣短、頭痛、頭暈、乏力、惡心、嘔吐及上腹部疼痛等,嚴重者發生支氣管炎、肺炎、肺水腫,甚至呼吸中樞麻痹,如當吸入濃度達到5240mg/m3時,立4、即引起喉痙攣、喉水腫,迅速造成死亡。1.3危險狀態識別 1、輕微危險狀態硫化氫:微量泄漏,不影響泄漏區域外其它正常生產操作和員工健康。二氧化硫:少量泄漏,能通過調整不影響其它生產操作和員工健康。2、一般危險狀態:硫化氫:少量泄漏或泄漏的警戒區域能控制在一個穩定的范圍內。二氧化硫:中量泄漏,警戒區域能控制在一個穩定的范圍內。C、嚴重危險狀態:硫化氫:中量及其以上泄漏,受污染區域以一定速度擴大。二氧化硫:大量泄漏,受污染區域以一定速度擴大。(注:對輕微危險狀態和一般危險狀態的劃分往往需要在確定泄漏點后進行,參見2.3.3。)2.有毒氣體泄漏應急處理程序2.1有毒氣體泄漏的發現 1、硫化氫氣體泄漏狀5、況當巡檢或現場作業人員發現攜帶的硫化氫報警儀報警或聞到臭雞蛋氣味,應立即停止巡檢,利用裝置風向指示標志判別風向迅速前往泄漏點的上風向位置,撤離現場(如無法確定硫化氫泄漏點,可利用報警儀的報警和濃度顯示初步判別泄漏方向)。撤離過程中如附近有其他施工作業人員,應呼叫其一同撤離。當中控室的硫化氫現場報警儀報警,中控室主操作手負責根據報警狀況,迅速通過現場廣播通知作業現場附近人員撤離泄漏區域。撤離過程中,應通過報警儀的顯示了解硫化氫擴散區域并保持安全距離。2、二氧化硫氣體泄漏狀況二氧化硫具有較強的刺激性,當作業人員或巡檢人員在硫磺回收裝置及其附近發現呼吸系統和眼部受到刺激,應判斷可能存在二氧化硫的泄漏6、,應盡快沿上風方向撤離泄漏區域。3、大量有毒氣體泄漏由于系統內有毒氣體通常處于帶壓狀態,當發生大量有毒氣體泄漏時,往往由于擴散速度較快導致現場作業人員難以通過報警儀器提前發現和及時撤離,因此現場作業人員對于裝置內出現異常的壓力渲瀉噪聲,尤其是系統內存在有毒氣體的1000系列單元,應注意識別是否為有毒氣體泄漏,并按上述12項的要求及時撤離該區域,同時應注意與之保持足夠安全距離(對難以識別的應按有毒氣體泄漏盡快撤離)。4、疑似有毒氣體泄漏狀況此外中控室或現場人員也可能根據相關操作參數(如壓力、流量)的異常變化,判斷或懷疑存在有毒氣體泄漏。此時發現人員應按上述12項的要求盡快撤離懷疑泄漏的區域。2.7、2 有毒氣體泄漏的應急響應2.2.1匯報:發現有毒氣體泄漏的人員待撤離到安全位置后,應立即通過喊話或廣播電話向中控室匯報。匯報內容應包括:泄漏點、泄漏介質、泄漏量、環境狀況、有無人員中毒,屬懷疑泄漏的應一并予以說明。2.2.2中控室應根據不同的情況分別采取不同的響應措施:中控室發現泄漏或接到報告后,對已判定為有毒氣體泄漏的由當班班長向基層現場指揮員匯報,由其根據緊急避險的原則采取可能的措施避免事態進一步惡化;同時副操作手立即向分廠應急辦公室匯報,后者通知分廠應急現場指揮員盡快趕到現場指揮搶險。此外在上級指揮員趕到現場前,基層現場指揮員應負責根據上級指揮員的指令進行先期應急處置,并及時匯報。中控8、室發現泄漏或接到報告后,對懷疑有毒氣體泄漏的由班長通知基層現場指揮員,由后者在確保人員安全的情況下,安排人員按2.3的要求組織識別。在查明后對誤報警的解除報警狀況,恢復正常工作;對確定泄漏的根據泄漏狀況采取相應匯報和處理措施。2.2.3緊急避險措施基層現場指揮員應根據總廠應急原則,采取相應的緊急避險措施、減小或避免人員傷亡、將泄漏影響降到最低,主要包括:對嚴重危險狀態或者懷疑具有嚴重危險狀態的緊急情況,基層現場指揮員應命令工段黨支部書記(工作時段內)或公用工程段副班長(非工作時段)組織受影響和可能受影響區域內與應急處置無關的人員疏散(如該人員有其它任務則現場指揮員可視情況任命其它適當人員進行)9、,確實需要留守的應攜帶有毒氣體報警儀,并準備好空氣呼吸器備用。對嚴重和一般危險狀況,基層現場指揮員應根據作業指導書和PI流程圖通過對裝置部分、全部緊急聯鎖放空,或者切換、旁通設備/管線,從而減少和切斷有毒氣體的泄漏、降低事故影響和損失。如聯鎖、放空系統故障或遭到破壞無法順利放空,工段應立即向現場指揮員匯報,由現場指揮員通知分廠調度室值班員,由其直接通知裝置上游末站放空,并關閉向裝置供氣的管線。由于此時有毒氣體還在進一步泄漏和擴散,因此現場指揮員應指定專人通過固定式或變攜式報警儀確定警戒區和擴散趨勢,并組織受威脅的人員轉移。如有毒氣體泄漏嚴重、搶險條件消失,靠現場人員已無法控制險情,現場指揮員應10、果斷命令放棄搶險、所有人員撤離,同時應:A、立即命令分廠值班調度員通知重慶氣礦關閉向該裝置供氣的井場和管線,截斷氣源;B、上報總廠生產運行科和廠長(黨委)辦公室,兩部門分別向西南油氣田分公司和裝置所在地政府匯報,要求增派專業搶險力量進行搶險。此外,對其中已經或將要對周邊社區居民造成影響的,基層現場指揮員應立即按聯動預案要求向總廠匯報,根據總廠現場指揮員的指令,請求地方政府啟動聯動預案,同時命令中控室啟動報警器。對有毒氣體泄漏造成人員中毒需要救助的,現場指揮員應在確保參與救援人員人身安全的基礎上按下述要求進行:A、確保泄漏區域情況相對穩定或者其發展變化不會對救援人員造成人身傷害;B、現場指揮員應11、選擇通過培訓、具備人員救護和自救能力的人員實施救援;C、救援人員應最少兩人,配帶空氣呼吸器、分別配帶報警儀和擔架(必要時)。D、當中毒人員撤離到安全區域后,現場人員應盡快對其實施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急救,現場指揮員應命令分廠應急辦公室落實車輛,盡快將其送往醫院實施進一步救治。2.3泄漏情況的判別2.3.1劃定警戒區域現場指揮員在接到有毒氣體泄漏的匯報后,應首先命令泄漏所屬單元技術干部(工作時段)或副班長(非工作時段),由其指揮該單元現場操作人員在配帶空氣呼吸器、有毒氣體報警儀、呼救器的情況下(如存在可燃氣體泄漏危險還應配帶可燃氣體報警儀)利用有毒氣體報警儀測定報警范圍,而后由現場指揮員劃定警戒區12、域,其范圍應根據報警范圍結合氣候、風力風向等因素取報警范圍的1-3倍,并盡快架設警戒線和懸掛警示牌(在泄漏故障解決前,現場指揮員應視泄漏點狀況、氣候環境因素等確定每14小時為一個周期,安排人員對報警范圍重新測定并劃定警戒范圍)。確定泄漏位置、泄漏狀況確定泄漏位置、泄漏狀況將有利于盡快采取正確的應急處置措施,因此在發現有毒氣體泄漏后,現場指揮員應盡快組織現場人員有準備的進行泄漏狀況判別。進入有毒氣體泄漏區域應根據需要準備以下器材:空氣呼吸器、便攜式硫化氫報警儀、便攜式甲烷報警儀以及呼救儀,確定泄漏點用的肥皂水和檢漏器,標識泄漏點用的警示繩或有色粉筆。此外,進入有毒氣體泄漏區域作業的檢漏人員應是生13、產班現場操作工或生產技術人員,同時應指定一名操作班副班長及其以上職務人員進行專職監護,監護人員仍需要準備好空氣呼吸器及相應的報警儀器,隨時準備實施救援。在泄漏狀況不明的情況下,禁止多人同時進入泄漏現場作業,嚴禁其它作業隊伍進入現場,嚴禁尚未轉正或考核合格上崗的人員入場作業。進入泄漏區域后,檢漏人員應根據發現者提供的初步情況并結合報警儀的濃度指示確定泄漏范圍,并利用檢漏器對可能存在泄漏的設備進行檢漏,重點檢漏部位包括連接法蘭、焊接點、支撐點、局部腐蝕面、盤根、密封面等。一旦確定泄漏點,應及時在泄漏點捆綁警示繩或有色粉筆圈示的方式標明,快速撤離泄漏區域向現場指揮員匯報。檢漏過程中如出現空氣呼吸器壓14、力報警,檢漏人員應立即停止作業,撤離至安全區域更換后再次進入。2.3.3根據確定的泄漏點和警戒區域,對警戒區域直徑小于3米/5米(硫化氫/二氧化硫)的,按輕微危險狀態由現場指揮員進行處理。2.3.4當現場指揮員決定請求外部救援后,各專業搶險隊應按專業做好現場警戒、隔離、人員現場救護、維持秩序等工作,待外部救援隊伍到達后,由專業負責人指揮搶險隊對口協助開展工作。2.4有毒氣體泄漏的處理2.4.1必須立即處理的情況:除嚴重危險狀態必須立即處理外,屬于以下情況之一的一般和輕微危險狀態,現場指揮員也必須立即組織處理:警戒區域內包括有值班崗點、疏散通道、日常需操作的部位、該泄漏點前的控制閥門等重要部位;15、泄漏點狀況或原因不穩定,存在泄漏加劇的可能性;經現場指揮員和相關專業技術人員討論確定的其它應立即處理的情況。2.4.2暫不處理情況的安全措施:對于暫時不具備處理條件的一般或輕微危險狀態,由分廠制定應急預案,報總廠審批后組織工段監護運行,應急預案應中應明確:泄漏點的監管人員及聯系方式;未能處理的原因、現狀和可能的發展狀況,最危險可能出現的狀況;繪制泄漏危險區域示意圖,標明在正常狀況(氣候、風向)下影響范圍;說明泄漏危險區域內進行操作的應急措施,含監護措施;處理計劃,在泄漏狀況變化后的應急措施;指定專崗定期及根據氣候、風向的改變測定危險區域的變化,并重新確定警戒區域。對于泄漏狀況相對穩定一時難以處16、理的一般危險狀態或嚴重危險狀態經處理轉變為一般危險狀態的,應納入分廠每周生產情況匯報中定期匯報;發生情況轉變應立即匯報。2.4.3補漏作業根據我廠處理有毒氣體泄漏的經驗,通過選擇適當的補漏方案,可以有效的降低泄漏量、降低危險狀態、乃至不再泄漏,因此在有毒氣體泄漏情況基本穩定后,現場指揮員應立即組織補漏。泄漏處理的準備由現場指揮員召集必要的專業技術力量視情況確定補漏方案,目前現有的主要補漏手段主要包括:A、相關設備停運更換部分管線或設備;B、卡管、帶壓密封;C、補焊或采用修補劑修補;D、由相應的設備供應方或專業補漏隊伍實施修補。在確定補漏方案時,應討論并預見在處理過程中可能導致的泄漏狀況變化,并17、明確相應的補救措施。實施補漏前,現場指揮員應要求測定作業環境的有毒氣體含量,對進入有限空間作業的需測定氧氣含量,對作業環境內有毒氣體含量過高或氧含量過低的應準備作業人員和應急救護人員的空氣呼吸設備。此外需動火的必須測定可燃氣體含量,可燃氣體含量過高嚴禁動火作業,需采取吹掃等措施將可燃氣體濃度降至安全許可范圍后再進行作業。對外部搶修力量進入有毒氣體環境作業,均應首先確定其具備相應的安全技能或進行相應的培訓指導,并約定誰負責準備防護設備和進行救援準備,同時現場指揮員應指定相關專業技術人員陪同進行,說明安全事項。在補漏前應盡可能隔離泄漏有毒氣體的設備及管線,或將其負荷和流量降到可安全施工的狀態。補漏18、施工在實施補漏過程時,應根據一個作業點一人監護的原則,同時預備足夠的救護人員和救護設備;進入有限空間作業的,應按一人作業一人監護的原則進行,作業者、監護人均應準備空呼等救護設備。對非連續性作業的,在再次進入有毒環境或有限空間作業前,應重新測定有毒氣體、空氣或可燃氣體含量,待合格后再進入。注意:如果搶險作業可能導致的泄漏加劇,應充分考慮最大的泄漏可能,并將救護設備放置在確保安全的地方。2.5恢復正常2.5.1生產的恢復在補漏完成后,該設備管線恢復生產或恢復正常負荷/流量時應遵循緩慢恢復、動態監護的原則,隨時進行檢查,防止意外發生。由現場指揮員命令泄漏點所在單元操作人員攜帶報警儀器、兩人一組對原泄19、漏區域進行檢查,在確定各作業現場處于安全狀態后,通知撤離人員返回工作崗位。對于采取臨時措施(除更換管線、設備以外)進行修補的,在補漏完成后,由現場指揮員確定進行3-7天的專人定時監護檢查,之后至正式處理前,補漏點增補到工段(含凈化工段和機修工段,無機修工段的書面通知承擔設備巡檢任務的相應單位進行)正常巡檢路線中,并進行記錄。2.5.2人員檢查 現場指揮員根據泄漏和處理的情況判定并報總廠應急領導小組批準后,由質量安全環保科組織泄漏過程中處于無保護狀態的員工進行必要的體檢。匯報輕微危險狀態:工段向分廠出具書面報告,分廠以每周匯報的形式報總廠,必要時專題匯報;一般危險狀態:分廠向總廠出具專題報告;嚴20、重危險狀態:總廠成立事故委員會或相應機構,分析原因,必要時出具書面報告向分公司匯報。3.注意事項: 1、對于含硫化氫氣體的原料氣泄漏,在處理過程中應注意防范其發生燃燒乃至爆炸,一旦發生燃燒或爆炸應及時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 2、在處理泄漏事故的過程中,必須先探測、查明泄漏狀況,如腐蝕穿孔時腐蝕設備、管線的腐蝕點周圍減薄狀況,對法蘭泄漏時螺栓、密封墊的材質狀況等等,避免由于方案針對性不強、處理不慎導致泄漏事態的進一步擴大。 3、對于有毒氣體泄漏無法放空的情況,應一手疏散涉及人員,一手通知裝置上游壓井關閥,要避免有毒氣體大規模擴散造成人員傷亡,同時嚴禁在裝置上游狀況不明的情況下直接關閉進廠大閥,防止上游管線憋壓造成事故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