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公司裝置區安全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66354
2022-08-31
17頁
95.04KB
1、*化工有限公司專 項 應 急 預 案(裝置區)1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綜合考慮,*化工有限公司裝置區,主要事故類型有火災,爆炸事故,中毒事故。1.1火災、爆炸事故危害分析 物料屬于低閃點易燃液體,生產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險是危險化學品跑、冒、滴、漏;易燃液體溶劑揮發遇明火有引起火災和爆炸的危險。1.2中毒危害分析物料在生產過程中,有設備損壞或操作失誤引起泄漏,有毒物質釋放,可以導致中毒事故發生。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1)超前原則事故管理是一種超前的管理行為,效益是“隱性”的,成效滯后。不能因事故出現的概率小,效益“隱性”而掉以輕心,忽視管理。事故管理必須以超前原則加強工作管理,做好各項應急救援2、的準備工作。(2)兼顧融合原則兼顧融合原則是指日常的事故管理工作必須與其他有關的管理融合起來。(3)動態控制原則事故的管理在不同時期、不同情況下有著不同的工作中心,我們的管理工作重點也應作相應轉移,以適應形勢的相應變化,這就是事故管理的動態控制。(4)剛柔相濟原則根據事故管理的特點,我們應該采取剛柔相濟的手段,一方面應該依據法律、法規、制度、規程等進行剛性管理;另一方面,應該通過加強宣傳、教育、演練、培訓,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自救能力等措施進行柔性管理。(5)以人為本,減少危害。切實把保障員工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作為首要任務,最大程度地減少突發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6)居安思危,預防為主。3、高度重視安全穩定工作,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增強憂患意識,堅持預防與應急相結合,常態與非常態相結合,堅持“宜散不宜聚、宜疏不宜激、宜快不宜遲”的原則,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各項準備工作。(7)快速反應,協同應對。充分發揮單位各部門的作用,依靠員工總體的力量,形成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管理機制。3組織機構及職責3.1指揮部應急救援機構指揮部設立綜合組、搶險救援組、現場緊戒與緊急疏散組、后勤保障組。應急指揮部綜合組搶險救援組警戒疏散組后勤保障組指揮長: * 副指揮: * 綜合組: * 搶險救援組: * 警戒疏散組: * 后勤保障組: * 成 員: *3.2職責3.2.1指揮部職責4、1、總指揮決定啟動和終止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2、確定現場指揮人員。3、負責人員、應急資源、應急隊伍的調動。4、接受政府和上級部門的調動。5、組織召開重大救援具體方案的討論并決策批準。6、組織危險化學品事故信息的上報工作。7、組織應急救援預案的演練。8、組織保護事故現場。3.2.2綜合組由生產經營部、辦公室等部門人員組成,生產經營部主任任組長,辦公室副主任任副組長。主要職責:(1) 在發生重大事故時,緊急通知指揮部成員趕赴現場。(2) 根據事故狀態,組織研究具體施救方案。(3) 負責指揮部組建,人員簽到,保持與各專業組聯系,傳達指揮部指令,及時收集專業組開展應急救援工作情況,并及時向指揮部報告5、。(4) 負責向上級和有關部門報告救援工作的重大問題。(5) 根據災害后果的預測,在指揮部的授權下,向臺安縣政府、業務單位求援。3.2.3搶險救援組由生產經營部、辦公室等部門人員組成,生產廠長任組長,生產經營部副主任任副組長。主要職責:(1) 控制危險源,防止事態擴大。(2) 負責組織或配合專家組對危險源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安全性進行技術論證,報指揮部決策。(3) 負責或配合專家組對泄漏物的引流、堵漏方案的論證與審定。(4) 負責或配合有關部門組織搶救受傷人員和轉送傷員。(5) 配合消防人員開展救援工作。3.2.4現場緊戒與緊急疏散組由辦公室、和銷售部門人員組成。主要職責:(1) 根據事故劃定的6、危險區、緩沖區、安全區,在總指揮部的授權下,設立警戒或配合有關部門設立警戒。(2) 根據事故劃定的危險區、緩沖區、安全區,在指揮部的授權下,配合地方政府,做好危險區內人員的撤離和疏散工作。(3) 負責事故現場攝像、錄像,并繪制事故現場示意圖。(4) 配合警戒和疏散過程的宣傳工作。(5) 執行上級交辦的其它任務。3.2.5后勤保障組由辦公室、生產經營部、財務部、汽車隊等單位和部門人員組成,綜合管理部主任任組長,財務部主任任副組長。主要職責:(1) 負責事故救援期間應急物資的采購。(2) 負責事故救援期間應急物資調撥的組織運輸。(3) 負責組織事故救援期間生活后勤和車輛保障。(4) 組織傷亡人員的7、撫恤、安置,接待傷亡人員家屬。(5) 執行指揮部交辦的其它工作。4預防與預警4.1危險源監控危險源監控方法:對裝置區使用可燃氣體報警儀進行監測,塔釜采用液位上線報警監測。危險源監控措施:為了防止事故的發生,在生產過程中加強對各類閥門、儀表、流量計的日常檢查和維修保養,保證閥門嚴密不滲不漏、開關靈活,儀表正常運行、流量計保證不破損,保證設備安全設施的安全運行和監控。裝置區中所配備的各種液位計、儀表及可燃氣體報警儀等安全設施配置齊全、運行有效。對危險設備的危險區域予以明顯標識,實現規范化、標準化管理。配備專職安全人員對裝置區進行24小時監控及巡視。4.2預警行動1事故發生后員工要盡快將情況匯報到上8、一級的領導,并且逐級上報,以確保有關領導能夠第一時間采取有效地措施控制事態的發展,和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2各級應急救援領導指揮機構及其辦公室應保證24小時有人值班,接警人員要做好詳細記錄,及時判斷報警的真實性和可靠性。3領導小組辦公室值班人員接警后,應初步擬定救援的專業隊伍、專家組成人員名單、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組成人員名單,同時將以上情況報告區專項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由專項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報告領導小組組長。需要啟動區級應急預案的,由領導小組組長發布啟動命令,啟動應急程序。4事故現場處置人員要及時疏散現場無關人員和群眾,設立警戒范圍;必要時使用檢測儀器對有毒有害物質種類和濃度進行檢測,9、對警情進行評估;有重大警情的,應通知所在地政府,統一對外發布險情;影響面較大的可以局部中斷電視節目,向公眾發布險情。及時組織群眾轉移并妥善安置,公安部門要做好現場治安維護工作。相鄰兄弟區縣邊境地區發生重大警情的,應立即告知相鄰區縣地方政府。5信息報告程序5.1報警系統程序:報警、接警、處警5.2現場報警方式:采用警報器和響鈴報警。電話方式報警。5.3相關部門聯系方式:*縣政府辦公室(24小時值班):*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縣消防大隊:* 119*縣公安局:* 110縣急救中心:1205.4報警形式,內容及通告:報警形式:可采用固定電話報警、移動手機報警、安排專人報警。內容:向接警單位,簡明、10、扼要、報告事故真實情況,及詳細地址。以便接警單位能夠第一時間趕到現場。5.5應急反應人員向外求援方式:主要以電話為主,配備專車待命。6應急處置6.1響應分級裝置區應急響應級別分為三級:、一級響應條件物料泄漏,未構成停工停產威脅;、二級響應條件物料管線泄漏、誤操作-發生的火災;造成裝置停工;、三級響應條件重大、特大火災或爆炸事故;造成人員傷亡。6.2響應程序(1)應急指揮部接到事故信息報告后,立即上報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應急指揮中心宣布啟動本預案,指揮部全體成員進入應急狀態,進一步明確各級人員工作職責。采取一切辦法切斷事故源。(2)應急指揮中心根據現場應急救援工作的需要,成立事故應急救援指揮協調工11、作組,趕赴現場,參與現場指揮機構協調應急救援工作。(3)事故發生后,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應立即請示指揮長同意后向上一級領導報告事故情況。(4)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應立即通知相關應急協調機構,并組織相關專業人員進入工作狀態,必要時請求上級專業搶救隊伍支援,依靠專業人員、技術專家開展救援工作。(5)各應急救援機構的信息反饋系統,隨時保持與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辦公室的聯系。(6)應急指揮中心根據現場事故發展事態,按以上三級事故響應,合理進行資源調配,后勤保障組及時確保應急物質到達事故現場。(7)當裝置區發生火情,警戒疏散組組織無關人員,撤離現場。監控事故現場,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應急響應。6.3處置措施12、6.3.1裝置區規模與現狀裝置區現有精餾塔2座,塔釜4個,換熱器5個。附屬有儀表控制間,裝置泵房等。主要生產異己烷.正己烷,所需原料為工業級6#.輕質油生產提純,危險化學品的最大儲量為35噸。根據物料性質,裝置區是公司監控的重點生產部位。裝置區現有操作工9人,分3班三倒24小時連續生產運行。6.3.2裝置區儲存物料的性質2-甲基烷(異已烷)標識中文名:2-甲基*烷英文名:2-methyl pentane危險貨物編號:31005分子式C6H14分子量:86.17UN 編號:1208理化性質性狀:無色液體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已醇、乙醚、苯等多數有機溶劑。熔點():-118沸點():60相對密度(13、水=1):0.66臨界溫度():224.3臨界壓力(MPa):3.10相對密度(空氣=1):2.97燃燒爆炸危險性燃燒性:本品易燃具刺激性燃燒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閃點():火災危險性分類:甲聚合危害:-穩定性:-引燃溫度:():300禁配物:強氧化劑危險特性:極易燃,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極易燃燒爆炸,與氧化劑接觸發生強烈反應,甚至引起燃燒。在火場中,受熱的容器有爆炸危險。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消防措施: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直至滅火結束。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生聲音,必須馬14、上撤離。滅火劑: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滅火無效。毒性接觸限值;中國MAC(mg/m3):未制定標準 前蘇聯MAC(mg/m3):未制定標準 LD50:28710mg/kg(大鼠經口) LG50:無資料健康危害蒸氣或霧對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對皮膚有刺激性。接觸后出現燒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氣短、頭痛、惡心和嘔吐。急救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 ,就醫。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防護措施工程控制:生產過程密15、閉,全面通風。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設備。呼吸系統保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保護: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高濃度接觸時可載化學安全防護眼鏡。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手防護:戴橡膠耐油手套。其它防護:工作現場嚴禁吸煙,避免長期反復接觸。泄漏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后應急處理人員載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劑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16、。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包裝與貯運危險性類別:第3.1類低閃點易燃液體。危險貨物包裝標志:易燃液體 包裝類別:類儲運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氧化劑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運輸時運輸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夏季最好早晚運輸。運輸時所用的槽(罐)車應有接地鏈,內可設孔隔板以震蕩產生靜電。嚴禁化氧化劑、良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雨淋、防高溫。中途停留時應遠離火17、種、熱源、高溫區。裝運該物品的車輛排氣管必須配備阻火裝置,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裝卸。公路運輸時要按規定路線行駛,勿在居民區和人中稠密區停留。鐵路運輸時要禁止溜放。嚴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裝運輸。 標識中文名:石腦油英文名:Crude oil危險貨物編號:32004成分:烷烴的C4C6分子量:UN 編號:1256理化性質性狀:無色或淺黃色液體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多數有機溶劑熔點():-2沸點():20-160相對密度(水=1):0.780.97臨界溫度():無資料臨界壓力(MPa)無資料相對密度(空氣=1):無資料燃燒爆炸危險性燃燒性:易燃燃燒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閃點():-2建18、規火災危險性分類:甲B聚合危害:-爆炸極限(V:V%):1.18.7 級、組別:A級T3組穩定性:-引燃溫度:():350禁配物:強氧化劑危險特性: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與氧化劑能發生強烈反應。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消防措施:噴水冷卻容器,盡可能的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生聲音,必須馬上撤離。滅火劑: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滅火無效。毒性接觸限值;中國MAC(mg/m3):未制定標準 前蘇聯MAC(mg/m3):未制定標準毒性:LD50 :無資料 LC50:16019、00 mg/m3,4小時(大鼠吸入)健康危害石腦油蒸氣可引起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癥狀,如濃度過高,幾分鐘即可引起呼吸困難-紫紺等缺氧癥狀急救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暢通。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食 入: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防護措施工程控制:生產過程密閉,全面通風,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設備。呼吸系統保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護:戴安全防護眼鏡。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 手防護:戴橡膠耐油手套。其它防護:20、工作現場嚴禁吸煙。工作完畢,淋浴更衣。注意個人清潔衛生。泄漏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后應急處理人員載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包裝與貯運危險性類別:第3.2類低閃點易燃液體。危險貨物包裝標志:易燃液體 包裝類別:類儲運注意事項: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夏季最好早晚運輸。運輸時所用的槽(罐)車21、應有接地鏈,槽內可設孔隔板以減少震蕩產生靜電。嚴禁與氧化劑、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雨淋,防高溫。中途停留時應過錯離火種、熱源、高溫區。裝運該物品的車輛排氣管必須配備阻火裝置,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裝卸。公路運輸時要按規定路線行駛,勿在居民區和人中稠密區停留。鐵路運輸時要禁止溜放。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氧化劑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石腦油 正已烷標識中文名:正已烷英文名:m-hexane危險貨物編號:31005成22、分:C4H16分子量:86.17UN 編號:1208理化性質性狀:無色液體,有微弱的特殊氣味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數有機溶劑。熔點():-95.6沸點():68.7相對密度(水=1):0.66臨界溫度():234.8臨界壓力(MPa)3.09相對密度(空氣=1):2.97燃燒爆炸危險性燃燒性:極度易燃燃燒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閃點():-25.5建規火災危險性分類:甲聚合危害:-爆炸極限(V:V%):1.26.9 級、組別:A級T3組穩定性:-引燃溫度:():244禁配物:強氧化劑危險特性:極易燃,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極易燃燒爆炸。與氧化劑接觸發生強烈反23、應,甚至引起燃燒。在火場中,受熱的容器有爆炸危險。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消防措施: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生聲音,必須馬上撤離。滅火劑: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滅火無效。毒性接觸限值;中國MAC(mg/m3):未制定標準 前蘇聯MAC(mg/m3):300毒性:LD50 :28710 mg/m3 LC50:1無資料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和刺激作用。長期接觸可致周圍神炎。急性中毒:吸入高濃度本品出現頭痛、頭暈、惡心、共濟失調等,重得引起神志喪失甚至死亡。對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慢性中毒24、:長期接觸出現頭痛、頭暈、乏力、胃納減退;其后四肢遠端逐漸發展成感覺異常,麻木,觸、痛、震動和位置等感覺減退,尤以下肢為甚,上肢較少受累。進一步發展為下肢無力,肌肉疼痛,肌肉萎縮及運動障礙。神經-肌電圖檢查示感覺神經及運動神經傳導速度減慢。急救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暢通。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食 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防護措施工程控制:生產過程密閉,全面通風,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設備。呼吸系統保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25、(半面罩)。眼睛防護:必要時,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手防護:戴橡膠耐油手套。其它防護:工作現場嚴禁吸煙。避免長期反復接觸。泄漏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后應急處理人員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包裝與貯運危險性類別:第3.1類低閃點易燃液體。危險貨物包裝標志:易燃液體 包裝類別:類儲運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26、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氧化劑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夏季最好早晚運輸。運輸時所用的槽(罐)車應有接地鏈,槽內可設孔隔板以減少震蕩產生靜電。嚴禁與氧化劑、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雨淋,防高溫。中途停留時應遠離火種、熱源、高溫區。裝運該物品的車輛排氣管必須配備阻火裝置,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裝卸。公路運輸時要按規定路線行駛,勿在居民區和人口稠密區停留。鐵路運輸時要27、禁止溜放。標識中文名:正庚烷英文名:n-heptane危險貨物編號:32006成分:C7H16分子量:100.21UN 編號:1206理化性質性狀:無色易揮發液體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醇、可混溶于乙醚,氯仿。熔點():-90.5沸點():98.5相對密度(水=1):0.68臨界溫度():201.7臨界壓力(MPa):1.62相對密度(空氣=1):3.45燃燒爆炸危險性燃燒性:本品易燃,具刺激性燃燒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閃點():-4建規火災危險性分類:甲聚合危害:-爆炸極限(V:V%):1.16.7 穩定性:-引燃溫度:():204禁配物:強氧化劑危險特性:易燃,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28、物,遇熱源和明火有燃燒爆炸的危險。與氧化劑接觸發生化學反應或引起燃燒,高速沖擊、流動、激蕩后可因產生靜電火花放電引起燃燒爆炸。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消防措施: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生聲音,必須馬上撤離。滅火劑: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滅火無效。毒性接觸限值;中國MAC(mg/m3):未制定標準 前蘇聯MAC(mg/m3):300毒性:LD50 :222 mg/m3(靜脈) LC50:78000mg/m3,2小時(小鼠吸入)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和刺激性。急性中毒:吸入高濃度本品出現29、眩暈、惡心、厭食、欣快感和步態蹣跚,甚至出現意識喪失和木僵狀態。對皮膚有輕度刺激性。慢性影響:長期接觸可引起神衰弱綜合癥,少數人有輕度中性白細胞減少,消化不良。急救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暢通。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食 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防護措施工程控制:生產過程密閉,全面通風,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設備。呼吸系統保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護:必要時,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手防30、護:戴橡膠耐油手套。其它防護:工作現場嚴禁吸煙。避免長期反復接觸。泄漏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后應急處理人員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劑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黧后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包裝與貯運危險性類別:第3.2類低閃點易燃液體。危險貨物包裝標志:易燃液體 包裝類別:類儲運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31、源。庫溫不宜超過30。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氧化劑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夏季最好早晚運輸。運輸時所用的槽(罐)車應有接地鏈,槽內可設孔隔板以減少震蕩產生靜電。嚴禁與氧化劑、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雨淋,防高溫。中途停留時應遠離火種、熱源、高溫區。裝運該物品的車輛排氣管必須配備阻火裝置,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裝卸。公路運輸時要按規定路線行駛,勿在居民區和人口稠密區停留。鐵路運輸時要禁止溜放。嚴禁用船、水泥般32、散裝運輸。正庚烷6.3.3可能發生事故類型、事故特點、事故危險性裝置區貯存量較小,重大危險源客觀存在。由于安全監控、管理措施較完善,從硬件、制度上均能滿足安全生產的要求。但石腦油、正己烷、正庚烷、異己烷的易燃易爆性的特點,一旦泄漏,會引起中毒、火災、爆炸事故,將會造設備損壞、人員傷亡、環境污染。預防事故的措施(1)納入到公司“重點生產部位”安全管理。(2)公司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3)有嚴格的工藝操作規程和工藝運行卡片。(4)制定有生產事故預案,并定期演練。(5)在裝置區、泵房、操作間共設含有7個探頭可燃氣測報警系統,其中裝置區設有可燃氣探頭4個,泵房設有可燃氣探頭2個,控制室設有可燃氣探頭33、1個。并配有便攜式測報儀1臺。(6)每座塔釜設有高、低液位報警裝置。(7)裝置區四周設有防火堤,防火堤容積大于350M3。(8)所有設備做到定期檢測。(9)裝置區防雷、防靜電接地系統定期檢測。6.3.5應急處置措施(一)裝置區泄漏處置措施 泄漏源控制關閉閥門、停止作業或局部停車、打循環、減負荷運堵漏,迅速采取措施,選用合適的材料和技術手段對泄漏部位進行搶修、堵漏作業。 泄漏物處理圍堤堵截:筑堤堵截泄漏液體或引流到安全地點;稀釋與覆蓋:向有毒物氣體噴射霧狀水,加速有毒物氣體向高空擴散;對于可燃物,也可在現場施放大量水蒸汽或氮氣,破壞燃燒條件;對于液體泄漏,為降低物料向大氣中的蒸發速度,可用泡沫或34、其他覆蓋物品覆蓋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蓋層,抑制其蒸發; 收容(收集)大型泄漏,選擇用隔膜泵將泄露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內或槽車內;泄漏量小時,可用吸油氈或沙土吸附。將收集的泄露物運至危廢儲存間儲存。(二)發生火災處置措施 先控制,后消滅。針對危險化學品火災的火勢蔓延和燃燒面積大的特點,積極采用統一指揮,以快制快,堵截火勢,防止蔓延; 現場人員發現火情或接到火災報警信號后,立即報警。迅速確認事故,通知相關部門及人員;利用生產裝置系統配備的消防器材和設施進行滅火,等待外部救援。 迅速查明燃燒范圍、確定起火源,火勢蔓延的主要途徑,選擇最適應的滅火劑和滅火方法,火勢較大時應先堵截火勢蔓延、控制燃燒范圍35、,然后逐步撲滅火勢; 設備管理人員檢查受損設備,防止設備內物料再次泄漏; 有可能發生爆炸、爆裂、噴濺等特別危險需緊急撤退的情況,廠區實行警戒,除搶險救援人員外,無關人員全部撤離廠區,保持消防通道暢通。(6)當塔上起火時,首先打開塔上蒸汽滅火系統閥門,用蒸汽滅火。然后打開消防水泡對平臺上的容器冷卻。8火情撲滅后在消防車的監護下對裝置區污油水進行處理,裝置區污油用沙土或吸油氈吸收,沙土或吸油氈吸附后送至危廢儲存間儲存,污水送污水廠處理。9待現場油氣揮發盡,經環境檢測合格后,恢復廠內秩序。(三)發生爆炸處置措施1報火警2廠區實行警戒,除搶險救援人員外,無關人員全部撤離廠區,保持消防通道暢通。3根據風36、向變化情況、地形選擇消火栓。同時啟用消防水槍和水炮對裝置區進行冷卻,和地面火災撲救。5當消防部門到達現場,統一有消防部門指揮,6現場指揮密切注意火勢發展,判斷裝置著火部位短期內可能發生爆炸時,立即撤出人員至安全地帶,如果事態惡化,立即組織人員、車輛從廠區大門撤離。交由消防部門處理。相關人員全力配合工作。7待現場事故處理完后,經環境檢測合格,恢復廠內秩序。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7.1所需物資于裝備數量手提式滅火器:26個推車式滅火器:10個沙袋:100個消防斧:4個消防鍬:10個防毒面具:5套石棉墊:20個消防水炮:2臺地上消防栓:2個消防水帶:5條固定蒸汽滅火空管;80米蒸氣軟管;15條 7.2管理、維護、正常使用 所有物資由專人定期進行維護、更換。確保所以物資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