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鑼肉制品公司安全生產事故綜合應急預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66375
2022-08-31
10頁
46.04KB
1、綜合應急預案 目 錄1 總則12 企業危險性分析13 組織體系及相關機構職責34 預防與預警65 應急響應66 信息發布77 后期處置78 應急保障79 培訓、演練810 獎懲措施81 1附則81 總則1.1 目的規范公司各類應急管理工作,提高應對風險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證職工安全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減少財產損失、環境損害和社會影響,促進公司安全發展。1.2 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環境保護法、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國家危險化學品事故災難應急預案、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AQ/T 90022006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等法律法規及2、有關規定,制定本預案。1.3 適用范圍本應急預案適用于公司的重大危險源的IV級(含4級)以上的各類安全事故,以及其它生產車間和相關輔助單位的緊急事故的應對工作。1.4 應急預案體系本綜合應急預案與氨制冷機房應急救援預案、豆粕廠溶劑泄漏應急救援預案、煤氣房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熱電廠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等專項應急預案及部分現場救援方案協調配合使用,在救援過程中各相關部門及人員按預案中事前、事發、事中、事后各自的職責迅速行動,確保救援及時、有效進行。1.5 應急工作原則(1)認真貫徹執行“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統一指揮、高效協調和持續改進”的應急管理思想,防止因協調不當、組織不力而造成的損失,同時保持通訊暢3、通,隨時掌握險情動態。(2)應急行動時,堅持“先救人,后救物”為原則,始終將搶救員工的生命放在第一位。2 企業危險性分析 2.1 企業概況臨沂新程金鑼肉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以肉制品生產加工為主的綜合性大型企業。公司位于臨沂市蘭山區半程鎮駐地,現有總資產86億元,員工近3萬多人,擁有以山東、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湖南、四川等生產基地為主的生豬、肉雞屠宰及肉制品生產加工線,是全國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目前,公司已形成年屠宰加工生豬3000萬頭、肉雞4500萬只、年產肉及肉制品200萬噸的生產能力,是中國最大的生豬屠宰加工和肉制品生產基地。2.2 危險源與風險分析 氨制冷機房氨(N4、H3)是目前最廣泛應用的中溫制冷劑,氨蒸汽無色、具有強烈的刺激性臭味。氨屬有毒類介質,毒性2級,對人的危害主要表現在對上呼吸道的刺激和腐蝕作用。直接接觸高濃度氨時,接觸部位可引起堿性化學灼傷,氨還可以引起呼吸道深部及肺部的損傷。車間空氣中氨的最高容許濃度為30 mg/m3,當氨蒸汽在空氣中容積濃度達到0.5%0.6%時人在其中停留半小時即可中毒。公司目前有7個氨制冷機房,系統中儲存液氨達400余噸,屬于重大危險源。如果貯存、使用、現場操作不當,極易引起氨泄漏、液爆、火災等安全事故。 熱電廠熱電廠目前有鍋爐6臺,分別為:75T/5.29Mpa4臺,150T/9.99Mpa2臺,總裝機容量為6005、T。發電機額定電壓10.5KV,總額定功率7.5萬千瓦。煤廠存放的大量煤具有重大火災危險,鍋爐屬于中壓壓力容器,操作不當易發生爆炸事故,屬于重大危險源。 豆粕廠豆粕廠溶劑(正己烷)總儲存量約為60120噸,遠遠大于臨界量(2噸),屬于重大危險源。危險特性:極易燃,具刺激性,其蒸汽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極易燃燒爆炸。與氧化劑接觸發生強烈反應, 甚至引起燃燒。其蒸汽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 冷庫公司目前擁有4座冷庫,儲存量約2.5萬噸,其中萬噸庫、千噸庫、清真庫均是氨制冷冷庫,8500庫使用部分氨制冷庫房,由于冷庫內調節站和氨氣管道多,易發生氨氣泄6、漏事故,具有極大危險性,屬于重大危險源。 煤氣房公司目前存在5處煤氣房,分別為北餐廳煤氣房、西餐廳煤氣房、東餐廳煤氣房、小區煤氣房和老醫院煤氣房,共存放煤氣罐110個,每個煤氣罐重50kg,共計5.5噸煤氣,遠大于1噸的臨界量,并且北煤氣房與綜合樓、宿舍區靠近,小區煤氣房與小區職工樓相鄰,具有極大的危險性。理化特性:液化氣加上空氣后達到一定濃度,遇到靜電或金屬撞擊時發出的細小火花,極易燃燒,與空氣混合濃度達到1.511極易爆炸。液化氣有低毒性,當空氣中的液化氣濃度超過1時,就會使人嘔吐,感到頭痛;達到10時,二分鐘就能使人麻醉;人體吸入高濃度的液化氣時,就會發生窒息死亡。 紙箱廠紙箱廠原料、半7、成品和成品都是易燃材料,產品數量巨大,具有較大火災危險性。 東哨水廠加氯間液氯屬劇毒品,室溫下為黃綠色氣體,有刺激性,溶于水后,生成次氯酸(HClO)和鹽酸,不穩定的次氯酸迅速分解生成活性氧自由基,因此水會加強氯的氧化作用和腐蝕作用。氯氣能和堿液(如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鉀溶液)發生反應,生成氯化物和次氯酸鹽。氯氣在高溫下與一氧化碳作用,生成毒性更大的光氣。氯氣能與可燃氣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液氯與許多有機物如烴、醇、醚、氫氣等發生爆炸性反應。水廠加氯間氯氣最大儲存量2噸,由于氯氣屬于化學性質,具有極大危險性。 低聚糖酒精回收塔公司共有酒精吸附提取大豆已黃酮工藝車間兩處,每處使用儲存酒精100余噸,大8、于儲存場所臨界量2噸,屬于重大危險源。危險特性:酒精是一種無色透明、易揮發,易燃燒,不導電的液體。閃點為12 ,燃點75 ,與空氣混合能引起爆炸,爆炸極限濃度3.518.0(W)。 人員密集的生產車間由于人員密集,當發生緊急情況后在疏散過程中易發生各類安全事故。如屠宰車間、肉雞車間、火腿腸車間和低溫車間等。3 組織體系及相關機構職責應急指揮中心總指揮:郭維世副總指揮:鄭士文、徐新現場指揮小組各生產單位緊急行動組公司應急協作組通訊聯絡組公司消防隊醫療救護組物資供應組緊急處理組疏散警戒組善后處理組斷電隔離組醫療救護組物資搶救組疏散引導組通訊聯絡組緊急處理組3.1 組織體系3.2 指揮機構及職責 總9、指揮.1 宏觀組織協調各應急組的應急工作,確保應急預案涉及的所有人員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職責,確保應急救援工作開展時所有物資、人員、設備的應急保障。.2 重視所有事故造成的傷害,在接到事故報警后,第一時間組織現場指揮組,直接(或授權現場指揮組)宣布啟動應急預案,組織各應急組開展救援工作。.3 隨時掌握調整應急救援工作進展情況,對難以解決的緊急情況做出安排,必要時尋求其它友鄰單位或者政府應急服務機構幫助。.4 直接(或授權安全科)統一組織各單位應急預案的演練,應急演練后,直接(或授權安全科)組織預案演練評審會議。.5 負責公司應急預案的備案,并向政府安監部門備案。 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開展工作,必要10、時可行使總指揮的職責。現場指揮組.1 判斷是否或已經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現場指揮組宣布啟動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現場統一指揮生產單位緊急行動組及公司應急協作組的救援工作。 .2 在安全的地方,嘗試對危險設施進行直接操作、控制;對應急救援過程中出現的惡化情況,采取緊急處置措施,并向應急總指揮報告。.3 繼續調查和評估事故的可能發展方向,以預測事故的發展過程。.4 指導危險設施的全部或部分停止運行,并與事故單位管理人員和關鍵崗位的人員配合,指揮危險源現場人員撤離。.5 在事故緊急狀態結束之后,安排恢復受事故影響單位的正常工作秩序,并隨時向應急總指揮匯報應急救援工作的進展情況。生產單位緊急行動組.1 通訊11、聯絡組:負責通知相關部門人員;首先撥打2110和2119報警,并引導相關應急組人員進入事故現場。.2 斷電隔離組:發生事故后負責及時切斷設備總電源,以防在救援過程發生電擊或電傷事故。切斷總電源及斷電后到車間檢查確認,完成后向現場指揮組匯報斷電情況。.3 緊急處理組:直接參與救援;聽從現場指揮組的安排做現場處理工作。 .4 物資搶救組:負責事故發生后對現場的物資進行搶救工作。組織物資搶救,迅速轉移現場的易燃,易爆和最高價值品,避免事故進一步擴大,減少損失,使公司的損失減到最小化。.5 醫療救護組:負責對救援過程中傷員的救護和配合醫務人員搶救工作。把傷員轉移到安全地帶搶救后,迅速送往醫務室,并協助12、醫護人員做好對傷員的救護工作。.6 疏散引導組:負責事故現場所有員工的安全撤離和車間內全面檢查,以防車間還留下未及時逃離的員工。.7 善后處理組:應急結束后,對現場檢查確認,并清理現場;安排專人對現場進行看護,發現有異常跡象及時報告并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統計事故損失協助安全科進行事故調查。 公司應急協作組.1 協作處理組成員:劉瑞華、張林、杜立昊、郝風團、李國明、戴志維職責:負責各應急協作組組建,使各應急協作組隨時處于緊急應急狀態,對現場應急工作負責專業指導并直接參與搶救;應急救援結束后進行事故調查,形成應急救援總結報告,負責應急預案的完善、修改、評審和培訓講解以及應急預案的演練事宜。.2 公13、司消防隊成員:曹興成、周長團、葛衛寶、張濱、孫佃營職責:接到報警后,迅速趕往事故現場協助生產單位緊急處理組進行救援,并配合政府消防隊進行救援。.3 公司醫療救護組組長:周靜(電話:7868、2120 手機:)成員:姜利娟、付榮、任傳芝、王洪珍、孫連東、楊海艷、范宗存、高奎紅、賈文勝、杜傳花職責:在生產單位醫療救護組的配合下,第一時間處理各應急組救出的受傷人員,為進一步的治療做準備。.4 疏散警戒組(保衛科)組長:杜玉乾、王秋營(電話:7110 7119 )成員:高吉成、鄭朋凱、曹洪富、徐貴余、徐振寶、扈朋超、邵興亮、王元祥 職責:支援警戒、封閉交通、引領廠外消防車協助實施救援、協助搶救、疏散員14、工。.5 通訊聯絡組組長:閔祥玲(電話:2013 )成員: 張海龍 (電話:2110)預警中心:周文璐 劉立芹(電話:7123 2119)保衛中門:鄭朋凱(電話:7119)保衛南門:徐貴余(電話:7110)職責:擔負各隊之間的聯絡、公司各部門之間的聯絡和對外聯系通信任務;必要時根據現場指揮組的安排通知鄰企疏散,或請求鄰企消防隊協助撲救工作。.6 物資供應組成員:楊紀寶、杜廣霞、劉圓圓、林立剛、孫樹香、范宗華、朱新云、王道美職責:負責所需照明設施和救援人員所用濕毛巾等搶救物資的供應。組織供給,同時把防護用品及時送至事故現場,分發給救援人員和救護人員;并負責傷員生活必須品,保障救護人員的生命安全。15、4 預防與預警4.1 危險源監控公司在各重點防范的危險源附近安裝濃度探測、壓力傳感等報警測試裝置、安裝閉路電視監控裝置,利用重大危險源監測預警中心實時監測、利用月度安全大檢查對各危險源進行重點監測。4.2 預警行動 對監控發現的一般性事故隱患由現場負責人負責組織人員進行處理。 對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發生的隱患,操作人員或現場負責人向應急指揮中心匯報。公司應急指揮中心在接到事故隱患匯報后,要迅速與有關部門根據應急預案確定應對方案,預防重大事故的發生。4.3 信息報告與處置公司發生安全事故后,事故單位負責人第一時間向應急指揮中心及現場指揮組匯報,公司應急救援指揮中心電話2119、2110、7110,由16、現場指揮組分析判定事故達到IV級以上時,提交公司向國家政府及安全監管部門報告。5 應急響應5.1 響應分級及程序 操作現場發現安全事故,操作人員及時發現后在自救的同時迅速向單位負責人員匯報,對于發生的一般性安全事故,由各單位負責人負責組織現場處理。 操作現場發現安全事故,操作人員及時發現后在自救的同時迅速向單位負責人匯報,對于一時難以控制或者即將引發重大安全事故的,現場操作人員或現場單位負責人立即向應急指揮中心報警后,應急總指揮(或者授權現場指揮組)立即宣布啟動應急預案。 應急預案啟動后,由現場指揮組統一指揮各救援隊伍的應急救援工作,出現急劇惡化的特殊險情時,采取緊急處置方案,同時向指揮中心匯17、報,必要時由公司尋求其它友鄰單位或者政府應急服務機構幫助。 現場應急救援人員應根據各專項應急預案的要求攜帶相應的專業防護裝備,采取安全防護措施。5.2 應急結束事故現場得以控制,環境符合有關標準,導致次生、衍生事故隱患消除后,經事故現場應急指揮機構批準后,現場應急結束。6 信息發布 現場應急結束后,由現場總指揮或副總指揮根據事故實際情況,依據事實求是的原則,向有關媒體發布事故發生及救援相關信息。7 后期處置7.1 現場恢復 應急結束后,由事故發生車間或部門的善后處理組負責組織清理事故現場,將污染物品徹底清理,恢復現場環境,并安排專人對現場進行看護;統計災情損失協助安全科進行事故調查。 事故現場18、清理完畢后,現場指揮組負責組織事故發生車間的人員制定恢復方案,使事故發生的車間盡快投入生產。7.2 事故調查及善后處理 安全科負責對事故發生原因進行充分調查,對在事故發生和應急救援過程中受傷、致殘或死亡的人員,由安全保衛部按照工傷事故調查處理規定(修訂)和職工因工傷致殘、死亡待遇補償規定進行妥善處理。 安全科對事故進行充分調查后,出具事故分析報告,聯合現場指揮組對應急救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分析,并形成應急救援總結報告,為修訂改進應急預案提供參考依據。8 應急保障8.1 通信與信息保障公司各應急協作組所有人員及各車間(部門)緊急行動小組成員手機或工作電話要隨時保持暢通。8.2 應急隊伍保障19、 公司各應急協作組由應急指揮中心(或授權安全科)統一組建、布置,并隨時處于緊急應急狀態。 各生產單位的緊急情況應急組由各生產單位統一組建、布置,并隨時處于緊急應急狀態,安全科負責監督。8.3 應急物資裝備保障公司各應急協作組及各生產單位的防護設施要隨時處于緊急應急有效使用狀態,具體數量、性能、類型、放置地點詳見防護設施備案表。8.4 經費保障 公司安全經費投入由董事會根據年度實際銷售收入按照0.5的標準按月提取,由應急總指揮或副總指揮監督使用。9 培訓、演練9.1 培訓 應急預案涉及到的各生產單位及相關協作輔助單位要制定具體培訓計劃,對所有人員進行理論培訓,同時要到現場結合實際操作,讓所有人員20、都明確知道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如何按照應急預案要求進行處理。 安全科在對各單位進行安全生產進行指導時,要重點對所有人員應急預案的學習掌握情況進行監督。9.2 演練 公司所有生產單位每年進行1次應急演練,各協作單位一同參加演練。 應急演練由應急指揮中心直接(或授權安全科)統一組織,各單位現場指揮組統一指揮,應急演練包括準備、實施和總結三個階段。 應急演練結束后,應急指揮中心(或者授權安全科)組織現場指揮小組召開評審會議,對預案的演練效果進行評審。10 獎懲措施10.1 獎勵當事故發生時,為搶險救災和搶救受害人員,盡職盡責、不怕犧牲,避免和減少公司財產損失和職工生命財產損失的有功人員,根據實際情況給21、予1000元以上獎勵。10.2 懲罰當事故發生時,有關人員擅離職守,導致事故后果擴大,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環境破壞或人員傷亡,情節較輕微的,給予1000以上罰款,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提交司法部門處理。11 附則11.1 術語和定義 應急預案emergency response plan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為迅速、有序地開展應急行動而預先制定的行動方案。 應急準備 emergency preparedness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為迅速、有序地開展應急行動而預先進行的組織準備和應急保障。 應急響應 emergency response事故發生后,有關組織或人員采取的應急行動。 應急救援 emerge22、ncy rescue在應急響應過程中,為消除、減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擴大或惡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損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動。 恢復 recovery事故的影響得到初步控制后,為使生產、工作、生活和生態環境盡快恢復到正常狀態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動。11.2 應急預案備案本應急預案由公司應急指揮中心備案,同時報政府安監部門備案。11.3 維護與更新本應急預案每年由公司安全科組織、流程小組協助進行一次綜合評審,并根據評審結果修訂完善應急預案,以增加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11.4 制定與解釋本預案由行政管理中心、安保部、生鮮品事業部、熟制品事業部、山松生物公司、包裝品事業部等負責制定,本預案由安全科負責解釋。11.5 應急預案實施本預案自2011年10月1日開始實施。附件:1、應急預案演練記錄表2、應急預案演練評審報告3、應急協作組防護設施備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