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渣車間安全生產事件應急救援預案(1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66417
2022-08-31
19頁
44.04KB
1、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一、礦渣車間安全生產事故綜合應急預案1總則1.1 編制目的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及其它法律法規的要求,保護作業區員工的生命安全,減少財產損失,在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后能迅速、有效、有序的實施應急救援,控制和處置事故,特編制本應急預案。1.2 編制依據我國近年來相繼頒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對冶金企業安全生產、特大安全事故、重大危險源、危險化學品等制定應急預案作了明確規定和要求。以下是編制本應急預案的國家法律法規、規章。 國家法律法規(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70號)。(2)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83號)。(3)中華人民共和國2、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0號)。(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22號)。(5)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44號)。(6)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國務院令第302號)。(7)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辦法(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令第1號)。(8)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令第36號)。(9)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國務院令第352號)。(10)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國務院令第397號)。(11)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12)重大危險源辯識(18218)。(13)中華人民3、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1.3 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礦渣車間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預防和處理。1.4 應急預案體系1.4.1 礦渣車間的應急預案,明確事前、事中、事后各個過程中人員的職責。 車間級應急預案包括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 班組應急預案僅涉及現場處置方案。1.5 應急工作原則事故應急救援工作實行“預防為主、自救為主、統一指揮、分工負責、單位自救與社會救援相結合”的工作原則。2 危險源與風險分析根據國家標準(GB182182000)重大危險源辨識的規定,下列生產場所確定為本車間危險目標。2.1 危險源狀況礦渣車間共有以下設備、設施:Z-152型蒸汽吊車、電磁站。2.2 危險源分布礦渣車間4、重大危險源統計表編號名 稱類別備 注1一、二、三煉鋼翻罐作業爆炸(放炮)因檢查不到位渣罐或渣窩有積水2一、二煉鋼掛卡子作業稀渣反濺(燒燙傷)易發生稀渣溢出反濺燒燙傷或渣罐意外回落3汽吊鍋爐操作爆炸2.3 危險特性及對周邊的影響失控的生產安全事故會造成作業內大批人員傷亡和大量的財產損失,可能對周邊單位造成一定的影響。3應急救援組織機構設置應急救援組織機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姜 涌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副組長:沈 剛應急救援指揮部設在車間辦公室。成員由:馬獻陽、宋志宏、高殿克、馬 軍、郭春巖、車文博應急救援組:甲班、丁班物資保障組:乙班后勤保障組:丙班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及領導小組主要職責為:(1)組5、織作業現場重大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及專項應急預案的編寫與修訂,簽署應急預案。(2)對事故現場的應急救援活動采取統一部署,并對應急救援工作中重大事項進行決策。(3)批準調用應急救援所需物資裝備和人員必要時向公司進行請求支援。(4)監督指導各班組制定相應的應急處置措施。(5)檢查、落實各項救援物資的準備工作。(6)向上級部門報告事故概況并落實上級領導下達的重要指示;4 副組長、組員職責4.1職責(1)負責專項應急預案、班組現場處置方案的編寫工作。(2)負責各項預案的培訓與演練,(3)負責應急事故發生時報警、迎接救援車輛、緊急處理。(4)事故發生時,負責區域內的交通和有關人員的緊急疏散、撤離。(5)6、確定事故傷亡人員的姓名、身份;(6)協同相關部門負責有關事故的調查;(7)負責配合衛生部門對事故中受傷人員的救治工作。5報警、通訊聯絡方式5.1報警當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后,相關人員采取人工報警方式,可通過內線電話直接向調度室及作業區辦公室報警。5.2 內部、外部聯絡手段(1)公司調度室實行24小時值班,一旦發生事故,可通過內線電話與各有關應急救援人員聯系。(2)車間有關應急救援人員的手機實行24小時開機,發生緊急情況時可通過手機傳達有關應急命令。5.3應急救援聯絡電話值班崗位:辦公室(6753886)6應急響應6.1 響應分級根據礦渣車間作業特點、事故情況和控制事故的能力,在緊急情況下,應急行動7、分為三級:(1)級響應。這個級別包括一般安全生產事故及能影響企業安全生產類別的事故。包括極小范圍的放炮,可能發生小型火災初期。現場人員要履行他們的職責,作業區的應急能力也可以處置。(2)級響應(現場應急)。作業區的應急能力可以處置的生產安全事故,主要部位需要關閉,要立即采取行動以保護現場人員和阻止事態進一步擴散。現場人員應履行他們的職責,應急預案全面啟動。(3)級響應(全體應急)。這個級別包括特別重大、重大安全生產事故,已超出作業區事故應急處置能力的向周邊擴散(影響范圍超出作業區域),事故可能影響周邊企業。作業區需全部關閉,需采取立即行動保護和撤離現場人員,需要取得外部支援,請求公司啟動應急預8、案處置的生產安全事故。6.2 響應程序作業區應急響應程序如圖1:接警信息反饋應急資源調配相關的應急人員應急啟動現場監測人群疏散醫療救護警戒與交通管制工程搶險人工救援警報警情判斷響應級別YN救援行動 Y進入擴大應急事態控制N進入應急恢復 圖1 應急響應程序 初期響應緊急情況發生時,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的人員根據事故情況確定的應急響應級別啟動應急程序,如通知有關人員到位、調配救援所需的應急資源(包括應急隊伍和物資、裝備等)等。應急行動隊伍及時進入事故現場,積極快速開展人員救助、工程搶險、人群疏散等有關的應急救援工作。(1)事故發生應采取的處理措施。發生安全生產事故時,將采取相應應急處理救援措施:問清9、報告人姓名、聯系電話。問明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事故原因、事故性質、對救援的要求,同時做好電話記錄。按應急救援程序,派出救援隊伍。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保持與救援隊伍聯系,視事故發展狀況,必要時排出增援隊伍。(2)危險區的劃定和隔離:各救援隊伍進入事故現場,選擇有利地形(地點)設置現場救援指揮部。(3)事故現場檢測與評估:應快速鑒定危險源的性質及危害程度,測定出事故的危害區域,提供有關數據。(4)應急救援人員的防護監護:救援人員在救援行動中,應配戴好防護裝置,并隨時注意事故的發展變化,做好自身防護,執行救援任務時,應以23人為一組,集體行動,互相照應,帶好通訊工具,隨時保持通訊聯系。(5)危險區10、域人員的緊急疏散與撤離在組織和指導員工做好個人防護后,再撤離危險區域。組織員工撤離危險區域時,應選擇安全的撤離路線,避免橫穿危險區域。員工要互救互助進行撤離。當事態得到有效控制后,進入應急恢復階段;當事態無法得到有效控制時,進入擴大應急響應。 擴大應急響應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或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確認事故響應級別需要提高時,應積極快速開展人員救助、工程搶險、人群疏散等有關的應急救援工作,并向公司請求援助。(1)應急救援隊伍的調度:應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和危險程度,制定救援方案,組織指揮救援行動。(2)異常情況下搶險人員的撤離條件、方法搶險人員撤離的優先順序是周圍員工 工作人員中的非關鍵人員 應急關鍵人員11、之外的所有人員 全部撤離。(3)事故擴大后的應急措施對現場潛在的危害進行實時監測和評估,避免二次事故發生。人員安全疏散。現場交通管制。現場治安秩序維護。(4)受傷人員現場救護、救治與醫院救治對傷員按輕、中、重簡易分類,急救措施上按照先重后輕的治療原則,在急救順序上應優先處理能夠獲得最大醫療效果的傷病員。合理調用救護車輛。合理選送醫院。 應急結束事故應急救援結束程序:如屬于本車間自救,當安全生產事故得到控制,影響減少到最小,導致次生、衍生事故的隱患得到消除,傷亡人員全部救出或轉移、設備設施處于正常或受控狀態。事故現場已經恢復后,由指揮部宣布應急救援工作結束。6.3 后期處置后期處置包括現場清理、12、人員清點和撤離、善后處理和事故調查等。應急結束后,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應組織人員進行應急預案評審,總結預案中存在的不足,重新修訂應急預案,進入新的應急準備階段。6.3.1 事故調查處理應按照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等規定來調查和分析事故。6.3.2 恢復生產:設備點檢人員對機械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并進行修復。在確認各方面條件具備后,制定生產恢復計劃和方案,盡快恢復生產。6.3.3 善后處理應對設備進行檢修和測試,對傷員提供充分的醫療救助,按公司有關規定對傷亡人員的家屬進行安撫。7應急救援保障7.1 內部保障應急救援隊伍的組成及分工。作業區和員工都負有事故應急搶救救援的責任,各救援專業隊伍是救援的13、骨干力量,其主要任務是擔負全車間各類事故的應急救援處置工作。7.2 外部救援當緊急事故發生單靠車間本身力量無法控制事態的擴大時,礦渣車間應急指導部應請求公司啟動應急預案。8應急培訓計劃8.1 應急救援人員的培訓根據礦渣車間應急救援隊伍人員的組成情況,由應急救援指揮部制定“應急救援應急培訓計劃”,培訓計劃包括以下內容:(1)使應急救援人員熟悉應急救援預案的實際內容和應急方式。(2)使應急救援人員明確各自在應急行動中的任務和行動措施。(3)使有關人員及時知道應急救援預案和實施程序修正和變動的情況。(4)使應急救援人員熟知車間危險源、點的特性及一般處理方案。(5)使應急救援人員熟悉安全防護用品的正確14、使用和維護。8.2 員工應急響應的培訓應急培訓計劃,還應包括對員工應急響應的培訓,包括:(1)使員工熟知車間危險源、點的特性及一般處理方案。(2)使員工熟知緊急事故的報警方法和報警程序,一旦發現緊急情況能及時報警。(3)使員工懂得在緊急情況發生后根據不同的風向采取有效的逃生方法。9演練9.1 演練組織應急預案的演練分為車間級演練和班組級演練,以及配合廠級聯合演練,共三個級別。車間級演練應由應急搶救指揮部組織進行,公司生產安全科、設備供應科等部室負責觀摩指導。班組級演練由應急救援指揮部組織進行,車間相關人員參加。與廠級聯合進行的演練由廠級有關部門組織進行,廠級應急領導小組成員參加和相關科室配合進15、行。9.2 演練的準備每一次演練都應根據假設的事故制定出周密的演練方案,報同級演練的應急救援指揮部指揮長審批后進行。演練方案要落實演練所需的各種物資、防護器材的準備,并在演練前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以確保演練能順利進行。9.3 演練的范圍與頻次(1)車間級演練主要為進行熟悉應急行動或完成某項應急任務所需要技能而進行的單項演習,如報警、通報程序的演練、崗位緊急處置措施的演練、緊急疏散行動的演練等。單項演練的頻次在每年2次以上。(2)班組級演練主要進行需要廠內多個應急組織之間或與某些外部應急組織之間相互協作進行的演習,及針對預案全部或大部分應急功能進行的綜合性演習。演練的頻次在每年2次以上。10應急16、預案管理10.1 應急預案的備案管理車間將本應急預案報生產安全科備案。10.2 應急預案的發放車間的應急預案經過應急救援負責人及公司審核通過后,由車間主任簽署發布。(1)車間對安全生產應急預案進行統一管理,對所有內容都有了解、掌握的權利。(2)綜合應急預案應發放到應急救援指揮部及各部門的主要負責人。(3)專項應急預案應發放到各班組。(4)現場處置方案應發放到相應崗位。(5)應急預案的發放部門應建立應急預案發放記錄,并及時對已發放的預案進行更新,確保作業區得到的應急預案為最新狀態。10.3 應急預案的評審、修訂 應急預案的評審由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根據應急演練的結果及其它相關信息組織有關部門對應急預17、案每年進行一次評審,以確保預案的持續適宜性。必要時由授權人確認。評審時間和評審方式依具體情況而定。 應急預案的修訂(1)在下列情況下,應對應急預案進行及時修訂;危險源發生變化(包括危險源的種類、數量、地理位置);應急機構和應急人員發生變化;應急設備設施發生變化;應急演練后發現存在不符合項;法律法規發生變化。(2)應急預案的更改修訂程序。當基本預案需要修訂時,由車間向生產安全科提出申請,說明修改的原因,經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批準后,由作業區組織進行修訂,并將修訂后的文件傳遞車間。(3)所有文件的修訂建立修改記錄,修改記錄包括修改日期、修改頁碼、修改內容、修改人等。11其他本應急預案于批準發布日正式實18、施并嚴格遵守執行。二、礦渣車間安全生產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礦渣車間放炮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1事故類型和危害分析1.1 事故類型礦渣車間的一、二煉鋼作業區在翻渣時易發生放炮事故,如發生放炮,則對公司財產及人身造成較大傷害。2危險目標分布號危險源:鋼四道翻渣線380米。 號危險源:鋼八道翻渣線476米。 號危險源:鋼三道翻渣線460米。 號危險源:鋼五道翻渣線450米。 其中四條渣道有一條渣道為預備道。3救援方式方法3.1發生放炮。現場人員迅速通知調度室及車間負責人,報警時說明事故傷害程度,及可能出現的事故隱患,當班班長選擇安全位置密切監視現場情況。車間安排專人做好作業區周圍的安全警戒。防止放炮事19、故發生后,導致的次生、衍生事故。調度室根據事故情況及時通知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及時下達救援指令。現場人員 廠調(6752597) 應急救援指揮成員 領導小組 公司領導車間根據事故情況啟動應急預案,按預案程序進行,救援保障組及時進入事故現場,對以放炮事故引發的休息室、電磁站等起火,應急救援組人員迅速迅速進行撲救,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后勤保障組立即對在事故中受傷的人員,進行簡單處理,視傷者傷害程度,如需住院治療,后勤保障組負責將傷者送至醫院進行治療。如遇大火,應急救援小組無法撲滅火災,則應及時通知消防部門(119),由消防部門專業人員對火災進行撲救。并安排專人,到作業區附近救援車輛必經路口迎接救援車20、輛。3.1.6如遇在事故中有受傷人員,后勤保障組應采取有效的現場緊急救護措施,并將傷者送往醫院進行救治。3.1.7在放炮現場保持正常后,由物資保障組對設備進行搶修,保證生產順利進行。3.1.8組成事故調查組,對事故進行調查,報告公司。三、礦渣車間放炮和火災現場應急處置措施(一)高溫灼傷救治措施1.人員身上著火,嚴禁奔跑。相鄰人員要幫助滅火。2.心跳、呼吸停止者,應立即心肺復蘇。3.面部、頸部深度燒傷及出現呼吸困難者,應迅速送往醫院設法作氣管切開手術。4.燒傷創面不可用水淋,創面水泡不要弄破,以免創面感染。5.用清潔紗布等蓋住創面,以免感染。6.如傷員口渴,可飲用鹽開水,不可喝生水及大量白開水,21、以免引起腦水腫及肺水腫。7.嚴重灼傷者,爭取在休克前,迅速送往醫院救治。8.送傷員前,盡可能提前通知醫院做好搶救準備事宜。(二)電磁站滅火1.火災可能造成的危害有:(1)停產(2)設備順壞、人員傷亡。2.可能造成事故的原因(1)串汽,大量可燃氣體,遇明火或高溫。(2)違章動火。3.防止事故發生的措施(1)定期檢查,發現隱患及時處理。(2)對面打水時要打開門窗,使其保持空氣通暢。(3)嚴格執行動火制度。4.滅火方法(1)待火勢較小后,用滅火器滅火。(2)報火警生產事故的處置: 1、車間現有四條渣道,三條作業、一條備用。當一煉鋼、二煉鋼南區生產渣道出現事故不能生產時,與調度室聯系將一煉鋼渣罐調到備22、用渣道作業;當二煉鋼北區、三煉鋼生產渣道出現事故不能生產時,與調度室聯系將二煉鋼北區、三煉鋼渣罐調到備用渣道或鋼四道作業。2、車間現有6臺汽吊,生產組織是按照三開、兩備。鋼四道有一備用汽吊,鋼八道或鋼三、五道有一備用汽吊。當有備用汽吊發生故障時,立即開動備用汽吊,同時班長組織本班組人員處理故障汽吊,不是維護范圍內的或處理不了時,通知公司調度室;當沒有備用汽吊的渣道汽吊出現故障時,由班長組織調汽吊。具體步驟是:班長通知調度室要求聯系信號聽從調度室回信通知備用汽吊的渣道組長做好準備看信號開動汽吊到作業渣道給調度室回信號。鋼三道、鋼五道、鋼八道的汽吊在完成上述過程后可以自行,鋼四道與鋼三道、鋼五道、23、鋼八道的汽吊由公司調度室安排機車,完成上述的過程由機車牽引到作業渣道。 3、電罐作業渣道有6個或7個電磁站。作業時使用一個電磁站,當作業時電磁站發生故障時,可以啟動下一個電磁站,同時上報公司調度室安排處理,處理好后恢復使用原先的電磁站,避免渣道的垃窩。4、當作業用電發生故障時,及時的通知公司調度室,要求恢復用電保證生產。5、當東環鐵路上罐線路發生故障不能正常上罐時,車間將建議公司啟動西環鐵路上罐線路,保證集團公司生產的順行。六、有關規定和要求: 為能在事故發生后,迅速準確,有條不紊地處理事故,盡可能減少事故或避免事故,平時必須做好應急救援的準備工作,隨時為搶險救援組提供搶修設備(便攜式應急燈14盞),落實崗位責任制和各項制度,具體措施有: 1、落實應急救援組織,隨時根據人員變化進行組織調整,確保救援組織的落實。 2、對車間職工進行經常性的應急常識教育、培訓、演練。 3、建立完善各項規定制度。(1)、檢查制度。每月結合安全工作檢查應急救援工作落實情況。(2)、例會制度。每季度利用一次黨政聯席會研究應急救援工作。(3)、獎懲制度。對在事故應急管理、處置、救援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對防止或搶救事故有功的,對應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議且實施效果顯著的,以及有其他特殊貢獻的集體和個人,由車間給予表揚、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