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客運總站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2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66546
2022-08-31
25頁
145.54KB
1、1總則1.1編制目的為了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規范客運總站應急管理工作,提高應對和防范風險與事故的能力,保證職工安全健康和公眾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減少財產損失、環境損害和社會影響,遵照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意見,結合客運總站現在實際情況,對編號:2011-11-10生產安全事故預案進行修訂,編制此預案。1.2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標準化工作指南()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演練指南()生活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29639-2013)1.3適用范圍本預案適應用于客運總站及下屬所有部門。1.4應急2、預案體系為進一步完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不斷增強預案的科學性、針對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提高應急管理和應急處置能力,我站重新完善應急預案體系框架,抽調人員組成專項工作組,細化分解工作任務。通過健全各項應急預案,將使我站在應急管理工作中有據可依、有章可循,對突發事件及時做出應急響應,降低事故后果。火災事故應急體系(1)一旦發生火精,現場人員應立即撥打報警電話“119”、“110”、“120”,同時向總站應急指揮部報告,同時發出火災警報。()總站應急指揮部領導及成員現場組織搶險救援,立即組織力量進行人員疏散和滅火。()設立警戒區域,搶救被困人員,撤出火場附近區域的特殊物品、貴重物品,。(3)打通3、消防車進出通道,引領消防車、救護車進入火場。(4)保衛現場,防止破壞活動,協助消防人員控制火勢,把損失降到最低。(5)滅火完畢立即組織火災現場清理,清點損失,徹查火災原因,追究責任,進行善后處理。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體系(1)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突發后,現場工作人員必須在事故發生第一時間內向總站應急指揮部報告,并及時報告安監部門和醫療指揮中心“120”,總站應急指揮部組織救援人員和救援車輛在第一時間分赴事故現場。(2)現場應急救援人員應立即保護現場,組織救援。救援工作應本著先人后物的原則,對傷員要及時救助,送往醫院搶救,同時設立警戒區,保護好旅客、傷員的財務。(3)在保證事故現場不受破壞的前提下,4、對有關證據進行收集、保護,協助安監、公安部門勘察備案。(4)總站應急指揮部的領導和成員在組織救援時,要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以對人民生命和國家財產高度負責的精神,確保應急救援工作的順利展開,并有效配合好安監部門做好工作,協助專業救護人員做好救援工作,做到萬無一失。1.5應急工作原則以人為本,減少危害;居安思危,預防為主;統一領導,分級負責;依法規范,加強管理;快速反應,協同應對;依靠科技,提高素質。2生產經營單位的危險性分析2.1生產經營單位概況雙城區客運總站位于雙城鎮新城區新興路,占地面積18281平方米,建設面積4500平方米,地上三層,一、二層為候車廳和辦公用層,三樓為辦公室。客運總站5、機構設置:站長1人,副站長3人,下設站務、稽查、安檢站、綜合辦公室、財務股、物業辦6個股室,現有職工1人。進站營運客車1臺,日發班次個,日均運送旅客人左右。總站周邊一公里內無其他重大危險源。2.2危險源與風險分析當前存在以下主要危險因素及風險: (1)火災:電線老化、設備故障、操作人員違反操作規程、吸煙等有可能引發火災事故。(2)易燃、易爆物品進站上車引發火災、爆炸事故。事故特征:突發性強,不可預測且危害(危險)性較大。危害程度:造成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3組織機構及職責3.1應急組織體系本預案應急救援體系分為應急救援指揮部和救援隊兩大部分應急救援指揮部總 指 揮:梁乙國 電話: 關麗梅 電話:6、15846123450救援隊(下設四個小組) 1、應急行動組組長:崔岫嶂成員:周立明 郭長艷 周志鵬 吳金瑩 趙士麗 李夢華 馬 劍 王冠楠 陳葉麗 張朝月 韓方亮 馬 新 張 巖 魏長海 孔繁榮 宋靜秋 梁宏波 梁曉燕 劉麗君 曹 杰 孫艷春 唐麗梅2.疏散引導組組長:白文臣成員:鄭長發 李清松 范成杰 閆忠文 畢 影 吳 昊 高立田 佟 宇 謝天明 李 輝 徐正亮 楊 倩 王亞麗 趙 紅 高殿秋 張 紅 宋志銳 陳 威 丁 丹3.通訊聯絡組:組長:關麗梅成員:關曉穎 伊 蘭 吳顯翠 荀 覓 袁 琳 胡志霞4.安全保障救護組組長:閆善義成員:白麗麗 王 淼 黃 瑩 王紅艷 那彩娟 關國華 孫7、艷會 趙玉珍 關宏偉 趙 娜 尹 新 閆秀菊 王維仁 丁友敏 徐曉梅 白曉雪3.2指揮機構及職責指揮部的構成及職責應急救援指揮部為總站應急工作最高領導組織,指揮部總指揮為總站應急工作最高領導。指揮部成員直接領導其下屬救援隊,并向總指揮負責,由總指揮協調各項工作的進行(總指揮不在時,由副總指揮代替行使總指揮職權)。指揮部電話:0451-53164213指揮部主要職責: (1)組織制定并實施安全事故應急預案;(2)負責組建應急救援隊伍及應急資金、器材的配置;(3)負責事故現場應急救援工作組織和指揮;(4)負責事故現場應急救援物資保障、救援車輛的組織和指揮;(5)負責事故現場交通管制、人員疏導工作的8、組織和指揮;(6)負責事故現場應急救護、傷員轉送、后勤保障工作的組織和指揮;(7)負責與消防隊、公安局、醫院及相關政府部門等單位的通知和聯絡;(8)及時、準確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事故情況;(9)組織對重大事故的調查分析、制定善后處理方案、編制上報材料。救援隊的構成及職責事故一旦發生,救援隊火速趕往事故現場,在現場第一線具體實施應急救援計劃,救援隊主要職責:(1)事故發生后,服從應急指揮部領導指揮,及時采取措施協調應急救援、應急救災。(2)在事故現場建立警戒區,負責現場人員疏散、撤離至安全地帶,確保人員處于安全區域,并防止消除證據。(3)救援受傷及受害人員。(4)負責事故調查及提供事故現場相關技術9、資料。(5)負責現場設備、設施修復、處理工作。(6)查看事故發生波及區內、外范圍對附近危險源進行警衛。(7)接待指引外來消防、交警、公安、醫療及上級有關人員。(8)及時向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救援情況。(9)負責事故報警、情況通報、通訊聯絡,向上級部門傳、報告事故情況。4預防與預警4.1危險源監控各危險源由各部門負責人常監控管理,建立危險源檔案,開展危險源分析,對可能發生的重大事故信息進行評價,完善預防措施,確保遇有突發事故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根據總站現狀,對危險源和危險場所的監控方式為:危險源的檢查(1)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2)嚴格執行旅客行包的“三品”檢查制度。(3)對從業人員的安全10、意識和操作技能進行教育培訓。(4)站安委會成員對重大危險源每月至少排查一次。(5)安全辦成員每周檢查一次。(6)崗位責任人每天下班前檢查一次。(7)對經查出的隱患及時整改,故障及時排除,并有詳細記錄。技術監控(1)各部門設置消防安全設施、設備。(2)各樓層和停車場設有安全消防設施、設備、安全出口、指示標志、視頻監控設備等。(3)對總站各部門實施24小時監控,有專人值守。4.2預警行動當發現事故隱患或事故隱患將導致災害發生時,現場人員應立即向所在部門領導報告事故情況,部門領導可根據隱患的危險程度、波及范圍、性質、發展趨勢和可能造成事故的嚴重程度向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應急救援指揮部24小時應急電話11、:0451-53164213)。應急救援指揮部接到應急情況報告后,依據應急報告內容判斷事故類型,通知相關部門和救援隊展開事故救援工作,并根據事故實際情況按預案體系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同時做好向上級匯報工作,事故報告后出現新情況的應及時補報。4.3信息報告與處置發生事故后,現場人員立即向所在部門領導報告事故基本情況,所在部門領導應根據報告情況判斷是否有能力實施救援和控制,超出其救援和控制能力時,立即向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并應在上報同時,采取自救措施,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如事態失控,應以保障人的安全為第一位,立即將人員疏散到安全地點,必要時撥打應急電話:火警119 匪警:110 醫療急救:120,12、應急救援指揮部接到事故情況報告后,應根據事故基本情況判斷事故類型、危險程度、波及范圍、事故性質、發展趨勢和可能造成事故的災害程度,并在第一時間通知救援隊到達現場。上報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事故發生部門、時間、地點、相關信息和現場情況。(2)事故可能的原因、性質及其危害嚴重程度。(3)事故可能的發展趨勢以及對外救援的建議和要求。(4)已采取的措施和效果及下一步處置方案。(5)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未遂事故經部門采取措施后,該部門領導應及時向應急救援指揮報告事故情況,處理結果。5應急響應5.1響應分級根據總站內生產經營活動中可能發生安全事故的危害程度、影響范圍及單位控制事態能力,按照分級原則將13、應急級別分為兩級:級響應:發生危害特別嚴重的事故,除按總站預案進行自救外,需要企業外部、政府及社會救援機構的介入,企業予以配合要按規定上報上級主管部門,上級主管部門需要啟動相應預案,展開應急救援工作。級響應:發生一般事故,需要總站啟動應急預案,進入應急狀態。主要以企業自救為主,必要時消防、交警、公安部門協助,同時向所在地應急救援機構、上級主管部門報告,上級主管單位根據事態發展和應急救援需要,啟動相應預案。5.2響應程序為保證總站事故應急預案在遭遇險情時順利啟動,使預案真正發揮作用,及時有效、有條不紊的展開,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特制定應急救援預案響應程序。應急預案啟動條件(1)危險性不大,如在14、單位一般場所發生事故,有人員受傷,單憑部門自身的力量就能夠控制事故形態,損失和危害沒有擴大可能性的事故,部門內部直接處理,無需啟動總站應急預案,需事后向總站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事故處理情況。(2)重要場所或危險源發生事故,部門自身無法處置,需要啟動總站應急救援預案才能處置,應啟動級響應。(3)當事故形式嚴重,總站無法處置,需要政府及外單位緊急救援才能消除災情、險情,應啟動級響應。預案執行原則應急預案應以人的生命安全為第一目的,在確保人員安全的情況下展開救援工作。預案執行程序(1)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時,應及時向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應急救援指揮部根據具體情況,必要時發出啟動預案指令現場最高領導應積極組15、織處理。(2)事故所在部門應迅速采取措施,組織自救并預定路線疏散人員,應急救援指揮部控制事態發展,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并立即向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3)應急救援指揮部在宣布預案啟動時,要明確啟動時間,集合地點、事故發生點等各項內容,并制定應急搶險方案,報告上級部門及有關單位,聯系社會救援。(4)事故所在部門在接到事故報告后,其主要負責人應立即趕赴現場,迅速參與救援工作。(5)各部門、救援隊接到應急預案啟動指令后,必須在規定時間內迅速到達指定集合地點,迅速進入應急工作狀態,必要時要佩載防護裝置,攜帶必要的救援器材或工具。(6)各部門其他人員原崗位待命,需要時應積極配合應急救援工作。請16、求社會救援的事項由于事故的突發性、嚴重性和不可預見性,事故發生后,總站難以控制、救援,需請求社會救援的,應及時向有關單位發出請求,請求可以是現場人員、部門負責人或應急救援指揮部的任何人發出,聯系電話:火警119 匪警:110 醫療急救:1205.3應急結束根據應急救援結束的兩個基本條件判斷應急救援工作是否結束:(1)危險是否完全解除,災害是否得到完全控制。(2)生命和財產是否完全脫險,是否得到充分保證。完全符合以上兩個條件,方可由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宣布關閉應急預案。應急結束后:(1)各部門應盡快組織人力、物力以及技術支持做好現場恢復工作,盡快恢復工作秩序,減少經濟損失。(2)應急救援指揮部將17、事故詳細情況上報上級主管部門及政府相關部門。(3)應急救援指揮部應將現場相關資料移交事故調查處理小組。(4)應急救援指揮部組織舉行應急就援工作總結。6信息發布應急救援指揮部應及時準確的向新聞媒體通報事故信息。信息發布人員由應急救援指揮部指派,信息發布人員發布信息時應客觀、準確、真實、公開。7后期處理7.1善后處置善后處置工作由應急救援指揮部指揮,救援隊負責具體操作,事發部門及其他相關部門協助進行,必要時報請總站領導協調。善后處置主要內容包括:立即清理現場,搶修損壞設備、設施,對污染物進行處理盡快恢復工作秩序:對突發事故造成傷亡的人員及時進行醫療救助或給予撫恤,對造成生活困難的群眾進行妥善安置,18、對緊急調用的物資給予補充:對地方協作部門給予的人力、物力支援予以補償7.2調查與評估事故處置結束的同時,相關部門組織有關人員組成調查組,對事故(事件)的起因、性質、影啊、責任、經驗教訓和恢復重建等問題進行調查評估,形成書面報告后逐級上報并根據評估情況及時修訂完善預案。政府或安全監管部門如需開展重大事故調查,主管領導應配合對事故進行調查處理。7.3恢復重建恢復重建工作由事發部門負責,根據調查評估報告和損失情況提出解決建議,按有關規定經批準后組織實施。8保障措施8.1通信與信息保障本預案后附有應急救援工作相關單位、部門及人員的聯系方式,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撥打,當呼叫不通時,應立即呼叫其它相關單位、19、部門、人員電話,不要緊停留在1個電話上耽擱時間。各部門要對通信系統進行經常性的維護、檢修以及信尋、更新,確保應急救援時信息暢通。8.2應急隊伍保障總站組織的救援隊由總站各部門員工兼職,由各部門自行組織人員,每年集中進行培訓訓練,由各部門進行管理,總站檢查考核,所有救援人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參加救援上作,必須無條件服從,違反者按照有關規定給予嚴肅處理。8.3應急物資裝備保障總站應急救援器材、裝備由統一采購,并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承擔物資、器材、裝備的布置、保管、檢查、維護更新等工作。8.4經費保障應急救援經費由總站安全部門從財務部門提取,用于應急設備的運行及維護、應急救援預案的演練活動及應急救援隊20、伍的培訓,經費使用情況由總站財務部門監督。8.5其他保障8.51后勤保障:由應急救援指揮部提供應急救援需使用的器材、交通運輸車輛。醫療保障:由應急救援指揮部提供應急救援時需要的簡單醫療物品。技術保障:由應急救援指揮部提供事故現場相關技術資料,如場地平面圖、疏散平面圖等資料。9培訓與演練9.1培訓總站相關領導負責應急預案和預防、避險、自救、減災等常識的宣傳,結合崗前培訓、安全培訓、三級教育等進行素質教育培訓,使員工能熟練掌握相應的應急技能,總站要把預案的宣傳和培訓納入總站年度工作計劃,應急預案的培訓要包括各級領導、應急管理和救援人員上崗前和常規培訓,負責現場員工應急處理程序熟練程度的考核。應急救21、援隊的培訓,確保每年至少培訓一次。9. 2演練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應急預案的演練管理工作,本著“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急救援指揮部每半年組織一次相應的全面演練。10獎懲10.1獎勵在事故應急工作中有下列表現之一的單位和個人,由總站領導或所在部門給予表彰或獎勵:(1)精心組織或積極參與應急救援預案編制,經演練或實施驗證所提措施方案科學可靠的:(2)認真組織應急救援預案演練及評審,提出有價值改進建議的;(3)認真巡檢,及時發現初期事故,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重特大事故發生的;(4)為事故應急準備與救援搶險提出重大建議,實施效果顯著的;(5)在執行應急救援搶險任務時,組織嚴密,指揮得當,措施有效,避免了22、事故擴大,有突出貢獻的;(6)有其他特殊貢獻的。10.2懲罰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有關責任人員弄見清節輕重和危害后果,由其所在部門或總站領導給予經濟或行政處罰(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由公安機關依規定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1)不按規定組織制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未盡事故應急準備義務,導致事態失控或事故性質升級,造成損失擴大的;(2)未認真組織或參加應急培訓和演練,造成應急救援搶險人員未有效實施應急救援措施,貽誤有利戰機造成重大以上損失的;(3)未經允許,擅自拆除、挪用、占用、停用應急設施,致使應急救援系統無有效使用嚴重影響應急救援工作,造成重大以上損失的;(4)不按照23、規定報告、通報事故真實情況的;(5)拒不執行事故應急措施,不服從命令和指揮,或者在事故應急救援搶險時臨陣脫逃的;(6)散布謠言,阻礙事故應急工作人員履行職責,擾亂應急救援秩序或者進行破壞活動的;(7)有其他對事故應急工作造成危害的。11附則11.1術語和定義火災根據國家標準GB590786消防基本術語第一部分,將火災定義為:在時間或空間上失去控制以燃燒所造成的災害。生產安全事故是指在人們生產經營活動中造成人員傷亡或直接經濟損失的意外事件。11.2應急預案的備案本預案經有關部門審核通過后同雙城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提交備案。11.3維護和更新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修訂或頒布實施的新的相關法律、法規24、以及客運總站實際情況和應急工作的需要,客運總站應急預案編制小組可對預案進行相應的修改、調整和完善。11.4制定與解釋本預案的制定與解釋權歸雙城區客運總站所有。11.5應急預案實施本預案由安全有關部門及專家審核合格后實施。附件1 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及聯系方式應急救援指揮電話:0451-53164213姓名指揮部職務總站職務電話梁乙國總指揮站長于純濤副總指揮副站長崔岫嶂成員副站長白文臣成員副站長關麗梅成員副書記閆善義成員工會主席附件2 救援隊成員及聯系方式姓名電話姓名電話郭長艷關曉穎吳金瑩鄭長發趙士麗周立明王冠南白曉雪閆秀菊李清松張朝月謝天明徐曉梅范成查魏長海馬 劍曹 杰王 淼尹 新周志鵬唐麗梅高25、祥義孔繁榮韓方亮宋靜秋張 巖梁宏波閆忠義梁曉麗李夢華劉麗君徐正亮吳顯翠荀 覓袁 琳胡志霞伊 蘭吳 昊范成杰畢 影丁友敏李 輝趙 娜趙 紅丁 丹高殿秋張 紅宋志銳陳 威白麗麗王紅艷那彩娟關國華孫艷會趙玉珍關宏偉附件3 安全設備明細部位器材名稱規格數量消防責任人備注主樓一樓ABC滅火器MFZ4型4個畢 影干粉滅火器MFZ8型7個李 輝干粉滅火車MFT/ABC35A2個馬 新、張朝月消火栓3個陳業麗、張巖應急燈MHZ1218E6個張朝月攝像頭5個徐正亮消防指示牌10個邱宇航主樓二樓消火栓3個徐正亮、張昊文ABC干粉滅火器MFZ8型6個高殿秋、張紅應急燈MHZ1218E1個張 虹攝像頭1個徐正亮消防指26、示牌2個邱宇航主樓三樓干粉滅火器MFZ8型2個關 影、荀 覓消火栓2個王亞麗攝像頭1個閆善義消防指示牌2個邱宇航院內干粉滅火車MFT602臺張朝月、張巖消防工具庫1個閆善義防火鍬10把閆善義消防水桶8個閆善義砂箱20個白麗麗攝像頭7個徐正亮消防供水房消防水泵5.5千瓦1臺包志文消防水箱60噸1個包志文消防控制柜1個王洪濤總站主樓防火逃生梯1個胡曉丹安檢站滅火器MFZ8型2個周立明消火栓1個周立明砂 箱1個周立明aaAAA應急預案編號:2016綜字01應急預案版本:2016年第一版哈爾濱市雙城區客運總站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單位:哈爾濱市雙城區客運總站編制日期:2016年4月1日實施日期:2027、16年4月1日 本預案(2016年第一版)已修訂完畢,現予以批準發布,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單 位 公 章:雙城區客運總站 總站負責人(簽字): 梁乙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發布令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及其他法律、法規及有關文件,確保廣大員工、進站旅客的生命財產安全,減少單位財產損失,在事故發生后能快速、有效、有序地實施救援,單位組織有關部門人員編制了雙城區客運總站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該預案是本單位實施應急救援的規范性文件,用于指導本站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行動。 本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由火災事故應急預案和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組成,于2016年4月1日批準發布,2016年4月1日起實施,28、本單位內部所有部門均嚴格遵守執行 單位主管負責人(簽字蓋章):梁乙國 2016年4月1日目 錄1總則11.1編制目的11.2編制依據11.3適用范圍11.4應急預案體系11.5應急工作原理32生產經營單位的危險性分析32.1生產經營單位概況32.2危險源與風險分析33組織機構及職責43.1應急組織體系43.2指揮機構及職責54預防與預警64.1危險源監控64.2預警行動74.3信息報告與處置75應急響應85.1響應分級85.2響應程序95.2應急結束116信息發布 117后期處置 118保障措施 128.1通信與信息保障 128.2應急隊伍保障 128.3應急物資裝備保障 138.4經費保障 138.5其他保障 139培訓與演練 139.1培訓 139.2演練 1410獎懲1411附則1511.1術語和定義1511.2應急預案備案1611.3維護與更新1611.4制定與解釋1611.5應急預案實施16附件1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及聯系方式 17附件2救援隊成員及聯系方式 18附件3安全設備明細 19附件4安全設備分布及疏散路線平面圖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