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建水縣富宇錳集公司煤氣回收凈化以及使用部門煤氣泄漏事故應急預案(11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66557
2022-08-31
11頁
22.61KB
1、煤氣泄漏事故應急預案1、目的為保證公司煤氣中毒、燃燒、爆炸事故應急處理的快速、高效、有序進行,最大限度地減輕煤氣中毒、著火、爆炸事故造成的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特制定本預案。2、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云南建水縣富宇錳集有限公司煤氣回收,凈化以及使用部門。3、編制依據3.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3.2云南省安全生產條例3.3地下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技術規范1-3部分3.4建水縣富宇錳集有限公司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工作規定3.5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4.定義及適用范圍4.1有限空間是指封閉或部分封閉,進出口較為狹窄有限,未被設計為固定工作場所,自然通風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積聚2、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間,有限空間作業是指作業人員進入有限空間實施的作業活動。4.2適用于公司所屬施工區域內發生有限空間人員傷亡事故時的應急救援工作。5、有限空間作業風險識別和危害程度分析經過對施工生產全過程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確認如下可能發生有限空間人身傷亡事故的作業活動和作業內容等因素。5.1風險因素5.1.1在設備夾層、電纜夾層內的各類施工檢修作業。5.1.2在密閉容器內進行的施工作業。5.1.3在電纜隧道、電纜管井內的施工作業。5.1.4在封閉的地下室內進行的施工作業。5.1.5其它類型的有限空間內的作業。5.3事故可能的類型或后果:5.3.1中毒事故、缺氧窒息事故、爆炸事故等3、。5.4事故危害5.4.1中毒事故危害范圍及后果,其危害范圍主要涉及到在有限空間作業環境中的作業人員、監護人員、救援人員;其危害后果主要會導致中毒人員昏迷及死亡(根據可能存在的危險物質)。5.4.2發生缺氧窒息事故,其危害范圍主要涉及到在有限空間作業環境中的作業人員、監護人員、救援人員;其危害后果主要會導致中毒人員昏迷及死亡(根據有限空間氧氣含量及消耗量的不同,其后果有輕有重)。5.4.3可燃氣體爆炸事故,其危害范圍主要涉及到在有限空間作業環境中的作業人員、監護人員、救援人員;其危害后果主要會導致作業人員燒傷、燙傷等昏迷及死亡(根據可能存在的危險物質)5.4.4有害氣體缺氧、中毒是指人們在井池4、和管道等內作業過程中,吸入了殘留的混合性氣體而引起的急性全身性中毒。中毒較輕者表現為頭痛、頭暈;中度中毒者可見面部潮紅,心跳加快,出汗較多;重度中毒者病情比較險惡,如出現深度昏迷,體溫升高,脈搏加快,呼吸急促,同時出現大小便失禁等。有毒氣體經肺泡進入血液,很快與體內紅細胞相結合失去運輸氧的能力,造成缺氧血癥,同時還能抑制呼吸,導致一系列中樞神經癥狀。倘若上述環境空氣中所含甲烷濃度高,使氧氣含量下降,這類病人如搶救不及時,就會使人發生窒息,嚴重者會導致死亡。有些病人雖經搶救脫險,也難免留下健忘及精神障礙等后遺癥。4、基本情況云南建水縣富宇錳集有限公司是進行富錳渣生產的企業,煤氣中毒、燃燒、爆炸是5、在生產、檢修等作業過程中發生的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管道煤氣泄漏導致吸入,煤氣泄漏遇明火,相關檢修過程中隔離不良并明火點燃,安全技術措施缺陷、設備設施質量差,違章作業和違章指揮所致。5、應急處理組織機構及職責5.1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馮文武副總指揮:毛元錦、趙馨藝、朱紹洪、馬仁軒成員:安環科、豎爐一車間、豎爐二車間、三車間、烘干一車間、烘干二車間、水洗車間、行政辦公室、財務科、成品庫、原料組、運輸組、機電科、生技科部門負責人。5.2現場搶險機構及職責5.2.1指揮部職責:(1)事故發生后,分析判斷事故,決定啟動應急救援預案;(2)確定成立搶險救災現場總指揮部;(3)準備或調整現場搶救方案6、;(4)根據事態發展,決定是否請求外部救助;(5)調配物資、設備、醫療、通訊、后勤等工作;(6)負責組織公司煤氣中毒、燃燒、爆炸事故應急救援演練;5.2.2搶險救災現場總指揮部及其成員職責:5.2.2.1搶險救災現場總指揮部職責:及時到達事故單位統一部署協調事故的搶險救災和人員搶救工作,下設現場搶險及督察、搶險救護、搶險救災設施供應、災情分析、搶險救災調度、搶險救災保衛、搶險救災醫療、事故調查組和善后處理組等九個小組。5.2.2.2搶險督察組(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1)跟班督察搶險救災工作落實。(2)驗證現場安全技術措施的落實。(3)驗證現場搶險人員的落實。(4)及時向搶險救災現場總指揮部7、匯報現場進展情況。5.2.2.3搶險救護組(生技科、安環科、事故發生部門)對周邊易燃易爆物品的轉移,以防事態擴大;執行總指揮命令進行工藝控制;進行人員疏散和轉移工作,按照總指揮命令負責向鄰近單位或社會求援聯絡。5.2.2.4搶險救災實施供應(安環科、經營部)(1)負責燃燒爆炸事故的物資儲備,提供應急救援所需材料、工具和設備。.(2)針對煤氣中毒燃燒,爆炸事故應急預案相關內容,對必備物資材料,工具要按質、按量儲備齊全,并對周邊市場中這些設備、材料、工具都要有所掌握。5.2.2.5災情分析組(安環科、生技科)(1)負責煤氣中毒、燃燒、爆炸事故的原因分析。(2)負責煤氣中毒、燃燒、爆炸事故搶險救災提8、供相應技術資料。(3)協助制定搶險搶救方案和技術指導工作。(4)協助現場總指揮對災情進行分析判斷,以及發展擴大程度。(5)根據現場分析進行工藝控制,人員疏散路線,鄰近災害區域的材料轉移方法、地點。(6)對上崗人員及當班操作人員進行清點,對短缺人員進行查找,并分析判斷其避難地點。(7)根據現場情況提出搶險救援的方案建議。5.2.2.6搶險救災調度組(行政辦公室)(1)根據總指揮部安排協助編制、發布現場搶險救災方案和調整方案;(2)制定并發布搶險救災各項制度;(3)落實并調度指揮部碰頭會、調度會議安排的全部工作;(4)傳達指揮部下達的各項命令,通知搶險救災人員趕赴事故現場;(5)在事故搶救過程中,9、協調各專業組、各成員單位的搶險救援工作;(6)按時調度現場的搶險工作進展情況;(7)根據搶險工作不同階段及時調整調度內容和各類調度記錄表格;(8)安排搶險救災具體工作,并保證責任落實;(9)及時統計匯總各項工作進展情況;(10)統計匯總人員考勤、設備材料投入、經濟損失等資料;(11)及時向指揮部匯報各項工作進展情況;(12)落實上級有關指示和批示,對內通報事故搶救進展情況,并做好相關記錄;(13)及時安排落實傷員的送醫及善后工作;(14)及時完成指揮部安排的其他工作。5.2.2.9事故調查組:(安環科、事故發生部門)組織或協助對事故的調查工作。5.2.2.10善后處理組:(辦公室)協助事故部門10、做好事故傷亡人員的善后處理工作。5.3現場指揮部成立現場搶救指揮部公司總指揮指令指揮部副總指揮擔任,負責組織制定搶救方案和指揮現場搶救。6、應急救援程序6.1接警6.1.1一旦生產現場發生煤氣中毒、燃燒、爆炸事故,必須立即向值班室匯報,匯報內容包括時間、地點、人員、范圍、程度、有無傷亡等以及匯報人姓名、部門。6.1.2事故匯報方式及電話匯報方式:公司內部電話、直撥電話等形式。匯報xxxxx6.1.3響應級別:(1)值班領導把所得到的災情情況第一時間匯報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2)指揮可根據災情匯報,根據情況是否啟動“應急啟動”。如果情況不太明確時,可啟動預警預案,并電話通知值班領導。6.211、應急啟動6.2.1值班領導接到總指揮下達的“應急啟動”或預警命令后,立即進行命令的下達。6.2.2如果上一級電話通知未能響應,可馬上進行其它同級的電話通知,當同一級通知完畢后,再進行上一級的電話通知,如果仍然不能響應,可立即進行下一級的電話通知,直至全部通知完畢。6.3救援行動6.3.1應急救援辦公室接到總指揮下達的“應急啟動”或“預警”命令后,立即通知指揮部成員到達值班室集合。6.3.2指揮部成員到達值班室后,按照總指揮或副總指揮的指示,立即奔赴事故現場,成立現場搶險救災專業組,協助事故單位開展搶險救災工作。6.3.3搶救事故前,現場搶險救災指揮部要根據現場情況制定搶救方案及安全技術措施。612、.3.4處理事故前,必須首先對當班人員及事故段在崗人員進行清點,首先確定人員受困的情況下,進行事故現場的搶救,如有人員受困,則首先進行人員的救援脫困。6.3.5處理煤氣中毒、爆炸事故前要進行煤氣的切斷工作,隔斷其燃燒源(或泄漏源)。6.3.6燃燒確實無法撲滅時,可進行燃物料的減弱或隔斷供給,讓其把現存的易燃燃燒完全后再進行處理。6.3.7醫療救護組隊傷員要護送至安全地帶進行救護,可根據情況直接醫院救治。6.3.8在救援過程中,公司內所有儲備物資設備現場總指揮統一調用。6.4擴大應急如事故不能達到及時控制或有擴大趨勢時,總指揮部決定請求外援。6.5應急恢復全部受傷、受困人員救出后,要清點現場人數13、,搶險人員撤離事故現場。6.6應急結束6.6.1總指揮下達應急結束命令,事故搶救人員返回原工作崗位。6.6.2指揮部進行對事故進行調查處理,并按規定及時向上級匯報。7、應急物資準備專業組按照本預案的精神,要求有獨立取用方便的應急救援儲備庫,存放一定數量的應急救援工具和材料。其中包括有手提式或推車式滅火器、氧氣呼吸器,過濾式防毒面具(白、灰、褐色)長管式防毒面具,消防應急照明燈,醫藥箱、擔架、安全帽、防毒口罩、醫用口罩、應急燈、對講機、彩條布、鐵鍬、沙桶等,要有專人管理定期檢查,確保隨用隨取。8、預防搶救措施8.1煤氣中毒事故8.1.1事故的預防措施(1)加強煤氣安全管理,對于從事煤氣作業的工人14、,應進行生產操作和安全技術教育,經考試合格方準上崗工作。(2)嚴格執行有關的操作規程,禁止在煤氣設備、設施附近長時間停留或睡覺。(3)在有煤氣的工作場所,空氣中的CO濃度不得超過30mg/m3。(4)要經常組織人員用肥皂水或撿漏儀檢查煤氣管道或設備,防止泄漏,確保其嚴密性。(5)設備或管道檢修時,首先要把設備或管道內煤氣吹掃干凈,新建或大修的煤氣設備及管道要進行強度和氣密性試驗。(6)在煤氣區域工作要兩人以上,且要定期做CO含量分析,一旦發生煤氣泄漏,則要站在上風側監視,嚴禁任何人進入危險區,同時要立即通知有關單位處理。(7)配備必要的防護器具和急救器材,平時要經常檢查,確保各器具和器材有效、15、好用。8.1.2中毒事故的處置措施(1)事故發生后,事故單位要盡快報告指揮部,并立即組織對中毒者的急救。(2)在搶救煤氣中毒者時,要首先確定其中毒輕重以采取相應措施和正確的處理方法。(3)對于輕度中毒者,如出現頭痛、惡心、眩暈、嘔吐等癥狀,要使其脫離中毒現場,吸入新鮮空氣或進行適當的補氧,其癥狀即可迅速消失。(4)對于中度中毒者,如出現意識模糊、口吐白沫等癥狀,應立即進行現場輸氧,待中毒者恢復知覺、呼吸正常后,再送附近醫院治療。(5)對于重度中毒者,如出現失去知覺、呼吸停止等癥狀時,應立即施行人工呼吸或強制蘇生,在中毒者身上沒有出現尸斑或未經醫務人員允許,不得停止急救。(6)搶救中毒者的現場必16、須設專人維護秩序。(7)救護人員嚴禁不戴空氣(或氧氣)呼吸器具冒險到中毒區域搶救。8.1.3煤氣著火事故的預防措施:(1)要嚴格執行煤氣安全操作規程的有關規定。(2)煤氣設備或煤氣作業區附近40m內禁止一切火源。(3)煤氣設備和管理要定期進行氣密性試驗以防煤氣泄漏。(4)非煤氣設備的專用電氣設備,不準架設在煤氣設備上。(5)帶煤氣作業要防止出現火花,盡量選用銅質工具,在特殊情況下使用鐵質工具時要涂黃油,并應十分慎重。(6)在煤氣設備上動火時,煤氣設備要保持正壓,壓力最低不得低于200Pa,嚴禁在負壓狀態下動火。在動火時應盡可能向管道設備內通入適量蒸汽。(7)煤氣設備或管道內及其附近有可燃物,應17、盡可能將可燃物清除。(8)盲板作業時,應涂油,一切吊具均應有防止摩擦產生火花的措施,抽堵焦爐煤氣盲板應接地線。(9)煤氣設備的接地裝置應定期檢查,接地電阻要大于4。(10)帶煤作業時,附近的高溫、明火及高溫裸體管應做隔熱處理。(11)煤氣設備動火時,一人操作,另外要設置專人監護,發現著火立即采取措施。(12)煤氣設備在送煤氣時應先做爆發試驗,合格后方能送氣。8.1.4著火事故的處置(1)事故發生后,事故單位要盡快報告指揮部,同時組織人員進行滅火和補救工作。(2)當設備或管道因輕微泄漏煤氣而引起著火時,可直接用泥堵或用濕草袋撲滅。(3)當設備或管道的煤氣泄漏量較大時,應停止該管道有關用戶使用煤氣18、,并止火。具體做法是:將煤氣來源的總開關關上,適當降低煤氣壓力,同時向著火管道兩側通入大量蒸汽滅火,但煤氣壓力不應低于200Pa,嚴禁突然關閉閥門,以防回火爆炸,但壓力也不能過高,過高時火勢不易控制。(4)直徑小于100mm的管道著火時,可直接將煤氣閥門關死,切斷煤氣來源。(5)管道內因焦油等引起著火時,可將管道的入孔、放散管等所有可能竄入空氣的部分密閉封死,使火窒息熄滅,并向管道內通入大量蒸汽。(6)著火事故發生后應立即向煤氣設備和法蘭噴水冷卻,防止法蘭和設備燒壞或變形。如煤氣設備和管道溫度已經升高接近紅熱時,不可噴水冷卻,以防設備和管道變形和斷裂。(7)在煤氣著火事故的處理過程中,對煤氣閥19、門、壓力表及蒸汽管頭,應設專人看管或操作。(8)在滅火過程中,要防止煤氣中毒,撲救人員應佩戴防毒面具或空氣(或氧氣)呼吸器。8.1.5煤氣爆炸事故的預防措施:(1)煤氣設備和管道要保持嚴密,防止空氣滲入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2)新建和大修后,要用蒸汽吹掃盡設備和管道內的空氣,同時把入孔、各類閥門關嚴,水封要保持溢流。(3)停用煤氣時,要用蒸汽吹掃設備和管道內的殘余煤氣,此時可打開頂部或末端放散閥,另一頭通以蒸汽進行吹掃。(4)長時間放置不用的煤氣設備在動火前必須重新處理殘余煤氣,測試合格后方可動火。凡通蒸汽動火的設備,作業中不得中斷氣源供給。(5)發生停電事故時,應保持管wang密閉,防止空氣20、竄入。(6)在短時間停煤氣時,要保持管wang壓力,如不能達到200Pa,可向管wang內通入蒸汽來提高管wang內壓力。(7)停用的煤氣設備和管道要及時用蒸汽趕凈,若短時間內停用煤氣,則應保持設備和管道內溫度不超過50攝氏度。(8)在距離煤氣設備和煤氣作業區40m范圍內,嚴禁火源。(9)煤氣設備上的電器開關、馬達、照明均應采用防爆式。(10)各種工業爐在點火前都要嚴格檢查燒嘴是否漏煤氣,且點火時要先給火源,后送煤氣。8.1.6煤氣爆炸事故的處置措施:煤氣爆炸事故發生后一般會造成煤氣設備損壞、跑煤氣或跑煤氣后產生著火以致中毒等事故。通常在煤氣爆炸事故后緊接著就會發生煤氣著火和中毒事故,或發生第21、二次爆炸,因此在處理煤氣爆炸事故時要特別慎重。(1)事故發生后,事故單位要盡快報告指揮部,同時組織現有人員立即投入到事故搶救中。(2)煤氣發生設備出口閥門以外的設備或管道發生爆炸,還未著火時,應立即切斷煤氣來源,向設備或管道內通入大量蒸汽沖淡殘余煤氣以防再次爆炸。徹底切斷煤氣來源之前,有關用戶必須止火,停用煤氣。(3)煤氣發生設備閥門以外的設備或管道發生爆炸,又引起著火時,應按著火事故處理,嚴禁切斷煤氣來源。(4)因爆炸造成大量煤氣泄漏,一時不能消除時,應先適當降低煤氣壓力,并立刻指揮全部人員撤出現場,以防煤氣中毒,然后按煤氣危險作業區的規定進行現場處理。(5)煤氣爆炸事故后如發生煤氣著火、中毒事故,應按著火、中毒事故處置辦法執行。(6)處理煤氣爆炸事故的現場人員要做好個人防護,以防煤氣中毒。(7)煤氣爆炸事故在未查明原因之前不得恢復生產。9、其他9.1應急救援辦公室及相關搶救單位要做好現場搶救或演練記錄,要按標準化文件的相關要求進行評審。9.2本預案自下發起執行,本預案解釋權歸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