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登油庫火災爆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66574
2022-08-31
14頁
62.54KB
1、油庫火災爆炸突發事件專項應急預案目 錄1.風險分析與事件分級11.1事故類型與危害分析11.2適用范圍與事件分級12 組織機構及職責32.1應急組織機構32.2 應急指揮部職責43.應急響應63.1 預警63.2 信息報告63.3應急響應64.應急保障124.1通訊與信息124.2物資與裝備134.3應急隊伍134.5應急技術131風險分析與事件分級1.1事故類型與危害分析油品的危險特性由其化學組成和理化特性所決定。柴油為可燃液體,屬于乙B或丙A類。油品的一般危險性表現在無論何種油品都具有揮發性,揮發性大小是決定油品危險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同時多數油品還表現為易燃、易爆、易積聚靜電、易擴散流淌2、膨脹性和毒害性等。1.1.1油品儲運作業風險分析油庫是油品集散重要場所,擔負著油品臨時或較長時期的儲存、分裝、運輸、輸送等重要任務。油庫在油品儲運過程中的主要作業包括:收發油料、油品儲存保管、對油品進行檢尺計量、取樣、分析化驗、對儲運油容器進行檢查、維護、清理、進行廢舊油品回收處理等。1.1.1.1對儲油罐及槽車進行人工檢尺、取樣風險分析對儲油罐及槽車進行人工檢尺、取樣潛在的危險性有:靜電起火、摩擦起火、意外明火、火災爆炸。(1)靜電起火:人員未穿著防靜電工作服,打開計量(采樣)孔時,在現場穿脫化纖衣物,可導致靜電起火;(2)摩擦起火:容器量油口未設置導尺槽或導尺槽脫落,當量油尺與鋼質管口磨3、擦時,則可產生磨擦火花,導致摩擦起火;(3)雷電起火:雷雨天氣進行檢尺(采樣)操作,若設備避雷設施不符合要求或損壞,罐口油蒸氣易遭受雷擊起火爆炸;(4)意外明火:作業人員穿鐵釘鞋,撞擊設備起火;作業人員違規吸煙、違章動火等。1.1.1.2 油品儲存保管風險分析(1)臨近罐著火或遭遇其他火災時,對目標罐的冷卻不及時或采取了其他不正確的處理方法,可導致被保護罐內油品被引燃;(2)火源管理不善,火種被帶入儲油罐區、易導致點燃油蒸氣;(3)儲油罐無防雷、防靜電接地裝置或接地裝置損壞、接地電阻不符合要求等,易導致油品靜電積聚、放電或儲罐遭受雷擊起火;1.1.1.3 油庫發油作業風險分析(1)發油作業時人4、員著裝不符合要求,穿帶鐵釘的鞋,穿著化纖衣物,在現場任意穿脫,易導致摩擦火花或靜電火花引燃油蒸氣;(2)發油作業未接通罐車的靜電接地裝置,易導致罐車內油品靜電積聚放電,起火爆炸事故;(3)裝油鶴管未深入受油罐底部,噴濺式裝油,會造成油蒸氣大量揮發,現場油氣濃度急劇升高危險事故;(4)對發油現場車輛指揮調度不利,無序混亂狀態易導致發生人員車輛傷害、其他交通事故和火災爆炸事故;(5)在雷雨天進行發油作業,很可能遭受雷擊而引發火災;(6)收、發油作業完成后,輸油管線內余油未進行放空,易導致管線憋壓刺漏而引發火災;1.1.1.4 檢修、清罐、廢油回收作業風險分析(1)庫內工藝設備一般都殘留有余油和油氣5、,檢修作業前未認真履行嚴格的審批手續,對危險作業監護不嚴、防護器材準備不足,易引發火災事故;(2)對大型儲油設備的檢修未聘請專業施工隊伍,或是聘請的施工隊伍和人員不符合資質等級要求,易導致中毒、火災事故;(3)對有特殊要求的如進入有限空間、動火、臨時用電、吊裝作業等未制定專項施工方案,混亂及無序狀態易導致火災事故;(4)檢修現場管理不當,未設置安全界標或未制定專人監護,檢修現場、動火區與生產區未嚴格分割隔,易導致火災事故擴大;(5)未認真落實設備停運、置換、清洗和隔離措施,對進入有限空間和在重大火災、爆炸危險場所的動火作業,未執行有害氣體濃度監測分析貿然行事,易導致人員中毒和火災、爆炸事故的發6、生;(6)清除罐內殘余油品時使用鐵制工具、非防爆照明,撞擊火花和電火花易引燃油品或油蒸氣;(7)對容器、管線內殘余的油品、油泥收受處理不當,隨意丟棄,易引發環境污染和火災事故;(8)未使用專用工具回收余油、廢油,操作人員不注意輕拿、輕放,摩擦撞擊火花易引燃油品或油蒸氣。 主要設備、設施風險分析1.1.1.5.1儲油罐危險性分析(1)油品儲罐基礎不夠穩固,地基不均勻下沉,致使罐體鋼板焊縫開裂或底板開裂,可導致油品泄漏而引發火災;(2)儲油罐呼吸閥被凍結、阻火器堵塞,或進、出油量過大、過快而超過呼吸閥的能力時,或是內浮盤卡死,在進油或發油作業時,可導致油罐被吸癟或脹裂,致使油品泄漏而引發火災;(37、)浮頂儲罐密封圈的火災發生頻率較高,原因主要是密封不嚴,使浮盤上部空間的油氣濃度過高而引發火災;(4)儲油罐鋼板材質選擇不符合要求或是年久失修維護不當,鋼板或焊縫腐蝕穿孔,致使油品泄漏而引發火災;(5)油罐的人孔、排污口、進出油管口的法蘭連接處墊片損壞密封不嚴實,可導致油品泄漏而引發火災;(6)儲油罐的罐體在使用過程中遭受到周圍環境的大氣腐蝕、土壤腐蝕及介質腐蝕等,可導致罐體厚度減薄及安全性能降低;(7)對罐儲油品的液位及溫度監控不嚴,或是監控用液位儀、料位開關損壞,易導致超裝溢油、跑油事故而引發火災;(8)儲油罐未設防雷、防靜電接地裝置或接地系統失效,易導致罐內油品靜電泄放不徹底起火或是遭受8、雷擊起火爆炸;1.1.1.5.2管子、管件危險性分析(1)輸油管道一般采用焊接或法蘭連接,管道焊接的焊縫處產生缺陷的概率高,主要包括局部未焊透,留有雜質、氣泡,接口未對齊,焊縫不平整,凸起等,易導致油品輸送中的泄露,易產生靜電而引發火災;(2)管道在使用中的受力情況比較復雜,由于各種原因使管道可能受到拉應力、壓應力、搓動應力等,易使管道在應力集中的薄弱環節(焊縫處)發生開裂泄漏油品而引發火災;(3)輸油管道易遭受內部介質和外部土壤的雙向腐蝕,若防腐處理不當,導致管壁減薄,腐蝕穿孔易造成油品泄漏而引發火災;(4)輸油管線支撐不穩、固定過死未留有伸縮余量,未采用脹力彎保護,穿越建筑物墻體和道路時未9、加裝套管保護等,均可能使管線受力開裂導致油品泄漏而引發火災;(5)管線防凍保溫措施不當,冬季嚴寒易導致鋼材的韌性降低,強度和脆性增強,鋼材斷裂可造成油品泄漏而引發火災;(6)油管線與建筑物或道路的間距不足,易使管線受(機動車輛運動、建筑物倒塌)外力作用,變形或斷裂,導致油品泄漏而引發火災;(7)輸油管線與其它熱力管線、地下電纜同溝敷設,留有危險空間時,易導致火災、爆炸事故;(8)輸油管線質量差,內壁粗糙,易造成輸送的油品與管壁磨擦產生靜電,若靜電泄放不及時可造成靜電積聚放電而引發火災。1.1.1.5.3電氣設施風險分析電氣火災事故的原因包括電器設備缺陷或導線過載、電器設備安裝或使用不當等,從而10、造成溫度升高至危險溫度,引起設備本身或周圍物體燃燒、爆炸。在儲油庫、泵棚等易燃、爆炸危險環境中,設置有防爆電機、電控閥門、儀器儀表、照明裝置及連接電氣設施的供電、控制線路等。這些設施、連接一旦發生火災或故障,將引起安全事故。1.1.1.5.4油庫其它設施、設備危險性分析(1)固定、半固定消防滅火系統設施不合理,不能滿足滅火需求;(2)油庫排污系統設計不合理,尤其是大量的含油污水、消防污水直接外排,會造成嚴重環境污染和火災事故;(3)庫內會有大量油氣散發的場所未采取敞開式設置,未設置強制通風裝置,通風設備選用不當等,易導致油氣積聚濃度超標發生人員中毒或火災、爆炸事故;(4)對鍋爐水位監控不嚴造成11、缺水或突然給水,易導致爆炸事故;1.1.2應急措施油罐火災爆炸事件,其危險性較大。引發事故的誘因有雷電、靜電、油品泄漏等原因,事故影響范圍大,危害性大、后果較為嚴重。其應急措施有:1.1.2.1發生油罐火災時,立即報警,停止一切作業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并請求消防聯防單位支援,按要求向上級報告,通知周邊單位。實施現場警戒,疏散無關人員、車輛。密切注意火勢發展,情況危急人身安全時,撤離現場,等待救援。1.2適用范圍與事件分級I級油氣站庫及煉化裝置爆炸著火突發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I級油氣站庫及煉化裝置爆炸著火突發事件:1. 火勢持續2小時以上未能有效控制,造成周邊生產設施大面積停產,需要啟動集12、團公司消防區域聯防增援。2. 引發或可能引發重大次生災害。3. 需要緊急疏散1000人以上。II級油氣站庫及煉化裝置爆炸著火突發事件低于I級油氣站庫及煉化裝置爆炸著火突發事件指標的為II級油氣站庫及煉化裝置爆炸著火突發事件。2 組織機構及職責2.1應急組織機構總 指 揮副總指揮醫療救護組物資保障組通訊聯絡組應急處置組警戒疏散組當發生火災爆炸事故后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油庫應急領導小組相應轉變為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由應急領導小組組長擔任,副總指揮由應急領導小組副組長擔任,應急領導小組成員為各應急救援小組的組長,專職或義務消防隊員及時到位,等待救援時的調遣。2.1.1 總指揮:分公司經理、2.1.213、 副總指揮:分公司書記、安全總監、副經理、財務副總會計師2.1.3 應急處置組:倉儲安全環保部、業務部、警消隊及班組人員2.1.4 物資保障組:綜合辦公室2.1.5 通訊聯絡組:綜合辦公室2.1.6 醫療救護組:財務部2.1.7 警戒疏散組:警消隊2.2 應急指揮部職責2.2.1總指揮職責a)全面指揮應急救援行動;b)負責應急預案的啟動及終止、應急預案的升級、請求外部支援、事故報告、對外信息發布、周圍群眾疏散等重要事項的決策;c)隨時掌握搶險救援工作進展情況,部署搶險救援任務;d)負責協調、配合事故調查和善后處理工作;e)遇特殊情況(如在外出差等),指定接替人員。2.2.2副總指揮的職責a)向14、總指揮負責,協助總指揮分工負責各救援小組的指揮;b)向總指揮提出建議或方案;c)當總指揮不在時,受總指揮指定,接替總指揮進行應急指揮。2.2.3應急處置組職責a)發生事故后,停止受事故影響的生產作業,采取相應的工藝措施切斷事故設備與其他設備的聯系;b)專職消防隊按照既定的滅火預案展開滅火工作;c)對漏油設備實施堵漏,控制泄漏,減少泄漏量;d)迅速修復或更換已損壞的設備、儀表,為恢復生產做準備;e)負責供電系統維護,保障事故發生地的通信、電路暢通;f)處理泄漏油品,防止泄漏油品擴散;g)負責監測事故現場油氣濃度;h)應急預案結束后,組織設備恢復生產。2.2.4通訊聯絡組職責a)負責應急救援機構內15、部及外部信息聯絡;b)協調應急救援機構內部和外部的關系;c)收集信息,供總指揮對外信息發布;d)與外部機構和單位通訊聯絡,請求救援。2.2.5物資保障組職責 a)統一管理、統一調配救援搶險物資,保證物資供應渠道暢通;b)按照事故應急需要,組織人力、調配車輛,保證搶險物資及時到位;c)保證搶險救援過程中應急人員的生活保障。2.2.6醫療救護組職責a)負責事故現場傷員搜尋、救助;b)對傷員進行救護、包扎、診治、人工呼吸等現場急救;c)負責將傷員轉送醫療單位。2.2.7警戒疏散組職責a)應急狀態下,設置事故現場警戒區,做好現場警戒;b)負責組織事故現場的人員疏散;c)協助當地政府疏散油庫周圍居民。316、.應急響應3.1 預警操作區發生火災事故,由裝卸發運班按下報警按鈕,同時用對講機、電話向警消中隊、(白天)倉儲安全環保部、(夜間及節假日)行政值班領導,通報事件情況。所有應急人員聽到報警后到應急集合點集合,由倉儲安全環保部向總指揮匯報情況,總指揮下達命令趕赴現場;3.1.2罐區發生火災,由計量化驗班通過對講機向計量化驗班值班室人員報警,值班室人員用固定電話向警消中隊、(白天)倉儲安全環保部、(夜間及節假日)行政值班領導報警,說明詳細情況,由警消中隊按下報警按鈕,所有應急人員聽到報警后到應急集合點集合,聽從總指揮命令趕赴現場。3.2 信息報告油庫報警方式選用火災危險區域報警按紐報警、防爆對講機報17、警固定電話報警。警消隊24小時值班電話6413519倉儲安全環保部電話:6413505、6413510、6413833分公司值班室電話:64135343.3應急響應3.3.1 聽到油庫火災報警信號后,各操作崗位立即停止作業,切斷作業工藝,立即按預案展開。a) 消防泵房:啟動消防泵,將消防水工藝切換至循環狀態,確保消防供水;b) 公路發油區:立即疏導提油人員和車輛安全撤離付油區;c) 鐵路棧橋:聯系鐵路部門盡量調離火車槽車;d) 現場人員視火勢情況盡可能地采用滅火器、滅火毯積極撲救初期火災,及時控制火勢,義務消防隊員到達現場后,與班組人員共同利用滅火器、滅火毯撲救初期火災。專業消防隊到達后,撤離18、現場等待調遣。e)警戒組做好油庫閑散人員的疏導,做好油庫大門的警戒、疏導好油庫大門的交通,在警戒區域設置警戒標志(拉警戒線),做好警戒工作,防止無關人員、車輛進入警戒區域。保持消防通道順暢,必要時請求政府交通管理部門實行交通管制,引導救援隊伍有序進入。3.3.2 油庫專職消防隊接到報警后,迅速趕赴火災現場,按照相應的滅火戰斗方案展開滅火救援工作,操作區利用消防系統實施火災撲救;罐區開啟儲罐臨近處消防栓,實施救援。3.3.3 集結應急救援隊伍:各應急組織人員集結到位后,向應急總指揮報到。總指揮尚未到場時,由現場最高領導代理總指揮(節假日及夜間值班期間)。3.3.4 成立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選取事19、故現場上風向,非污染區域且相對安全的地點作為指揮部,指揮部和醫療急救點均應設置醒目的標志。各應急救援小組集結在指揮部周圍待命,接受任務。3.3.5 指揮部及時掌握著火部位、著火油品名稱、著火時間、著火原因、泄漏情況、油品存量、火災發生區域及周邊情況等情況,同時派出由23人組成的偵察小組,對事故現場進行偵察,配備必要的防護措施和檢測儀器,偵察的內容包括:(1)偵察火災油品名稱、油氣濃度,從而確定危險程度和危險范圍;(2)偵察受困人員情況,是否有人員被困,被困人員數量,是否己中毒,是否有活動能力等。(3)偵察泄漏情況,確定泄漏位置,確定泄漏原因,確定泄漏性質(是可封堵關閉還是不可封堵關閉),確定泄20、漏程度(面積、速度、量)。(4)偵察環境情況,弄清周圍環境,周圍人員分布情況,火災是否會危及周圍其他設施。根據偵測結果,指揮部判斷油品火災的同時是否會伴隨爆炸,判斷火災或爆炸對周圍環境的影響規模或程度。3.3.6 組織二次滅火及信息上報。二次滅火戰斗行動。專職消防隊做好第二次滅火戰斗行動準備,實施二次滅火。待公安專職消防隊伍到達火場后,消防指揮權移交公安專職消防隊指揮;義務消防隊做好二次滅火行動準備,密切注意火勢發展,情況危急人身安全時,撤離現場。待救援隊伍到達現場后,由專職消防隊配合公安消防隊伍共同實施滅火救援。油庫級以上事故應及時向西北公司應急辦公室、倉儲安全環保處上報。3.3.7 救援行21、動。發現事故現場有受困人員,救助人員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必要的個人防護措施后(如防毒面具、防護服),帶好通訊器材,以2-3人為一組,在消防力量的保護下,進入事故現場,將受困人員解救到安全區域。醫療救護組聯系救護車輛及時到達火災現場,配合120對事故傷員采取救援行動。3.3.8 搶險搶修:發生事故后,應急處置組立即做好個人防護,組織展開應急處置措施。a) 停止發生事故的設備(如油罐、罐車、管線)、泵房或區間(如棧橋、發油臺)的生產作業,切斷通往事故地點的電源。b) 將棧橋或發油臺鶴管、踏步梯、工藝閥門、配電等設備復位。c) 發生油罐火災,對著火罐相鄰油罐進行倒罐。d) 發生操作區火災,應22、關閉與之相連的所有工藝,切斷流向燃燒點的油品。配合警戒疏散組將發油臺其他車輛疏散到安全地帶;配合鐵路部門盡可能的把未著火的鐵路罐車拖掛到安全地點。e) 因事故造成設備、設施損壞,對需要修復的設備應立即組織搶修,對于嚴重的油品泄漏事故,應立即啟動油品泄漏應急預案。f) 應急處置組組長及時將搶險情況向總指揮匯報。 3.3.9 疏散及撤離a) 警戒疏散組根據現場風向,疏散油庫內非應急人員,按照安全的逃生路線疏散,需要集合時指定油庫辦公區為集合地點。“逃生路線圖”參見附件。b) 需要疏散油庫周邊居民時,向西北公司申請啟動西北公司級油庫火災爆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c)當事故重大,危及到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時23、,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由總指揮下令應急救援人員撤離。d) 油庫內人員向事故現場外疏散時,警戒疏散組應清點撤離人數。警戒疏散組隨時將人員疏散情況向總指揮匯報。3.3.10 環境保護a)發生大量泄漏油品或消防水造成環境險情,應急處置組應采取控制措施,限制油品流出,將泄漏油品用移動式防爆滑片泵、手搖泵、油桶、油罐車收容油品,在受控的情況下分批排放圍堵在油罐區內,將油品引流至油水分離池。b)應急處置組可燃氣體監測人員用便攜式可燃氣體檢測儀隨時監測現場油氣濃度,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3.3.11 擴大應急向上級報告,適時啟動公司級預案:按照本預案采取搶險救援措施而無法控制事故,事故呈現繼續擴大的趨勢,由總指揮24、向西北公司總經理及安全總監報告,申請啟動公司級火災應急預案。經批準后,啟動西北公司按公司級油庫火災爆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實施救援,現場指揮權轉交西北公司應急總指揮。3.3.12 對外信息發布事故發生后,如果事故影響較為顯著,可能對周邊單位及居民造成影響時,經過總指揮批準,警戒疏散組協同通訊聯絡組將事故情況、危害程度、注意事項等告知周邊單位和居民。重大事故發生后,在經過西北公司總經理批準后,總指揮負責將事故的有關信息、影響、救援工作的進展等情況及時向媒體和公眾進行統一發布,以消除公眾的恐慌心理,控制謠言。事故報告:發生油品火災事故后,立即上報西北公司應急辦公室,同時報倉儲安全環保處。3.3.13 25、應急恢復 火災被徹底撲滅后,開始實施現場恢復程序。a)應保護好事故現場,等待上級公司和當地政府調查取證。b) 應急處置組選派專業人員對事故受影響區域的油氣進行連續監測;配合當地環保部門對含油污水排放場所進行監測。c)由現場總指揮下達指令解除警戒隔離區,準許現場班組及職能部門有關人員進入事故區域,進行善后處理工作。d)應急處置組對事故現場受損的設備設施進行清查;對公用設施進行基本恢復;對現場殘留的污油、污水進行清理。e)根據總指揮的指令等待下一步工作。3.3.14 應急終止a)應急終止的判定條件:遇險人員全部得救,消除了火災及油品泄漏事件,次生事故隱患也得以有效控制,現場環境符合標準。b)經應急26、指揮部確認事故現場符合應急終止條件,總指揮宣布應急結束,應急救援隊伍撤離現場。c)由通訊聯絡組負責向上級公司、地方安監局、環保局等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和有關單位通知應急終止的信息。4.應急保障4.1通訊與信息見永登分公司總體應急預案附件6西北公司應急通訊錄與附件7永登分公司應急通訊錄。4.2物資與裝備見永登分公司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附件10永登分公司應急物資一覽表。4.3應急隊伍永登分公司應急隊伍主要由分公司警消隊及義務消防員組成,分公司擁有專職消防隊員42人,消防車2輛,義務消防員12人。4.4應急資金在油品火災爆炸事故發生后,分公司財務部負責應急狀態下應急資金的調配,對于搶險所需的物資采購予以27、全力支持。分公司財務部應及時與分公司應急辦公室聯系,做好后續應急資金的調撥準備,確保資金的充足。4.5應急技術4.5.1 傷員現場急救措施油庫一旦發生傷情,要立即將傷員轉移到安全地帶,并檢查傷員傷情。根據情況分出危、重、輕,由醫療救護組展開搶救。a)有呼吸道阻塞的傷員,應立即清除口腔、鼻腔內的泥土、血塊和異物,保證呼吸道暢通。呼吸停止時,要立即施行人工呼吸(最好采用口對口法)。b)如遇心跳停止,要及時進行胸外按壓。即讓傷員仰臥,救援人員用雙手有節奏地按壓傷員胸骨下端,每分鐘六十次。c)對于大量出血引起的休克,首先應立即止血; d)如遇顱腦損傷應盡快轉運搶救。運前要注意保證傷員呼吸暢通,防止窒息28、,并迅速包扎傷口。e)脊椎損傷的,不能扶著走。在搬運時要非常小心,防止脊椎彎曲和扭轉,以免加重病情。搬運時由三到四人分別扶托傷員的頭部、背部、臀部、腿部,抬平放到平板上,然后用布帶將傷員固定后搬運。f)如遇骨折首先就要對骨折部位予以固定,然后搬運,這樣可以止痛、止血及減輕組織損傷。骨折處傷口出血時,應采取外用繃帶、布條加適當壓力包扎止血。g)如遇燒傷,要首先除去著火衣服,并立即采取防止休克和感染的措施。對燒傷部位不要隨便處理,速送有條件的醫院治療。h)當有人員中毒時,應將傷員抬到空氣新鮮處,解開領扣使呼吸道暢通,然后做人工呼吸(口對口時不能吸氣),注意對傷員保暖,立即送醫院治療。i)對一般外傷29、可涂紅藥水、紫藥水等消毒,并進行包扎。有較重外傷時,要及時送醫療點處理。4.5.2 油罐火災撲救措施按照“先控制,后滅火”的原則進行火災撲救。撲救油罐火災,首要任務是對著火罐和鄰近罐進行冷卻,當條件具備之后,再組織滅火。a)事故油罐處理接警后,消防泵房值班人員迅速啟動消防泵到循環狀態,向事故罐區的消防水罐做好補水準備,消防戰斗員到達事故罐區后配合應急處置組做好事故罐隔離工作。b)撲救流散火焰著火罐爆炸造成大量油品泄漏后,應采取先阻斷、后撲救的原則,撲救流散火焰和油罐火災。c)做好油罐滅火準備在冷卻油罐的同時,要做好總攻滅火的準備。如泡沫液要準備充足,消防水罐存水量滿足一次滅火的需要,做好進攻時30、水槍掩護準備,消防隊員佩戴好防護裝備。d)滅火撲救油罐火災,在戰術上要求集中兵力、集中滅火劑、集中進攻,一次成功。如果沒有足夠的滅火力量集中有效地投入滅火,而是零星實施撲救,便達不到用泡沫封閉油面的目的,時間一長,火焰會再次蔓延,前功盡棄,起不到滅火作用。著火罐火災撲滅后,仍要繼續冷卻一段時間,防止復燃。在油罐火災無法控制,必要時放棄滅火,讓其在限制范圍內燃燒,把重點放在控制和防止火災蔓延上,以控制造成更大的損失。4.5.3 鐵路油罐車火災撲救措施對于初期火情,火焰僅在罐口部位,可采用窒息法撲滅,關閉油罐車罐蓋,或用石棉毯覆蓋罐口,熄滅火焰;作業當中發生火災采用棧橋上的手提干粉滅火器對準罐口滅31、火 。火焰較大,消防隊到達后,按滅火預案實施撲救,應急處置組封閉棧橋兩側排水溝。 多節罐車著火后,采取集中優勢兵力、堵截包圍、穿插分割、逐個消滅的戰術。為防止火勢擴大,盡量應將未燃燒的罐車與著火的罐車摘鉤,拖到安全地帶。4.5.4 汽車油罐車火災撲救措施發油臺給汽車油罐車發油時著火,發油員分工協作,報警、關閥、停泵,停止所有貨位的發油作業,用滅火器對準罐口撲火。消防人員到達后,用消防車出泡沫滅火。在滅火同時,要及時疏散其他貨位上的罐車。4.5.5 泵房火災撲救措施泵房工作人員在報警的同時,停止油泵運轉,關閉作業閥門,切斷來油,切斷泵房電源,把泵房內的下水道覆蓋密封好,防止油品流到排水系統中,應急處置組封閉棧橋兩側排水溝。對初期火勢,當班人員采用滅火毯、滅火器撲救。待消防隊到達現場后,采用消防車出泡沫撲救,同時對泵房內的設備進行冷卻。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