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壽縣處置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應急預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66579
2022-08-31
17頁
30.04KB
1、永壽縣處置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應急預案 目 錄1 總則1.1編制目錄1.2編制依據1.3適用范圍1.4處置原則2 組織機構及職責2.1應急救援指揮部及職責2.2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及職責2.3應急救援現場指揮部及職責2.4應急救援指揮部下設專業組2.5指揮部各部門職責3 等級劃分和應急響應3.1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等級劃分標準3.2分級啟動程序3.3信息報送3.4應急通信3.5指揮和協調3.6緊急處置3.7現場施救3.8救護和醫療3.9應急人員的安全防護3.10現場人員的安全防護3.11事故的調查處理及損失評估3.12新聞報道3.13應急響應結束4 后期處理4.1善后處置4.2保險、社會救助基金52、 預警預防機制5.1預警預防信息5.2預警預防行動5.3預警預防支持系統6 保障措施6.1技術保障6.2救援裝備和應急隊伍保障6.3交通運輸保障6.4醫療衛生保障6.5治安保障6.6環境保障7 宣傳、培訓和演練7.1公眾信息交流7.2培訓7.3演練8 預案管理與更新1 總則1.1編制目的為依法、快速、有序處理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及社會影響,維護社會穩定,全面對道路交通事故進行調查分析,查清事故原因,完善防范措施,加強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制定本預案。1.2編制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道路交通事故處理工作規范以及陜3、西省實施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結合我縣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1.3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本縣范圍內發生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運送劇毒、易爆、放射性危險化學品車輛發生或可能發生泄漏、失火、爆炸等危及周邊區域公共安全的道路交通事故。1.4處置原則1、依法處理原則。依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有關法律法規處理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切實維護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合法權益。2、統一領導原則。在縣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各相關部門及屬地鎮政府(街道辦)密切配合,共同處置道路交通群死群傷事故。3、以人為本原則。切實履行職責,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社會穩定。2 組織機構及職責成立“縣重特大道路交通事4、故應急救援指揮部”,下設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和現場指揮部??傊笓]長由縣人民政府縣長或縣長委托分管副縣長擔任。副總指揮長由縣公安局主要負責人擔任,現場指揮部指揮長由總指揮長現場任命,或由縣公安局交警大隊負責人擔任,負責組織實施現場應急救援工作。2.1縣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及職責縣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由縣政府辦、縣委宣傳部、縣應急辦、縣監察局、縣安監局、縣衛計局、縣環保局、縣交通局、縣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縣民政局、縣財政局、縣人社局、縣總工會、縣農機中心、縣公安局消防大隊、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等職能部門和單位主要負責人組成。主要職責:1、發布啟動和解除重5、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命令。2、組織協調并指揮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實施。3、根據交通事故發生情況,統一部署應急預案的實施工作。4、隨時掌握情況,并對本預案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采取應急處理措施。5、緊急調用各類物資、設備、人員和占用場地,并負責督促事故單位及時歸還或給予補償。6、向公眾、新聞媒體發布有關信息。2.2縣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及職責縣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設在縣公安局。主要職責:1、負責收集、分析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害情況,并根據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害程度應急等級上報應急指揮部,提出啟動應急預案的建議。2、落實指揮部安排6、的各項任務,執行指揮部下達的應急指令。3、跟蹤掌握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影響和災害,向指揮部提出應急行動建議。4、及時向指揮部建議解除應對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應急狀態。5、督促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制定應急子預案。2.3縣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現場指揮部(以下簡稱現場指揮部)及職責現場指揮部實行指揮長負責制,縣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以及縣指揮部各成員單位負責人為現場指揮部成員。主要職責:1、指揮、協調事故現場的應急救援工作。2、及時向縣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匯報現場人員傷亡及傷員搶救工作進展情況。3、劃定交通事故現場的警戒范圍,實施必要的交通管制及其它強制性措施。4、迅速控制因交通事故引發7、的火災、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并對交通事故中危險化學品造成的泄漏危害進行檢驗、檢測,確定危險化學品性質及危害程度。5、組織營救受害人員,轉移、撤離、疏散可能受到事故危害的人員和重要財產,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降低財產損失。6、提出應急救援工作結束建議。2.4縣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下設八個專業組2.4.1搶險組??h公安局牽頭,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縣公安局消防大隊、縣環保局、縣交通局及發生事故單位參加,負責現場搶險、人員搜救、設施搶修、環境檢測、暢通信息、消除險情等工作。2.4.2技術指導組。人員傷亡事故由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牽頭,縣公安局消防大隊、縣交通局、縣環保局及事故單位組織專家參加;8、若因交通事故引發危險化學品事故,由縣安監局牽頭,縣公安局消防大隊、縣環保局組織專家參加,負責現場搶險技術方案的制定和搶險救援中的技術指導等工作。2.4.3現場警戒組??h公安局牽頭,縣交通局、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等部門參加,負責現場警戒、維護秩序、疏導交通、疏散群眾及傷亡人員身份確認等工作。2.4.4醫療救護組。縣衛計局負責現場傷員搶救和治療工作。2.4.5后勤保障組??h財政局牽頭,縣交通局、事故所在地鎮政府(或街道辦)和事故單位參加,負責事故現場搶險物資裝備供應及其它后勤保障工作。2.4.6善后處理組。事故所在地鎮政府(街道辦),縣民政局、縣人社局、縣總工會及事故單位參加,負責傷員家屬接待及安撫,9、處理善后事宜。2.4.7宣傳報道組。縣委宣傳部牽頭,組織縣屬新聞媒體,協調縣外媒體,配合涉事縣級主管部門和事故所在地鎮政府(街道辦),做好事故的新聞報道和信息發布工作。2.4.8事故調查組??h安監局牽頭,縣監察局、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縣交通局、縣總工會等部門參加,協助調查、搜集有關證據,初步分析事故原因,會同搶險組、技術指導組制定防止事故擴大的安全措施,按照有關規定,提交事故調查報告書。2.5指揮部各部門職責2.5.1縣應急辦。組織協調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相關工作;負責向上級政府報送相關信息,同時向下傳達有關領導指示。2.5.2縣委宣傳部。根據道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指示,負責道路交通事10、故新聞媒體的報道;及時、準確地在相關媒體上發布現場情況、人員傷亡、應急疏散、應急救護和區域警戒的重要公告。2.5.3縣公安局。負責提出啟動本預案的建議及指揮部各成員單位間通信聯絡暢通;負責控制事故現場秩序、現場警戒、交通管制,維護交通事故現場及周圍地區的治安秩序;負責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現場搶險救援工作,控制險情,以及事故原因調查工作;確認傷亡人員身份,參與事故查處。2.5.4縣安監局。負責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涉及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指導、協調工作,組織專家開展應急處置化學品泄漏事故。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規定,參與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調查處理。2.5.5縣衛計局。確定主要救治醫院,儲備相應的醫療器材和11、急救藥品;負責現場受傷人員的應急醫療救治工作,負責傷員的分流及轉院工作;負責統計提供傷亡人員的情況,組織調集醫療專家參與會診急救。2.5.6縣環保局。負責組織對道路交通事故現場的空氣、土壤、水源進行應急監測,測定因道路交通事故導致的環境污染危害區域及危害程度;提供污染物清除處置建議和環境恢復建議等相關環保技術支持,并協助調查因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引起的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負責向指揮部提供環境污染的相關信息。2.5.7縣交通局。負責組織道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的運輸車輛,運送撤離人員和救援物資,消除公路塌方、斷橋等原因引起的道路交通中斷因素,協助公安機關做好事故現場的車輛分流工作,確保道路暢通。2.512、.8縣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負責提出槽罐車道路交通事故中涉及壓力容器的特種設備的處置方案,提供技術支持和事故調查工作。2.5.9縣民政局。負責制定公務員序列傷亡人員的撫恤、家庭生活困難人員的救助方案,并指導督促撫恤、救濟經費發放落實。 2.5.10縣財政局。負責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所需經費保障及相關演練經費保障。2.5.11事發地鎮政府(街道辦)。負責協助指揮部實施事故控制、人員救助、人員疏散、秩序維護、救援保障、受災群眾安撫等各項工作。3 等級劃分和應急響應3.1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等級劃分標準級啟動標準:事故后果已經30人以上死亡、已經或可能導致100人以上中毒或者重傷的。級啟動標準:13、事故后果已經10-29人死亡、已經或即將導致60至100人中毒或者重傷的。級啟動標準:事故后果已經5-9人死亡、已經或即將導致30至60人中毒或者重傷的。級啟動標準:事故后果已經3-4人死亡、已經或即將導致30人以下中毒或者重傷的。3.2分級啟動程序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以屬地應急啟動為主,按照上級預案規定,、級的應急響應由國務院、省政府負責,我縣政府負責、級事故的先期處置和、級事故的處置工作。發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后,根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確定的事故災難等級,分級啟動相應預案。達到本預案啟動條件的,啟動本預案及以下各級預案;超出本級應急救援處置能力的,啟動本預案的同時,請求上一級應急14、救援指揮機構啟動上一級應急預案。1、符合下列情況之一者,啟動本應急預案:(1)達到、級啟動標準的事故。(2)載運危險品車輛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危險品大范圍泄漏、爆炸、燃燒的,事故發生地無力控制事態,需要支援的。2、啟動預案后,按下列程序和內容響應:(1)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向縣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提出啟動預案的建議,指揮部根據事故情況決定是否啟動本預案。立即通知指揮部相關成員,并根據具體情況通知有關專家參與。(2)開通與事故發生地應急救援指揮機構、事故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各應急協調組的通訊聯系,隨時掌握事故進展情況。(3)縣政府各有關部門接到總指揮或副總指揮的指令后,工作狀態由日常15、管理變為應急狀態管理,并按照應急職責立即開展工作,直至事故緊急狀態消除為止。(4)根據專家和各應急工作組的建議,指揮部確定事故救援的支援和協調方案。(5)派出有關人員和專家趕赴現場參加、指導現場應急救援。(6)協調事故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提出的支援請求。(7)超出本級應急救援處置能力時,及時請求上級啟動相應預案。3.3信息報送發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需要啟動相應應急預案的,立即按有關規定逐級上報信息。3.4應急通信以公安機關各級指揮中心電話、專用網絡為主要通訊方式,各級值班電話為輔助通訊方式。事故發生后,按公安機關應急通訊要求,設置事故現場指揮電話,確定現場聯系方式,確保應急指揮聯絡的暢通。3.16、5指揮和協調指揮部與縣人民政府及公安、交通、衛計、環保、安監等部門聯動,啟動應急預案,建立事故現場指揮部,具體輔助現場指揮和決策。指揮部根據事故現場情況,提出事故現場控制行動原則和要求;派出有關專家和人員參與事故現場指揮部的應急指揮工作;協調有關救援力量實施增援行動;協調有關傷員的醫療救助和醫療移送;協調有關事故調查工作。3.6緊急處置我縣發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需要啟動本預案時,縣應急救援指揮部分別按權限組織處置,根據事故具體情況、等級和實際需要調動公安機關、武警部隊等應急隊伍對現場實施保護、警戒和搶救,組織調集專業設備、器械、物資、藥品等,落實處置措施。3.7現場施救公安消防部隊應急隊伍負責17、破拆車輛,解救因車輛傾覆、變形被困于車內的人員,對?;愤\輸車泄漏事故,進行偵檢監測,確定危險品種泄漏擴散范圍,會同有關專家制定和實施排險方案。遇有車輛墜河事故,由縣人民政府負責調集專業人員、工具進行打撈。公安機關應急隊伍在急救、醫療部門人員到達現場之前,應當按照救護操作規范,對傷情危急的傷員進行止血、包扎等緊急處置。急救、醫療部門人員到達現場后,由急救、醫療人員組織搶救受傷人員,公安機關應急隊伍應當積極協助運送傷員,必要時可征用過往車輛。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根據現場指揮部的決定,負責在道路上設立警戒區,實施交通管制,禁止無關車輛和人員進入,疏散警戒區的車輛和人員;在警戒區外圍交通要道和交叉路18、口設立標志,組織交通分流;清理通道,維護交通秩序,保障參加排險、救援車輛、設備順利進入現場。3.8救護和醫療縣衛計局負責組織開展對事故傷亡人員的緊急醫療救護和現場衛生處置工作?,F場指揮部根據情況,及時協調有關醫療救護、醫療專家、特種藥品和特種救治裝備進行支援。3.9應急人員的安全防護發生載運危險品車輛泄漏事故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設置事故現場警戒線,由安全監管、環境保護等部門進行險情評估,在未確認泄漏物性質、未確認可能發生的燃燒、爆炸、放射等危險前,救援人員不得擅自進入事故現場。進入現場人員需按操作規范穿著防護服,佩戴安全防護用具。3.10現場人員的安全防護根據事故的實際情況,現場指揮部負責19、決定實施交通管制,指揮疏散現場人員,防止事故擴大和蔓延,造成其他人員傷害。3.11事故的調查處理及損失評估按照國務院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的規定,一次死亡30人以上,或者100人以上重傷的交通事故,由國務院派出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一次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50人以上100以下重傷的交通事故由省政府派出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參照國務院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的規定,一次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的交通事故由市政府派出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一次死亡3人以下,或者10人以下重傷的交通事故由縣政府派出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事故調查組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20、進行勘察現場、調查取證、分析事故原因、依法控制肇事者及肇事單位相關人員,依據有關標準對事故損失作出評估。3.12新聞報道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新聞報道,按照國家有關突發事件新聞報道的發布原則、內容、規范性格式,審查、確定發布方式和時機,向社會和媒體通報有關情況。3.13應急響應結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現場清理完畢,道路交通恢復正常秩序,受傷人員得到妥善醫治,應視為應急結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應急相應狀態結束由應急救援指揮部宣布。4 后期處理4.1善后處置縣人民政府具體負責組織善后處置工作。對傷亡人員的善后處置,根據國家現行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有關規定進行。4.2保險、社會救助基金發生重特大道路交21、通事故時,保險機構和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機構要及時趕赴事故現場,及時支付或者墊付搶救費用,開展應急救援人員現場保險和傷亡人員及財產保險的理賠工作。5 預警預防機制5.1預警預防信息1、縣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做好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信息收集、處置工作;對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及時進行調查處理;按規定向市政府報告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情況。2、對道路交通事故多發點段,有關職能部門要發出危險警示,加大道路交通安全宣傳力度和對不安全因素的治理力度,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隱患。5.2預警預防行動1、各有關部門和道路運輸單位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生產安全事故報22、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積極做好道路交通事故預防工作,全力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2、各有關部門和道路沿線各地鎮政府(街道辦)要建立完善道路交通安全預警預防機制,加強對基層和各有關部門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督促檢查,嚴格駕駛人培訓、考試和車輛檢驗,加強路面行車秩序管理,加大對交通違法的處罰力度,監督道路交通運輸企業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規范機動車的生產、改裝,積極改造道路危險路段。采取多種形式深入道路沿線、鄉村、企事業單位、學校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5.3預警預防支持系統縣人民政府有關部門要積極采取措施,建立健全本地區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應急預案和工作機制,明確責任部門,加強組織建設23、,不斷提高預防、應急處置能力。6 保障措施6.1技術保障吸收專家參與指揮決策,科學制定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應急處置的技術方案,加強先進技術運用和裝備投入,建立科學的道路交通事故應急指揮決策支持系統。6.2救援裝備和應急隊伍保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消防以及醫療救護等有關部門根據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救援體系建設規劃,協調、檢查、促進應急救援隊伍培訓,不斷提高戰斗力,保證應急狀態的調用??h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根據本地道路交通傷亡事故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應急救援保障體系,確定機構、人員;明確事故應急設備類型、數量、性能和存放位置,同時制定管理辦法。6.3交通運輸保障啟動應急預案期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根據需要實24、施交通管制,道路運輸部門負責調動道路交通工具,保障應急處置期間的交通運輸。6.4醫療衛生保障衛生部門根據交通事故受傷人員的情況,調配醫療衛生機構,調集醫療急救人員,保證受傷人員的搶救工作。6.5治安保障公安機關安排足夠的警力做好應急期間有關場所的治安保衛工作,組織巡邏查控,防止無關人員進入警戒區,協助搶救傷者、疏散危險區的人員迅速撤離至安全地帶,配合政府利用通告、廣播等形式將事故有關情況及處置措施向群眾通報,穩定群眾情緒,維護治安秩序和社會穩定。6.6環境保障載運危險品車輛發生交通事故造成危險品泄漏的,環保部門進行環境監測。7 宣傳、培訓和演練7.1公眾信息交流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等新聞媒體,25、廣泛宣傳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道路交通事故的預防、避險、自救、互救的常識和辦法。7.2培訓交通、農業(農機)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機動車駕駛人培訓、考試中,應當設置應急救援培訓的內容。7.3演練在縣政府統一指揮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消防、醫療急救部門,每年要按本預案要求組織一次演習。8 預案管理與更新8.1各有關部門按照預案要求,制定相應子預案和保障計劃。各成員單位應對本預案進行細化,明確開展應急救援可用人員、設備、物資、經費保障和其它資源,進一步落實本單位相應部門的職責任務和具體措施,按照預案的要求履行各自職責。8.2根據應急救援法律、法規的修改、部門職責的變化以及應急過程出現的新情況,及時修訂完善本預案。8.3對實施本應急預案表現突出的單位和人員,依據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在應急處置中表現突出因公殉職的人員,按有關程序呈報追認為烈士。對因玩忽職守、嚴重失職造成事故的責任人,依法追究行政、刑事責任。8.4本應急預案由縣公安局交警大隊負責制定和解釋,自發布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