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河鄉中心小學地震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66601
2022-08-31
13頁
30.04KB
1、1總則 1 1編制目的 為了地震應急能夠協調、有序和高效進行,最大程度地減少師生傷亡。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災減震法、甘肅省防震減災條例、平涼市崆峒區教育系統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和平涼市崆峒區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特制訂本預案。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我校處置地震災害事件的應急活動。 14工作原則 -分級負責,屬地管理。按“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學校發生突發公共事件,學校在區教育局、學區統籌領導下,協同相關部門,負責做好事件處置、指導和督促工作。學校成立抗震減災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學校防震減災應急處置工作;指導、督促各班的工作。學校在當地黨委、政府的統籌領導下,協同相關部門2、,成立相應工作小組,校長是抗震減災工作第一責任人,負責做好學校突發事件處置、指導和督促工作。同時,要制定應急預案,完善保障措施,加強與有關部門配合協作。-統一指揮,快速反應。學校和幼兒園必須完善工作小組內部的分工協作,做到群防群控,同時加強與其他職能部門的聯系溝通,建立快速反應機制。一旦發生突發公共事件,要根據事件類型、級別等因素迅速啟動相應預案,做到快速反應,正確應對,果斷處置,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減少各種損失。-預防為主,標本兼治。要立足防范,強化應急預案對日常預防工作的指導作用。重點抓好三個環節:一是地震發生前,要立足防范,加強宣傳,加強信息收集和研判,從細節抓起,適時演練,提高防范意3、識和自救技能,增強應急預案的針對性和操作性,提高應急反應水平。二是地震發生后,要迅速反映,緊急疏散,及時上報,注意方法,果斷處置,全力保障師生生命安全;三是地震平息后,要全面排查,妥善安置,加強協調,形成合力,積極做好災后重建和教學秩序恢復工作。落實應急預案保障措施。從制度、組織、物質等方面做好充分準備,確保預案一旦啟動即能有效實施。2.1學校基本概況學校的前身是瓦趙初級小學,創建于1935年,1972年兩校分家,命名為寨河塬畔小學,并遷址于瓦趙村田塬畔。1986年搬遷至現址,并更名為中心小學。學校校園面積5757平方米,校舍面積5235平方米。1986年建成單面教學樓一幢,面積480平方米。4、2011年11月底建成四層雙面教學樓一幢,建筑面積3678.28平方米。 2.2危險性分析 學校地處寨河塬(街道向東50米),無溝壑、山丘,地震時出現教學樓、危舊校舍、附屬設施、圍墻傾倒坍塌肯能性較大,引起山體滑坡、泥石流、水災可能性小,引起火災等次生災害危險系數較大。3組織指揮機構及職責 一旦發生地震災害,校抗震救災指揮部統一領導、指揮和協調地震應急與救災工作。學校校抗震救災指揮部組成如下: 指揮長:校長(冶德江) 副指揮長:副校長(寇君魁) 成員:教導主任(晁明亮) 總務主任(李軍) 教學點:溝上、姬山、趙河、田河、鄢鋪值周(日)員各班班主任:朱秋燕 馬青文 馬 莉 劉 平 王超娣 丁 潔5、 馬慧鳳 楊 樺 單 瑛 馬會芳 蘭喜梅科任教師: 楊金明 田 鐸 蘭萬明 蘭天京 禹明利 張秋燕 金亞菲 校后勤:田鳳江醫 務:馬正杰 冶文成保衛部門負責人: 劉 平 職責:組織學校師生按照地震應急預案進行避震和疏散,組織災后自救互救,了解地震趨勢,統計并及時向教育主管部門及政府報告學校地震災情和抗震救災情況,協助到學校的應急隊伍搶險救災,按照上級要求安置轉移學生。學校抗震救災指揮部下設辦公室、應急疏散組、搶險救災組、安全保衛組4個應急小組(室)。3.1辦公室主任:教導主任(晁明亮)教學點:溝上、姬山、趙河、田河、鄢鋪成員:班主任:朱秋燕 馬青文 馬 莉 劉 平 王超娣 丁 潔 馬慧鳳 楊 6、樺 單 瑛 馬會芳 蘭喜梅 職責:承擔指揮部的日常事務;制定修訂和審查備案校地震應急預案和應急工作程序;配合指揮部協調各應急小組之間的救援工作;日常負責組織防震知識的宣傳、培訓,組織應急演練;承擔地震應急工作總結、報告以及上情下達,下情(災情)上報等職責;安排應急期間的值班工作。3.2應急疏散組組長:副校長(寇君魁)教學點:溝上、姬山、趙河、田河、鄢鋪 成員:朱秋燕 馬青文 馬 莉 劉 平 王超娣 丁 潔 馬慧鳳 楊 樺 單 瑛 馬會芳 蘭喜梅科任教師:楊金明 田 鐸 蘭萬明 蘭天京 禹明利 張秋燕 金亞菲 職責: 以誰上課誰負責和就近、方便疏散為原則,一旦發生地震,當時在場的教師(班主任)即7、是當時、當場學生的責任人和疏散員,負責組織師生震時就近避震;利用學校操場、和空曠地帶,組織學生就地避震并在震后緊張、有序、快速疏散;編制學校地震應急疏散平面圖、各年級疏散路線圖,建立緊急避難場所并設置標志等;妥善安置生活必須食品(吃、穿、住、用)等工作;妥善安置受傷師生,做好災情統計、上報工作;組織開展師生避震、疏散、自救互救演練。3.3搶險救災組組長:寇君魁(搶險救災總指揮)教學點:溝上、姬山、趙河、田河、鄢鋪副組長:值周(日)員 成員: 朱秋燕 馬青文 馬 莉 劉 平 王超娣 丁 潔 馬慧鳳 楊 樺 單 瑛 馬會芳 蘭喜梅 楊金明 田 鐸 蘭萬明 蘭天京 禹明利 張秋燕 金亞菲 職責:組織8、實施自救互救,搶救被埋壓師生;負責輕傷員救治、聯系急救中心搶救重傷員;盡快恢復被破壞的供水、供電等設施;負責預防和撲救可能發生的火災;負責余震來臨時的應急處理。3.4后勤保衛組組長:李 軍成員:劉 平 醫護人員:馬正杰 冶文成后勤服務人員 :田 鐸 楊金明職責:破壞性地震或強有感地震發生后,負責重點部門(部位)的安全保衛保護工作、后勤服務工作、應急物資配發工作、消毒工作、師生心理輔導工作;避免哄搶和人為破壞;負責維護治安,協助開展傷員救治和火災等撲救工作。 4應急準備 4.1傳達上級應急準備工作指示 接到政府發布的臨震預報后,指揮部應立即主持召開應急會議,宣布學校進入臨震應急狀態。按本預案做好9、地震應急的各項準備工作,包括:進一步學習和熟悉地震應急預案、應急工作程序,開展防震科普知識的強化培訓、避震及疏散演練,落實搶險救災設備、物資保障,檢查并排除水、火、電、暖設施和危險建筑物等安全隱患。4.2宣傳普及防震減災知識由指揮部下設的地震應急辦公室負責及時向全體師生宣傳普及防震減災知識。4.2.1緊急避險疏散知識宣傳由辦公室、應急疏散組聯合對班主任和科任教師進行緊急疏散培訓和宣傳。內容包括:臨震反應,心理素質提升;安排好學生轉移、撤離的路線和場地; 利用課桌等緊急避險;責令班主任熟悉緊急疏散演練路線;驚慌失措造成的擁擠踩踏、跳樓等事故的預防教育。要求班主任教育學生,能:遇事不驚,頭腦冷靜;10、判明情況,思考對策;積極自救,互幫互助;聽從指揮,有序疏散。杜絕:恐慌混亂、相互踐踏。 4.2.2自救互救知識宣傳 由辦公室、應急疏散組、搶險救災組聯合向班主任及師生進行自救互救知識宣傳。內容主要包括:地震來臨時的心理輔導(冷靜果斷);根據當時環境、自己所處位置緊急避險;震時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避震應選擇室內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室處開闊、安全的地方。 避震身體應采取的姿勢(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不要隨便點明火); 正在上課時11、,要在教師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 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應當有組織地撤離;千萬不要跳樓,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陽臺上去; 必要時指揮部應指揮學生在室外上課;一旦被掩埋,如何求救等。4.2.3急救物品準備學校進入地震應急準備狀態后,后勤包圍組應立即行動起來,準備帳篷、鐵鍬、消毒液、滅火器、藥品等物資儲備,及時和衛生院聯系,確保物品供給。4.2.4易倒、易掉、易碎、易燃等物品的除險進入地震應急狀態后,由后勤保衛組負責,班主任配合,對學校圍墻、危舊校舍等易坍塌、易倒等設施,易掉、易碎、易燃等物品進行排查,并在12、指揮部的指揮下進行必要的拆除。4.2.5地震宏觀異常的識別與報告由指揮部指揮、辦公室配合對師生進行地震宏觀異常觀察、識別的培訓。內容包括:地下水異常、生物異常、地聲異常、地光異常、電磁異常、氣象異常等,辦公室也可教給班主任和學生一些地震異常兒歌,提高師生識別地震異常的能力。班主任和全體教師根據地震來臨前的宏觀異常情況進行甄別,上報指揮部,由指揮部分析處理,報告上一級(學區)部門。4.3組織開展地震應急演練熟知預案由指揮部指揮在開展應急演練前,各應急小組(室)要高度重視,立即趕赴工作應急辦公室集結待命。各班主任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預防火災、擁擠踩踏、地震、交通等突發事故的教育。教育學生,能:遇13、事不驚,頭腦冷靜;判明情況,思考對策;積極自救,互幫互助;聽從指揮,有序疏散。杜絕:恐慌混亂、相互踐踏(要求每個學生記住以上5句話)。演練按照如下程序進行:發現地震宏觀異常(或接到上級地震應急指令)-指揮長宣布學校進入地震應急準備狀態-副指揮長發出指令(哨聲),演練開始演練員(班主任、科任教師、值周員)指揮學生緊急避險、緊急疏散、安全撤離、到達指定安全地點-演練員(班主任、科任教師、值周員)清點人數、演練員報告指揮部-指揮部安排搶險救災組和后勤保衛組開展后續工作。4.4做好地震應急準備4.4.1地震應急基礎數據準備(在校師生、寄宿生人數、班級、年級、教學樓、公寓樓、餐廳、圖書館、實驗室、電教室14、會議室等建筑可容納人數、建造年代、建筑結構、設防烈度、完好程度、緊急疏散通道寬度、安全出口及數量等基本情況);4.4.2搶險救災人員準備接到上級地震應急準備指示、指揮部指令以及地震前宏觀異常報告,搶險救災組負責人應立即召集搶險救災人員集結待命,根據指揮部指揮隨時趕赴災區開展搶救工作。4.5危險源排查及除險加固進入地震應急狀態后,由后勤保衛組負責,班主任配合,對學校教學樓、辦公室、教學輔助設施等危險源進行排查、除險、加固。等物品進行排查,并在指揮部的指揮下進行必要的拆除。4.6校園安全保衛進入地震應急狀態后,學校門衛、內保人員應立即奔赴工作崗位,負責重點部門(部位)的安全保衛保護工作和師生心理15、安撫工作;避免哄搶和人為破壞;負責維護治安,協助開展傷員救治和火災等撲救工作。5.應急響應5.1依據地震災害程度啟動本預案學校校園及周邊出現地震異常,本預案即立刻啟動。5.2按照上級指示啟動本預案。校接到上級地震應急準備指令,本預案立即啟動,學校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應急疏散組、搶險救災組、安全保衛組相繼成立。6.應急處置地震就是命令。學校一旦出現地震或所有師生及工作人員一旦發現地震,本預案立即生效。即表示學校已進入本預案的應急處置階段。6.1師生緊急避險疏散6.1.1組織師生緊急避險;地震發生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就近避震,躲在課桌下、講桌下、鋼筋混凝土構造柱旁、堅實穩定的大件物體旁,注意避開16、玻璃門窗、天花板上的懸掛物、不穩物體及易碎、危險化學物品等。 防止學生因慌亂盲目逃逸;制止跳樓、翻窗、擁擠等危險行為。 6.1.2組織師生緊急疏散當地震震動結束后,校抗震救災指揮部及時發出疏散指令,當課教師聽從指令按照本預案的疏散方案組織學生行疏散。 各層樓梯口的疏導員,負責本層樓梯口的疏散秩序,防止學生推擠、倒地和掉隊。各層樓梯口的疏導員由本層第一個疏散班級的當課老師擔任。整棟教學樓內的學生全部撤離后,各層疏導員方可撤離。6.1.2.1根據課間、就餐、就寢、室內集會、戶外活動等不同情況,確定疏散師生指令發布責任人;學校正在開展教學活動(上課)時,指令發布人為當時當場的學生安全責任人(正在上課17、的教師)學生課間、午休、課外活動時,指令發布人為值周員和當日安全執勤人員。學生就寢、休息時指令發布人為宿舍管理員。其它學生在校時間段內,指令發布人為值周員。6.1.2.2明確學校各類建筑物緊急疏散出口、通道、線路及避險場所(注意避開水塔、電桿、變壓器、籃球架、旗桿、廣告牌、崩塌、滑坡、泥石流、陡崖等危險源);6.1.2.3明確班級、樓層疏散順序及樓梯口、樓梯拐角等重點部位責任人;6.1.2.4清點師生人數6.2組織開展自救互救6.2.1醫療救治;學校指揮部聯系衛生院、衛生所和上級援助,后勤保衛組組織人員協調配合。6.2.2壓埋師生搜救;由搶險救災組奔赴災區(場所)進行壓埋師生搜救。6.2.3師18、生轉移安置。 指揮部及時向上級了解地震趨勢意見,按照上級的要求,做好師生安置工作;及時通知學生家長到校接走學生,確保學生被安全接走。對留置師生,學校統一安排食宿,集中分發食品、飲用水和日用品;負責向教育主管部門提出置留師生所需物品的種類和數量,所需物品由教育部門協調民政部門以予解決。6.3災情報告6.3.1傷亡師生情況報告;辦公室深入災區,向班主任詢問災情,統計師生傷亡,匯總到指揮部,由指揮長向上級報告。6.3.2需安置、轉移師生情況報告;指揮部及時向上級了解地震趨勢意見,按照上級的要求,報告需安置、轉移師生情況。學校要及時通知學生家長到校接走學生,確保學生被安全接走。對留置師生,學校統一安排19、食宿,集中分發食品、飲用水和日用品。校抗震救災指揮部負責向教育主管部門提出置留師生所需物品的種類和數量,所需物品由教育部門協調民政部門以予解決。6.3.3受損校舍情況報告;辦公室深入災區,向班主任、場地詢問災情,統計校舍受損情況,匯總到指揮部,由指揮長向上級報告。6.3.4其他受災情況報告6.4恢復學校教學活動6.4.1視具體情況恢復恢復教學活動的條件:人員搶救工作結束;次生災害的后果基本消除;全體師生得到妥善安置。達到上述條件,由校抗震救災指揮部宣布地震應急和救援工作結束,并向教育主管部門報告。6.4.2根據上級指示恢復教學活動7.應急通信聯絡7.1各應急小組和應急人員的通信聯絡指揮部7.220、與上級相關部門的通信聯絡寨河學區:8.獎懲8.1獎勵;地震結束后,根據災后各班師生傷亡情況,學校指揮部召開總結分析會,對在地震時臨危不亂、措施得力對師生生命高度負責的教師和工作人員給予獎勵,對在地震時英勇犧牲的教師及工作人員,指揮部報請上級批準,追加烈士。8.2懲戒。地震結束后,指揮部調查研究,對在地震時,棄學生于不顧,臨陣脫逃或因瀆職、擅自離崗等造成重大責任和傷亡事故的,學校指揮部嚴肅處理,報請上級部門給予政紀處分,情節嚴重的移送司法機關。9.預案管理9.1應急預案日常宣傳演練;指導督促學校每學期組織師生開展2次以上地震應急和自救互救演練,通過演練提高應急自救能力和技能,針對演練中暴露出的問題,不斷完善學校破壞性地震應急處置預案,增強應急預案的針對性、操作性、指導性和實用性。9.2應急預案適時修訂;針對演練中暴露出的問題,不斷完善學校地震應急處置預案。9.3應急預案評審備案 9.3.1應急預案評審本預案制訂后,報請上級部門批準。 9.3.2應急預案備案。上級部門批準后,學校備案。10.附錄10.1校園整體平面圖(班級、年級、教學樓、公寓樓、餐廳、圖書館、實驗室、電教室、禮堂、體育館等);10.2緊急疏散線路、次序、出口平面圖及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