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莊小區工程安全應急預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66675
2022-09-01
12頁
32.04KB
1、淮南市棚戶區改造袁莊小區A區1標段施工方案安全應急預案編制: 審核: 審批: 目 錄一:工程概況.3二:編制原則3三: 應急機構.3四:聯系方式 .4五:應急程序. .5安全應急預案一 工程概況“新袁莊工程A區1標段”是淮南市礦業集團投資興建;由東南大學設計研究院設計;工程位于淮南市潘集棚戶改造區,位于長江路以南,珠江路以北,規劃一號街以東,規劃二號街以西,工程規劃總用地面積33.05ha,總建筑面積約9.45萬m2。針對本工程特點,對可能出現的險情:風雪自然災害、觸電、火災、食物中毒、墜物致傷等突發事故特編制本應急預安。二 編制原則安全第一,安全責任重于泰山;預防為主、自救為主、統一指揮、分2、工負責;優先保護人和優先保護大多數人,優先保護貴重財產等原則。三 應急機構災害等突發事故,必須成立應急指揮小組,小組成員必須保持可靠聯系,并適時進行事故宣傳和講解,讓職工對事故起因,自救等有一定的了解。盡量將突發事故的危險性和危害降到最低應急指揮小組:組 長: 陳利 -負責救援統一指揮,人員調配和救援物資的調配。組員:吳義貴-負責整個現場安全協調,人員疏散,安頓工作。 陳 征-負責救援勞動力的組織,現場具體施救工作的落實和指揮。 岳文輝- -負責生產動力設施的安全,現場具體施救工作的落實和指揮 四 聯系方式 火警119 匪警110 急救120 查號 114 五 應急程序一、 報 警1、發現和確3、認突發事故發生的任何人員應當立即向報警點、值班干部或項目領導報告。如是火災、易燃易爆氣體泄漏或社會安全事故等嚴重事故,必須在第一時間向公安、消防等部門報警。報警內容:發生事故的單位名稱、地址、時間、危險物名稱和數量、事故原因、事故性質(化學毒品外泄、爆炸、燃燒或有人持刀行兇等)、危險程度及對救援的要求,以及報警人與聯系電話。保衛或現場管理人員接報后應當立即向項目主要領導報告,并通知應急組織各級人員火速趕到事故現場。2、項目應急指揮部決定進入全面應急狀態,啟動應急組織,了解每個細節及其確切意思。二、 通 訊1、通訊聯絡組要保證以下部門通訊暢通:A、應急指揮部和現場指揮之間。B、應急指揮部和各應急4、救援小組之間。C、應急指揮部和外界救援力量之間。D、應急指揮部和公安、消防、安監、技監、衛監、醫療救護和社會應急部門之間。2、通訊聯絡組要向應急指揮部隨時報告以下信息。A、報警情況:是否已向110、119、120報警。B、事故情況:是否已排除、已受控制,是否還在蔓延、是否會造成更大危害。C、救援情況:應急小組是否已到位,有哪些應急人員工作受阻,原因是什么。D、疏散情況:應當疏散的人數、集合點清點的人數,滯留在現場的工作人員,失蹤的人數(去向不明的人員)。E、救護情況:受傷人數,傷員救治情況,正在搜救的情況。F、排險情況:搶險小組已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的成效,目前遇到的困難。G、外援情況:公安、5、消防、安監、技監、衛監、醫療救護和社發局、社會應急部門到達事故現場情況。通訊聯絡組應當利用通訊廣播系統協助各應急小組的工作。3、通訊器材通訊器材應包括:固定電話,移動電話等互相補充使用。三、疏散1、疏散設施A、安全通道:施工現場要有兩個或以上安全通道。B、通道暢通: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必須暢通、無障礙。C、護欄牢固:走道、扶梯的護欄必須安裝牢固、高度符合要求。D、應急照明:疏散通道、安全通道必須安裝應急照明燈。E、疏散標志: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路徑轉角處墻面應設置醒目的疏散標志。2、疏散管理A、疏散命令:由應急指揮部根據情況發布疏散命令;緊急狀態下,保衛可在上報項目應急指揮部的同時發布疏散命令。6、B、疏散命令:“請注意,這是火警,請你從最近的安全出口撤離。請勿攜帶物品,沿疏散標志從安全通道撤離”。C、疏散路線:現場指揮應根據現場情況、人流密度、對疏散路線作選擇或調整。D、疏散順序:在火災中,應按先“著火層”,后“以上層”,再“下層”的順序疏散工人。(靠近出口和最不利疏散的區域內的工人可先安排疏散。)E、疏散引導:疏散引導小組的任務是維護疏散秩序,指明疏散方向和路徑。在拐角、叉道處應有人員引導,避免工人誤入危險區域;要阻止工人逆向跑、竄、推撞、擠壓情況發生;有人倒下,要立即扶起,防止踩踏事故發生(主要施工人員,安全人員,保衛人員共同完成)。F、撤離方向:當發生火災、爆炸、有毒氣體泄漏等事7、故時,位于現場上風向的工人應逆風撤離;位于下風向的工人,最好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彎腰快跑(繞)到上風向。G、集合地點:集合地點應選擇在上風向的非事故威脅區域,項目應急指揮部根據現場情況做出選擇,發出指令。H、人員清點:疏散引導小組應當在集合地點對疏散的工人人數進行清點,并繼續尋找滯留在事故現場的工人和受傷人員,幫助其安全撤離。疏散引導小組應及時向應急指揮部報告疏散情況。3、疏散前的注意事項A、各部門應關閉電、氣設備,切斷電源(易燃、爆氣體泄漏除外),關閉施工用具。B、財務人員應把現金鎖入保險柜,如條件許可,應攜帶現金、票據、帳冊一起撤離。C、為保證快速、有序、安全地疏散,任何人在疏散時不應攜帶8、個人物品,更不允許逆向跑竄尋找個人物品。四、救護事故發生后應急搶險小組應快速集合、立即投入現場救護工作,以達到挽救生命、穩定災情、減少傷殘、減輕痛苦的救助目的。1、營救:搶險小組應千方百計地營救滯留在事故現場的傷員,并將其安全轉移。2、救治:要遵循“先救命、后治病;先重后輕、先急后緩”的原則。A、優先處理損傷危及生命但可救治的傷員。B、其次處理用緊急救治措施可穩定病情的傷員。C、然后處理受傷后生理上沒有太大改變的傷員。3、轉送:轉送傷員時,應當根據傷員的情況以及附近醫院的技術力量和特點,合理地轉送到相應得醫院,避免再度轉院。4、車輛:應當優先安排傷員急救用車輛。 醫療救護組應隨時將救援情況(已9、轉移的傷員、正在救治的傷員、還未獲得救助的傷員等)向應急項目應急指揮部報告。搶險小組應主動配合疏散引導組做好人員的清點工作。五、警戒事故發生后,應在事故現場周圍立即設立警戒區域,阻止無關人員進入。警戒保衛組執行以下任務;A、設置警戒線,維護現場周圍的秩序。B、嚴格控制進出事故現場的人員,保護事故現場。C、指揮危險區域人員撤離,阻止有人因尋人、物重返危險區域。D、疏導交通,保障救助車輛通行,引導應急車輛進入現場。E、保衛項目、事故現場設施設備和財產安全,防范犯罪行為和別有用心的人卷入肇事。F、引導媒體人員進入指定地點,報告應急指揮部派專人接受媒體人員采訪,控制媒體人員活動范圍。G、協助疏散人群、10、人員清點、傳遞信息和事故調查工等作。六、排險事故發生后,排險搶修組應立即趕到現場,開展排險工作。1、火災排險主要措施A、應利用滅火器等消防器材,把火災撲滅在初始階段,控制災害進一步發展;為安全疏散創造條件。B、及時轉移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和貴重設備。C、修復用電設施,搶修因事故受損壞的需應急使用的設施設備。D、關閉可能會使事故擴大或引發其它事故的設施設備。2、選用滅火器注意事項A、易燃液體引發火災,應選用干粉或泡沫滅火器。B、易燃氣體泄漏引發火災,應選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火器。C、可燃固體物質引發火災,應選用水型滅火器。D、高溫設備火災,忌用水型滅火器,應選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火器。E、電器設備火災,11、忌用水型滅火器,應選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火器。F、精密儀器和貴重設備火災,忌用水型、干粉滅火器,應選用二氧化碳火器。G、貴重文件檔案火災,忌用水型滅火器,應選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火器。3、易燃易爆氣體泄漏處置原則必須遵照“先防爆、后排險”,“先控制火源、后制止泄漏”的原則,靈活使用關閥斷氣、堵塞漏點、稀釋驅散等處置措施。要采取強有力的措施,斷絕一切可能的火源。A、泄漏區的電氣設備如無防爆措施不能隨意開關,避免產生電火花。B、迅速撲滅各種明火,停止電焊等明火操作。C、嚴禁使用金屬工具,穿著釘鞋、化纖服裝,以免碰撞、磨擦而產生火花。D、禁止在氣體擴散區域使用電話、手機、BP機等通訊工具。E、冷卻高溫設備、12、物體。F、警戒區內實行交通管制,禁止車輛通行,防止排氣筒火星。G、禁止吸煙。H、堵漏無效,泄漏范圍擴大時,應迅速向周圍單位、居民發出險情警告,要求其熄滅一切明火、切斷電源、迅速撤離至安全地帶。七、后勤保障為保證應急救援工作的有效實施,項目平時做好應急裝備的后勤保障。1、通訊器材:固定電話、傳真機、及個人手機要保證暢通。2、人員防護裝備:防護服、帽、手套、安全帶等3、醫療設備:擔架、夾板、急救藥品和器械。4、搶險裝備:應急燈、手電筒、梯子、繩索、及維修工具。5、運輸設備:車輛車況良好。6、消防器材:滅火器、沙箱、水桶。7、防暴自衛器械:棍棒、繩索等。8、音像攝錄器材:攝像機、照相機、錄音機等。八13、終止應急狀態當事故已經排除,險情已經結束,應當由項目應急指揮部通過公告等方式宣布:終止應急狀態;(若事故應急處置已啟動了市、區應急聯動機制,項目應急指揮部應當先征求市、區應急處置部門的意見,然后作出決定。)撤消原危險區域警戒線;(暫時隔離事故現場,保護現場物證,以利于有關部門對事故的原因、傷害、損失進行調查評估。)和恢復正常狀態。九、恢復與善后1、事故調查:事故發生后應成立項目事故調查組。事故調查的目的是查清引發事故的原因及管理上的薄弱環節,以便分清事故責任,消除事故隱患,教育干部職工,建立預防機制。2、損失評估:估算因事故造成人身傷、亡及善后處理支出的費用和受損財產的價值,以及其它間接損失14、,為事故調查、處理和恢復工作提供依據。3、法律咨詢:事故發生后,很可能涉及法律責任和行政責任等問題,應向法律專家進行咨詢,幫助項目負責人取得處理相關事務的主動權,確保項目決策和行為的合法性。4、保險索賠:保險索賠是恢復工作重要一環,項目要積極配合保險公司進行事故勘查,提供完整的索賠材料。5、執行獎懲制度:獎勵在應急救援中表演突出、作出貢獻的人員;懲罰在應急救援中不執行預案規定程序,嚴重失職,造成較大損失的人員。項目防暴雨雷擊事故應急程序本應急程序的要點是:防范事故,確保人員安全,減少財產損失一、暴雨來臨時段,項目值班人員和保安人員應當頻繁地在項目各處巡視,若發現險情,立即向值班主管和項目領導報15、告,啟動應急程序。二、若房屋內漏雨,應當切斷電源,有秩序地轉移室內工人,以及貴重設備。項目應當關閉所有門窗。三、若有雷電,應當盡可能地切斷除照明以外重要的設施設備的電源,防止電器在雷擊時遭到雷電侵襲。強弱電房和電氣設施周圍不要放置可燃物。排險、救護等應急人員應當做好救援準備。四、若暴風造成房屋進水,校園積水:1、應當切斷電源,用抽水泵等器具排水,疏通下水道,必要時可詢問市政部門排水設施運行情況。2、應當盡可能防止廁所進水和溢水,防止水污染。3、房屋積水時應當把設備、資料等物品往高處轉移。五、項目后勤部門應當為工人提供必要應急物品。六、保安人員應當維護工地大門口秩序,疏導交通。七、積水退盡后,項16、目應當和防疫部門一起做好消毒和清潔工作。項目防臺風事故應急程序本應急程序的要點是:防范事故,確保人員安全,減少財產損失。一、臺風來臨的整個時段,項目值班人員和保安人員應當不斷地在現場內巡視,若發現險情,立即向值班主管和單位領導報告,啟動應急程序。二、若建筑物在臺風中發生傾斜、開裂(特別是啊:活動房,腳手架):1、現場指揮應立即組織應急人員引導工人撤離現場,疏散至安全區域,同時切斷建筑物電源。2、若有人受傷,搶險小組進行現場救治,或打120送醫院。3、在危險建筑物周圍設置警戒線,派專人密切觀察建筑物狀況。4、在城建局安全監察部門和有資質的房屋檢測專業機構檢測后,經他們同意,方可在確保人員安全的前17、提下,組織搬遷貴重設備和重要資料。三、若電線桿、樹木或其它高架物傾斜,應立即組織人力進行支撐和加固。四、對不牢固的空中懸掛物或屋頂材料要進行加固或拆除。五、關閉項目所有的門窗。六、在所有存在事故隱患的建筑物和高架物周圍設置警戒線,把人員活動限制在安全區域內。七、項目應當把人員受傷、財產損失和嚴重事故隱患情況及時向社會發展局報告。項目火災事故應急程序本應急程序的要點是:安全撤離人員,盡快撲滅火災,減少事故損失。1、獲得火災信息的任何人員都應當在第一時間向報警點、值班主管或項目領導報告。并同時打119報警。2、項目領導或值班主管立即啟動火災應急預案,各應急部門立即實施應急救援行動。3、在初起火點現18、場的工人,要使用滅火器材等消防器材進行滅火自救。4、應急指揮部應當根據應急預案,選擇合適的疏散路線,迅速地組織工人撤離建筑物。5、疏散引導小組趕赴指定位置,在樓梯口、拐彎口、叉道路口,引導工人安全撤離,并在上風向的指定地點集合。6、搶險小組應當在消防隊到達之前,全力滅火,控制火勢,保障應急照明,為安全疏散創造條件。7、疏散引導小組應當在集合地點對項目人員和外來人員進行清點,尋找滯留在現場的人員。8、搶險小組應當努力營救事故現場的傷員,并將他們安全轉移。9、警戒保衛小組要立即在事故現場周圍設置警戒線,維護現場秩序。引導外部救援人員進入現場,保護項目財產安全。10、火災撲滅后,項目周圍警戒線和事故19、現場警戒線,必須根據應急指揮部或消防部門的命令,方可解除。項目觸電事故應急程序應急程序的要點是:搶救觸電者,避免在搶救時發生其它事故。一、發現觸電事故的任何人員都應當在第一時間搶救觸電者,并讓在場人員打120求援,同時向值班主管和項目領導報告。二、觸電解脫方法:1、切斷電源。2、若一時無法切斷電源,可用干燥的木棒、木板、絕緣繩等絕緣材料解脫觸電者。3、用絕緣工具切斷帶電導線。4、抓住觸電者干燥而不貼身的衣服,將其拖開,切記要避免碰到金屬物體和觸電者的裸露身體。注意:要預防觸電者解脫后摔倒受傷。另外,以上辦法僅適用于220/330V“低壓”觸電的搶救。對于高壓觸電應及時通知供電部門,采用相應的緊20、急措施,以免發生新的事故。三、醫務人員到達前的現場搶救方法:1、觸電者神智清醒,讓其就地休息。2、觸電者呼吸、心跳尚存、神智不清,應仰臥,周圍保持空氣流通,注意保暖。3、觸電者呼吸停止,則用口對口進行人工呼吸; 觸電者心臟停止跳動,用體外人工心臟擠壓維持血液循環;若呼吸、心臟全停,則兩種方法同時進行。注意:現場搶救不能輕易中止,要堅持到醫務人員到場后接替搶救。四、觸電事故發生后,項目應立即在現場設置警戒線,維護搶救現場的正常秩序,警戒人員應當引導醫務人員快速進入事故現場。五、事故現場警戒線必須待醫務人員將觸電者帶離現場赴醫院救治,事故調查和排險搶修工作完畢,現場已無事故隱患時,方可解除。項目食21、物中毒事故應急程序應急程序的要點是:立即控制可疑食品,防止事態擴大,迅速組織救治病人。1、發現工人出現食物中毒癥狀的任何人員都應當在第一時間向值班主管和項目領導報告。2、項目領導立即下命令停止食用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追回已出售的食品,立即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容器、工具、設備。3、警戒保衛小組立即在食堂廚房事故現場實施警戒保衛。4、項目立即對有食物中毒癥狀的工人立即送醫院救治。5、委派項目領導、管理人員去醫院,探視、安慰工人(情況嚴重要及時聯系其親屬)。6、立即上報峽區衛生監督署,并配合衛生監督署的調查和取樣工作。7、負責提供項目員工用餐的餐飲22、公司或原料陪送單位,一旦發現發生食物中毒事故,應當立即停止一切生產和經營活動,封存所有食品及其原料。項目食堂工作人員應當留在項目,配合調查。若有證據證明或有理由懷疑有人投毒,應當立即報警。8、確認因食堂提供的食品造成工人食物中毒后,應當根據衛生監督署的指導和要求,進行消毒、處理等工作。項目墜物致傷事故應急程序應急程序的要點是:立即控制現場,防止事態擴大,迅速組織救治病人。1任何人發現有人被墜物致傷,應立即報告保衛或專職安全人員或項目領導。2項目應急指揮部要立即啟動,對受傷人員進行搶救,并立即撥打120,在要120未到達之前,自救工作不得停止。3項目保衛人員要立即設置事故現場戒警線,并引導外界救援力量順利進入現場施救。4項目部立即組織事故調查小組,對事故的起因追查清楚,排除隱患,并落實責任后,征得應急指揮部(如已有社會聯動救援組織介入,要征得上級主管部門)允許,撤去警戒,并恢復事故區域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