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升大酒店預防空氣傳播性疾病應急預案(2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66677
2022-09-01
20頁
31.04KB
1、華美達長升大酒店預防空氣傳播性疾病應急預案當空氣傳播性疾病在本地區暴發流行時,酒店按照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啟動預防空氣傳播性疾病應急預案。一、成立應急處理小組:組長:總經理。副組長:副總經理、工程部經理。成員:各部門總監或經理。發生空氣傳播性疾病事件時,在處理小組成員未到達之前,由高值負責處理。應急處理小組依照職責和本預案的規定,在市級衛生行政部門及市疾控中心統一領導下,負責組織、協調公共場所空氣傳播性疾病事件應急處理工作。應急處理小組應定期開展組內專業技術人員處理公共場所空氣傳播性疾病污染事件能力培訓,提高快速應對能力和技術水平,在發生公共場所空氣傳播性疾病污染事件時,要服從衛生行政部門的統一2、指揮和安排,開展應急處理工作。二、預警與報告1預警當空氣傳播性疾病在本地區暴發流行時應當保持高度警惕,對不尋常的公共場所污染事件應當加以足夠的認識。不尋常的公共場所污染事件主要包括下列幾個方面:(1)公共場所經營者的報告,包括集中式中央空調故障導致的空氣質量惡化、公共用具用品污染導致的人員健康影響;(2)媒體報導的公共場所污染事故;(3)公眾舉報的公共場所空氣質量和公共用具用品的污染事件;(4)公共場所監測中發現的異常情況,包括空氣質量和公共用具用品的監測結果異常;(5)醫療機構接治公共場所污染導致的相關患者。2報告(1)責任報告單位公共場所污染事件發生單位、管理單位、與衛生部門工作有密切關系3、的機構,如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衛生行政部門、檢驗檢疫機構等;(2)責任報告人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衛生技術人員,發生公共場所污染事件單位、管理單位的工作人員。(3)報告時限和程序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和有關單位及個人發現公共場所污染事件,應當在2小時內向思明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區疾控中心接到報告后應當在2小時內向區衛生局報告,同時向市疾控中心報告,并應立即組織進行現場調查確認,及時采取措施,隨時報告事態進展情況。(4)報告內容報告的主要內容:酒店公共場所基本信息、事故發生時間、地點、污染范圍、涉及患者數、污染物物理性狀、以及其他相關的情況(如場所管道布置、近期裝修維修信息等),相關人員主要臨床4、癥狀、可疑污染物及來源、事件原因的初步判定等。三、應急響應與終止1應急響應酒店內發生空氣傳播性疾病污染事件時,堅持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應急響應原則,迅速啟動預防空氣傳播性疾病應急預案,落實各項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事態發展,按要求做好相關信息的報送。同時,根據公共場所污染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的需要,及時提請區衛生行政部門和市疾控中心給予必要的技術和物資支持。(1)現場調查1)接到公共場所污染事件報告后應按照本預案的規定,立即派出相關專業人員,攜帶應急采樣檢測器材、調查取證器材、個人防護設備等趕赴事件現場。同時做好樣品檢測準備工作,應通知相關專業人員參加。2)相關專業人員到達現場后,應迅速調查了解現場的5、基本情況、事件發生的過程、產生的后果以及已采取的措施,根據事件的發生發展情況,開展調查,完成現場調查表,并采取控制措施。現場調查內容:公共場所基本情況。包括空調的使用和管理情況,用具用品的清洗消毒的管理等。事件發生的地點、時間、原因、過程以及當事人。污染物的來源、品名、種類、性狀、數量、污染途徑、范圍及程度,以及污染的擴散趨勢。目前已采取的措施,事件的發展趨勢,需要解決的問題及要求。對事件地區影響人群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包括個案調查以確定中毒原因和對人體健康產生的危害程度。(2)控制與處置1)經現場調查和監測,初步分析確定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時,應建議當地政府并協助有關部門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減少、6、控制、消除污染物污染的范圍、程度,如關閉集中式中央空調、加強通風、現場清洗消毒。同時,加強監測,掌握公共場所空氣質量的趨勢和動態變化。2)當公共場所污染危及人群健康時,應迅速開展醫療救治工作。如污染造成環境惡化,危及居民健康時應建議組織疏散人群。對公共場所污染區域內的高危人群,必要時進行醫學觀察。3)根據公共場所污染情況,增加中央空調出風口,回風口、新風口及公共場所室內空氣質量監測樣本和監測頻次,加大監測力度,及時掌握空氣質量變化趨勢,向衛生行政部門提供有力的決策依據。4)為防止可能出現的繼發性空氣污染事件,尤其空氣傳播性傳染病暴發疫情的發生,加強空氣傳播性傳染病的監測和預警工作,做好公共場所7、污染事件中可能發生的傳染病疫情或其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2應急響應的終止(1)終止條件公共場所空氣污染物和公共用品用具污染已消除,相關危險因素已被有效控制,空氣質量檢測和環節采樣結果符合相關衛生標準,未出現新的中毒患者且原有患者病情穩定24小時以上。(2)終止程序公共場所空氣傳播性疾病污染事件衛生應急響應的終止,應由市衛生行政部門組織專家進行分析論證,提出終止應急響應的建議,報請市人民政府或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指揮機構批準后實施,并向衛生部報告。上級衛生行政部門要根據下級衛生行政部門的請求,及時組織專家對公共場所空氣傳播性疾病污染事件衛生應急響應終止的分析論證提供技術指導和支持。四、處8、理空氣傳播性疾病事件應急措施A、應急小組應密切關注事態的發展,謹慎回答客人的疑問。B、妥善處理客人對事件的恐慌。C、配合有關政府部門進行調查并與有關人員保持密切聯系。D、如有客人要求與某位權威人士通話,話務員可將電話轉給應急處理小組成員。E、酒店情況發生任何變化,話務員須將應急處理小組的指示及時通知各部門經理。F、保安部負責派出人員到酒店出入口進行警戒,嚴禁無關人員進入。D、防止人員在公共區域散布不滿和制造恐慌。J、如有關政府部門到達后,警戒人員應指引他們從后方區域到達事發現場。保安人員須保持警惕直到緊急情況結束。H、如發生意外有人員受傷時,應急小組負責組織人員搶救和疏散。I、如事件現場涉及到9、電器和機械設備,工程部須配合警方工作。五、工程部將依照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啟用本飯店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應急預案:1)停用酒店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設備1、中央空調主機系統停止運行并關閉電源2、1F大堂,西餐廳,2F中餐廳、,3F金色大廳、長升閣的變風量空調風柜停止運行并關閉電源;各辦公室、各樓層客房空調停止使用并關閉電源。3、-1F、1F排風機停止運行、新風機開啟全天候運行,設備層空調新風機全天候開啟運行。4、如發生在單獨一樓層或某一公共區域內,將關閉該區域內新風、排風和空調系統并關閉電源2)按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規范、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學評價規范、公共場所10、集中空調風管系統清洗規范要求對酒店空調系統設備進行清洗、消毒 1、空氣傳播性疾病在本地區暴發流行時,每周對運行的集中空調系統下列設備或部件進行清洗、消毒或更換: 開放式冷卻塔 過濾器(網)、凈化器、風口 空氣處理機組 表冷器、加熱(濕)器、冷凝水盤等2、空調系統導致或可能導致空氣傳播性疾病時,按照市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要求對場所及空調系統進行消毒處理。A、環境消毒由客房部聯系消毒專業單位進行。B、開放式冷卻塔由工程部聯系粵新水處理公司進行C、各區域送風管、回風管、新風管、空氣處理機內表面、冷凝水盤、加濕和除濕器、盤管組件、風機、室內送回風口過濾器(網)、凈化器、風口等設備由工程部按公共場所集中空調11、風管系統清洗規范要求進行3、集中空調通風系統停用后應采取的措施A、采用全新風方式運行B、裝空氣凈化消毒裝置并有效運行 C、風機盤管加新風系統,確保個房間獨立通風附一:空調通風系統清洗規范一、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通風與空調系統中的風管系統(簡稱:通風系統)清潔程度的檢查、清洗方法、清洗后的復原和清洗效果的檢驗。 本標準適用于被灰塵粒污染,對空氣過濾無特殊要求的通風與空調系統中的風管系統的清洗。 二、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12、 GB/T 16803 采暖、通風、空調、凈化設備 術語 GB/T 17095 室內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衛生標準 GB/T 18204.1 公共場所空氣微生物檢驗方法 細菌總數測定 GB/T 18883 室內空氣質量標準 三、術語和定義 本標準除采用GB/T 16803中的定義外,還采用下列術語和定義。 1、保溫層 指粘附于通風管道內表面的玻璃纖維或者其他編織物等隔熱、隔音材料。 2、空調機組 輸送、凈化和調節空氣(冷、熱、濕)的機組。 3、生物污染物 細菌、真菌(霉菌)、病毒、動物皮屑、昆蟲、花粉和其他生物性物質,以及這些物質的衍生物。 4、污染物 通風系統內部不應該存在的任何物質。 5、管道13、分段為了使清洗管道不會污染相鄰區域,并保證一定的吸風量,而進行的管道阻隔。 6、清掃機器人清掃系統控制機器人前端的刷子的轉動,攪起并推動污染物向前移出風道。 7、檢測機器人系統通過機器人前后高分辨率彩色攝像頭,觀察管道內部積塵情況并錄像。 8、電動軟軸驅動系統在小型控制器驅動下,清洗窄小而多彎的支管道,實現自動正反轉,自動拐三道彎以上,清洗長度在18米。9、強力吸塵系統 是一種裝有高效空氣過濾器的洗塵風機,采用可過濾灰塵顆粒為.3um級,過濾效率為99.9%的濾桶,吸風量為2400立方米/小時。四、清洗范圍 包括空氣處理機組、管道系統與管道系統的區域。 1、空氣處理機組 :應含空氣處理機組的過14、濾器、加熱和制冷盤管、冷凝水盤、風機葉輪內外、和整個機組的內外清潔。 2、送風管 :應含送風系統的靜壓箱、主風道、支風道、軟連接、風口。 3、回風管 :應含回風系統中的風管。 4、清洗人員 :清洗人員都熟悉清洗的通風系統,進行了上崗前的培訓,會使用各種電動工具,并熟悉空調通風系統清洗程序及相關標準。 五、施工現場的環境防護 1、通風管道保持負壓 在整個清洗過程中,風管內部應與室內環境保持一定的負壓。壓差可以通過吸塵主機來實現,對排出的空氣都以經過高效過濾。 強力吸塵主機應盡量接近清洗工藝口,與管道連接后方可運行。為了維持所需負壓,在其它管道中進行局部封堵主風道和支風道。 2、作業區防護 應對清15、洗作業區進行防護,對施工區域中的辦公用品進行鋪設防塵布,以減小作業區空氣中灰塵的污染。 3、定期清洗用具 應對帶入施工區的工具、設備和防護進行先期清洗。所有帶入施工區的設備應保證在安全狀態下運行。在整個清洗過程中,防護布應保持清潔,工作服不易過贓。 4、運行狀態 所有清洗裝置都應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洗塵主機要定時清灰,保證吸風量。 5、風道消毒劑的使用 通風系統清洗完后,進行噴灑消毒劑時,應注意消毒劑對管道內壁有殺菌作用,并且不腐蝕管道,沒有大量刺鼻的異味。 6、管道灰塵及垃圾的處理 從通風系統中清除出的灰塵及垃圾應進行用過氧乙酸消毒并封裝,以防止交叉污染。 清洗過程中用過的吸塵管在移動或者從16、風道中卸下時都應注意,防止管道內的灰塵掉落下來。應在建筑物外面或其它指定區域打開吸塵主機清灰。 7、工程計劃 應對通風系統清洗工程制定工程計劃。工程計劃應包括以下內容: a) 勘察現場; b) 核算面積; c) 施工方案; d) 成本預算; e) 確定工作人員數量; f) 確定施工時間; g) 檢查設備和工具出庫; h) 搬運設備到現場; i) 安全交底并提注意事項; j) 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完成每天工作量;k) 項目負責人填寫工作日志;l) 現場施工監理簽寫驗收合格單;n) 工程完成后填寫總驗收合格單和施工質量反饋單;o) 設備和工具搬運回入庫;p) 總結工程中的問題和統計消耗成本。 8、通17、告 提前通知業主所要清洗的區域,在重要部門留有值班人員配合,在使用消毒劑之前,和施工完成試運行時,必須通知現場監理到場。 六、清洗方法 1、機器人清洗方法 可使用真空吸塵設備、機器人控制系統、高壓氣體和其他輔助設備將粘附在管道內壁的灰塵,清出管道。 2、電動軟軸清洗方法在小型控制器驅動下,清洗窄小而多彎的支管道,實現自動正反轉,自動拐三道彎以上,清洗長度在18米,其特點是外皮為可自潤滑的塑料或橡膠材料護套,里芯是可長距離傳遞動力扭距的特型金屬軟軸。 3、人員清洗方法 由于風道尺寸比較大,使用清洗設備的效率就不是很高。因此,我們采用做好防護的人員進入風道清洗,采用的設備是意大利原裝進口真空吸塵器18、,3個馬達強勁吸力,吸塵管的長度可達30米,可快速的完成。 4、機組清洗方法 高壓沖洗機組冷熱換熱器、凝結水盤、過濾網、風機葉輪,用干毛巾把表面擦拭干凈,并把機組內的雜物吸出。 5、部件清洗 應對空調管道的送、回風口拆下清洗。 七、現場施工工藝規范1、現場研究圖紙,確定具體清洗工藝方案;(分段、開口位置、設備)2、接線板接電并測試電壓3、風柜停機4、現場鋪設防塵布、鞋套、手套5、打開吊頂板,開孔6、機器人檢測錄像7、連接吸塵器孔板并分段堵管道8、吸塵器與風道連接9、封閉分段內所有出風口10、清掃單段內所有支風口11、最后清掃主風管12、機器人檢測錄像13、甲方簽寫驗收單風道清洗結果14、噴灑消19、毒劑15、甲方驗收風道消毒16、區域清掃完封口復位17、打掃現場衛生18、清理消毒灰塵稱重19、甲方簽字分段驗收單20、設備維護、保養、清點數量21、開總結會 班組長記錄八、清洗效果的檢驗 在通風系統清洗之后、系統各部件投入使用之前,應對清洗效果進行檢驗。對于多孔和非多孔部件用目測檢查法來判斷通風系統是否達到視覺清潔的要求。當內表面沒有碎片和非粘合物質時,可以認為達到了視覺清潔。 附二:空氣物體表面消毒方法一、室內空氣、物體表面的消毒(在傳染病流行季節時) (一)室內空氣的消毒方法:1、采用15的過氧乙酸關閉門窗熏蒸1小時后,開窗通風換氣。消毒藥劑用量:7毫升/平方米。2、采用0.5過氧乙酸關20、閉門窗氣溶膠噴霧,消毒12小時后,開窗通風換氣。消毒藥劑用量:20毫升/平方米。3、采用1500毫克/升含氯消毒劑關閉門窗氣溶膠噴霧,消毒12小時后,開窗通風換氣。消毒藥劑用量:20毫升/平方米。4、紫外線:紫外線燈每10平方米安裝30瓦紫外線燈管1只,懸掛高度距地面22.5米,照射時間為60分鐘,上班前和下班后每日2次。 (二)物體表面消毒 消毒方法:采用5001000毫克/升含氯消毒劑或0.10.2過氧乙酸噴灑或擦拭,作用時間60分鐘,消毒藥劑用量:50200 毫升/平方米。 二、注意事項 (一)使用的消毒藥劑應符合衛生標準要求,消毒作用時間應當達到規定的要求。(二)物理消毒的設施設備應定21、期檢查,保持設備正常運轉。(三)使用的化學消毒藥劑應當在保質期內,按規定貯存。配好的消毒液濃度降低后應及時更換,氯制劑每4小時更換,戊二醛溶液每7天更換。 附三:中央空調衛生制度一、中央空調的衛生管理應由專人負責。管理人員必須進行有關的衛生知識培訓,合格后持健康證方可上崗。二、空調通風的機房應保持干燥清潔嚴禁堆放無關物品。三、衛生清掃工具、消毒設備必須專物專用,嚴禁挪為它用。必須使用合格的消毒劑。四、空調系統新風量應滿足每人每小時20-30立方米。五、保證空調系統所吸入的空氣為室外新鮮空氣,嚴禁間接從空調通風的機房、建筑物樓道及天棚吊頂吸入新風。六、不使建筑物內各區域各房間的空氣在空調通風系統22、內相互混合后再進入新風系統。七、空調系統空氣過濾網、過濾器和凈化器等每季度應進行全面檢查、清洗、消毒或更換一次。八、空調房間內的送、排風口應經常擦洗,保持清潔,表面無積塵與霉斑。九、空調系統冷卻塔應保持清潔,每年清洗不少于一次。十、空氣處理機組、表冷器、加熱(濕)器、冷凝水盤等每年清洗一次。附四:酒店公共場所污染事件報告表 發生公共場所污染事件時間:_年_月_日_時_分事發單位:_ _ 事發地點:_ _ 污染范圍:_ _ 受影響的人數:_ _ 中毒(患病)人數:_ _主要臨床癥狀: 可疑污染物: 事件原因初步判定:報告單位:_ _報告人:_ 報告時間:_ _年_月_日_時_分 附五:酒店突發公23、共場所污染事件現場調查表 一、基本信息1. 事件編號:_ 2. 信息來源: 事件單位 醫院 疾控中心 衛監所 市民舉報 上級轉來 媒體 報紙 電視 電話 110 120 119 其他 _-_ 3. 事件發生地: _區/縣_ 街道/鎮_ _里委/村 (單位)4. 事件發生時間: _年_月_日_時_分5. 接到報告時間: _年_月_日_時_分6. 赴現場調查時間: _年_月_日_時_分7. 被污染環境: 室內空氣 集中式中央空調 飲用水 公共用品用具 其他 8. 污染范圍: 9. 波及人口數: 二、詳細信息1首例病人接觸病源時間: _ 年_月_日_時_分2首例病人發病時間:_年_月_日_時_分3至報告時暴露人數_人,發病人數:_人, 死亡人數:_人, 就診人數:_人,致殘人數_人4受污染患者感官反映: 4病人主要癥狀: 5病人主要體征: 6初步診斷: 7. 事件發生的可能原因:_8. 污染物名稱:_、種類:_、性狀:_、數量:_、污染途徑:_、來源:_9 責任單位:_三、目前已采取的控制措施 四、目前事件發展趨勢五、需要解決的問題與要求 記錄單位:_ _記錄人:_ 審核人:_ 記錄時間:_ _年_月_日_時_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