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服務中心施工現場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2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66691
2022-09-01
22頁
79.04KB
1、旅游服務中心應急救援預案編制人:職務(稱) 審核人:職務(稱) 批準人:職務(稱) 目 錄一、工程概況及預案說明2二、建立應急救援組織機構2(一)應急領導小組組織機構2(二)職責3(三)成員名單4三、施工現場重大事故危險性分析5四、應急響應5五、施工現場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7(一)火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7(二)防臺抗臺應急救援預案8(三)基坑支護、土方開挖工程坍塌應急救援預案9(四)腳手架、模板工程坍塌應急救援預案11(五)觸電事故的應急搶救預案11(六)高處墜落事故的應急搶救預案14(七)機械設備傷害事故的應急搶救預案15(八)物體打擊事故的應急搶救預案16(九)現場急救常識17施工現場生2、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一、工程概況及預案說明本工程位于溫州市甌海區澤雅鎮林岙村二運駕校訓練場邊。由溫州崎云度假村有限公司建設,溫州市正立建筑設計有限公司設計,浙江中鑫工程勘察有限公司進行地質勘察,浙江求是工程咨詢監理有限公司監理,我單位總承建施工。工程總建筑面積23338.29平方米,分為A區和B區,地上建筑18900.29平方米。A區酒店地上建筑面積7658.77平方米,地上為4層框架結構。地下一層,建筑面積4438平方米。B區賓館建筑面積總計9508.4平方米(共10棟),會所建筑面積1733.12平方米,均為2層框架結構。A區酒店采用人工挖孔樁基礎,B區賓館及會所均采用天然基礎。本工程必3、須嚴格按照分部分項工程專項施工方案和有關技術措施進行施工,嚴格遵守各工種操作規程進行操作。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嚴格檢查安全防護設施,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根據本工程施工的特點、范圍,對施工現場易發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環節和自然災害可能發生的重大事故進行監控,特制定本施工現場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當發生安全事故或超過預警值時立即啟動本應急救援預案。二、建立應急救援組織機構本工程為了對突發性安全事故和自然災害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領導和統一指揮,由項目經理 李慶光 任組長,技術負責人 熊萬春 任副組長,領導組成現場應急救援工作指揮小組(以下簡稱應急指揮小組)。由安全員、材料員、兼職消防員4、兼職衛生員、電工、機電工、架子工、義務消防隊員、各班組工長、各班組安全員,組成應急救援小組。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藥品,并定期組織演練。(一)應急領導小組組織機構組長項目經理副組長技術負責人副組長安全員報警組行政負責人救護組保健員防臺防汛組施工員后勤組后勤負責人消防保衛組專職消防員(二)職責1、組長由項目經理 李慶光 擔任,是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應急預案的組織領導及物資、資金的保障,負責對重大事件組織或上報處理工作。2、副組長由技術負責人 熊萬春 擔任,負責報警、防臺、防汛和后勤等專業組的管理和督查工作。3、副組長項目安全員 朱建國 擔任,負責對救護和消防、保衛等專業組織的管理和督查5、工作。4、報警組由行政負責人 負責,保衛組配合,其職責:(1)建立內部聯絡網,即編制應急領導小組和各專業組負責人聯系號碼,并公布于眾。(2)建立外部聯絡網,即編制當地醫院(或急救中心)、疫病控制中心、消防大隊、派出所、環保局、氣象站、安監站、社區區等部門的聯絡人和聯系電話卡,并公布于眾。(3)負責工地現場值班接收報警信息和電話工作。(4)一旦發生事故負責立即向內部、外部有關方聯系,取得及時解決。5、救護組由保健員 負責,消防、保衛組配合,其職責:(1)組織救護組:對救護人員進行現場人員傷害救護基本知識教育和必要時可作演習;(2)向后勤組提出救護物資、藥物等需求;(3)一旦發生需救護事件,及時到6、現場進行緊急救護,保健員負責護送。6、消防/保衛組由專/兼職消防員 負責,組織年輕力壯、機靈、有責任心和正義感的員工建立義務消防隊,其職責:(1)對參加消防/保衛組人員進行消防保衛基本知識教育和必要時可作撲火災演習;(2)向后勤組提出消防/保衛的物資需求;(3)一旦發生火情或保安事故,立即進入現場,投入搶險救災和保衛工作。7、防臺/防汛組由項目部施工員 狄小秋 負責,消防保衛組、水電工配合,其職責:(1)學習防臺/防汛基本知識;(2)向后勤組提出防臺/防汛的物資需求;(3)一旦發生預測到險情,立即進行防范工作;發生險情立即投入搶險和搶救工作。8、后勤組由項目后勤負責人 負責,組員一般為材料采購7、員、保管員、食堂管理員和會計等配合,其職責:(1)負責提供應急預案所需要的合格物資;(2)保障應急預案所需資金得到滿足。(三)成員名單職務姓名項目部職務組長李慶光 項目經理副組長熊萬春技術負責人組員狄小秋施工員胡知潔質檢員朱建國安全員余聰安全員材料員三、施工現場重大事故危險性分析本項目部針對本工程施工現場進行的危險源辨識及其評價結果,高空墜落、物體打擊、坍塌、觸電、機械傷害、重大機械事故、中暑、中毒和嚴重疫病流行等被評價為重大危險源。上述事故的發生將會帶來嚴重的后果,不僅會威脅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且會使施工現場的設備、財產遭到嚴重破壞,甚至會造成群死群傷的惡劣后果。四、應急響應1、施工現場重大8、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第一發現人應按照事故報告程序和應急救援程序進行報告和救援。(1)應急救援程序報告事故簡況公司善后工作公司事故調查組公司應急救援組織了解事故及傷亡人員簡況送 往 最 近 醫 院通 道 暢 通保 護 現 場疏 導 人 員組 織 搶 救現 場 急 救車 輛 保 證控制事態施工現場應急救援人員生產安全事故(2)事故報告程序安全監督管理局建設局當 地 派 出 所公司應急救援組織公司主管領導公 司 安 全 部項 目 經 理項目部現場應急救援人員事故現場第一發現人2、接到事故通報后應急指揮人員立即趕往事故發生現場,組織指揮事故的搶險救援工作,并及時向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和上級有關部門匯報。各9、急救人員趕到現場后應按照事先任務分工各盡其責,盡量減少事故損失并服從現場指揮人員指揮,迅速投入搶險工作?,F場工作人員和其他人員應聽從指揮,沉著、冷靜,及時佩帶好各種防護用品,服從統一安排,有順序、有步驟地處理事故,救助傷員并提供必要的人力和物力支持。無關人員在指揮部的指揮下撤離或采取簡易有效的保護措施。3、應急總指揮根據事故現場情況決定是否下達警戒和交通管制令。如果需要應急疏導組則負責組織對場區周邊進行警戒隔離,以保護事故現場、維護現場秩序、防止外來干擾,盡力保護事故現場人員的安全。4、重大事故發生后,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應立即啟動傷亡人員的搶救方案?,F場臨時醫療組應根據不同事故的特點和人員傷亡10、的實際情況采取救助措施,對受傷人員作簡易的搶救族包扎工作并及時轉移重傷人員到醫療機構就醫。五、施工現場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一)火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本工程在生產、生活用電或使用明火及易燃、易爆物品的堆放,消防設施的配備和布置必須嚴格按照項目現場消防保衛措施方案執行。消防工作實行“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當發生火災事故時立即啟動本預案。1、應急救援小組成員分工:當工地發生火災事故時,應急指揮小組負責打119火警電話和指揮組織現場滅火救援工作。按照演練時的分工:由電工負責切斷火災范圍內的電源,并根據滅火工作需要對現場配電進行控制。由機電工或電工起動高壓消防水泵,關閉生產用水,保證消防用水11、。由安全員、消防員、義務消防隊員占居安全有利位置,有滅火器或消防水槍、砂子負責滅火。由衛生員在其他救援人員的配合下負責傷員救護工作和打120急救電話和護送傷員到醫院搶救。由各班組工長和班組安全員、架子工負責人員疏散和物資轉移等工作。2、火災的撲滅方法:當電器設備或電線發生著火時,現場人員首先切斷電源,立即用現場配備的干粉滅火器或用干砂將火撲滅,并報告應急指揮小組及電工,有關人員接報后必須立即到現場檢查是否還有余火,并采取補救措施。當施工現場、生活區發生著火時,現場人員必須立即用現場配備的滅火器或砂子、水將火撲滅,并報告應急指揮小組及有關人員,有關人員接報后必須立即到現場檢查是否還有余火,并采取12、補救措施。當工地發生火災事故,現場人員必須立即用現場配備的滅火器或砂子、水進行滅火,并立即報告應急指揮小組或打119火警電話。應急指揮小組立即啟動預案,按照本預案第(一)款內容組織指揮現場滅火救援工作。(二)防臺抗臺應急救援預案為了防臺抗臺應急救援工作的需要,本工程準備手電筒20只,應急燈25只,雨衣20套,高靴雨鞋20雙。1、當本工程接收到臺風消息后,應急指揮小組立即組織小組人員24小時防臺值班,并組織有關人員:對施工現場的腳手架抗臺堅固性(連墻件、剪刀撐設置、腳手板的綁扎情況)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和加固。并對超出建筑物二步的腳手架進行拆除,對腳手架上堆放的材料和建筑垃圾進行清除。對施工現場的防13、護棚抗臺堅固性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發現隱患立即組織架子工加固和拆除。對施工現場的物料提升機抗臺堅固性(附墻框、機架體連接堅固性和自由高度、基礎變化)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發現隱患立即加固。對辦公、生活、宿舍、倉庫等臨時用房和鋼筋加工棚、機具防護棚抗臺堅固性進行一次全面安全檢查,對石棉瓦屋蓋進行壓頂加固。發現希望立即轉移人員和物資,對危房進行加固或拆除。對現場材料、機具和電器設備進行一次防臺檢查,做好防雨、防水、防風保護。2、當本工程接收到臺風警報消息后,應急指揮小組立即啟動預案。集中全體應急救援人員在工地投入抗臺:停止生產,切斷生產用電,控制照明用電和必需的救援設備用電。將施工電梯吊籃放到底部。對塔14、吊、施工電梯、腳手架、防護棚、臨時用房、倉庫、材料、機具、電器設備等做好抗臺監控。當物料提升機、腳手架、臨時用房等發生危險時立即設置警戒區,轉移人員和物資,掛設警示牌和警示紅燈,并設監護人,嚴禁非搶險人員進入。并報告總公司應急總指揮。當發生倒塌時立即投入搶險、搶救傷員,并打120救護電話,護送傷員到醫院搶救。(三)基坑支護、土方開挖工程坍塌應急救援預案基坑支護、土方開挖階段,由于各種客觀因素的影響,可能會發生各種險情,只要有備在先,積極采取措施,也能使險情得到緩解,以保證工程順利進行。為確保土方開挖的安全,本工程采取如下措施:1、建立監控搶險組織,備齊應急搶險物資:施工現場建立由項目經理為組長15、,施工員、安全員、資料員、施工班組長、工長、班組安全中組成的支護監控小組,進行24小時監控。監視內容分:支護結構垂直變形,土體水平位移,周邊建筑物、道路的變化,并作好記錄備查。以支護監控小組和施工班組人員為主,由電工、衛生員、材料員配合組成應急搶險小組。現場準備編織袋500條,其中200條編織袋灌滿砂子應急備用,并準備一定數量的砂土備用。2、當支護結構位移超過預警值時:應急指揮小組立即指揮組織現場搶險工作。立即撤離險區內的人員。在險情區外圍設置警戒區,掛設警示牌和警示紅燈,并設監護人員嚴禁非搶險人員進入。由應急搶險人員轉移物資。由搶險人員人位移部位上方向基坑邊扔砂包,從下部往上堆疊砂以阻止支護16、結構的位移發展。3、當支護結構位移突然加大時:立即撤離基坑內的施工人員,并用挖土機迅速回填土方反壓,并挖除地表土方進行卸載以阻止支護結構的位移發展,在位移較大部位增設錨桿以穩定支護結構,控制其變形的進一步擴大。并及時向總公司應急總指揮和有關單位報告。當發生危房或危險圍墻,立即組織加固或拆除。當發生人員受傷立即組織搶救,并打120急救電話,護送傷員到醫院搶救。(四)腳手架、模板工程坍塌應急救援預案腳手架、模板工程在使用或搭設、拆除過程中,由于超載或受重物沖擊及自然災害造成立桿基礎松動等各種因素,可能會發生坍塌事故,造成人員傷亡。當發生事故后,為了及時搶救傷員和控制事故擴大,應急指揮小組立即組織搶17、險,并上報總公司應急總指揮。1、搶救傷員、設置警戒區:立即撤離危險區內人員,當發現有人員受傷,立即投入搶救,對傷員進行簡要包扎,并打120救護電話護送傷員到醫院急救。立即在坍塌上、下方周圍設置警戒區,掛設警示牌和警示紅燈,并設監護人,嚴禁非搶險人員進入。2、注意安全及時加固控制坍塌面積擴大:當腳手架局部坍塌后,迅速組織有關技術人員對坍塌部位進行觀察,選定安全位置,由架子工搶險人員先進行連墻桿加密加固和增設剪刀撐和斜撐,拆除懸掛歷的鋼管和腳手板,控制坍塌擴大。當模板工程在澆搗砼梁板時發生模板局部松支沉降變化時,必須立即停止澆搗砼,疏散施工人員和轉移澆搗設備等,清除松降部位的砼,減輕荷載。木工或架18、子工搶險人員必須認真觀察從梁板下安全部位進入,先從松降部位外圍逐步向中心點加固支模架。當模板工程發生突然坍塌后,發生人員受傷時,搶救人員必須認真觀察,從安全部位進入搶救傷員。(五)觸電事故的應急搶救預案由于各種因素發生意外事故,造成人員受傷,及時組織搶救能減輕傷亡。1、發生觸電事故的應急措施:觸電急救的要點是動作迅速,救護得法,切不可驚慌失措,束手無策。要貫徹“迅速、就地、正確、堅持”的觸電急救八字方針。發現有人觸電,首先要盡快使觸電者脫離電源,然后根據觸電者的具體癥狀進行對癥施救。脫離電源的基本方法有:1)將出事附近電源開關拉掉、或將電源插頭撥掉,以切斷電源。2)用干燥的絕緣木棒、竹桿、布帶19、等物將電源線從觸電者身上撥離或者將觸電者撥離電源。3)必要時用絕緣工具(如帶有絕緣柄的電工鉗、木柄斧頭以及鋤頭)切斷電源線。及其它絕緣措施使之脫離電源。2、在使觸電者脫離電源時應注意的事項:如果觸電者觸及斷落在地上的帶電高壓導線,且尚未確證線路無電之前,救護人員不可進入斷線落地點8-10米的范圍內,以防止跨步電壓觸電。進入該范圍的救護人員慶穿上絕緣靴或臨時雙腳并攏跳躍地接近觸電者。觸電者脫離帶電導線后應迅速將其帶至8-10米以外立即開始觸電急救。只有在確證線路已經無電,才可在觸電者離開觸電導線后就地急救。未采取絕緣措施前,救護人員不得直接觸及觸電者的皮膚和潮濕的衣服。嚴禁救護人直接用手推、拉和20、觸摸觸電者:救護人不得采用金屬或其它絕緣性能差的物體(如潮濕木棒、布帶等)作為救護工具。在拉觸電者脫離電源的過程中,救護人員宜用單手操作這樣對救護人員比較安全。當觸電者位于高位時,應采取措施預防觸電者在脫離電源后墜地摔傷或摔死(電擊二次傷害)。夜間發生觸電事故時,應考慮切斷電源后的臨時照明問題,以利救護。3、就地救護措施:觸電者未失去知覺的救護措施:應讓觸電者在比較干燥、通風暖和的地方靜臥休息,并派人嚴密觀察,同時請醫生前來或送往醫院診治。觸電者已失去知覺但尚有心跳和呼吸的搶救措施:應使其舒適地平臥著,解開衣服以利呼吸,四周不要圍人,保持空氣流通,冷天應注意保暖,同時立即請醫生前來或送往醫院診21、治。若發現觸電者呼吸困難或心跳失,應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臟擠壓。4、對“假死”者的急救措施:當判定觸電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時,應立即按心肺復蘇法就地搶救。方法如下:通暢氣道。第一、消除口中異物。使觸電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迅速解開其領扣、圍巾、緊身衣和褲帶。如發現觸電者口內有食物、假牙、血塊等異物,可將其身體及頭部同時側轉,迅速用一只手指或兩只手指交叉從口角處插入,從口中取出異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異物推到咽喉深處。第二、采用仰頭抬頰法暢通氣道。操作時,救護人用一只手放在觸電者前額,另一只手的手指將其骸頜骨向上抬起,兩手協同將頭部推向后仰,舌根自然隨之抬起,氣道即可暢通。為使觸電者頭部后仰,可于22、其頸部下方墊適量厚度的物品,但嚴禁用枕頭或其他物品墊在觸電者頭下??趯冢ū牵┤斯ず粑J共∪搜雠P,松解衣扣和腰帶,清除傷者口腔內痰液、嘔吐物、血塊、泥土等,保持呼吸道通暢。救護人員一手將傷者下頜托起,使其頭盡量后仰,另一只手捏住傷者的鼻孔,深吸一口氣,對住傷者的口用力吹氣,然后立即離開傷者口,同時松開捏鼻孔的手。吹氣力量要適中,次數以每分鐘16-18次為宜。胸外心臟按壓。將傷者仰臥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救護人員跪或站于傷者一側,面對傷者,將右手掌置于傷者胸骨下段及劍突部,左手置右手之上,以上身的重量用力把胸骨下段向后壓向脊椎,隨后將手腕放松,每分鐘擠壓60-80次。在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時,宜將傷者23、頭放低以利靜脈血回流。若傷者同時伴有呼吸停止,在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時,還應進行人工呼吸,一般做四次胸外心臟按壓,做一次人工呼吸。(六)高處墜落事故的應急搶救預案當發生高處墜落事故后,搶救的重點放在對休克、骨折和出血上進行處理。1)發生高處墜落事故,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如傷員發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盡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2)出現顱腦操作,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昏迷者應平臥,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喉阻塞。24、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遇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及時送就近有條件的醫院治療。3)發現脊椎受傷者,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搬運時,將傷者平臥放在帆布擔架或硬板上,以免受傷的脊椎移位、斷裂造成截癱,招致死亡。搶救脊椎受傷者,搬運過程中,嚴禁只抬傷者的兩肩與兩腿或者單肩背運。4)發現傷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動傷者。應在骨折部位用夾板把受傷位置臨時固定,使斷端不再移位或刺傷肌肉,神經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處上下關節為原則,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片等,在無材料的情況下,上肢可25、固定在身側,下肢與腱側下肢縛在一起。5)遇到創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止血,使傷員保持在頭低腳高的臥位,并注意保暖。正確的現場止血處理措施:一般傷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鹽水(0.9%Nacl溶液)。沖洗傷口,涂上紅汞水,然后蓋上消毒紗布,用繃帶;較緊地包扎。加壓包扎止血法:用紗布、棉花等做成軟墊,放在傷口中再加包扎,來增強壓力而達到止血。止血帶止血法:選擇彈性好的橡皮帶或三角巾、毛巾、帶狀布條等,上肢出血結扎在上臂上1/2處(靠近心臟位置),下肢出血結扎在大腿上1/3處。結扎時,在止血帶與皮膚之間墊上消毒紗布棉墊。每隔25-40分鐘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鐘。6)動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26、他措施,及時把傷者送往鄰近醫院搶救,運送途中應盡量減少顛簸。同時,密切注意傷者的呼吸、脈搏、血壓及傷口的情況。(七)機械設備傷害事故的應急搶救預案施工機械在安裝拆除、試驗、使用、修理過程中,由于保管、操作、保養、修理不當或其它原因引起的機械非正常損壞或損失,造成機械設備或附件的精度或技術性能降低、使用壽命縮短及機械的嚴重損壞,有時還會造成其它設備的損壞,而且往往影響施工任務的完成,不僅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有時甚至帶來人員傷亡。1、項目部大中型機械設備事故主要包括:1)起重機傾覆、摔臂、折臂、脫軌、塔帽脫落、機械觸電、起重物脫落等造成機械損壞和人員傷害事故。2)施工升降機傾覆、脫軌、貨物脫落、人27、員摔傷、刮傷等造成機械損壞和人員傷害事故。3)砼泵車傾覆、摔臂、爆管、機械觸電等機械損壞和人員傷害事故。4)砼運輸、攪拌機械的料倉傾覆、碰撞等機械損壞和人員傷害事故。5)土石方機械傾覆、工作裝置墜落、機械觸電或摔入坑槽湖河等機械損壞和人員傷害事故。6)大型機械修理作業中設備倒塌,拆卸作業中人員砸傷。2、應急救援的工作要求及措施1)當發生機械事故后,操作人員應立即停機,保護事故現場,并立即報告機械設備事故搶險救災領導小組。2)及時采取應急措施。當情況緊急問題嚴重時,可直接采取搶救措施。3)當發生重大機械事故時,項目部械設備事故搶險救災領導小組立即報告相關主管部門及主管領導。(八)物體打擊事故的應28、急搶救預案施工區發生物體打擊事故,最早發現事故的人迅速向應急領導小組報告,通訊組立即召集所有成員趕赴出事現場,了解事故傷害程度;警戒組和疏散組負責組織保衛人員疏散現場閑雜人員,警戒組保護事故現場,同時避免其他人員靠近現場;急救員立即通知現場應急小組組長,說明傷者受傷情況,并根據現場實際施行必要的醫療處理,在傷情允許情況下,搶救組負責組織人員搬運受傷人員,轉移到安全地方;由組長根據匯報,決定是否撥打120醫療急救電話,并說明傷員情況,行車路線;通訊組聯系值班車到場,隨時待命;通訊組安排人員到入場岔口指揮救護車的行車路線。警戒組應迅速對周圍環境進行確認,仍存在危險因素下,立即組織人員防護,并禁止人29、員進出。1、受傷人員的急救當施工人員發生物體打擊時,急救人員應盡快趕往出事地點,并呼叫周圍人員及時通知醫療部門,盡可能不要移動患者,盡量當場施救。如果處在不宜施工的場所時必須將患者搬運到能夠安全施救的地方,搬運時應盡量多找一些人來搬運,觀察患者呼吸和臉色的變化,如果是脊柱骨折,不要彎曲、扭動患者的頸部和身體,不要接觸患者的傷口,要使患者身體放松,盡量將患者放到擔架或平板上進行搬運。2、物體打擊事故預防強化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護意識,提高工人安全操作技能正確使用“三寶”合理組織交叉作業,采取防護措施拆除作業有監護措施,有施工方案,有交底起重吊裝作業制定專項安全技術措施對起重吊裝工進行安全交底,落30、實“十不吊”措施安全通道口、安全防護棚搭設雙層防護,符合安全規范要求加強安全檢查,嚴禁向下拋擲高處作業應進行交底,工具入袋,嚴禁拋物模板作業有專項安全技術措施,有交底,有檢查,嚴禁大面積撬落。(九)現場急救常識建筑工地勞動強度大,工種繁多,條件簡陋,特別是衛生條件難以達到要求,各種急性疾病和意外傷害事故常有發生,如何使工地衛生人員或民工熟悉掌握正確的現場急救、處理技能,開展自救,減少病、傷患者的痛苦,最大限度地降低疾病、傷病的危害是工地衛生的重要內容。1、創傷止血救護出血常見于割傷、刺傷、物體打擊和輾傷等。如傷者一次出血量達全身血量的四分之一以上時,生命就有危險。因此,及時止血是非常必要和重要31、的。遇有這類創傷時不要驚慌,可用現場物品如毛巾、紗布、工作服等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如果創傷部位有異物不在重要器官附近,可以拔出異物,處理好傷口。如無把握就不要隨便將異物拔掉,應立即送醫院,經醫生檢查,確定未傷及內臟及較大血管時,再拔出異物,以免發生大出血措手不及。2、燒傷急救處理在生產過程中有時會受到一些明火、高溫物體燒燙傷害。嚴重的燒傷會破壞身體防病的重要屏障,血漿液體迅速外滲,血液濃縮,體內環境發生劇烈變化,產生難以抑制的疼痛。這時傷員很容易發生休克,危及生命。所以燒傷的緊急救護不能延遲,要在現場立即進行。基本原則是:消除熱源、滅火、自救互救。燒傷發生時,最好的救治方法是用冷水沖洗,或傷員自32、已浸入附近水池浸泡,防止燒傷面積進一步擴大。衣服著火時應立即脫去用水澆滅或就地躺下,滾壓滅火。冬天身穿棉衣時,有時明火熄滅,暗滅仍燃,衣服如有冒煙現象應脫下或剪去以免繼續燒傷。身上起火不可驚慌奔跑,以免風助火旺,也不要站立呼叫,免得造成呼吸燒傷。燒傷經過初步處理后,要及時將傷員送往就近醫院進一步治療。3、吸入毒氣急救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氫等超過允許濃度時,均能使人吸入后中毒。如發現有人中毒昏迷后,救護者千萬不冒然進入現場施救,否則會導致多人中毒的嚴重后果。遇有此種情況,救護者一定要保護清醒的頭腦,首先對中毒區進行通風,待有害氣體降到允許濃度時,方可進入現場搶救。救護者施救時切記,33、一定要戴上防毒面具。將中毒者抬至空氣新鮮的地點后,立即通知救護車送醫院救治。立即使現場通風,打開門窗,并迅速交病員搶離中毒現場,使其吸入新鮮空氣,有條件時應給予氧氣吸入?;杳圆T可針刺人中(主穴強刺激)。重癥病員有條件時應立即進行高壓氧治療,急送醫院。4、食物中毒中毒較輕者,主要是對癥治療,包括臥床休息,多飲水,必要時補充水、電介質或直接送往醫院救治。中毒較重者,應立即送入醫院治療。5、中暑對先兆中暑與輕癥中毒的病員京戲立即離開高溫環境,到陰涼通風地方休息,并給予食鹽清涼飲料,也服些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氣水等。重癥中暑的病員,困病情況危急,必須分秒必爭積極搶救。治療原則是降溫、補充水分與氯化鈉34、,同時迅速將病員送往醫院進行及時搶救。6、觸電急救遇有觸電者施救人員首先應切斷電源,若來不及切斷電源,可用絕緣挑開電線。在未切斷電源之前,救護者切不可用手拉觸電者,也不能用金屬或潮濕的東西挑電線。把觸電者抬至安全地點后,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其具體方法如下:口對口人工呼吸法。方法是把觸電者放置仰臥狀態,救護者一手將傷員下頜合上、向后托起,使傷員頭盡量向后仰,以保持呼吸道暢通。另一手將傷員鼻孔捏緊,此地救護者先深吸一口氣,對準傷員口部用力吹入。吹完后嘴離開,捏鼻手放松,如此反復實施。如吹氣時傷員胸臂上舉,吹氣停止后傷員口鼻有氣流呼出,表示有效。每分鐘吹氣16次左右,直至傷員自主呼吸為止。心臟按壓術。35、方法是將觸電者仰臣于平地上,救護人將雙手重疊,將掌根放在傷員胸骨下部位,兩臂伸直,肘關節不得彎曲,憑借救護者體重將力傳至臂掌,并有節奏性沖壓按壓,使胸骨下陷3-4cm。每次按壓后隨即放松,往復循環,直至傷員自主呼吸為止。7、手外傷急救在工作中發生手外傷時,首先采取止血包扎措施。如有斷手、斷肢要應立即拾起,把斷手用干凈的手絹、毛巾、布片包好,放在沒有裂縫的塑料袋或膠皮帶內,袋口扎緊。然后在口袋周圍放冰塊雪糕等降溫。做完上述處理后,施救人員立即隨傷員把斷肢迅速送醫院,讓醫生進行斷肢再植手術。切記千萬不要在斷肢上涂碘酒、酒精或其他消毒液。這樣會使組織細胞變質,造成不能再植的嚴重后果。8、骨折急救骨骼36、受到外力作用時,發生完成或不完全斷裂時叫做骨折。按照骨折端是否與外相通,骨折分為兩大類:即閉合性骨與開放性骨折。前者骨折端不與外界相通,后者骨折端與外界相通,從受傷的程度來說,開放性骨折一般傷情比較嚴重。遇有骨折類傷害,應做好緊急處理后,再送醫院搶救。為了使傷員在運送途中安全,防止斷骨刺傷周圍的神經和血管組織,加重傷員痛苦,對骨折處理的基本原則是盡量不讓骨折肢體活動。因此,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條件,及時、正確的對骨折做好臨時固定、臨時固定應注意以下事項:如有開放性傷口和出血,應先止血和包扎傷口,再進行骨折固定。不要把刺出的斷骨送回傷口,以免感染和刺破血管和神經。固定動作要輕快,最好不要隨意移動傷37、肢或翻動傷員,以免加重損傷增加疼痛。夾板或簡便材料不能與皮膚直接接觸,要用棉花或代替品墊好,以防局部受壓。搬運時要輕、穩、快,避免震蕩,并隨時注意傷者的病情變化。沒有擔架時,可利用門板、椅子、梯子等制做簡單擔架運送。9、眼睛受傷急救發生眼傷后,可做如下急救處理:輕度眼傷如眼進異物,可叫現場同伴翻開眼皮用干凈手絹、紗布將異物撥出。如眼中濺進化學物質,要及時用水沖洗。嚴重眼傷時,可讓傷者仰躺,施救者設法支撐其頭部,并盡可能使其保持靜止不動,千萬不要試圖撥出插入眼中的異物。見到眼球鼓出或從眼球脫出的東西,不可把它推回眼內,這樣做做十分危險,可能會把能恢復的傷眼弄壞。立即用消毒紗布輕輕蓋上,如沒有紗布可用剛洗過的新毛巾覆蓋傷眼,再纏上布條,纏時不可用力,以不壓及傷眼為原則。做出上述處理后,立即送醫院再做進一步的治療。10、脊柱骨折急救脊柱骨俗稱背脊骨,包括頸椎、胸椎、腰椎等。對于脊柱骨折傷員如果現場急救處理不當,容易增加痛苦,造成不可挽救的后果。特別是背部被物體打擊后,均有脊柱骨折的可能。對于脊柱骨折的傷員,急救時可用木板、擔架搬運,讓傷者仰躺。無擔架、木板需眾人用搬運時,搶救者必須有一人雙手托住傷者腰部,切不可單獨一人用拉、拽的方法搶救傷者。否則,把受傷者的脊柱神經拉斷,會造成下肢永久性癱瘓的嚴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