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健康教育應急預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66707
2022-09-01
10頁
24.04KB
1、襄陽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健康教育應急預案 目 錄1 總則1.1 編制目的1.2 編制依據1.3 適用范圍1.4 工作原則2 組織管理2.1 組織指揮機構2.2 技術指導機構2.3 具體實施機構3 應急健康教育內容、對象和方法3.1 應急健康教育主要內容3.2 健康教育對象3.3 健康教育方法4 不同階段的健康教育策略4.1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期4.2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持續期4.3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控制期和恢復期5 工作步驟5.1 確定事件性質、原因和處理辦法5.2 快速發放宣傳資料5.3 開展宣傳效果評估6 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應急健康教育工作的分級反應6.1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級)的2、應急反應6.2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級)的應急反應6.3較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級)的應急反應6.4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級) 的應急反應7 保障措施7.1 經費保障7.2 人力保障7.3 傳媒支持7.4 社會動員8 附則8.1 預案的管理與更新8.2 解釋部門8.3 實施時間1 總則1.1 編制目的通過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健康教育工作,消除恐慌心理,提高廣大群眾的自我防范意識和保護技能,同時引導和配合醫療衛生機構科學、有序、高效地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將災情和疫情防患于未然,并把危害減輕到最低,實現可持續性控制。保障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社會和經濟秩序。1.2 編制依據 依據3、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國務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湖北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襄樊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襄樊市重點傳染病疫情應急預案等制定本預案。1.3 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我市發生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啟動襄樊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時。1.4 工作原則1.4.1 預防為主原則 宣傳普及各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治知識,提高公眾防護意識。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時,加強宣傳力度,幫助公眾和重點人群樹立科學觀念和積極預防而不驚慌失措的正確態度,指導公眾采取正確的預防和保護行為,提高個體和群體的預防保護能力。1.4.2 快速反應原則 當災情、疫情出現時,要具備快速反應的能力,強化4、人力、物力、財力儲備,快速開展應急健康教育工作。1.4.3 政策性原則 必須堅持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國務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和湖北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作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則;堅持以我市衛生部門的規范性文件和我市業務技術主管部門的規范要求為具體原則。1.4.4 針對性原則 根據不同的對象、不同的問題、不同的情況開展針對性強的健康教育活動。對大眾傳播的健康信息應該簡單明了、通俗易懂,適合目標人群的接受能力,要使大部分人能夠理解;傳播的方式應該是當地群眾喜聞樂見的;行為指導應該要求明確,方法正確,循序漸進,便于掌握。1.4.5 科學實用性5、原則 應急健康教育工作無論是在內容上還是在方法上都必須堅持科學性原則,所宣傳的內容應該是有根據的、科學的,并能夠正確引導群眾。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健康教育工作必須根據當地、當時的條件給以實用性的指導。1.4.6 屬地管理原則 實行條塊結合、以塊為主、屬地管理原則。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轄區內健康教育的技術指導,各醫療衛生服務機構、衛生監督機構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具體開展相關健康教育工作。2 組織管理2.1 組織指揮機構 市衛生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辦公室負責全市應急健康教育工作的統一指揮和組織協調。 各縣(區)衛生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辦公室負責轄區內應急健康教育工作的統一指揮和組織6、協調。2.2 技術指導機構 市、縣(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轄區內健康教育工作的技術指導。組建健康教育應急機動隊,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變化情況,及時開展相應的技術指導,提供健康教育資料,并開展健康教育效果評估。2.3 具體實施機構 根據襄樊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由縣級以上政府組織公共媒體、有關健康教育機構、醫療衛生機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有關社會團體,采取多種形式,廣泛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知識的普及教育。3 應急健康教育內容、對象和方法3.1 應急健康教育主要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國務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的有關內容;出現暴發疫情時相關的防治知識;對密切接7、觸者、疑似病例進行醫學觀察,對臨床診斷病例進行隔離治療的必要性;城鄉居民發生可疑癥狀應采取的措施和其它有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健康教育知識等。3.2 健康教育對象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地周圍人群,特別是傳染病疑似病例和臨床診斷病例的接觸者;車站、碼頭、機場等窗口地區的流動人群及相關重點人群。3.3 健康教育方法 運用廣播、電視和報紙等大眾媒體開展健康教育(包括專欄、專版及電視專題講座);設計制作健康教育折頁、傳單、海報、招貼畫等各種健康教育資料,利用一切渠道進行發放,保證“縱向到底,橫向到邊,進村入戶”; 舉辦多種形式的健康咨詢活動;利用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社區、醫院、工礦企業的宣傳欄、科普畫8、廊、板報等宣傳陣地開展健康教育;在農村可利用有線廣播網、老年活動室、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的櫥窗和板報等工具進行健康教育;開通咨詢電話為社會公眾或目標人群答疑解難;利用各級衛生網站開展各類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在醫院、學校等開展重點人群健康教育工作;有條件的地方可利用手機短信,發送相應的防病信息。4 不同階段的健康教育策略 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嚴重程度、變化情況及公眾心理變化,以全民普及防治知識為基礎,及時調整宣傳教育策略,制定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工作方案,及時組織更新相應的科普宣傳內容,通過各種途徑,利用各種宣傳手段大力開展健康教育工作。4.1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期 快速有效地利用各種健康教育形9、式宣傳有關知識,制作必要的宣傳資料,及時分發給群眾,有針對性地宣傳普及救護常識,傳染病預防、飲食衛生、飲水衛生知識和消毒、殺蟲方法。同時,運用“個別勸導、講座、咨詢”等方式,做好有關人群的心理危機疏導干預工作,配合新聞傳媒加大健康教育力度。4.2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持續期 向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地群眾通報衛生狀況,針對出現的災情、疫情,將有關衛生防病知識反復向群眾宣傳。指導群眾做好飲水、飲食衛生,管理好人畜糞便,減少蚊、蠅孳生地和殺滅病媒生物等工作。同時要繼續配合新聞媒體,加大宣傳力度和頻度,并針對群眾的心理問題,加大疏導力度,如開設咨詢熱線,增加咨詢講座次數等,倡導科學的防治方法和行為,進行全10、人群心理疏導干預。4.3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控制期和恢復期 重點是普及環境衛生知識,宣傳預防疾病的長期性,針對可能暴發流行和反復發生的傳染病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倡導健康行為,樹立健康信念,提高群眾抗災防病的意識和能力,并做好相關疾病康復保健知識的宣傳教育。5 工作步驟 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后,開展應急健康教育工作應按步驟進行。5.1 確定事件性質、原因和處理辦法 市、縣(區)疾控中心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性質、級別、原因和處理辦法確定開展健康教育的內容和方法,制訂工作方案,開展各項工作。街道、社區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要根據工作方案,落實工作內容,積極利用各種健教資源,及時有效地開展健康教育工作。5.11、2 快速發放宣傳資料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特點,開展相應的宣傳教育活動。市、縣(區)疾控中心要根據需要制作必要的宣傳資料,依托街道、社區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將宣傳資料快速地發放到災區、疫區群眾手中,開展相應的咨詢宣傳工作。要做好街道、社區及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應急健康教育工作的技術指導。5.3 開展宣傳效果評估過程性評估:包括對計劃實施情況進行分析評估;對宣傳材料的發放工作進行評估。市、縣(區)疾控中心要及時做好健康教育資料發放對象、發放數量的記錄和整理工作。快速分析健康教育開展情況及效果,根據評估結果有針對性地對計劃以及干預方法、策略等進行修訂調整。 效果評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結束后,市、縣(12、區)疾控中心要組織有關人員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健康教育工作進行績效評估,完成階段性工作總結和效果評價報告。評估內容主要包括應急健康教育的方法、材料的可讀性、目標人群健康知識知曉率、健康行為形成率、以及健康教育材料的發放數、當地報紙上發表的文章數、廣播與電視節目次數和頻度、應急健康教育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取得的經驗及改進建議。6 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應急健康教育工作的分級反應6.1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級)的應急反應市、縣級政府按照國務院、省政府的命令或應急處理工作需要,成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部,在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按照要求認真履行職責,落實有關控制措施13、。宣傳教育組負責宣傳衛生科普知識,指導公眾以科學的行為和方式對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正確引導社會心理,動員公眾積極支持并參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工作,落實群防群控的應急措施。6.2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級)的應急反應事件發生地的市、縣級政府成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部,在國家和省政府或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按照要求認真履行職責,落實有關控制措施。宣傳教育組負責確定開展健康教育的內容和方法,制訂工作方案,開展各項工作。街道、社區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要根據工作方案,落實工作內容,積極利用各種健教資源,及時有效地開展健康教育工作。其他縣(市、區)根據省政府命令或應急處理工作需要14、成立應急指揮部,加強監測預警,做好應急準備工作。宣傳教育工作也要及時有效地展開。6.3較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級)的應急反應(1)政府機關應急反應。市政府成立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部,負責本區域內較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統一領導和指揮;緊急調集和征集有關人員、物資、交通工具以及相關設施;進行現場隔離、疫(點)區的確定與封鎖;保證應急處理所需的物資、經費;組織相關部門協助衛生行政部門進行病人及密切接觸者的隔離、傷員救治和人員疏散;及時向湖北省人民政府報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工作情況,必要時請求省政府予以支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地的縣(市、區)級政府在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15、,按照要求認真履行職責,落實有關控制措施。其他縣(市、區)根據市政府命令或應急處理工作需要成立應急指揮部,加強監測與預警,做好應急處理準備工作。(2)衛生部門的應急反應市衛生局迅速組織市級應急衛生救治隊伍和有關人員到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現場,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和分析、采樣和檢測,組織開展醫療救治、病人隔離、人員疏散等疫情控制措施,同時分析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展趨勢,提出應急處理工作建議,按照規定向市人民政府和省衛生行政部門報告有關情況,并根據需要請省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要加強事件發生地應急處理工作的督導,提供技術指導和支持,并向本省有關地區發出通報,及時采取預防措施,防止事件進一步發展。 事件發生16、地的縣(市、區)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立即組織專家調查確認,及時向當地政府、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同時,迅速組織衛生應急救治隊伍在省、市專家組的指導下,開展現場流行病學調查、致病致殘人員的隔離救治、密切接觸者的隔離、環境生物樣品采集和消毒處理等緊急控制措施,并按照規定向當地政府、市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報告調查處理情況。市、縣(區)疾控中心要配合宣傳部門及時做好輿論宣傳與引導工作,根據需要制作必要的宣傳資料,依托街道、社區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將宣傳資料快速地發放到災區、疫區群眾手中,開展相應的咨詢宣傳工作。要做好街道、社區及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應急健康教育工作的技術指導。6.4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級)的17、應急反應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后,事件發生地的縣(市、區)政府根據同級衛生行政部門的建議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的需要,成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部,負責組織有關部門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縣(市、區)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立即組織專家進行調查確認,并對疫情進行綜合評估。同時,迅速組織醫療、疾病預防控制和衛生監督機構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現場處理工作,并按照規定向同級政府和上一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市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快速組織專家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進行技術指導,根據實際工作需要請省衛生廳提供技術支持。市、縣(區)疾控中心要配合宣傳部門及時做好輿論宣傳與引導工作,根據需要快速制18、作必要的健康教育資料,依托街道、社區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發放宣傳資料,開展相應的咨詢宣傳工作。7 保障措施7.1 經費保障 各級衛生事業費中設立健康教育專項經費,為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合理而充足的資金保障。 7.2 人力保障 市、縣(區)疾控中心負責組織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健康教育專業人員技術培訓。有計劃地對醫療衛生機構、疾控機構的健康教育人員和街道、社區健康教育工作人員進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國務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湖北省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襄樊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和襄樊市重點傳染病疫情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知識的培訓。7.3 傳媒支持 加強與新聞媒體的聯系,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積極把握輿論導向。7.4 社會動員 積極發揮健康教育網絡和志愿者隊伍的作用,動員社會各界支持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工作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8 附則8.1 預案的管理與更新本預案由 批準實施;市衛生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辦公室定期組織對本預案執行情況的評估和修訂;各縣(區)衛生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辦公室根據本預案制定相應的實施方案。8.2 解釋部門 本預案由市衛生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辦公室負責解釋。8.3 實施時間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