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煤廠各種災害應急預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66714
2022-09-01
11頁
59.54KB
1、各種災害應急預案地面災害包括觸電、電火災、油庫火災、木材場火災、矸石山滑坡、引用水中毒、放射源泄露傷害、選煤廠煤倉瓦斯煤塵燃燒和爆炸、選煤廠粉塵危害事故、氧氣瓶等高壓容器爆炸、電梯轎箱墜落、吊車墜物、高空墜物、員工餐廳投毒及中毒事故、地面交通運輸事故、人身事故、暴風雪及暴風雪災害、地震等。“礦2012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在上述方面都作出了規(guī)定。因內容較多,這里只在組織、預防和處理上進行講述。一、 總則部分1、應急救援指揮部組成及職責曉明礦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由礦長擔任,成員由總工程師、副礦長、安監(jiān)處處長、副總工程師、礦調度主任及采掘、通風、安監(jiān)、機電、地質測量、武裝部、運輸、供應科、行政科等2、部門的人員組成。礦井發(fā)生安全生產事故后,礦長、總工程師和其他領導必須立即趕到救災指揮現場,組織搶救,礦長是負責處置事故的指揮者。在礦長未到之前,由值班礦長負責指揮。副礦長:根據營救人員和處理事故的作戰(zhàn)計劃,負責組織為處理事故所必須的工人待命,及時調集救災所必須的設備、器材,并由指定的副礦長嚴格控制入井人員,簽發(fā)搶救事故專用的入井許可證。礦值班調度員:負責記錄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情況,并立即報告礦山救護隊、礦長、礦總工程師、集團公司調度以及其它領導及有關單位;及時向下傳達礦長的命令;召集有關人員到礦調度室待命;隨時調度井下?lián)岆U救災工作,并根據調度室人員定位系統(tǒng)終端顯示的監(jiān)控數據實時統(tǒng)計和掌握出3、入井下人數和留在井下各區(qū)域的人數。保健站站長:負責組織對受傷人員的急救治療,組織護理和藥物供應。行政科科長:保證對遇難人員及來礦家屬的妥善安置和救災人員食宿及其它生活事宜。武裝部部長:負責事故搶救和處理過程中的治安保衛(wèi)工作,維持礦區(qū)的正常秩序,不準閑雜人員入礦,并在事故現場附近設專人警戒,并嚴禁閑雜人員逗留、圍觀。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及職責:事故現場成立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由有關部門負責人和救護隊組成,主要負責指揮現場搶救工作,及時處理各種安全生產事故。2、信息報告與處置各類事故雖然是突然發(fā)生的,但是在事故發(fā)生前大都有預兆發(fā)現,根據現場出現的預兆,現場作業(yè)人員要及時準確判斷可能發(fā)生的事故性質,首4、先采取直接處理,并同時匯報礦調度。現場無法處理時,現場人員要妥善避災。事故發(fā)生后,事故現場發(fā)現事故的第一人應立即報告礦井調度室,礦井調度室應立即通知礦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得到總指揮批準后,迅速通知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相關單位負責人。3、報警方式電話報警報警電話:礦 調 度: 保安區(qū)調度: 4、通報程序礦井發(fā)生安全生產事故時,發(fā)現人員必須立即就近用電話向礦調度室匯報。匯報內容:事故時間、事故地點、事故性質、遇險人員情況。礦調度值班人員接到事故電話后,必須立即向值班領導、礦長、礦分管領導進行匯報,同時向集團公司調度室匯報,并立即通知礦救護隊和保健站值班人員及指揮部其他人員,救護隊、保健站接到通知5、后立即做好救援準備工作,整裝待命。礦值班領導、礦長、礦分管領導接到事故匯報后,根據事故性質啟動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立即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開展事故應急救援工作。二、 水害預案1、汛期防汛工作所有可能進入主、副井的通路,在雨季到來之前,必須認真檢查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地面水進入井下。在汛期必須建立防汛指揮部,統(tǒng)籌安排防汛工作,備足防汛物資,做好預測預報工作。雨季到來之前,對井下水倉進行清理,地面水泵進行檢修,清理地面水溝,對主排水泵進行聯(lián)合試運轉。地面防洪工程必須在主汛期之前竣工。2、預警行動井下或地面發(fā)生水害事故應及時用電話向礦調度匯報,說明事故地點,事故原因,突水量及嚴重程度和受災范圍6、。領導根據事故的大、小程度及時確定應對方案。3、指揮與控制礦調度接到井下有透水預兆或地面廠房有可能被淹的報告后,要立即向有關礦領導匯報,及時向各作業(yè)地點發(fā)出警報,根據領導決策,命令各作業(yè)地點跟班干部、班組長清點人數,按避災路線撤出所有受水害威脅地點的人員。4、接警最先發(fā)現透水或廠房被淹的現場工作人員應立即用電話向礦調度匯報,匯報時應盡量說清水害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現場人員情況、波及范圍及影響程度等情況。5、地面水害事故救援行動礦調度接到總指揮命令后,按照水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通知指揮部成員到達調度室集合,同時通知所有受到水害威脅的工作人員迅速撤離,通知車隊備車,保健站醫(yī)護人員待命。指揮部成員7、到調度室后,總指揮應立即派一名副總指揮到事故現場,成立現場搶險救災指揮部,組織協(xié)調現場搶險救災工作。受水害威脅的所有人員接到通知后,迅速撤到安全地點(堅固的建筑物上或地面較高地點)等待救援。如地表水順井口向下灌入,調度要通知井下所有作業(yè)人員向邊界總排撤退,在邊界總排待命。通知副井中央水泵房,開動水泵排水,加大排水力度。副總指揮到達現場后,應立即對人員的安全撤離情況、水災大小、可能波及到的地點等實際情況向總指揮匯報。指揮部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制定搶救方案及安全技術措施,積極組織搶救。搶險救災方案確定后,應立即組織人力、物力進行搶險救災工作。立即調集“三防”文件中搶險隊伍,首先調動救護隊(8126)8、,其它隊伍為預備隊,根據險情隨時調動。搶險人員立即到供應科倉庫領取搶險工具、物資、設備,并迅速趕到事故現場。在現場指揮的領導下投入搶險救災工作。首先對進水口進行封堵,筑擋水墻,高度根據實際情況而定,盡量減少雨水灌入。然后要加大排水工作,疏導地面水的流向。 在雨季沉區(qū)公路(調兵山曉明礦)如果被淹,在礦崗位工種堅守崗位,不能漏崗、脫崗。其他員工在指揮部的統(tǒng)一領導下,快速搶修道路,解決員工通勤。三、機電運輸事故專項應急預案1、人身觸電事故1.1應急處理預案發(fā)現有人觸電后,現場人員不要驚慌失措,應立即采取措施救護,首先要盡快使觸電者脫離電源,同時將現場情況匯報礦調度。對于低壓觸電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脫9、離電源:a.如果觸電者的附近有電源開關或插銷,可以立即把開關拉下或把插銷拔出,斷開電源。b.如果觸電的地點沒有電源開關或插銷,可以用帶有絕緣柄的鉗子或帶有干燥木柄的斧子把電線砍斷,也可以用其它帶有絕緣的用具,強行切斷電源。c.如果是電線落在觸電者身上,或觸電者把電線壓在身下,可用干燥的木棒或木板等絕緣把電線挑開,或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等拉開觸電者,使其脫離電源。d.如果觸電者的衣服是干燥的搶救也可以用一只手去拉觸電者的衣服,使其脫離電源,但搶救者不能觸及帶電者的皮膚或鞋等易導電部位,防止觸電。對于高壓觸電事故,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使觸電者脫離電源:a.立即通知有關部門對該處進行停電,如果附近有電源開10、關,現場人員應立即進行停電,但必須確保自身安全,不必向有關部門請示,以縮短觸電時間。b.如果方便而且有條件,可以立即穿上絕緣靴,帶上絕緣手套,用相應等級工具,把觸電者拉開,或把電線切斷,使觸電者脫離電源。c.如果上述條件都不具備,在現場也可以拋擲金屬裸線或金屬材料,使線路短路,使繼電保護裝置動作,而切斷電源,但拋擲金屬材料時,要注意拋擲部位,并注意觸電者和投擲者的人身安全,同時,在投擲前應將金屬線的一端可靠接地。在架空線上觸電者脫離電源的方法:a.按照高壓觸電脫離電源方法,對觸電者進行搶救。b.搶救者一定要確認線路已經停電,才能觸及觸電者。c.對觸電者應做好防摔措施,以免脫離電源后可能摔傷,即11、使在平地上也要注意觸電者倒下的方向。礦調度立即通知保健站醫(yī)務人員帶齊必備的工具及器材,立即趕往出事地點,同時通知汽車隊,待救援人員到后立即發(fā)車趕往事故現場。如果觸電者傷勢不重,神志清醒,但心慌、四肢麻木、全身無力或在觸電過程中曾一度昏迷,但以清醒過來,這種情況應使觸電者安靜休息,不要走動,嚴密觀察,等待醫(yī)務人員前來救治。如果觸電者傷勢較重,已經失去知覺但還有心跳和呼吸存在,這種情況應使觸電者安靜舒適地平仰臥,周圍不要站人,使空氣流通,解開他的胸前衣服以利呼吸,如果條件允許,給他聞一聞氨水或摩擦他的全身,如環(huán)境溫度較低,還應對其進行保暖,等待醫(yī)務人員前來救治。如果觸電者呼吸困難、呼吸稀少或發(fā)生痙12、攣等現象,應準備一旦停止呼吸時,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如果觸電者的傷勢嚴重,心跳和呼吸均已停止,應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并等待醫(yī)務人員前來救治。救援人員到達事故現場后,立即對觸電人員進行搶救,待被電人員情況穩(wěn)定后,按指揮部命令,再進行進一步救治。2、地面防雷電事故2.1、應急處理預案 如果雷雨天氣發(fā)生雷電事故,現場人員不要驚慌失措,應立即根據現場情況采取自救;同時通知礦調度,礦調度要馬上匯報礦總值班及礦長、機電礦長、生產礦長、安監(jiān)處長、總工程師及機電科有關人員,成立救援指揮部。并在第一時間趕到事故現場。 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制定事故處理方案和措施。并按事故處理方案和措施實施,對事故現場進行滅火救災工作。13、 如果發(fā)現遭受雷擊者,現場人員不要驚慌失措,應立即對其進行急救,同時以最快的速度通知礦調度,礦調度立即通知保健站醫(yī)務人員帶齊必備的工具及器材,立刻趕往出事地點,同時通知汽車隊并聯(lián)系公司醫(yī)院搶救。受雷擊被燒傷或嚴重休克的人,身體并不帶電。應馬上讓其躺下,撲滅身上的火,并對他進行搶救。若傷者雖失去意識,但仍有呼吸或心跳,則自行恢復的可能性很大,應讓傷者舒適平臥,安靜休息后,再送公司醫(yī)院治療。若傷者已停止呼吸或心臟跳動,應迅速對其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心臟按摩,在送往公司醫(yī)院的途中要繼續(xù)進行心肺復蘇的急救。2.2預防措施 防直擊雷,裝設獨立的避雷針或避雷線,使被保護的建、構筑物處于被保護的范圍之內,要14、求其接地電阻不大于10歐姆。 機電科按規(guī)定配備試驗組;認真執(zhí)行防雷設備設施定期檢測制度,試驗組(各有關單位配合人員)負責每年雨季(6月10日9月20日)前對礦內地面所有防雷保護用的避雷針、避雷線及接地極的接地元件之接地電阻測試,各系統(tǒng)的接地電阻必須達到要求,不合格的及時處理或更換。 避雷器要在每年3月15日前試驗合格后投入運行,11月15日脫離運行。 各有關單位平時要加強對防雷保護系統(tǒng)的檢查,嚴禁因施工等原因造成接地極斷線、連接螺絲松動等現象的發(fā)生,保證地面防雷電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 人身防雷擊措施: 雷雨天,手持式對講機、小靈通手機要盡量不用;盡量避免使用外接天線收聽、收看節(jié)目;要關上高層建筑的15、門窗。 雷雨天,要遠離建筑物的避雷針及其接地引下線,遠離各種天線、電線桿、煙囪、旗桿;應盡快離開鐵絲網、孤立的樹木和沒有防雷裝置的孤立小建筑等。 雷雨天氣盡量不要在曠野里行走,要穿塑料等不浸水的雨衣;要走慢點,步子小點;不要騎在自行車上行走;不要用金屬桿的雨傘,肩上不要扛帶有金屬桿的工具及金屬材料。發(fā)現雷雨天氣要迅速到安全處所躲避,在兩次雷擊之間一分鐘左右的間隙,應盡可能躲到能夠防護的地方去,嚴禁在路燈、電桿及樹下躲避。 雷暴時,人體最好離開可能傳來雷電侵入波的線路和設備1.5m以上。地面廠房內巡檢要遠離廠房內的窗戶(特別是無法關閉及與戶外未隔斷的門、窗),不要靠近暖氣管、自來水管、下水管、電16、纜、與室外相連的管道、室內的金屬設備、電源線、電話線、廣播線、閉路線等處,以防止這些線路和設備對人體的二次放電。 雷雨天氣盡量不要在工業(yè)廣場內的樹林內、屋檐下行走,要走大路,并迅速通過;不要用金屬桿的雨傘,肩上不要扛帶有金屬桿的工具及金屬材料。 巡視時手中不要拿金屬器具,發(fā)現雷雨天氣要迅速到安全處所躲避,在兩次雷擊之間一分鐘左右的間隙,應盡可能躲到能夠防護的地方去,嚴禁在路燈、電桿旁躲避。 雷雨天氣禁止在室外搬運鋼管、鐵板等金屬材料。 人在遭受雷擊前,會突然有頭發(fā)豎起或皮膚顫動的感覺,這時應立刻躺倒在地,或選擇低洼處蹲下,雙腳并攏,雙臂抱膝,頭部下俯,盡量縮小暴露面。 注意收聽氣象預報、預警;17、定期對員工進行相關專業(yè)知識培訓。三、 暴風雪自然災害專項應急預案礦區(qū)范圍內一旦突發(fā)暴風雪,有可能導致公路、鐵路交通中斷,危房、險房被大雪壓塌,上下班員工受阻,受困人員被凍傷,輸電線路、通訊線路、煤氣管路、上下水等管路被大風刮斷和凍裂,引發(fā)一系列安全事故。必將嚴重影響礦區(qū)的生產安全和員工群眾的生活秩序正常進行。1、暴風雪災害信息管理災害信息報告內容災害信息報告內容是指暴風雪發(fā)生的時間、地點、背景,災害造成的損失(包括:人員受災情況,人員傷亡數量,房屋倒塌、損壞情況及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等情況。),已采取的救援措施和災區(qū)的需求。災害信息報告時間井田區(qū)域內突發(fā)的暴風雪災害,凡造成生產中斷、員工上下班困18、難或較大財產損失的,相關單位應及時向調度室匯報,最遲不得晚于災害發(fā)生后1小時。調度室接到報告后,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審核、匯總災情數據的工作,向暴風雪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報告。四、 暴風雨自然災害專項應急預案1、危險源突降大暴雨、特大暴雨會導致井口進水,生產場點被淹,人員被困;生產物資無法輸送;狂風吹斷供電線路,導致生產用電中斷。脆弱性及風險分析:井口進水。 地面廠房被淹。 狂風吹斷供電線路,導致生產用電中斷。風險及隱患治理:針對上述風險及隱患,曉明礦每年要在雨季到來之前制定下發(fā)相應的防汛、防雷電措施,進行綜合治理。2、職責 有關的區(qū)、隊、班長:負責查對留在本區(qū)內的人數,并采取措施將他們有組織地19、帶領撤到安全地點直至地面,將在現場所見到的事故性質、范圍和發(fā)生原因等情況,如實詳細報告給礦調度,并隨時接受礦長命令,完成有關搶救和災害處理任務。3、預警行動組織準備:各單位應急救援搶險小組要有健全防汛組織指揮機構,落實防汛責任人、防汛隊伍和建立健全山洪易發(fā)重點區(qū)域的監(jiān)測網絡及預警措施,加強防汛專業(yè)搶險隊的建設。物料準備:各單位應急救援搶險小組要有必需的防汛物料儲備,合理配置。在防汛重點部位應儲備一定數量的搶險物料,以應急需。4、暴風雨災害應急預案1、接警最先發(fā)現井口進水或廠房被淹的現場工作人員應立即用電話向礦調度匯報,匯報時應盡量說清水害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現場人員情況、波及范圍及影響程度等20、情況。2、應急啟動 礦調度接到水害事故匯報后,應立即向當日值班調度長匯報,調度長根據匯報情況立即向總指揮匯報。 總指揮接到匯報后,應立即命令啟動曉明礦暴風雨救援預案。3、救援行動 礦調度接到總指揮命令后,按照水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通知指揮部成員到達調度室集合,同時通知所有受到水害威脅的工作人員迅速撤離,通知車隊備車,保健站醫(yī)護人員待命。 指揮部成員到調度室后,總指揮應立即派一名副總指揮到事故現場,成立現場搶險救災指揮部,組織協(xié)調現場搶險救災工作。 受水害威脅的所有人員接到通知后,迅速撤到安全地點(堅固的建筑物上或地面較高地點)等待救援。 副總指揮到達現場后,應立即對人員的安全撤離情況、水災大小21、可能波及到的地點等實際情況向總指揮匯報。 指揮部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制定搶救方案及安全技術措施,積極組織搶救。 搶險救災方案確定后,應立即組織人力、物力進行搶險救災工作。 立即調集“三防”文件中搶險隊伍,首先調動救護隊(8126)、武裝部(8265),其它隊伍為預備隊,根據險情隨時調動。 搶險人員立即到供應科倉庫領取搶險工具、物資、設備,并迅速趕到事故現場。 在現場指揮的領導下投入搶險救災工作。首先對進水口進行封堵,筑擋水墻,高度根據實際情況而定,盡量減少雨水灌入。然后要加大排水工作,疏導地面水的流向。 在雨季沉區(qū)公路(調兵山曉明礦)如果被淹,在礦崗位工種堅守崗位,不能漏崗、脫崗。其他員工在指22、揮部的統(tǒng)一領導下,快速搶修道路,解決了員工通勤。五、 地震自然災害專項應急預案1、救援行動礦抗震減災總指揮部,根據各單位匯報的人員傷亡情況和建筑物破壞程度成立現場搶險組,奔赴各受災現場組織搶救。搶險組分井下?lián)岆U組和地面搶險組。井下?lián)岆U組要配合礦山救護隊對井下受災人員進行有組織、有步驟的搜救。地面搶險組由應急分隊、義務小分隊等人員組成,利用可利用的一切機械設備對被埋人員進行搜救。 搶險救災人員在搶險過程中要保護好自身安全,避免應急人員出現不必要的傷亡。六、 選煤廠事故應急預案1、選煤廠有害氣體及煤塵爆炸事故的救援方案現場人員或其它人員發(fā)現事故后立即通過電話向礦調度室匯報,詳細說明爆炸的地點、范圍23、人員傷亡情況,以及是否引發(fā)火災、火勢及蔓延和對人員的威脅情況。礦調度室接到匯報后,要立即向礦山救護隊報警,說明事故情況,命令地面變電所切斷通往災區(qū)及受威脅區(qū)域的電源,在礦山救護隊到達之前,組織礦輔助救護隊待命,做好協(xié)助礦山救護隊的準備工作。并盡快了解爆炸地點、影響范圍、有無人員生還可能等情況,判斷遇險者所處的位置,為搶險工作贏得時間。礦調度室立即通知通知影響范圍內的人員立即撤離險區(qū),并按照總指揮的指令,命令運輸隊、汽車隊、保健站、供應科等單位準備救災,地面非常倉庫通往災區(qū)的運輸道路要暢通無阻。在礦山救護隊到達后,由礦山救護隊員進入現場偵察,了解有害氣體濃度和建筑倒塌情況,然后確定搶險行動方案24、,經總指揮決定實施。由總指揮指派處理事故的現場總指揮,并安排應急專業(yè)隊及其他隊伍投入搶險救災工作。各應急專業(yè)隊接到總指揮命令后,立即組織人力物力投入搶險救災工作。如果因爆炸引起火災,搶險救災工作按照地面火災應急預案執(zhí)行。礦應急專業(yè)隊進入爆炸地點,首先搶救遇險人員,在搶救被冒落的物體埋住的人員時,盡量使用人工操作,如果必須使用工具等器械時,要謹慎、小心,以免碰傷遇險人員,加重傷害。救護人員在搶救遇險人員過程中做好自我防護,防止被倒塌或掉落的物體打傷。武裝部負責立即疏散影響范圍內的人員,并設置警戒線,嚴禁與搶險救災無關人員進入。保健站醫(yī)務人員立即趕赴爆炸現場,成立臨時救護站,并準備好治療創(chuàng)傷和燙傷25、的主要藥物和器械,隨時準備搶救受傷的遇險人員。汽車隊將救護車開至指定地點待命,隨時運送傷員至集團公司總醫(yī)院。事故單位干部負責統(tǒng)計遇險人數,待遇險人員全部救出后方可進行徹底清理工作。七、 矸石山災害事故應急預案矸石山可能發(fā)生爆炸、滑坡、一氧化碳中毒、跑車等重大災害事故。1、矸石山爆炸、滑坡預防措施運輸隊按規(guī)定做好矸石山的巡檢工作;保安區(qū)定期對矸石山的溫度、一氧化碳等進行取樣分析,發(fā)現異常及時采取措施處理。實行煤矸分裝分運,盡量回收混在矸石中的煤塊,選煤廠要認真洗選,減少矸石中的含煤量,以減少矸石山可產熱資源的堆積。在矸石山附近50米范圍內設置禁止進入的標志,不準閑雜人員逗留,嚴禁人員上矸石山撿煤26、,武保科要認真巡查。嚴禁隨意挖掘矸石山山體,防止雨季受雨水沖刷,導致山體矸石滑坡 。二段信號工定期上矸石山查看,發(fā)現異常情況,及時匯報 。在連續(xù)陰雨天時,應盡量避免人員在矸石山上或附近作業(yè),避免萬一發(fā)生矸石山爆炸或滑坡時傷及人員。雨天和雨后三天內不許上山作業(yè)。運輸隊做好對矸石山自燃的滅火工作。起架子和走架子時,架子下墊的道木要墊平墊實,以防止壓力不均造成滑坡。走架子時要在大腳的前方留有0.8米的貨位。以防止受壓力造成滑坡。搶險救災人員及施工人員在到矸石山坡施工時要系上保險繩,以防止滑坡傷人。矸石山停止生產時,翻矸車要停放在山坡中間位置。不要停放在翻矸架上。以防止造成壓力不均出現滑坡。2、矸石山27、一氧化碳中毒預防措施實行煤矸分裝分運,盡量回收混在矸石中的煤塊,洗煤廠要認真洗選,減少矸石中的含煤量,以減少矸石山可產熱資源的堆積。在矸石山附近50米范圍內設置禁止進入的標志,不準閑雜人員逗留,嚴禁人員上矸石山撿煤,武裝部要認真巡查。矸石山作業(yè)時,應隨時使用AZD-1型智能式多參數檢測報警儀測量有害氣體濃度。根據煤礦安全規(guī)程第100條礦井有害氣體最高允許濃度一氧化碳為0.0024之規(guī)定,檢測報警儀報警點設定為24ppm 。每次起移矸架前一天,將AZD-1型智能式多參數檢測報警儀送交保安隊進行校驗,校驗合格后方可使用。矸山頂部作業(yè)、起移排矸架前,必須檢測CO濃度。CO濃度超過24ppm時不允許作28、業(yè)。作業(yè)人員進入排矸架內部作業(yè)時,應隨時檢測CO濃度。報警儀檢測高度為距離地面8001000mm 。施工中,檢測CO濃度超限時,應立即停止作業(yè),待采取措施降低CO濃度達正常后,方可繼續(xù)作業(yè)。低氣壓無風天氣和霧天時,禁止作業(yè)人員上矸山進入排矸架內部作業(yè)。凡上矸石山作業(yè)人員必須佩戴呼吸器及氧氣自救器。八、消防水池防投毒措施消防水池的閥門井蓋,人孔井蓋,人孔井蓋要完好并蓋上鎖,通氣孔要牢固完好。消防水池周圍環(huán)境要經常清掃防止粉塵進入池內。消防泵房工作人員要定期進行健康狀況檢查,有傳染病人員嚴禁在消防泵房工作。消防泵房工作人員要認真執(zhí)行重點要害場所安全保衛(wèi)管理制度,發(fā)現水池附近有可疑分子要馬上向礦有關29、部門匯報。消防泵房工作人員每班必須檢查一次水池的閥門井蓋,人孔井蓋,通氣孔是否完。好井蓋是否蓋嚴上鎖并做好紀錄。隊管理人員要定期到消防泵房檢查發(fā)現問題及隱患及時整改。九、地面火災事故應急預案地面火災發(fā)生后,臨時組織機構立即組織直接滅火,打119報火警,并匯報礦調度。礦調度接到匯報后立即按程序匯報,及時傳達指令,武裝部要迅速趕到現場維持秩序地面單位干部、易燃易爆的廠點及主要庫房的工人都必須掌握滅火器及消火栓的存放地點.及其使用方法。滅火人員迅速弄清火災性質,采取不同的滅火方法 電火:切斷電源后方可用水進行滅火。 油脂類火災:只能用化學滅火器材和砂、土滅火,禁止用水。其它火災可用水、化學滅火器及砂30、土等方法直接滅火。有人被困在火區(qū)時,救人第一,當災區(qū)內有可燃氣體、有毒氣體、爆炸物時,如不能迅速撲滅則必須盡快疏散人員,由專業(yè)隊伍進行滅火。傷員立即送往醫(yī)療點進行救治火勢較大時,只準從邊緣向中心(滅火彈除外)逐漸進行滅火 。迅速消除或控制火區(qū)邊緣易燃物,防止災情擴大。正確使用滅火器,防止發(fā)生意外。迅速清理消防通道,及時引導消防車到達火災現場。十、現場搶救措施1 頭部受傷傷員的搶救措施現場人員自救互救:對單純頭皮挫裂傷要立即進行止血,可采用干凈的毛巾、衣服等在傷口處進行填塞加壓包扎后運至井上進行救治。對頭骨骨折傷員進行止血時不可使用填塞加壓止血法,做簡單包扎后送上進行救治。有鼻腔及耳道流出血性31、液體時萬不可堵塞。醫(yī)療衛(wèi)生救援:詳細詢問傷情及現場救治情況,了解受傷機制。檢查傷口包扎情況,必要時重新處理。檢查有無其他復合傷以及傷者生命體征,對傷情做出初步判斷。嚴重者立即進行現場救治。由救護隊負責搬運升井,轉運至上級醫(yī)院。2 頸部受傷的搶救措施現場人員自救互救: 立即脫離事故現場至安全地方,搬運時要注意由專人負責保護頭頸部使其與身體保持水平,不可扭動、后仰。 將傷者放在擔架上,取平臥位,頸部兩側要用衣服等固定。醫(yī)療衛(wèi)生救援:立即檢查傷者生命體征及四肢運動、感覺情況,檢查呼吸道是否通暢。對傷情做出初步判斷并做出相應處理。用頸托固定傷者頸部。由救護隊員立即搬運升井,注意不要顛簸、傾斜,以免加重32、傷情。3 胸部受傷的搶救措施現場人員自救互救: 立即脫離事故現場至安全地方,解開衣領,觀察呼吸道是否通暢,有異物或分泌物要立即清除。初步檢查傷情,如有無開放傷、骨折等,觀察呼吸情況,呼吸、跳停止的立即進行人工復蘇。對開放傷(傷口有血性液體和氣泡或直接有氣體外漏時)要立即用干凈的毛巾填塞傷口,使開放傷變閉合傷。對有胸壁塌陷者要用毛巾、衣物等壓住塌陷處,再用膠帶等固定。醫(yī)療、救護人員到達現場后救援:詳細詢問傷情及現場救治情況。檢查患者呼吸及呼吸道情況,給氧。檢查生命體征,檢查心、肝、脾部情況,判斷有無復合傷。立即進行急救處理、并升井護送上級醫(yī)院。4 腹部受傷的搶救措施現場人員自救互救:立即將傷者抬33、至安全處,傷者屈膝仰臥,在膝下用衣服等墊起來使腹部肌肉松弛,有呼吸、心跳停止的立即進行人工復蘇。對開放的傷口立即進行包扎止血,對腸外露的處理復原,用干凈的濕毛巾覆蓋。傷者頭部應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進入喉嚨造成窒息,絕對禁食水。搬運時要注意輕抬輕放。醫(yī)療、救護人員到達現場后救援: 了解受傷機制,檢查傷口情況。 檢查患者生命體征,初步判斷傷情并做出相應處理。由救護隊負責迅速升井轉院。5 脊柱受傷的搶救措施現場人員自救互救: 迅速脫離受傷現場,可用三人平托的方法搬運,萬不可二人搬運。將傷者放置在平板擔架上。對開放的傷口進行簡單包扎、止血。醫(yī)療、救護人員到達現場后救援:立即檢查傷情,檢查有無復合傷并做34、出相應處理。指導救護隊員搬運,途中不可顛簸、傾斜。6 四肢受傷的搶救措施現場人員自救互救: 立即包扎止血,對骨折的部位進行簡單的固定,對有骨折端外露或畸形的不可進行復位。 對肢體離斷者要將其離斷的肢體保留。醫(yī)療、救護人員到達現場后救援:立即檢查傷者骨折及固定情況,必要時重新固定。檢查患者生命體征,檢查有無復合傷、多發(fā)傷并進行相應處理。立即升井護送至上級醫(yī)院。7 一氧化碳中毒的搶救措施現場人員自救互救: 要迅速正確佩帶好自救器并脫離現場到通風良好的地方。迅速解開衣領并注意保暖。有呼吸心跳驟停的立即進行人工復蘇。醫(yī)療、救護人員到達現場后救援:立即給患者吸氧。 檢查生命體征,對危重人立即進行相應的救35、治。 立即升井護送至上級醫(yī)院。8 心跳呼吸驟停傷員的搶救措施現場人員自救互救:立即將傷者放至安全處,取平臥位。解開傷者上衣、腰帶,檢查呼吸道是否通暢,有異物立即進行清除。立即進行人工心肺復蘇(見附頁)。醫(yī)療、救護人員到達現場后救援: 迅速了解判斷傷情。繼續(xù)進行人工心肺復蘇(見附頁)。給予相應的藥物治療。立即升井轉送上級醫(yī)院,途中堅持邊救邊送的原則。9 溺水傷員的搶救措施現場人員自救互救:立即將溺水者救至安全、通風、保暖的地點。清除口鼻內的異物,確保呼吸道的通暢。 將傷員俯臥于救護者屈曲的膝上,救護者一腿跪下,一腿向前屈膝,使溺水者頭向下倒懸,以利于迅速排出肺內和胃內的水。立即進行徒手人工呼吸。36、醫(yī)療、救護人員到達現場后救援: 立即檢查患者生命體征,繼續(xù)進行人工呼吸。給予相應的藥物治療。立即升井轉送上級醫(yī)院。10 觸電傷員的搶救措施現場人員自救互救: 立即切斷電源,將傷者抬至安全處。檢查傷者呼吸心跳情況,對呼吸心跳停止的傷者立即進行人工心肺復蘇(見附頁)。醫(yī)療、救護人員到達現場后救援:立即檢查患者生命體征,繼續(xù)進行人工心肺復蘇(見附頁)。給予相應的藥物治療。立即升井轉送上級醫(yī)院。11 燒傷傷員的搶救措施現場人員自救互救:迅速脫離燒傷現場,不要大聲呼喊,以免造成呼吸道燒傷。將燒灼的衣物去掉并檢查呼吸道情況。有條件用清水沖洗燒傷部位。醫(yī)療、救護人員到達現場后救援: 檢查傷者燒傷情況,注意有無呼吸道燒傷。 檢查傷者生命體征,對大面積燒傷的傷者進行補液治療。對燒傷創(chuàng)面可用干凈的濕毛巾進行覆蓋以免污染。 立即升井轉送上級醫(yī)院。
物業(yè)資料
上傳時間:2021-02-20
7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