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中心項目科研樓和研發樓安全應急預案(2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66830
2022-09-01
20頁
89.04KB
1、xx科研中心項目部安全應急預案編制日期: 2013年 9月 審批日期:2013年 9月 目 錄一、編制目的3(一)編制目的3(二)引用的相關文件3二、工程概況:3三、應急預案的范圍4四、應急救援系統的組成、職責及分工5(一)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的職責5(二)應急救援指揮機構人員配置及職責分工6(三)指揮部成員所屬各職能部門職責6(四)應急救援專業隊的組成與分工7五、發生安全事故的緊急處置措施9(一)事故分類及處置9(二)事故報告原則13(三)事故報告內容14(四)、事故應急處理流程圖14(五)報警和通訊15(六)現場搶救16(七)應急恢復16(八)應急結束16六、條件保障及資源配置17七、應急救援2、組織的培訓及學習18八、應急救援預案的修改18九、應急救援需要的物資19十、應急疏散平面布置圖20一、編制目的(一)編制目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建設工程重大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和北京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規定的要求,貫徹執行中鐵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有關安全生產的精神,為了對工程施工中可能的發生的重大事故或緊急情況,做出應急準備與響應,預防或減少可能造成的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及時有效地開展生產安全事故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結合本項目的實際情況、特點,制定本質量、安全等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二)引用的相關文件本應急救援預案按照北京市建筑3、施工安全管理資料統一用表中施工現場應急救援預案編制要點的要求,結合有關的規定進行編制。二、工程概況:擬建建筑為兩棟12層的科研樓和研發樓,下設2層地下室。一棟1層的學術報告廳,設一層地下室,及兩層的地下車庫,總建筑面積為72952.92m2 ,建筑0.000=44.000。由于場地地質、地形及環境的限制,本建筑地下室開挖需要進行支護。擬建xx科研中心工程位于北京市海淀區永嘉北路,基坑北側臨近豐賢東路綠化帶;基坑東側臨近鐵科院施工區域;基坑南側臨近北清路綠化帶;基坑西側為永嘉北路。三、應急預案的范圍本預案適用于施工現場、辦公生活區發生質量安全事故或緊急情況的應急救援的具體工作。本應急救援預案是指4、可能發生的造成一次死亡1人以上或重傷(急性中毒)2人以上以及其他性質特別嚴重、影響重大的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方案,事故包括:1、火災事故。2、交通安全事故。3、施工質量安全事故。4、易燃易爆物品重大安全事故。5、化學危險品安全事故。6、壓力容器和特種設備安全事故。7、流行病及食物中毒事故。8、其他安全事故。四、應急救援系統的組成、職責及分工(一)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的職責項目部成立“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由項目經理崔鳴宇為總指揮,薛延昌任副總指揮,指揮領導小組由各班組負責人組成,下設事故應急救援辦公室,日常工作由施工組兼管。發生安全事故時,以指揮領導小組為基礎,成立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分設聯絡通5、訊組、治安疏散組、搶險搶救組、醫療救護組、義務消防隊、物資供應和運輸組、事故調查組等七個組。1、指揮領導小組職責(1)負責本項目“預案”的制定、修訂;(2)組建應急救援專業隊伍,并且組織實施和演練;(3)檢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2、應急救援指揮部職責(1)發生事故時,由指揮部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2)組織應急救援專業隊伍實施救援行動;(3)向上級匯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4)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經驗教訓。(二)應急救援指揮機構人員配置及職責分工1、總 指 揮:組織指揮項目的應急救援工作,并負責提供應急救援工作所需的資源(人6、力、物力、財力)。2、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3、成 員:項目部所屬班組負責人。4、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總指揮: 崔鳴宇副總指揮:薛延昌 吳清龍施工組財務部技術組材料組xx科研中心項目部后勤(三)指揮部成員所屬各職能部門職責1、施工組:由 高彬 負責,協助總指揮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及事故處置工作(包括:負責應急救援措施、方案的歸口管理,及時擬定應急救援方案按事故報告的有關規定,負責監理、業主、當地有關部門和隸屬上級有關部門的快報工作)。同時負責拍攝現場照片,負責事故現場的聯絡通訊和對外聯系,必要時代表指揮部對外發布有關信息;保衛負責現場的警戒、看護及治安保衛,配合生產調度7、室做好現場人員疏散引導,做好傷亡人員和家屬的善后工作。2、后勤:由王兆鑫負責,負責事故處理時總體調度工作;事故現場醫療指揮、分類搶救和善后工作,負責保護事故現場及時組織搶險人員、調配設備,人員疏散引導和對受傷人員進行搶救,保證足夠事故應急使用的車輛和受傷人員的生活必需品,并負責落實應急救援指揮部安排的其它工作。同時向有關部門收集有關工傷賠償的有關的法律的規定和辦理手續程序。3、技術部:由 劉志成 負責,負責事故現場的保護,繪制事故現場圖,收集事故現場資料,調查事故經過,做好調查筆錄,分析事故原因等為事故處理提供原始依據,為保險索賠提供相關單證,(包括:制定高空作業、邊坡施工、坍塌、土石方開挖、8、起重吊裝、防火防爆、防洪渡汛、運輸車輛等安全技術措施),防止事故擴大和預防措施。4、財務部:由崔鳴宇負責,負責保證應急處理急需資金的投入,特殊情況下可先支付現金后補辦手續;負責相關索賠資料的收集與匯總工作。5、材料組:由 張效強負責,負責大型設備、施工車輛、機械、起重機械突發事故的應急歸口管理,并協助應急組織工作;負責搶救物資的供應和運輸工作。(四)應急救援專業隊的組成與分工全體員工都負有重大安全事故報告和應急救援的責任和義務,各班組、人員必須無條件服從應急救援指揮部的調度和安排,提供所需的人員、設備,積極參加事故救援搶險、搶救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中的人員和財產損失。各救援專業隊伍是重大事9、故應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其任務是擔負項目在發生事故時的救援和處理,其組成和分工如下:1、聯絡通訊組由 曹明萌 負責,擔負聯絡和對外媒體聯系任務。2、治安疏散引導組:由 王于輝 負責,擔負現場治安,交通指揮,設立警戒,指導指揮現場人員、設備引導疏散。3、搶險搶救隊由 薛延昌 負責,負責事故現場人員、設備的搶救、搶修工作,防止事故擴大,降低事故損失,抑制危害范圍擴大。4、醫療救護隊由 王兆鑫 負責,負責事故受傷者的尋找、緊急救護、保護、轉移,以及聯系外援救助。5、義務消防組由 王建偉 負責,承擔消防火災事故的撲救、應急疏散及事故應急救援工作。6、物資供應、運輸組由 張效強負責,負責傷員生活必需品及搶10、救物資的供應任務和運輸任務。7、事故調查組由 劉志成負責組建,負責調查事故經過,做好調查筆錄,繪制現場圖,拍攝現場照片或錄像,收集現場資料,分析事故原因,為事故處理提供原始依據,為保險索賠、事故責任明確提供相關單證。五、發生安全事故的緊急處置措施為保證生產安全事故能及時報告和順利調查,維護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安全,項目經理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國務院1991年5月1日起實施的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第3號令,即工程建設重大事故報告和調查程序規定以及北京市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制定本工程的應急響應程序。(一)事故分類及處置1、質量事故(1)項目部全體11、人員必須高度重視施工質量,牢固樹立“百年大計、質量第一”思想,在施工中嚴格質量控制管理,盡量避免發生質量事故。(2)當發生輕微質量事故時,可由技術組現場提出搶救整改意見,監督落實,并以書面形式上報經理室主管領導。(3)當發生重大質量事故時,必須迅速召集各應急救援隊伍進行搶險救災,初步提出救援方案,避免事態進一步擴大。同時以最快速度向主管領導匯報事故損失估算情況。 (4)時刻牢記“安全第一”的思想,堅決杜絕由此引發任何安全事故。(5)事故處理上報內容必須包括發生的時間、過程、部位、損失情況、采取的措施、整改情況、調查結論和初步處理意見等。特大質量事故還必須及時向公司領導詳細匯報,由公司領導確定對12、項目經理部的最終處理意見或結論。2、安全事故(1)公司、分公司對項目部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安全生產檢查、督促。(2)項目經理部在施工中必須嚴格做到安全生產,對新進場工人進行“三級”安全教育,并對所有工人分工種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對施工現場檢查、監督,及時消除各種安全隱患。(3)當發生的是一般安全事故時,指人員輕微受傷或財產損失很小情況,召集相應的應急救援隊伍進行搶險,受傷人員必須及時診治或送醫院治療,做好事故登記,上報項目經理部備案。(4)當發生死亡或重特大安全事故時,本預案是指可能發生的造成一次死亡1人以上或重傷(急性中毒)2人以上以及其他性質特別嚴重、影響重大的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方案,各應急救援13、隊伍必須及時到場進行搶險,醫療救治隊伍、救護車輛必須及時到位,保證通訊、交通暢通,保護好事故現場。并按國家有關重大特大安全事故上報規定程序上報。(5)搶險前,必須迅速確定人員傷亡、設備設施毀壞情況,如有當班人員失蹤或下落不明時,不得采用大型搶險設備進行搶險,如救援隊伍無法滿足搶險或缺乏搶險經驗時,必須及時向政府有關部門申請援助。(6)在事故發生后必須做好如下工作:a、迅速搶救傷員并保護好事故現場事故發生后,現場人員必須有組織、有指揮地搶救傷員和排除險情。嚴格保護事故現場,采取有效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防止事故擴大。b、接受、配合上級調查組進行事故調查在事故調查組開展調查時,有義務為調查組出具相關14、人證、物證,提供調查所必須的一切原始證據、證明,同時應積極主動參與事故調查。C、保護事故現場在事故發生后,在積極搶救傷亡人員和降低事故損失的同時,必須保護好事故現場,對事故現場原貌繪制簡要圖(但必須有證人),如有可能,進行拍照。嚴禁以搶救為名故意或蓄意破壞事故現場,阻礙調查組調查事件真相。d、分析事故原因,確定事故性質:積極參與事故分析,接受教訓,采取相應措施??梢詫φ{查組給出的事故分析結論進行申辯,真正找出直接原因、間接原因和事故責任者,根據調查所確認的事實,確定事故中的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再根據其在事故發生過程中的責任,確定主要責任者。3、應急處置措施(1)發生事故時,迅速召集各應急救15、援隊伍進行搶險救災,初步提出、制定并落實救援方案,避免事態進一步擴大,同時以最快速度向主管領導匯報事故損失估算情況;采取一切措施,最終保證施工要求。(2)召開參與工程參建各方的緊急現場會議。通過會議,從技術角度解決事故補救措施。(3)在事故的搶救過程中,必須本著“安全第一”的工作部署,避免事故的進一步擴大,影響人員的生命安全。4、項目部重大火災、爆炸、中毒等搶險事故(1)項目部辦公樓和臨時宿舍a、項目部辦公樓和臨時宿舍如發生重大火災、爆炸事故,應迅速啟動應急的程序。b、項目部負責人接到應急報告后,應迅速做出應急指令,并迅速召集各應急準備小組。c、處理重大火災、爆炸事故應一邊組織人員迅速撤離,一16、邊組織人員控制事故蔓延,并撥打火警電話,及時向公安消防部門報告。d、專業消防人員到達現場后,要積極主動配合做好撲救火災、爆炸事故工作,并聽從專業消防人員的統一指揮。F、以最快速度報分公司經理室主管領導。(2)施工現場a、事故發生后,最早發現者應迅速向事故現場負責人報告,并迅速采取相應的應急救護措施。b、事故現場負責人接到報告后,一邊組織現場人員采取對應的措施,盡力控制現場情況,疏散人員,火災、爆炸事故應組織人員迅速向壓力容器噴水,并轉移臨近的易燃易爆物品到安全地方,一邊向當地公安消防部門報警,同時向公司應急指揮部報告。c、應急救援指揮部接到應急事故報告后,應迅速下達應急救援預警的指令,通知指揮17、部成員和各專業救護隊迅速直往事故現場。d、指揮部成員通知所在部門按專業對應速向上級主管公安、環保、衛生等部門報告事故情況。e、消防隊到達事故現場后,消防人員配帶好空氣面具,首先查明現場有無受傷人員,并以最快速度將受傷者脫離現場,嚴重者應盡快送醫院搶救。f、指揮部成員到達現場后,根據事故狀態及危害程度做出相應的應急決定,并命令各應急救援隊立即開展救援,如事故擴大時,應請求支援。g、設備材料部負責人擔負事故現場的治安和交通指揮,組織糾察,在事故現場周圍設崗,劃分禁區并加強警戒和巡邏檢查。h、醫療救護隊到達現場后,與應急義務消防隊配合立即救護傷員,對受傷人員應根據受傷程度及時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對傷18、員進行清洗包扎或輸氧急救,重傷員及時送往醫療搶救。i、施工組負責人應隨時根據災情及環境天氣情況及時向指揮部報告,必要時根據指揮部決定通知擴散區域內的群眾撤離或指導采取簡易有效的保護措施。j、公安消防部門專業消防他到達現場后,指揮部應積極配合他們做好滅火救災工作,各救援隊伍自覺接受專業消防隊的調遣。(二)事故報告原則應遵循“迅速、準確”的原則,在第一時間上報質量、安全險情或事故情況。一般情況下由發生事故或發現險情的班組(人員)向項目經理部匯報,由項目經理部總指揮根據事故的性質、大小,向分公司、公司領導匯報,如果事故涉及人員傷亡或重大財產損失,總指揮還必須向勞動、檢察、公安、工會等及時匯報事故情況19、,必要時請求他們支援。(三)事故報告內容1、當事故發生后,發生事故的班組必須以最快方式,將事故的簡要情況向項目經理部報告,由項目經理部向分公司、公司及根據情況性質向當地的市、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及檢察、勞動(如有人身傷亡)部門報告。2、當事故發生后,發生事故的項目部應在二十四小時內寫出書面報告,按級、按程序和部門逐級上報。重大事故書面報告應當包括以下內容:a、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單位工程名稱、單位名稱;b、事故發生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的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c、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d、事故發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e、事故報告單位。(四)、事故應急處理流程圖1、外部應急流程圖事故發20、生班組項目經理部市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檢察、勞動等部門分公司、公司監理、業主上報上報上報上報下達應急指令下達應急指令下達應急指令2、應急救援指揮流程圖突發事件(事故)發現人分公司應急指揮部領導小組發現后立即向項目負責人或項目部質安負責人報告應急指揮機構各職能部門迅速做出判斷,成立應急指揮部,下達應急處理命令,啟動應急救援系統,并根據情況決定是否報警,以便外部應急服務機構及時參加搶救。判斷應急措施的適應性,并立即趕赴現場,跟蹤應急處理情況。處理完畢后評審應急預案和響應程序,必要時修改文件。(五)報警和通訊1、發現或得知事故的人員應立刻采取相應措施,并及時向項目負責人或應急指揮辦公室報告,如果是火21、災事故必須同時向消防部門報警。2、應急救援辦公室接到報警后,按照預案組成應急救援指揮部,并通知各專業隊各司其職,火速趕往事故現場,同時將事故簡要情況、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初步估計簡要向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匯報。3、指揮部成員根據類別迅速向監理、業主、公司報告,并視事故類別、大小向當地公安、安監局、工會、法院、檢察院等部門單位報告。4、報警和通訊一般應包括以下內容:(1)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事故態勢、相關設施;(2)事故類型:物體打擊、高空墜落、坍塌、觸電、火災、爆炸、中毒、機械傷害等;(3)必要的補充:聯系人姓名和電話等。(六)現場搶救1、在各應急救援組未到位之前,事故發現人員、事故班組,應根據22、事故類型,迅速采取適當有效的搶救措施,并保護好事故現場。2、各應急救援組到達事故現場后,根據各自分工和職責,在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各司其職,協調配合,采取有力措施,積極組織搶救,避免事態擴大。3、指揮部根據事故情況,及時與外援力量及相關方進行聯絡,請求支援救助。4、當事故得到控制后,立即成立兩個工作小組:(1)事故調查工作組:由應急救援總指揮牽頭,各職能部門聯合參與,并接受上級有關部門的領導,展開事故調查,調查事故發生的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2)恢復生產工作組:在指揮部、項目經理和總工程師的指揮下,組成由設備物資、生產、技術等相關部門和事故班組參加的搶修小組,研究制定搶修方案,盡快恢復生產23、。(七)應急恢復救援行動結束后,進入臨時應急恢復階段。包括現場清理、人員清點和撤離、警戒解除、善后處理和事故調查等。(八)應急結束當事故處理完畢,執行應急關閉,由事故總指揮宣布應急結束。六、條件保障及資源配置1、急救工具、醫療物品、物資按照任務分工做好物資器材準備,如必要的指揮通訊、報警、消防、搶修器材及交通工具、搶救物資等。2、人員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救援人員應按照專業分工,本著專業對口、便于集結和開展救援的原則,建立組織,落實人員。3、經費項目部應保證事故應急救援所需經費的來源、額度,單項列支報分公司主管領導批準。應急費用計劃填報項目:xx科研中心項目工程填報時間:2013年 月 日序號使24、用項目所占安全費用比例金額(元)實施人總費用1應急活動2應急教育3醫療用品4通訊費用5交通費用6應急搶救物資7機動調配 編制: 審核: 審批: 4、建立相關制度值班制度:每天由項目領導班子輪流值班,節假日安排好人員值班,而且必須有領導班子帶隊值班的值班制度。檢查制度:結合每月安全生產檢查,定期檢查應急救援工作情況。例會制度:結合安全生產會議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開指揮部成員和救援負責人會議,總結上階段的安全生產和工作情況,布置下一階段的安全和救援工作。總結評比制度:與安全生產工作同檢查、同評比、同表彰獎勵。七、應急救援組織的培訓及學習為做好日常各項質量、安全工作,避免發生各類事故,項目部應組織應25、急救援的培訓和學習,具體由分公司、項目部負責組織,根據專業分工不同,不定期進行培訓和學習,以提高指揮水平和應急救援能力。各班組長負責對其成員進行經常性的現場急救知識教育,包括:存在的危險隱患、防護用具的使用、各種信號的含義、緊急情況下應采取應急措施及配合事故搶救工作的注意事項等。八、應急救援預案的修改為能把新技術和新方法運用到應急救援中去,以及對不斷變化的具體情況保持一致,預案定期修改完善。對危險源和人員變化進行定期檢查,及時更新預案。九、應急救援需要的物資1、急救工具(1)、指揮通訊工具本工程的應急小組成員均配置手機作為日常的通訊工作,在整個工程的施工期間要求所有成員均24小時開通手機,以備26、應急所需。具體通訊見下表應急救援指揮部人員名單及聯系電話姓名應急指揮崗位職務電話崔鳴宇總指揮項目經理薛延昌副總指揮項目副經理吳清龍副總指揮安全員(2)、報警現場在醒目處張貼報警通訊錄,以便于現場發生緊急情況報警所需。具體報警聯系參見下表重大事故應急處理部門聯系電話單 位電話單 位電話火 警119報 警110急 救120(3)、消防本工程施工期間按照有關消防規定設置消防器材,主要包括滅火器、消防水池、消防鏟等消防器材,同時設置安全疏散警示標志牌。(4)、搶修器材及交通工具根據施工工程的特性,施工期間,如發生重大安全事故,項目部立即上報公司,通過分公司,立即調集搶修機械設備、物資和交通工具投入本工程的搶修、搶救工作。2、常備物資(1)常備的醫療物品 外用藥 內服藥品名適應癥品名適應癥云南白藥止血愈傷速效感冒膠囊發燒感冒創可貼小創傷出血氟哌酸腹瀉尿路感染京萬紅軟膏燒燙傷復方甘草片鎮咳祛痰碘酊(2%)局部消毒碘喉片喉炎扁桃體炎酒精(70%)局部消毒顛茄片胃痙攣紫藥水消毒防腐多酶片助消化獾油燒燙傷撲爾敏抗過敏風油精蟲咬、暈車、牙痛、關節病心痛定降血壓、治高血壓冠心病治便秘清涼油驅暑醒腦防治蟲咬阿司匹林解熱鎮痛跌打萬花油扭打傷安定失眠(2)器械擔架兩副、醫用氧氣一瓶、防毒面具十副十、應急疏散平面布置圖 具體應急疏散平面布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