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龍大道路基工程安全事故應急預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66927
2022-09-01
12頁
29.54KB
1、大龍大道一標段路基工程安全 事故應急預案編制: 審核: 批準: *集團有限公司*8路基工程項目部二一二年十月目 錄一、 概述(一) 工程簡介(二) 地理概況(三) 建筑概況(四) 編制目的(五) 編制依據(六) 應急預案體系(七) 應急工作原則二、 適應范圍三、 計劃考慮的應急預案與響應包括四、 應急組織機構及人員職責、權限、義務五、 事故可能狀況六、 應急行動(一) 火災與爆炸事故(二) 嚴重坍塌(三) 暴雨事故(四) 重大機械事故(五) 觸電事故(六) 地震災害七、 與外部的聯系及與外部專業處理組織的配合八、 記錄一、概述(一)工程簡介工程名稱:都勻大龍大道(幸福大道)路基工程建設單位:貴2、州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設計單位:廈門市市政研究院監理單位:*監理咨詢有限公司施工單位:*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二)地理概況:項目區地處貴州高原東南側地段,區域上位于南華準地臺與揚子準地臺的過渡地帶,受構造運動的影響山岳與谷地多呈南北走向排列,與構造線基本一致,地勢北部和西部高,南部與東部低,平均海拔938米,最低785米,路線區內主要為峰叢峽谷及盆地平壩等二類場地。(三)建筑概況:本路段路面設計寬度為40米,設計速度為50km/h質量目標:合格安全目標:采取有效安全措施,杜絕死亡及傷殘事故的發生,將輕傷事故頻率控制在1.2以下。工期要求:開工日期:2012年11月8日竣工日期:2013年1月17日3、(四)編制目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有三方面的含義1、事故預防:通過危險識別、事故后果分析,采用技術和管理手段降低事故發生的可能性且使可能發生的事故控制在局部,防止事故蔓延。2、應急處理:若遇事故發生(或故障)有應急處理程序和方法,能快速反應處理事故或將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3、搶救救援:采用預定現場搶險和搶救的方式,控制或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制定應急救援的目的是快速、有序、高效地控制緊急事故的發展,將事故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經過應急預案的編制,為工程中出現的問題盡早發現并能在最快的時間內得到有效的處理,做到防患未然。4、采取預防措施使事故控制在局部,防止突發性重大或連鎖事故發生。5、能在事故發生后有4、效地控制和處理事故,盡力減輕事故對人和財產的影響。(五)編制依據為了保證本項目的安全生產工作落實到實處,依據我國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建筑法和消防法等法律、法規和標準,根據有關政策規定并結合具體工作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此事故預防及應急預案。(六)應急預案體系:本應急預案在預定的過程中,考慮到本施工現場的特點,采用如下體系進行構架:對整個工程項目的綜合應急預案進行初步的設計,包括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組織構架、管理責權利的定義、應急救援的措施設計等等;重點對項目工程施工目標的應急預案及安全生產的措施進行詳細的設計。(七)應急工作原則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由事故的預防事故發生后損失的控制兩個5、方面構成。1、從事故預防的角度制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從事故預防角度看,事故預防應由技術對策和管理對策共同構成。2、從事故發生后損失控制的角度看,事先對可能發生事故的狀態和后果進行預測并制訂救援措施,一旦發生異常情況:(1) 能根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進行救援處理。(2) 可最大限度地避免突發性重大事故發生。(3) 減輕事故所造成的損失。(4) 同時又能及時地恢復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不能停留在紙上,要經常演練,才能在事故發生時做出快速反應,投入救援。“及時進行救援處理”和“減輕事故所造成的損失”是事故損失控制的兩個關鍵點。突發事件應對工作實行預防為主、預防與應急相結合的原則綜上所述,制定事故應急救6、援預案工作原則“以防為主,防救結合”。二、適應范圍本計劃適用于本工程項目安全與環境造成的污染事件、事故發生的應急處理。三、計劃考慮的應急預案與響應包括1、 火災與爆炸2、 嚴重坍塌3、 重大機械事故4、 物體打擊事故5、 食物中毒事故6、 地震災害四、應急組織機構及人員職責、權限、義務1、應急領導小組由項目部項目經理、現場技術負責人、副組長、應急工作組由項目部各施工隊相關工作人員組成。急救電話:120火警電話:119報警電話:110組織機構設置:(見附圖)組長:*負責全面工作主管人員、機械和資金調配。副組長:*負責機械和交通工具的組織、調配工作。現場搶救小組:*負責人事工作和搶險人員的緊急調配7、。醫療救治小組:*負責醫療和保管及護送工作。后勤服務小組:*負責交通工具的調配和事故現場交通安全指揮工作;負責事故現場的拍攝工作。保安小組:*負責信息傳遞、通訊暢通和聯絡工作,現場維護。成員職責:所有項目部管理人員負責信息傳遞、通訊暢通和聯絡工作;配合聽從指揮;應急工作由應急領導小組領導,實行統一管理和分級負責原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應急響應,負責事故發生后的信息傳遞,對外(上級機關、地方政府)通報情況,并組織相關人員對事故開展調查工作。工作小組負責事故的救助、及時通報、現場人員安撫等工作。項目部安全部門負責對應急調和良好情況進行定期檢查,負責對發生事故或緊急事件現場的照相、錄像等工作。8、事故發生或發現的班組和個人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同時,應采取可能的自救措施,并進行自救,及時撤離危險區。其次,要立即向現場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負責人或拔打應急值班電話報警,匯報發生和發現的情況。應急值班室工作人員接警后,應立即向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負責人報告情況,并通知相關工地人員緊急集合。6、應急工作負責人接警后應立即組織應急人員和相關人員到達事故現場(并根據事故性質準確估算所需各類器材和防護用品,調配到現場)。7、各應急負責人接警后,應立即組織應急人員進行搶救工作。按現場指揮人員要求,各應急分隊統一分為4個組:醫療救護組,負責傷員的搶救;安全警戒組,負責現場的警戒;搶險作戰組,負責搶險;搶救疏散組,組織9、人員和物資的疏散工作。8、根據現場情況,各級施工及管理人員,都有參加事故搶救的責任和義務。五、事故可能狀況1、由于當事人責任心不強,違反各種操作規程和管理規定,以及機械損傷等原因,會造成危險化學品泄露事故。危險化學品的泄露,可能會轉化為火災或爆炸事故,有的還能產生毒害和腐蝕作用。劇毒物品、放射線源泄露,能對人體造成嚴重的輻射和毒害,輕則影響身體健康,重則危及生命,而且污染環境。2、加強預防措施不力或外界原因,以及違反安全操作規程等,會導致土石方開挖后高臨邊堆積物墜落和坍塌事故發生。3、由于防護設施不全、不正確使用防護設施,以及違反安全操作規程等,會導致高空墜落事故,可能危及到人的生命安全。4、10、由于自然界原因,會出現大風、暴雨現象,如果措施不力,可能會導致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5、食物中毒方面由于不注意飲食衛生和環境衛生,可能導致食物中毒事故,六、應急行動(一)火災與爆炸事故1、應急工作負責人接警后,應立即組織現場的應急隊員趕赴現場自救,并根據事故現場統一安排進行搶救工作。2、應急工作負責人根據事故情況,決定將醫務人員、救護車輛、音像人員、(電工、超重)人員,以及有關人員和急需物資設施調運到事故現場。3、應急工作小組負責了解事故現場上需要的人員數量、地點、被威脅的程度,確定搶救人員的方法以及通道、器材、所需力量等,并具體組織搶救出的傷員,醫務人員要立即進行現場救護,并根據人員傷情確定是11、否需送醫院搶救,并隨車護理。4、應急工作負責人根據需要劃定警戒范圍,布置紅色警戒線,安排人員警戒,堅決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控制范圍,以免發生以外事故或影響搶救工作。5、安全監察部門負責人掌握事故現場受威脅的物質的性質、數量、形態、存放的方式、威脅程度。確定所需要的力量、器材、道路、方法,并派出專業人員迅速切斷事故現場范圍內的電源,關閉容易引發加速火災的爆炸、泄露蔓延的控制開關。6、發生火險時,有消火栓位置,應急人員首先要迅速打開事故現場的消防水源,利用消火栓進行滅火,阻止和控制火勢的蔓延和擴大。并充分利用現場的滅火器材進行滅火,無消防栓的,集中現場的滅火器材進行滅火。根據火勢情況由應急工作領導小組12、負責向外報警工作。7、搶救隊員要牢記先救人后搶救物品的原則,以免延誤時間,搶救物品先從貴重和有危險的物資進行搶救,并轉移到安全地帶。轉移物資人員跟在作戰組身后進行,組織好水槍掩護與清理火場障礙的有機配合,互相支援,并注意人員的安全。8、根據事故現場上的需要,應急負責人提出破拆結構部位、范圍、方法、所需人員、注意事項等具體方案,經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負責人同意后組織實施。在情況發生變化,來不及事先請求時,可行緊急處置,事后報告。9、參加自救人員按配置穿著防護用品,并根據火災和爆炸的原理合理使用滅火設施的器材,以免造成意外傷害。(二)嚴重坍塌1、發生嚴重坍塌時應急工作負責人接警后,立即組織現場的應急隊13、員趕赴現場,并根據坍塌事故現場的情況,安排搶救工作。2、應急工作負責人根據坍塌事故現場的需要,負責將醫務人員、救護車輛、音像人員、電工人員,以及有關人員和急需物資調動至事故現場。或與外界聯系車輛或救護車事宜,并派出人員隨同護理。3、應急工作負責人確定坍塌事故現場傷員的搶救方法、通道、器材、所需力量等,并具體組織搶救。4、應急工作人員根據需要劃定警戒范圍,布置紅色警戒線,并安排隊員進行警戒,堅決禁止無關人員進入坍塌控制范圍,以免發生意外事故或影響搶救工作。5、安全監督負責人掌握緊急事件性質,確定應急的安全措施,并安排搶救人員按日常培訓和演習方法與步驟實施自救。(三)重大機械事故1、機械應急預案與14、響應包括下列事故:(1)、大風對設備影響預案(2)暴雨及雷電對起重影響預案2、應急預案與響應計劃21 大風對設備影響預案211 項目部及時了解當地氣候特點及天氣預報,在天氣預報有6級以上大風時,及時與機械組負責人聯系。212 機械組針對各機械特點、場地要求等制定大風預防措施。213 機械公司每臺設備操作人員,按不同的措施對操作人員進行培訓,必要時進行演習。22暴雨及雷電對設備影響預案。221 項目部及時了解當地氣候特點及天氣預報,在天氣預報有暴雨及雷電時及時與機械組負責人聯系。222 事故發生或發現的班組及人員,應采取可能的自救措施(切斷電源、撲滅),撤離危險區域,立即向現場應急處理小組報警,15、報告事故簡要情況。223 項目部各主管領導、工程、保衛等部門負責人組成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接警后應急處理領導小組應根據事故情況組織應急人員趕赴現場自救,組織人員保護事故現場。224 應急處理小組領導負責向外部報警、疏散、搶救、保護財產等應急事宜。(四)邊坡高處墜落事故1、發生高處墜落事故,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程度,如傷員休克,應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盡快送醫院進行援救治療。2、出現顱腦損傷,必須維持呼吸通順,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喉16、阻塞。在股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3、運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時把傷者送往鄰近醫院搶救,運送中應盡量減少顛簸。同時,密切注意傷者的呼吸、脈搏、血壓及傷口的情況。(五)爆炸物體打擊事故當物體打擊事故發生后,搶救的重點放在對顱腦損傷、出血上進行處理。1、發生物體打擊事故,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如傷員發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盡快送醫院進行援救治療。2、出現顱腦損傷,必須維持呼吸通順,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喉阻塞。在股17、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六)中毒事故1、食物中毒者口內有食物、假牙、血塊等異物,可將其身體及頭部同量側轉,迅速用一只手指或兩只手指交叉從口角插入從口中取出異物,操作中注意防止將異物推到咽喉深入。采用暢通氣道,操作時,嚴禁用枕頭或其他物品墊在中毒頭下,及時送就近有條件的醫院治療。2、對于現場不宜實施搶救的(條件設備不足)需立即報119和120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領導報告。(七)地震災害1、做好地震災害的避災減災知識教育宣傳,使之在震災時,能夠有效應對。2、做好地震災害的演練工作,把避災路線,地點都要明確下來。七、與外部的聯系及外部專業處理組織的配合1、應急工作負責人根據事故性質和事故現場的實際18、情況,做出是否向外報警的準確性,并負責外部專業處理組織的聯系。2、在事故自救的基礎上,一旦外部專業處理組織到達現場,現場安全負責人立即口頭匯報事故情況及處置部署。并負責將所需人力、物力落實到實處。3、保衛負責人組織自救隊員與外部專業處理組織協調作戰,搞好堵截與保衛、突破與掩護、分割與消滅的密切配合,服從指揮,協同一致。4、現場應急工作負責人和安全監察、保衛負責人負責事故和事件的調查和處理,并積極協助社會相關機關的調查與處理,提供所需資料和實況,并協助傳喚有關人員。八、記錄1、搶險工作完成后,應配合應急處置中心做好善后處理、事故調查等工作,根據“三不放過”的原則開好事故分析會,維護社會穩定。2、現場安全負責人指定專人記錄事故現場實況,注意保留事故部位的現場痕跡和物證。安排音像人員進行現場照相和錄像,為調查事故原因提供線索。3、項目部事故記錄和事故調查,負責將事故經過、現場勘察、調查訪問、人員傷亡、物資損壞等綜合情況,裝訂成冊、存檔。并向現場安全負責人匯報事故調查情況。4、現場安全負責人根據事故調查情況,做出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決定和對今后改進工作的方案。保衛、安全監察部門負責按要求進行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