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嶼二期船舶溢油應急救援預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66954
2022-09-01
8頁
20.04KB
1、批準: 審核: 編制: 編制時間: 年 月 日1、總則1.1編制目的和原則保護水域環(huán)境和資源,防治船舶、設施和相關油類作業(yè)造成的溢油污染損害,保障人體健康和社會公共利益,保證正常的作業(yè)環(huán)境和工作秩序。充分考慮應急反應能力,建立本預案,一旦發(fā)生溢油事故,能迅速、有序、高效地組織本工地施工船舶溢油事件應急反應行動,對溢油事故作出最快速、最有效的處理,控制和清除溢油,將損失和危害減少到最低限度,最大程度地減少溢油事件對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實施國家制定的防污染法律、法規(guī),履行相關的環(huán)境保護法規(guī)規(guī)定的義務。1.2編制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huán)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2、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及其實施細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條例及相關的法律、行政法規(guī),制定本預案。1.3適用范圍項目部所負責的施工范圍內一切施工船舶出現溢油應急組織指揮和反應行動。參與溢油事件應急行動的單位、船舶、設施及人員。1.4義務任何人發(fā)現水面溢油或有水上溢油危險時,均有義務盡快向項目部安全部門報告。有關單位和個人均有義務在溢油應急指揮部的統(tǒng)一指揮下參與溢油應急反應行動。船舶設施發(fā)生溢油事故,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減輕油類的溢出和污染,及時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并接受調查、處理。1.5工作原則項目部領導:項目部對施工船舶出現溢油事件救援工作實行統(tǒng)一領導,形成高效應急反應機制,3、及時、有效地組織公司和社會資源,形成合力。依照施工船舶出現溢油時間應急組織體系,要與當地海事、水上公安消防、環(huán)保等社會力量相結合建立對溢油事件處理機制。2、職責2.1溢油事件應急指揮小組的職責組織實施溢油應急預案,組織預案的修訂。溢油事故發(fā)生后迅速組成溢油應急反應現場指揮部,對溢油應急進行現場指揮。制定應急反應對策,并組織指揮實施。2.1.4組織溢油應急培訓和應急反應演習。批準溢油應急經費預算,并籌集所需資金。2.2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職責在溢油應急指揮部的領導下,負責溢油應急指揮部的日常工作。編制本項目部溢油應急經費預算。接受溢油事故報告,迅速作出評估,發(fā)布報警和通報,按程序啟動應急反應預案。負4、責對項目部的施工船舶組織應急演習。檢查施工船舶溢油應急反應部署及設備的配備。2.3溢油應急現場指揮部職責接受來自上級溢油應急指揮部的指令,及時反饋溢油事故現場有關情況和提出處理意見。調動現場的應急力量,采取對抗溢油事故的應急反應行動。依據客觀情況對溢油事故作出初始評估和進一步評估。依據客觀情況,請求上級溢油應急指揮部提供人力、應急物資援助和技術支持。2.4應急指揮人員職責根據事故及其它有關方面的具體情況確定和宣布溢油應急反應等級。按照環(huán)境資源的優(yōu)先保護次序,指揮應急反應行動。提出需有關電位支持的物資、人員和資金等方面的具體要求(如種類、數量、時間限制等)。確保已到達現場的各類資源得以合理調配,5、同時報告需要獲得增援的應急物資情況。在溢油事故難以控制時,請求當地海事部門進行處理。通知明顯受到污染威脅的當地有關部門做好準備,必要時采取聯合行動。負責調動和指揮應急反應隊伍,開展船舶溢油的回收和清污工作。2.5處理溢油事件的牽頭部門職責:(安全部牽頭,工程部配合)貫徹執(zhí)行國家、地方政府和局關于預防處理突發(fā)事件的方針、政策和各項規(guī)定,結合企業(yè)情況,制定應急預案,經批準后實施;貫徹“源頭抓起,預防為主”的方針,組織制訂相關制度,加強監(jiān)督檢查,抓好落實,及時搞好整改;接到司屬單位發(fā)生溢油突發(fā)事件的報告后,及時摸清情況,立即向分管領導報告,并提出處理建議意見;協(xié)助項目部領導參與對船舶溢油突發(fā)事件全過6、程的處理,及時掌握事發(fā)現場動態(tài),做好相關工作;負責與船舶溢油突發(fā)事件所在單位共同總結事件發(fā)生及應急處理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完善管理制度和措施,擬寫船舶溢油突發(fā)事件發(fā)生及處理的書面報告;3、應急領導機構項目部成立溢油事件應急處理指揮小組,統(tǒng)一負責、指揮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當船舶溢油事件發(fā)生時,項目部經理、船長即列入指揮小組的組成人員,其他人員根據需要從項目部應急救援小組成員中指定。應急領導機構設在公司工程部。4、報告制度4.1建立溢油事件應急報告制度。按照船舶溢油事件的不同類型,牽頭的職能部門是專職報告部門,指定專人負責。必要時,由單位分管領導直接向上級領導報告。出現船舶溢油時間隱患或苗頭時,要盡7、快摸清情況,及時向上級預報。溢油事件一旦發(fā)生,所在單位應在第一時間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報告形式,可以是電話、傳真、發(fā)電子郵件等。電話報告的,報告單位和接受報告單位都要做好記錄,已備查。因工地、船舶高度流動、分散,溢油事件發(fā)生后,事發(fā)現場應在第一時間就近向當地有關部門(如:公安、消防、安全、海事、衛(wèi)生防疫等)報告,請求支持和救助。同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在接到報告后一小時內向公司有關部門、分管領導報告;公司在接報后一小時內向局和地方有關單位報告。任何施工船舶和個人對溢油事件,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授意他人隱瞞、緩報和謊報。如有發(fā)現,將嚴肅進行處理。5、應急響應施工船舶在施工過程中出現以下溢油事件8、事故,能自行處理就自行處理,事件、事故較大且不能自行處理的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告知上級和當地海事、水上公安、環(huán)保、消防等單位和自行控制。5.1管路漏瀉船舶油管路發(fā)生漏瀉時,立即降低該管內油壓力、關閉控制閥。在裝油接駁過船時,如果連通管出現漏瀉,加油船立即停滯泵油,關閉油泵及連通閥。船舶有關漏瀉程度較小時,可用消油劑清洗,如出現較大油污染海(河)面時應按報告制度程序控制。5.2油艙溢油船內加油時發(fā)生滿滄溢油,應立即停止油泵運行,關閉送油管進口閥,停止供油作業(yè)的控制。立即用泵將油艙內的油轉送到有空艙的油艙內。5.3船體發(fā)生泄漏當泄漏發(fā)生在水線以上時,應立即采取堵漏措施并將發(fā)生漏油的儲艙轉駁至其他9、艙儲,為使該艙儲油位降到破損部位以下,但要注意船體應力和穩(wěn)定性。泄漏發(fā)生在水線以下船體時,首先立即關閉該艙所有開口(包括透氣閥),使該艙內產生負壓減少溢油量。利用潛水泵從艙頂部將該艙的油抽到其他艙,在處理泄漏的過程中迅速向上級報告和當地海事、公安、環(huán)保單位報告處理措施。泄漏發(fā)生在船底時,應立即關閉所有開口(包括透氣閥),同時迅速將油駁至其他艙,使該艙內油位降到水線以下,同時迅速報告和聯系其他船只救災。考慮船體應力、穩(wěn)定性及吃水在船內接駁有困難時,應將油接駁到其他船或陸地油罐的控制措施。如不能確定泄漏部位時,應派潛水員查明漏油原因及部位,再按上述要求相應地采取控制溢油措施。如有可能及時布設圍油欄10、或其它等效器材(如可漂浮的纜繩等),以防止溢油擴散,并盡能利用吸油材料回收設備等將油收回。當使用消油劑或凝聚劑時,應考慮周圍環(huán)境,使用符合技術標準要求的物品,還應取得消防、環(huán)保局的批準。6、應急處理項目部在接到船舶溢油事件的報告后,根據溢油事件的類型,由項目經理(項目經理不在時,由主管安全的副經理或其他領導主持)迅速組織有關人員對事件進行綜合評估,啟動應急預案;對事發(fā)船舶和事發(fā)現場發(fā)出應急處理指令,并立即組織人員趕到現場進行指揮處理。緊急情況下,指揮小組的主要領導有臨時處置權。事發(fā)船舶和事發(fā)現場,在報告上級的同時,立即組織各項搶險、搶救工作,防止事件擴大,減少事件損失。要把保證人員的安全放在第11、一位。要采取一切措施,搶救負傷人員,及時把傷員送醫(yī)院救治;解救、疏散、安置好被困人員。指定人員收集和掌握事件發(fā)生及處理過程中的情況,特別是某些關鍵環(huán)節(jié)、領導指示、重要會議、搶救措施及相關資料,做好記錄,并盡可能進行拍照、攝像等,為分析事件原因,總結經驗教訓,完善管理制度,實施保險理賠和法律訴訟以及責任追究等提供依據。在溢油突發(fā)事件應急處理基本得到控制后,在繼續(xù)做好后續(xù)工作的同時,要抓緊進行恢復正常的生產、工作和生活秩序等各項工作。統(tǒng)一思想,振奮精神,制訂措施,抓好落實,把因事件發(fā)生耽誤的時間和造成的損失盡快補回來。做好總結經驗教訓的工作,既要總結表彰應急處理工程中的成功經驗、好人好事,又要分析產生事件的原因,應急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搞好防范工作,增強應變能力。7、應急終止溢油事件現場得到控制,事件條件已經消除;污染源的泄漏或釋放已降至規(guī)范限值以內;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經徹底消除,無繼發(fā)可能;事件現場各專業(yè)應急處置行動已無繼續(xù)的必要;8、預案管理和更新隨著項目部應急救援相關制度的制定、修改和完善,部門職責或應急資源發(fā)生變化,或者應急過程中發(fā)現存在的問題和出現新的情況,應及時修訂完善本預案。9、應急演練定期組織船舶進行溢油時間應急演練,不斷提高應急應變能力。10、預案實施時間本案自批準之日起實施。溢油事件應急處理辦公室設在工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