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白芨溝井安全監測系統故障應急預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67005
2022-09-01
10頁
44.04KB
1、汝芨溝無煙煤分公司白芨溝井安全監測系統故障應急預案 二一四年 汝芨溝無煙煤分公司白芨溝井安全監測系統故障應急預案一、白芨溝井概述和生產布局情況(一)地理位置:白芨溝井位于賀蘭山脈中段的汝箕溝采區北部,隸屬寧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區,距首府銀川市約110公里。(二)井田概況:白芨溝井田為盆狀向斜構造,井田南北長6.3km,東西寬1.79km,面積為11.27km2。白芨溝井田可采或局部可采煤層共七層,現主采二3層煤,平均厚度為20.84m,煤層傾角08,平均4。(三)白芨溝井產能: 采區始建于1966年,1972年局部投產,1984年達到設計生產能力120萬噸/年。2007年核定生產能力160萬噸/年2、,目前產能穩定在160萬噸左右。(四)開拓方式:斜井單水平上下山開拓。(五)水文地質:為復雜型,井田區域內有三個含水層,含水量很小,都屬于弱含水層。影響礦井安全生產的主要水患為防滅火注漿水和周邊兩個小窯采空區積水。采區歷史最大涌水量為319m3/h,目前采區涌水量為176m3/h。(六)瓦斯等級:目前主要開采的二3層煤,煤層瓦斯含量為4.7723.59m3/t,煤層瓦斯不具有突出危險性。2011年礦井瓦斯等級鑒定絕對瓦斯涌出量為78.725m3/min(其中:風排量25.325m3/min,抽放量53.4m3/min),相對涌出量為25.09m3/t。(七)煤塵、自燃發火等級:煤塵爆炸指數為83、.739.86%,無爆炸性。自燃發火期為9.1個月,自燃發火等級為級,不易自燃。(八)生產布局:2010年實現了“一井一面”生產格局。目前礦井布置1個采煤工作面,4個掘進工作面(三個煤巷掘進面、1個巖巷掘進面)。(九)采煤方法:金屬網假頂傾斜分層綜合機械化開采。(十)通風方式:中央邊界式通風。二、事故主要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一)事故類型安全監測系統出現故障類型有:線路故障、干線擴展器故障、電源故障、傳感器故障、網絡故障、監測主機故障。(二)危險性分析安全監測系統一旦出現故障,就中斷了井下各個監控地點的數據傳輸,無法對井下的情況做出及時準確有效的監控;如果井下發生事故,不能監測到事故地點的有害氣4、體變化情況,造成事故現場有害氣體情況不明,給事故處理帶來不確定因素,不能統籌全局,做到及時正確的指揮,使事故進一步惡化,造成事故擴大化,造成巨大的損失。三、預防與預警(一)預防1、監控操作人員要熟練掌握煤礦安全規程和行業標準,對礦井安全監測監控系統、裝置的有關規定。2、監控維修工要熟悉礦井安全監測監控系統裝置的安裝要求并定期進行系統各功能的檢查及電源、纜線完好情況進行排查;3、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及行業標準要求執行。監測監控設備及傳感器布置合理,纜線懸掛標準。4、必須對安全監控設備的種類、數量和位置、信號電纜和電源電纜的敷設、控制區域等繪制監控系統布置圖的接線圖,并及時根據現場情況進行修改。5、5、定期檢查并測試監測系統的各項功能,確保各功能穩定可靠運行。6、定期按標準調校各類傳感器,確保傳感器監測數據準確可靠。加強系統的正常維護及日常檢查。(二)預警1、監測微機人員發現傳感器報警或系統故障要及時匯報采區調度,并通知監測值班人員和通風科值班人員。2、監測值班人員要及時查明報警原因及故障范圍。3、根據現場情況,進入應急準備階段。4、一旦出現不可控事態時,采區要啟動相關的應急預案,采區應急處理指揮部立即投入工作,立即報告上級單位。四、組織機構及職責組 長:劉明星副組長:黃江寧 楊榮武成 員:楊文澤 李 濤 全體監測工組長職責:安全監測系統故障處理期間,全面負責安全監測系統故障應急工作,并協調6、相關部門進行配合。發現非傳感器原因的報警,因組織人員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副組長職責:現場具體指揮和落實安全監測系統故障處理過程中的工作。成員職責:按照領導統一指揮,盡全力做好職責范圍內的工作。五、匯報流程(一)監測微機人員發現報警及系統故障后立即匯報通風調度并通知監測值班人員及科值班人員。(二)采區調度根據預警信息等級,通知相關人員并下達處置措施,并向礦相關主要領導及值班礦領導匯報。(三)采區值班領導及相關主要領導接到通知后,立即安排相應單位主要領導進行處理。六、應急處置(一)應急準備工作:安全監測系統一旦發生重大系統故障,為保證在最短的時間內處理完畢故障,應做好以下準備工作。1、保7、證備用監測電纜暢通,隨時可以投入使用。2、確保備用干線驅動器、干線擴展器完好,并確保備用干線擴展器及干線擴展器隨時可以投入使用。3、地面中心站做好日常數據的備份,且備份不得保存在C盤,應保存在沒有安裝操作系統的盤符內。系統維護人員必須做好系統重要數據的備份,可以保證系統在10分鐘內進行重新安裝。4、中心站備用蓄電池組保證供電在4小時以上,井下備用電源蓄電池供電不小于2小時。5、日常備用備件必須充足,且備用量不超過20%。隨時可以有新備件投入使用。(二)應急處理辦法1、光纜意外中斷后處理方法(1)可利用事先敷設的一趟MHYVP監測電纜將井下部分切換至第二臺干線擴展器。(2)地面部分使用備用監測電8、纜接至干線驅動器。(3)啟動主機、服務機、圖形機,并開始上傳。2、光端機及表層通訊設備故障(1)井下第一臺干線擴展器直接更換備用光端機與表層通訊設備。(2)地面中心站更換干線驅動器光端機與表層通訊設備。(3)地面中心站向井下光端機刷寫程序。(4)啟動主機、服務機、圖形機并開始上傳。在出現此故障時保證在8小時內處理完畢。3、地面中心站主機故障利用主備熱切換機,啟動備機,在故障處理完畢后,在一天時間內處理完畢主機故障,保證監測主機始終有一臺完好的備用機。在處理主機故障時必須先將主機內文件全部備份出來,制作好光盤后,方可處理主機故障。4、服務機系統癱瘓出現服務機故障后必須立即啟用備用機,目前已將原圖9、形機安裝服務端軟件,可以直接作為服務機備機使用。在進行服務機更換時,只需要將原服務機com串口線插至服務機備機COM1口,在軟件設置中將軟件路徑做相應更改及可完成服務機備機的啟用工作。 5、圖形機系統癱瘓立即運行服務機上數據采集軟件和上傳程序,保證監測數據的正常上傳。此故障應在10分鐘內處理完畢。在監測系統與上傳程序運行正常穩定后,8小時內處理完畢圖形機故障,重新在圖形機上運行數據上傳程序。此問題已通過將服務端軟件、客戶端軟件、數據庫軟件及上傳軟件全部放在同一臺微機上運行,所以在根本上解決了該問題發生的可能性。6、區域干線意外中斷監測工值班人員必須在最短時間內連接斷開的區域干線,保證故障在4小10、時內處理完畢。如遇不可排除故障,必須在4小時內更換存在問題的設備。七、安全監測設備的布置、供電目前我礦共安裝干線擴展器20臺,區域控制器5臺,變壓器4臺,照明綜保1臺,分別布置在各水平進風大巷及變電所中。井下監測設備供電使用風機專線進行供電,選煤系統因在地面,監測設備供電使用地面照明系統電源,電壓127V。八、預防事故發生的主要技術措施(一)加強日常檢修,確保系統穩定可靠的運行。(二)合理布置監測設備,使其處于合理高效的運行狀態,不能因設備布置而增加系統的故障點。(三)提高監測工個人人員素質,培養處理復雜情況的能力。(四)將可能發生的系統故障及處理辦法及時培訓監測工,確保在出現重大故障的情況,11、監測人員能夠及時準確的判斷故障及查找故障點。(五)做好監測主機的各類數據的備份工作,一旦出現故障,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處理完畢。(六)定期檢查保養監測系統設備,做到在故障出現前,將可能出現的故障點及時排除。(七)定期清掃監測微機、定期切換主備機運行。主備機分時段運行,每臺設備運行半年后,切換至另一臺進行運行,并及時檢修停止運行的設備,確保時刻有一臺備機可以隨時投入使用。(八)每三個月對監測系統備用蓄電池組進行一次充放電,并每半年檢修一次監測系統供電電源。九、事故處置及安全監測系統恢復安全技術措施(一)當出現以上幾種系統故障時,當班微機員必須在第一時間匯報采區調度和通風調度,然后通知監測值班人員及12、相關人員進行處理。采區調度在接到匯報后必須向集團公司生產指揮中心匯報。(二)采區調度與通風調度在接到安全監測系統故障信息匯報后,第一時間通知井下當班瓦檢員,要求瓦檢員對重點瓦斯管理區域及風機風門的運行狀態進行監護且每小時匯報一次,直至監測系統恢復正常,如出現異常情況,應立即撤出工作區域內所有人員并向采區調度和通風調度匯報。(三)系統故障處理期間,通風調度加強調度工作,注意全礦井下瓦斯變化情況及通風設備的運行情況。要求瓦檢員增加瓦斯檢查頻率和匯報次數,并關注重點通風設施使用狀態。(四)系統故障處理期間,檢修人員必須與微機室保持密切聯系,以確保檢修效果。如發現問題應及時向施工負責人及技術負責人匯報13、,以便更加有效的處理存在的問題。(五)系統故障處理期間,要時刻保證頭腦冷靜,嚴格按故障處理程序進行,不得人為改變程序,以便最快判斷和處理故障。(六)監測系統故障每恢復一處,要及時聯系微機室,由微機元根據監測系統實際恢復情況,指示下一處恢復地點及檢修項目。監測系統恢復后要及時將恢復結果上報采區調度室及通風調度。(七)現場作業時必須一人監護,一人作業。如遇檢修電源故障則必須有使用單位電工現場監護。(八)檢修人員檢修時必須攜帶便攜式瓦斯報警儀。檢修前先檢查檢修區域內瓦斯濃度,當檢修區域20米范圍內瓦斯濃度超過0.5%時,必須停止作業,待瓦斯濃度降到0.5%以下后,方可進行作業。(九)監測線纜接線工藝上,必須嚴格按照接線工藝相關規定執行。(十)監測系統設備安裝、電源搭接時,必須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十一)井下人員在工作完畢后,必須與地面微機室聯系,確定所改地段的設備運轉正常后,及時向通風調度和采區調度匯報后,方可離開。(十二)監測線纜的懸掛必須符合質量標準化要求。傳感器的懸掛及設置必須符合行業標準和企業規定。(十三)在檢修或處理干線擴展器、備用電源、斷電儀、接觸式饋電狀態時,接線工藝、防爆面處理等必須嚴格按防爆標準執行。(十四)其它未盡事宜均按煤礦安全規程相關規定執行。十、應急小組人員及聯系方式名單序號職 務姓 名調度電話小靈通手 機123456789101112131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