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實驗室突發事故應急預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67136
2022-09-01
11頁
104.04KB
1、艾滋病實驗室突發事故應急預案一 目的 應對實驗室突發事件(尤其是職業暴露)及時作出處理,將可能發生的實驗室傷害和生物危害降到最低。二應急處理流程(一)緊急處理措施當發生實驗室意外事故時,實驗人員應在第一時間內首先立即進行緊急處理,根據以下具體情況采用相應的方法。1) 皮膚針刺傷或切割傷: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流水沖洗,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用70%乙醇或其他消毒劑消毒傷口。2) 皮膚污染:用水和肥皂沖洗污染部位,并用適當的消毒劑浸泡,如70%乙醇或其他皮膚消毒劑。3) 粘膜污染:用大量流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污染部位。4) 衣物污染:盡快脫掉污染的衣物,進行消毒處理。5) 污染物潑濺或溢出: 立即用2、紗布或紙巾覆蓋受感染性物質污染的物品以及溢出的感染性物質,然后在上面倒上消毒劑,至少30分鐘后將紗布、紙巾及破碎物品清理掉,玻璃碎片應用鑷子清理。然后再用消毒劑擦拭污染區域。用于清理的布、紙巾等應當放在盛放污染性廢物的容器內。6) 盛有危害性物質的離心管發生破裂6.1如果是在未裝可封閉吊籃的離心機內發生破裂或機器正在運行時懷疑發生破裂,應立即關閉機器電源,讓機器靜置30分鐘。如果機器停止后發生破裂,應立即蓋上蓋子,讓機器密閉30分鐘。6.2隨后的所有操作都應當戴結實的手套(如厚像膠手套),當清理玻璃碎片時應當用鑷子或用鑷子夾著的棉花進行。6.3 所有破碎的離心管、玻璃碎片、吊籃、十字軸和轉子都3、應放在無腐蝕性的消毒劑內浸泡24小時和/或高壓滅菌。消毒劑應對相關微生物有效。未破損的帶蓋離心管應放在不同容器內的消毒劑中,60分鐘后再取出。6.4離心機內腔應用適當濃度的同種消毒劑擦拭,放置過夜后再擦拭一次,然后用水清洗和干燥。清理時所使用的所有材料都應按感染性廢物處理。6.5如果是在可封閉吊籃的離心機內發生離心管破裂,應將密封離心吊籃移至生物安全柜內,打開蓋子和松開固定部件,然后高壓滅菌吊籃。7) 實驗室火災如果實驗過程中發生火災,實驗操作人員應立即停止手中工作。當火勢較小時,首先利用所備的滅火器進行撲救,采取措施防止火勢的進一步擴大,同時立即報告中心安全保衛人員。如火勢較大,實驗操作人員4、應首先考慮緊急撤離,并盡快報告消防部門,尋求援助。8) 水災、地震或其它自然災害當遇水災、地震或其它自然災害時,實驗操作人員應立即停止手中工作,按照預定的緊爭撤離線路進行撤離。撤出后,視建筑物或實驗室遭破壞程度,采取措施隔離污染區域和污染源,并且采用相應的方法有效消毒,同時疏散周圍人員。實驗室負責人應組織人員對危害進行評估,并采取進一步措施。同時用上級主管部門報告。(二)醫療救助如果已證實實驗人員確實發生了刺傷、割傷、粘膜污染等危險度比較大的職業暴露,在上述緊急處理的基礎上,在2h以內必須到指定的醫療救治機構以求正確護理傷口和暴露后急救處理。必要時,在暴露后12h之內,進行預防性用藥。用藥方案5、聽從救治機構建議或參考 三.(四)中的預防性給藥方案。(三)事故登記:經上述緊急處理后,實驗室人員應及時將事故報告實驗室主任,實驗室主任應立即組織有關人員進行事故的調查和登記工作,對于發生了實驗人員職業暴露的事故,填寫實驗室職業暴露記錄(附表1)、艾滋病職業暴露人員個案登記表(附表2)。登記表中必須包括以下主要內容有:1) 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及詳細經過。2) 暴露方式;受傷部位、傷口深淺、暴露程度;污染物種類(培養液、血液或其他體液)以及其中含有HIV的情況。3) 處理方法和經過,包括專家或領導赴現場指導和處理的情況。4) 是否采用暴露后藥物預防,如果是,應詳細記錄用藥情況、包括首次用藥時間6、服藥方案和毒副作用。5) 隨訪檢測的日期、項目和結果。對于未發生實驗人員傷害一般意外事故,填寫實驗室突發事件記錄表(附表3)(四) 暴露評估及預防性用藥發生HIV職業暴露,根據暴露的程度進行暴露評估,然后確定用藥方案參見如下步驟:1步驟1:確定暴露級別(Exposure Code)暴露物是否是體液、含血體液、其他污染物或其沾染器械粘膜或可能有損傷的皮膚暴露量量小暴露時間短1 級暴露量大暴露時間長長2 級暴露只沾染完整的皮膚刺、割傷皮膚不需PEP危險度低危 如:表皮擦傷、針刺等高危 如:傷口較深、儀器上可見血液等2 級暴露3 級暴露是否其他污染物血液或含血液體暴 露 的 類 型不需PEP2步驟7、2:確定HIV暴露源頭嚴重程度HIV陰性HIV陽性暴露源的HIV情況如何?無需PEP暴露源不明HIV暴露源級別1(輕度)暴露源的HIV滴度低(無癥狀、CD4計數高)暴露源的HIV滴度高(有癥狀、CD4計數低)HIV暴露源級別2(重度)HIV暴露源級別不明步驟3:根據暴露級別和暴露源病毒載量水平預防性用藥的推薦處理方案暴露級別 感染源級別 預防性用藥推薦處理方案 不一定使用,可由職業暴露者本人根據利害比較作出決定 使用基本用藥程序 使用基本用藥程序 使用強化用藥程序 或 使用強化用藥程序原因不明 原因不明 使用基本用藥程序 1基本用藥程序:兩種逆轉錄酶制劑,使用常規治療劑量,連續使用28天。雙汰8、芝(AZT與3TC聯合制劑) 300 mg/次,每日2次,或參考“國家艾滋病抗病毒治療指導手冊(試行)”。*2強化用藥程序:基本用藥程序加一種蛋白酶抑制劑,均使用常規治療劑量,連續使用28天。用藥注意事項:1) 在暴露后預防性用藥應立即開始,最好在暴露后12h之內。2) 對于感染危險性很高的暴露者,即使間隔時間很長(比如12周),也應考慮使用預防性治療;因為即使不能防止感染,早期治療對HIV急性感染也有好處。3) 由于服用4周AZT才有一定保護作用,如果無很大的副作用,預防性治療用藥時間應持續4周。4) 如果證實源患者未感染HIV,則應當立即中斷PEP。5) 如果出現主觀的或客觀的毒副作用,應9、在專家的指導下,減少劑量或換用藥物,并詳細記錄藥物毒副作用情況。6) 育齡婦女使用AZT作為預防用藥期間,應避免或終止妊娠。(五)監測和報告1、對暴露者要抽血檢測HIV抗體,暴露一年內要定期檢測。即分別在暴露后4周、8周、12周、6個月監測,結果填寫在艾滋病職業暴露人員個案登記表2.實驗室主任根據事故的大小和嚴重程度及時上報向主管領導和中心生物安全委員會,必要時上報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主管領導。3.發生重大實驗室職業暴露后,中心主管領導應及時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取得聯系,與疾控中心共同聯系組織有關專家進行風險評估,確定用藥的必要性,確定預防用藥和用藥程序。并將將填報的艾滋病職業暴露人員個案登10、記表報至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附表1實驗室職業暴露記錄發生暴露人員暴露時間(Min/Hour/Day/Mon)暴露原因暴露情況描述(傷口大小等)暴露評估暴露后預防措施暴露后跟蹤檢測記錄人暴露源暴露程度服藥情況服藥時間附表2艾滋病職業暴露人員個案登記表一基本情況編 號性別年齡/工齡 /職 業工作單位發生時間發生地點暴露時從事何種防治活動是否接受過艾滋病安全操作培訓二暴露方式(一)接觸暴露1. 皮膚 無破損 有破損 2. 粘膜 3. 接觸部位4. 接觸面積cm25. 暴露量和時間量小暴露時間短 量大暴露時間長 6. 污染物來源(1)血液 (2)何種體液(3)其它:(二)針刺或銳器割傷1. 何種器械11、(1)空心針 (2)實心針 (3)其它器械:2. 損傷程度、危險度表皮擦傷、針刺 低危 傷口較深、器皿上可見血液 高危 3. 污染物來源(1)血液 (2)含血體液:(3)其它:(三)其它方式致傷方式抓傷 咬傷 其它破損、出血 有 無三暴露源嚴重程度(一)實驗室標本1.血液 2.何種體液:3.其它:4.病毒含量: 滴度低 滴度高5.其它情況:(二)來源于患者患者編號性 別年 齡確診時間患者病情無癥狀HIV感染者 有癥狀,但不同于艾滋病 艾滋病期. 病毒載量CD4細胞計數備注:四暴露后緊急處理(一)皮膚1.清水沖洗 2.是否用肥皂 是 否3.是否擠出損傷處血液: 是 否 4,消毒藥物: 5.沖洗時12、間: 分鐘(二)粘膜1.生理鹽水 2.清水 3.其它液體:4.沖洗時間: 分鐘備注:五評估(一)暴露級別(1)1級暴露 (2)2級暴露 (3)3級暴露 (二)暴露源頭嚴重程度(1)輕度 (2)重度 (3)不明 評 估 人:六暴露后預防性治療方案1.是否需要預防性用藥 是 否2.用何種藥物及用量(1)(2)(3)3.開始用藥時間4.停止用藥時間5.因毒副作用,修改治療方案6.副作用 肝功能檢查 腎功能檢查七癥狀暴露后4周內是否出現急性HIV感染癥狀 是 否何種癥狀持續時間備注:八HIV血清學檢查項目日期結果項目日期結果暴露后即刻6周后12周后6個月12個月備注:九結論1.暴露后未感染HIV 2.暴露后感染HIV 備注:填表單位_填 表 人_審 核 人_填表時間_聯系電話_附表3 實驗室緊急情況處理記錄記錄人姓名:事故發生時間:實驗內容、緊急情況/事故及緊急處理措施描述簽字: 日期:實驗室負責人意見:簽字 : 日期:處理情況: 簽字 : 日期主管領導意見: 簽字 :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