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集團分解車間安全事故應急預案(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67169
2022-09-01
17頁
64.04KB
1、 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單 位:分解車間分解車間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第一節 總則為提高車間在日常生產過程中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盡快控制事態,減少損失,盡早恢復正常生產秩序,特制定此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第一條 .適用范圍河南煤業化工集團中美鋁業分解車間有關應對火災、洪澇、化學品燒傷、觸電、設備事故、停電、停風、停水等危害生產安全和人身安全的情況。第二條 編寫原則1.預案是針對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環境受到嚴重破壞而又具有突發性的事故、災害,如化學品泄漏,觸電,機械傷害,坍塌,火災及自然災害等。2.預案以努力保護人身安全為第一目的,同時兼顧財產安全和環境防護,盡量減少事故、災害造成的損失。3.預案是發生2、緊急情況時的處理程序和措施。4.預案要結合實際,措施明確、具體、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5.預案應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第二節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及職責第三條 成立應急救援組織車間安全領導小組事故現場搶險組事故現場救護組事故現場保護組事故現場通訊組1、車間安全領導小組人員組成:高振亮 吳光和 何靜宇2、事故現場搶險組人員組成:曹少鵬 馮旭偉 雒 昭 白金寶 王朝輝3、事故現場救護組人員組成:高 嵩 劉小慧 陳 輝 馮旭偉 崔棟源4、事故現場保護組人員組成:王長青 張建偉 邸 偉5、事故現場通訊組人員組成:郭丹紅 何彩鋒 景慧鈴第四條 車間安全領導小組職責:1)負責應急救援處理的全面指揮;2)負責指揮3、處理緊急情況,確保突發事件按應急救援預案順利實施;3)負責事故現場的搶險、保護、救護及通訊工作。4)負責所需材料、人員的落實;5)負責與上級安全生產管理機構的聯系及情況匯報;6)負責與相鄰可依托力量的聯絡求救;7)負責生產的恢復工作。8)安全領導小組,要及時組織恢復受事故影響區域的正常秩序,同時要積極配合上級安全領導小組進行事故調查及處理工作。第五條 車間現場應急專業組職責:1)事故現場搶險組職責:負責事故現場的緊急搶險工作,包括受困人員、現場貴重物資及設備的搶救、危險品的轉移等。2)事故現場救護組職責:負責事故現場的緊急救護工作,及時組織護送重病傷員到醫療中心救治。3)事故現場保護組職責:負4、責事故現場的保護、人員的清點及疏散工作。4)事故現場通訊組職責:負責收集相關單位部門的通信方式,保證各級通訊聯系暢通,做好聯絡工作。第三節 緊急情況處理預案第六條 相關人員必須服從統一指揮,整體配合、協同作戰、有條不紊、忙而不亂。第七條 必須確保應急救援器材及設備數量充足、狀態良好,保證遇到突發事件時各項救援工作正常運轉。第八條 各應急小組成員必須落實到人,各司其職,熟練掌握防護技能。第九條 事故現場由車間安全領導小組組長任現場指揮,全面負責事故的控制、處理工作。車間安全領導小組組長接到報警后,應立即趕赴事故現場,不能即使趕赴事故現場的,必須委派一名車間安全領導小組成員或現場管理人員,及時啟動5、應急系統,控制事態發展。第十條 各應急專業組人員,要接受車間安全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立即按照各自崗位職責采取措施,開展工作。1)事故現場搶險組,應根據事故特點,采用相應的應急求援物資、設備開展事故現場的緊急搶險工作,搶險過程中要注重人員的救援、事故現場內外易燃易爆等危險品的封存及轉移等,其次是貴重物資設備的搶救;隨時與車間安全檢查領導小組、保護組、救護組、通訊組保持聯絡。2)事故現場救護組,應開展事故現場的緊急救護工作,及時組織救治,現場受傷人員做人工呼吸等等,并及時護送受傷人員到醫療急救中心醫治;隨時與車間安全領導小組、搶險組、救護組、通訊組保持聯絡。3)事故現場保護組,應開展保護事故現場,6、人員的疏散及清點工作?,F場保護組人員應指引無關人員撤到安全區,指定專人記錄所有到達安全區的人員,并根據現場員工名單,經事發現場人員的證實,確定事發現場人員名單,并與到達安全區人員進行核對,判斷是否有被困人員;隨時與車間安全領導小組、搶險組、救護組通訊組保持聯絡。4)事故現場通訊組,應保證現場內與其相關單位及應爭求援機構的通訊暢通;隨時與車間安全檢查領導小組、搶險組、救護組、通訊組保持聯絡。第十一條 事故應急處理措施1)火情的應急處理:在火情較小可以用小型滅器撲滅的情況下, 可以用干粉滅火器撲滅火情。在火情較大時而又不在自己所控制范圍之內的應啟動公司內部大型消防設備(消防栓),并及時撥打求助電話7、(119)。附注:幾種滅火器的用途:A、泡沫滅火器:可撲救固體物質或其它易燃液體的著火,但不能撲救忌水物質和帶電設備的火災。B、二氧化碳滅火器:可撲救電氣、精密儀器、油類和酸類火災,但不能撲救鉀、鈉、鎂、鋁等物質火災。C、干粉滅火器:可撲救石油、石油產品、油漆、有機溶劑、天然氣設備火災。D、1211滅火器:可撲救油類、電氣設備、化工、化纖原料等新起火災。2)危險化學品(酸、堿)燒傷的現場搶救: a、化學性皮膚燒傷化學性皮膚燒傷的現場處理方法:立即移離現場,迅速脫去被化學物質玷污的衣褲、鞋襪等。1無論酸、堿或其他化學物燒傷,立即用大量流動自來水或清水沖洗創面1530分鐘。2創傷面上不要任意涂上油8、膏或紅藥水,不用臟布包裹。3燒傷病人應及時送醫院。4燒傷的同時,往往合并骨折、出血等外傷,在現場也應該及時處理。b化學性眼燒傷1迅速在現場用流動清水沖洗,千萬不要未經清水清洗而急于送醫院。2沖洗時眼皮一定要掰開。3如沖洗設備,也可把頭部進入清潔盆中,把眼皮掰開,眼球來回轉動洗滌。4電石、生石灰(氧化鈣)顆粒濺入眼內,應先用沾石蠟油或植物油的棉簽去除顆粒后,再用水沖洗。3)觸電事故的搶救方法1立即停電,首先盡快使觸電者脫離電源。2根據觸電者的具體情況,迅速對癥救護:如果事故發生在夜間,一面搶救一面叫人解決臨時照明,以利搶救。救護車護送觸電者去醫院,在車上也不能中止搶救。使觸電者脫離電源時,應用干9、燥的木棒、竹桿、塑料棒等絕緣物作為工具,挑開電線。救護人員最好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觸電??刹捎醚雠P牽臂人口呼吸法、俯臥壓背人口呼吸法。第四節 設備停電、管線出現故障應急措施第十二條 種分槽攪拌停電事故的處理方法立即將事故槽隔離,停止進料,采用多種方式倒空槽子(與空槽連通壓料、風管提料、開啟倒料泵),并及時組織種分槽崗位人員盤車,若多臺設備跳停,鉗工班人員及時前往種分槽盤車。查找原因,通知電工檢查控制回路和電源。車間生產事故應急指揮小組接到通知應立即趕往現場,啟動應急預案,成立現場臨時指揮部,并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車間人員不足,必要時向調度匯報協調力量求救,事故現場內外人員應積極參加援救。10、供電恢復正常后,現場啟動攪拌設備,運行正常后,聯系主控改為遠程啟動。種分槽攪拌處理完畢,根據實際情況考慮是否將此槽并入流程或留作備用。第十三條 料漿管道堵塞的應急處理1)停泵,開啟備用泵。2)組織人員拆卸管道,卸管時先卸下部螺絲,再卸上部,待沒有液體外噴時才能用水沖。管道清理通暢后,上好螺絲。第十四條 板式片間刺料的應急處理:如發生板式片間喇料,必須立即停止進料,將余料放凈拆洗,沖洗組裝。第十五條 立盤扇面卡住的處理方法:先停止放料,用液體沖凈濾漿槽沉淀AH。先進部分液體,再進料漿重新開車。第十六條 晶種管堵塞的處理方法:先停止進粒,開種母沖管道,待管道內積料全部放空后,重新進料開泵。第五節 11、停水、停風應急處理預案第十七條 停風處理預案1)崗位發現情況異常時,第一時間報告車間辦公室與主控,值班領導快速作出部署,并向調度室反映情況,及是否要求相關車間(部室)給與協助處理。2)種分槽崗位操作工接到停風通知后,需立即趕到現場迅速關閉種分槽風管閥門,防止風管堵塞。3)崗位人員要密切關注各種分槽液位與攪拌電機的電流變化情況,及時向主控室匯報。4)當來風正常時馬上開啟風管閥門,密切關注風壓、及提料情況。第十八條 停水處理預案1) 崗位發現情況異常時,第一時間報告車間辦公室與主控,值班領導快速作出部署,并向調度室反映情況,及是否要求相關車間(部室)給與協助處理。2) 立即關閉各泵進料閥門,停止進12、料,停止所有需要機封水的泵,放料。3)料即將放空時,某些泵需間斷盤泵(包括晶種泵、料漿泵、循環泵、倒料泵)。4)待情況正常時,重新開車,并密切觀察運行狀況。安全生產應急預案評審制度本制度規定車間安全生產應急預案評審的基本要求、方法、內容及程序,適用于公司安全生產應急預案評審工作。第一條 基本要求 1)評審目的(1)發現應急預案存在的問題,完善應急預案體系;(2)提高應急預案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2)評審原則(1)實事求是,符合應急管理工作實際;(2)對照相關標準,發現預案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3)綜合評定,及時補充完善應急預案。 3)評審依據應急預案評審應依據(1)國家及地方政府有關法13、律、法規、規章和標準,以及有關方針、政策和文件;(2)上級主管部門以及本行業有關應急預案及應急措施;(3)可能存在事故風險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能力。 4)評審人員 車間主任、副主任助理及技術員,邀請公司安環部安全專職人員;評審人員要熟悉并掌握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和應急管理知識;熟悉生產工藝流程和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5)評審要點應急預案評審應包括以下內容:(1) 符合性。應急預案的內容是否符合有關法規、標準和規范的要求。(2) 適用性。應急預案的內容及要求是否符合本單位實際情況。(3) 完整性。應急預案的要素是否符合本評審表規定的要素。(4) 針對性。應急預案是否針對可能發生的14、事故類別、重大危險源、重點崗位部位。(5) 科學性。應急預案的組織體系、預防預警、信息報送、響應程序和處置方案是否合理。(6) 規范性。應急預案的層次結構、內容格式、語言文字等是否簡潔明了,便于閱讀和理解。(7) 銜接性。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現場處置方案以及其他部門或單位預案是否銜接。 第二條 評審方法1)應急預案評審分為形式評審和要素評審,評審可采取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種方式簡單判定。對于基本符合和不符合的項目,應提出指導性意見或建議。 1、形式評審依據有關規定和要求,對應急預案的層次結構、內容格式、語言文字和制訂過程等內容進行審查。形式評審的重點是應急預案的規范性和可讀性。應急15、預案形式評審內容及要求,見附件一。 2、要素評審依據有關規定和標準,從符合性、適用性、針對性、完整性、科學性、規范性和銜接性等方面對應急預案進行評審。要素評審包括關鍵要素和一般要素。為細化評審,可采用列表方式分別對應急預案的要素進行評審。評審應急預案時,將應急預案的要素內容與表中的評審內容及要求進行對應分析,判斷是否符合表中要求,發現存在問題及不足。應急預案評審表,見附件二。(1)關鍵要素指應急預案構成要素中必須規范的內容。這些要素內容涉及生產經營單位日常應急管理及應急救援時的關鍵環節,如應急預案中的危險源與風險分析、組織機構及職責、信息報告與處置、應急響應程序與處置技術等要素,見附件三。(216、)一般要素指應急預案構成要素中簡寫或可省略的內容。這些要素內容不涉及生產經營單位日常應急管理及應急救援時的關鍵環節,而是預案構成的基本要素,如應急預案中的編制目的、編制依據、適用范圍、工作原則、單位概況等要素。 3、意見處理評審組組長負責對各位評審人員的意見進行協調和歸納,綜合提出預案評審的結論性意見。生產經營單位應按照評審意見,對應急預案存在的問題以及不合格項進行分析研究,對應急預案進行修訂或完善。反饋意見要求重新審查的,應按照要求重新組織審查。附件一 應急預案形式評審表評審項目評審內容及要求評審意見封面a) 應急預案編號、應急預案版本號、應急預案名稱、生產經營單位名稱、頒布日期等內容。b)17、 應急預案封面反映的內容正確。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批準頁a) 有批準頁(僅適用于備案評審)。b) 批準頁對應急預案的發布及實施提出具體要求。c) 批準頁經過預案發布單位主要負責人簽批或經發布單位簽章。d) 應急預案簽發日期(年、月、日)與預案封面的頒布日期一致。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目錄a) 有目錄(預案簡單時可省略)。b) 目錄結構完整,包含批準頁,章的編號和標題、條的編號和標題,附件等內容。c) 目錄層次清晰、合理。d) 目錄的頁碼與實際內容頁碼對應。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正文a) 文字通順、語言精煉、通俗易懂。b) 正文段落結構清晰,層次明顯,可快速、方便地查找有關內容。c) 正18、文中的圖表、文字清楚,編排合理(名稱、順序、大小等)。d) 正文無錯別字,同類文字的字體、字號相互統一。e) 文字通常從左至右橫排,特殊除外。f) 正文文字通常采用宋體或仿宋,不采用特殊的藝術字體。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附件a) 應急預案附件齊全,編排順序清晰、合理。b) 附件如有序號使用阿拉伯數碼(如“附件:1.”)。c) 附件左上角標識“附件”,有序號時標識序號。d) 附件名稱及序號應在目錄中體現,做到前后標識一致。e) 特殊情況下,附件可以獨立裝訂。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編制過程a) 全面分析本單位危險因素,確定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及危害程度。b) 針對事故危險源和存在的問題,確定相應19、的防范措施。c) 客觀評價本單位應急能力。d) 建立了安全生產應急預案體系,制定了相關專項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e) 充分征求預案相關部門意見,并有意見匯總及采納情況記錄。f) 必要時,與相關應急救援單位簽訂了應急救援協議。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附件二 應急預案要素評審表評審項目評審內容及要求評審意見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a) 能夠客觀分析本單位存在的危險源及危險程度。b) 能夠客觀分析引發事故的誘因、事故影響范圍及危害后果。c) 能夠提出相應的事故預防和應急措施。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組織機構及職責應急組織體系a) 能夠清晰描述本單位的應急組織體系。b) 明確成員單位或領導在日常及應急狀態20、下的工作職責。c) 規定的工作職責合理,相互銜接。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指揮機構及職責a) 能夠清晰描述本單位應急指揮體系,并能表述相互之間關系。b) 明確應急救援的總指揮、副總指揮和各應急救援小組及其相應職責。c) 規定的工作任務及職責合理,應急工作明確。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預防與預警危險源監控a) 明確危險源的監測監控方式、方法。b) 明確對危險源所采取的技術性預防措施。c) 必要時,相關內容可采用附件方式表述。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預警行動a) 能夠按照事故發生的緊急程度和危害程度進行預警。b) 預警級別與采取的預警措施能有機銜接。c) 明確預警信息發布的方式及流程。 符合 基本21、符合 不符合信息報告程序a) 確定報警系統及程序。b) 確定現場報警方式,如電話、警報器等。c) 確定24小時與相關部門的通訊、聯絡方式。d) 明確相互認可的通告、報警形式和內容。e) 明確應急反應人員向外求援的方式。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應急處置響應分級a) 響應分級清晰,符合企業實際。b) 響應分級能夠體現緊急和危害程度。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響應程序a) 明確事故狀態下的應急響應程序和保障措施。b) 明確救援過程中各專項應急功能的實施程序。c) 明確擴大應急的基本要求及內容。d) 響應程序描述的內容力求簡單易懂、表達直觀清晰。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處置措施a) 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采22、取的應急處置措施合理,符合技術要求。b) 符合單位實際,措施可行。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a) 對應急救援所需的物資和裝備有明確的要求b) 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符合單位實際,滿足應急要求。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注:“”代表應急預案的關鍵要素。如果專項應急預案作為綜合應急預案的附件,綜合應急預案已經明確的要素,專項應急預案可省略。附件三 現場處置方案要素評審表評審項目評審內容及要求評審意見事故特征a)對作業現場風險描述比較清晰,明確可能發生事故的類型和危害程度。b) 明確事故判斷的基本征兆及條件。c) 明確事故可能帶來的不良影響。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應急組織與職責a) 基層23、單位應急自救組織形式及人員構成清晰。b) 應急自救組織機構、人員的具體職責與本單位或車間、班組人員工作職責緊密結合,明確具體。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應急處置a) 明確事故第一發現者對事故進行初步判定的要點,以及報警時需要提供的必要信息。b)明確事故報警、各項應急措施啟動、應急救護人員的引導、事故擴大應急程序。c)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從操作程序、工藝流程、現場處置、事故控制,人員救護等方面制定有明確的應急處置措施。d) 明確報警電話、報告單位聯絡方式或聯系人員,事故報告基本要求和內容。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注意事項a) 佩戴個人防護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項。b) 使用搶險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項。c24、) 采取救援對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項。d) 現場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項。e) 現場應急處置能力確認和人員防護等事項。f) 應急救援結束后的注意事項。g) 其他需要特別警示的事項。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注:“”代表應急預案的關鍵要素。現場處置方案落實到崗位每個人,可以只保留應急處置。 應急預案評審意見表評 審 意 見 評審組組長簽字: 年 月 日消防設施、滅火器材管理規定為了加強和規范消防設施、滅火器材的管理,保障消防設施、滅火器材的完好有效,結合公司消防設施、滅火器材的具體情況,制定本規定。第一條 車間消防器材、設施(1)消防設施包括:室內外消火栓(箱)及水槍水帶、火災(手動)報警、應急照明、疏25、散標志。(2)滅火器材包括:各類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第二條 要把消防設施、滅火器材納入正常的設備管理,落實到班組管理,明確到人,做到周、月例行檢查,定期對滅火器材進行維護保養,始終保持滅火器材有效、干凈、衛生。不能正常使用的消防設施要按設備管理規定上報更換或維修。第三條 檢查出不合格的滅火器,及時報公司更換。第四條 車間安全負責人應按公司消防器材檢查記錄認真檢查、填寫并簽字,缺一次處罰責任人50元。第五條 人為損壞的(包括外來人員及車輛)要按損壞設施兩倍的價額予以賠償。丟失或損壞一具滅火器按照公司規定處理。第六條 不允許占用消防車通道、安全疏散通道。未經允許動用應急照明設置的每處處罰226、00元。第七條 按公司統一規定格式、內容及要求建立防火檔案。第八條 本規定公布之日起執行。審核簽發:消防安全檢查制度第一條 消防安全檢查必須公司標準規定為依據,對防火安全狀況進行實地檢查,對存在的火災隱患及問題,實施預防措施和科學干預,使各種防火措施因情況新而新,因情況變而變。第二條 消防安全檢查的組織和形式消防安全檢查分為日常檢查、專業性檢查、經常性檢查、節假日檢查、項目竣工前檢查等五種形式。1)日常檢查:深入生產一線進行現場消防安全檢查;工段及崗位員工在巡回檢查時,對發現的各類火險隱患,應及時上報,及時消除,以確保安全。2)專業性檢查:每月由安全負責人(吳光和),進行專業性安全大檢查,以便27、及時發現各類隱患,及時整改。3)經常性檢查:車間領導每周召集生產骨干、技術人員及有關人員,每周進行一次消防安全檢查,對檢查出的問題,應安排及時整改;對一時難以解決的,及時向上級部門匯報,及時整改,確保安全。4)節假日檢查:按規定每年元旦前后、春節前后、“五一”節前后、國慶節前后及安全月期間,組織進行綜合性大檢查。第三條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實施。審核簽發:分解車間種分停電預案演練方案一、 目的:車間認真執行安環部要求,每季度開展一次有針對性演練;同時也是為了步強化車間各崗位人員應對突發停電事件的處理能力。二、具體安排:時間:2010-3-24 (具體時間臨時安排)參加人員:運行班組、電工、車間辦28、公室人員組織人:高振亮二、預案假象事件:種分13號槽供電跳停,造成種分攪拌斷電三、 演練具體方案:1、 車間辦公室接到主控室通知后,車間主任(主任不在時車間安全專項負責人)迅速趕到主控室指揮處理該突發事件。2、 車間安全負責人迅速趕到13號種分槽頂指導現場工作。3、 種分崗位人員、車間生產、設備技術員、班長迅速趕往現場協助崗位人員開展人工盤車(攪拌)4、 電工接到通知跑步去種分配電室,同時聯系電議車間請求給予協助處理。電工迅速開展查找原因,爭取在第一時間內做好供電準備。5、 車間領導在充分了解原因后,評估可以送電時。主控通知電工和崗位人員做好開啟攪拌的準備。6、 開車成功后,檢查設備運行情況,不少于1小時現場盯著設備運行狀態,并及時匯報主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