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系統安全生產及環境職業健康應急預案(1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67292
2022-09-01
19頁
46.04KB
1、XX水電工程局大法坪經理部安全生產及環境職業健康應急預案一、概況 XX水電工程局大法坪經理部目前在建及運行管理的項目有:麻村砂石加工系統運行管理、大法坪砂石系統試運行期開采工程、尾水出口明挖工程。(1)麻村砂石系統(以下簡稱砂石系統):砂石系統位于壩址右岸下游約4km(直線距離)處,主要擔負龍灘水電站、標以及臨建工程共計約160萬m3混凝土所需骨料的生產任務(各標主要工程項目見表1)。按混凝土澆筑強度3萬m3/月計算,砂石系統設計生產能力240t/h,處理能力300t/h。根據混凝土使用級配要求,砂石系統按二級配為主,同時也能生產三級配混凝土骨料。砂石系統工程運行作業主要包括:采石場開采及邊坡2、支護、砂石骨料的加工、砂石儲存、砂石系統的環境保護、砂石料生產的質量控制、產品檢驗及試驗控制、系統設備運行保養及維修。采石場山體的東、東南、東北三面為臨空的懸崖,自然邊坡最大坡度近90度。西面與較高的山體相連,屬典型的高山深谷喀斯特地形地貌,基巖裸露,巖溶以表面溶蝕溝槽、溶縫和石牙等為主。東面山腳處有12#公路貫穿,車輛來往頻繁,東北面為皮帶機運輸洞出口,溜2#皮帶機直接受至采石場滾石的威脅,因此爆破的飛石及滾石成為重要的危險源之上。(2)大法坪砂石系統試運行期開采工程:大法坪砂石加工系統位于壩址右岸下游約4.5km(直線距離)處,主要擔負龍灘水電站III標(包括大壩和圍堰工程)共計約641.3、63萬m3混凝土(大壩按375.00m水位建設時)所需骨料的生產任務,其中碾壓混凝土431.96萬m3,常規混凝土209.67萬m3。共需生產成品砂石料1412萬t,其中粗骨料939萬t、細骨料473萬t。按混凝土高峰時段澆筑強度30萬m3月計算,砂石系統設計處理能力2500th,設計生產能力2000th。按混凝土高峰時段澆筑強度25萬m3月計算,砂石系統設計處理能力2000th,設計生產能力1600th。砂石系統10月1日至12月1日為系統試運行階段,在系統試運行階段,系統生產平均產量按系統設備最大生產能力的80 %,試生產40天,每天按一班制計算,共開采毛料14.18萬m3,生產成品料114、.52萬t。考濾到半成品、轉料倉的死庫容,試運行期需開采40萬方毛料。我部負責毛料開挖及裝運。12#公路與天峨至八臘省道分別貫穿于場料北面與東面的山腳下。 (3)尾水出口明挖工程:尾水出口最低開挖高程196.0m,最大開挖高度63.5m,在邊坡243.0m高程處設有寬3.0m的馬道,出口每兩條尾水洞之間均設有巖坎隔開,巖坎高程223.0m,整個工程開挖量約75萬方,石方約67萬方。2004年元月30日前必須開挖到高程215m,創造進洞條件,開挖方量約50萬m3,要求3個月內要完成45萬m3的開挖量,開挖強度大,平均每月為15萬m3。出口邊坡地質條件差,有斷層存在,邊坡支護量大,因此,開挖中應特5、別注意開挖與支護的穿插協調施工,以確保施工進度和安全。 針對我部在建工程的特點及危險源分布特點,安全生產應重點防范以下事故:爆破事故、高空作業墜落事故、塌方事故、消防事故等。本著“預防為主、自救為主、統一指揮、分工負責”的原則,制定我經理部的生產事故應急預案。二、指揮機構及職責2.1指揮領導機構 成立生產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由項目經理任領導小組組長,負責生產的副經理和項目總工程師任副組長,各部門及施工隊負責人任領導小組成員,下設應急求援辦公室,日常工作由安監部兼管,各施工隊成立救援隊伍。發生重大事故時,以指揮領導小組為基礎,立即成立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項目經理任總指揮,負責生產的副經6、理和項目總工程師任副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和指揮。項目經理不在時,由分管副經理任臨時總指揮。指揮機構圖見圖2.1指揮領導小組組長:方小平副組長:徐秋朗(總工) 陸勇 蔣庭球 鄧桂龍 林運紅安監部負責人:潘毓秋技術部負責人:吳月泉質量部負責人:莫生進經營部負責人:吳建玲財務部負責人:阮 建設備部負責人:韋桂生運轉隊負責人:覃生興運轉隊應急救援隊伍辦公室負責人:劉俊宇大法坪隊負責人:黃漢興尾水隊負責人:李 健大法坪應急救援隊伍尾水隊應急救援隊伍圖2.1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圖各部門及負責人聯系電話見下表:部門負責人聯系電話部門負責人聯系電話領導小組質量部莫生進領導小組經營部吳建玲領導小組財務部阮7、 健領導小組設備部韋桂生領導小組辦公室劉俊宇領導小組運轉隊覃生興安監部大法坪隊黃漢興技術部尾水隊李 健2.2機構及負責人職責 (1)指揮領導小組:負責本單位應急“預案”的審批;組建應急救援隊伍,檢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求援的各項準備工作。 (2)指揮部:發生重大事故時,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組織指揮求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向上級匯報和向友鄰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求援請求;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求援經驗教訓。 (3)總指揮:組織指揮應急求援。 (4)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求援的具體指揮工作。 (5)安監部負責人:平時負責危險源的確定及潛在危險性的評估,發生8、重大事故時協助總指揮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及事故處置工作。 (6)技術部負責人:負責本單位的應急預案的制定、修訂,發事故時負責技術處理措施及督促措施落實情況。 (7)質量部負責人:負責事故現場及有害物質擴散區域內的洗消、監測工作;必要時代表指揮部對外發布有關信息。 (8)經營部負責人:負責編制處理事故的所需物質及費用報表,并對物質采購進行監督管理。 (8)財務部負責人:負責事故處理措施相關計劃資金的落實,并收集、核算、計劃、控制成本費用,降低資源消耗,對經營活動提供資金保障。 (9)設備部負責人:負責搶險救援物資的供應和運輸工作。 (10)辦公室負責人:負責現場醫療救護指揮及受傷人員分類搶救和9、護送轉院工作,并負責治安保衛疏散工作。 (11)各施工隊負責人:負責事故處置時生產系統、開停車高度工作,事故現場通訊聯絡和對外聯系。并負責警戒及道路管制工作。 (12)救援隊伍:為不脫產的專業救援隊伍,平時針對危險目標,配備裝備器材,并對信號做出規定。報警方法、聯絡號碼和信號使用規定要置于明顯位置,使每一位值班人員熟練掌握。三、爆破事故應急預案 大法坪試運行期開采、麻村采石場開采、尾水出口明挖均是大方量石方開挖,爆破飛石及滾石及易造成爆破事故,為預防事故的發生或將發生事故造成的損失降至最低,本著思想重視、制度嚴明的目的,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特制定如下應急預案: 3.1預防爆破事故的措施 (1)10、石方爆破作業,以及爆破器材的管理、加工、運輸、檢驗和銷毀等工作均應按國家現行的爆破安全規程(GB6722-86)執行。(2)控制爆破規模,減少爆破次數,設計有效的爆破方案,保證爆破孔堵塞質量,選擇有利的爆破方向(臨空面)(3)爆破工程的作業人員經公安機關或公安機關指定的部門培訓,經考試合格并獲得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核發的有效操作證。(4)實施爆破前,機械設備等設施撤離到不受爆破飛石、沖擊波危及到的范圍外,安全距離為300m,無法撤離的設備及周圍建筑物采取搭設防護棚保護,防護棚采用排架加防護物,防護物用竹排固定在排架上。各警戒點派專人守護警戒。(5)每次爆破作業后,由爆破人員排除啞炮,排除危石(懸石11、松動石、滾動石),清理現場并經安全員檢查。(6)經安全員對開挖面、坡頂受爆破震動影響情況鑒定不存在的事故隱患才進行下一層鉆爆。3.2爆破事故處置(1)當班人員或任何人員發現爆破事故,應立即向施工隊隊長報告。(2)施工隊長接到報告后,負責調派救援人員、搶險搶修人員、車輛、搶險物質應急。并上報領導小組。(3)指揮部協調統一指揮,對事故現場及危險區域進行警戒,疏散人群,如有傷員,首先對傷員現場救護,再送往醫院或撥打電話120急救中心。(4)處理危石,排除啞炮,避免事故擴大。同時修通道路,。(5)搶修受損壞的機械設備,配件由設備部負責采購,使生產系統盡早恢復。(6)安監部對事故進行調查,分析事故原因12、并進行責任分析。(7)做出事故調查報告并進行總結,上報領導小組。四、高空墜落事故應急預案 麻村采石場開采邊坡支護及尾水出口明挖邊坡支護均為高空作業,為預防事故發生及將發生事故造成的損失降至最低,特制定以下應急預案: 4.1高空墜落預防措施 (1) 高空作業搭設安全架,安全架采用鋼棚架管,棚架管的強度滿足規范要求。(2) 安全架支撐、搭設連接牢固,承臺和周圍設置安全網。(3) 操作人員在作業時綁安全帶、戴安全帽和穿軟底鞋了。(4)高空作業時實行監護制度,作業過程派安全員在旁監護。安全架底部嚴禁站人。(5) 高空作業材料、工具、物品通過吊運傳輸,嚴禁通過拋擲傳輸,吊運綁扎牢固。(6)高處作業人員,13、精神要集中,不得打鬧,不得麻痹大意。4.2高空墜落事故處置(1)發現有人從高處墜落時,立即通知施工隊隊長,由隊長派調車輛。(2)立即對墜落人員進行現場救護并撥打急救中心電話120。(3)觀察墜落人員摔傷及骨折部位,看其是否昏迷。(4)注意摔傷及骨折部位的保護,避免不正確的抬運,使骨折錯位而造成二次傷害。(5)如昏迷不醒,可用人工呼吸等心肺復蘇術急救。(6)車輛一到立即就近送往醫院。(7)安監部進行事故調查,責任分析并形成調查報告上報領導小組。(8)總結經驗教訓,教育職工。五、塌方事故應急預案 尾水出口明挖開挖高差大,地質情況為不良地質,風化破碎,有斷層貫穿,易造成塌方。塌方多發生在一瞬間,很可14、能砸壞車輛,危及司乘人員,因此不能不加倍小心。從工程地質角度來看,塌方包括“巖崩”及“巖堆”兩類不良地質現象。“巖崩”是在陡峻斜坡上的巖體和土體突然而急劇地向下傾倒、崩落翻滾和跳躍運動的一種地質現象。“巖堆”是在山區陡峻山坡下,以重力作用為主,所形成的一種塊狀碎屑巖石及土所形成的堆積體。巖堆體的物質來源可以是由巖崩巖塊為主的,也可以是由崩落的或墜落的巖塊為主的。 5.1塌方事故的預防措施 (1)開挖過程中,密切注意邊坡穩定情況,對軟弱地帶、存在滑坡和坍塌的邊坡立即暫停開挖并及時上報,采取放緩邊坡、襯砌支護或按監理工程師的指示執行。 (2)施工隊在巡查中注意觀察,以期防患于未然。一旦發現有異常現15、象,應找出原因并及早治理,尤其是大風、雨天時,更要及時查看有否險情,以便適時采取措施。 (3)對以下情況的地段開挖出來后立即進行支護:坡面不平整,巖體結構面處于不利位置,節理發育,巖體被割裂成傾向山坡的。軟硬巖石的互層。巖體為斷層破碎帶或接觸帶的。大爆破開挖的山坡。巖塊風化剝落形成上下層密度不均勻的山坡。 (4)日常維修中要注意地面水的排除,地下水的疏干,以增加山體層的摩阻力,消除塌方誘因。(5)嚴格按設計圖紙進行邊坡支護,并加強支護工作,確保支護跟上開挖進度。 5.2塌方事故的處置 (1)發生塌方事故立即上報施工隊長。 (2)接報后,施工隊長負責派調人員車輛前往現場,并立即上報領導小組。 (16、3)疏散邊坡下方的人員,撤離機械設備。 (4)技術部根據現場情況,定出臨時支護方案及安全措施,避免擴大塌方,并立即聯系監理單位及設計代表,商議治理方案。 (5)塌方通常治理方法:a 減載。將邊坡上方的巖崩體挖除。b攔截。在巖崩體下方設緩沖平臺、落石槽、攔石墻等,同時要注意在這些攔截構造物處填實泥土,以減少巖崩體對它們的沖擊破壞。c支護、撐頂。在巖崩體出現的位置上將其保護或固定起來,以消除其不穩定的隱患。d插別。即在大塊巖崩體上用大眼方式將粗鋼筋或鋼軌插入下部穩定巖體上,也可以在其外側大一排孔眼,插入粗鋼筋或鋼軌等以阻擋其翻滾。e注漿、壓漿或噴錨。用這些方法將有裂縫或隙縫的巖體或巖層連成整體,以17、免塊石墜落。fSNS柔性防護系統。是以鋼絲繩網、錨桿和減壓環為主要材料構成的防護系統,其安全可靠性大,對于難于治理的大型巖崩是一種良好的對策。 (6)技術部調查分析塌方原因 ,做出報告上報領導小組。六、消防事故應急預案 為加強本單位的消防安全,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危害,保護人、財、物的安全,本著“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宗旨,切實做好防火、嚴滅火工作,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特制定如下消防安全應急預案: 6.1消防事故預防措施 (1)建立各項防火制度,健全消防機構,開展定期和不定期的防火檢查,及時消滅火災隱患。 (2)根據防火需要,配備一定數量的消防器材和設備,存放地點應明顯,易于取用。消防器材及設備18、附近,嚴禁堆放其它物品。 (3)建筑物和臨時建筑的設計必須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倉庫防火安全管理規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的規定。 (4)各類消防用工器具設備,均應妥善加以管理,嚴禁挪作它用,并定期檢查試驗。 (5)宿舍、辦公室、休息室內嚴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6)非經許可,嚴禁使用電爐。倉庫內照明用燈泡不得超過60W,工具房和宿舍內不得超過100W。 6.2消防事故處置 (1)任何人發現火災(爆炸)時,應立即向119報警,報警人員在報警時應同時說清著火(爆炸)地點、部位、燃燒物品、火災狀況等。同時向施工隊長報告。 (2)施工隊長接報后,立即向領導小組匯報,經理部所有義務消防成員必須無條件19、及時趕到現場,參加救火行動。 (3)全體在場工作為員、義務消防成員必須立即加入撲救火災行動。在指揮領導小組的領導下,疏散救護工作要有條不紊,責任到人,由各安全員負責進行引導護送,向安全區疏散,同時要查清現場是否有遺漏人員,疏散次序按滅火救災指揮部現場通知辦。接應救護車,指引救護人員及時對傷員進行處理或送醫院救治。 (4)指揮部派調人員查看火情,掌握火勢發展情況,隨時向119指揮中心通報火情,根據火情指揮切斷電源、可燃性氣體源(氧氣、乙炔等),指揮義務消防隊和增援人員滅火,指揮搶救傷員,疏散倉庫物資,及時控制火勢蔓延。 (5)在向119報警后,及時派出人員接應消防隊和清除交通通道障礙,疏散周邊職20、工和倉庫物資,做好警戒工作。公安消防隊到達后,及時向公安消防火場總指揮報告災情,按統一步驟,組織職工貫徹執行,做好安全工作。 (6)現場指揮員有權根據撲救火災的需要,決定如下事項:使用各種水源,限制用火用電直至停止使用,劃定警戒區,實行道路封閉等。 (7)根據現場具體情況劃分安全警戒線,安全警戒線分為建筑物外圍警戒和火災現場警戒。外圍警戒要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及路障,勸阻無關人員離開現場,維持好建筑物外圍秩序,為公安消防隊到場展開滅火創造有利條件。火災現場警戒要及時指揮疏散人員,看管好搶救出來的物件。(8)安監部進行事故調查,責任分析并形成調查報告上報領導小組。(9)總結經驗教訓,教育職工。七、觸21、電應急措施(1)如果發生觸電事故時首先斷開電源。如果電源開關在較遠處,則可用絕緣材料(如木條等)把觸電者與電源分離。(2)高壓線路觸電:馬上通知供電部門停電,如一時無法通知供電部門停電則可拋擲導電體(如裸導線),讓線路短路跳閘,再把觸電者拖離電源。(3)觸電者脫離電源后馬上進行搶救,同時通知120送往最近的醫院。(4)安監部進行事故調查,責任分析并形成調查報告上報領導小組。(5)總結經驗教訓,教育職工。八、翻車應急措施(1)翻車后,應大聲呼救,爭取救助人員;(2)如有傷員困在車內,先用千斤頂、剪鉗把傷員救出來,讓其平躺在地上;(3)馬上進行搶救傷員、通知醫院;(4)堅持先救人再救車的原則。(522、)安監部進行事故調查,責任分析并形成調查報告上報領導小組。(6)總結經驗教訓,教育職工。九、機電設備起火應急措施(1)切斷總電源(2)用專用的滅火器進行滅火,嚴禁在帶電情況下,潑水滅火。(3)報告上級主管部門。(4)安監部進行事故調查,責任分析并形成調查報告上報領導小組。(5)總結經驗教訓,教育職工。9.1油罐車起火(1)把油車總閥關上,油料著火不得澆水,應用滅火器、砂土、濕麻袋等物來撲救;(2)如果車停在危險地段,周圍有易燃易爆物品,應盡量把車開出危險地段的無人區;(3)如無法控制火勢,消防隊員未到前,應對油車進行警戒,禁止車輛與行人靠近。(4)安監部進行事故調查,責任分析并形成調查報告上報23、領導小組。(5)總結經驗教訓,教育職工。9.2機動車輛剎車失靈應急措施(1)駕駛人員要經常檢查車況,下坡前應踩一下剎車檢查一下,發現問題立即停車處理;(2)車輛剎車忽然失靈,駕駛員要沉著冷靜,盡可能利用地形等可利用條件進行減速,車輛駕駛到平坦處立即停車處理。(3)安監部進行事故調查,責任分析并形成調查報告上報領導小組。(4)總結經驗教訓,教育職工。9.3汽車電路著火應急措施(1)電線著火時,應立即關閉電門,拆去一根畜電池電線,以切斷電源;(2)油料著火,不能澆水,應用滅火器、砂土等物撲救。(3)安監部進行事故調查,責任分析并形成調查報告上報領導小組。(4)總結經驗教訓,教育職工。十、食物中毒應24、急預案10.1什么是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由細菌感染,或者被有毒物質(有機磷、砷劑、升汞)污染的食物,以及食用了食物本身的自然毒素(如毒蕈、毒魚)等引起的食源性疾患。 發生食物中毒后,病人會出現嘔吐、腹瀉、頭痛、陣發性腹瀉、發燒和疲勞等癥狀。病情嚴重時感染痢疾時,大便里會帶有膿血。癥狀的嚴重程度取決于誤食病菌的種類和數量。這些癥狀可能在進食不潔的食品后半小時,或幾天后發生。一般持續一到兩天,但也可以延續到一個星期和10天左右。10.2預防措施辦公室組織對食堂工作人員進行預防食物中毒知識專項培訓;要求食堂要建立健全內部食品衛生管理的規章制度,嚴把原料采購關,做好食物保管,保持食物新鮮,加工海25、產品要求燒熟煮透,涼拌菜保持新鮮衛生,生熟食物要分開,防止炊具交叉污染。具體應注意從以下5個方面入手,預防食物中毒。 (1)食物原料變質。夏季氣溫高,魚、肉、貝類等食品容易變質。如果在加工過程中不把它燒熟、煮透,這樣中心部位的細菌就不會被殺死,就極容易變質,從而引起食物中毒。 (2)食物存放時間過長。有的人認為食物存放在冰箱中很安全,其實細菌在冰箱中同樣可以繁殖并污染食物。 (3)生熟不分造成食物污染。生食品上常常帶有大量細菌,如果盛裝生熟食品的容器不分,熟食品就會被細菌污染,人們吃了被污染的食物,就會導致食物中毒。 (4)生吃涼拌菜。夏季氣溫、濕度都比較高,案板、刀墩、容器上的細菌會大量繁殖26、,如果使用被污染的工具加工涼菜會使食物受到污染,進而導致食物中毒。 (5)生吃水產品。水產品本身就帶有大量的細菌,如果只用開水燙一下就吃,往往寄生在其內部的細菌還會存活,再加上運輸、加工過程中的污染,很容易引起食物中毒。10.3食物中毒應急預案(1)設兼職醫務人員,配備醫務藥箱。(2)職工一旦發生或發現食物中毒,應立即通報辦公室,辦公室立即安排小車將中毒者送到天峨縣人民醫院進行救治,并辦理有關治療或住院手續,同時向指揮領導小組匯報。(3) 指揮領導小組接到報告后,應當及時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同時要詳盡說明發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單位、地址、時間、中毒人數、可疑食物等有關內容。如果可疑食品還沒有吃完,請立即包裝起來,標上“危險”字樣,并冷藏保存,特別是要保存好污染食物的包裝材料和標簽,如罐頭盒等。同時立即封閉廚房各加工間,待衛生部門調查取證后方可進行消毒處理。(4)安監部進行事故調查,責任分析并形成調查報告上報領導小組。(5)總結經驗教訓,教育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