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綜合樓建設工程安全應急救援預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67464
2022-09-01
12頁
52.04KB
1、施工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工程名稱 :觀瀾中心小學科學綜合樓目錄第一章 編制目的、基本原則與方針. .2第二章 工程概況. .22.1工程建設概況. .22.2建筑概況匯總表. . .2第三章 環境特點. . .3第四章 應急預案的任務和目標.3 第五章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架構圖.3第六章 應急求援組織機構的組成、職責、分工. .46.1應急反應組織機構人員的構成. .46.2一級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各部門的職能及責 .76.3二級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各部門的職能及職責 .8第七章 應急救援的培訓與演練 . 9第八章 事故報告指定機構人員、聯系電話 . .9第九章 救援器材、設備、車輛等落實 .10第2、十章 應急救援預案的啟動、終止和終止后工作恢復.10第十一章 其它.10第一章 編制目的、基本原則與方針為加強對施工生產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時做好安全事故發生后的救援處置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十七條、第六十九條、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廣東省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規定和深圳市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有關管理規定,結合本企業施工生產的實際,編制本企業施工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本預案編制的基本原則與方針是安全第一,安全責任重于泰山;預防為主、自救為主、統一指揮、分工負責;優先保護人和優先保護大多數人,優先保護貴重財產.第二章 工程概況3、2.1工程建設概況工程名稱:觀瀾中心小學科學綜合樓工程地點:觀瀾中心小學 施工單位:深圳市西部城建工程有限公司建設單位:深圳市寶安區觀瀾街道辦勘察單位:深圳地質建設工程公司設計單位:深圳市寶安建筑設計院監理單位:深圳市福日升建設監理有限公司2.2建筑概況匯總表 工程名稱項 目觀瀾中心小學科學綜合樓建筑面積6482.32M2最大跨度砼框架9 M,鋼網架26米最大梁截面300*800最大柱截面600*600,400*1200,圓柱700,最大板厚120柱砼強度等級首層二層柱砼為C35,三四層柱砼為C30;五層及以上柱砼均為C25;梁板砼強度等級均為C25建筑長度 M建筑寬度 M建筑高度M建筑層高一4、層4.5 M、二五層3.M層數五層基礎類型獨立柱基礎建筑結構框架結構2.3 工程項目基本情況簡介:1)項目位于觀瀾街道中心區,也是老街道區域,現場有兩個出入口,正常的話走車3分鐘就可出到觀瀾大道,10分鐘可到觀瀾醫院.但兩個出入口外面的交通狀況都不太理想,道路狹窄,常常塞車.因此,確保兩個出入口的暢通是事故救護的起碼要求.為此,主出入口外經申請已實行交通管制.2)項目施工工期由08年7月到09年2月,臺風雨水季節占去一半時間.因此防雷擊、瀑雨、臺風等氣象災害事故是本應急救援預案的必要內容。2.4 施工現場的臨時醫務室或保健醫藥設施及場外醫療機構:1)因鄰近社康中心,現場不設臨時醫務室。2)現場5、常備常用醫藥和搶救設施:治瀉藥、風油精、燙傷膏、人丹、 3)附近醫療的情況介紹,位置、距離、聯系電話等。小型傷害事故和一般病患可到附近的社康中心處理(離本項目約800米,路徑見附圖)。社康中心聯系電話 ;觀瀾醫院在觀瀾大道(往龍華方向右面),正常的話走車1015分鐘就可到觀瀾醫院.觀瀾醫院聯系電話 ;重大傷亡事故第一時間聯系 120 ,由120指揮中心安排調度。2.5. 工地現場內外的消防、救助設施及人員狀況。介紹工地消防組成機構和組成人員,成立義務消防隊,有哪些消防、救助設施及其分布,消防通道等情況。第三章 環境特點通過現場勘察,本工程地界基本處于封閉狀態,東邊為幼兒園道路(搭建圍墻),南邊6、為住宅樓、西邊搭建圍墻、北邊有已建圍墻,北邊原學校大門為施工場地主要進出口。其自然地面已平整。第四章 應急預案的任務和目標更好地適應法律和經濟活動的要求,給企業員工的工作和施工場區周圍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環境;保證各種應急反應資源處于良好的備戰狀態;指導應急反應行動按計劃有序地進行,防止因應急行動組織不力或現場救援工作的無序和混亂而延誤的應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幫助實現應急反應行動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體現應急救援的“應急精神”。第五章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架構圖本企業施工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援案的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分為一、二級編制,公司總部設置應急預案實施的一級應急組織機構,現7、場工程項目部設置應急計劃實施的二級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具體組織機構詳見附圖。應急救援預案組織機構架構圖總指揮:副總指揮:副總指揮:后勤供應組長:技術處理組長:保衛疏導組長:消防滅火組長: 物資搶救組長:傷員營救組長:第六章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的組成、職責和分工6.1應急反應組織機構人員的組成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在應急總指揮、應急副總指揮的領導下由各職能股室、項目部的人員分別兼職構成。1)應急總指揮由公司的法定人代表人擔任2)應急副總指揮由公司的副總經理擔任3)現場搶救組組長由公司的各工程項目經理擔任,項目部組成人員為成員;4)危險源風險評估組組長由公司的總工擔任,總工辦其他人員為成員5)技術處理組組長8、由公司的技術經營科科長擔任,科室人員為成員;6)善后工作組組長由公司的工會、辦公室負責人擔任,科室人員為成員7)后勤供應組組長由公司的財務科、機械管理科、物業管理科長擔任,科室人員為成員。8)事故調查組組長由公司的質安科科長擔任,科室人員為成員9)事故現場副指揮由項目部的項目經理擔任10)現場傷員營救組由施工隊長擔任組長,各作業班組分別抽調人員組成11)物資搶救組由施工員、材料員各作業班組抽調人員組成12)消防滅火組由施工現場電工,各作業班組抽調人員組成13)后勤供應組、施工現場由后勤人員、各作業班組抽調人員組成。6.2一級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各部門的職能、職責和分工1)應急預案總指揮的職能及職責9、分析緊急狀態確定相應報警級別,根據相關危險類型、潛在后果、現有資源控制緊急情況的行動類型。指揮、協調應急反應行動與企業外應急反應人員、部門、組織和機構進行聯絡直接監察應急操作人員行動最大限度地保證現場人員和救援人員及相關人員的安全協調后勤方面以支援應急反應組織應急反應組織的啟動應急評估、確定升高或降低應急警報級別通報外部機構,決定請求我外部援助決定應急撤離,決定事故現場影響區域的安全性。2)應急預案副總指揮的職能及職責協助應急總指揮組織和指揮應急操作任務向應急總指揮提出采取的減緩事故后果行動的應急反應對策和建議保持與事故現場副總指揮的直接聯絡協調、組織和獲取應急所需的其它資源,設備以支援現場的10、應急操作組織公司總部的相關技術和管理人員對施工場區生產過程各危險源進行風險評估。定期檢查各常設應急反應組織和部門的日常工作和應急反應準備狀態。根據各施工場區、的實際條件,努力與周邊有條件的企業為在事故應急處理中共享資源、相互幫助、建立共同應急求援網絡和制定應急求援協議。3)現場搶救組織的職能及職責 搶救現場傷員 搶救現場物資 組織現場消防隊 保證現場救援通道的暢通4)危險源風險評估組的職能和職責對各施工現場及加工廠特點以及生產安全過程的危險源進行科學的風險評估。指導生產安全部門安全措施落實和監控工作,減少和避免危險源的事故發生。完善危險源的風險評估資料信息,為應急反應的評估提供科學的合理的、準11、確的依據。落實周邊協議應急反應共享資源及應急反應最快捷有效的社會公共資源的報警聯絡方式,為應急反應提供及時的應急反應支援措施 確定各種可能發生事故的應急反應現場指揮中心位置以使應急反應及時啟用。 科學合理地制定應急反應物資器材、人力計劃。5)技術處理組的職能和職責根據各項目經理部的施工生產內容及特點,制訂其可能出現而必須運用建筑工程技術解決的應急反應方案,整理歸檔,為事故現場提供有效的工程技術服務做好技術儲備。 應急預案啟動后,根據事故現場的特點,及時向應急總指揮提供科學的工程技術方案和技術支持,有效地指導應急反應行動中的工程技術工作。6)善后工作組織的職能和職責做好傷亡人員及家屬的穩定工作,12、確保事故發生傷亡人員及家屬思想能夠穩定,大災之后不發生大亂做好受傷人員醫療救護的跟蹤工作,協調處理醫療救護單位的相關矛盾 與保險部門一起做好傷亡人員及財產損失的理賠工作。 慰問有關傷員及家屬。7)事故調查的職能及職責保護事故現場對現場的有關實物資料進行取樣封存調查了解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及相關人員的責任按“三不放過”的原則對相關人員進行處罰、教育、總結。8)后勤供應組的職能及職責協助制訂施工項目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儲備計劃,按已制訂的項目施工生產廠場的應急物資儲備計劃,檢查、監督、落實應急反應物資的儲備數量,收集和建立并歸檔定期檢查、監督、落實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管理人員的到位和變更情況及時調整應急反13、應物資資源的更新和達標定期收集和整理各項目經理部施工場區的應急反應物資資源信息、建立檔案并歸檔,為應急反應行動的啟動,做好物資源數據儲備。6.3二級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各部門的職能、職責和分工1)、事故現場副指揮的職能及職責事故現場操作和協調,包括與指揮中心的協調現場事故評估保證現場人員公眾應急反應行動的執行控制緊急情況 做好與消防、醫療、交通管制、搶險救災等各公共救援部門的聯系;2)現場傷員營救組的職能與職責 引導現場作業人員從安全通道疏散; 對受傷人員進行營救至安全地帶3)、物資搶救組的職能和職責搶救可以轉移的場區內物資轉移可能引起新危險源的物資到安全地帶4)、消防滅火組的職能和職責啟動場區內14、的消防滅火裝置和器材進行初期的消防滅火自救工作。協助消防部門進行消防滅火的輔助工作。5)、保衛疏導組的職能和職責對場區內外進行有效的隔離工作和維護現場應急救援通道暢通的工作。疏散場區內外人員撤出危險地帶。6)、后勤供應組的職能及職責迅速調配搶救物資器材至事故發生點提供和檢查搶險人員的裝備和安全防護及時提供后續的搶險物資迅速組織后勤必須供給的物品,并及時輸送后勤物品到搶險人員手中。第七章 應急救援的培訓與演練1)培訓應急預案和應急計劃確立后,按計劃組織公司總部、施工項目部全體人員進行有效的培訓,從而具備完成其應急任務所需的知識和技能。 一級應急組織每年進行一次培訓 二級應急組織每一項目開工前或半15、年進行一次培訓; 新加入的人員及時培訓主要培訓以下內容: 滅火器的使用以及滅火步驟的訓練 施工安全防護、作業區內安全警示設置、個人的防護措施施工用電常識、在建工程的交通安全、大型機械的安全使用。 對危險源的突顯特性辯識 事故報警 緊急情況下人員的安全疏散 現場搶救的基本知識。2) 演練 應急預案和應急計劃確立后,經過有效的培訓,公司總部人員、施工人員每年演練一次,施工項目中在項目開工后演練一次,根據工程工期長短不定期舉行演練,施工作業人員變動較大時增加演練次數。每次演練結束,及時作出總結,對存有一定差距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第八章 事故報告指定機構人員、聯系電話公司的安全科是事故報告的批定16、機構,聯系人 :,電話 :,質安科接到報告后及時向總指揮報告,總指揮根據有關法規及時、如實地向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他有關部門報告,特種設備發生事故的,還應同時向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報告第九章 救援器材、設備、車輛等落實公司每年從利潤提取一定比例的費用,根據公司施工生產性質、特點以及應急求援工作的實際需要有針對、有選擇地配備應急求援器材、設備、并對應急求援器材、設備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不得挪作他用。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后,公司的機械設備、運輸車輛統一納入應急求援工作之中。第十章、應急救援預案的啟動、終止和終止后工作恢復當事故的評估預測達到起動應急求援預案條件時,由應急總指揮啟動應急反應預案令。對事故現場經過應急救援預案實施后,引起事故的危險源得到有效控制、消除;所有現場人員均得到清點;不存在其它影響應急救援預案終止的因素;應急救援行動已完成轉化為社會公共救援;應急總指揮認為事故的發展狀態必須終止的;應急總指揮下達應急終止令。應急救援預案實施終止后,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保護事故現場和物證,經有關部門認可后可恢復施工生產。對應急救援預案實施的全過程,認真科學地作出總結,完善應急救援案中的不足缺陷,為今后的預案建立、制定、修改供經驗和完善的依據。第十二章 其它本預案制定后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后正式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