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監理辦三防應急預案(2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67549
2022-09-01
21頁
32.54KB
1、“三防”應急預案一、“三防”指揮系統1、駐地辦設“防臺、防汛、防洪”(以下簡稱“三防”)領導小組,為駐地辦的指揮機構。指揮、協調駐地辦所管轄各施工合同段工程的抗御臺風、暴雨和防洪搶險工作,及時與指揮部、各施工合同段等有關部門聯系,解決困難,協調行動。2、“三防”領導小組工作職責掌握氣象、水利等部門的各類通報,警報和信息,及時向有關單位及部門報告、通報。根據方案要求,切實做好上下級之間的信息傳遞和情況溝通。檢查各項目部抗災搶險工作的準備,落實情況,對存在的問題及時指出,并幫助糾正,督促各項目部在發生災害和出現險情時迅速做好各項防范、搶險工作。總結抗災搶險工作經驗、教訓,向上級寫出情況報告和總結材2、料。二、處置原則及工作程序1、處置原則掌握信息、自行到位、溝通情況、分工負責。2、警報、預報的掌握及工作程序。“三防”領導小組工作人員應堅持收看、收聽氣象預報、警報和省、市人民政府的有關通知,并及時將有關情況報告,通報有關部門爭取時間,做好各項防范工作。接到警報、預報后,應組織力量,做好各項抗災搶險準備工作。3、抗災搶險工作的組織和程序(1)一般險情發生時: “三防”領導小組的工作人員應自行進入崗位,溝通上下級的有線、無線通訊聯絡。駐地辦應根據本工程情況做好參加抗災搶險的人員、設備的準備工作。組織人員做好工程項目的防范工作,對管轄區段內出現的險情、災情和其它危險情況,應立即組織人員搶救,并主動3、報告指揮部及有關部門。(2)重大險情發生時:駐地辦人員應堅守崗位,實行24小時值班。抗災搶險人員、車輛應做好隨時出發的準備。駐地辦應嚴防人為破壞,做好自救工作。加強對水、電、閘等關鍵設備監控,督促各施工合同段加強對油庫、倉庫、危房等重點部位的安全防范工作。抗災搶險結束后,駐地辦應及時寫出抗災搶險情況的報告上報指揮部。駐地辦“三防”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組 長:組 員: 高速公路第二監理辦 2010年3月消防應急救援預案一、消防應急措施(1)現場儲油區火災突發儲油區火災事故,如火勢為初起且燃燒面積不大,則發現者一邊通知最近人員進行撲救,一邊通知應急救援小組,附近人員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使用油庫備4、用的泡沫滅火器和沙土進行滅火,直至將火勢撲滅。如發現時火勢已無法撲救,則迅速撥打119火警電話,向當地消防支隊報警,同時通知應急救援小組火速到場。救援小組將迅速組織人員將火場周圍易燃物、危險物品轉移至安全地帶,切斷電源(如果有)。同時告誡撲救人員遠離著火的油罐,以防油罐突然爆炸,在保證火勢不向周圍蔓延的情況下,人員撤至安全地帶,等待消防人員到來撲救。二、森林火災應急措施多處施工現場處森林區域內,沿線植被茂盛,林木覆蓋率很高,多處林區常年無人進入,枯枝落葉較多,如遇酷暑炎熱天干風大時節,林區發生火險的概率很高,加上由于路線施工人員,機械設備的進入和少部分人員消防意識的淡薄,更增加了發生火災次數。5、一旦發生火災,除多年的原有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對生態環境造成惡劣影響外,還嚴重威脅著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因此,有必要對森林防火放在特別重要的位置來控制,除加強預防措施外,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一旦發現林區有冒煙、起火的情況,發現人要立刻報告應急救援小組或項目經理部,同時立即通知附近的施工班組,通知中要明確起火地點,火勢大小情況。應急救援小組根據起火地點及火勢情況,緊急調配離火點最近人員,攜帶滅火器、鐵鍬、砍刀等必要救火工具,以最快的速度趕至火點,由應急小組組長統一指揮,按照職責分工,分散在火場四周,特別是火勢的下風頭和易擴散的部位,在保證人員不受傷的情況下,迅速開辟防火勢蔓延的隔離帶,即砍掉易蔓延6、部位的林木,清理枯草、樹枝等可燃物,根據火勢大小和風力情況,決定隔離帶的寬度,必須保證能有效的阻止火勢的蔓延。同時其他人員對小火進行撲滅,使用滅火器或用鐵鍬鏟土覆蓋,逐漸縮小著火面積和區域,達到最終將火撲滅的目的。暫無明火的,人員不得撤離,必須將所有余燼完全熄滅,并留有人員進行監控,確定無復燃的可能后,方能撤離,但還要經常檢查,是否真正熄滅火點。應急小組視火勢情況,當預感到盡其所能無法將火撲滅時,要及時撥打119火警電話,直接向消防部門求援,同時派人到路口迎接。應急人員所有人員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全力協助消防部門繼續開辟或加寬隔離帶,消滅零散火點,防止復燃。直至配合消防部門徹底將火撲滅,并7、全力配合有關部門進行火災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觸電事故安全應急預案一、應急救護知識觸電急救的要點是動作迅速,救護得法,切不可驚惶失措,束手無策。首先要盡快使觸電者脫離電源,然后根據觸電者的具體癥狀進行對癥施救。二、脫離電源的基本方法有:(1)將出事附近電源閘刀開關拉掉,或將電源插頭拔掉,以切斷電源。(2)用干燥的木棒或竹竿等絕緣物體將電源線從觸電者身上拔離或者將觸電者拔離電源。(3)必要時可用絕緣工具(如帶有絕緣膠柄的電工鉗、木柄斧頭以及鋤頭、橡膠絕緣手套等)切斷電源線。(4)救護人可戴上絕緣手套或手上包纏干燥的衣服、圍巾、帽子等絕緣物品拖拽觸電者,使之脫離電源。(5)如果觸電者觸及斷落在地上的8、帶電高壓導線,且尚未確證線路無電之前,救護人員不可進入斷線落地點810M的范圍內。以防止跨步線路電壓觸電。三、使觸電者脫離電源應注意的事項(1)未采取絕緣措施前,救護人員不得直接觸及觸電者的皮膚和潮濕的衣服。(2)嚴禁救護人員直接用手推、拉、拖和觸摸觸電者,救護人員不得采用金屬或其他絕緣性能差的物體(如潮濕木棒、布帶等)作為救護工具。(3)當觸電者位于高位時,應采取措施預防觸電者在脫離電源后墜地摔傷或摔死(電擊二次傷害)。(4)夜間發生觸電事故時,應考慮切斷電源后的臨時照明問題,以利及時救護。四、觸電現場應急自救應讓觸電者在比較干燥、通風暖和的地方靜臥休息,并派人嚴密觀察,同時盡快請醫生前來或9、送往醫院診治急救。觸電者已失去知覺但尚有心跳和呼吸的搶救措施:應使其舒適地平臥著,解開衣服以利于呼吸,四周不要圍人,保持空氣流通,冷天應注意保暖,同時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如發現觸電者無心跳就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擠壓。五、對“假死”者的急救措施當判斷為觸電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時,應立即按心肺復蘇法就地搶救。方法如下:(1)通暢氣道。第一、清除口中異物,使觸電者迎面躺在平硬的地方,迅速解開其領扣、圍巾、緊身衣和褲帶。如發現觸電者口內有食物。假牙、血塊等異物,可將其身體及頭部同時側轉,迅速用一只手指或兩只手指交叉從口角插入,從口中取出異物,操作要注意防止將異物推到咽喉深入。第二、采用仰頭抬頰法暢通氣道。操作時10、,救護人員用一只手放在觸電者前額,另一只手的手指將其頜骨向上抬起,兩手協同將頭部推向后仰,舌根自然隨之抬起,氣道即可暢通。為使觸電者頭部后仰。可于其頸部下墊適量厚度的物品,但嚴禁用枕頭或其他物品墊在觸電者頭上。(2)口對口(鼻)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法是在觸電者停止呼吸后應用的急救方法。各種人工呼吸法中以口對口人工呼吸法效果最好。使病人仰臥,松解衣和腰帶,清除傷者口腔內痰液、嘔吐物、血塊、假牙、泥土等,保持呼吸道通暢。救護人員一手將傷者下頜托起,使其頭盡量后仰,另一只手捏住傷者鼻孔,深吸一口氣,對住傷者的口用力吹氣,然后立即離開傷者口,同時松開捏鼻孔的手,吹氣力量要適中,次數以每分鐘1618次為宜11、。(3)胸外心臟按壓:胸外心臟擠壓法是觸電者心臟跳動停止后的急救方法。作胸外心臟擠壓時,應使觸電者仰臥在比較堅實的地方,在觸電者胸骨中段叩擊12次,如無反應再進行胸外心臟擠壓。將傷者仰臥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救護人員跪或站于傷者一側,面對傷者,將右手掌置于傷者胸骨下段及劍突部,左手置于右手之上,以上身的重量用力把胸骨下段向后壓向脊柱,隨后將手腕放松,每分鐘擠壓6080次。在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時,宜將傷者頭放低,以利靜脈血回流。若傷者同時伴有呼吸停止,在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時,還應進行人工呼吸。一般做四次胸外心臟按壓,做一次人工呼吸。六、應急救援工具絕緣手套、絕緣棒、電工絕緣鉗、藥箱、擔架等。七、事故善后12、處理工作1、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2、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寫出報告,包括發生時間、地點、受傷(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傷害程度、傷害部位等。3、制定有效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4、組織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5、向所有人員講述事故原因,今后注意事項,接受教訓,總結經驗。6、向所有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防火、防爆安全應急預案一、基本原則火災應急響應按照先保人身安全,再保護財產的優先順序進行,使損失和影響減少到最低限度。具體細則如下:(1)救人重于滅火:火場上如果有人受到火勢威脅,首要任務是把被火圍困的人員搶救出來。(2)先控制、后消滅:對于不可能立即撲滅的火災,要13、首先控制火勢的繼續蔓延擴大,再具備了撲滅火災的條件時,展開攻勢,撲滅火災。(3)先重點、后一般:全面了解并認真分析整個火場的情況,分清重點:A、人和物相比,救人是重點;B、有爆炸、毒害、倒塌危險的方面是重點;C、易燃、可燃物集中區域和這類物品缺少的區域相比,這類物品集中區域是保護重點;D、貴重物資和一般物資相比,保護和搶救貴重物資是重點;E、火勢蔓延猛烈的方面和其他方面相比,控制火勢蔓延是重點;F、火場上的下風方向于上風、側風方向相比,下風方向是重點;G、要害部位和其他部位相比,要害部位是火場上的重點。(4)火災臨界狀態的響應任何員工一旦發現火情,視火情的嚴重情況進行以下操作:A、局部輕微著火14、,不危及人員安全,可以馬上撲滅的立即進行撲滅;B、局部著火,可以撲滅但有可能蔓延擴大的,在不危及人員安全的情況下,一方面立即通知周圍人員參與滅火,防止火勢蔓延擴大,一方面向現場管理者匯報。二、火災中自救措施1、減輕濃煙危害的方法:(1)大量地噴水,降低濃煙的溫度,抑制濃煙蔓延速度。(2)用毛巾或布蒙住口鼻,減少濃煙氣的吸入,關閉或封住與著火房間相通的門窗,減少濃煙進入。(3)從煙火中出逃,如煙火不太濃,可俯下身子行走,如遇濃煙,須匍匐行走,再貼近地面30厘米的空氣層中,煙霧較為稀薄。高層建筑的電梯間,樓梯、通氣孔道往往是火勢蔓延上升的地方,要回避。煙火上行,人要下行。2、火災中自救措施1、減輕15、濃煙危害的方法(1)大量地噴水,降低濃煙的溫度,抑制濃煙蔓延速度。(2)用毛巾或布蒙住口鼻,減少濃煙氣的吸入,關閉或封住與著火房間相通的門窗,減少濃煙進入。(3)從煙火中出逃,如煙不太濃,可俯下身子行走;如遇濃煙,須匍匐行走,在貼近地面30厘米的空氣層中,煙霧較為稀薄。高層建筑的電梯間,樓梯、通氣孔道往往是火勢蔓延上升的地方,要回避。煙火上行,人要下行。2、火災中燒傷的急救原則(1)一滅,迅速滅火是火災燒傷急救的基本原則。被燒傷者應盡快脫離(掉)燃燒的衣帽褲,或就地臥倒,在地上滾動熄滅火焰。如附近有水匯、河、溝,可跳入水中滅火,切不可亂跑,以免越跑越受風力影響身上的火越燒越旺,也不要呼喊,以免16、吸入火焰引起呼吸道燒傷。(2)二查,檢查救出火場的傷員有無危及生命的嚴重損傷,如顱腦和內臟損傷,呼吸道燒傷致呼吸困難。危重病人應就地搶救,清除口鼻內異物,保持呼吸道通暢,給予吸氧。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進行心肺復蘇。(3)三防,防疼痛和休克。燒傷后都會有嚴重的疼痛和煩躁不安。應給予強力鎮痛藥片,重者肌肉注射止痛劑。伴有腦外傷和呼吸道燒傷者,禁用嗎啡、杜冷丁等麻醉性止痛藥,以免影響呼吸。其他病人在送往醫院途中,應避免重復多次使用嗎啡、杜冷丁,以防中毒。嚴重燒傷很快發生休克,這時應現場快速輸入生理鹽水抗休克。燒傷病因灼傷出現嚴重口渴,不要給予大量白開水,而應給予燒傷飲料,即每500毫升水中加入50克葡17、萄糖(白糖也可),1.5克氯化鈉(食鹽也可),0.75克小蘇打粉,0.03克魯米那(苯巴比妥片),少量多次口服,成人每次200毫升,小兒每次100毫升。(4)四包,現場救護注意保護燒傷創面,用干凈紗布,被單包裹或覆蓋,然后送醫院急診處理。三、緊急情況下處理方法(1)現場最高領導者立即進行人員的緊急疏散,指定安全疏散地點,由安全負責清點疏散人數,發現有缺少人員情況時,立即通知項目經理或應急救援小組。(2)現場最高領導者馬上向相關單位領導匯報。(3)現場最高領導者立即撥打消防報警電話119,通報以下信息A、名稱 B、地址 C、火災情況:著火物資和火勢大小D、聯系電話。在回答了“119”的詢問電話后18、,派人在路口接應消防車。(4)若有人員受傷,立即送往醫院或拔打救護電話“120”與醫院聯系,取得外界的救助。四、火災的調查1、火災撲滅后,保護好火災現場。2、對自行撲滅的火災由指揮部、駐地辦組織相關人員進行調查、分析,寫出事故調查報告,并執行糾正措施控制程序。3、對由公安消防部門撲滅的火災,由駐地辦協助公安消防部門進行事故調查,并執行公安消防部門的整改措施。五、事故善后處理工作1、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2、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寫出報告,包括發生事故時間、地點、受傷(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傷害程度、受傷部位。3、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4、組織所有人員進行事故分析,接受19、事故教訓。5、向所有人員進行安全宣傳教育。6、向所有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時責任人的處理意見。高空墜落安全應急預案一、防墜落安全措施1、腳手架材質必須符合國家標準,鋼管腳手架的桿件和連接用的扣件必須是合格的材質。2、結構腳手架立桿間距不得大于1.5M,大拱桿間距不得大于1.2M,小拱桿間距不得大于1M,腳手架必須按高度和結構拉接牢固,拉接點垂直距離不得超過1.4M,水平距離不得超過6M,拉接所用的材料強度不得低于雙股8號鉛絲的強度,高大架子不得使用柔性材料拉接。在拉接點處設可靠支頂,腳手架的操作面必須滿鋪腳手板,兩頭必須固定牢靠,不準有跳頭和蹺頭。離墻面不得大于20CM,不得行空隙和飛跳板,腳手20、架下方設安全防護網,操作面外側應設兩道護身欄和一道檔墻板或設一道護身欄桿,立掛安全網,下口封嚴,防護高為1.2M,嚴禁用竹芭做腳手板。3、腳手架必須保證整體不變形,穩定牢靠。高度20M以上的外腳手架縱向必須設置十字蓋,十字蓋高度不得超過7根立桿,與水平面夾角應為4560,高度在20M以下的必須有設計方案,結構計算書,并經監理工程師審核批準。4、臨邊施工區域,對人或物構成危險的地方,必須支搭防護棚,確保人、物安全。高處作業使用的鐵凳、木凳間需搭設腳手板的,間距不得大于2M,高處作業嚴禁投扔物料。5、高空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經過現場培訓、交底、安裝人員必須系安全帶,結合施工現場特點,做詳細的安全21、交底,并確定安全員和指揮員,在施工過程中按作業環境做好防滑,防墜事故發生。發現隱患要立即整改,建立登記,整改檢查,定人、定措施、定任務完成日期,在隱患沒有消除前,必須要有可靠的防護措施,遇有緊急險情,應立即停止作業。二、應急安全的響應1、一旦發生高空墜落事故由安全員組織搶救傷員,其他人員可撥打“120”急救電話取得醫務人員的救援,要保護好現場防止事態擴大。閑置人員協助安全員做好現場救護工作或者送外部救護,如有輕傷或休克人員,現場由安全員組織臨時搶救,包扎止血或做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臟擠壓,盡最大努力搶救傷員,將傷亡事故控制最小程度,經濟損失降到最低限度。三、事故善后處理工作1、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22、2、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寫出事故發生原因、調查處理結果的防范措施的事故報告。3、組織所有人員進行事故分析,總結經驗,接受教訓。4、向所有人員進行安全宣傳教育(結合事故案例)。5、向所有人員宣讀事故發生原因、結果及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化學品造成身體傷害的應急預案酸堿(氫氧化鈉、石灰、氨水)燒傷眼睛發生后,即刻洗患眼,是最迫切、有效的急救方法,燒傷后立即用清水沖洗眼睛15分鐘,如無清水,可用湖水、井水、自來水等干凈水均可。若無人協助,可倒一盆水,雙眼浸入水中,用手掰開眼睛,做睜眼、閉眼、轉動眼球動作反復多次,一般沖洗30分鐘。若眼睛被柴油、汽油、瀝青、開水等燒傷,立即送傷者到有條件的附近醫療機構進行急23、診救治。食物中毒應急預案一、預防措施1、不吃腐爛變質的食品。2、蔬菜、瓜果必須清水浸泡和及時清洗,洗凈殘留農藥。3、不吃未腌透的腌制品(如腌咸菜、腌咸魚和其他等)。4、不用溫鍋水煮粥做飯。5、不吃不凈的各類不同食物。二、應急響應1、發現食后有多人嘔吐,腹瀉等不正常癥狀時,要讓病人大量飲水,刺激喉部,使其嘔吐,并立即送往醫院就診。及時向當地衛生防疫站報告,并保留剩余食品,以備檢驗。高溫酷暑應急預案一、預防中暑措施1暑期施工作業,應調整作息時間,避開高溫時段。2施工人員大量飲用白開水、清涼飲料及咸菜湯等。3、在陽光下作業,應戴遮陽帽(或草帽)。4、每個施工人員身上配備清涼油,風油精。人丹及白花油等24、防暑藥物(品)。二、應急響應1、發現有人頭暈、惡心、嘔吐等中暑癥狀后,組織人員將其扶至陰涼處休息,服用降溫藥物,如霍香正氣水、十滴水等。2、發現有重癥中暑者即抬至陰涼處,解開衣扣并通知應急救援小組進行現場搶救,帶有酒精、冰塊、毛巾等物就地先救治,然后撥打120急救中心電話,請求醫院進行及時救援,并派人陪同病者前往醫院治療。防雷擊應急安全預案一、雷電基本知識1、雷電是自然界中的一種大規模靜電放電現象,具有極大的破壞力,其破壞作用是綜合的,包括電性質、熱性質和機械性質的破壞。可以在瞬間擊傷擊斃人畜。毀壞發電機、電力變壓器等電氣設備絕緣,引起短路導致火災或爆炸事故。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轉換成大量的熱能25、,造成易燃物品的燃燒或造成金屬熔化飛濺而引起火災及森林大火。2、雷電的形成。雷電是大氣中的放電現象,多形成在積雨云中,積雨云隨著溫度和氣流的變化會不停的運動,運動中摩擦生電,就形成帶電荷的云層。某些云層帶有正電荷,而另一些云層帶有負電荷。另外由于靜電感應常使云層下面的建筑、樹木等有異性電荷。隨著電荷的積累,雷云的電壓逐漸升高,當帶有不同電荷的雷云與大地凸出物相互接觸到一定溫度時,其間的電場超過2530KV/cm,將發生激烈的放電,同時出現強烈閃光。由于放電時溫度高達200,空氣受熱膨脹,隨之發生爆炸的轟鳴聲,這就是閃電與雷鳴。3、雷的分類(1)直擊雷。直擊雷是云層與地面凸出物之間接近的放電形成26、的。(2)球形雷。球形雷是一種球形,發紅光或極亮白光的火球,運動速度大約為2M/S,球形雷能從門、窗、煙囪等通道侵入室內,極其危險。(3)雷電感應,也稱感應雷。雷電感應分為靜電感應和電磁感應兩種。靜電感應是由于雷云接近地面,在地面凸出物頂部感應出大量異性電荷所至。電磁感應是由于雷擊后,巨大雷電流在周圍空間產生迅速變化的強大磁場所至。(4)雷電侵入波。雷電沖擊波是由于雷擊而在架空線路上或空氣中金屬管道上產生的沖擊電壓沿線或管道迅速傳播的雷擊波。其傳播的速度為3108M/S。雷電可以損壞電氣設備的絕緣,使高壓串入低壓,造成嚴重的觸電事故。例如,雷雨天,室內的電氣設備突然爆炸起火或損壞,人在室內打電27、話或使用電器時突然遭電擊身亡,都屬于這類事故。防雷措施主要是在建筑物上安裝避雷針、避雷帶、避雷線,引下線和接地線裝置或在金屬設備、供電線路上采取接地保護。二、人身防雷擊措施1、室內預防雷擊(1)電視機的室外天線在雷雨天要與電視機脫離,而與接地線連接。(2)雷雨天時,應關好門窗,防止球形雷竄入室內造成危害。(3)雷暴時,人體最好離開可能傳來雷電侵入波的線路和設備1.5M以上。拔掉電源插頭,不要打電話,不要靠近室內金屬設施。如暖氣片、自來水管、下水管;盡量離開電源線、電話線、廣播線,以防止這些線路和設備對人體的二次放電。另外,不要穿潮濕的衣服、鞋襪,不要靠近潮濕的墻壁。2、室外避免雷擊(1)要遠離28、建筑物的避雷針及接地引下線。(2)要遠離各種天線、電線桿、高塔、高梯、煙囪、旗桿、塔吊,如有條件應進入寬大金屬構架,有防雷設施的建筑物或金屬殼的汽車和船只內,要遠離帆布蓬車和拖拉機、摩托車等。(3)應盡量離開山丘、海濱、河邊、池旁,盡快離開鐵絲網、金屬曬衣架、曬衣繩,孤立的樹木和沒有防雷裝置的孤立小建筑等。(4)雷雨天氣里,盡量不要在曠野上行走,要穿塑料等不侵水的雨衣,要走慢點,步子小點,不要騎自行車行走,不要用金屬桿的雨傘,肩不要扛帶有金屬桿的工具。(5)在施工現場手中不要拿金屬器具,發現雷雨天氣要迅速到安全處躲避,嚴禁在大樹下、電桿旁躲避。(6)人在遭雷擊前,會突然有頭發豎起或皮膚顫動感覺,這時應立刻躺倒在地,或選擇在低洼處蹲下,雙腳并攏,雙臂抱膝,頭部下俯,盡量縮小暴露面即可。三、中雷擊搶救的方法受雷擊被燒傷或嚴重休克的人,身體并不帶電,應馬上讓其躺下,撲滅身上的火,并對其進行搶救。若傷者失去意識,但仍有呼吸或心跳,則自行恢復的可能性很大,應讓傷者舒適平臥,安靜休息后,再送醫院治療。若傷者已停止呼吸或心跳,應迅速對其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按摩,再送往醫院的途中要繼續進行心肺復蘇的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