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沈客專遼寧段TJ-8標段項目部人身傷害事故應急預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67662
2022-09-01
11頁
94.50KB
1、目 錄1.總則11.1編制目的11.2編制依據11.3適用范圍21.4總體目標21.5工作原則22.危險源分析23.應急保障33.1 組織機構、職責33.2 應急領導小組職責33.3.相關人員職責33.4 應急搶險小組職責分工及聯系電話44.應急響應54.1 應急響應細則54.2 應急響應處理65.警戒與治安76.人群疏散與安置87.醫療與衛生87.1 對于急救和診斷應注意以下事項87.2 診斷原則87.3 急救要點89.應急結束910.人身意外傷害事故的調查處理及改進措施9 1.總則1.1編制目的為加強京沈客專遼寧段TJ-8標段項目部人身傷亡事故的應急工作,防止和減少施工生產突發性事件可能造2、成的人員傷害,建立緊急情況下快速、有效的事故搶險、救援和應急機制,確保員工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減少人身傷亡事故損失,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1.2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以及指揮部下發文件、集團公司有關要求、有關法律、法規及規定。1.3適用范圍京沈客專遼寧段TJ-8標段范圍管段內人身傷害預案。1.4總體目標以確保施工人身安全為核心,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整治”的指導思想,以“全面排查、防治并舉、超前預警、果斷處置”為手段,以確保行車安全、確保施工人身安全、確保以運輸秩序為核心,3、全面排查安全隱患,科學確定危險處所,努力提高應急處理能力,杜絕突發事故造成行車及人身安全生產事故,實現建設施工安全持續穩定目標。1.5工作原則項目部在人身傷亡事故的預防與應急處理工作中,必須遵循“協調一致、救人優先、反應迅速、救援有力”的原則,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2.危險源分析本項目的主要人身傷亡事故風險如下:2.1 物體打擊:高空作業,上、下交叉作業安全措施不當,安全設施不規范、個人防護用品使用不當導致人身傷亡;2.2 機械傷害:因機械異常運行或使用不當導致人身傷亡;2.3 起重傷害:起重機械或起吊物體在運行或起吊過程中造成人身傷亡;2.4 觸電:電氣設備的倒閘操作、檢修,電動4、工器具的使用不當造成人身傷亡;2.5 火災:電氣設備、燃油系統、氫氣系統、制粉系統、辦公場所火災和火災撲救過程中,燒、摔、砸、炸、窒息、中毒、高溫、輻射等原因導致的人身傷亡;2.6 灼燙:蒸汽、水等高溫燙傷,酸、堿等化學物品及焊接作業等造成人員灼傷引起的人身傷亡;2.7 爆炸:氧氣、乙炔瓶等易燃、易爆物質爆燃(炸)造成人身傷亡;2.8 中毒:酸、堿、氨等有毒化學藥品引起急性中毒及用餐、飲水等引起急性中毒,導致人身傷亡;2.9 車輛傷害:生產區域內廠內機動車輛或其它車輛造成傷害,導致人身傷亡。2.10 工程建設過程中出現坍塌、冒頂等導致人身傷亡。3.應急保障3.1 組織機構、職責項目部成立了應急5、搶修“指揮領導小組”,由常務副經理、副經理、安質部、工程部、計劃部、財務部、物資部、辦公室、實驗室、各工區主要人員組成。組 長:牛耀文 王步峰副 組 長:賀雷寧 李成杰 程光海 羅嗣學 穆常奔 廖興全 組 員:賀海軍 鄭 舟 張憲林 周海強 王衛東 李曉攀 李 龍 王立東 陳 飛 樊慶飛 金 松 黃松貴 鄭治安 崔松召 3.2 應急領導小組職責負責“應急預案”的制定、修改、執行;組建應急救援專業隊伍,并組織實施和演練;檢查督促做好事故的預防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發生安全事故是由指揮領導小組發布應急救援的命令;向設備管理單位發出救援請求;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向上級匯報和向友鄰單位通6、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工作經驗教訓。3.3.相關人員職責組長職責在遇到重大突發危害事件發生時,接到報警報告后,根據制定的應急救援預案,組織、指揮各方面的資源開展應急救援搶險工作。通知各應急救援小組立即趕往現場,向其下達各種應急處理指令,進行排險搶險、應急救援,并根據險情程度與應急小組的應急能力決定是否需要外部資源的援助。副組長職責協助指揮長負責應急搶險的具體指揮工作,指揮各搶險小組落實排險搶險、應急救援的具體措施,并及時向指揮長報告本應急救援小組的工作情況。當指揮長不在現場時,自動承擔指揮長的一切職責。組員職責(1)接到通知后,立即與事發現場保持暢通的7、聯系,根據險情程度和需要與地方政府、醫院、消防、公安等相關部門進行聯系。如指揮長決定需要外部資源援助,接到指令后迅速與相關部門進行聯系,報告有關情況并派人到指定地點接車、接人、接物,引導搶險救援人員、物資到事發現場。(2)接到通知后,應立即趕到現場組織人員搶救受傷者脫離事故危險區域,同時根據具體情況通知醫療機構前來救護,在專業醫療人員沒有到達之前對受傷人員進行簡單救助,或者根據傷者人數及傷情將受傷人員迅速送往醫院,通知醫院做好救護準備,務必使人身傷害降至最低程度。(3)接到通知后,立即趕到現場抓好事故現場的警戒和保衛工作,進行人員搜救、疏散受災人員、現場偵察和組織救災搶險工作。在確保人員安全的8、情況下,盡最大可能排險搶險、搶救物質財產,使國家和企業的財產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把事故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4)接到通知后,應立即組織必須的物資材料、工器具、設備等,以確保搶救現場的需要。3.4 應急搶險小組職責分工及聯系電話序號部門聯系人職責分工聯系電話1常務副經理牛耀文應急總負責、整體控制,組織指揮全線的應急救援及與設備管理單位聯系工作2黨工委書記王步峰應急行動組,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3總工程師賀雷寧應急行動組,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3安全總監李成杰疏散引導組,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4工程部賀海軍工程搶修組,負責制定應急措施的方案,配合設備管理部9、門制定救援方案5安質部鄭舟安全防護組,協助總指揮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及事故處理工作6物資部羅嗣學物資、設備保障組,負責應急救援工作的物資供應工作7財務部廖興全資金保障組8計劃部穆常奔通訊聯絡組,負責應急救援工作的通訊聯絡工作9對外協調部程光海外部協調組10實驗室周海強救護組4.應急響應4.1 應急響應細則人身意外傷亡事故應急響應按照先保人身安全,再保護物資設備的優先順序進行,使損失和影響減到最小。具體細則如下:4.1.1 發生事故后現場首先組織救援人員進行搶救,將事故傷員送往事故現場就近醫院進行搶救,同時向上級匯報事故現場情況。4.1.2 所有施工人員應立即停止全部作業活動,在現場應急總指揮10、下開展應急處理工作,控制事態的擴大。4.1.3 如傷者行動未因事故受到的限制,且傷較非常輕微,身體無明顯不適,能站立并行走,在場人員應將傷員轉移至安全區域,再設法消除或控制現場的險情,防止事故蔓延擴大,然后找車護送傷者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4.1.4 如傷者行動受到限制,身體被擠、壓、卡、夾住無法脫開,在場人員應立即將事故現場進行封閉或將傷者從事故現場轉移至安全區域,防止傷者受到二次傷害,然后根據傷者的傷勢,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4.1.5 如傷者傷口出血不止的癥狀,在場人員應立即用現場配備的急救藥品為傷者止血(一般采用指壓止血法、加壓包扎法、止血帶止血法等),并及時用車將傷者送醫院治療。4.111、.6 若傷者傷勢較重,出現全身有多處骨折、心跳、呼吸停止或可能有內臟受傷等癥狀時,在場人員應立即根據針對傷者的癥狀,施行人工呼吸、心肺復蘇等急救措施,并在施行急救的同時派人聯系車輛或撥打醫院急救電話(120),以最快的速度將傷者送往就近醫院治療。4.1.7 保護好事故現場,等待公司應急救援組到達。4.2 應急響應處理4.2.1 起因物、致害物明確,無發生群傷事故的可能,且不影響運行設備正常運行的事故,如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起重傷害、車輛傷害、倒桿塔、灼燙等人身傷害事故發生時,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維護正常的生產運行,同時根據需要在事故現場設置隔離,并指派人員到現場進行巡視,防止運行設備受到影響。12、搶修救援工作中根據事故實際情況,采取措施,盡快控制起因物、致害物的狀態,在盡量保護事故現場的前提下,使其恢復至無害狀態;4.2.2 觸電:搶險人員采取正確的方法,如用木棒、絕緣桿等工具使受害人脫離帶電體,同時在事故現場設置安全圍欄,要保證安全距離,嚴防二次事故。同時要迅速切除故障點,根據實際需要停止故障設備的運行,防止二次傷害;并正確隔離故障設備,保證其它設備的安全運行。搶修救援工作中要根據現場實際,迅速處理故障設備,嚴防人身傷害再次發生;4.2.3 火災:應急救援工作中要組織專業人員正確判斷起火點及受傷人員的位置,及時切斷與運行設備的聯系,如果是在氫站、油區等有壓力容器的部位發生火災,要及時13、隔離,嚴防引發壓力容器爆炸事故。同時要根據火災現場實際情況正確分析可能產生的有毒氣體,除利用現場設備外,要保證個體防護設施供給,采取可靠措施后實施救援,嚴防二次傷害。搶修救援工作中要迅速隔離故障設備,保證其它設備的安全運行。同時要組織轉移易燃、易爆等危險品,運用隔離設施嚴防燒、摔、砸、炸、窒息、中毒、高溫、輻射等原因導致對救援人員造成傷害。搶險救援工作中,必要時應及時請求周邊地區的支援;4.2.4 壓力容器爆炸:要正確判斷事故現場受傷人員的位置,及時切斷與爆炸設備相連接的各種設備,在保證人身安全情況下進行可能的操作,并正確搶救受傷人員。救護過程中要做好防止二次爆炸的措施。根據現場情況,組織轉移14、易燃、易爆等危險品,運用隔離設施嚴防燒、摔、砸、炸、窒息、中毒、高溫、輻射等原因導致的人員傷亡;4.2.5 中毒:組織專業人員迅速判斷引起中毒的有毒物質,及時向醫務人員提供相關信息,以便醫務人員準確施救。救援工作中要保證救援人員正確佩戴個體防護用品,如防毒面具等,再實施救援,救援過程要設專人監護、指揮。4.2.6 灼燙傷:要正確判斷事故現場受傷人員的受傷程度,及時對傷員進行有效的處理。處理方法:(1)用白酒沖洗傷口,只需要普通的白酒就可以(2050多度的白酒,不可用酒精),能夠快速吸收燒燙傷處的余熱;(2)如果沒有酒,可以用純凈水淘米,取第二次淘米水沖洗傷口降溫;(3)再或者用涼開水沖洗降溫。15、以上三種方法都可以使用,酌情選擇最便捷的方式。但是請切記:不能用生冷水沖洗或者浸泡傷口,否則會造成熱毒內浸,引起肌膚潰爛,加重傷勢,簡單處理后看傷勢情況立即送醫院。5.警戒與治安在事故現場周圍建立警戒區域,實施現場通道封閉或限制的管制,維護現場治安秩序,防止與救援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受到傷害,保障救援隊伍、物資運輸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暢通,并避免發生不必要的傷亡。6.人群疏散與安置人群疏散是減少人員傷亡擴大的關鍵,對疏散的緊急情況、疏散區域、疏散距離、疏散路線、疏散運輸工具、安全蔽護場所以及回遷等做出細致的準備,還應考慮疏散人群的數量、所需要的時間及可利用的時間、環境變化等問題。對已實施臨時疏散16、的人群,要做好臨時安置。7.醫療與衛生對受傷人員采取及時有效的現場急救以及合理的轉送醫院進行治療,是減少事故現場人員傷亡的關鍵。醫療救助人員必須了解相關傷害的救治特點,并經過相應的培訓,掌握對受傷害人員進行正確消毒和治療的方法。 7.1 對于急救和診斷應注意以下事項 (1)緊急救護要爭分奪秒,就地搶救,動作迅速,方法正確;(2)要認真觀察傷員全身情況,發現呼吸、心跳停止時,應立即在現場用心肺復蘇法就地搶救;(3)在現場緊急救護的同時,應與急救中心或附近醫療單位取得聯系,請求給予救治的指導與幫助。在醫務人員未到達前,或未送達醫療單位前,不應放棄現場搶救,傷員死亡診斷只能由醫生做出;(4)現場救護17、或傷員監護人,在將傷員移交醫療單位時,必須將有關傷員的情況向醫生作情況通報。7.2 診斷原則(1)根據事故的性質、程度、毒物的種類和毒性,有無燃燒、爆炸、窒息,有無觸電、撞擊等現場情況分析可能致病原因;(2)迅速準確地對傷員進行檢查與詢問,根據傷員臨床癥狀和體征來分析判斷;(3)在原因不明、診斷不清的情況下,應認真做好與其他疾病的鑒別,以免誤診,造成搶救的延誤和失效。7.3 急救要點(1)立即解除致病的原因,脫離事故現場;(2)神志不清的病員應有專人監護,應防止病員氣道梗阻,缺氧者給予氧氣吸入,呼吸停止者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實行胸外心臟按壓;(3)皮膚燒傷應盡快清潔創面,用清潔或已18、經消毒的紗布保護好創面;眼睛灼傷后應優先徹底清洗;(4)骨折(特別是脊柱骨折)時,在沒有正確地固定的情況下,除止血外,包扎應盡量少動傷員,以免加重損傷;(5)請勿隨意給傷員飲食,以免嘔吐物誤入氣管;(6)置傷員于空氣新鮮、安全清凈的環境中;(7)防止休克,特別要保護心臟、肝、腦、肺、腎等重要器官的功能。8.現場恢復在恢復現場的過程中往往仍存在潛在的危險,如觸電、受損建筑倒塌等,所以應充分考慮恢復現場過程中可能的危險,制定現場恢復的程序,防止恢復現場的過程中事故的再次發生。9.應急結束應急工作中,在充分評估危險和應急情況的基礎上,由上級公司安全生產部確認事故(事件)現場得以控制,或已經采取了必要19、的措施,可以關閉應急預案時,向應上級公司請示、報告,經上級公司同意并發布關閉應急預案命令后,現場應急處置工作結束,應急救援隊伍撤離現場。現場應急處置工作結束后,參加救援的部門和單位應認真核對參加應急救援人數,清點救援裝備、器材;核算救災發生的費用;整理應急救援記錄、圖紙,寫出救災報告。應急響應結束后,要做好預案的持續改進工作,根據應急救援工作記錄、方案、文件等資料,組織專家對應急救援過程和應急救援保障等工作進行總結和評估,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由事故(事件)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完成事故(事件)應急救援總結報告,報送上級部門。10.人身意外傷害事故的調查處理及改進措施10.1 事故發生后,保護好現場20、。由質量安全部組織相關部門進行調查、分析,寫出事故調查報告。10.2 事故調查處理后,項目部應及時組織相關部門共同研究事故發生原因,分析事故發展過程,吸取事故教訓,提出具體措施,防止類似事故的再次發生。7.1附表:報警電話序號報警電話聯系方式用 途備 注1火 警119火災報警救援2匪 警110治安事件報警救援3氣 象121氣象信息4查號臺114電話號碼查詢5醫 院120人員傷亡急救6道路事故報警122道路事故報警7.2附表:應急設備清單如下:序號設 備 名 稱單位數量負責人 用 途存放地點1救護車輛1羅嗣學急救阜新第三人民醫院2擔 架付10羅嗣學救援阜新第三人民醫院3氧氣瓶及輸氧設備套10羅嗣學急救阜新第三人民醫院7.4附表:應急物資裝備清單序號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口哨個802安全隔離繩米8003手電筒個804應急燈個805移動配電箱個406擔架付357急救包個508雨衣件1509帳篷頂3010棉被條8011裝載機臺512挖掘機臺513自卸車臺1014礦泉水箱5015指揮車輛2越野16電纜線米90017消毒劑瓶10018工具車輛5皮卡 應急物資由項目部物資設備部及各工區物資設備部配備,統一存放。應急車輛由專人統一指揮,做到隨用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