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環境應急監測演練大同市現場演練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67814
2022-09-01
13頁
34KB
1、2012年山西省環境應急監測演練大同市現場演練方案為全面提高我市環境監測系統應對突發性環境事件的快速反應的實戰能力,建立健全應急監測制度和運行機制,確保及時、高效地為重大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處置提供決策依據,減少或消除重大環境污染事件所造成的影響。按程序規范、響應及時、結果準確、建議合理、保障有力的應急監測原則,根據山西省環保廳晉環辦發201239號文關于舉辦山西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監測演練活動的通知精神,大同市環保局組織開展大同市環境應急監測演練活動。一、演練目的規范環境監測系統應對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的應急監測程序;檢驗環境應急監測方案的科學性、響應的及時性、數據的準確性、報告的科學性、建議的合2、理性;進一步促進應急監測能力的建設;為環境應急處置提供快速、有效的技術支撐。二、參演單位、地點和時間參演單位:大同市環境監測站、大同市環境保護應急與事故調查中心等單位演練地點:大同東江生態園。演練時間:2012年9月28日,時間一天。三、組織機構為了加強對本次應急監測演練活動的組織和指導,大同市環保局成立環境應急監測演練活動領導組、領導組下設辦公室、宣傳組和接待組。1、領導組組 長:趙曉寧(大同市環保局局長)副組長:丁中華(大同市環保局總工程師)王成君(大同市環保局紀檢組長)成 員:張媛珍(大同市環保局科技監測科科長)柴桂生(大同市環境應急與事故調查中心主任)陳玉貴(大同市環保局辦公室主任)劉3、守文(大同市環保局宣教科科長)主要職責:指導本次演練活動,審定演練實施方案,研究決定演練活動中的重大事項。2、領導組辦公室主 任:柴桂生成 員:劉俊中、王文領導組辦公室設在大同市環境應急與事故調查中心,主要職責為負責演練前和演練活動中的組織協調和日常管理工作,協調宣傳組和接待組的工作。3、宣傳組組 長:劉守文成 員:劉剛主要職責:及時收集整理演練活動的進展情況、演練現場和指揮中心素材,撰寫信息稿件;向省環保廳2012環境應急監測演練辦公室上報我市演練籌備活動信息和演練活動情況;負責演練活動的對外宣傳。4、接待組主 任:陳玉貴成 員:趙麗職 責:負責活動籌備期間與演練當天有關會務工作。四、應急監4、測指揮機構1、應急監測指揮組總指揮:楊智明、副總指揮:袁文功、陳衛玉、姚曉峰2、現場調查小組組長:甄世利成員:高祿等職責:進行現場調查,了解罐車所裝物品、重量等,以確定泄漏物質,同時根據現場泄漏情況和事發時間,初步判斷物質泄漏量;詢問事發地周圍村莊、河流、水源地等的情況,并繪制地理位置圖;初步測定河流的寬度和深度、流速和氣象參數等;同時向應急指揮組、綜合技術小組報告現場情況等。3、綜合技術小組組長:王紅英成員:甄世利職 責:綜合協調各工作小組,編制現場監測方案,收集整理數據,編制應急監測報告、編制總結報告,向省演練考評組上報報告等。根據現場調查情況制定監測方案,介紹方案,經現場應急監測指揮組及5、專家小組審定同意后實施;將審定的監測方案于12時前上報環保廳演練活動專家組。4、現場采樣小組組長:馬翠蛾成員:陳玉蘭、王慧、周向峰、白劍、高祿職責:負責現場收集資料,采樣,現場項目的快速分析等。準備水質常規參數測定儀、氣象參數測定儀、采樣設備、個人防護用品;測量水文、氣象參數;依照方案現場采樣、跟蹤采樣、交接樣品。5、現場分析小組組長:陳瑋、張宏斌成員:趙萍、李俠、職責:便攜式重金屬測定儀等儀器、水質多功能測定儀、水質常規參數測定儀、生物毒性測定儀的準備;對現場樣品和盲樣進行快速定性、定量分析。6、實驗室分析小組組長:張曉霞成員:徐文霞、施虹、李曄等職責:實驗室樣品分析,出具監測數據和編寫分析6、結果報告。調試Z-5300型原子吸收光譜儀、AA-68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AFS-820雙道原子熒光光度計等儀器;對現場樣品和盲樣進行分析。7、質量控制小組組長:劉紅艷成員:李國鳳、職責:負責應急監測的全過程質量管理工作,對監測質控數據按相關技術要求進行科學的評價,以判定該批監測數據是否合格,審核監測報告信息是否完整。8、應急監測專家小組組 長:陳衛玉、成 員:姚曉峰、杜亮、張曉霞、甄世利職 責:對現場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和研究,對污染物質種類、性質、濃度、擴散規律等進行研究,提出具體布點采樣的建議,為應急監測指揮組決策提供技術支持。9、現場宣傳組組長:姚曉峰成員:張月香、龐建菊、吳卓新職責:7、對應急演練的目的、應急演練的過程進行解說。對演練過程及準備情況進行文字、圖片、影像資料的報道。10、通迅聯絡小組組長:武建忠成員:吳卓新職責:調試現場的音響設備、對講通訊系統、無線網絡系統,確保通訊暢通,現場音響設備正常。11、后勤保障小組組 長:王東峰成 員:陳彪、豐鵬、周向峰、白劍、祝山輝、帖地元、龐建菊、李衛、葉峰等職 責:負責應急監測期間的車輛安排,應急監測指揮中心辦公條件的準備,應急監測現場技術人員和站內值班人員的食物、休息場所安排等后勤保障工作。負責搭建會場、拉警戒線、搭建帳蓬、安裝桌椅,為指揮部、應急儀器提供電源,負責閑雜人員疏散,負責現場車輛的調配等工作。12、醫療小組組 長:8、王晗職 責:負責應急人員傷病的緊急處置。五、演練路線圖見下圖六、演練啟動儀式9月28日上午8點30分,在選定的演練地點東江生態園舉行“2012年全市環境應急監測演練大同市演練活動啟動儀式”。省領導講話、局領導講話,局領導宣布應急演練活動開始。七、演練過程1、模擬場景2012年9月28日9時,大同市十里河京大高速公路入口處(東江生態園)一帶(經度1131703,緯度400115,海拔1051米),一輛裝有化學品(重金屬)的罐車在公路運輸過程中意外翻車,化學品從破損的車體泄漏出來,泄露的化學品(重金屬)進入緊鄰公路的十里河,對河水水質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在該河流下游是大同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9、。大同市環境應急與事故調查中心接到大同市政府應急辦報警電話,值班人員詳細記錄事件發生時間、地點、原因、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污染范圍、周圍環境情況(敏感因素)、人員傷亡情況以及報告聯系人、聯系方式等情況。立即電話通知大同市環境監測站應急監測值班人員。大同市環境監測站應急監測值班人員接到大同市環境應急與事故調查中心報警電話,立即報告應急監測指揮組領導。應急監測工作就此展開。2、應急監測演練啟動2.1接報:應急監測值班人員接到大同市環境應急與事故調查中心報警通知,詳細記錄事件發生時間、地點、原因、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污染范圍、周圍環境情況(敏感因素)、人員傷亡情況以及報告聯系人、聯系方式等情況。2.10、2上報接報人員接到以上報告后向應急監測指揮組報告以上情況。報告的內容為:大同市環境保護應急與事故調查中心通知,一輛裝有某化學品(重金屬)的罐車在公路運輸過程中意外翻車,化學品從破損的車體泄漏出來,泄露的化學品(重金屬)進入緊鄰公路的一條小河,對河水水質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在該河流下游是大同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2.3下達任務現場監測總指揮,根據報告情況,下達應急監測指令。指令的主要內容:“應急監測各小組,接大同市環境保護應急與事故調查中心通知,十里河京大高速公路入口處(東江生態園)一帶發生應急環境污染事故,運送化學品(重金屬)的罐車翻車,化學品(重金屬)泄露,威脅到大同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11、水源地用水安全,請立即啟動大同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監測預案,組織應急隊伍,趕赴現場,進行應急監測。”應急全體人員到達現場。按照應急預案的要求,馬上開展工作。3、應急監測人員全面動員,準備充分,開赴現場。根據預案,全體應急監測人員分頭到位,立即著手準備工作,并趕赴事故現場。3.1專業的應急車輛出發及時駕駛員迅速完成車輛例行檢查,將車輛停靠在指定地點,隨時準備出發。后勤保障小組準備應急監測指揮中心辦公條件,檢查電腦、電話、傳真機、音響設備等工作狀態。3.2技術準備充分,進入實戰狀態現場調查小組及采樣小組準備好各種采樣器材及GPS等輔助設備,現場監測小組準備防護器材(如救生衣等),完成對便攜式現場監測12、儀器的室內調試,并配制好各種試劑。做好儀器防震等保護性處理,有序擺放到應急車上(或提前放到現場)。實驗室分析小組啟動儀器進行預熱,配制各種實驗用試劑。綜合技術小組查找地形、水系等基礎地圖,同時查閱資料,提供污染物的物理、化學特性和處理處置技術等方面的信息。質量控制小組開始準備應急監測全過程進行質量管理的具體措施。4、現場調查現場調查小組等在事故現場對現場情況、污染情況,周圍敏感目標等因數等進行現場踏勘。向罐車司機了解罐車所裝物品、重量等,并查看罐車車體標識(提前準備一個標志),以確定泄漏物質(初步判定為重金屬),同時根據現場泄漏情況和事發時間,初步判斷污染物質泄漏量;查詢事發地周圍村莊、河流、13、水源地等的情況,坐標情況;初步測定河流的寬度和深度、流速和氣象參數等;現場地理和環境信息。同時向應急監測指揮組、應急監測專家小組及綜合技術小組報告現場情況等。5、編制應急監測方案綜合技術小組根據現場工作調查組報告的現場有關資料,并結合網絡查詢到的地理信息情況編制首次監測方案。綜合技術小組向應急專家、考評組、現場指揮介紹監測方案,聽取專家的意見,修改監測方案。并上報實施。6、現場采樣現場采樣小組根據監測方案抵達監測點位后,立即采樣,監測水體現場測量水質等理化指標:pH、溶解氧、電導率、水溫、水質生物毒性情況、河水流量等水文參數;采樣人員每二小時對確定的點位采樣一次,采集平行樣。依照監測方案設置614、個監測斷面:分別為在泄漏點上游50米處布設對照點,在泄漏處設立監控點,下游500米處及2000米設立監控點,在水源地入口處及取水口設立監控點。監測項目為:重金屬、生物毒性指數。每個點位用GPS定位。7、現場監測現場采樣小組交接樣品后,現場監測小組及時分析樣品。進行重金屬現場定性和定量的快速分析,同時分樣送往實驗室開展標準方法分析。綜合技術小組整理綜合監測數據,向應急監測指揮組上報分析數據,提出處置建議。經采取應急處置措施,直到所有監測點位不超標,經應急監測領導組同意后終止監測。8、綜合技術小組綜合分析規律,編制應急監測報告應急監測專家小組和綜合技術小組根據現場結果分析,估計可能對下游造成的影響15、,依據現場情況和相關水文資料,研究污染物沿途衰減規律,適時調整后續監測方案,指導現場進行監測。嚴密監視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在預警斷面進行較高頻次的采樣分析,并與自來水公司取得聯系,提醒其監測出廠水質。綜合技術小組對監測數據進行匯總、分析,根據監測結果及時編寫應急監測報告,向應急監測現場指揮組報告。應急監測報告經應急監測指揮組審核后上報市環境應急與事故調查中心。9、持續監測與建議分析技術小組報出首批標準方法分析數據,專家小組根據數據和現場情況,進一步分析污染變化規律,完善下游應急監測方案。綜合技術小組編制應急監測報告。10、應急監測的終止后續監測數據不斷報出。經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監測結果顯示,所16、有監測斷面的污染物濃度均下降至安全水平。應急監測現場指揮組根據監測結果向應急監測領導組提出終止應急監測申請,經批準后終止應急監測。應急監測現場工作終止,有關人員繼續整理資料,形成完整報告歸檔,并上報環保廳應急演練辦公室。11、演練總結16點,市局主持召開本次應急監測演練總結會議。參加演練的各單位、各監測小組分別進行總結。9月29日向省應急演練考評組報送總結材料。演練路線圖報警:在大同市東江生態園一帶(經度1131703,緯度400115)一輛運輸化學品的罐車在進行途中意外翻車,罐車內的物品(重金屬)泄漏進入十里河,下游為大同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市政府應急辦向市環境應急與事故調查中心報警市環境應急與事故調查中心向市環境監測站報警啟動大同市環境監測站應急監測預案,開始應急監測指揮機構開始動作各工作小組立即開展工作綜合技術小組制定應急監測方案,經審核發給現場監測小組現場監測小組展開現場監測上報數據和現場信息經專家組研究,鎖定污染物類型,分析可能造成的危害跟蹤監測污染團上報監測數據監控斷面污染物濃度下降至安全水平上報結果,經領導組研究決定,下達終止應急監測的指令演練總結演練結束研究污染物衰減規律,提出建議,編制應急監測快報經審核,上報領導組存在污染危險
合同表格
上傳時間:2021-01-22
29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