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坍塌事故應急預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67822
2022-09-01
12頁
116.50KB
1、跨(坍)塌事故應急預案目 錄1 總則31.1 編制目的31.2 編制依據31.3 適用范圍32 應急處置基本原則33 事故類型及危害程度分析33.1 事故類型33.2 危害程度分析34 事故分級45 應急指揮組織機構及職責45.1 應急組織體系45.2 應急指揮機構的職責56 預防與預警56.1 風險監測與預防66.2 預警發布與預警行動66.3 預警結束77 信息報告78 應急響應78.1 響應分級78.2 響應程序78.3 應急處置88.4 應急結束99 后期處置99.1 善后處理99.2 調查和評估910 保障措施910.1 應急隊伍保障910.2 醫療保障911 培訓和演練1011.12、 培訓1011.2 演練1012 附則1012.1 預案報備1012.2 維護和更新1012.3 制定與解釋1012.4 預案實施1013 附件1113.1 附件一:跨(坍)塌事故應急響應程序圖111 總則1.1 編制目的為了迅速、有效應對XXX公司(以下簡稱“公司”)跨(坍)塌事故,最大程度的減少人員傷亡和事故影響,保護員工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生產、工作和生活秩序,特制定本預案。1.2 編制依據電力企業專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試行)(電監安全200922號)XXX公司突發事件綜合應急預案1.3 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公司應對級及以上跨(坍)塌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2 應急處置基本原則(1)遵循“安3、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防御和救援相結合的原則。統一領導、分工負責、加強聯動、快速響應,最大限度的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2)嚴格遵守緊急救護的基本原則,現場采取積極措施保護傷員生命,減輕傷情,減少痛苦,并根據傷情需要,迅速聯系業主營地醫院救治。3 事故類型及危害程度分析3.1 事故類型公司開挖及支護都是高邊坡施工,施工區域巖石破碎、地質情況復雜,不可預見性情況多,可能因深基礎開挖支撐不到位、堆棄物位置不當或邊坡失穩、腳手架搭設不按照規范進行或因施工過程的質量事故、模板工程中支、拆模方法不當等發生塌方,成的事故。鑒于以上分析,公司跨(坍)塌事故類型包括:山體滑坡、邊坡坍塌、洞4、室塌方、基坑(槽)坍塌、腳手架坍塌、建構筑物倒塌。3.2 危害程度分析公司跨(坍)塌事故可能導致人員傷亡、設備設施損壞和財產損失。4 事故分級按照事故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范圍等因素,跨(坍)塌事故分為兩級,即級、級。(1)級事故1) 發生跨(坍)塌事故,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3人以上重傷。2) 設備、設施等損壞,已經或可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2)級事故1) 發生跨(坍)塌事故,造成3人以下重傷。2) 設備、設施等損壞,已經或可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下。本預案有關數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數,“以下”不含本數。5 應急指揮組織機構及職責5.1 應急組織體系 跨(坍)塌事5、故應急領導小組組 長:總經理副組長:副總經理成 員:安全監察部主任安全監察部副主任財務管理部主任思想政治工作部副主任設計總監施工單位安全部門負責人5.1.2跨(坍)塌事故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在公司設立的安全生產委員會(簡稱安委會)的指導下,成立公司突發事件應急處理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安全監察部。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安全監察部主任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安全監察部副主任、其他有關部門負責人、其他部門主任、副主任、設總、總監、項目經理成員:安全監察部安全工程師其他人員、機電部、工程部、總經理工作部,參建單位生產副經理、安全副經理5.1.3應急處置工作組(1)搶險協調組:監理總監、施工單位項目經理6、及有關人員。(2)電氣保障組:變電站工作人員、施工單位生產調度人員。(3)設備保障組:監理單位機電部負責人、施工單位機電負責人及有關人員。(4)物資保障組:施工單位物資負責人及有關人員。(5)技術保障組:承包人總工程師及有關人員。(6)事故調查組:監理單位安全副總監、施工單位安全副經理及有關人員。(7)醫療保障組:醫務室工作人員、參建單位辦公室副主任及有關人員。(8)后勤保障組:參建單位辦公室副主任及有關人員(9)治安保障組:警消中心負責人、承包人書記及保安人員。(10)通訊保障組:參建單位辦公室主任及有關人員。5.2 應急指揮機構的職責 跨(坍)塌事故應急領導小組職責(1)決定啟動、終止本預7、案。(2)負責統一領導、協調公司跨(坍)塌事故應急處置工作。(3)負責組織調配參建各方跨(坍)塌事故應急資源。(4)負責組織與外部應急力量、政府部門聯系。 跨(坍)塌事故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1)負責接收跨(坍)塌事故報告,并及時向應急領導小組報告。(2)協助應急領導小組組織、協調跨(坍)塌事故應急處置工作。(3)負責新聞發布和上報材料的起草工作,根據應急領導小組的意見,向政府相關部門報告應急救援工作情況。5.2.3應急處置工作組職責(1)搶險協調組1)分析事故現場情況,并上報應急領導小組。2)在應急領導小組授權下,調配參建各方應急資源,指揮跨(坍)塌事故現場應急搶險工作。(2)電氣保障組:8、負責檢查電氣設施及備用電源儲備工作。(3)設備保障組:負責調配跨(坍)塌事故應急所需機械設備。(4)物資保障組:負責調配跨(坍)塌事故應急所需物資。(5)技術保障組:負責制定跨(坍)塌事故搶救措施和方案。(6)事故調查組:負責或協助跨(坍)塌事故調查,編寫調查報告。(7)醫療保障組:負責受傷人員的救護工作。(8)后勤保障組:負責食宿安排,做好生活區的異常情況處理。(9)治安保障組:負責人員疏散和安置、維持現場秩序、安全警戒裝置的設置及應急車輛調配工作。(10)通訊保障組:負責確保通訊暢通。6 預防與預警6.1 風險監測與預防(1)開展安全教育和安全生產技能培訓,提高各級員工安全素質。以預防跨(9、坍)塌事故為重點,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教育培訓計劃,不斷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以及自覺遵守規章制度的責任意識和法制意識。(2)監理單位加強現場安全監督和安全管理,做到安全措施落實、安全監督到位。指導施工單位開展安全互保活動,做到工作中互相提醒、互相保護。(3)施工單位要狠抓習慣性違章的糾正、治理,切實做到無管理性違章,消除裝置性違章,杜絕因人員違章造成的跨(坍)塌事故。(4)施工單位要完善施工現場安全措施,確認照明線、用電設備等是否存在絕緣破損、漏電等不安全隱患,不斷消除隱患,改善勞動作業環境。6.2 預警發布與預警行動 預警發布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風險監測的結果和周邊的環境狀況,對可能發生的跨(10、坍)塌事故進行預警。 預警行動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判斷事故可能造成跨(坍)塌事故的,通過電話或其它方式發布預警信息,參建各方好應急準備工作。進入預警狀態后,參建各方按照各應急預案的要求檢查確認各類個人防護用品、醫療設備、交通用具、通訊裝備、消防設備、生產和照明的備用電力設備、檢測設備等配備齊全。6.3 預警結束當跨(坍)塌事故危險已經消除,經評估確認不再構成威脅,跨(坍)塌事故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下達預警解除指令。7 信息報告(1)24小時應急值班電話:XXXX XXXXXXXX。(2)發生跨(坍)塌事故時,事故現場人員應當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按照相關規定報當地安監部門11、,同時向監理單位、建設單位報告。報告應采取書面方式,情況緊急時可先進行口頭報告,稍后再補充書面報告。(3)跨(坍)塌事故報告應當及時、準確、完整,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遲報、漏報、謊報或者瞞報,報告應當包括下列內容:1)跨(坍)塌事故發生單位概況。2)跨(坍)塌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現場情況。3)跨(坍)塌事故的簡要經過、初步原因和事故性質。4)跨(坍)塌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5)已經采取的措施。6)信息報告人員的聯系方式。7)其他應當報告的情況。(4)事故報告后出現新情況的,應當及時補報。8 應急響應8.1 響應分級跨(坍)塌事故應急12、響應級別分為級響應和級響應,響應分級對應事故分級。8.2 響應程序基本響應程序:第一,搶救受傷人員;第二,及時消除導致跨(坍)塌的事故隱患。分級響應如下:(1)級應急響應1)應急領導小組統一協調、指揮現場應急救援工作。2)在應急領導小組的統一協調下,各工作組根據職責分工,全面開展應急救援行動。3)人員需要救治的由醫療保障組聯系醫院進行救治。4)若伴有火災、機械設備等事故,應同時啟動相應預案,共同應對。5)當跨(坍)塌事故嚴重程度超出場內應急處置能力時,領導小組組長向上級公司、地方政府及專業應急隊伍請求支援,參建各方配合外部救援力量做好應急救援工作。(2)級應急響應1)事發單位啟動本單位應急預案13、,開展應急處置工作,并及時向監理單位報告事故應急處置情況。2)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密切關注事態發展。3)人員需要救治的由醫療保障組聯系醫院進行救治。4)跨(坍)塌事故超出事發單位應急處置能力時,由事發單位請求監理單位、建設單位提供援助。應急響應程序圖見本預案附件一。8.3 應急處置(1)跨(坍)塌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人員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并根據實際情況,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2)搶險協調組調配跨(坍)塌事故應急資源,指導現場應急搶險工作。(3)醫療保障組迅速開展受傷人員搶救工作。(4)治安保障組做好事故現場警戒工作,施工單位疏散危險區無關人員。(5)通訊保障組確保通訊暢通14、。(6)設備保障組確保跨(坍)塌事故應急處置所需的設備及時到位。(7)事故調查組做好跨(坍)塌事故調查取證工作。(8)事故發生單位在做好事發現場記錄、保留事故現場照片等證據后,妥善安置死者遺體。(9)人員受傷處置原則1)受傷人員創傷性出血時,應立即用干凈布片覆蓋傷口,對傷員進行止血、包扎。2)如果受傷人員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時,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3)肢體骨折可用夾板或木棍、竹竿等將斷骨上、下方關節固定。4)若懷疑有頸椎損傷,在使傷員平臥后,應固定頸部不動,以免引起截癱。5)腰椎骨折應將傷員平臥在平硬木板上,并將椎軀干及兩側下肢一同進行固定,搬動時應保持平穩,不能扭曲。6)醫護人員到達后,現場人員15、立即將受傷人員交由醫護人員救治。8.4 應急結束事故隱患或相關危險因素已消除,受傷人員全部救出并得到救治,并確定事故無繼發可能,經應急領導小組批準后,應急結束。9 后期處置9.1 善后處理事發單位負責積極穩妥、深入細致地做好各項善后處理工作,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給予撫恤、補償和補助,開展保險理賠及事故現場的整理、清理、恢復等工作。9.2 調查和評估事發單位及相關單位應認真總結跨(坍)塌事故應急救援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對照應急預案,進行整體應急能力評估,對應急預案提出改進建議。10 保障措施10.1 應急隊伍保障施工單位應根據工程建設危險有害因素及跨(坍)塌事故的類別,建立相應的應急隊伍。10.2 醫16、療保障(1)建設單位建有工地醫務室,負責公司總體醫療保障,電話為XXXX - XXXXXXXX。(2)地方醫療機構是工程急救的骨干力量,建設單位已與當地醫院簽訂急救協議,電話為XXXX - XXXXXXXX。(3)參建單位根據本單位實際自行設置醫務室。11 培訓和演練11.1 培訓參建各方負責制定應急培訓計劃,采取多種形式開展本預案的宣傳教育與培訓工作,使有關人員了解本預案內容,熟悉應急職責、應急響應程序。11.2 演練參建各方根據實際情況,適時組織本預案的演練,并對演練效果進行總結、評估,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預案修訂意見。12 附則12.1 預案報備 本預案報送XXX安全生產監督局備案,同時報備監理。12.2 維護和更新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至少三年修訂一次,有下列情形之一及時修訂,修訂后按照報備程序重新備案:(1)日常應急管理中發現預案的缺陷。(2)應急演練過程中發現預案的缺陷。(3)實際應急過程中發現預案的缺陷。(4)組織機構發生變化。(5)人員及通信方式發生變化。(6)有關法律法規標準發生變化。(7)其他需要修改的情況。12.3 制定與解釋公司安全監察部負責制定與解釋本預案。12.4 預案實施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開始實施。13 附件 13.1 附件一:跨(坍)塌事故應急響應程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