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園區外國語小學潛在事故、事件預防和應急組織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67827
2022-09-01
15頁
30.50KB
1、潛在事故、事件預防和應急組織方案本工程為梁園區外國語小學(逯莊小學),位于商丘市梁園區,北側為團結路,西側為君臺路,東側為忠民路。工程等級為二級,建筑耐火等級為二級,屋面防水等級為二級,建筑結構形式為框架結構,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建筑高度16.05米,建筑總面積11155.37平方米,建筑主體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為了保證在施工過程中,發生安全事故時,能夠采取積極有效的應急措施,搶救職工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最大限度的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根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的規定結合本項目部的實際情況特制定以下應急響應和救援預案。本預案所包括的重大危險源有:火災事故、高空墜落事故、觸電事故、機械傷2、害事故、物體打擊事故、施工現場坍塌事故、食物中毒事故、其他安全事故等。一、組織機構及責任分工項目部成立應急和響應組織,由項目經理 擔任組長,其工作宗旨是減少人員傷亡,避免財產的損失和環境污染。應急和響應小組成員必須掌握急救常識和事故應急預案的工作步驟,并能夠熟練掌握和運用,項目經理要經常組織小組進行學習和演練。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專職安全員)責任分工組 長 :任項目部應急急救小組總指揮 負責現場資金、物資、車輛等保障措施及對外聯絡,并全權處理現場事故。副組長 :負責現場應急小組的方案制定工作,并協助組長做好分派布置工作。成 員 :負責應急設備的更換、采購、維護和保養工作。成 員 :3、擔任項目醫護員。其他成員:在發生事故后參與指揮現場人員的疏散和急救工作。如發生緊急事件(事故),組長負責全權處理,及時進行搶救、救護工作,同時通知業主、監理方,做好協調組織、預防和善后處理工作并及時匯報上級主管部門。發生事故后,由項目經理負責迅速組成小組成員(技術、安全、后勤部門)一起研討處理措施。并按措施實施搶救、救護工作。應急小組應經常教育施工人員進行急救、自救的方法和措施,如正確使用滅火器材及電器安全等。二、應急設施:1.應急報警系統:事故發生時,施工現場用于救助的報警裝置,采用發現人員高聲呼救,自帶手機撥打急救電話。2.緊急救援工具:主要用于清理坍塌土體如:鐵鍬、鎬頭、必要時應緊急調來4、挖掘機;臨時支護材料,鋼管、竹笆;切割工具,切割機、手鋸等;消防器材:滅火器,干砂、水桶等;切斷電源工具:電工手鉗,絕緣桿等。3.緊急醫療工具氧氣袋、擔架、醫療箱等三、緊急聯絡工具:項目部成員手機,緊急聯絡號碼:醫療救護120,火警119 四、緊急撤離方法:對于施工區的人員應在發生事故后,迅速從施工區域,沿安全通道撤離處事故區,到指定集合點集合,清點人數。然后根據事故現場的情況進行財物的的搶救。五、緊急救援的原則和步驟以確保人員的安全第一,其次是控制材料的損失。緊急救援的關鍵是速度,關鍵要指揮正確,在第一時間內開展救援措施。六、潛在事故或緊急情況及相應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方案(一)火災1、預防措施5、a、按照消防規定配備消防器材。b、對相關人員進行消防常規救濟知識培訓和演練。2、應急方案1)當工作時間發生火災時a、由發現者立即用距離最近滅火器進行滅火并切斷起火線路電源。b、火情較大時,可申請第三方援助(撥打火警電話119),由發現者迅速撥打119報警,講清著火具體位置,著火情況,聯系電話,同時立即組織人員,及時報告組長。c、出現人員負傷時,由小組成員把傷者移離現場,對其進行現場保護和常規受傷處理,傷勢嚴重時,由小組成員撥打急救電話120進行搶救。d、組長及副組長對現場施工人員召集、布置、疏散和緊急滅火,以減少、減小火災造成的損失。2)當夜間或非施工時間發生火災時,發現者應立即采取滅火措施,6、并通知項目部夜間值勤保安及值班人員,關閉起火部位的電源和設備,防止災情進一步擴大,如遇特大火災可直接申請第三方援助(撥打火警電話119)。3、事故發生后,一周內配合綜合管理部調查事故原因,寫出事故報告和預防控制措施改進意見,并執行。急救:在生產過程中有時會受到一些明火、高溫物體燒燙傷害。嚴重的燒傷會破壞身體防病的重要屏障,血漿液體迅速外滲,血液濃縮,體內環境發生劇烈變化,產生難以抑制的疼痛。這時傷員很容易發生休克,危及生命。所以燒傷的緊急救護不能延遲,要在現場立即進行。基本原則是:消除熱源、滅火、自救互救。燒傷發生時,最好的救治方法是用冷水沖洗,或傷員自己浸入附近水池浸泡,防止燒傷面積進一步擴7、大。衣服著火時應立即脫去用水澆滅或就地躺下,滾壓滅火。冬天身穿棉衣時,有時明火熄滅,暗火仍燃,衣服如有冒煙現象應立即脫下或剪去以免繼續燒傷。身上起火不可驚慌奔跑,以免風助火旺,也不要站立呼叫,免得造成呼吸道燒傷。燒傷經過初步處理后,要及時將傷員送往就近醫院進一步治療出現人員負傷時,由小組成員把傷者拖離火區對其進行現場救護,撥打急救電話120,迅速送到醫院進行搶救。(二)觸電1、預防措施1.按照規定設置漏電保護裝置。2.定期或不定期對漏電保護裝置進行檢查維護,不合格品及時更換。3.專職電工持證上崗作業。2、應急方案觸電事故發生時,由發現者立即切斷相應部位電源,現場觀察傷員的呼吸、心跳、有無休克現8、象,要積極實施現場人工心肺復蘇,遇有觸電者施救人員首先應切斷電源,若來不及切斷電源,可用絕緣挑開電線。在未切斷電源之前,救護者切不可用手拉觸電者,也不能用金屬或潮濕的東西挑電線。把觸電者抬至安全地點后,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其具體方法如下: 、 口對口人工呼吸法。方法是把觸電者放置仰臥狀態,救護者一手將傷員下頜合上、向后托起,使傷員頭盡量向后仰,以保持呼吸道暢通。另一手將傷員鼻孔捏緊,此時救護者先深吸一口氣,對準傷員口部用力吹入。吹完后嘴離開,捏鼻手放松,如此反復實施。如吹氣時傷員胸臂上舉,吹氣停止后傷員口鼻有氣流呼出,表示有效。每分鐘吹氣16次左右,直至傷員自主呼吸為止。 、心臟按壓術。方法是將9、觸電者仰臥于平地上,救護人將雙手重疊,將掌根放在傷員胸骨下部位,兩臂伸直,肘關節不得彎曲,憑借救護者體重將力傳至臂掌,并有節奏性沖擊按壓,使胸骨下陷34cm。每次按壓后隨即放松,往復循環,直至傷員自主呼吸為止。同時撥打120急救電話通知急救中心,把傷者送往醫院進行醫救。(三)坍塌:預防措施:1.項目部根據勘查情況,經過邊坡驗算、確定放坡系數,制定土方工程施工方案,在施工方案中應制定相應的防坍塌等安全技術措施,報總工程師審核后,報監理公司、建設單位審批。2.對土方工程施工單位及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簽訂安全管理合同,明確個自安全責任,嚴格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施工方針,制定各項操作規程,做10、好安全技術交底,告知操作人員危險部位和危險操作所帶來的危害。在施工過程中由項目部安全員進行檢查督促,發現問題及時要求進行整改,并落實整改情況。3.基坑開挖前,由項目部做出系統的開挖監控方案,監控方案應包括監控目的、監測項目、監控報警值、監測方法及精度要求、監測點的布置、監測周期、工序管理和記錄制度以及信息反饋系統等。根據我公司的施工情況,主要是對土壁結構水平位移的監測,每個項目不少于兩處,在開挖前測得初始值,當變形超過有關標準,應加密觀測次數。在基坑周邊安全距離內堆放材料、安裝施工機械避免產生動荷載對土體震動造成原土層內部顆粒結構發生變化。4.對所有進場土方開挖設備進行查驗,檢查其安全性能,是11、否滿足施工生產的要求,機械老化、磨損情況,對嚴重影響安全施工的要嚴禁使用。對施工機械要定人操作,嚴禁無證操作,防止誤操作,造成機械事故。對挖掘機司機要認真交底,落實清楚。挖掘機進場時,應對機械的運轉情況進行檢查驗收,挖土機作業時,機身離基坑邊不得小于3m。5.基坑邊緣堆放系土或材料,應與基坑邊緣保持1m以上距離,保證邊坡穩定,基坑邊緣不得堆放機械及通行車輛,以防止塌方。在基坑周邊應設置擋水土堤,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內。在整個土方開挖場所四周,應設置安全防護圍欄,立桿間距為2m,在距地面0.3m、0.6m、1.2m處各設置通長欄桿予以圍欄,設專用入口。6.施工用電嚴格按照三相五線制、一機一閘一箱一12、保護執行,必須由電工進行操作,保護接零必須與金屬外殼相連。7.模板工程施工前,由項目部應根據建筑施工扣件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對鋼管模板支撐架進行驗算,確定鋼管模板支撐架立桿間距、步距和支撐小橫桿的間距,模板支撐架基礎形式,剪刀撐的布置,并對鋼管模板支撐架以及模板體系的穩定性進行驗算。,在施工方案中應制定相應的防坍塌等安全技術措施,報總公司總工程師審核后,報監理公司、建設單位審批。8.項目部根據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對施工班組進行詳細交底,確定施工工藝,并對施工過程進行監控,重點對縱橫掃地桿的設置、模板支撐架立桿的間距、接頭的位置,墊板的設置進行檢查,發現不符合交底的立即要求整改。澆注砼前對模板體13、系和支撐體系實施整體驗收。9.模板工程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簽訂安全管理合同,明確個自安全責任,嚴格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施工方針,制定各項操作規程,做好安全技術交底,告知操作人員危險部位和危險操作所帶來的危害。在施工過程中由項目部安全員進行檢查督促,發現問題及時要求進行整改,并落實整改情況。10.澆注過程中前,由項目部安排專人對模板、支撐體系的應力、變形情況進行監測,發現異常變化立即上報,及時采取補救措施。拆除模板時,要設置警戒區和警示牌,安排專人監控巡視,嚴禁人員進入拆除施工區,拆除模板時砼的強度必須滿足要求,由項目部技術負責人同意后,方可進行拆除作業。11.對所有進場模板設備由總承14、包單位進行查驗,檢查其安全性能,是否滿足施工生產的要求,機械老化、磨損情況,對嚴重影響安全施工的要嚴禁使用。對施工機械要定人操作,嚴禁無證操作,防止誤操作,造成機械事故。12.對模板工程施工范圍的周邊設置安全防護,采用密目網全封閉防護,操作層滿鋪架板,超過4.5米的模板搭設必須設置操作平臺。施工人員在進行操作時必須有可靠的立足點,嚴禁蹬枝作業。13.施工照明嚴格按照三相五線制、一機一閘一箱一保護執行,必須由電工進行操作,保護接零必須與金屬外殼相連。電線不得在鋼筋上纏繞、拖曳和被壓在模板下,防止電線破皮造成漏電。應急救援預案發生事故后,施工人員常發生異物吸入窒息造成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土體砸傷造15、成顱腦損傷等傷害。模板工程發生事故后,施工人員常發生的傷害有:機械性窒息造成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物體砸傷造成顱腦損傷造成中樞神經系統功能衰竭、高空墜落、觸電等傷害。具體步驟:1.當施工現場的臨控人員發現土方或建筑物有裂紋或發出異常聲音時,應立即報告給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并立即下令停止作業,并組織施工人員快速撤離到安全地點。2.當土方或建筑物發生坍塌后,造成人員被埋、被壓的情況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全員上崗。除應立即逐級報告給主管部門之外,應保護好現場,在確認不會再次發生同類事故的前提下,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搶救受傷人員。3.當少部分土方坍塌時,現場搶救組專業救護人員要用鐵鍬進行撮土挖掘,并注意不要16、傷及被埋人員;當建筑物整體倒塌,造成特大事故時,由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和指揮,各有關部門協調作戰,保證搶險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要采用吊車、挖掘機進行搶救,現場要有指揮并監護,防止機械傷及被埋或被壓人員。4.被搶救出來的傷員,要由現場醫療室醫生或急救組急救中心救護人員進行搶救,用擔架把傷員抬到救護車上,對傷勢嚴重的人立即進行吸氧和輸液,到醫院后組織醫務人員全力救治傷員。5.當核實所有人員獲救后,將受傷人員的位置進行拍照或錄像,禁止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等待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處理。6.當施工現場的監控人員發現支撐系統或模板系統有裂紋或發出異常聲音時,應立即報告給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并立即下令17、停止作業,并組織施工人員快速撤離到安全地點。7.當模板支撐體系發生坍塌后,造成人員被埋、被壓的情況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全員上崗。除應立即逐級報告給主管部門之外,應保護好現場,在確認不會再次發生同類事故的前提下,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搶救受傷人員。8.當少部分架體坍塌時,現場搶救組專業救護人員要用千斤頂進行臨時支撐,清理出鋼管并注意不要傷及被埋人員;造成特大事故時,由總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和指揮,各有關部門協調作戰,保證搶險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要采用吊車進行搶救,現場要有指揮并監護,防止機械傷及被埋或被壓人員。9.觸電事故發生時,由發現者立即切斷相應部位電源,現場觀察傷員的呼吸、心跳、有無休克18、現象,要積極實施現場人工心肺復蘇,遇有觸電者施救人員首先應切斷電源,若來不及切斷電源,可用絕緣挑開電線。在未切斷電源之前,救護者切不可用手拉觸電者,也不能用金屬或潮濕的東西挑電線。把觸電者抬至安全地點后,立即進行人工呼吸。10.遇有骨折類傷害,應做好緊急處理后,再送醫院搶救。為了使傷員在運送途中安全,防止斷骨刺傷周圍的神經和血管組織,加重傷員痛苦,對骨折處理的基本原則是盡量不讓骨折肢體活動。因此,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條件,及時、正確的對骨折做好臨時固定、臨時固定應注意以下事項:(1) 如有開放性傷口和出血,應先止血和包扎傷口,再進行骨折固定。(2) 不要把刺出的斷骨送回傷口,以免感染和刺破血管和19、神經。(3) 固定動作要輕快,最好不要隨意移動傷肢或翻動傷員,以免加重損傷,增加疼痛。 (4) 夾板或簡便材料不能與皮膚直接接觸,要用棉花或代替品墊好,以防局部受壓。(5) 搬運時要輕、穩、快,避免震蕩,并隨時注意傷者的病情變化。沒有擔架時,可利用門板、椅子、梯子等制做簡單擔架運送。如果呼吸停止,由急救成員對傷者進行人工呼吸和做胸外心臟按摩,等待醫院急診人員到來。11.被搶救出來的傷員,要由現場醫療室醫生或急救組急救中心救護人員進行搶救,用擔架把傷員抬到救護車上,對傷勢嚴重的人立即進行吸氧和輸液,到醫院后組織醫務人員全力救治傷員。12.當核實所有人員獲救后,將受傷人員的位置進行拍照或錄像,禁止20、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等待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處理。(四)機械傷害預防措施1.機械工具所有外露的旋轉部分都必須設置防護裝置,防護裝置必須安裝牢固,并且性能可靠。2.為防止運行中的機械設備或零部件超過極限位置,應配置可靠的限位裝置。3.機械設備設置可靠的制動裝置,以保證接近危險時有效的制動。4.制定機械設備安全操作規程,堅持操作人員持證上崗制度。5.操作人員必須按規定佩帶防護用品。6.機械設備容易發生危險的部位,必須設在安全標志,安全色和標志應保護顏色鮮明、清晰、持久。7.機械設備在高速運轉中容易甩出的部件,應設置防松脫裝置,并配置防護罩或防護網等安全裝置。應急方案1.項目部建立急救機構,隨時提供21、急救服務,確保及時的將受傷者和急病人員送去醫院。2.如有開放性傷口和出血,應先止血和包扎傷口,再進行骨折固定。3.搬運時要輕、穩、快,避免震蕩,并隨時注意傷者的病情變化。沒有擔架時,可利用門板、椅子、梯子等制做簡單擔架運送。4. 被搶救出來的傷員,要由現場醫療室醫生或急救組急救中心救護人員進行搶救,用擔架把傷員抬到救護車上,對傷勢嚴重的人立即進行吸氧和輸液,到醫院后組織醫務人員全力救治傷員。(五)高空墜落預防措施1.進場人員必須安全教育,特種作業施工前先交底再施工,作到人人心中有數。2.基礎開挖后四周設欄桿圍護,并掛警示紅燈,防止人員意外墜入。3.搭設整體提升架時必須系好安全帶。架體外側用密目22、安全網封閉。內立桿與建筑物之間鋪架板全封閉,施工層滿鋪竹架板,并設18CM高的竹擋腳板,1.2米高處設防護欄桿。4.自升式門架卸料平臺兩側防護欄桿和擋腳板,安全網張掛嚴密、結實。卸料平臺安裝半自動安全防護門,當提升機到達指定位置時,施工人員先打開防護門,卸料后防護門立即復位。門字架四周安全網密掛,綁扎結實,停靠裝置層層設置,經常檢查,保證安全有效。5.翻斗車裝物品,不能過多過滿,以防物體墜落傷人,鋼模、鋼管運用物料提升機運輸時,決不能超載。6.腳手架上施工層滿鋪架板后,所碼放物品不能超重、超高。操作完畢后,所余物品及時清運至安全地點。7.模板支設時,連接件、工具必須放在安全地點或工具袋內,拆時23、上下應有人接應,鋼模板、鋼管隨拆隨轉運至安全地點,不得放在腳手板上,嚴禁拋擲踩撞。預防措施1.施工單位及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簽訂安全管理合同,明確個自安全責任,嚴格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施工方針,制定各項操作規程,做好安全技術交底,告知操作人員危險部位和危險操作所帶來的危害。在施工過程中由項目部安全員進行檢查督促,發現問題及時要求進行整改,并落實整改情況。2.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和指揮,各有關部門協調作戰,保證搶險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3.被搶救出來的傷員,要由現場醫療室醫生或急救組急救中心救護人員進行搶救,用擔架把傷員抬到救護車上,對傷勢嚴重的人立即進行吸氧和輸液,到醫院后組織醫務24、人員全力救治傷員。(六)高溫中暑預防措施:、設置溫度計,對室外溫度進行測量,在高溫高熱期間,適當調整作業時間。、配置防暑降溫藥品,并下發給職工。應急方案:、由發現者安排相關人員把中暑者迅速轉移出高溫高熱工作環境,到通風良好的地方。、解開衣扣,適當補充含淡鹽飲料,服用藥物。、對重度中暑者由應急成員送至醫院急診科進行救治。(七)食物中毒預防措施、對職工食堂應辦理衛生許可證,操作人員辦理健康證,操作人員進行教育,到正規市場購買食品,不采購霉變食品,正確烹飪食品,避免吃到不衛生食物。應急方案、若發現有食物中毒情況,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并召集所有用餐員工進行檢查。、做好配合檢查工作,調查事故原因,制25、定整改措施。(八)煤氣中毒預防措施、對職工進行防煤氣中毒安全教育。、用煤爐取暖必須安裝排氣管,注意空氣流通,不要門窗緊閉。應急方案、發現煤氣中毒者,立即將其抬向通風處,解開領口褲帶,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暢通,做有氧呼吸,對重癥患者,由發現者迅速撥打120急救電話,送醫院救治。(九)人身傷害1、預防措施:對機械等存在危險源的部位進行辨識,并對其進行一定的安全防護。2、應急方案:一旦發生了事故,應立即通知副組長張義林并撥打120急救電話,同時由組長負責組織人員采取應急措施。如果呼吸停止:由急救成員對傷者進行人工呼吸和做胸外心臟按摩,等待醫院急診人員到來。3、事后處理;在事故發生后以最短的時間內調查出事故原因,寫出書面事故報告并對以往的預防措施加以改進和完善。在以后運作中執行。(十)環境污染1、預防措施,對聲、氣、碴、水等污染環境存在的環境因素制定管理方案。2、應急方案:一旦發生環保事故,應立即通知副組長采取措施。(火警:119 匪警:110 急救電話: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