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水災應急演練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67875
2022-09-01
13頁
25.50KB
1、方案預案:_礦井水災應急演練方案姓名:_單位:_日期:_年_月_日礦井水災應急演練方案為了預防水災對礦井安全生產造成危害,可以迅速、有序、有效控制危害,防止水災事故發生,以及水災事故發生后將礦井損失降到最低程度,做好自救、互救和避災,根據煤礦防治水規定及煤礦安全規程等有關規定,牙星煤業公司計劃于xx年6月26日進行水災事故預案應急演練。一、礦井概況1、礦井簡介牙星煤礦經改擴建后現已形成為集中斜井開拓方式,即三條斜井開拓,分別為主斜井、副井、風井,礦井通風方式為中央并列式。其中主斜井井口門標高為+732.852米,主斜井為膠帶輸送機斜井,沿4#煤層底板巖石掘進,支護形式上半部分為料石砌喧,下半部2、分為錨噴支護,凈斷面為10.6m2,全長為1045米,位于礦區東部露天開采區域內;副井為改擴建前的一號井主井,現已完成改造,平均斷面7.8m2,全長1050米,采用錨噴支護,為輔助提升、升降人員及進風井,井口門標高為+734.50米;風井為改擴建前的副井,經改造后為現在的專用回風井,平均斷面6.6m2,全長980米,井口門標高為+733.8米。礦井第一水平開采已形成生產系統,第一水平4煤水平標高為+505水平,5煤水平標高為+565水平。第一水平開拓采用三條下山開拓,即運輸下山、軌道下山和回風下山。2、礦井周邊情況礦井中南部為安興煤礦、安興煤礦北側相鄰是牙星煤業有限公司露天礦,西部邊界上部煤層3、露頭為牙星煤業有限公司火區治理二區采挖區、東部邊界煤層露頭是牙星煤業有限公司火區治理一區采挖區。礦區東部露天坑現尚未回填完畢。3、礦井排水能力牙星煤礦排水系統設主、副兩個水倉,總容積3500m3,井下中央水泵房設在+450m水平,井底車場附近,礦井涌水通過主排水泵經排水管路排到地面,排水高度為291m。1、中央水泵房內設有:2臺PJ1506型多級離心泵,每臺水泵額定流量300m3/h,揚程384.9m,;配套YB450M2-4隔爆型三相異步電動機,功率500kw,電壓6KV,轉速1488r/min。2臺MD280-65x6型多級離心泵,每臺水泵額定流量280m3/h,揚程390m;配套YB244、501-4隔爆型三相異步電動機,功率500kw,電壓6KV,轉速1485r/min。以上4臺水泵兩臺工作,一臺備用,一臺檢修。排水管:敷設兩條排水管路,一條沿主斜井井筒一側敷設,另一條沿風井中部的排水鉆孔敷設,均使用325mm無縫鋼管,一條工作,一條備用。2、牙星煤礦在副井底設有輔助排水系統,安裝有:2臺型號MD85-457多級離心式清水泵,揚程315m,額定流量85m3/h,一臺工作,一臺備用,配套電機功率132kw。2臺型號150D30x9多級離心式清水泵,揚程267m,額定流量155m3/h,一臺工作,一臺備用,配套電機功率185kw。排水管路一條引入主斜井消防水池,一條從副井引入地面。5、排水管路:排水管路沿風井中部排水孔敷,排水管路為325mm的無縫鋼管。礦井實測正常涌水量120-150m3/h,最大涌水量360m3/h;排水能力核定:煤礦安全規程規定:20小時內排出礦井24小時內最大涌水量。礦井24h最大涌水量:Qmax:360m3/h24h=8640m3礦井20h排水量:Q1:(300+280+280)m3/h20h0.85=14620m3Q2:(300+300+280)m3/h20h0.85=14960m3QmaxQ1,QmaxQ2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規定。二、水災應急預案演練指導思想、目的(一)指導思想進一步加強職工對礦井水災事故的防范意識,杜絕水災事故的發生,提高全員的6、自救、互救知識和科學救災能力,以減少當礦井水災事故發生時及時有效的進行救援,最大限度的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二)目的1、檢驗預案。在演習過程中發現應急預案中存在的問題或不足,提高應急預案的科學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2、鍛煉隊伍。熟悉應急預案,提高應急人員、礦井職工在緊急情況下妥善處置事故的能力。3、磨合機制。完善應急管理相關部門、單位和人員的工作職責,提高協調配合能力。4、宣傳教育。普及應急管理知識,提高參演和觀摩人員風險防范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5、完善準備。完善應急管理和應急處置技術,補充應急裝備和物資,提高其適用性和可靠性。在演習實踐中總結發現其他需要解決的問題。三、水災事故應急預案演練范7、圍及假設水災發生地點參演范圍為515綜采工作面人員、525運輸順槽掘進工作面人員、525回風順槽掘進工作面人員;423綜放工作面、415運輸順槽掘進工作面人員、415回風順槽掘進工作面人員。假設透水點為423綜放工作面。四、水災應急預案演習時間演習時間定于xx年6月26日15時50分開始至17時10分結束,預計用時1小時20分鐘。五、水災應急預案演習準備工作及模擬水災發生(一)水災應急預案演習的準備1、演習地點的選擇演習地點的選擇原因:423綜放工作面為4煤右翼采區首采工作面,于xx年8月份開始進行開采,作業人員比較集中,且xx年1月23日423工作面涌水量增大,直至1月26日水量達到峰值,涌8、水量達到260m3/h,故選擇423綜采面透水演習具有實際意義。2、演習類型設定此次演習的類型設定為423綜采工作面采空區發生透水事故。3、演習前的準備(1)安監室負責水災演習實施方案的培訓工作,對采區、科室及參演人員進行培訓。(2)通風室負責對井下所有通風設施進行檢查,保證通風設施完好可靠,并負責礦井通風監測。(3機電室負責組織對井下所有電氣設備進行嚴格的防爆檢查,發現問題立即安排整改,并由防爆檢查員復查。(4)機電隊負責組織對運送救援人員和救災物資的車輛進行檢查并保證完好。(5)通風室負責對KJ101N監測監控系統、井下通信系統、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進行檢查并保證完好。(6)充電室對礦燈、9、自救器進行檢查并保證完好。(7)安監室對假設發生水災地點的安全防護設施、堵、排、截水材料、撤退路線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通知有關單位進行處理。(8)生產技術室、通風室、機電室等部門準備好相關的圖紙資料,包括:井上下對照圖、礦井避災路線圖、礦井通風系統圖、防塵供水管路系統圖、防水注漿管路系統圖、安全監測裝備布置圖、礦井通訊系統圖和井上下供電系統圖、井下電氣設備布置圖、排水系統圖、采掘工程平面圖。(9)調度室負責對通訊系統、監測監控系統的監管工作,發現問題及時通知有關單位進行處理。(10)變電所負責對供電系統進行全面檢查,確保演習期間的供電安全。(11)參加演習成員單位人員做好演習前準備;(12)10、在4煤運輸下山掘進工作面處布置好電話。(二)模擬水災xx年6月26日15時50分,因雨季降水匯入,大南溝河河水漫過壩堤,沿露天坑滲入井下,造成423綜采工作面采空區發生透水事故,每小時達260m3/h,現場班長立即打電話報告牙星公司調度室。六、水災應急預案演習組織機構及工作職責為確保本次水災應急演習的順利進行,成立牙星公司水災應急救援演習指揮部。指揮部下設現場搶險救援組、專家技術組、通風組、供電通訊保障組、疏導組、醫療保障組、后勤服務組、治安保衛組、物資供應組。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張濤(公司經理)副指揮:玄兆發(總工程師)錢勛(安全副經理)許華偉(生產副經理)馬廷永(機電副經理)李春秀(通11、風副經理)魏東(經營副經理)韓西進(黨總支書記)成員:任長順、范俊杰、何林雙、李文江、張務祥、王英發、王晶、賀玉章、國建輝、李繼臣、邵文發、楊振峰、崔亞林、李存柱、王劍峰、武鳳旭演習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公司調度室,辦公室主任李文江。辦公室對水災應急預案演習全過程進行統一指揮,由公司調度室負責下達演習過程中的各項命令。(一)現場搶險救援組組長:許華偉(生產副經理)副組長:包付東(五九煤炭集團救護中隊長)成員:通風隊人員、救護隊員、水泵工、把鉤工職責:運送救災物資,進行現場勘察救災及處理演習過程中出現的其它突發事件。(二)專家技術組組長:玄兆發(總工程師)副組長:范俊杰成員:任吉慧王博王中12、華韓佳偉洪續偉崔維成宗象宏王培威李建國?S啟國職責:提供救援技術支持,參與搶險救災方案的制定。(三)供電通訊保障組組長:馬廷永副組長:何林雙成員:王英發國江職責:保證演習期間井上下供電穩定可靠,通訊暢通,確保救災演習指揮系統安全可靠。(四)通風組組長:李春秀副組長:張務祥組員:通風隊全體人員(五)水情監測組組長:錢勛副組長:任長順成員:安監室全體成員(六)治安保衛、人員疏導組組長:張鳳義成員:經警隊成員職責:在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保證演習期間從礦辦公樓到副井井口段道路的通暢,維護應急救援指揮部、地面工業廣場的秩序,負責核實、清點升入井人員工作。(七)醫療保障組組長:徐淑芝(牙克石煤礦醫院院長)13、醫護人員:牙克石煤礦醫院全體人員職責:負責為參演人員提供醫療救護保障。(八)后勤服務組組長:韓西進副組長:王劍峰成員:辦公室人員職責:負責后勤保障及服務工作。(九)物資保障組組長:魏東副組長:武鳳旭成員:倉儲室全體人員職責:負責準備演習所需物資供應。七、演習流程1、公司調度室接到井下發生水災報告后,調度立即向公司值班領導匯報,并按水災事故應急處理預案中的通知順序通知:1)通知可能受災害影響范圍內的人員立即撤出并設置警戒;2)通知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立即到礦調度室集合;3)向各隊通報水災情況,并下達井下人員作業立即按礦井避災路線撤離命令,撤人前將523采煤工作面及受災區影響范圍做斷電處理。2、指揮14、部成員在礦調度室集合首先聽取公司調度室調度員的災情匯報,以及已經下達的命令情況匯報,總指揮決定立即啟動牙星公司煤礦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并在礦調度室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同時指揮部把當前的情況向集團公司安監部、生產技術部、集團公司總工程師及相關集團公司領導匯報。3、指揮部命令中央水泵房司泵人員準備啟動備用水泵,隨時注意水情。4、指揮部決定在礦山救護隊未到達事故現場前,由井下帶班礦長、各采區區長,現場組織人員,盡可能利用附近現有的堵截水材料進行控制水量,減輕對井底中央水泵房的壓力,同時要求該區域瓦斯巡檢員到達現場進行監護。5、指揮部命令由護衛大隊負責成立疏導組,清點入井人數并與井下各班組、充電15、室、檢身室進行核對,核對結果上報礦調度室。指揮部根據匯報分析判斷災區人員數量和分布情況,同時通知專家技術組、醫療急救組、通訊保障組等相關人員待命。6、指揮部決定成立現場搶險救援組,由當班帶班礦長(許華偉)任組長,組織井下搶險救援、撤人等工作。7、現場搶險救援組組長(許華偉)向指揮部匯報:4煤運輸下山掘進工作面突水點突水量繼續加大,現場人員已無法利用現有防水材料控制水勢,水災范圍繼續擴大。8、指揮部立即將此情況向集團公司領導匯報,集團公司領導命令指揮部由礦山救護隊進入救援。9、礦山救護隊員進入事故現場對水災地點進行勘察、根據指揮部命令建立檔水墻、關閉防水閘門進行控制水量,同時保持中央水泵房2臺排16、水泵正常運轉;啟動副井底輔助水倉備用泵,一路直排地面,一路排到右七水倉。10、現場搶險救援組向指揮部報告井下排水情況及受災情況。11、指揮部根據疏導組的匯報確認井下當班作業人員全部升井后,根據現場搶險救援組的匯報,指揮部命令礦山救護隊員詳細勘察水災現情況,確認災情已穩定,礦井排水正常。12、總指揮宣布本次水災應急預案演習結束。八、安全措施1、模擬水災發生后,各采掘地點、軌道下山、運輸下山、回風下山等其它各地點作業人員要立即組織人員按水災避災路線升井。2、撤離工作地點后,帶班隊長第一時間向礦調度室報告撤離情況。3、撤離時要迅速、鎮靜、有序、低行。撤退沿途和所經過的巷道交叉口,班組長要留有指示行走17、路線的明顯標志,以指示救援人員的注意。4、積極開展自救互救。5、救護隊員進入事故地點時應從上山側進入。6、演習結束后,由演習指揮部下達命令,方可恢復正常作業。九、演習期間及演習結束后有關要求1、參加演習人員要按照方案認真組織落實,執行好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保證演習的順利進行,杜絕其它事故發生。2、各工作組必須按照要求及時向演習指揮部匯報工作情況,聽從指揮部的統一指揮。3、演習結束后,各工作組要及時總結演習過程中的出現的各種情況,并及時編制演習總結報告。十、避災撤離路線1、423綜放工作面(1)423綜放工作面機頭部分作業人員(轉載機司機、工作面運輸機司機):423運輸巷4煤運輸下山4煤進風大巷副井地面。(2)423綜放工作面內、機尾部分作業人員:423回風巷4煤回風下山4煤軌道下山聯絡巷4煤軌道下山4煤進風大巷副井地面。2、515綜采工作面、525運輸巷人員、525回風巷作業人員:運輸(回風)巷5煤運輸(軌道)下山5煤進風石門4煤進風大巷副井地面3、415運輸巷、415回風巷掘進工作面4煤運輸(軌道)下山4煤進風大巷副井地面。4、526回風巷作業人員525車場515車場5煤軌道下山5煤進風石門4煤集中進風大巷副井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