碓臼溝煤礦重大危險源檢測、評估、監控措施和應急預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67918
2022-09-01
13頁
25.50KB
1、碓臼溝煤礦重大危險源檢測、評估、監控措施和應急預案為了有效減少重大事故和財產損失人員傷亡等災難性事故,煤礦對礦井的各種事故隱患進行了細致的排查、檢測和評估,并作出了相應的措施和預案,以達到最低事故率。第一章 礦井概況碓臼溝煤礦隸屬于準旗蒙南煤炭有限責任公司,位于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東南部,行政區劃屬準格爾旗馬柵鎮管轄。礦井井田東西長約3.4km,南北寬約1.8km,井田面積5.0752km2,可采煤層為4、5、6號等三層煤。其中,4號和5號煤局部可采,6號煤屬于較穩定煤層,全區可采。礦井水文地質條件簡單,煤層瓦斯含量低,為低瓦斯礦井,煤塵有爆炸性,為易自燃煤層。井田內資源總儲量為41.13Mt。2、設計生產能力60萬噸/年,綜觀全井田開采技術條件優越,適宜于綜采放頂煤采煤法開采和建設現代化礦井。一、礦井地理坐標、交通位置東經:1111853.51112110.2北緯:392619.8392718區內交通比較方便,榆樹灣魏家峁砂石公路由南向北貫穿礦區,距薛魏線17km,距沙榆線10km,薛家灣到東勝市約160km。到旗政府約70km。黃河流經本井田東緣,河內可通木船和小型機動船,上達包頭市下抵喇嘛灣,交通便利。二、地形、地勢礦區位于鄂爾多斯高原東南部,呈典型的現代黃土高原地貌特征,廣厚的黃土和風積砂十分發育,溝壑縱橫,溝深壁陡,支離破碎,植被稀少。本井田東部低,西部高,最高標高1112.33、m,最低標高562.0m,高差550.3m。三、電源情況在礦井工業場地建10kV變電所,供電電源應為兩回路電源,當任一回路故障停電時,另一回路應能擔負礦井全部負荷。從礦井工業場地北向10km處的魏家峁110kV變電站引一回10kV電源線路作為碓臼溝煤礦的一個電源。從礦井工業場地西向3km處的榆樹灣110kV變電站引一回10kV電源線路作為碓臼溝煤礦的另一個電源。四、礦井涌水量預計礦井達到設計生產600Kt/a的生產能力時,礦井正常涌水量為120m3/h,最大涌水量為200m3/h。(通過可采礦井涌水量4580 m3/h)五、瓦斯根據儲量核實報告,在碓臼溝煤礦周邊的兩個鉆孔(Y10、Yi16)采4、取了6號煤層瓦斯樣,測定了瓦斯成分及其含量。自然瓦斯成分中,可燃氣為0,二氧化碳為0.6510.47,氮為89.5399.35。瓦斯成分帶均在二氧化碳氮氣帶中,屬瓦斯風化帶,根據內蒙古安科安全生產檢測檢驗有限公司2011年檢驗結果認定6號煤層為低沼氣煤層。六、煤塵根據儲量核實報告資料和內蒙古安科安全生產檢測檢驗有限公司2011年檢驗結果認定,煤塵具有爆炸性。七、煤的自燃傾向性根據儲量核實報告資料和內蒙古安科安全生產檢測檢驗有限公司2011年檢驗結果認定本區煤的自燃傾向屬于I級自燃。八、頂底板情況區內主要煤層頂板巖性以泥巖、中粗粒砂巖為主,砂質泥巖次之。底板巖性以泥巖、砂質泥巖為主。局部發育裂隙5、,據小煤窯調查資料和實際可采情況看,礦井涌水量較小,頂底板的穩定性亦較好,坍塌、掉塊現象少,所以煤層頂底板巖層的工程地質條件較好,屬于較穩定型。九、礦井開拓方式斜井主斜井:擔負全礦井煤炭皮帶提升任務,兼做進風井。下井管線、電纜均沿該井筒敷設。副斜井:擔負全礦井人員升入井、無軌膠輪運送材料設備等所有輔助提升任務,是礦井的主要進風井筒,兼做安全出口?;仫L斜井:擔負全礦井的回風任務,兼做礦井安全出口。排水管路及壓風管路沿風井敷設。十、礦井通風系統礦井通風方式為中央并列式,通風方法為機械抽出式,主、副斜井進風,回風斜井回風。即為“兩進一回”回風斜井安裝兩臺FBCDZ-N025/2x132KW對旋軸流式6、通風機。十一、礦井壓風系統地面設有固定空壓機站,站內裝有1臺FHOG180型空氣壓縮機,額定排氣量20 m3/min,另一臺是MLGF21/70132型礦用移動式空氣壓縮機。第二章 頂板事故一、檢測為保障作業人員的安全,根據我礦實際情況,保護煤柱按煤礦安全過程規定尺寸留設,消除空頂作業,有效地較少頂板事故的發生。二、事故后果頂板傷人,工作面冒頂影響生產。三、安全防治措施1、采掘工作面嚴格按作業規程要求的材質、規格、支護方式進行支護。2、杜絕空頂和無支護狀態下作業。3、充分利用班前會、職工安全活動學習安全知識,講解小煤柱危害和有關頂板事故的預兆及發生災害后的自救互救方法。4、一旦發現頂板來壓,必7、須及時撤出人員進行處理。5、嚴格敲幫問頂制度,要經常對采掘工作面進行探頂,隨時掌握頂板變化情況。四、應急措施1、迅速到現場查明災情。2、及時報告相關部門。3、支護好災區的空間,防止事故繼續擴大。4、被堵人員應結合實際利用好壓風自救、供水施救的裝備。4、立即組織礦救援小分隊進行有序救災。5、撤出與救災無關的人員和設備。6、掌握事故原因、落實責任、及時搶救傷員。五、安全評價情況掘進過程中為保證安全,采取有效支護,沒有長時間空頂;回采工作面和兩道超前及時支護,加強初次來壓和周期來壓觀測、支護,縮短工作面架前空頂時間。不會造成人員傷亡。第三章 瓦斯、煤塵爆炸事故一、檢測發生瓦斯煤塵爆炸地點不確定。本礦8、井根據多年的開采經驗和專職部門的檢驗為低瓦斯礦井,煤塵具有爆炸性。按目前礦井正?!耙煌ㄈ馈焙蜋z測監控管理,及時消除隱患,發生瓦斯煤塵爆炸的可能性不大。二、事故后果人員傷亡、井巷破壞,煤塵吸入人體肺內,影響人體健康。三、安全防治措施加強通風,安裝了瓦斯電閉鎖,保證瓦斯超限時及時切斷供電電源。停止工作面作業,井下安設了防塵管路,并定期沖洗巷道積塵,放炮前后及時灑水。四、應急措施1、迅速撤離人員,采取自救、互救,并到現場查明災情。2、及時報告相關部門。3、向簽約的礦山救護隊求救。4、撤出無關的人員。五、安全評價情況根據資料及經驗顯示,本礦井為低瓦斯礦井。采掘工作面嚴格綜合防塵措施,定期進行巷道沖塵9、等措施,本礦符合安全生產條例標準要求,不會造成瓦斯、煤塵事故。第四章 水災事故一、檢測地下水源,主要有地下砂巖含水層、斷層水和采空區積水,可以通過透水通道流入礦井。地表裂縫與井下連通,易受暴雨、洪水的侵襲。本礦與川宏煤礦、永旭煤礦、電力一礦、布爾洞溝煤礦相鄰。二、事故后果人員傷亡,淹沒井巷。三、安全防治措施1、觀察地表裂縫,一經發現及時堵死,在井口周圍砌筑防洪壩、泄水溝,防止洪水灌入井下。2、按積水量、涌水量組織加強排水,同時堵塞地面補給水源。3、進入汛期前要進行一次全面的防洪檢查。井口四周有妨礙泄洪的雜物及時清理和疏通。4、摸清相鄰煤礦采空區積水情況。四、應急措施1、迅速到現場查明涌水情況。10、2、及時報告相關部門。3、向簽約的礦山救護隊求救。4、撤走無關的人員和設備。5、組織人員迅速排水,排水后偵察。搶險中,要防止冒頂和二次突水。五、安全評價情況本礦井四周無廢棄的小窯,水文地質情況簡單,地表無積水點,所以發生水害的可能性很小。第五章 電氣設備一、檢測我礦為兩回10kV電源線路,由從魏家峁110kV變電站和榆樹灣110kV變電站各引一回10kV電源線路作為碓臼溝煤礦電源供電。二、事故后果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影響生產。三、安全防治措施1、一路突然停電時,可以立即起動二路供電,然后組織人員檢查停電原因。2、井下電纜按機電質量標準化要求吊掛整齊,全部為阻燃電纜,保證不使用絕緣層破損的電纜。11、并做到“三無”電壓、電流不超過額定值。電氣設備必須符合防爆要求。3、供電、通訊、等系統均在井口裝設避雷、接地和絕緣裝置,并保證其完好。4、電器作業人員經過專門技術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井下對外通訊電話暢通便捷。四、應急措施1、迅速查明原因。2、先切斷電源,后滅火。3、若火勢較大,應就近到消防材料存放點,取出消防器材滅火。4、現場人員必須佩帶好自救器,注意自身安全。5、在人員無法撤離時,應采取躲避措施。6、在利用現有一切器材滅火無望,應立即通知簽約的礦山救護隊。五、安全評價情況本礦的電氣設備基本符合安全生產條件標準。第六章 運輸一、檢測采掘工作面煤全部由膠帶輸送機運輸,設備材料由柴油機動車運12、輸。二、造成后果電氣設備或機械事故,影響生產。三、安全防治措施1、主運輸系統各部膠帶輸送機均安裝了綜合保護裝置,并安排專人負責保護裝置的檢查維護,確保正常使用。2、主副運輸系統各部膠帶輸送機、柴油機動車包機到人,落實責任。充分利用檢修班時間對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加油(水)、維護、保養及備件更換,保證其正常運行。3、各崗位操作人員經過專門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4、各崗位操作人員嚴格按崗位責任制和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四、應急措施1、迅速查明事故原因。2、先切斷電源,后檢查處理。3、處理事故時,必須專人指揮,指定專人發送信號,并設置警戒。五、安全評價情況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小。第七章 重大危險源監控措施13、為了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監督管理,預防事故的發生,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12-2000)等有關標準和國家安全生產監督部門的有關規定,結合我礦實際,制定本辦法。本辦法所稱重大危險源,是指長期或者臨時生產、搬運、使用或者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于或者超過臨界的生產裝置、設施或場所。一、管理措施1、礦井進行煤層自燃傾向性鑒定。2、成立“重大危險源”專門管理機構及領導小組。3、由礦長和總工程師負責組織制定防治煤層自然發火的長遠規劃和年度計劃,落實自然發火的費用、材料、設備。二、技術管理1、礦井開采設計必須制定專項預防14、自然發火措施,采區巷道布置、工作面回采方式、采區隔離煤柱的留設和通風構筑物的設置符合要求。2、采煤工作面回采結束,必須在45天撤出一切設備、材料,進行封閉。3、做好對采空區的密閉堵漏,對報廢采空區一定要及時封閉。采空區的密閉墻一定要達到質量要求。密閉墻要嚴密不漏風,并經常檢查,發現有裂縫等不合格現象要及時修補。必要時要進行預防性灌漿,漿料的配制要合理,保證灌漿質量。對鉆孔及灌漿要及時封閉,不能出現漏封及封閉不嚴實的現象,減少漏風通道。4、開展自然發火預測預報工作,定期檢查回采及封閉工作面的一氧化碳、溫度等情況。建立防火管理制度。5、在采區設計時預先選定構筑防火門的位置,并儲存足夠的材料,以備隨15、時封閉。6、設置消防水池和消防管路,設置井上下消防材料庫,消防器材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要求。7、刮板輸送機及膠帶輸送機要合理匹配、可靠安全,能力要為快速推進留有余地。8、優化開拓部署和巷道布置,實施均壓通風,盡量降低采區進回風側的風壓差。對于壓差大的采區,可采用“調壓法”等技術措施進行處理,并保證通風設施的質量。9、保證礦井通風系統的穩定可靠。及時做好井巷的維修工作,以降低井巷的風阻,減少通風設施。三、加強礦井監測工作1、常測定可能發火地點的風量、一氧化碳含量和溫度,定期檢查廢棄巷道的密閉情況,分析掌握發火動態。2、對各工作面和采空區進行束管檢測,及時掌握自然預兆和控制明火源,迅速采取有效的滅火措16、施。3、生產中應對局部埋藏較淺,開采時裂縫帶可能切入溝谷的地帶高度重視,并采取及時填埋、壓實等措施,以免采空區與地面溝通,因漏風而引起自然火災。4、束管監測系統為確保礦井安全,早期預測預報井下內因火災,設一套束管監測系統。監測點設在回采工作面及采空區,將井下采空區、工作面等處氣體經束管抽至地面監測,并由微處理機對其進行分析,實現對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氧氣等氣體含量的在線監測,并對其變化趨勢進行預測預報,以防止瓦斯爆炸和火災的發生。上述氣體為煤層自然發火時的常規性標志氣體。針對本礦井,投產前應作相關試驗進一步明確標志性氣體的種類,并采取相應措施,確保監測的準確性。系統由束管、抽氣泵、氣體采17、樣控柜、束管專用色譜儀及慮水器、粉塵過濾器等組成。系統具有收集、分析、儲存、顯示、打印功能,并留有與礦井生產安全集中監測系統的通訊接口。5:防滅火系統我礦屬于嚴重自然發火礦井,為確保安全,在地面建立永久性注漿站。系統由漿池、攪拌機、注漿泵、空壓機、注漿管路和風管路組成。工作面每向前推進40米埋設一趟4寸管路,連續注漿96下時后停止;工作面再推進40米后又開始連續注漿,如此循環。防止自燃發火。特殊情況時間可根據實際延長。5、KJ76監測系統KJ76型煤礦安全監測系統作為整個礦井綜合信息系統的一部分,主要用來監測井上、下的各類環境系數和皮帶、水泵開停等主要生產參數。在主要變電所安裝電力參數變送器后18、,可以及時了解各點的供電狀況,發現故障時及時通知有關人員處理,減少設備的停機時間,使值班監測、膠帶機監測、主井提升監測、工作面綜合監測等系統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完善的、實用的礦井綜合監測系統。該系統是一個集散型的系統結構,其信息的監測及分站等設備的布置完全按照礦井的特點設置,使各部設備都能充分合理運用,以滿足礦井管理的要求。四、其它措施1、井下機電硐室及附近的巷道,要設防火閥門和防滅火器材。2、必須保證主要通風設施處于正常使用狀態,保證發生事故時能迅速有效的反風。3、主要機電硐室必須用不燃材料支護。在井下和井口房嚴禁采用可燃材料搭設臨時操作休息間。4、所有井下工作人員必須熟悉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熟悉本職工作區域內滅火器材的存放地點。消防材料庫儲存的材料、工具品種的數量,備有明細卡片,指令人員定期檢查更換。5、加強礦工井下安全防火教育,加強井下電氣設備的維護管理,以免發生火災。6、井下必須設置消防灑水系統。7、定期檢查廢棄巷道的密閉情況,分析掌握自然發火動態。8、井下變電硐室、水泵房均設置防火柵欄兩用門。9、井下變電硐室及檢修硐室均設置干粉滅火器和砂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