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礦井煤與瓦斯突出事故專項應急預案(1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67934
2022-09-01
16頁
27KB
1、XX縣XX煤礦XX井煤與瓦斯突出事故專項應急預案1.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煤與瓦斯突出是礦井瓦斯的特殊涌出現象,能在短暫的時間里突然從煤層中噴出大量的瓦斯和煤炭,同時伴隨著強大的沖擊和聲響,對礦井安全生產威脅極大。 煤與瓦斯突出會造成大量煤體和瓦斯的涌出,造成巷道堵塞、人員和設備被淹埋、通風系統破壞,瓦斯大量涌出還會引起爆炸或造成人員窒息死亡。 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2.1在礦井通風系統未遭到嚴重破壞的情況下,原則上保持現有通風系統,保證主要通風機的正常運轉。 2.2發生煤(巖)與瓦斯突出時,對充滿瓦斯的主要巷道應加強通風管理,防止風流逆轉,按規定將高濃度瓦斯直接引入回風道中排出礦井。 2.3根2、據災區情況迅速搶救遇險人員,在搶險救援過程中注意突出預兆,防止再次突出造成事故擴大。 2.4要慎重處置災區和受影響區域的電源,災區內不準隨意啟閉電器開關,斷電作業應在遠距離進行,不準扭動礦燈和燈蓋,以防止產生電火花引起爆炸。 2.5發生突出事故后,施工人員迅速佩帶好隔離式自救器按避災路線撤出災區,如距離遠或瓦斯濃度高等原因不能撤出災區時,就近躲入避難硐室內或巷道內壓風自救處,躲入壓風自救袋內,打開壓風閥門自救,等待救援。 2.6制定并嚴格執行排放瓦斯和清煤措施,以防事故再生和擴大。 2.7若突出后造成火災或爆炸,則按礦井火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和瓦斯煤塵爆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要求進行救援。 3.事故3、報告原則事故發生后,及時向礦應急指揮部報告。 4.統一指揮原則 根據指揮部總指揮的命令,在現場指揮機構的統一指揮下,充分調動各方面救援力量,落實責任,科學組織,保障搶險救援工作快速、有序進行。 5.救人優先原則堅持“以人為本”原則,切實把保護職工生命安全走味事故處置的首要任務,有效防止和控制事故危害蔓延擴大,千方百計把事故造成的危害和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 6.及時搶救原則6.1事故發生后,現場人員應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開展自救、互救工作。6.2主要負責人要按照相關規定,迅速組織搶救。6.3實施快速應急響應和快速搶險,相關部門、救援機構必須第一時間到達事故發生地,相應的救援搶險設備也必須迅速到達。4、 7.屬地管轄和分級處置原則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在礦統一領導和組織協調下,各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和權限,負責有關生產安全事故災難的應急管理和應急處置工作。 8.妥善處理善后原則按照相關規定,在事故搶險救援的同時,應盡快開展善后處理工作。根就有關政策和法規,結合實際情況,采取“一對一”的保護安撫等措施,積極妥善處理善后事宜,有效維護社會穩定。 9.組織機構及職責 9.1 應急組織體系 安全生產事故救援組織體系由畢節地區行辦應急救援指揮部、金沙縣礦山救護中隊、礦應急救援指揮部組成。 9.2 指揮機構及職責總 指 揮: 牟 軍副總指揮:高升鋼 張德坤 李小向成 員: 王抗大 劉世貴 楊 帆 劉繼祥 5、李宏品 馬金學職責任務:(1)分析本單位存在的危險、危害因素及可能發生的事故并制定、批準預防措施和應急處置措施。(2)教育和督促所有從業人員嚴格執行本單位的生產安全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并向從業人員告知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應急處置措施。(3)事故發生時,立即組織自救,防止事故擴大,努力將事故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4)分析判斷事故、事件或災情的受影響區域、危害程度及應急處置程序,確定相應警報級別、應急救援級別。(5)批準現場應急處置方案。(6)督察應急操作人員的行動,保護現場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7)指揮救護、醫療工傷搶救、后勤支援等項工作,調度解決搶險救援所需資6、金、物資、設備等。(8)宣布應急恢復、應急結束。(9)對應急救援工作中發生的爭議問題及時進行裁決和處理。救災工作共分5個組 9.2.1技術處理組:組 長:高升鋼成 員:李小向 劉繼祥 李宏品職責任務: (1)根據事故性質、類別、影響范圍等基本情況,迅速制定搶險與救災方案、技術措施,報總指揮同意后實施。(2)制定并實施防止事故擴大的安全防范措施。(3)解決事故搶險過程中的技術難題。(4)審定事故原因分析報告,報總指揮閱批。9.2.2搶險救災組:組長:林瑞普成 員:吳云春 王抗大 洪步榮職責任務:(1)指揮現場救護工作,負責實施指揮部制定的搶險救災技術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2)快速制定搶險救護隊的7、行動計劃和安全技術措施。(3)組織指揮現場搶險救災、救災物資及傷員轉送。(4)合理組織和調動戰斗力量,保證救護任務的完成。 9.2.3后勤保障組:組 長:洪汝聰成 員:王立軍職責任務: (1)負責搶險救災中物資和設備的及時供應。(2)籌集、調集應急救援供風、供電、給排水設備。(3)承辦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9.2.4醫療救護組:組 長: 鄭經聽成員:焉秀晨職責任務:(1)時刻做好應急救援救治工作,接警后迅速組建現場救治醫療隊伍,3分鐘內派出救護隊伍。(2)籌集調集應急救援救治急救藥品等,及時提供救護所需物品。(3)完成指揮部賦予的其它任務。9.2.5事故調查組:組 長:牟 軍成員:高升鋼 張德8、坤 李小向 劉世貴 職責任務:調查事故經過和原因,追查事故責任,負責制定事故調查、分析報告。 10.預防與預警 10.1危險源監控礦各級領導、各有關業務部門在危害辨識、風險評價的基礎上,對辨識出的、難以控制的煤與瓦斯突出方面重大危險源,建立臺帳,分級管理,加強業務保安工作,督促隱患整改,安裝監測報警裝置,控制風險,防止事故發生。 10.2預警行動 一旦接到發生煤與瓦斯突出事故匯報后,接警人員(礦調度員)要立即通知事故影響范圍內的所有作業人員按照避災路線撤出,同時向當天礦值班長和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礦長、總工程師)匯報。由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和當天礦值班長根據事故性質及大小、基層單位“一級預案9、”的運行情況,決定是否啟動礦二級應急救援預案。11. 信息報告程序11.1一旦發生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現場人員應盡可能了解和弄清事故的性質、地點,發生范圍和影響程度,迅速用附近的電話向礦調度室匯報。 11.2調度室接到事故電話匯報后,立即通知事故影響范圍內的所有作業人員按照避災路線撤出,同時向當天值班領導和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礦長、工程師)匯報。由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和當天值班領導根據事故性質及大小、基層單位“一級預案”的運行情況,決定是否啟動礦二級應急救援預案。如啟動本預案,按照應急救援人員通知明細表,迅速通知指揮部及其他有關人員立即趕到公司調度室報到。11.3同時指定專人向公司總調度室、金10、沙縣安監局等上級有關部門和領導匯報。匯報的主要內容包括: 11.3.1發生事故單位的時間、地點、事故現場情況; 11.3.2事故類型及簡要經過; 11.3.3影響范圍; 11.3.4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 11.3.5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斷; 11.3.6應急預案的啟動情況; 11.3.7已采取的應急救援措施和進展情況; 11.3.8需請示報告的其它事項等。 12.確定報警系統及程序報警系統為聲光報警 12.1重大險情或特大事故發生后,基層現場立即向礦調度室匯報。確定現場報警方式(電話、信號等),報警方式為直通電話、座機及手機聯系 12.11、2調度室接到事故匯報,在第一時間內通知救護中隊、礦醫務室,趕赴現場進行搶救,在5min內通知礦值班領導、礦長、總工程師、分管領導、調度室主任、各職部門、礦搶險救災隊及有關單位負責人。 13.應急處置 13.1響應分級 根據事故災難的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將我礦事故分為較大事故(級)、一般事故(級)(見響應分級標準)。火災事故發生后,應立即啟動本應急預案,并根據事故等級及時上報。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根據事故災難或險情的嚴重程度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超出本級應急救援處置能力時,及時報請上一級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啟動上一級應急預案實施救援。 13.2應急響應程序 13.2.1根據總指揮指示,立即通知12、各救援小組成員到礦調度室集中。 13.2.2礦調度室和應急指揮中心進一步了解事故情況,整理事故相關資料和圖紙等,為救援工作決策提供基礎資料。 13.2.3指揮中心研究、決策救援方案,確定各救援小組工作要求,明確現場救援人員安排,選擇合理的救援路線,各成員單位按照應急救援方案認真履行各自的職責。 13.2.4根據救援工作的需要,可匯報上級有關領導、部門協調調動其它煤礦救援基地的救援力量增援。 13.2.5根據受傷人員情況,可匯報上級有關領導、部門協調醫療救護中心專家組奔赴現場,加強醫療救護的指導和救治。 13.2.6根據事故情況和救援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匯報有關部門并適時向新聞媒體公布。 13.313、應急行動 總指揮下達應急指揮部領導關于搶險救援的指導意見,各工作組立即執行前線救援行動。 13.4擴大響應 在啟動各相關專項應急救援預案實救過程中仍確定事故未能有效控制時,應立即向上級政府部門提出啟動上級重特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建議。事故處理過程中,應每隔四小時需報一次。必要時,由總指揮下達向上級請求協調或增援命令。 13.5處置措施 13.5.1應急預案啟動后,應急救援指揮部及其工作機構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采取下列措施:(1)盡快安全撤出災區人員,積極組織營救遇險遇難人員,及時救治受傷和中毒人員;保護好事故現場,因搶救事故需要移動現場部分物品時,必須做出標志或繪制事故現場圖,并詳細記錄。(2)迅14、速找到并控制或消除事故的危害和危險源,防止事故擴大。(3)根據事故性質迅速恢復被損壞的供電、通風、提升運輸、排水、通訊等系統,確保搶險救災工作的順利進行,并采取措施為遇險人員逃生創造條件。(4)根據救護隊偵察情況迅速制定救災方案和救災作戰計劃。(5)為保證搶險救災工作的順利進行,條件具備時,應在靠近災區的安全地點設立井下救災基地。井下基地的指揮由領導小組選派具有救護知識,并熟悉現場情況的人員擔任。井下基地必須裝有直通地面救災指揮部的電話。 14.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應急救援指揮部及其工作小組按照日常工作分工做好應急物資和裝備準備,各種器材應指定專人保管,并定期檢查保養,使其處于良好狀態,重點器15、材應設救援器材柜,專人保管以備急用。 14.1通訊設備,包括固定電話、移動電話、近距離對講設備等。 14.2急救設備,包括急救藥品、器具、設備等。 14.3搶修設備,包括工程車輛、登高設備、維修工具、備用品等。 14.4消防器材。 14.5防護用品:包括防護服、防護帽、防護眼鏡、手套、呼吸器、防毒面具等。 14.6測量設備。 14.7圖表資料:包括礦井通風系統示意圖、通風網絡圖及井下供水、注漿、壓風管路系統圖、礦井供電系統圖、井下生產調度程控電話安裝圖、井下排水系統圖、礦井采掘平面圖、井上下對照圖等。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現場處置方案1.事故特征煤與瓦斯突出是煤礦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是煤體在地應力和16、瓦斯的共同作用下發生的一種動力現象,表現為幾噸至數千噸,甚至達萬噸以上的破碎煤在數秒至幾十秒極短的時間內由煤體向巷道、工作面等采掘空間突出,并伴有大量瓦斯涌出。 突出一般發生在掘進工作面落煤與振動作業中,但在進行其他作業時也有發生,在巷道維修加固和清理上次突出煤矸時也可發生突出;由于回采采動的影響,破壞了煤柱集中應力的平衡,使工作面與回風巷之間的隅角及附近煤壁的煤炭向外壓出,引起工作面煤與瓦斯突出。 煤與瓦斯突出后能摧毀巷道設施,破壞通風系統,甚至使風流逆轉充塞巷道或采掘空間,可能造成人員窒息、煤體埋人、傷人甚至發生瓦斯爆炸等事故。 煤與瓦斯突出預兆:有聲預兆:地壓活動劇烈,頂板來壓,不斷發生17、掉碴和支架斷裂聲,煤層中發生震動,手摸煤壁感到沖擊,聽到煤炮聲或悶雷聲,般是先遠后近,先小后大,先單響后連響,突出時伴隨巨雷般響聲。無聲預兆:工作面遇地質變化,煤層厚度不一,尤其是煤層中軟分層變化,瓦斯涌出量忽大忽小,工作面氣溫變冷,煤層層理紊亂,硬度降低,光澤暗淡,煤體干燥,煤塵飛揚,有時煤體碎塊從煤壁崩出,打鉆時嚴重頂鉆夾鉆噴孔等。2.應急組織與職責 2.1應急自救組織形式及人員構成情況:基層單位應急自救組織以班組為單位,由全班組人員組成。應急自救組織組長由班組長擔任,成員為全全體班組人員組成。2.2應急自救組織機構、人員的具體職責:應急自救組織組長職責 (1)負責察看事故性質、范圍和發生18、原因等情況,并快速報告給調度室。 (2)帶領全班組人員,開展自救、互救工作。應急自救組織成員職責 (1)在班組長的帶領下開展自救、互救工作。 (2)盡可能采取措施減少事故擴大,減小人員傷亡。3.應急處置 3.1現場應急處置應遵循的原則 救人優先的原則:現場工作人員本著“以人為本,救人第一”的原則,首先進行自救,然后進行救助他人; 防止事故擴大,縮小影響范圍的原則; 保護救災人員生命安全的原則; 利于恢復生產的原則。 3.2事故發生后的應急處置措施 發生突出事故后,在金沙縣礦山救護隊未達到之前,在帶班干部和班組長帶領下迅速組織現場人員開展自救和互救,施工人員迅速佩帶好隔離式自救器按最短的避災路線19、撤出災區,到至新鮮風流中直到地面,在撤離時要設法切斷災區電源。 如距離遠或瓦斯濃度高等原因不能撤出災區時,應迅速采取以下措施自救:就近躲入避難硐室內或巷道內壓風自救處,躲入壓風自救袋內,打開壓風閥門自救,等待救援。 礦山救護隊必須按照指揮部指令以最短的時間到達事故地點進行搶險救災。到達事故現場后,首先設置警戒,嚴防人員誤入災區;組織人員進行偵察工作,準確探明事故性質、原因、范圍、被困人員可能的位置,以及巷道通風、瓦斯等情況,積極搜索被困人員。并隨時與礦調度室保持聯系,匯報搶險進展情況。礦山救護隊員井下搶救時必須遵循以下原則: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及時救助遇險人員,盡量減少人員傷亡;發現火源要立即撲20、滅;確認無二次突出可能時,要及時恢復破壞的巷道和通風設施,恢復正常通風;對充滿瓦斯的主要巷道加強通風,迅速按規定將高濃度瓦斯直接引入專用回風巷中排出礦井。 在災區附近新鮮風流中選擇安全地點設立井下搶救基地,及時對井下傷員進行救護并組織升井。 要慎重處置災區和受影響區域的電源,斷電作業應在遠距離進行,防止產生電火花引起爆炸。 災區內不準隨意啟閉電器開關,不要扭動礦燈和燈蓋,防止引爆瓦斯。 制定相應安全措施,排除巷道內的高濃度瓦斯等有害氣體,整修恢復通風系統,按措施清理突出煤碴,防止事故再生和擴大。 4.注意事項 4.1佩戴個人防護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項 首先檢查防護器是否完好,發現不合格及時調換。 21、根據專家組的講解,正確使用防護器具。 4.2使用搶險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項 首先檢查搶險救援器材是否完好,發現不合格及時調換。 根據專家組的講解,正確使用搶險救援器材。 使用中搶險救援器材損壞及時更換。 4.3采取救援對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項事故處理應嚴格按本應急預案規定程序進行操作,嚴禁隨意改動,如確需改動,必須經專業領導同意后方可。4.4現場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項 保護好現場傷員,防止傷員二次受傷,現場有條件的立即現場進行搶救,條件不具備的立即組織救護上井工作。了解現場情況,防止事故擴大。4.5現場應急處置能力確認和人員安全防護等事項。醫療后勤保障組必須有一定數量的具有臨床急救經驗并取得國家專業資格證書醫護人員參加救助,所有工作人員應熟練掌握防毒設備的穿戴和滅火器材及其他設備的使用方法;消防設備配備齊全;所有工作人員應愛護和保護消防設施和器材,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整改維修。 4.6應急救援結束后的注意事項在確定各項應急救援工作結束時,由總指揮長宣布應急救援工作結束,撤除所有傷員、救護人員,清點人員后,留有專人組織巡視事故現場遺留隱患問題。4.7其他需要特別警示的事項各級人員嚴格服從指揮人員的調配,積極做好救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