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鄉市蘆溪縣源南利發煤礦礦井瓦斯(煤塵)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67955
2022-09-01
13頁
52KB
1、萍鄉市蘆溪縣源南利發煤礦礦井瓦斯(煤塵)事故應急預案萍鄉市蘆溪縣源南利發煤礦礦井瓦斯(煤塵)事故應 急 預 案第一章、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瓦斯:我礦在2012年度瓦斯等級鑒定結果:相對瓦斯涌出量9.163m3/t,絕對瓦斯涌出量0.859m3/min,相對CO2涌出量為21.749m3/t,絕對CO2涌出量為2.039m3/min,屬低瓦斯礦井。在煤礦生產如果對礦井瓦斯控制不當和管理不到位,就有可能造成災害事故,瓦斯危害的主要形式有瓦斯窒息、瓦斯燃燒、瓦斯爆炸等。我礦雖然瓦斯涌出量不大,但因礦井開采深度深,多水平分兩翼布置,通風系統復雜、設施多,停工停風地點多,職工中仍存在低瓦斯礦井、瓦斯含2、量小危害不大思想,鄰礦可能有廢棄井巷,通風管理上仍存在許多不足,獨頭送風距離長的作業地點,在停風的采掘工作面、采空區、未密閉的巷道,未設置欄桿與警示的臨時停工地點,發生火災、瓦斯煤塵爆炸后的受災現場及有害氣波及的巷道,采煤工作面局扇送風通風不良地點都存在瓦斯窒息危害。積聚的地點一旦有火源的引燃,會發生瓦斯燃燒甚至瓦斯爆炸事故。對臨時停工工作面停工停風盲巷。粉塵:礦井2012年采B4、B5煤層樣送江西省煤礦安全檢測中心鑒定結果:B4、B5煤塵沒有爆炸性。煤塵爆炸性鑒定結果鑒定煤樣編號水份Mad(%)灰份Aad(%)揮發份Vdaf(%)火焰長度(mm)抑制煤塵爆炸最低巖粉量(%)鑒定結論08A003、903.209.522.200無煤塵爆炸性08A00913.3410.382.200無煤塵爆炸性粉塵危害:一是導致職業病發生;二是污染井下環境,惡化井下空氣質量,影響視線,降低勞動效益,易發生誤操作而引發其他事故;三是導致礦井機械設備加快磨損和電氣設備的污染,減少壽命。礦井采用爆破落煤,煤斗放煤,粉塵主要產生于采掘工作面,產生于運輸系統的各轉載點和巷道中。粉塵危害:一是導致職業病發生,二是污染井下環境,惡化井下空氣質量,影響視線,降低勞動效益,易發生誤操作而引發其他事故,三是導致礦井機械設備加快磨損和電氣設備的污染,減少壽命。第二章、 應急處置基本原則1、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瓦斯(煤塵)爆炸和4、瓦斯燃燒事故應急救援工作要始終把保障員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切實加強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最大限度地減少瓦斯(煤塵)爆炸或瓦斯燃燒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2、聽從指揮,統一行動。井下發生瓦斯(煤塵)爆炸或瓦斯燃燒事故,由本預案中設置的指揮中心全權負責事故搶險救護工作的指揮和調度。預案中涉及的各相關部門、單位必須在指揮中心的統一指揮下協調工作。3、協調組織、保障供給。相關單位要做好事故救援的組織協調工作,保障救援必須的人、財、物的供給,必要時可請求省內其它兄弟單位救護隊協助搶險救災。第三章、組織機構及職責3.1 應急組織體系 安全生產事故救援組織體系由縣煤監局應急救援指揮部、市救護5、大隊、礦應急救援指揮部組成。3.2 指揮機構及職責 總 指 揮:朱海明 副總指揮:楊樹佰 成 員:劉 峰、肖鵬熙、楊樹佰、肖欣熙、李 輝、晏新文、張煥文、鐘葉伏、陽會萍、賴友清、陽寬華、鐘善輝一旦發生瓦斯(煤塵)爆炸或瓦斯燃燒事故,礦調度室立即通知萍鄉市救護大隊和礦搶險救災隊組織救援人員趕赴事故現場,并通知各組人員趕到礦調度室研究救護方案、協調救災各項工作。救災工作共分5個組1、技術處理組:組 長:劉 峰成 員:朱海明、楊樹佰職責任務:(1)立即組織查明事故原因,性質、危害程度等。(2)組織區域內人員,采取措施進行處理2、搶險救災組:組 長:楊樹佰副組長:肖欣熙成 員:楊樹佰、肖鵬熙、張煥文、6、鐘善輝職責任務:組織煤礦救災隊并配合救護隊進行事故搶險工作。3、后勤保障組:組 長:李 輝成 員:陽會萍、鐘善輝職責任務:(1)負責調集人員、車輛及救災物資,組織事故現場人員疏散,保證井上下運輸通暢。(2)負責與外單位的協調工作。4、醫療救護組:組 長:李 輝成 員:鐘葉伏、陽寬華職責任務:(1)組織人員迅速趕赴事故現場,制定救護方案,搶救傷員。(2)協調各大醫院對事故現場中受傷人員及時進行救治。5、事故調查組:組 長:朱海明副組長:楊樹佰成 員:劉 峰、肖鵬熙、楊樹佰、肖欣熙職責任務:調查事故經過和原因,追查事故責任,負責制定事故調查、分析報告。3.3預防與預警危險源監控1、監控中心負責通過7、安全監測系統24h監測井下相關地點一氧化碳涌出情況,瓦斯,水位情況,發現異常立即匯報調度室、安全科。由調度室、安全科查明原因。2、各采掘、輔助單位負責搞好責任范圍內的安全生產,防止瓦斯(煤塵)爆炸或瓦斯燃燒發生。3、安全科落實專職瓦斯檢查員每班對礦井采掘工作面及其它重要作業地點進行不少于兩次瓦斯檢查,每次放炮必須不少于三次檢查(一炮三檢);每周安排專人對礦井邊遠巷道、廢棄巷道的密閉以及回風巷道進行一次全面的瓦斯、煤塵檢查。對檢查發現的防火隱患點及時組織進行處理。預防措施1、加強礦井的瓦斯、煤塵管理,健全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專職的瓦斯檢查人員,按照煤礦安全規程規定配足防瓦斯監測儀器及設備,保障8、安全生產投入。2、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制定完善礦山瓦斯(煤塵)爆炸或瓦斯燃燒事故應急預案,并定期進行演練和修訂。3、采區設計時充分考慮通風防治瓦斯煤塵積聚的需要,布置合理穩定的通風系統及合理的巷道開拓布置形式。4、針對各采區的地質、開采條件,采掘工作面在采掘作業規程中制定防止瓦斯、煤塵積聚的具體措施,并認真貫徹執行。5、杜絕一切火源。棉紗和布頭等易燃物品使用后,不準亂扔和隨意亂放,用完必須及時處理好。井下禁止使用不阻燃橡膠器具、電纜、皮帶和塑料制品等。6、健全井下消防管路,防塵管路兼作消防管路,要求每100m安裝放水“三通”閘門一個。7、井下防塵設施由生產科負責備齊,并負責日常9、檢查。防塵管路、通風設施要及時維護好,不得打干鉆、無風、微風作業,及時灑水降塵。采煤工作面必須采齊,不得留傘檐或盲巷開采等。第四章、預警行動4.1礦井瓦斯(煤塵)爆炸或瓦斯燃燒事故預警的條件1、井下作業地點風流中瓦斯、粉塵達到或超過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2、巷道空氣瓦斯濃度持續性升高,最大值不得超過0.9%。4.2事故預警的方式、方法1、安全監測監控系統報警。2、瓦斯檢查人員檢測氣體異常情況下電話報警。3、井下作業人員發現事故預兆后電話報警。第五章、信息報告程序井下安全監測系統報警或出現事故預兆后,現場立即將情況匯報給調度室,調度室發現或接到可能導致安全生產事故災難的信息后,立即按事故匯報程序匯10、報有關領導和部門,指揮部根據查明的現場情況確定預警級別,并迅速向井下受事故影響范圍區域的人員發出預警,組織人員撤離,啟動應急救援預案預防事故發生。1、重大險情或事故發生后,基層現場立即向礦調度室匯報。2、調度室接到事故匯報,在第一時間內通知救護大隊、縣醫院120急救中心,趕赴現場進行搶救,在5min內通知礦值班領導、礦長、技術負責人、分管礦長、調度室主任、各職能科室、礦搶險救災隊及有關單位負責人。3、1h內將事故主要情況及大體原因上報縣煤監局、市煤炭辦、贛西南分局。第六章、應急處置6.1響應分級根據事故災難的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將我礦事故分為較大事故(級)、一般事故(級)(見響應分級標11、準)。瓦斯(煤塵)爆炸或瓦斯燃燒事故發生后,應立即啟動本應急預案,并根據事故等級及時上報。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根據事故災難或險情的嚴重程度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超出本級應急救援處置能力時,及時報請上一級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啟動上一級應急預案實施救援。6.2應急響應程序1、根據總指揮指示,立即通知各救援小組成員到礦調度室集中。2、礦調度室和應急指揮中心進一步了解事故情況,整理事故相關資料和圖紙等,為救援工作決策提供基礎資料。3、指揮中心研究、決策救援方案,確定各救援小組工作要求,明確現場救援人員安排,選擇合理的救援路線,各成員單位按照應急救援方案認真履行各自的職責。4、根據救援工作的需要,可匯報上級有12、關領導、部門協調調動其它煤礦救援基地的救援力量增援。5、根據受傷人員情況,可匯報上級有關領導、部門協調醫療救護中心專家組奔赴現場,加強醫療救護的指導和救治。6、根據事故情況和救援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匯報有關部門并適時向新聞媒體公布。6.3處置程序1、最先發現瓦斯(煤塵)爆炸或瓦斯燃燒人員的處理程序(1)最先發現瓦斯(煤塵)爆炸或瓦斯燃燒人員應該立即根據現場情況判斷爆炸(燃燒)情況,若現場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能立即加強通風,盡快稀釋瓦斯并降塵,或盡快采取密閉隔斷的方式,不使瓦斯(煤塵)爆炸或瓦斯燃燒擴大時,應先救災后報告。若現場瓦斯(煤塵)爆炸或瓦斯燃燒無法控制時,要在保證自身人身安全的情況下,盡可13、能查明瓦斯(煤塵)爆炸或瓦斯燃燒性質、地點、范圍、原因,危害程度,威脅區域等情況,并立即匯報礦調度室?,F場不能保證人身安全時,必須立即撤離,撤離期間要切斷工作地點電源,并盡可能通知沿途受瓦斯(煤塵)爆炸或瓦斯燃燒影響區域人員一同撤離到安全地點。人員撤離按以下路線執行:避災路線(按實際施工垱面調整情況決定)副井2502工作面2502工作面運料天眼-200m水平B5煤層運輸巷-200m水平東大巷-200m水平井底車場西主絞副井一水平車場副井地面副井2500工作面(備用回采)工作面B4煤層運輸巷-200水平東大巷-200m水平井底車場西主絞副井一水平車場副井地面-190m水平2503工作面(備用回采14、)工作面B4煤層運輸巷-190m2#南大巷-190m西大巷-190m1#南大巷-190m車場東暗絞副井一水平車場副井地面2303工作面(準)工作面人行天眼B4煤層運輸巷-88m水平1#東石門-88m水平車場西三絞主井二水平二絞主井一水平主井地面2301準備工作面掘進頭工作面-88m水平2#東石門-88m水平車場西三絞主井二水平二絞主井一水平主井地面主井-115改造回風上山(此巷道施工必須在2301形成負壓通風之后才能布置)工作面-88m水平南大巷-88m水平車場西三絞主井二水平二絞主井一水平主井地面西付絞改造人行道工作面-175m水平車場西付絞付井一水平付井地面西主絞-200m水平東大巷工作面15、-200m水平車場西主絞副井一水平副井地面副井東暗絞-190m水平西大巷工作面-190m水平車場東暗絞副井一水平副井地面月計劃的臨時維修地點施工地點以最近、最快的速度跑到新鮮風流區域。(2)撤離期間注意事項:a. 事故地點進風側的人員,應迎著風流撤退;在事故地點回風側的人員,應立即戴好自救器,設法通過其它通道,盡快進入進風側或新鮮風流中。通過火煙區時,必須佩帶自救器,通過時不要飛跑和急促呼吸,應穩步走出危險區。b.盡量保持事故前的通風方式和風流方向。c.撤離前必須切斷事故范圍內電氣設備電源。2、調度室接到井下發生瓦斯(煤塵)爆炸或瓦斯燃燒的匯報后的處理程序:(1)立即通知瓦斯(煤塵)爆炸或瓦斯16、燃燒回風側工作人員撤離升井,通知相關變電所切斷瓦斯(煤塵)爆炸或瓦斯燃燒可能波及范圍內所有機電設備電源。(2)礦長、技術負責人、安全辦負責人、礦值班領導、事故單位主要領導及各救援工作組成員趕到礦調度室成立救災指揮小組,研究應急方案,同時通知市救護隊趕到事故地點組織搶險救災。3、指揮小組成立后的工作程序:(1)根據現場災情及人員撤離情況判斷可能受瓦斯(煤塵)爆炸或瓦斯燃燒影響區域人員傷亡情況、撤離情況,明確需要救護地點人員、救護路線等,并安排救護隊組織營救。(2)組織制定合理有效的救災方案,并落實救護隊組織實施。(3)根據已探明的災情,選擇合理通風系統,制定降低瓦斯(煤塵)爆炸或瓦斯燃燒危害的措17、施,并由安全辦、救護隊組織落實。a.采煤面發生瓦斯(煤塵)爆炸或瓦斯燃燒時,應保持正常通風,必要時適當增加風量或采取局部反風措施。b.掘進巷道發生瓦斯(煤塵)爆炸或瓦斯燃燒時,不得隨意改變通風狀態。(4)落實各搶險救災小組做好運輸、醫療、物資供應等后勤保障工作。4、救護大隊接到通知后的應急處理程序:(1)救護人員在規定時間內趕到礦調度室。(2)簡單了解瓦斯(煤塵)爆炸或瓦斯燃燒發生地點、范圍、災害情況。(3)下井實施救護工作。(4)到達瓦斯(煤塵)爆炸或瓦斯燃燒現場后首先在安全地點設立臨時救護基地。(5)安排救護人員分組進入災區,按救災指揮小組指示,組織營救可能受傷人員,查找遇險、受傷人員并積18、極組織搶救。封閉災區的安全技術措施A、封閉災區要執行“小、少、快”的原則,封閉的范圍要盡可能小,建立最少的密閉墻就能將災區封閉,防火墻施工要快,不得拖延。B、封閉災區由救護隊員負責進行。C、封閉期間救護隊員必須嚴格按救護規程的規定佩帶裝備。D、必須有專人負責檢查封閉地點瓦斯及其它有毒有害氣體情況,并負責監護,發現異常立即通知人員撤離。E、災區的封閉只有在確認災區里無人時可進行。F、封閉災區的救護隊員應定時輪換,防止因缺氧或其它原因造成傷害。防止災區發生第二次瓦斯爆炸的安全技術措施A、采區或其它瓦斯涌出量較大的工作地點發生瓦斯(煤塵)爆炸或瓦斯燃燒時,可以在保持災區正常通風的情況下先封閉入風側或19、同時封閉入風側及回風側。B、災區封閉時,必須有專人負責檢查回風側風流中氣體情況,發現有毒有害氣體濃度異常時,必須立即撤到進風側新鮮風流中并匯報現場指揮員及指揮中心,等候處理。C、封閉災區時,必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風流逆轉。D、災區封閉后,必須抹面,封嚴,防止漏風。封閉后不得頻繁通過觀察孔檢查閉內氣體情況。第七章、后期處置7.1善后處理1、安全辦負責組織對事故原因進行分析,查清事故原因,落實解決方案。2、辦公室負責做好傷亡員工家屬的安撫工作,做好受傷者的醫療救護工作,協調工傷保險的理賠工作。3、保衛科負責維護好事故后的社會治安,確保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7.2災區管理對因無法撲滅而封閉的巷道或采掘工20、作面1、封閉后,立即進行注漿、注水,消除瓦斯(煤塵)爆炸或瓦斯燃燒隱患。2、必須每周對密閉內外溫度、空氣壓差、空氣成份,如瓦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檢查一次,并進行分析。如發現密閉內溫度升高,一氧化碳濃度增加,密閉墻漏風等異狀時,必須采取措施,進行處理。檢查、處理結果應及時匯報礦長、技術負責人。3、封閉的巷道或采掘工作面原則上不再啟封。若因生產需要必須啟封時,必須在確認災區內火點已熄滅的情況下,由安全辦制定專門安全技術措施,由礦技術負責人批準后方可進行。啟封工作應由救護隊負責進行,啟封后必須由救護隊員負責認真檢測溫度、氣體情況,確認無異常且穩定8h后方可恢復其它工作?;謴推渌ぷ骱?,安全辦安排21、專職瓦斯檢查員蹲點,蹲點過程中不間斷檢查已啟封災區的氣體、溫度情況,發現異常立即匯報礦調度室、通防科,由安全辦組織采取措施、進行處理。第八章、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1、安全辦負責井下五個水平的消防材料庫風筒、黃土、沙子、木板、釘子、磚等防火設備、物資的配備,維護好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并進行經常性的維護、保養,保證能夠正常使用,并派專人管理。沒有搶險救援指揮中心的命令,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動用消防材料庫的防滅火設備、物資。瓦斯(煤塵)爆炸或瓦斯燃燒發生后,安全辦要安排專人負責消防材料庫物資供應。2、供銷辦負責組織事故發生后搶險救災必須的應急救援物資、器材、設備的供應。3、搶險救災隊負責保障搶22、險救災物料、設備的井下運輸。4、辦公室、供銷辦要備好鐵锨、木板、消防水管、水泥、沙子、黃土等必備救災物資。事故處理期間,必須安排好裝卸人員保證救災物資隨要、隨裝、隨運。5、安全監測監控中心要搞好監測系統的管理、維護,保證正常使用;保障礦井通訊系統的暢通,保證事故發生后,相關信息傳遞的及時準確;保證下井人員自救器、礦燈的完好,必須按規定對自救器、礦燈進行檢查,發現自救器失效的要立即更換。發生事故必須立即召集的單位和人員名單職務聯系方式礦 長技術負責人安全副礦長(兼礦救援隊長)生產副礦長生產礦長助理通風副總運輸副總礦救援副隊長隊員隊員隊員隊員隊員隊員隊員隊員隊員辦公室主任保衛科長鄉工辦主任鄉政府副鄉長市礦山救護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