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河、凡河及生活辦公場所洪水、水災事故防洪防汛應急救援預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67986
2022-09-01
17頁
72KB
1、遼凡河防洪防汛應急救援預案一、 適用范圍適用于中建二局土木公司哈大客運專線TJ-2標段項目經理部二工區所施工的范圍遼河、凡河及生活辦公場所洪水、水災事故應急救援工作. 二、 編制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3、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4、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5、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6、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0)7、鐵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上、下冊)8、遼寧省安全生產條例9、遼寧省重特大事故報告暫行辦法(遼政辦發【2005】5號)10、中建總公司哈大鐵路指揮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搶救、救援預案(中建哈指安字【2007】2號)11、鐵嶺指揮部、中建2、指揮部及局項目部“關于做好TJ-2標防洪、防汛工作的通知”精神三、風險評價1、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為遼河、凡河流域雨季引起的洪水,上游水庫泄洪引起的洪水、水災事故,發生隊地點為中建二局哈大鐵路客運專線TJ-2標段二工區范圍內遼河、凡河流域。2、可能影響范圍:施工現場、辦公區、生活區及線路周圍的村莊、農田等設施。3、可能影響的人員:所有施工人員、附近村民。四、應急組織機構 根據局項目部安排,我工區成立遼河、凡河防洪、防汛領導小組,下邊分設路基、橋涵抗洪搶險小分隊,在局防洪、防汛領導小組領導下開展防洪防汛及搶險救援工作。1、 防洪、防汛領導小組組 長:楊永全副組長:何開太 王雪竹 丁財國 武新文 組3、 員:周振華 米忠東 李 兵 劉善庭 張 杰 龔道實 劉風鴿 朱青松 竇富有 李勝利 黃文忠 閆旭亮 黨文龍 馬 輝 于振洪 吉永錄 王長遠 張永明 鄧洪寬 米強 明杰2、橋面系防洪防汛小分隊隊 長:朱青松副隊長:竇富友 王學進 于振洪 韋曉強成 員:李志 王天浩 王國富 朱玉柱 柳少平 龔文財 孫元芳 3、路基防洪防汛一分隊隊 長:李勝利 副隊長:黃文忠 肖德振 馬回成 員:李 波 郭鵬 于鵲強 蔣方勇 黃小平4、路基防洪防汛二分隊 隊長:張永明 副隊長: 梁冰 明杰成 員: 王志波 王和平 毛度軍5、工區防洪防汛組織機構框圖防洪防汛領導小組組長:楊永全防洪防汛領導小組副組長:丁財國防洪防汛4、領導小組副組長:武新文質量安全部工程技術部設備物資部財務勞資部綜合辦公室路基搶險小分隊橋涵搶險小分隊商務合約部6、工區防洪防汛小組各部門職責工區經理:在工區應急救援工作中全面負責,為應急救援總指揮,并及時向局防洪防汛領導小組匯報情況。 工區總工:在應急救援工作中提供總體技術支持,負責組織制訂應急救援方案并指導和監督實施運行。 工區副經理:負責現場組織、指揮應急救援工作,為救援現場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的總調度;組織應急救援技術方案的具體實施。 安質部部長:負責組織本部門人員制訂應急救援技術方案和負責現場指導、監督方案的實施運行。 財務部部長:負責確保提供應急救援工作順利進行的資金支持。 設備物資5、部部長:負責保證本部門對應急救援過程中所需物資設備的供給、配備、維護和提供使用。 綜合辦公室主任:負責組織本部門人員在應急救援過程中做好內、外聯絡和溝通。 商務合約部部長:負責在事故發生后保護現場、對在事故救援過程中確需變動的,應做好現場記錄(照片、錄像或繪制草圖等) 搶險小分隊:由工區領導負責,負責直接參與或配合地方專業搶險隊伍參與搶險救援.五、防洪重點根據本工區施工范圍及特點確定1、 遼河(遼河一號特大橋165#226#墩處)由張永明二分隊負責. 主要負責遼河鋼便橋南北的安全;2、紅崖嘴路基施工段由張永明二分隊負責;(主要負責橋涵路基的排水暢通);3、凡河范圍(遼河一號特大橋08#27#墩6、處)由李勝利一分隊負責;4、賀家排灌渠(66#69#墩處)由李勝利一分隊負責;(汛期來臨前提前把此處的施工便道挖斷,恢復以前的堤壩)5、揚威樓路基段由李勝利一分隊負責;(主要是保證橋涵路基排水暢通)六、預防預控措施1、安全渡汛的保證措施(1)建立完善的防洪保障體系在施工工程中,建立工區領導負責,安質部門主抓,其他部門配合的管理體系,結合工程施工特點,對員工進行防洪保衛方面的教育培訓,做到每個人在思想意識上重視。(2)施工現場建立防洪應急綜合領導小組對工程轄區內的防汛搶險工作進行統一安排,出現險情隨時搶險、及時上報。確定一名工區施工經理具體負責防洪保衛工作,成立一只有一定工作經驗的員工組織的防汛7、搶險隊。根據實際情況,發生險情時,及時撤出人員,確保人身生命財產的安全,在汛期內實行24小時晝夜全時值班。(3)分兵把守,落實責任制 根據當地的天氣變化,今年的汛期已經提前來臨,為此工區劃定責任區,在每個防洪重點部位安排一名現場負責人把守,在每個防范重點部位于正線交匯處樹立防洪責任標示牌,落實到人,一旦發現險情及時向領導小組匯報.(4) 建立防洪保衛例會制度,工區每周召開一次例會,對員工進行防汛搶險技術學習,及時解決可能發生的問題.(5)清除障礙,疏通河道,保證河渠暢通.在主汛期到來之前,做好全線便道的排水系統,對我工區施范圍內的水渠、河道用挖掘機進行清理,對跨河、跨渠便道加設排水管道,使其與8、原有排水系統緊密結合,保證排水暢通,防止汛期到來時,排水不暢,對周邊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及田地造成影響。(6)汛期要加強對河道兩側進行防護,并準備多臺水泵以便水位過高時,抽水分流,防止河水對周邊農田的影響.對跨河路堤邊坡采用漿砌片石加固,在大凡河內設置的施工便道,在汛期來臨時提前挖開,使河道排洪暢通.遼河剛便橋處在汛期來臨前安排專人晝夜值班.(7)與當地氣象部門保持聯系,及時掌握天氣變化情況,提前預知三天的天氣預報,安排專人接收天氣預報情況.并排專人到當地水利部門走訪,了解往年汛情,熟知當地汛期情況,積極配合局項目部及水利部門做好防汛工作,保持24小時通訊暢通,遇到緊急情況馬上行動,確保汛期人員9、安全.(8)在防洪、防汛期間,領導小組及小分隊負責人必須到位,如果必須離開工地時,須向項目領導請假.2、防汛職責與制度(1)在防洪搶險工作中施工隊負責人任搶險隊隊長,在防汛期間對施工渡汛工作直接負責。在防汛指揮部的指揮下,負責組織工程防汛搶險工作,直接對本工程進行渡汛搶險調度,確保施工安全。當施工區域內水位超過設計洪水水位時,指揮部應聽從上級防汛部門的統一搶險調度。各搶險隊必須做好配合。(2)汛期實行值班制度,主動與當地氣象、水文單位聯系,及時取得相關資料;橋址區設水文觀測標尺,每天觀測水位,在進人汛期以后,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值班人員要堅守崗位,不得擅自離崗,值班期間不得請假,特殊情況需經10、批準后換崗,并上報防汛指揮部。(3)工區安排專人按時查詢水位和流量,對重要信息及時向防汛指揮部匯報并做好記錄。(4)搶險隊設立24小時值班制度,隊長手機必須24小時保持暢通.(5)值班人員必須做好值班日記,及時接聽電話,做好記錄.有關汛情、工情和上級有關的防汛指示要及時向防汛領導小組匯報。(6)建立值班巡視制度,當施工區域發現汛情、險情時,值班人員要及時趕赴現場,了解情況并及時報告。(7)嚴格交接班手續,值班人員要當面向接班人員講清值班情況和未盡事宜。交接班時間為每天早上八點,由當班者按照值班表通知下一班值班人員。(8)值班人員要妥善使用和保持通訊設施,發現異常應及時處理,確保防汛信息暢通。六11、應急救援預案啟動條件當工區施工范圍發生事件時,由工區抗洪搶險小組向局防洪、防汛領導小組匯報,局防洪防汛領導小組下達并運行本應急救援預案,全力確保當地人民群眾和我工區施工人員隊生命財產安全不受損失或減少損失。七、應急救援資源配備情況1、資金的配備工區財務部必須保證5萬元的應急救援備用金,以備緊急事件發生時,有足夠的財力支持應急救援工作。2、項目部值班車司機姓名手機號碼手機小號車輛牌號車型 豐田吉普獵豹吉普豐田吉普3、應急救援物資、設備設施的配備序號名稱數量位置負責部門1救援車輛6輛路基隊3輛、橋面系施工隊2輛、工區1輛設備物資部2物資運輸車1輛工區設備物資部3挖掘機6臺揚威樓和紅崖嘴路基施工現12、場各三臺設備物資部4裝載機2臺揚威樓和紅崖嘴路基施工現場各一臺設備物資部5編制袋2000個儲備在遼河邊倉庫設備物資部6鐵鍬150個儲備在遼河邊倉庫設備物資部7水泵10個儲備在遼河邊倉庫設備物資部8雨衣、雨鞋100套儲備在遼河邊倉庫設備物資部9絕緣手套100雙儲備在遼河邊倉庫設備物資部10絕緣鞋100雙儲備在遼河邊倉庫設備物資部11擴音喇叭2支儲備在遼河邊倉庫綜合辦公室12救生衣10件儲備在遼河邊倉庫設備物資部13鋼絲繩150米儲備在遼河邊倉庫設備物資部八、應急響應1、接警與通知(1)接警:接警部門為工區綜合辦公室。接警人接到報警后,應詳細詢問以下內容包括:事故發生時間、詳細地點、事故性質、事故13、原因初步判斷、簡要經過介紹、人員傷亡及被困情況、現場事態控制及發展情況等,并做好記錄。接警電話:041088891257(2)通知:接警人接到報警后,由綜合辦公室向工區經理詳細報告,并及時向項目部防洪防汛領導小組匯報,由項目部領導小組決定是否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及向有關應急機構,政府及上級部門發出應急救援申請。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的通知應由綜合辦公室通知應急組織機構中各部門負責人。2、應急通訊聯絡系統工區應急救援聯絡工作由綜合辦公室負責。應急救援聯絡途徑如下:(1) 工區應急聯絡電話:041088891257(2)對外應急求救電話火警支援求救電話:119;公安警力救援電話:110;醫療急救求救電話:114、20(3)工區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成員電話序號姓 名手 機短 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920213、應急步驟工區接到洪水報警通知,要求施工區域內的所有人員機械立即疏散和撤離;疏散和撤離應注意采取以下措施;(1) 工區綜合辦公室接到洪水報警時,立即向應急組長報告,主要說明洪峰到達的時間,水位高度等.應急組長接到報告后,立即報告給局項目部防洪、防汛領導小組并召集有關人員召開緊急會義,根據洪水到來的時間、危害程度、波及范圍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2) 應急小組負責人下令通知還在現場施工的所有人員停止施工立即撤離。(3) 如果時間允許,則應指揮搶險小分隊人員或施工作業人員把洪水15、影響范圍內的機械設備、物資等轉移至安全地帶,在轉移時應根據設備和物資的價值大小安排優先次序,另外有毒有害物資應該放在最先時間,避免污染河水。(4) 將即將轉移的人員和機械分為若干個分隊,每個應急轉移分隊設負責人一名,確定轉移的各隊負責人應每10min對已疏散到安全區域的人數、尚未轉移的人數、去向不明的人數清理檢查1次,并立即向應急組長報告,應急組長指定專人每1小時統計匯總1次,在緊急疏散的過程中,要派專人對洪水的動態進行嚴密的了解,以便有充足的時間安排人員的撤離.(5) 安排專人對危險區域設置醒目危險警示標志,確定應轉移或加固的設備或設施明細;制定人員安全轉移疏散路線圖和躲避地點.(6) 人員16、和設備全部轉移到安全區域后,由領導小組組長安排專人值班,進入安全區域內的人員不準隨便離開,各作業隊以隊為單位每4h清點人數1次,以確保人員安全.(7) 洪水到后,領導小組副組長安排專人要對危險區域進行警戒,防止人員到危險區域逗留或其他活動,避免不慎被洪水卷走造成傷害.(8) 洪水退后,抗洪防汛小分隊、安全員到洪水淹沒的區域形成的淤泥、雜物等廢棄物等情況進行勘察。核實清理、挖運工作量后調集推土機、裝載機、自卸汽車等設備清理、挖運洪水退后形成的淤泥、雜物等廢棄物,消除險情;(9) 在清理、挖運中搶險隊首先應將施工道路、生活區內的通道上的淤泥、雜物等廢棄物清運干凈恢復原狀,避免有險情再傷人;再將其余17、地方形成淤泥、雜物等廢棄物清運干凈恢復原狀;清運中搶險隊員應按環境方案將清理的淤泥倒在指定位置,避免造成新的環境污染。對損壞的設備有領導小組副組長安排現場維修人員清理損壞設備,檢修損壞的設備,使之盡快恢復工作狀態。對被洪水淹沒的設施由設施負責作業隊或人員自行清理干凈。事故恢復過程中的應急措施(1) 洪水、泥石流停止和救援結束后,各抗洪搶險小分隊隊長組織清點救援人員、機具并組織清理施救現場,安排人員一邊分類清理垃圾到指定位置,消除洪水、泥石流造成的險情,一邊恢復損壞的房屋或搭建新的房屋,以保證人員居住和辦公;(2) 對救援造成的堤壩、道路、管線等破壞的,應及時進行修復。(3) 對損壞的配電設施,18、工區經理部安排電工和一部分搶險人員按照原臨時用電設計方案恢復,并經安質部和有關部門驗收合格后,才能恢復供電;(4) 對損壞的設備由工區生產副經理安排現場維修人員清理損壞設備,檢修損壞的設備,使之盡快恢復工作狀態。(5) 對被洪水所污染的設施由設施負責作業隊或人員自行清理干凈。經自檢合格,安全負責人和救護負責人確認后,由應急組長批準應急情況可解除,恢復正常工作。(6) 工區防洪防汛領導小組組織對救援情況進行評估,分析事故原因,明確相應的防范措施,為盡快恢復施工提供技術、管理支持或方案。恢復過程對危險和污染情況進行控制。4、報警和緊急公告 當事故可能影響到周邊農田和村民,對周邊地區的村民可能造成威19、脅時,應及時啟動報警系統,向周邊群眾發出警報,同時通過各種途徑向群眾發出緊急公告。告知事故性質、對健康的影響、自我保護措施、注意事項等,以保證群眾能夠做出及時自我防護相應。工區經理決定是否啟動報警。報警和緊急公告由安質部和綜合辦公室負責組織實施,相關部門配合。報警方式采用擴音喇叭或電話向周邊地區發出報警。5、事態監測發出事件并啟動本應急預案,由安質部、工程部、測量隊負責人各指定本部門1名組成事態監測小組,負責對事態的發展進行動態監測并做好過程記錄。監測的內容包括:事故影響邊界、氣象條件,對食物、飲用水、衛生及環境的污染,受損建筑物跨塌危險性等。施工過程中,應由工區安質部根據實際每周進行一次如下20、的檢查:(1) 應急準備措施的到位情況;(2) 應急物資、設備、設施等配備情況;(3) 應急小分隊人員的培訓演練情況;(4) 報警設施的完好情況;(5) 應急過程中人員疏散的次序和及時性;(6) 人員搶救中的方法是否正確;(7) 人員搶救中預防二次傷害的措施是否到位;(8) 事故現場的保護是否及時有效.6、警戒與治安為保障現場應急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在事故現場周邊建立警戒區域,實施交通管制,維護好現場治安秩序,防止與救援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保障救援隊伍、物資運輸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暢通,并避免發生不必要的傷亡。7、人群疏散與安置人群疏散是減少人員傷亡擴大的關鍵措施,也是最徹底的應急響應。應根據21、事故性質、控制程度等決定是否對人員進行疏散,人員疏散由工區經理下達疏散命令,由安質部、工程部參與實施。應對被疏散的人群、數量,疏散區域、距離、路線、運輸工具等進行事先考慮和準備,應考慮老弱病殘等特殊人群的疏散問題。對已實施臨時疏散的人群,要做好臨時生活安置,保障必要的水、電、衛生等基本生活條件。8、醫療于衛生由所在地鄉鎮衛生所所長負責對在事件中受傷的人員進行現場急救。對傷情嚴重的人員立刻轉送至工程所在地附近醫院或急救中心進行搶救,轉送過程中指派專人進行途中護理,急救車為轉送傷員專用車輛或120救援車。在緊急轉送傷員時,救護車明燈。9、事件發生后,應將有關事故的信息、影響、救援工作的進展情況等及22、時向媒體和群眾進行統一發布,以消除公眾的恐慌心里,控制謠言,避免公眾的猜疑和不滿。發布事故相關信息由工區經理批準,由工區綜合辦公室發布,保證發布信息的統一,及時消除傳言。10、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應急救援過程中,應對參與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進行周密的考慮和監視。必要時,應有專業搶險人員參與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進行過程監視,及時發現受傷人員并組織撤換搶救。九、應急終止與現場恢復當事態得到有效控制,危險得以消除時,由工區經理上報給局防洪搶險領導小組,并由領導小組下達終止應急令。終止應急令由安質部專人用擴音喇叭傳達至應急救援現場,終止應急救援。當終止應急救援后,事故現場仍然存在可能的不明隱患后,才可下令解23、除現場警戒。 警戒解除后,由防洪搶險小分隊負責恢復現場。主要清理臨時設施、救援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恢復現場辦公生活基本功能等。由安質部、工程部負責組織被疏散人員的回撤和安置。十、人體功效和心理輔導 1、發出洪水事故時,應選擇個性成熟、冷靜素質良好和表達能力強的人員進行報警、溝通和協助處理事故;2、撤離設備、材料和人員時,要選擇年輕力壯、心理素質良好并熟知水性的人員檢查作業面及撤離路線的安全防護情況,有序組織撤離。3、救援過程應安排專人監視救援人員的體力、動作和救援用具的完好性等,防止其體力不支或其他原因產生溺水或受傷;4、安排專人監視救援設備是否正常運行,相互間是否保持安全距離,救援工具和用品24、的使用是否合理,防止出現設備和工具使用不當產生救援設備和人員的誤傷或事故。5、應安排劃出警戒線盒禁人地區,防止不知水性人員靠近。根據現場情況,為救援人員提供必要的休息、通訊、飲食、取暖、交通和醫療保障等。6、綜合辦公室應組織就洪水水位及救援進展和結果及時上報防洪防汛領導小組和政府有關部門報告,隨時向其通報救援進展和結果。十一、防洪應急預案培訓與演練應急預案的培訓及演練由安質部組織實施。培訓時間為汛期來臨前每周一進行。培訓對象應包括參與應急救援的指揮人員、救援隊伍人員、輔助等相關人員。培訓方式采用集中培訓。培訓地點為工區經理部會議室。對培訓結果應組織考試。并應保存培訓考核的記錄。應急預案的演練主25、要采用桌面演練,即由工區經理、總工、組織工區各部門負責人、應急救援隊伍負責人、應急救援輔助及相關人員參加的,按照防洪應急預案要求討論緊急情況時應采取的行動的口頭演練活動。主要是鍛煉人員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解決應急組織相互協作和職責劃分的問題。本部分演練由工區安質部組織,另外,在組織桌面演練的同時,針對應急聯絡系統的功能進行功能演練,確認通訊系統的準確性、暢通性、及時性是否滿足應急的要求。即通訊系統的響應能力的檢測。本部分功能演練由工區綜合辦公室組織在工區會議室實施。對組織的所有演練均要形成并保持紀錄。十二、預案的評審與改進根據應急預案的培訓與演練過程記錄,對應急預案的功能和效果進行評審,對在培訓或演練過程中反映功能不足或效果不佳的局部或階段,應進行分析總結,確定需要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及時間的充分性。根據分析總結的結果對預案功能予以改進。預案的評審與改進由應急領導小組授權安質部組織,由應急組織機構各部門負責人、應急救援隊伍和其他輔助等相關部門或人員參加。評審與改進的時間為預案培訓與演練結束后進行。地點在工區會議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