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突發事故應急處置預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68263
2022-09-02
11頁
1.17MB
1、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關于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NCRE)應急處理預案根據教育部考試中心和省考試院的關于做好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工作的要求,為確保我校全國計算機考試平穩、順利進行,及時、妥善處理各種對考試的影響及各類突發事件,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預案。一、工作原則在確保考生和考試工作人員安全的前提下,保證考試公平、公正、如期、順利地進行。二、適用范圍成都信息工程學院關于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安全類突發性事件,主要指在考試過程中的試卷保管、考試實施等環節可能出現泄密、大面積作弊、考場師生傷亡、斷電、考試設備故障等事件。三、工作措施(一)成立學校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領導小組成員組成2、見附件。(二)明確各主要職能部門工作職責1.教務處教務處牽頭,各學院參與,在考前組織好監考教師的培訓工作(考生的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知識及誠信教育由各學院自行組織);組織制定考場應急疏散預案;筆試及上機考試的組織實施。2.后勤管理處負責對學校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涉及的教學樓各考室進行安全檢查,排除安全隱患;在考場至安全場所之間設立應急疏散通道,張貼“應急疏散通道”的示意圖及標記;協調處理斷電等意外事件;安排臨時交通車輛;設立應急救治醫療點,確保考試期間考生的應急救護工作。3.保衛處保衛處牽頭,負責考場周圍的巡邏和疏導工作,保證在考試過程中發生應急事件時能夠順利疏散;保障考試安全、順利的進行。4.信息3、中心信息中心牽頭,負責對考試期間的網絡情況進行監控,對與考試相關的不法信息進行取證及處理。5.學生處學生處牽頭,負責對違紀、作弊考生的后期處理。6.計算中心計算中心牽頭,負責考試機房及計算機設備的協調。四、處置辦法(一)各牽頭單位及參與部門在考前應做好各項準備工作,集中學習本預案,落實要求,進一步明確工作職責,確定聯系人,并保證信息聯絡渠道暢通,保證工作及時、有效開展。(二)考試期間如發生突發事件,有關單位和人員應沉著冷靜,在學院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按照應急預案的有關規定和要求,及時穩妥地應對和處理。1.如發生安全突發事件,但事態較輕(如:輕微余震等),不影響考試正常進行,監考老師應繼續4、履行監考職責,維護好考場秩序,做好監考工作。對自愿放棄考試離場考生,場外有關部門工作人員要注意加強疏導和管理。2.如發生安全突發事件,但事態較重(如:強烈余震、火災等),考試不能正常進行,立即啟動考點應急疏散預案,監考老師和各崗位工作人員有序疏散考生到安全場所。學院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在第一時間內將情況報省教育考試院值班室,具體處理辦法另行通知。(三)泄密和舞弊緊急事件處理1.發生試題泄密和大面積舞弊事件時,事件發現者應立即向各教學樓考務工作組負責人報告,教學樓考務應急處理協調組立即向學校應急處理協調組報告,并同時采取必要措施控制事態發展。學校應急處理協調組接到重大舉報后須在第一時間將情況向應急領5、導小組報告,并根據領導小組的決定意見向省教育考試院應急處理協調組報告。報告形式為通訊手段和書面形式同時進行,報告內容包括事件起因、事件概況、波及范圍和目前采取的基本處理措施。2.學校應急處理協調組根據各方面情況,作出初步處理意見,經應急領導小組批準后安排專門人員展開調查。3.涉案教學樓考務應急處理協調組協助學校應急處理協調組進行調查處理,并注意保存收集證據,做好善后處理工作。4.學校應急工作領導小組隨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匯報事件發展態勢。(四)考場發生考生或其他人員突發疾病或傷亡時,迅速送考務辦公室,按值班醫生意見及時進行處理。(五)學校后勤部門應保障考試期間各教學樓的電力供應。因外部原因發生斷電6、時,學校水電管理中心應立即啟動備用電源;因線路故障斷電時,水電管理中心值班人員應立即維修。附件一:學校應急工作領導小組人員組成及工作職責附件二:考場應急疏散預案附件三:緊急疏散要點學校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二一一年九月附件一:學校應急工作領導小組人員組成及工作職責為確保我校全國計算機計算機等級考試(NCRE)安全、有序、順利進行,根據省教育廳考試院要求,成立學校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全面領導及組織考試相關工作。1.領導小組人員構成組 長:周定文副組長:謝明元成 員:袁世斌 張 弛 李家玉 關忠仁 張偉利 閔衛東秘 書:易 平2.領導小組的工作職責:(1)在四川省教育廳考試院的領導下,7、負責領導和組織學校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NCRE)工作;(2)制定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NCRE)應急工作預案;(3)在考試過程中若發生緊急情況,啟動應急預案,并將處置情況及結果及時向四川省教育廳考試院匯報。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向領導小組報告有關情況,及時、有效地貫徹落實領導小組布置的工作。辦公室成員構成如下:辦公室主任:謝明元成 員:閔衛東 龔曉林 康 杰 黃開元 吳啟滿 羊裔高 易 平 熊文楓辦公室的工作職責:(1)在學校領導小組的領導下開展我校全國計算機計算機等級考試(NCRE)的宣傳、培訓及考試的組織實施工作;(2)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教育部第18號令)等有關8、考試文件規定對考試作弊、違紀學生進行初步處理,并將有關情況報告領導小組。(4)考試過程中發生緊急情況,應及時向學校計算機考試領導小組報告,并在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及時啟動應急預案,確保考試順利進行;(5)根據上級考試部門安排,落實值班制度。附件二:考場應急疏散預案本預案適用于發生突發安全事件(如:強烈余震、火災等),考試不能正常進行的學校各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考點。一、工作原則有組織、適時、快速撤離,確保考生和工作人員人身安全。二、工作措施及處置辦法1.考場安排及布局航空港校區考場安排在第一、第二教學樓進行,涉及樓層13樓,龍泉校區考場安排在第二教學樓進行,涉及樓層13樓。每間考室安排24名室內監考9、老師,每層樓安排室外工作人員。2.疏散流程在監考老師和工作人員的組織下,所有考生按照預定路線迅速從考場撤離到安全疏散場所。3.考前工作(1)提前對使用教室和其周邊教室進行安全檢查,排除危險,如有情況,立即匯報,并進行整改;開放所有安全通道,并作出醒目標志,禁止任何人對安全通道進行破壞、侵占;(2)通過校園廣播、網絡和輔導員教育等模式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3)對監考老師進行安全培訓,明確如何安全有效地疏散學生;每位監考教師在給學生考試前,必須宣讀緊急疏散要點并嚴格執行要求;給學生講清楚,突發安全事件時第一不能跳樓,第二不能一窩蜂似地往外擠,應在老師的帶領下,全班同學一齊行動;與外墻和窗戶操持一定10、的距離,避免外墻倒塌或玻璃破碎時傷人;避開室內的懸掛物。4.疏散組織室內監考老師負責組織考生有序撤離教室,室外工作人員負責組織考生按照就近的原則從各樓層安全通道(尤其是樓梯口)撤離。要讓考生按照疏散注意事項有序化疏散。考生撤離到安全區域后,所有工作人員要協同配合,做好考生的疏導和管理工作。救治醫療點應及時對受傷人員進行救治或采取轉移治療等其他有效方式進行救治。附件三:緊急疏散要點一、地震當感覺到地震后,學生們應立即做到以下幾點: 1.要保持鎮定,切莫驚慌失措。盡快躲避到安全地點,千萬不要匆忙逃離房屋。 2.在室內的學生,應立即就近躲避,身體采用臥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體盡量小,躲到桌下或墻角,以11、保護身體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3.躲避的姿勢:將一個胳膊彎起來保護眼睛不讓碎玻璃擊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緊桌腿。在墻角躲避時,把雙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護自己,可以拿書包或其他保護物品遮住頭部和頸部。 4.臥倒或蹲下時,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勢:臉朝下,頭近墻,兩只胳膊在額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額枕在臂上,閉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5.在走廊的同學,也應立即選擇有利的安全的地點,就近躲避,臥倒或蹲下,用雙手保護頭部,不要站在窗邊。 6.洗手間內的同學,也要采取應變措施,就近躲避。7.在室外的同學,應跑到空曠的地方,要用雙手放在頭上,防止被砸,要避開建筑物和電線。8.值班人員要按預先的分12、工,迅速到達各崗位維持秩序。二、火災當發生火災時,學生們應立即做到以下幾點:1.熟悉環境,臨危不亂:每個人應對生活、工作的居住建筑結構及逃生出口熟悉,平時應做到了然于胸,而當身處陌生環境也應當養成留意通道及出口的方位等的習慣,便于關鍵時刻逃離現場;2.保持鎮定,明辨方向:突遇火災時應保持鎮定,不要盲目地跟從人流和相互擁擠,盡量往空曠或明亮的地方和樓層下方跑。若通道被阻,則應背向煙火方向,通過陽臺,氣窗等往室外逃生;3.不入險地,不貪財物:不要因為害羞或顧及貴重物品,浪費寶貴時間,緊記生命最重要;4.簡易防護,掩鼻匍匐:往過有煙霧的路線,可采用濕毛巾或濕毯子掩鼻匍匐撤離;5.善用通道,莫入電梯:13、發生火情盡量使用樓梯,或利用陽臺、窗臺、屋頂等攀到安全地點,或利用下水管道滑下樓脫險;不可進入電梯逃生;6.避難場所,固守待援:如在房內側手摸房門,感到燙手,千萬不能開門,應關緊迎火的門窗,打開背火的窗門,用濕毛巾塞住門縫,不停用水淋濕防止煙火滲入,固守房間,等待救援;7.傳遞信號,尋求援助:被煙火圍困時盡量在陽臺、窗口(白天可用鮮艷的衣物在窗口晃動,晚上可用手電等物閃動或敲擊物品發出聲音求救)傳遞信號求救;8.火已近身,切勿驚跑:如果身上著火切勿驚跑和用手拍打,驚跑和拍打只會形成風勢,加速氧氣補充,促旺火勢。正確的做法是,立即脫掉衣服或就地打滾,壓住火苗,能及時跳入水中或讓人向身上澆水更有效。航空港校區安全警戒線、疏散路線、場地示意圖:龍泉校區安全警戒線、疏散路線、場地示意圖:第二教學樓通道1 第二教學樓通道2 大門 防震安全場所防震安全場所(小余震只使用該場地)防震安全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