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區(qū)生物醫(yī)藥基地易燃易爆事故應急預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68267
2022-09-02
12頁
49.54KB
1、教學樓等4項(大興區(qū)生物醫(yī)藥基地0505-069、075地塊F1住宅混合公建用地、R51中學用地(配建公共租賃用房)項目)易燃、易爆物品應急預案 目 錄1 .總 則31.1編制依據31.2指導思想31.3 重點危險源的識別和風險評估31.4 適用范圍42 組織保障42.1 組織機構42.2 職責53 應急預案處置原則63.1 以防為主63.2 以人為本63.3 快速有效63.4 統(tǒng)一協(xié)調、互相配合74 、預控措施75易燃、易爆物品安全使用86應急處置96.1事故應急處置96.2應急救援工作流程106.4應急聯(lián)絡電話126.5 應急救援外部聯(lián)絡12 1 .總 則1.1編制依據根據國家中華人民共和2、國安全生產法、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條例北京市關于重大事故應急預案的有關要求,結合大興區(qū)生物醫(yī)藥基地0505-069、075地塊F1混合公建用地、R51中學用地項目及S01#商業(yè)樓及地下車庫工程實際,特制訂易燃、易爆危險品應急預案。1.2指導思想按照科學發(fā)展觀和建立和諧社會的重要思想,以對國家、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牢固樹立安全責任重于泰山的意識,按照以人為本、避免傷亡原則和“以防為主、防救結合”的方針,編制本預案;做到責任明確、程序簡潔、分工合理、反應靈敏,以應對可能出現(xiàn)的險情及緊急情況,控制事態(tài)的擴大,確保本工程施工生產順利進行。1.3 重點危險源的識別和風險3、評估1.3.1可能發(fā)生事故的類型為火災或爆炸;發(fā)生地點為工地內涉及易燃易爆危險品的運輸、儲存、使用相應場所。1.3.2可能影響的范圍:易燃易爆危險品及壓力容器存儲、運輸、使用的場所。1.3.3可能影響的范圍:易燃易爆危險品及壓力容器存儲、運輸、使用的人員。1.4 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北京住總正華永達房地產開發(fā)公司承擔的大興區(qū)生物醫(yī)藥基地0505-069、075地塊F1混合公建用地、R51中學用地項目及S01#商業(yè)樓及地下車庫工程范圍內管內施工的所有生產和生活場所。2 組織保障2.1 組織機構為加強對突發(fā)性事件(事故)應急反應的組織領導工作,指揮部成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織指揮突發(fā)性事件(事故)4、的救援、搶險工作。各經理部要成立相應組織,確保救援、搶險工作反應迅速、組織有序、效果突出。(1)救援、搶險隊:1、2#住宅樓:8人,商業(yè)及地下車庫:8人,學校:8人,目經理部6人,(2)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 長:賈海娜副組長:鄭華、吳強組 員:潘運良、梅紅友、張?zhí)铩⑿鞃槨Ⅰ医帧⑼跣褫x、張英、白亞坤、趙國安。(3)、辦公室: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項目部一層安全辦公室。(4)、應急救援前線指揮組學校、商業(yè)、地下車庫組長:錢成虎、組員:張瑾、錢宜武、夏圣兵、張俊龍、范曉東、韓小清、01、02#住宅樓組長:趙國要組員:鄭軍紅、甄澤會、趙耀兵、葛乾林、張扣英、鄭帥、賀錫林、張富有、張申林、李銅鎖。(5、5)應急救援技術負責組長:梅宏友組員:白亞坤、聶小同(6)應急救援物資組組長:張?zhí)锝M員:李佳友、馬碩(7) 、應急救援后勤組組長:田振江組員:竇蘇穎、王旭輝、張海軍、徐崢2.2 職責2.2.1 領導小組職責:在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領導和指揮下,大興區(qū)生物醫(yī)藥基地0505-069、075地塊F1混合公建用地、R51中學用地項目及S01#商業(yè)樓及地下車庫工程范圍內安全生產險情及緊急情況組織搶險救援。負責應急救援準備工作的日常檢查和救援搶險中的信息傳遞。2.2.2應急救援前線指揮組:負責組織、指揮和協(xié)調前線各單位的搶險工作。2.2.3應急救援技術組:負責制定搶險救援中技術方案的制定,確保其科學、有效6、和快捷。2.2.4應急救援物資組:負責搶險物資的供應,及時提供現(xiàn)場所需的各類物資,保證其質量和數量。2.2.5應急救援后勤組:負責協(xié)助對員工、傷員的轉移等后勤工作。3 應急預案處置原則3.1 以防為主火災、中毒和施工安全重在預防,嚴格預控,做到常備不懈。3.2 以人為本3.2.1 面對強大的自然力,應在加強人員防護的基礎上科學組織防、抗和應急救助。 面對施工中存在重大安全火災、爆炸隱患,要立即組織危險區(qū)域的人員撤離,進行安全防護,組織搶險救災。3.3 快速有效應急反應必須快速有效,采取措施和報告必須是第一時間,以爭取搶險和施救的時間,人、財、物均需以最快速度到達現(xiàn)場,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7、3.4 統(tǒng)一協(xié)調、互相配合經理部的應急救援工作必須服從應急領導小組指揮,配和當地有關部門的統(tǒng)一協(xié)調,顧全大局、相互配合,形成防、抗、搶合力,提高搶險、救助工作的及時性和有效性。4 、預控措施4.1易燃、易爆、有毒害物品必須單設庫房各種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必須分類,保持安全距離防止產生化學反映應,庫房與其他建筑物必須保持安全距離, 每一庫房應設有足夠的獨立安全出口;庫房周圍10m以內不準有火種,設 “庫房重地嚴禁煙火”警告標志;設置足夠的消防器材。4.2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在運輸時,嚴禁人員與貨物混裝,裝卸時注意輕裝、輕放、入庫時必須有專人驗收,存放時要有貨架、分類碼垛、物品之間的檔距不能少于1.8、5m并設通從設施,嚴禁露天存放。4.3易燃易爆物品必須存放在專用倉庫、專用場地或專用儲存室(柜)內,并設專人管理,不得隨意亂放。臨時存放使用的少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要放入容器妥善保管,領料時嚴格各種手續(xù),控制數量,剩余物品及時回庫。4.4氧氣、乙炔瓶為高壓容器,受到沖擊或遇熱會使瓶內氧氣、乙炔膨脹,壓力升高,容易發(fā)生事故,所以搬運和保管過程中應特別注意安全。氧氣、乙炔瓶必須單獨存放,不準氧氣和乙缺氣罐及其它可燃油脂類物品放在一起;氧氣瓶、乙炔應立放,閥口向上;氧氣瓶要有瓶帽和防震像膠圈。4.5油漆與稀料的領用要嚴格按照實際用量發(fā)放使用;剩余油漆與稀料不準隨地潑灑,要倒回油漆桶,封閉嚴密;9、油漆稀料單獨存放,遠離火源,防潮隔熱;4.6汽油、柴油均具有較高的可燃性與易爆性,使用嚴格按照領料制定執(zhí)行,并做好記錄;做為清洗劑的柴油、汽油與污染的汽油要集中存放,妥善處理;汽油、柴油存放于密閉密封,容器下墊沙土,防止?jié)B漏;倉庫周圍10m范圍區(qū)域內不準堆置可燃物、焊接、明火作業(yè)、吸煙等。5易燃、易爆物品安全使用5.1 氧氣、乙炔瓶進場后應分開放置,嚴禁在同一處存放,存放處必須保證空氣暢通,氣瓶不得接觸油污,嚴禁和易燃物、易爆物混放在一起,不準靠近帶電電線。用完的氧氣、乙炔空瓶應做明標記。氧氣瓶和乙炔瓶不得同車運輸,運輸前應旋緊瓶帽。應輕裝輕卸,嚴禁拋、滑或碰擊。運輸過程中應檢查氧氣乙炔瓶的防10、震圈是否配備齊全、合格。氣瓶在存放或使用過程中,嚴禁靠近熱源,乙炔瓶必須直立放置,不準橫躺臥放,并應有防止傾倒的措施。氣瓶在使用過程中,兩氣瓶間距為5m,與明火間距為10m,使用中必須配備氧氣瓶帽、防振圈、壓力表、回火閥,現(xiàn)場配備滅火器。嚴禁非專業(yè)人員操作氧氣、乙炔。氣瓶嚴禁拋擲或劇烈滾動,不得安放在可能產生火星的電氣設備。室外使用必須做好防曬防淋,嚴禁在太陽下暴曬。冬天使用氣瓶凍結時,嚴禁用明火烘烤或用金屬敲擊瓶閥。氧氣、乙炔瓶著火時,應立即關閉瓶閥,使火自行熄滅,可用二氧化碳、干粉滅火器,不得使用水、泡沫或四氯化碳滅火器。切忌嚴禁用鋪蓋法進行滅火,氧氣軟管著火時,不得折彎軟管斷氣,應迅速關11、閉氧氣閥門,停止供氧;乙炔軟管著火時,應先關熄炬火,可采取折彎前面一段軟管的辦法來將火熄滅;使用前檢查氣瓶、膠管狀態(tài),有無漏氣現(xiàn)象,并保持噴口暢通。5.2油漆操作人員必須經專門的安全培訓,嚴格遵守作業(yè)安全操作規(guī)程和有關規(guī)定;施工區(qū)域應有明顯的禁止煙火標志,嚴禁明火,禁止使用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并設置足夠數量的滅火器材。施工區(qū)域應通風良好,每次作業(yè)完畢,應將施工區(qū)域的未用完油漆密封嚴密放回倉庫,嚴禁置于無人看管的場所;沾有油漆的棉紗、抹布必須集中于帶蓋的鐵桶內,一天一清,嚴禁隨意丟棄;搬運時要注意輕裝輕卸,防止包裝破損。6應急處置6.1事故應急處置發(fā)生著火時,在崗人員立即用消防器材滅火,火12、勢較大事故發(fā)現(xiàn)第一人應立即撥打119報警,同時報告管理人員或應急救援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人員接到電話報告后,應在第一時間趕赴現(xiàn)場,了解和掌握情況;開展搶救和維護現(xiàn)場秩序。在確保現(xiàn)場所有人員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組織義務消防員和員工,及時切斷電源,組織搶救傷亡人員,隔離火災危險源和重點物資,并根據燃燒物的性質,合理選擇水、滅火器、消防沙等進行撲救,撲救火災時要按照“先控制、后滅火;救人重于救火:先重點、后一般”的原則。若有人員傷亡要立即撥打120急救中心。講清傷者癥狀、持續(xù)時間、人數、地點,并到主要路口引導急救車到達現(xiàn)場。6.1.5當專業(yè)消防隊到達火災現(xiàn)場后,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現(xiàn)場負責人要簡要地向消防隊負責人說明火災情況,要聽從專業(yè)消防隊的指揮,齊心協(xié)力,共同滅火。6.1.6領導小組要派人保護現(xiàn)場,維護現(xiàn)場次序,等待對事故原因及責任人的調查;并向現(xiàn)場監(jiān)理、公司、地方安全相關部門等單位報告。6.2應急救援工作流程出現(xiàn)突發(fā)事件應急救援領導小組開始工作報告現(xiàn)場監(jiān)理報告業(yè)主加強監(jiān)測分析原因制定應急處理方案、措施實施應急處理方案觀察處理效果調整應急處理方案、措施完成應急處理實施應急處理方案急救中心地方主管部門6.4應急聯(lián)絡電話職 務姓 名手 機安全員潘云良項目經理朱紅博項目經理吳 強技術負責聶小同專業(yè)工長查向東6.5 應急救援外部聯(lián)絡1.火警電話:1192.急救電話:120
地產規(guī)劃
上傳時間:2024-12-16
28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7
11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