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化工公司合成氨分廠液氨泄露事故應急預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68297
2022-09-02
14頁
31.04KB
1、合成氨分廠液氨泄露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總 則化工生產連續性強,具有高溫、高壓、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特點,為了保護企業、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結合公司實際情況,本著“預防為主、突發有備、統一指揮、控制事故、分工負責、處理迅速”的原則,特制定河南金大地化工有限公司合成氨分廠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一、基本情況河南XX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以生產純堿、氯化銨、三聚氰胺等產品為主的大型綜合性民營化工企業,年被河南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明星民營企業”。 2005年3月年該公司注冊資金1億元投資2億元建設河南XXXX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鹽化工項目,旨在利用XX2、豐富的地下鹽礦資源,以工業鹽開發為基礎,拉長產業鏈條,發展循環經濟,強力打造綠色化工工業園區,河南XXX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合成氨分廠是以原XX化肥廠為主體經多次改制組建的多為一體的多產品、多結構的小氮肥企業,是本市化工生產的主要企業之一。工廠始建于1969年,原設計年產3000噸合成氨能力,1970年投產,歷經30多年的不斷改造擴大建成今天的十萬噸合成氨生產能力、多種產品并存的局面,現有職工255余人。1、地理位置概況河南XXX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合成氨分廠位于XX縣城解放路南段XX村東,緊鄰省道XX公路,公司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地勢平坦,海拔62102米。它南眺XXX之鋼區,北望XXX之闊野,3、東接XX之平疇,西連XX之沃土。2、氣象狀況XX是典型的平原縣,地勢平坦,屬溫帶大陸性氣候。這里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為14.6,最冷的一月份平均0.7。最熱的7月份平均27.4,平均降水量836.6毫米,平均日照2198小時,無霜期220天左右,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降水適中,氣候溫暖,雨水充足,土壤肥沃,河、河橫貫全境,水資源豐富。3、公司人員分布我廠現有職工255余人,分有兩個科室、三個車間,直接從事化肥生產有三個車間,生產人員193余人,直接從事化肥生產一線人員182余人。本公司是以生產合成氨為主,聯產甲醇的小型化工企業,工藝流程復雜,具有易燃易爆和有毒、有腐蝕性、污染及生產過程4、連續性強的特點,如果合成系統工藝操作、設備發生故障或由于自然災害等原因失控,就會發生火災、爆炸、中毒窒息、觸電等傷亡事故。本廠化學事故災害性最大的是液氨貯備槽。本廠現有兼職消防干部2人,兼職消防員141人,專職安全管理員2人,兼職安全員4人,公司設有職工醫院,擁有醫護人員2人,安全部門配備空氣正壓呼吸器2個(2小時),氨防毒面具20余套,消防栓4個,消防水管7根,30余具滅火器材,分布在生產現場,每年檢驗一次。全廠職工基本熟知化學事故的防護常識。二、化學危險目標的確定及分布1、根據本廠生產、使用、貯存化學危險品的品種、數量、危險程度以及可能引起化學事故的惡劣后果,確定以下為應急救援危險目標:A5、1目標:合成車間合成崗位液氨貯備槽348M32、發生化學事故的部位、級別、可能波及的范圍 目標毒物名稱級別波及范圍1NH31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廠區周邊地界 三、成立救援指揮部,人員組成職責及分工1、指揮機構化學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由我廠副總、有關的生產、安全、設備、保衛等部門組成,XXX任總指揮,XXX任副指揮,成員有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等組成 ,下設應急救援辦公室(設在安全部,辦公室主任胡文洲),日常工作由安全部兼管,發生重大事故時以指揮領導小組為主(即化學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進行處理,指揮部設在生產調度室。注:若副總不在時,由生產部長、安全部長組成6、的事故急救臨時指揮部全權負責應急救援工作。2、指揮機構職責指揮領導小組:(1)負責本單位“預案”的制定、修訂;(2)組建應急救援隊伍,并組織實施和演練。(3)檢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指揮部:(1)發生事故時,由指揮部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令和信號;(2)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3)向上級部門匯報和向友鄰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要求;(4)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經驗教訓。指揮部人員分工總指揮:組織全廠、指揮全廠的應急救援工作。副指揮:協調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隊伍的組織、中毒人員的現場急救、人員的疏散、搶修、搶險、事故現場清消工作。指揮7、部成員:安環部長:(1)協調總指揮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及事故處置工作。(2)負責事故現場及有害物質擴散區域的清消工作。(3)負責滅火的指揮。(4)必要時代表指揮部對外發布有關信息。車間主任:(1)協調指揮部事故救援隊伍的迅速實施工作。(2)密切聯系各有關部門做好本單位救援的迅速實施工作。保安部長:負責警戒、治安保衛、引導疏散、道路管制工作。調度長:(1)負責事故處置時各生產系統的開停車的調度工作。(2)負責事故現場的通訊聯絡和對外聯系。設備部長:協助總指揮負責工程的搶修的現場指揮。衛生所長:負責現場醫療救護指揮及中毒、受傷人員的分類人搶救和護送轉院工作。四、救護隊的組成及分工全廠職工都負有化8、學事故救援的責任,各救援專業隊伍是化學事故應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其主要任務是擔負本廠各類化學事故的救援及處置。救援隊組成及任務分工如下:1、通訊聯絡隊:由總調度、安環部、生產部、分廠、車間每單位出一人組成。負責人是調度長,擔任各隊之間的聯絡和對外聯系通訊任務。2、治安隊:由保安部負責組成負責人是保安部長,擔任現場治安、交通指揮、設立警戒、指揮引導群眾疏散。3、防化應急隊:由安全部、生產、及化工車間、成品庫組成負責人是安全部長,擔任查明毒物性質、提出并實施補救措施、 搶救傷員、指導群眾疏導清消事故現場。4、義務消防隊:由安全部調度員、三大班組組成,負責人是安全部長,擔負事故現場的滅火救護傷員工作。9、5、搶險、搶修隊:由分廠、生產、設備、安全、生產、車間 組成,包括鉗工、電工、管工、電焊工等各工種組成。負責人員: 維 修公司副總、設備處長擔負搶救搶險指揮協調。6、醫療救護隊:由廠衛生所負責擔負搶救受傷、中毒人員。五、NH3(氣、液)化學事故的處理發生事故的主要部位是液氨貯備槽,事故原因是操作失誤、設備腐蝕、工藝失控等因素。其泄漏量視漏點、設備的腐蝕程度、工作壓力等條件而不同。泄漏時又可因季節、風向等因素的影響波及范圍也不一樣。NH3一般泄漏事故,可因設備的微量泄漏由安全報警系統、崗位操作人員、值班員、管理人員、調度巡檢等方式發現,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NH3重大泄漏事故可因設備事故、操作失10、誤、工藝失控等因素導致液氨貯備槽體大量泄漏,報警系統、管理人員或操作人員雖能及時發現,但一時難以控制。毒物泄漏后,可能造成人員傷害或傷亡并波及到周圍1000米,順風時可波及2500米以外。當發生氨泄漏時應采取以下應急措施進行處理:1、 最早發現者應立即向生產調度員或直接報告生產部。崗位操作人員要采取一切辦法切斷事故來源。2、 調度員、代班長接到報告后應立即通知有關部門,車間崗位要 查明泄漏部位(裝置)和原因,凡能切斷物料或倒槽處理等 措施消除事故的則以自救為主,如泄漏部位無法控制的,調 度應果斷下達急救處置的命令,同時發出報警,通知各指揮 部成員、車間義務消防隊及各專業隊伍迅速趕往事故現場。311、指揮部成員通知所在科室按專業對口,迅速向主管上級、公 安、勞動、環保、衛生等領導機關報告事故情況。4、發生事故單位應迅速查明事故發生源點,向指揮長匯報并提出堵漏或搶修的具體措施。5、義務消防隊、防化應急隊到達事故現場后,配帶好防毒面具,首先查明現場有無中毒人員,以最快的速度將中毒者脫離現 場,嚴重者送往醫院搶救。6、如事故不能及時控制,指揮部應立即命令調度員作局部或全部停車,需要作緊急停車處理的作緊急停車處理,同時命令保衛治安隊擔負交通指揮,事故周邊群眾向上風向安全地帶疏散,并設崗劃分禁區巡查,禁止過往行人進入事故區。7、醫療救護隊到達事故現場后與消防隊配合應立即救護傷員和中毒人員,對中毒人12、員應根據中毒癥狀及時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對傷員進行清洗、包扎和輸氧急救,重傷員及時送往醫院搶救。8、安全部協調生產技術人員查明氨濃度和擴散情況,根據當時風向、風速對泄漏下風擴散區進行監測確定結果,監測情況及時向指揮部報告,必要時根據指揮部決定通知擴散區的群眾迅速撤離,或指導采取簡易有效的保護措施。9、搶險搶修隊到達事故現場后,根據指揮部的搶修命令,迅速進行搶修設備,控制事故,以防事故擴大。10、當事故得到控制后,立即成立兩個專門工作小組:A:在生產部長的指揮下組成由安全、生產技術、調度、設備和發生事故的單位參加的事故調查小組,調查事故發生的原因和擬訂相應的防范措施。B:在設備部長的指揮下組成由13、生產、設備技術人員和特殊作業工程人員及發生事故的單位參加的搶修小組,研究制訂搶修方案,并立即進行搶修,盡早恢復生產。夜間發生事故,由公司、分廠值班干部、安全、生產、調度及各有關車間、科室等按應急救援預案,組織指揮事故的處置和落實搶修任務。六、緊急安全疏散及社會援助在發生重大化學事故可能對廠外群眾構成威脅時,必須在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調度長具體電話通訊聯系,傳達緊急疏散命令,廠外居民、村莊及友鄰單位人群可通過公司總機電話撥轉保安部根據風向引導人員進行轉移。必要時指揮部應指定專人或職能科室和有關部門聯系請示社會力量,援助事故救援工作。社會援助隊伍進入公司內指揮部應設專人聯絡并告知安全注意事項。七、14、信號規定公司救援電話主要使用及報警聯絡公司報警電話: 公司總機電話:調度室電話:保安部電話:安環部電話:市消防隊電話:危險區邊界警戒線為黑黃隔離帶。八、有關規定和要求為能在事故發生后,迅速準確有條不紊的處理事故,盡可能減小事故造成的損失,平時必須做好應急救援的準備工作,落實崗位責任制和各項制度,具體措施如下:1、落實應急救援組織,救援指揮部成員和救援人員應按照專業分工、專業對口、便于領導、便于集中的原則建立組織落實人員,每年要根據變化進行組織調整,確保救援組織的落實。2、按照分工做好物質器材準備工作,如必要的指揮通訊、報警、消防、搶修等器材及交通工具,上述各種器材應指定專人保管,并定期檢查保養15、,使其處于良好的狀態。各重點目標設救援器材專柜,專人保管,以備急用。3、定期組織訓練和學習,各隊按專業分工每年訓練兩次,結合公司實際每年組織一次綜合性應急救援演習,提高指揮水平和救援能力。4、對公司職工進行經常性的搶救常識教育。5、建立完善各項制度A:建立值班制度。公司有關科室、車間均應晝夜值班。 B、安全部應存放兩臺以上氧氣呼吸器及消防器材,必要時備用, 醫務部門擔架、醫務箱要定點存放,并貯備必須的氨中毒藥品。C、檢查制度。每周四結合生產安全情況,定期檢查應急救援工作的落實情況,防護器具保管情況。D、例會制度。每天早上8:00整召開安全生產碰頭會保證安全信息上通下達,事故隱患及時處理。附:氨16、(氣、液)的一般常識1、氨的理化性質氨(NH3)為無色氣體,具有強烈的催淚性和刺激性,并伴有特殊的嗅味,比重0.596(空氣為1),沸點33.5極易溶于水,在常溫常壓下一升水能溶解600升氨,并放出大量的熱。氨在空氣中易變成碳酸銨,在氧氣中易燃燒,火焰呈黃綠色,與空氣混合達到15%28%范圍以內,遇明火就產生爆炸。人對氨的嗅覺范圍為0.51毫克/米3,人吸入最低致死濃度為:500PPM/5分鐘。2、氨的中毒方式及癥狀氨主要是經呼吸道侵入人體,氨對人體的上呼吸道、眼、鼻的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濃度時對中樞神經有損害,可引起痙攣,并能灼傷人的眼睛和皮膚,特別是皮膚的濕潤部位。高濃度時,還可發生急性中毒17、。長期吸入低濃度的氨,能引起慢性支氣管炎,液氨可使人窒息。輕度中毒:眼口有辣感,流淚流涕、咳嗽、頭昏頭痛、眼結膜充血水腫等。重度中毒:可引起喉頭水腫、肺水腫等,造成氣管阻塞,引起窒息或咳嗽,甚至出現昏迷、休克。3、預防措施A.生產或使用過程中應采取密閉裝置,局部再裝排風裝置,加強工作現場的通風。B.規定檢修制度及時間,注意伐門和管道泄漏。C.加強個人防護,接觸氨時必須帶防毒面具。D.用30%硫酸鋅溶液浸過的紗布口罩,可有效防止氨氣侵入。4、急救與治療A.迅速將中毒者移至空氣新鮮外,解開衣扣、褲帶等束縛身體的衣服,注意保暖和安靜,同時給于氧氣吸入。長時間中毒后不能作人工呼吸,可噴霧吸入2%硼酸溶液或5%醋酸。B.呼吸衰竭或停止時可給于呼吸興奮劑,必要時氣管插入管或切斷,給于加壓氧氣。C.預防和治療喉頭水腫和肺水腫。D.對癥處理:如給于鎮靜、止咳等藥物。E.眼、皮膚的灼傷可用大量清水沖洗,再用濃度2%硼酸或2%檸檬水沖洗。眼睛疼痛時可用0.5%鹽酸潘妥安卡因滴眼。注:液氨、氨水對人體的危害、中毒癥狀、預防措施、急救治療與氣氨相同。應急救援指揮部示意圖總指揮副指揮調度長醫保調安設維務安度環備修所部室部部公司醫保通消防搶療安訊防化險隊隊隊隊隊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