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筑路機械公司壓力容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68364
2022-09-02
14頁
78.54KB
1、壓力容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目 錄一、 基本情況1 二、 危險目標及危險性對周邊的影響1三、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組成人員和職責3四、 化學事故的處置4五、 現場醫療救護7六、 緊急安全疏散7七、 社會支援8八、 信號規定8九、 有關規定和要求8十、 事故應急救援終止程序9十一、演練計劃9一、基本情況徐州市筑路機械有限公司座落于徐州市金山橋開發區的北部 路,隸屬于 資產經營公司領導,現有職工 余人,是制造筑路設備的機械制造類企業。產品有 、全年總產量 本廠地處霸王山南的沈孟路,西鄰市化工研究所、爭鳴染料廠、廢品回收公司、霸王山港、殷莊港、新莊村、殷莊村、琵琶山部隊營房,南為農田。周邊單位集中、人員密2、度較大,若在生產中,多種壓力容器因操作失控或因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發生,均有可能發生泄漏、爆炸、人員的中毒、死亡等嚴重事故,造成重大后果。二、危險目標及危險性對周邊的影響1 危險目標的確定根據生產及使用壓力容器性質情況,確定以下場所和設備為危險目標。一、介質為液氬的壓力容器:液氬貯罐、。二、介質為液氧的壓力容器:液氧儲罐三、介質為其他液態二氧化碳的壓力容器:液態二氧化碳貯罐2危險目標的危險特性及對周邊的影響2.1液氬液氬的理化性質及危險特性標識中文名:液氬 危險貨物編號:22012英文名:argon,refrigerated liquidUN編號:1951分子式:Ar分子量:39.95CAS號:3、7440-37-1理化性質外觀與性狀無色無臭的惰性液化氣體。熔點()-189.2相對密度(水=1)1.40相對密度(空氣=1)1.38沸點()-185.7飽和蒸氣壓(kPa)202.64/-179溶解性微溶于水。臨界溫度()-122.3毒性及健康危害侵入途徑吸入。毒性LD50:LC50:健康危害普通大氣壓下無毒。高濃度時,使氧分壓降低而發生窒息。氬濃度達50%以上,引起嚴重癥狀;75%以上時,可在數分鐘內死亡。當空氣中氬濃度增高時,先出現呼吸加速,注意力不集中,共濟失調。繼之,疲倦乏力、煩躁不安、惡心、嘔吐、昏迷、抽搐,以致死亡。液態氬可致皮膚凍傷;眼部接觸可引起炎癥。急救方法皮膚接觸:若有凍4、傷,就醫治療。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呼吸停止,立進行人工呼吸。就醫。燃燒爆炸危險性燃燒性不燃燃燒分解物/閃點()/爆炸上限(v%)/引燃溫度()/爆炸下限(v%)/危險特性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事故的危險。儲運條件與泄漏處理儲運條件: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倉間內,倉內溫度不宜超過30。防止陽光直射。應與易燃或可燃物分開存放。驗收時應注意品名,注意驗瓶日期,先進倉先發用。搬運時應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損壞。泄漏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5、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一般作業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如有可能,即時使用。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滅火方法本品不燃。切斷氣源。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2.2 液態二氧化碳液態二氧化碳的理化性質及危險特性標識中文名:液態二氧化碳 危險貨物編號:22020英文名:Carbon dioxide,refrigerated liquidUN編號:2187分子式:CO2分子量:44CAS號:124-38-9理化性質外觀與性狀無色無臭液化氣體。熔點()-56.6相對密度(空氣=1)1.53臨界溫度()31.0臨界壓力(MPa)7.38沸點()-78.6、5蒸氣壓(kPa)1013.25/-39溶解性溶于水、烴類等多數有機溶劑。健康危害侵入途徑吸入。健康危害在低濃度時,對呼吸中樞呈興奮作用,高濃度時則產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中毒機制中還兼有缺氧的因素。急性中毒:人進入高濃度二氧化碳環境,在幾秒鐘內迅速昏迷倒下,反射消失、瞳孔擴大或縮小、大小便失禁、嘔吐等,更嚴重者出現呼吸停止及休克,甚至死亡。液態二氧化碳在常壓下迅速汽化,能造成-80-43低溫,引起皮膚和眼睛嚴重的凍傷。慢性影響: 經常接觸較高濃度的二氧化碳者,可有頭暈、頭痛、失眠、易興奮、無力等神經功能紊亂等。但在生產中是否存在慢性中毒國內外均未見病例報道。急救方法吸入時,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7、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皮膚、眼睛與液體接觸發生凍傷時,用大量水沖洗,就醫治療。燃燒爆炸危險性燃燒性不燃燃燒(分解)產物/閃點()/爆炸上限(v%)/引燃溫度()/爆炸下限(v%)/建規火險分級戊穩定性穩定聚合危害不能出現危險特性不燃,但在日光曝曬下,或搬運時猛烈摔甩,或者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儲運條件與泄漏處理儲運條件:儲存于陰涼、通風倉間內;倉庫內溫度不宜超過30;遠離火種、熱源;防止陽光直射;驗收時要注意品名,注意驗瓶日期;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泄漏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并進行隔離,嚴8、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上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戴全身防護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查后再用。滅火方法本品不燃。切斷氣源。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2.3液氧液氧的理化性質及危險特性標識中文名:液氧危險貨物編號:22002英文名:oxygen,refrigerated liquidUN編號:1073分子式:O2分子量:32.00CAS號:7782-44-7理化性質外觀與性狀常溫下為無色、無臭氣體,液化后成藍色。熔點()-218.8相對密度(水=1)1.14相對密度(空氣=1)1.43沸點()-183.1飽和蒸氣壓(k9、Pa)506.62/-164溶解性溶于水、乙醇。臨界溫度()-118.4毒性及健康危害侵入途徑吸入。毒性LD50: LC50:健康危害常壓下,當氧的濃度超過40%時,有可能發生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時,出現胸骨后不適感、輕咳,進而胸悶、胸骨后燒灼感和呼吸困難,咳嗽加??;嚴重時可發生肺水腫,甚至出現呼吸窘迫綜合征。吸入氧濃度在80%以上時,出現面部肌肉抽動、面色蒼白、眩暈、心動過速、虛脫,繼而全身強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長期處于氧分壓為60-100kPa(相當于吸入氧濃度40%左右)的條件下可發生眼損害嚴重者可失明。皮膚接觸液氧時可引起嚴重凍傷,導致組織損傷。急救方法吸入時,迅10、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皮膚與液體接觸發生凍傷時,用大量水沖洗,不要脫掉衣服,并給予醫療護理;眼睛接觸液體時,先用大量水沖洗數分鐘,然后就醫。燃燒爆炸危險性燃燒性助燃燃燒分解物/閃點()/爆炸上限(v%)/引燃溫度()/爆炸下限(v%)/危險特性本身不燃燒,但能助燃,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燒爆炸的基本元素之一,與易燃物(如氫、乙炔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化學性質活潑,能與多種元素化合發出光和熱,也即燃燒。當氧與油脂接觸則發生反應熱,此熱蓄積到一定程度時就會自然;當空氣中氧的濃度增加時,火焰的溫度和火焰長度增加,可燃物的著火溫度下降;液氧易被衣物11、木材、紙張等吸收,見火即燃;液氧和有機物及其它易燃物質共存時,特別是在高壓下,也具有爆炸的危險性。儲運條件與泄漏處理儲運條件: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倉間內,倉內溫度不宜超過30。防止陽光直射。應與易燃氣體、金屬粉末分開存放。驗收時應注意品名,注意驗瓶日期,先進倉先發用。搬運時應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和容器損壞。泄漏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一般作業工作服。避免與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觸。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滅火方法用水保持容器冷卻,以防受熱爆炸,急劇助長火勢。迅速切12、斷氣源,用水噴淋保護切斷氣源的人員,然后根據著火原因選擇適當滅火劑滅火。 2.4對周邊環境的影響由于液態氣體易揮發,所以泄漏后即以氣態向周圍空氣中擴散,由于風力的作用,下風向50米范圍內的空氣將會受到污染,因此在此范圍內的人員要進行疏散撤離。3 危險目標周圍可利用的安全、消防、個體防護的設備、器材及其分布3.1 崗位_崗位配有過濾式防毒面具2套,手提干粉滅火器2只。上述設備 崗位負責保管、檢查和準備。3.2 其他崗位其他崗位均配有手提滅火器,滅火器由各崗位操作工負責保管、檢查。三、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組成人員和職責1應急救援組織機構成立徐州市筑路機械有限公司壓力容器泄露應急救援指揮部。2組成人員13、總指揮:副總指揮:成員:指揮部下設應急救援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辦公室設在生產部。若總指揮不在公司時,由副總指揮統一指揮,二者均不在時由 和-臨時總指揮和副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工作。3 主要職責3.1負責組織制訂、管理和修訂本企業壓力容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開展危險分析;確定事故類別和應急救援程序;組建應急救援隊伍;組織培訓和演習;落實重大事故預防措施和其他救援準備工作。3.2發生事故時,由指揮部發布應急救援的命令和信號,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工程搶險、人員救護、消防滅火、醫療急救等救援活動;向下級匯報和向友鄰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友鄰單位和上級部門發出救援請求。3.3 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14、救援經驗教訓。4 指揮部人員分工總指揮:組織指揮全公司的應急救援;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安全保衛負責人:協助總指揮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及事故處置工作,負責滅火、警戒、治安保衛、疏通和道路管制工作,通訊聯絡和對外聯系。生產負責人:負責事故處置時生產系統開、停車調度作。設備負責人:協助總指揮負責工程搶險、搶修工作的現場指揮。市場部負責人:負責搶險救援物資供應和運輸工作。辦公室負責人:負責現場救護指揮、受傷人員搶救和轉院工作。5 救援隊伍的組成及分工5.1公司各職能部門和全體員工都負有壓力容器應急救援的責任,應急救援隊伍是事故應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其任務是擔負公司各類化學事故15、的救援處置,其原則是先救人,后救火,也可同時進行。5.2 救援隊伍的任務分工5.2.1報警、治安小組:由安全科、公司辦組成,共6人,負責人: 擔負報警、對外聯系通訊、現場治安、交通指揮、設立警戒、指揮群眾疏散。5.2.2搶險救災小組:由公司辦、生產部、四車間組成,共13人。負責人: , 擔負現場搶救傷員、滅火、洗消堵漏和搶修任務。四、壓力容器事故的處置筑路機械有限公司現有預防事故措施有:1 一號目標:氣庫當前公司針對氣庫系統所采取的事故應急措施有:1.1操作工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不能解決的問題,要及時上報。1.2生產人員持證上崗,工作場所禁止吸煙穿工作服,戴防護手套,濃16、度不明時戴防毒口罩。1.3現場急救措施:應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暢通,注意防凍,如呼吸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然后送醫院就醫。1.4泄漏應急處理:當壓力容器超壓或泄漏時,應由操作人員迅速打開放空閥,緊急停車進行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并立即隔離50米切斷泄露閥門。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合理通風,加強擴散;高濃度泄漏區噴霧狀水稀釋、溶解。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4 處置方案在生產過程中,如上述目標發生泄漏或超壓,由崗位操作工及早發現,采取相應措施,予以處理。當大量泄漏,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而發生重大事故,操作人員一時難以控制時,應采取以下應急救援措施:4.17、1最早發現者應立即向部門領導及生產部報警,報告化學危險物料外泄部位或設備超壓情況,采取一切辦法控制泄漏蔓延。4.2事故部門領導組織力量,組成自救小組,采取一切辦法切斷事故源,凡能切斷氣源而消除事故的,則以自救為主。如泄漏的部位自己不能控制的,應向指揮部報告并提出堵漏或搶修的具體措施。4.3生產部接報警,鎖定目標后,通知指揮部人員和搶險救援隊伍迅速趕事故現場。4.4如發生重大泄漏,報警小組應迅速向119求救,報清事故地址、泄漏物質、留下報警人的電話及姓名,并按專業對口迅速向主管部門和公安、勞動、環保、衛生等上級領導相關報告情況及求救。4.5接報警后,指揮部人員、搶險救災、治安小組應迅速趕往事故現18、場,根據當時風向,停留在上風向,根據事故狀態及危害程度做出相應的應急決定,并命令應急救援隊伍立即開展搶救搶險。救護人員佩戴好防護器具進入禁區,查明有無中毒人員,以最快速度將中毒者脫離現場;救災人員協助發生事故部門迅速排除現場的易燃易爆物品并進行洗消、堵漏和搶修;治安小組組織糾察,在事故現場周圍設崗劃分禁區或加強警戒和巡邏檢查,嚴禁無關人員進入禁區。4.6安全保衛負責人特別要加強現場的明火管理,所有電氣設備和照明保持原樣,禁止開關;指揮救人、救火車輛停止在禁區外安全處或上風向,防止發生爆炸或二次爆炸,保證現場人員安全。4.7救出的傷員或中毒人員,由辦公室負責人安排迅速送往醫院搶救。4.8生產、安19、全負責人會同發生事故的部門在查明氣體泄漏部位和范圍后,視能否控制,做出局部或全部停車的決定。若需緊急停車,則按緊急停車的程序迅速執行。4.9由指揮部技術、環保人員組成監測小組,查明泄漏氣體濃度和擴散情況,根據當時風向、風速,判斷擴散方向、速度,并對泄漏氣體下風擴散區域進行監測,偵察結果、監測情況及時向指揮部報告。必要時根據指揮部決定通知氣體擴散區域內的群眾撤離或指導采取簡易有效的保護措施。4.10 119趕到現場后,由總指揮與消防隊交接。(1)組成由安全、生產、技術、設備和發生事故的部門參加的事故調查小組,調查事故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2)組成由設備、生產、技術和發生事故的部門參加的搶修小20、組,研究搶修方案,并立即實施及早恢復生產。夜間發生事故,由公司值班以最快速度報告指揮部人員,同時按應急救援預案,組織指揮事故處理和落實搶修任務。五、現場醫療救護醫療救護隊到達現場后,與消防隊配合,應立即救護保管員和中毒人員,對中毒人員應根據中毒癥狀及時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對傷員進行清洗包扎或輸氧急救,重傷員及時送往醫院急救。六、緊急安全疏散當發生重大壓力容器事故,可能對廠內外人群構成威脅時,必須在指揮部統一指揮下,對與事故無關的人員進行疏散。疏散方向、距離和集中地點,根據不同事故,做出具體規定,總的原則是疏散安全點處于當時的上風向,對可能威脅到廠外居民(包括友鄰單位人員)安全時,由指揮部立即和21、地方有關部門聯系,引導居民迅速撤離到安全地點。七、社會支援一旦發生重大化學事故,本單位搶險搶救力量不足或有可能危及社會安全時,由指揮部立即向上級和友鄰單位通報,必要時請求社會力量援助。社會援助隊伍進入廠區時,由安全保衛人員聯絡、引導并告知安全注意事項。八、信號規定指揮部向各部門發布救援指令。公司報警電話: 或 生產部電話:火警:119治安:110市醫院電話:市三院:開發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電話:市安全生產監督局一處電話:3739581危險構邊界警戒線為黃黑色,警戒人員戴臂章,救險車輛鳴笛、燈。九、有關規定和要求為能在事故發生后,迅速準確、有條不紊地處理事故,盡可能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平時必須做22、好應急救援的準備工作,落實崗位責任制和各項制度,具體措施是:1落實應急救援組織,救援指揮部或成員和救援人員應按照專業分工,本著專業對口、便于領導、便于集中和開展救援的原則,建立組織、落實人員,每年初要根據人員變化進行組織調整,確保救援組織的落實。2按照任務分工做好物資器材準備,如:必要的指揮、通訊、報警、洗消、消防搶修等器材及交通工具。上述各種器材應指定專人保管,并定期檢查保養,使其處于良好狀態,各重點目標設救援器材柜,專人保管以備急用。3定期組織救援訓練和學習,每年訓練一次,提高指揮水平和救援能力。4對公司員工進行經常性的化學救援常識教育。5建立、完善各項制度(1)值班制度,堅持晝夜值班制度23、,遇有情況及時處理;(2)檢查制度,半年定期檢查事故應急救援工作落實情況及器材保管情況;(3)例會制度,半年召開領導小組成員和救援隊負責人會議,研究應急救援工作;(4)總結評比制度,與安全生產同時檢查、同時講評、同時表彰獎勵。十、事故應急救援終止程序1確定事故應急救援結束。2通知本單位相關部門、周邊社區人員事故危險已解除。3填寫“緊急情況處理報告書”逐級上報。十一、演練計劃每年進行一次壓力容器事故應急救援演練,具體組織安排由安全科負責。十二、附件1 公司聯系電話:2 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總指揮: 副總指揮:組員:)3公司應急救援隊伍名單報警治安小組:組長:組員:搶險救災小組組長:副組長:組員:4外部救援單位電話消防隊:119治安:110北方氯堿集團調度室:政府有關電話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一處:373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