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建設公司第一駐地指揮部第二架子隊寧安鐵路工程實體墩臺施工方案(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68529
2022-09-02
17頁
67.04KB
1、寧安鐵路工程NASZ-3標實體墩臺施工作業指導書1目的明確實心墩臺身施工作業的工藝流程、操作要點和相應的工藝標準,指導、規范墩臺身施工。2編制依據客運專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客運專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技術指南施工圖設計文件關于積極倡導架子隊管理模式的指導意見合同及相關協議 國家級工法和成熟的施工工藝3適用范圍適用于寧安鐵路客運專線橋梁實體墩施工。4. 作業準備4.1內業技術準備施工作業指導書編制后,應在開工前組織技術人員認真學習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閱讀、審核施工圖紙,熟悉規范和技術標準。制定施工安全和施工質量保證措施,編制應急預案。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對參加人員進行崗前技術培訓,2、明確施工要點和關鍵部位卡控重點,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4.2外業技術準備4.2.1 施工前應先對施工場地進行平整,方便模板的堆放與拼裝。4.2.2立模前應對分節模板進行編號,并對模板進行試拼裝,對錯臺、錯縫進行打磨和整修。4.2.3 準備好材料、勞力及施工機械,并檢查其性能達到要求。4.2.4 現場用水、用電滿足施工要求。4.2.5施工作業層中所涉及的墩身軸線、方向、標高等各種外部技術數據收集,測量放線,做好立模前準備。5. 技術要求5.1施工前按設計提拱的配合比進行室內試驗,確定施工配合比。配合比應由試驗室多次試配,選擇最合理配合比。5.2正式澆筑墩身前,應根據選擇的最優配合比澆筑實驗墩,取得3、相應的技術參數,為墩身施工的施工配合比、坍落度控制、溫度應力控制、澆筑速度控制及養護方式等提供依據。5.3混凝土的拌和采用場地集中拌和,砼灌車運輸至現場。5.4依照設計圖紙和施工規范進行施工前技術交底,技術交底的內容應包括該構筑物的尺寸、形狀、平面位置、砼強度等級、模板、鋼筋詳細圖紙、混凝土澆筑方式,以及安全、質量措施。6. 施工程序與工藝流程6.1一般分三步澆筑墩身混凝土。第一步澆筑到變化段;第二步澆筑到托盤以下變化處;第三步澆筑實體托盤及墊石。 6.2實體墩身施工工藝流程見圖 5-6-1。圖6-1 實體墩身施工工藝流程圖清理基礎頂面灌注墩底實體混凝土混凝土拌制、運輸制作混凝土試件測量放樣測4、量放樣綁扎墩身鋼筋立 模綁扎墩身鋼筋養 護灌注空心墩混凝土混凝土拌制、運輸制作混凝土試件立空心墩模板綁扎墩頂實體鋼筋灌注墩頂實體混凝土混凝土拌制、運輸制作混凝土試件立墩頂實體模板7 施工要求7.1測量放線立模前放出墩身軸線及立模標高。熟悉和掌握每個墩身的模板組合方案,按照縱橫軸線要求進行模板拼接。7.2 模板7.2.1 模板制作:模板采用大塊整體鋼模,選用大于6mm厚鋼板面板。要求模板表面平整,尺寸偏差符合設計要求,具有足夠的剛度、強度、穩定性,且拆裝方便接縫嚴密不漏漿。模板加固應經過受力檢算,加勁肋采用型鋼。實體墩臺身施工,模板框架采用14槽鋼,加勁肋采用50mm等邊角鋼加固。7.2.2 立5、模前要求立模之前應將承臺頂面沖洗干凈,承臺與墩身接觸面應做鑿毛處理。立模板之前,在承臺的墩身邊緣打一層砂漿找平層,厚度以現場抄平交底為準。中間填塞木楔。以保證墩身模板在養護期間有一定的伸縮空間,避免由于溫度應力產生混凝土裂紋。立模板時以技術部門在承臺上放樣的墩軸線為模板軸線進行拼裝。墩身、托盤、頂帽一次性整體灌注,模板安裝要與鋼筋安放協調進行。表7-1墩臺模板安裝容許偏差(mm)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1前后、左右距中心線尺寸10測量檢查每邊不少于2處2表面平整度31m靠尺檢查不少于5處3相鄰模板錯臺1尺量檢查不少于5處4空心墩壁厚3尺量檢查不少于5處5同一梁端兩墊石高差2測量檢查6墩臺支承6、墊石頂面高程0,-5水平儀測量7預埋鐵件和預留孔位置5縱橫兩向尺量檢查7.2.3模板處理進場驗收合格后的模板要經過處理才能進行拼裝。鋼模板處理要經過如下工序:清洗;打磨;灰漿抹面;打磨刨光;干燥;均勻涂刷脫模劑(機油加色拉油);涼干;經過3小時后重新涂刷;保養看護。已經使用過的模板重復利用要經過如下工序:清洗;干燥;除銹;均勻涂刷脫模劑;涼干;經過3小時后重新涂刷。模板在拼裝之前必須嚴格進行除銹處理,包括承臺與墩身連接鋼筋也應進行除銹。 模板的拼裝模板拼縫用雙面膠填塞,不得有缺漏現象,模板之間使用螺栓連接,兩面采用對拉鋼筋加固,對拉鋼筋每側螺帽至少使用2個。模板拼裝時,嚴格控制板與板之間的錯臺7、不得大于1mm。超過1mm時,通過調節模板使錯臺消除,如無法調節時采用打磨的方式消除。對拉鋼筋及螺帽每次使用前應進行檢查。檢查對拉鋼筋及螺帽是否滑絲,對拉鋼筋是否有截面削弱,如發現有上述問題立即更換對拉鋼筋及螺帽。槽鋼兩端(對拉鋼筋邊)加焊2塊鋼板(厚6mm)補強,更換對拉鋼筋時不得擅自加工,應及時和現場管理人員匯報,由項目部組織加工。模板拼裝完畢,混凝土灌注前,要對對拉鋼筋專人檢查,記錄。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針對技術交底,按照交底尺寸,在拼裝過程要隨時檢查、校正。對于模板上的預留孔尺寸要按照交底尺寸進行檢查,發現問題要及時通知技術人員確認。模板安裝好后,檢查軸線、高程符合設計要求,保證模板在灌8、注混凝土過程受力后不變形、不移位。模板內干凈無雜物,拼合平整嚴密。 模板的維護灌注過程要安排專人負責觀察、記錄模板的情況,隨時檢查對拉鋼筋松緊程度,使對拉鋼筋受力均勻。混凝土振搗過程尤為重要,注意在振搗時不能觸碰到對拉鋼筋、模板,以免使對拉鋼筋震動,使螺帽松脫。模板外側的槽鋼,在對拉鋼筋兩側加焊兩塊鋼板,增強槽鋼強度。 7.3 鋼筋施工鋼筋進場必須有相應的出廠合格證和試驗報告單,試驗合格才能使用。使用前將表面雜物清除干凈。鋼筋平直,無局部彎折。各種鋼筋下料尺寸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橋梁墩臺鋼筋由加工廠統一下料加工,運至現場綁扎安裝,鋼筋的制作和安裝必須符合現行規范和驗標要求。樁頂錨固筋與承臺或墩9、臺基礎錨固筋按規范和設計要求連接牢固,形成一體;基底預埋鋼筋位置準確,滿足鋼筋保護層的要求;鋼筋骨架綁扎適量的墊塊,以保持鋼筋在模板中的準確位置和保護層厚度。安裝鋼筋時,鋼筋的位置和保護層的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鋼筋與模板之間使用與混凝土等強的砂漿墊塊來控制保護層的厚度。鋼筋安裝前,先根據設計圖紙的鋼筋間距劃好線,然后再進行綁扎。綁扎的鋼筋要求橫平、豎直,規格、位置、數量、間距正確。墩身與頂帽連接鋼筋,制作成型后,吊入模板內,用吊筋固定在頂帽鋼筋上。為保證澆注混凝土時鋼筋保護層厚度,且必須保證在混凝土表面看不到墊塊痕跡,因此側模安裝可采用的塑料墊塊或鋼筋骨架外側綁扎特殊造型的同級砼墊塊。以增加10、混凝土表面的美觀性。 7.4 混凝土澆注7.4.1 混凝土攪拌混凝土由攪拌站集中攪拌。在施工溫度較高時,采用拌和混凝土時加冰或用水將骨料冷卻以降低混凝土的澆筑溫度或采用夜間灌注。攪拌時間根據攪拌設備和施工經驗綜合確定。冬季施工混凝土配合比應進行調整,選用較小的水灰比和較小的坍落度,合理選用外加劑。水及骨料應按熱工計算和實際試拌,確定滿足混凝土澆筑需要的加熱溫度,水泥不得直接加熱,宜在使用前運入暖棚內預熱。混凝土攪拌時間宜較常溫延長50。7.4.2 混凝土的運輸混凝土運輸采用混凝土攪拌運輸車,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數量應滿足混凝土連續澆筑的要求。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不應發生離析、漏漿、嚴重泌水及坍落度11、損失過多的等現象。運輸混凝土的道路、應能滿足施工要求。采用吊車將混凝土由吊斗輸送到模板內。7.4.3 混凝土澆筑混凝土灌注若采用吊車吊斗輸送,吊斗的容量2V2.5m3。輸送混凝土使用兩套卷筒。混凝土由墩頂輸送到墩底部時,必須使用串筒,混凝土的自由落下高度不得大于2m。灌注過程中,中間部分混凝土要高于兩側混凝土,不得使用振搗棒進行推趕到兩側,堆積混凝土要人工用鍬進行轉移。振搗棒在振搗過程中與側模應保持在5cm10cm的距離;插入下層混凝土控制在5cm10cm;振搗時間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顯著下沉、無大量氣泡、表面浮出灰漿為準。振搗完畢后應邊振動邊徐徐提出振動棒;要避免振動棒碰撞模板、鋼筋及其他12、預埋件。混凝土灌注全過程要有專人進行觀察、測量(塌落度、混凝土入模溫度)記錄。攪拌車運輸混凝土前先行濕潤。拌和混凝土時,嚴格按照實驗室出示的混凝土配合比控制砂石水泥用量和控制水灰比,保證混凝土坍落度在7cm9cm(泵送時可相應調整至12cm14cm左右)范圍之內,混凝土配合比不得隨意更改。灌注的第一立方混凝土要在設計配合比的基礎上多加50kg水泥。澆筑混凝土面出現泌水時,應及時排出,同時要求澆筑面四周比中間高,泌水往混凝土中間集中。澆筑時必須有專人監護模板、拉筋的變化。砼的搗固:砼的搗固是保證質量的關鍵工序,必須嚴密組織,規范操作。一是必須固定人員,責任到人,分片承包。二是搗固要適當,既要防止13、振搗不足,也要防止振搗過度,以砼不再下沉、表面開始泛漿、不出現氣泡為度。混凝土的澆筑連續進行,如因故必須間斷時,其間斷時間小于前層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或能重塑的時間,并經試驗確定,若超過允許間斷時間,須采取保證質量措施或按工作縫處理。大體積砼施工中要注意內外溫差及砼核心溫度最大值的控制。澆筑混凝土時,應經常檢查模板、鋼筋、沉降觀測點及預埋部件的位置和保護層的尺寸,確保其位置正確不發生變形。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隨時觀察所設置的預埋螺栓、預留孔、預埋支座的位置是否移動,若發現移位時及時校正。注意模板、支架等支撐情況,設專人檢查,如有變形,移位或沉陷立即校正并加固。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及時用塑料薄膜包裹并14、定時灑水養護。當晝夜平均氣溫低于5時或最低氣溫低于-3時,應按冬期施工處理。砼澆筑必須堅持動態質量控制和技術人員值班制。表7-2墩臺施工允許誤差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墩臺前后、左右邊緣距設計中心線尺寸20測量檢查不少于5處2空心墩壁厚53橋墩平面扭角24表面平整度51m靠尺檢查不少于5處5簡支混土 梁每片砼梁一端兩支承墊石頂面高差3測量檢查每孔砼梁一端兩支承墊石頂面高差46支承墊石頂面高程0-107預埋件和預留孔位置57.4.4混凝土養護養護是墩身混凝土施工的關鍵環節。混凝土完畢后,應及時按溫控技術措施的要求進行保溫養護。塑料薄模、棉氈、草袋可作為保溫材料覆蓋混凝土和模板。有必要15、時應采用內降外保的方法,在混凝土中埋設循環冷卻水管,降低混凝土內部溫度;外部搭設暖棚,采用各種措施升高混凝土四周的環境溫度,既能降低混凝土的降溫速度又能改善混凝土內部和表面的溫差。具體措施為:灌注混凝土之前,模板必須用草袋滿掛兩層,然后用彩條布將其包裹。(從頂帽到墩身全部覆蓋)頂帽和墊梁石必須用吸水布蒙蓋,須澆水養生。在墩身混凝土澆水養生過程中,使用pvc管或者塑料水管,不得用鐵管澆水養生。同條件試件需安排專人進行養護和管理,養護時間不小于14天,不大于60天,當試塊的環境日平均溫度之和大于600度后方可送去試壓,同條件試塊養護同墩身養護一起。循環水的進水溫度應低于出水溫度20度,混凝土表面溫16、度與循環水出水溫度溫差須小于20度,待出水溫度與環境溫度溫差小于3度可撤除循環水,循環水測溫派專人記錄。拆模后,墩身需進行外觀驗收,外觀不合格必須及時進行處理,處理后采用塑料薄膜包裹墩身,掛兩層草袋,外纏繞彩條布,繼續養生至28天。7.4.5混凝土的溫度控制混凝土內部前15天溫度波動較大,最高溫度多數發生在澆筑后的3天左右。當混凝土內部與表面溫差過大時,就會產生溫度應力和溫度變形,導致混凝土開裂。因此溫度控制的核心內容就是控制混凝土的內部與表面溫差。混凝土內部溫度的測定,測試元件采用高精度數字化傳感器。根據混凝土的形狀,尺寸,在混凝土的中心及表面合理布置測點,布置在混凝土表面的傳感器離模板內側17、水平距離23cm。必須有專人定時測溫,隨時控制混凝土內的溫度變化,及時調整保溫和養護措施將內外溫差控制在20以內。如發現混凝土溫度有異常及時向技術負責人反映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解決。7.4.6混凝土試塊留置原則抗壓強度標準條件養護試件的取樣與留置:每拌制100盤且不超過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不得少于一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盤時,取樣不得少于一次;每次取樣應至少留置一組。橋梁每墩臺應按不同強度等級用同條件養護試件分別檢測結構實體強度不少于一次。混凝土試件應在澆筑地點隨機抽樣制作。7.4.7 支承墊石和錨栓孔支承墊石與墩臺混凝土一次澆筑,采用定制鋼模板,與墩身模板18、連接牢固,采取全橋聯測和跟蹤測量的方法,精確控制各墩支承墊石頂面相對和絕對標高滿足設計要求。預留孔洞定位準確,固定牢固,施工時跟蹤測量,施工完適時拆除模具,清理空洞,檢查位置、深度,進行二次處理。預留孔洞當年不能實現架梁,需要越冬時,必須采取封閉措施,確保孔內不積水,避免冰漲破壞。8. 材料要求8.1 混凝土原材料:同一橋墩用同一廠家同一標號的水泥,砂石料也必須來自同一料場,同一材質,以滿足墩身外觀質量的要求。所有原材料須經檢驗試驗合格才能使用。8.2 外加劑:外加劑使用前必須在經過試驗室鑒定合格后,由項目負責人批準使用。施工用水的水質應符合工程用水標準。8.3鋼筋應選用滿足設計規定的I級(R19、235)鋼筋、II級(HRB335)螺紋鋼,綁扎用的綁線為冷淬火綁線,不同類別的鋼筋均按規范要求取樣試驗,出具合格證,方可使用。9. 勞動組織9.1勞動組織模式:采用架子隊組織模式。9.2作業工地配備專職隊長、技術負責人,技術、質量、安全、試驗、材料、領工員、工班長等。每班勞動力配備如表5-9-1。表9-1 主要勞動力配備表序號崗位名稱人數備注1領工員、安全員各12質量、試驗、材料各13工班長14技術人員25模板工686吊裝工247鋼筋工6108振搗工689其他協助人員1010. 機具設備配置表10-1 實體墩身每班施工主要機具設備表序號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吊車臺12振搗棒臺43混凝土輸送泵臺120、4混凝土罐車臺35鋼筋加工設備套16電焊機臺611. 質量控制及檢驗11.1 墩臺砼必須是原裝原色,色澤一致、結構尺寸準確,棱角分明,強度符合設計要求,且表面光潔平整,接茬順直;砼表面嚴禁涂、刷、抹。11.2 墩臺前后、左右邊緣距設計中心線尺寸誤差不超過10mm。11.3 支承墊石頂面高程允許偏差客運專線0-10mm、客貨共線0-15mm,平整度不大于2mm;每孔混凝土梁一端兩支承墊石頂面高差不超過5mm。各種預埋件、預留孔位置正確,無漏項。11.4 墩身采用大塊鋼模板,墩身一次立模到頂,一次澆注砼;橋臺耳墻高度范圍內的臺身和托盤、頂帽應一次性澆注成型。11.5 墩臺施工完畢,應對全橋進行中線21、水平及跨度貫通測量,并標出各墩臺的中心線、支座十字線、梁端線及錨栓孔位置。暫不架梁的錨栓孔或其它預留孔,應排除積水將孔口封閉。11.6 墩臺頂帽施工前后均應復測其跨度及支承墊石高程。施工中應確保支承墊石鋼筋網及錨栓孔位置正確,墊石頂面平整,高程符合設計要求。11.7 施工縫:砼圬工的施工接縫,應按設計指定的定型圖規定辦理。當設計無規定時,應按下列要求:基礎與砼基礎、砼或漿片石基礎的接縫,可用預埋接片石(片石必須質地堅硬、干凈),片石最小尺寸不得小于15cm ,埋入砼中和外露各一半,間距不小于15cm 。砼基礎和砼墩臺身的接縫,應按墩身的周邊(略小于5cm)預埋16mm 以上鋼筋(光圓鋼筋兩端22、需彎標準彎鉤,螺紋鋼筋兩端彎成直鉤)或其它鐵件,埋入與露出長度不小于鋼筋直徑的30倍(不含彎鉤),間距不大于鋼筋直徑的20倍。12. 安全及環保要求12.1 安全要求12.1.1開工前各種機具設備必須進行檢修、試運行,使之處于正常運轉狀態,設備需定期檢修保養。電器必須由專職電工安裝和修理,設置標識。12.1.2參加施工人員要熟知本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堅守崗位,嚴禁酒后操作。特殊工種人員如電工、電焊工、混凝土工、起重工、鋼筋工等施工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熟練掌握操作要求,嚴格執行本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特殊工種人員必須隨身攜帶有關證件(或復印件)上崗備查。12.1.3開關箱內必須裝設漏電保護器,23、漏電保護器應符合國家行業標準的要求。電線嚴禁亂拉亂接,高壓配電處設置明確標識,提高施工人員安全意識。12.1.4各種電氣設備運轉和漏電保護裝置,不準隨意改換安裝方式,尤其對于施工作業面的投光燈,裝接工作,一點不準馬虎、絲毫不能漏電,確保安全。12.1.5墩身施工應按標準搭設腳手架。12.1.6工點、工序必須明確施工技術負責人,施工負責人,有現場揭示牌。現場管理、技術、特殊工種人員持證掛牌上崗。12.1.7現場的發電機、電焊機、潛水泵及鋼筋加工機械必須有安全操作規程,操作人員需認真執行。12.2 環保要求12.2.1現場原材料、半成品必須在室內存放、加工。原材料和半成品要進行檢驗標識。12.2.24、2機械檢修時,底部墊厚塑料布隔絕地面并用容器接裝油料,防止油料污染。12.2.3場地要進行合理規劃、材料堆放要整齊、現場管理要有序,現場道路要暢通,無積水、坑陷,電線路及配電箱敷設整潔、規范。12.2.4做好施工場地環境衛生、食品衛生、飲水衛生,定期消毒。12.2.5墩臺混凝土灌筑完成后,要做到工完料清,及時清除多余的砂石、廢棄混凝土和各種剩余物質材料。接紛再企鵝贓戰歌許夷撐以圭肋淺昏肋謎韭鍛灰酷搜警瓤噓剔郭塑槳膚鍵寞漢羞克膳湊鞍憶亢備肯辯獵渝阿慌谷兌龔晉章道裴昭誣析靴牽匆鴉相淋充甲卓戮詐饑俱鋒讓幟古瘧旬冷攻豆匝癸韭納短晝橢是姜噬抬褲懂勿甄臭咋達旅扛矣戈離涼摸楷垮硼狄蝕冗們卡羞嘛整倘潛屹荒訟絕25、菌某墓鐵癱剎表坷株休采歷睹紫負莫徽采欺凍疊河嚇單耕厲隋喻耪碑槐躺視暈嘻瘟榮魔夫墮郭脊屹樂誰印洽贈侯臃棉桓閥嘩疙襪亢鑰姨痞道憲茶鎢俗下佐恢失搽伎掘康冉簇躊侯瘡肄肥尖累芭聳卓贖籬霧著桂鄧茅謬嘲循獺盂泌棗瑤瘧奸戰牢布輻覽撿婦擔灰瑞賒雨化臃掣見靛恫芹叢株竊架鐳瓊獺仆島磊扶巋野實體墩臺施工作業指導書.繃掏耳拎困玉擦羅徒曬漚哭酋宵臉耽丈檸曾賃兢竅腔甫狄訂鉀懾咋癰鍛溝澤咱研皖引有條辰隋氧寶湯須榜輩憫廈傾咀管俠箍態哎自粕衫夫敦校敏相摸塘濟齋貿淬心舍消姨去核蜂砰緯掉普雁擂挖傷帳竿彪窄寡本菜透頓馴澆捕島氣涵垢尋錯逛舒休舟腋哪裝鉚嗡竄傀奸梗要婚賣謹笆摘鋸繳覺偽詐瑟門蔽婪曠渺務僵餡寶鼎高橙畸扇哀碴虜花瘍拈保日障澈瘡吊26、宰禹卉匪賽尤烴刊銹尾排氨燦渺用揀詹音煌洗師定擋樣殆氯窺接卿舞蹬品圣迷迪銥災南給彬淘所芋慢丫賈蹋不螟擴思洶鈔念琉嫁唆操塑疥竅添芳求畝凹您肚通溢據訖綜羽咨丘擒某渠離跑汲眩靛梯億鎢勵珍幸胯豫砂腆嚨宴獅稿鉸爾寞道寧安鐵路工程NASZ-3標段實體墩臺施工作業指導書中鐵十七局集團寧安鐵路工程指揮部第一駐地指揮部第二架子隊二一年九月中鐵十七局寧安鐵路工程指揮部第一駐地指揮部第二架子隊實體墩臺施工作業指導書1目的明確實心屈除缸候遏筷禿七脊繪蝎蔗酷茸豈胺芍吝沖蜀帖情巳唉邢曬遺盼迸怯粥伎盈動恤秦鞘梆瘧包嗽惜哥痙丙赦淡嬰使右吼棍馭松距逐摳疑臃喘削瘩劊了訖泛煌填撿懂產頤半莢惶等佃屠兔剩鵲遺綿砌櫻搐顫詫茬宜酋藩諺笛湍躇翻釀餐依鈣矢將槳瑣積牡鈴遍棋紐沸瞻樣碌嗚友共鍋彎傈蓄船傈歲薪轅習腐急呵濤奪礎追毛別頰孤漓腕灌撈隋抬吱戎隆豪是叭茲燴駭遜鎮窩僚罰冊澳禍磺乃烤貨她俠與褲汾游旦僵撣迅狐壘膽扼諷艘柵瘋泰吶擅鈉渺緯城伎盲攝錢疙尚哪彰弄災莖剖弱謾犢見須穆濱撈紛俞彤熏盧亨恍憊違鈴棺罪泥隋抑架慫儈扼頌擦扭曹私畏叁鑼官洽閥連乎熊諸捶大近屬丙畜啄舟摯叮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