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制造公司加工車間地震應急救援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68662
2022-09-02
10頁
27.54KB
1、加工車間地震應急預案目 錄1、總 則2、機械傷害事故應急救援領導機構及職責3、應急相應啟動的等級標準4、應急響應5、應急啟動信息發布6、應急結束7、應急保障8、后期處置9、附 則1、總 則1.1編制目的為了正確、有效、快速地應對和處置地震發生時造成的人員傷亡、設備、設施事故,最大限度地減少地震造成的人員傷害和設備損失,確保地震應急能夠協調、高效和有序的進行,最大限度的保障員工生命和財產安全,結合機械制造公司加工車間(以下簡稱車間)的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1.2編制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國家突發公共事故總體應急預案、國家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和金川集團有限公司重大災害事故應急救援總預案、2、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地震應急救援預案等制定本預案。1.3工作原則與方針1.3.1 統一指揮。在車間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和協調下,組織開展事故處理、事故搶險、設備設施恢復、應急救援、恢復生產等各項應急工作。 1.3.2 分工負責。車間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要督促相關職能人員及應急救援人員按照統一協調、各負其責的原則建立事故應急處理體系。 1.4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車間范圍內發生地震時的人員、設備、設施出現意外的預防和應急處置。2、基本情況及組織機構2.1領導機構 車間成立應對和處置發生地震應急救援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安全員辦公室。 領導小組組長由車間主管全面工作的主任(吳學軍)擔任,副組長由3、黨支部書記(王強)、副主任(陸斌)擔任,小組成員由車間相關職能人員及各班組長(張培柱、高峰、陳暉、吳勇、羅輯、姚文杰、蔡興永、劉淑芬、張培紅)擔任。2.2 車間應對和處置發生地震時領導小組職責領導車間在出現地震應急處理、事故搶險、設備設施恢復、應急救援、恢復生產等各項應急工作。組織研究決定重大應急決策和部署。下達應急指令(宣布進入、解除應急狀態)。 2.3 處置地震發生所造成的人員傷亡、設備、設施損壞應急指揮小組職責及時掌握地震造成的人員、設備、設施事故情況。落實領導小組下達的應急指令。 及時協調解決應急過程中的重大問題。 2.4 應急領導小組成員主要職責 車間應急救援指揮小組是地震應急救援的4、指揮中心,車間應急救援指揮小組組長是事故處理的總指揮員,負責組織和協調人員救治、設備、設施的搶修維護及故障處理。 車間副主任負責指揮車間其余員工做好人員撤離等應急工作。 黨支部書記、各班組長要組織應急救援搶險人員及時到位,保障在人員救治、設備、設施搶險過程中各種材料、物資運輸的及時準確,要確保車間人員、電力系統處于可控狀態。2.5應急示警方式和聯系電話示警方式:長鳴天車警示電鈴示警。車間主任:0935-8826457; 0935-8825457; 0935-8828237; 0935-8826308;相關指揮人員的通訊聯絡方式:羅 輯: 姚文杰: 蔡興永:3、應急相應啟動的等級標準按照地震發生5、的威脅和嚴重程度,地震應急響應預案等級分II、I兩級標準,分別代表較重、嚴重。3.1 II級響應等級當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為II級預警:發生地震,但沒有人員傷亡時。發生地震,但基礎設施沒有被破壞時。發生地震,有人員受傷,但沒有死亡;基礎設施受到破壞,但破壞情況在可控范圍時。 發生地震,基礎設施被破壞,出現人員被掩埋,但能夠在短時間內營救出來時。3.2 I級響應等級當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為I級預警:發生地震,出現人員傷亡時。發生地震,基礎設施被破壞損毀時。發生地震,出現人員死亡;基礎設施受到破壞,破壞情況超出可控范圍時。發生地震,基礎設施被破壞,出現人員被掩埋,無法在短時間內營救出來時。3.3 6、I級應急響應為最緊急響應,II級應急響應為較低級應急響應,I級響應行動包含II級響應的所有內容。4、應急響應4.1 II級應急響應當發布II級預警時,采取下列相應的應對措施:車間應急救援指揮小組組長立即利用一切手段通知天車操作者,長鳴警示電鈴。 車間應急救援指揮小組組長迅速趕往預先確定的人員集結地點,并在人員集結地點組織召開緊急會議,就有關應急問題作出決策和部署,并將有關情況向公司上級部門匯報,同時宣布啟動II級應急預案。4.1.3派專人立即切斷通往車間作業現場的全部電源、水源,同時向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進行及時匯報。4.1.4在應急救援指揮小組的領導下,現場應急救援的指揮員立即組織和協調應急救7、援人員對傷者進行緊急救治并對傷者受傷部位進行妥善處置。4.1.5維修人員由安全員、設備員、電氣工程師、維修組長帶隊,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負責對車間作業現場進行仔細的檢查,確保車間作業現場無人員遺留。4.1.6檢查作業現場結束后,安全員、設備員、維修組長要立即封閉車間作業現場,利用一切手段向應急救援指揮小組匯報,準確講清車間作業現場受損的實際情況以及匯報人及通信聯絡辦法。4.1.7車間應急救援指揮小組人員將人員傷情、設備設施受損情況上報領導小組組長,車間應急救援指揮小組立即組織有關人員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具體應急救援方案。4.1.8指揮小組應立即與上級部門進行溝通,請求上級部門派出車輛參與對傷8、者進行的緊急救治并妥善運送傷者前往急救中心,同時向集團公司急救中心請求支援。 車間必須儲備的地震應急救援備品有:擔架、急救箱、應急燈、手鋸、繩索、氣割裝備等。 車間應急救援人員必須無條件服從應急救援指揮小組的統一指揮,實施應急救援工作。4.2 I級應急響應當發布I級預警時,采取下列相應的應對措施:車間應急救援指揮小組組長立即利用一切手段通知天車操作者,長鳴警示電鈴。 車間應急救援指揮小組組長迅速趕往預先確定的人員集結地點,并在人員集結地點組織召開緊急會議,就有關應急問題作出決策和部署,并將有關情況向公司上級部門匯報,同時宣布啟動I級應急預案。4.2.3派專人立即切斷通往車間作業現場的全部電源、9、水源,同時向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進行及時匯報。4.2.4在應急救援指揮小組的領導下,現場應急救援的指揮員立即組織和協調應急救援人員對傷者進行緊急救治并對傷者受傷部位進行妥善處置。維修人員由安全員、設備員、電氣工程師、維修組長帶隊,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負責對車間作業現場進行仔細的檢查,確保車間作業現場無人員遺留。檢查作業現場結束后,安全員、設備員、維修組長要立即封閉車間作業現場,利用一切手段向應急救援指揮小組匯報,準確講清車間作業現場受損的實際情況以及匯報人及通信聯絡辦法。車間應急救援指揮小組人員將人員傷情、設備設施受損情況上報領導小組組長,車間應急救援指揮小組立即組織有關人員根據實際情況制定10、出具體應急救援方案。指揮小組應立即與上級部門進行溝通,請求上級部門派出車輛參與對傷者進行的緊急救治并妥善運送傷者前往急救中心,同時向集團公司急救中心請求支援。 4.2.9 車間必須儲備的地震應急救援備品有:擔架、急救箱、應急燈、手鋸、繩索、氣割裝備等。 車間應急救援人員必須無條件服從應急救援指揮小組的統一指揮,實施應急救援工作。5、應急啟動信息發布5.1應急預案啟動后,黨支部書記負責就事故發生過程、救援進度、救援結果等內容進行及時通報,使員工對地震所造成的人員傷亡、設備、設施損害情況有客觀的認識和了解。 6、應急結束6.1應急相應級別改變后,原應急響應自動轉入新啟動的應急響應。6.2根據事故應11、急救援結果,在接到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的指令后,由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發出通知宣告應急結束。7、應急保障7.1 車間設備員、電氣工程師、維修組長應積極上級主管部門進行溝通、協調,研究在可能出現地震而造成人員傷亡的安全重大問題,結合車間實際情況,制定并落實可能出現地震而造成人員傷亡的預防性措施、緊急控制措施和恢復措施,根據應急工作需要,建立和完善救援裝備。7.2車間應成立應急指揮機構,保證救援裝備始終處在隨時可正常使用的狀態。指揮小組應掌握車間應急救援裝備的儲備情況。7.3 車間應急救援指揮小組應完善車間應急機構主要人員名單,并確保名單中所有通訊方式的有效性。各班組也應按照要求完善本班組人員名單表,12、保障發生地震時,本班組人員通訊聯系的準確性。7.4 車間應加強對防震、避震知識的宣傳和教育,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宣傳在地震發生后的正確處理方法和應對辦法,提高車間員工的應對能力。 8、后期處置8.1 發生地震后,不同救援隊伍之間要積極妥善處理各種救援功能的銜接與相互配合;相鄰隊伍之間要劃分責任區邊界,同時關注結合部;區塊內各隊伍之間要協調解決道路、電力、照明、有線電話、網絡、水源等現場資源的共享或分配;各隊伍之間保持聯系,互通有無,互相支援,遇有危險時傳遞警報并共同防護。8.2協助上級指揮部門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災發生,處置地震次生災害事故,對處在災區的易于發生次生災害的設施采取緊急處置措施并加強監控;防止災害擴展,減輕或消除污染危害,協調災區易于發生次生災害的地區、行業和設施采取緊急措施。8.3地震災害事件的緊急處置工作完成;地震引發的次生災害的后果基本消除;經過震情趨勢判斷,近期無發生較大地震的可能;災區基本恢復正常社會秩序。在達到上述條件后,由宣布災區進入震后應急期的原機關宣布災區震后應急期結束。8.4 車間應急救援指揮小組應及時總結和分析應急救援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缺陷,進一步完善應急救援內容,改進事故搶險與緊急處置措施。9、附 則9.1 本預案由車間應急救援指揮小組負責解釋。 9.2 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