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區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突發事件應急預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68709
2022-09-02
14頁
47.04KB
1、增城區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目 錄1 總則41.1 編制目的41.2 編制依據41.3 適用范圍41.4 工作原則42 應急組織指揮體系與職責42.1 區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42.2 區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職責52.3 區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職責52.4 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63 預防和預警機制73.1 信息收集73.2 風險分析73.3 突發事件分級74 應急處置104.1 應急預案啟動條件104.2 信息報告114.3 先期處置114.4 應急防控措施114.5 分級響應124.6 應急終止135 后期處置135.2、1 善后處置135.2 調查與評估136 應急保障136.1 隊伍保障136.2 經費保障146.3 物資保障146.4 技術保障147 應急管理147.1 宣傳培訓147.2 預案演練148 附則158.1 名詞術語158.2 預案解釋158.3 預案生效151 總則1.1 編制目的建立應對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突發事件防控體系和運行機制,及時有效地防控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突發有害生物事件及其造成的損害,確保全區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制訂本預案。1.2 編制依據依據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廣東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廣東省農業重大有害生物突發事件應3、急預案等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預案。1.3 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本區范圍內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突發事件的防范和應急處置。1.4 工作原則按照以人為本,減少危害;加強防范,控制源頭;快速反應,及時應對的原則,建立快速反應機制,確保對農作物重大病蟲突發事件的有效處置。2 應急組織指揮體系與職責2.1 區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 成立增城區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防控應急領導小組,分管農業的區政府領導任組長,區農業局局長任副組長。 區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防控應急領導小組成員由區委宣傳部、區財政局、區交通運輸局、區水務局、區農業局、區衛計局、區林業園林局、區公安分局、區國土規劃局4、區供銷總社、增城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各鎮街等單位分管領導組成。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區農業局),負責區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辦公室主任由區農業局局長兼任。2.2 區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職責制定全區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突發事件應急防控策略和工作計劃,組織部署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突發事件應急工作,根據災情和生產恢復情況,及時作出啟動預案和宣布應急解除的決定,向災區派出工作組、專家組,做好防災減災工作。2.3 區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職責區委宣傳部:負責協調全區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突發事件重要信息發布和防災減災工作新聞宣傳等工作。區5、財政局:負責落實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突發事件應急防控資金。區交通運輸局:負責交通道路管轄范圍內重大有害生物的普查和防控工作,以及協調保障應急防控物資的運輸。區水務局:負責水庫、江河堤圍等水利工程范圍內重大有害生物的普查和防控工作。區農業局:負責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的監測、預警和制定應急防控方案,指導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協調保險公司做好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承保、理賠、服務等工作。區衛計局:負責組織、協調開展重大有害生物傷人防護救治及病例的統計和報送。區林業園林局:負責林地和城區園林綠化地重大有害生物普查和防控工作,落實木本植物及林產品的產地檢疫和調運檢疫工作。區公安分局:負責重大有6、害生物發生區域的治安管理,維護社會治安穩定。區國土規劃局:負責城鎮建設用地和收儲土地的重大有害生物普查和防控工作。區供銷總社:負責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應急防控物資的采購、儲備。增城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負責加強出入境貨物檢驗檢疫,防止國家禁止進境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疫情或外來危險性有害生物入侵。各鎮街:負責轄區重大有害生物的普查和防控工作。2.4 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 負責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突發事件信息收集、分析、報告、通報、處理工作。 組織實施、協調指導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及時有效地控制事件和事態,防止蔓延擴大。 研究協調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7、,及時采取有關應對措施。 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任務。3 預防和預警機制3.1 信息收集監測全區內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發生、發展和危害情況,及時掌握發生動態。3.2 風險分析 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的風險分析根據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發生動態,結合生產季節、種植狀況、氣候條件等進行風險分析,預測災害發生范圍及危害程度。3.3 突發事件分級依據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的發生量、傳播速度、造成農業生產損失和對社會、生態危害程度等,將突發事件劃分為3個等級。 級,在全區范圍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3.3.1.1 稻飛虱發生面積占水稻播種面積70%以上,且蟲口密度達到防治指標4倍。.2 稻縱卷葉螟發生面積占水稻播種面積70%8、以上,且蟲口密度達到防治指標5倍。.3 稻瘟病等流行性病害發生面積占水稻播種面積50%以上,預測有暴發流行趨勢。.4 小菜蛾或黃曲條跳甲或斜紋夜蛾等害蟲的發生面積分別占播種面積的80%以上,蟲口密度達到防治指標5倍。.5 荔枝蒂蛀蟲或柑桔紅蜘蛛或桔小實蠅等害蟲的發生面積分別占種植面積的80%以上,且蟲口密度達到防治指標5倍。.6 蝗蟲發生面積2萬畝以上,且平均畝蟲量達到7萬頭以上。.7 50%以上的農田捕鼠率達到20%以上,且發現人鼠共患流行病,對農業、環境、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構成特別嚴重威脅和危害;.8 在6個以上鎮街發生國家禁止進境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疫情或外來危險性有害生物入侵,經風險分析9、,對農業生產和環境安全構成嚴重威脅;或發生在國內有較重危害記錄、在區內未有發生記錄的國內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疫情,并且出現擴散蔓延,經風險分析,對農業生產和環境安全構成嚴重威脅;或發生區內已有發生的國內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迅速蔓延,經風險分析,對農業生產和環境安全構成特別嚴重威脅。 級,在全區范圍內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1 稻飛虱發生面積占水稻播種面積50%以上,且蟲口密度達到防治指標4倍。.2 稻縱卷葉螟發生面積占水稻播種面積50%以上,且蟲口密度達到防治指標5倍。.3 稻瘟病等流行性病害發生面積占水稻播種面積30%以上,預測有暴發流行趨勢。.4 小菜蛾或黃曲條跳甲或斜紋夜蛾等害蟲的發生面積分別10、占播種面積的50%以上,且蟲口密度達到防治指標5倍。.5 荔枝蒂蛀蟲或柑桔紅蜘蛛或桔小實蠅等害蟲的發生面積分別占種植面積的50%以上,且蟲口密度達到防治指標5倍。.6 蝗蟲發生面積達到1萬畝以上,且平均畝蟲量達到7萬頭以上。.7 30%以上的農田捕鼠率達到20%以上,且發現人鼠共患流行病,對農業、環境、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和危害。.8 在3個以上鎮街發生國家禁止進境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疫情或外來危險性有害生物入侵,經風險分析,對農業生產和環境安全構成嚴重威脅;或發生在國內有較重危害記錄、在區內未有發生記錄的國內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疫情,并且出現擴散蔓延,經風險分析,對農業生產和環境安全構11、成較嚴重威脅;或發生區內已有發生的國內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迅速蔓延,經風險分析,對農業生產和環境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級,在全區范圍內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1 稻飛虱發生面積占水稻播種面積30%以上,且蟲口密度達到防治指標4倍。.2 稻縱卷葉螟發生面積占水稻播種面積30%以上,且蟲口密度達到防治指標5倍。.3 稻瘟病等流行性病害發生面積占水稻播種面積10%以上,預測有暴發流行趨勢。.4 小菜蛾或黃曲條跳甲或斜紋夜蛾等害蟲的發生面積分別占播種面積的30%以上,且蟲口密度達到防治指標5倍。.5 荔枝蒂蛀蟲或柑桔紅蜘蛛或桔小實蠅等害蟲的發生面積分別占種植面積的30%以上,且蟲口密度達到防治指標5倍。.612、 蝗蟲發生面積達到0.5萬畝以上,且平均畝蟲量達到7萬頭以上。.7 20%以上的農田捕鼠率達到20%以上,且發現人鼠共患流行病,對農業、環境、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構成較嚴重威脅和危害。.8 發生國家禁止進境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疫情或外來危險性有害生物入侵,經風險分析,對農業生產和環境安全構成較大威脅;或發生在國內有較重危害記錄、在區內未有發生記錄的國內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疫情,并且出現擴散蔓延,經風險分析,對農業生產和環境安全構成較大威脅;或發生區內已有發生的國內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迅速蔓延,經風險分析,對農業生產和環境安全構成較嚴重威脅。4 應急處置4.1 應急預案啟動條件接到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突發13、事件報告并經核實后,立即按規定報告,并報請區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批準啟動本預案。4.2 信息報告鎮(街)或區農業部門發現病情,24小時內將病情報告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辦公室派出專家組到現場取樣鑒定、核定情況后,辦公室做出防控方案,并將事件情況報區政府和一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4.3 先期處置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突發事件發生后,發生鎮街在按規定報告的同時,必須作出快速反應,組織救援隊伍和事件處理人員及時趕赴現場進行先行處置,迅速控制事件和事態發展,協助開展防控,降低危害。4.4 應急防控措施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突發事件發生后,各鎮街及相關單位按照分級管理、各14、司其職的原則,啟動相應級別的應急響應,由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統一領導、組織防控工作,并實施相應的應急防控措施: 及時組織相關成員單位,對突發事件重大事項做出決定; 及時組織和聘請專家赴災區,指導防控工作; 領導小組及時向區政府和上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突發事件,之后及時續報有關情況; 區財政部門及時下撥應急防控資金; 對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采取應急防控措施,包括隔離防控:對疫情發生點實施檢疫封鎖,切斷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傳播和蔓延渠道。未經批準,禁止目標有害生物寄主或可能攜帶該有害生物的產品調出疫區。實地監控:植保植檢機構向疫情發生地派專人實地跟蹤監測,并隨時向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15、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報告監測信息。執法檢查:區農業執法部門嚴格執法,嚴防疫情蔓延擴散。4.5 分級響應 級響應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突發事件發生后,經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審核,確定達到一級預警級別時,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決定啟動級應急響應,并報區政府和上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 級響應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突發事件發生后,經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審核,確定達到二級預警級別時,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決定啟動級應急響應,并報區政府和上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 級響應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突發事件發生后,經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審核,確16、定達到三級預警級別時,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審核決定啟動級應急響應,并報區政府和上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4.6 應急終止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突發事件經過應急處置行動得到有效控制,通過評估和專家咨詢后,由區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批準終止應急響應,并報區政府和上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5 后期處置5.1 善后處置對由于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突發事件造成農業減產、絕收的,農業部門應制定計劃,盡快組織災后重建和生產自救,并協調保險公司及時做好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勘查理賠,彌補災害損失。5.2 調查與評估發生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突發事件,區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應當派出事件17、調查組趕赴現場開展事件調查與評估。6 應急保障6.1 隊伍保障區、鎮(街)和村應根據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防控工作需要組建撲殺專業隊,并加強專業技術培訓和應急演練,提升應急處置能力,為我區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防控提供高素質的應急隊伍保障。6.2 經費保障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應急防控資金要列入區、鎮(街)兩級財政預算。當啟動應急響應時,區農業局、區財政局提出應急經費使用計劃,確保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應急防控經費及時到位,保障應急防控工作高效、有序開展。6.3 物資保障區供銷總社建立應急物資采購、儲備制度,每年采購、儲備一定數量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防控專用藥物,確保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應急防控物資供應。6.4 18、技術保障區農業部門要大力支持和開展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的防控技術培訓,為有效控制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提供技術支撐。7 應急管理7.1 宣傳培訓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對農業重大有害生物的危害和案例進行宣傳教育,加強對公眾宣傳教育,增強社會各界對農業重大有害生物的防范意識。7.2 預案演練區、鎮(街)農業部門要按照應急預案的要求組織開展不同類型的實戰演練,提高防范與處置農業重大有害生物突發事件的技能,增強實戰能力。8 附則8.1 名詞術語農業重大有害生物是指對農業生產造成嚴重危害的病、蟲、草、鼠和檢疫性有害生物及外來生物。外來生物是指對生態系統、棲境、物種、人類健康帶來威脅的任何非本地的生物,這些生物離開其原生地,經自然或人為的途徑傳播到另一個環境,能在當地的自然或人為生態系統中定居、自行繁殖和擴散,最終明顯影響當地生態環境,損害當地生物多樣性以及人身健康等。8.2 預案解釋本預案由區農業局負責解釋。8.3 預案生效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