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臺溫天然氣輸氣管道工程穿越與并行高速公路間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方案(14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68816
2022-09-02
14頁
24.47KB
1、北侖-天然氣輸氣管道工程穿越與并行高速公路生產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1總則1.1編制目的為有效預防和迅速控制甬臺溫天然氣輸氣管道工程穿越與并行高速公路各類生產安全突發事件,避免或最大限度地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人員傷亡、資產損失和社會影響,制定本預案。1.2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國家2007年69號主席令)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93號)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務院2006年1月8日頒布實施)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2006年1月22日頒布實施)浙江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浙政發200512號,同年2月6號實施)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2、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AQ/T 9002-2006)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國家安監總局200917號)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Q/ZN 201043-2010生產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救援預案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生產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規定(QZN 201007-2011)浙江省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1.3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甬臺溫天然氣輸氣管道工程穿越與并行高速公路生產安全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2危險分析危險因素與事故特征2.1工程概況:甬臺溫輸氣管道分為:干線兩條,支線兩條,管道總長度約為460.132km。其中干線一長約359.6km,干線二長約59.97km,支線一長約63、.012km,支線二長約34.55km。干線一(春曉首站-溫州末站)管道起點位于寧波市鄞州區春曉首站,終點位于溫州市岙底鄉的溫州末站,管道沿途經過寧波市的鄞州區、奉化市、寧海縣,臺州市的三門縣、臨海市、黃巖區、溫嶺市和溫州市的樂清市、永嘉縣、鹿城區等。干線一長度約為359.6km,管徑為DN800。干線二管道起點位于溫州市樂清市的的樂清分輸清管站,終點位于瑞安市莘塍鎮的瑞安分輸清管站,管道沿途經過溫州市的樂清市、龍灣區、瑞安市等。干線二長度約為59.97km,管徑為DN800。其中海底管線長約2.8km。支線一龍灣電廠支線起點位于溫州市龍灣區的龍灣分輸清管站,終點位于溫州市龍灣區龍灣電廠。該支4、線長度約為6.012km,管徑為DN450。其中海底管線長約4.8km。支線二蒼南支線起點位于瑞安市莘塍鎮的瑞安分輸清管站,終點位于蒼南縣龍港鎮的蒼南末站,管道沿途經過瑞安市的平陽縣、蒼南縣等。該支線長度為34.55km,管徑為DN350。根據管道線路走向和沿線各地區燃氣的需求情況,并考慮管道建設的工程投資及運行,甬臺溫天然氣輸氣管道全線共設置15座輸氣站場,其中干線站場13座、支線站場2座。根據各站場的地理位置和作用劃分:分別為春曉首站、奉化分輸站、寧海分輸站、三門分輸站、臨海分輸站、臺州分輸清管站、溫嶺分輸站、樂清分輸清管站、北白象分輸站、永嘉分輸站、龍灣分輸清管站、瑞安分輸清管站、平陽分5、輸站和溫州末站、蒼南末站。2.2危險因素:對一個天然氣生產系統而言,影響事故發生的因素主要是:第三方破壞(含自然災害)、腐蝕破壞、設計缺陷和誤操作等。2.2.1第三方破壞:第三方破壞主要指后建工程、大宗物資堆積在管道上、違章占壓和自然災害等。2.2.2腐蝕破壞:腐蝕破壞主要包括內腐蝕和外腐蝕。2.2.3設計施工缺陷:設計缺陷指天然氣生產系統中在設計中設計材料、工藝、邏輯控制、未充分考慮地質條件等方面不能滿足生產要求而可能導致天然氣事故的缺陷。施工缺陷指施工質量不達標造成的缺陷。2.2.4誤操作:指違反操作規程或操作過程中導致的閥門誤動作或誤操作SCADA系統導致系統動作造成天然氣壓力突降、憋壓6、或其他情況甚至造成管道或壓力容器破裂、泄漏、燃燒爆炸等。2.3事故特征2.3.1天然氣生產事故具有明顯的特征,如管道壓力不正常下降、憋壓等,可能造成的危害有:人員傷亡。以爆炸、物體打擊、燒傷、灼燙、摔(扭)傷等人身傷亡居多。2.3.2設備損壞:如管道(含閥室)設備由于爆炸沖擊波受損等。2.3.3設備事故:如氣液聯動閥誤動作等。2.3.4火災事故。2.3.5次生災害:如天然氣主管道泄漏導致臨近高速公路中斷等。3應急處置原則3.1把人員健康和生命放在首要位置。在應急處置過程中,要遵循以人為本、快速反應、政企聯動、區域聯防,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3.2使用當前生產工藝,最大可能保證向下游正7、常輸氣。3.3以最迅速有效的方式恢復遭到破壞的管道或站場設備,并確保搶修施工質量。3.4積極配合公安、消防部門處理事故現場,提供相應事實情況,以便追查犯罪分子。4預防與應急準備4.1內部保障4.2應急隊伍。事故發生后,公司所有人員均應投入到各項搶險工作中,其中應急搶修組為主要保障力量。4.2.1應急相關資料存放信息。4.2.1.1存放用于緊急搶險可能調用的信息主要包括:管道走向圖、消防設施配置圖、工藝流程圖、現場平面布置圖、周圍區位圖、氣象資料、安全技術說明書、互救信息等。信息資料應建立目錄和索引,并可以電子查詢其存放信息。4.2.1.2公司機關統一將信息資料存放在公司檔案室。技術質量中心將信8、息資料存放在調度中心,由專人負責管理。4.2.1.3應急通信系統。目前管道運行數據傳輸采用光纜通訊。當發生故障且無法及時恢復時,可利用無線通信(手機)進行應急聯絡。4.2.2應急電源照明4.2.2.1站場UPS。各站場均設有UPS,可在中斷供電后,給主要系統:SCADA、通信、流量、消防報警、重要閥門、控制室等提供電源。4.2.2.2站場備用發電機。各站場均配有柴油發電機或天然氣發電機在中斷供電后提供電源。4.2.2.3搶修用移動式發電機。應急搶險隊必須配備12臺50KW移動式發電機。同時配備46臺應急探照燈。4.2.2.4應急救援裝備、物資、藥品等見附件。4.3外協支持4.3.1.1公司以合9、同形式與中石油維搶修公司華東分公司建立協作關系,由協作單位組建成維搶修隊,提供大型設備機具、人力資源并長期合作。4.3.1.2維搶修隊依托的大型機具有:吊車、挖掘機、推土機、裝載車、吊管機。4.4通訊和報警保障4.4.124小時有效的報警裝置4.4.1.1SCADA系統對全線進行實時監控和報警。公司天然氣管線全線采用以計算機為核心的全線監控和數據采集系統。自動化控制系統有:調度中心遠程控制、本站自動控制、單體就地控制。4.4.1.2在正常情況下,由調度中心對全線進行監視和控制。控制權限由調度中心確定,經調度中心調度授權,才允許操作人員通過站控系統對所在站進行授權范圍內的工作。當通信系統發生故障10、或系統檢修時,由站控系統自動完成對本站的監視控制。當設備檢修或緊急停車時,可用就地控制。4.4.1.3SCADA系統可根據運行參數報警值的設定,實現24小時監控管線運行,并當運行參數,如壓力、溫度、氣質和其他數據超過正常范圍時將發出報警提醒運行人員及時處理。4.4.2在線安全檢測設備和儀器。站場在站控室、UPS間、通信機房、會議室安裝有溫感和煙感探測器,通過聲光顯示報警,提醒工作人員采取必要的安全保護措施。4.4.3移動檢測設備。每座站場均配置1臺便攜式可燃氣體檢測儀,由運行人員定期巡檢和測試。該儀器能夠測試天然氣輕微泄漏,在可燃氣體濃度達到爆炸下限的5%時即發出報警信號。4.4.4其他手段。11、站場、閥室,運行人員在定期巡檢中可以通過肥皂水對法蘭、儀表接頭處進行檢漏,由發生的水泡判斷是否有泄漏現象。4.4.5人工巡檢、電話報警。4.4.5.1巡線工每日對負責段天然氣管線進行巡檢,一旦有事故,將立即電話匯報就近站場和調度中心。4.4.5.2線路管理員定期對線路進行巡檢,一旦有事故,將立即電話匯報調度中心及公司領導。4.4.5.3當地政府和附近居民一旦發現有事故,將通過宣傳的電話號碼直接報告給調度中心。4.4.6防爆對講機。處于危險區域的搶修人員其通信方式主要使用防爆對講機,防爆對講機一般在5公里以內的范圍有效。各輸氣站配備2部對講機。調度中心配備4部對講機。4.5外部救援保障。外部應急12、救援支持應急預案執行過程中請求事故所在相關地、市、縣應急救援機構等提供的支持。4.5.1外部應急救援機構4.5.1.1地、市、縣級政府救援(1)發生事故后,事故所在地、市、縣政府成立應急救援總指揮部,統一指揮應急救援行動;(2)應急狀態下,總指揮部對各級地方政府的應急行動進行組織、協調;(3)提供應急行動所需要的其他支持。4.5.1.2市、縣(區)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救援(1)組織、協調應急響應中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單位的行動;(2)必要時,組織專家對險情進行分析,為應急處理提供意見和建議。4.5.1.3公安、消防部門救援組織、協調、指導相關地方公安機關提供應急響應時的治安、消防、交通管制,13、危險區域隔離,人員撤離等需求。4.5.1.4醫療急救部門救援(1)應急響應時,組織、協調各級醫療急救機構實施醫療救治;(2)根據事故現場情況提出保護公眾健康的措施建議;(3)提供應急狀態下的衛生防疫和其它醫療保障。4.5.1.5交通部門救援(1)組織、協調所轄部門,為事故搶險提供快捷、有效的緊急運輸支援,保證人員、物資的運輸需求;(2)在事故威脅到達鐵路、干線公路、通航河流的交通運輸時,下達停止鐵路、公路和河流交通運行的指令,對所屬部門的應急行動進行指揮、組織、協調。4.5.1.6水利部門援助。在事故威脅到河流、湖泊、水庫和水源保護地時,指揮、組織、協調所屬部門的應急行動。4.5.1.7環保部14、門援助(2)提供事故中和事故結束后環境保護的措施及建議;(3)指揮、組織、協調所屬各級環保部門的應急行動。4.5.1.8向氣象部門援助(1)提供應急響應行動所需氣象資料和氣象技術支持;(2)指揮、組織、協調所屬各級部門的應急行動。4.5.2向地方請求救援的支持內容。將企業的應急預案納入到地方應急網絡中,進行統一協調和支持;4.5.2.1掌握管道的途徑位置、站場及重要設施的特性,沿線重點部位;熟悉監控范圍內的區域狀況和路線;緊急實施各項應急反應;4.5.2.2及時到達事故現場,在事故發生地企業人員的配合下,對事故現場采取必要的措施來限制或緩解事故的影響,保護敏感區域;根據事故情況,疏散事故周圍居15、民,保證人員在受到威脅時能遠離危險區;當泄漏天然氣威脅到運輸干線時,停止公路、鐵路和河流的交通運行;4.5.2.3進行醫療急救支持;4.5.2.4保證應急搶修道路的疏通和搶修現場的監控,搶修過程不受干擾;(1)協助企業進行搶險及善后工作的處理;(2)協助和參與企業的應急救援預案演練;(3)協助企業做好應急救援工作的宣傳。5應急響應5.1以下情況應啟動本預案:5.1.1管道天然氣泄漏發生火災、爆炸事故可能或已經造成人員傷亡事故。5.1.2管線可能發生較大裂紋或斷裂,天然氣大量泄漏,導致上游閥室(站場)和下游閥室(站場)間壓力下降,線路快速截斷閥緊急關閉,致使管道降壓、降量運行,甚至中斷供氣,對管16、道沿線人民正常生活秩序、社會正常經濟活動產生較大影響的事故。5.1.3在非人口稠密地區、環境非敏感區域,管道發生嚴重泄漏,可能或已經危及周邊社區、居民生命財產安全或造成環境污染的事故。5.1.4天然氣管道因天然氣泄漏需要附近人員疏散的。5.1.5天然氣泄漏可能或已經導致非重要交通干線(如鐵路、高等級公路、主要通航河道)阻斷的事故。5.1.6站場工藝區發生大量泄漏并引發火災或爆炸,需緊急中斷本站運行和停止本站下游用戶輸氣的事故。5.1.7發生恐怖襲擊或因第三方嚴重破壞,致使主管道輸氣發生中斷的事故。5.1.8其他原因導致的主管道輸氣中斷事故。5.1.9地方政府或上級有關部門要求啟動預案的;5.217、應急機構根據公司生產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公司成立“應急指揮部”,統一管理事故的預防和應急救援工作。應急指揮部應急救援辦公室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應急救援行動小組綜合保障組技術保障組運應急搶修組先遣預控組行協調組圖5-1公司應急救援體系框圖5.2.1應急指揮部下設應急救援辦公室,日常工作由安全監察部兼任,事故發生后安全監察部自動轉為應急救援辦公室。5.2.2應急指揮值班室設在調度運行部調度中心,負責應急信息的收集、發布和傳達工作,為常設機構。5.2.3應急指揮部成員名單由公司單獨發文宣布。5.3應急程序5.3.1發生事故后,站場或群眾發現人員上報調度中心,調度中心接到報告后確認管道運行狀況,并向應急18、救援辦公室匯報,同時立即派先遣組和應急搶修組前往現場了解情況并進行現場應急處理;5.3.2應急救援辦公室接到事故報告后,立即啟動應急救援指揮組織,向公司應急指揮部匯報事故情況。5.3.3應急指揮部接到報告后詳細了解事故情況,組織派遣事故現場指揮,判斷事故等級并啟動相應預案,必要時向上級單位、相關部門發出支援請求。5.4應急搶修流程,事故現場處置方案。5.4.1第一階段:報警與確認。應急搶修組人員接到調度中心、站場人員或巡線人員的事故報警,第一時間組織人員趕赴事故現場。5.4.1.1維搶修主管及維搶修班長分頭進行事故確認及物資準備。5.4.1.2維搶修主管根據事故發生地點,立即組織就近維搶修人員19、車輛攜帶甲烷含量分析儀、氧含量分析儀赴現場確定泄漏氣體的氣質,確定具體氣質后第一時間上報應急指揮部以便決策。如屬于爆管事故,則直接進行5.4.1.5。5.4.1.3維搶修班長按照技術保障組指令,組織貨車去紹興倉庫領取相應管徑的搶修直管段、彎頭等材料;通知維搶修人員根據搶修物資表準備搶修物資,準備好后原地待命;通知全體維搶修人員組成應急搶修組,做好搶修準備。5.4.1.4氣質分析人員先行到達現場后,采用覆水法收集泄漏的氣體,使用甲烷檢測儀等儀器進行現場檢測,氣質探明后上報應急指揮部。5.4.1.5維搶修班長根據指令組織應急搶修組攜帶必要機具乘搶修車趕赴事故地點,同時確認貨車取貨狀況;由維搶修主20、管負責聯系相應專工、車輛同一時間趕赴現場,同時聯系事故點所在區域內挖機單位及外協單位施工人員至現場搶修。5.4.2第二階段:預控準備。5.4.2.1第一批應急搶修組人員到達現場后,負責確認預控范圍、風向,現場拉設警示帶,隔離無關車輛、人員;5.4.2.2隔離完成后,維搶修人員就近取電或使用柴油發電機發電,架設應急燈,滿足搶修照明用電需求,如遇雨雪冰雹天氣還應搭設雨棚;5.4.2.3使用雷迪測管儀、管壁測厚儀等設備根據圖紙先行確認事故點附近管線(包括光纜)具體走向、埋深、壁厚等信息。5.4.3第三階段:施工作業5.4.3.1挖機、施工人員到場后,根據先行檢測的管線信息在應急搶修組人員引導下進行開21、挖作業,作業時嚴格遵守作業規范;5.4.3.2根據事故情況,如屬于滲漏事故,直接使用夾具堵漏,隨后報領導等待計劃停氣后實行換管作業;如屬于爆管事故,則在上下游閥室氣液聯動閥關斷情況下等待泄壓后換管處理;5.4.3.3放空泄壓至微正壓(采用膜盒壓力表或U型管壓力計測量壓力,至30kpa即可),用手動電鉆(鉆頭抹黃油)在管線上方打孔,引燃外泄可燃氣體。5.4.3.4待可燃氣體熄滅后,使用切割機割開管線,割開后立即在上下游管段中塞入皮囊進行封堵。5.4.3.5將更換的直管段焊接至兩處開口之間,期間進行間歇性不間斷的可燃氣體檢測,確保無其他漏點,同時通知外協拍片人員準備材料至現場拍片洗片。5.4.4第22、四階段:現場拍片洗片5.4.4.1焊接完成后,至冷卻完畢(至少等待4小時),檢測人員對焊口進行拍片處理(焊接完成通知檢測人員到場拍片洗片,同時租賃附近住房、民舍等準備洗片之用);5.4.4.2拍片完畢后,就近在現場洗片;5.4.4.3洗片結果如合格則上報應急指揮部并聯系上下游恢復供氣,如不合格則重新進行第三階段作業直至拍片合格。5.4.4.4合格后應急搶修隊根據需要安排部分維搶修人員、施工人員值守,其余人員整理機具返回休整。5.4.5第五階段:防腐回填及恢復撤離5.4.5.1焊接完成24小時后,根據視情況再次拍片確認焊口質量,如無必要則安排施工人員進行防腐處理。5.4.5.2防腐完畢,再次聯系23、挖機、施工人員進行回填處理,搶修完畢。5.4.5.3匯報應急指揮部搶修工作結束。6應急結束現場管道恢復暢通,達到臨時通氣條件,環境得到恢復,由應急指揮部發布應急結束信息。7應急培訓7.1天然氣有關應急救援隊伍按照有關規定參加業務培訓。7.2職工培訓7.2.1所有應急預案作為部門、班組安全學習的內容,使職工掌握報警的方式、方法,應急物資、裝備的使用,相應應急措施以及急救、自救常識。7.2.2根據實際情況,各部門提出應急預案的培訓需求,按企業規定納入年度培訓計劃。7.2.3企業適時組織開展應急知識培訓。7.2.4結合“安全生產月”和“安康杯”活動,廣泛宣傳應急救援知識。7.2.5各專項預案中,應明24、確應急預案培訓的范圍和演練周期。8應急演練8.1演練形式應急預案演練可采用桌面演練和實戰演練二種方式進行。8.2演練計劃與組織8.2.1預案年度演練計劃由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制訂、發布。8.2.2各部門應根據預案年度演練計劃,確定部門演練計劃,并納入月度工作計劃。8.2.3現場處置方案應每半年至少演練一次,演練計劃由預案的歸口部門自行制訂。8.2.4部門自行組織的應急演練,其他相關部門做好配合工作。8.2.5全公司現場聯合演練由該預案歸口部門組織,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指揮部成員至少有四分之三參加。8.3演練準備8.3.1落實保障措施,包括組織保障、資金與物資保障、技術保障、安全和宣傳保障。8.3.25、2演練涉及其他單位或周邊社區居民,應提前聯系溝通,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影響。8.4應急演練實施8.4.1應急演練前,應進行狀態檢查確認,確認演練所需工具、設備設施以及參演人員到位情況;檢查應急演練安全保障設備設施良好;確認各項安全保障措施完備。8.4.2演練實施8.4.3演練前狀態確認完畢、具備演習條件,由演習總指揮宣布演習開始。8.4.4按演練方案逐步開展,直至全部步驟完成。8.4.5演練可演習總指揮隨機調整演練場景的個別或部分信息指令,使演練人員依據變化后的信息和指令自主進行響應。應采取應急措施,終止演練。8.4.7演練完畢,由演練總指揮宣布演練結束。8.5應急演練評估、總結與改進8.5.126、演練評估包括對演練準備、演練方案、演練組織、演練實施、演練效果等的評估。8.5.2演習結束后,應對演練情況進行總結。總結包括演練的基本情況和特點、主要收獲和經驗、存在的問題以及演練組織、保障、執行程序、設備設施和人員應急能力方面的改進建議等。8.5.3根據預案演習評估結果和改進建議實施整改。8.6演練記錄8.6.1參加演練的人員應簽到。8.6.2專項預案演習后,演習組織部門應及時進行演習效果評價,必要時編制演練總結報告;現場處置方案演習后,演習組織部門或班組應做好記錄和總結。8.6.3演習組織部門應將專項預案的演習方案、演練評價總結報告、簽到單等并報應急辦公室備案。現場處置方案的相關記錄由部門27、保存。公司應急指揮部成員名單及聯系電話(三)浙江省天然氣開發有限公司北侖-大榭天然氣管道工程項目部(四)政府有關應急救援聯絡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057187053040省公安廳:0571-87286212省能源局:0571-87052695省防總指揮值班室:057187804282省消防總隊:0571-85863600省氣象臺預報組:0571-86042309省地震局震情值班室:0571-85026280轉或直撥85026148火警:119急救:120公安:110電信:10000氣象服務:96121(五)沿線各級政府安全生產監管局應急聯系(2)寧波市安監局:0574-87173553北侖區安監局:0574-86782638(六)外協單位應急搶修聯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