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服裝公司液氨泄漏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3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68896
2022-09-02
13頁
74.16KB
1、.編號:RY2017-1-07 版次:1.0 紡織服裝有限公司液氨泄漏事故應急預案頒布日期:二零一七年一月七日.目錄1、總則1.1 編制目的1.2 編制依據1.3 適用范圍1.4 應急工作原則2、基本概況3、危險性分析3.1 氨的特性3.2 氨的危害4、組織機構5、組織職責6、應急響應6.1 響應分級7、響應程序8、應急處置8.1 自行處置8.2 救助處置9、保障措施.9.1 通訊保障9.2 器材保障10、信息報告與處置11、獎懲11.1 獎勵11.2 責任追究12、預案實施時間13、制定與解釋14、附件14.1 人員救治辦法14.2 事故處理方案14.3 配備醫療、事故處理用品和器材14.42、 組員及其他聯系方式.新疆如意紡織服裝有限公司管理文件編號:RY2017-1-7 版次:1.0 液氨泄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1、總則1.1 編制目的為提高應對和處置突發性安全事故能力,及時、有序、科學、有效地組織應急救援,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證企業安全,維護社會穩定。本著“自救為主、統一指揮、分工負責”的原則,根據單位實際情況,制訂本安全事故應急預案。1.2 編制依據依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處理辦法制定本規定1.2 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本單位內生產過程中突發液氨泄漏安全事故的處理。1.3 應急工作原則安全3、第一,預防為主,以人為本,統一指揮,協調配合,.立足自救,反應快捷,企業自救和專業救援相結合。2、基本概況項目規3、危險性分析3.1 氨的特性液氨又稱氨氣,無色透明有刺激性臭味的氣體,具有毒性。常壓下的沸點為33.41,臨界溫度為132.5,臨界壓力為11.48MPa。在常溫常壓下1 體積水能溶解900體積氨,溶有氨的水溶液稱為氨水,呈弱酸性。氨氣與空氣或氧氣混合能形成爆鳴性氣體,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3.2 氨的危害氨揮發性大,刺激性強烈。低濃度氨對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濃度氨可造成溶解性組織壞死。輕度中毒者出現流淚、咽痛、聲音嘶啞、咳嗽、咯痰等;中度中毒上述癥狀加劇,出現呼吸因難、。嚴重4、者可發生中毒性肺水腫,或有呼吸窘迫綜合癥,患者劇烈咳嗽、咯大量粉紅色泡沫痰、呼昏迷、休克等。皮膚接觸液氨會引起化學性灼傷,使皮膚生瘡糜爛。液氨濺入眼內可引起凍傷、凍僵,并變為蒼白色。4、組織機構.總指揮:副總指揮:成員:事故調查組搶險救援組通訊聯絡組醫療救護組警械保衛組后勤保障組.5、組織職責5.1 總指揮:負責事故應急指揮工作,宣布啟動預案,對特殊情況進行決斷。5.2副總指揮:協調總指揮下達應急指令,協調事故現場搶救工作,夜班由值班領導負責。5.3 搶險救援組組長:職責:搶險、緊急實施設備搶修(包括堵漏)、突擊轉移危險物品、啟用消防水噴淋氨氣泄漏部位、協同外來協助隊伍共同工作等。5.4 醫療5、救護組組長:職責:負責現場醫療救護及中毒、灼傷、凍傷和其它意外受傷人員的搶救。5.5 警械保衛組組長:職責:設立安全警戒區和事故善后現場整理等,疏散人員。5.6 事故調查組組長:職責:事故發生后,查明原因,營救受害人員、進行事故調查匯報工作。5.7 通訊聯絡組組長:職責:負責與各應急小組及對外有關部門的通訊聯絡和情況通報。5.8 后勤保障組組長:.職責:提供事故應急處理物資、器材、工具、交通車輛及事故善后處理。6、應急響應6.1 響應分級按照事件的嚴重性、危害程度、涉及范圍,突發環境事件分為重大突發事件(級)、較大突發事件(級)和一般突發事件(級)6.1.1重大突發事件(級)生產過程中發生泄露6、,嚴重影響生產、生活的污染事故,造成人員中毒、傷亡的。6.1.2較大突發事件(級)生產泄漏對環境照成一定影響,引起糾紛,造成人員凍傷的事故。6.1.3一般突發事件(級)一般泄漏,沒有對人員,環境照成影響,需要搶修的。7、響應程序一級突發事件由常務副總指揮發布,二級由生產主要負責人指揮發布,三級由部門負責人發布,處理事件要根據突發事件的大小和發展態勢,逐級匯報和指示,進行降級和升級處理。8、應急處置8.1 自行處置.8.1.1根據發生事故的具體情況,各部門及負責人按照制定的不同事故處理方案組織開展自救,防止事故蔓延,消除事故,并及時上報。8.1.2撤離下風口40m以內所有人員,疏散至上風口處,并7、隔離至氣體散盡或將泄漏控制住。8.1.3切斷火源,必要時切斷污染區內的電源。8.1.4在泄漏區嚴禁使用產生火花的工具和機動車輛。8.1.5開啟室外消防水并進行噴淋。8.1.6因搶救人員、控制事故、消除事故、恢復生產而需要移動現場物件的,應當作好標志,采取拍照、攝像、繪圖等方法詳細記錄事故現場原貌,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8.2 救助處置難以控制和消除事故,由外部單位、部門趕到并組織開展處理時,公司職能部門及員工應積極配合;報告事故發生情況、自行處置情況、目前情況等。9、保障措施9.1 通訊保障應急小組等負責人應配備必要的通訊設備,并確保通訊設備完好和聯絡通暢。當聯系電話號碼發生變更時,應互8、相通報。9.2 器材保障.配備必要人員救治、防毒、堵漏、滅火等事故用品和器材。10、信息報告與處置安全事故發生后,需對外發布信息的由上級部門決定,報告內容:發生事故的企業名稱、事故的地點和時間;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以及涉及范圍;事故搶救處理的情況和采取的措施等。11、獎懲11.1 獎勵11.1.1出色完成應急處置任務,成績顯著的;11.1.2對防止或處理突發事件有功,使企業和人民群眾的生命;11.1.3財產免受或減少損失的;11.1.4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準備與響應提出重大建議,實施效果顯著的;11.1.5有其他特殊貢獻的。11.2 責任追究在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作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按照有9、關法律和規定,對有關責任人視情節和危害后果,由其所在部門或者上級部門給予行政處分;11.2.1不認真履行環保法律、法規,而引發突發環境事件的;11.2.2不按照規定制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拒絕承擔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準備義務的;11.2.3不按規定報告、通報突發環境事件真實情況的;11.2.4拒不執行應急預案,不服從命令和指揮,或者在事件應急響應時臨陣脫逃的;11.2.5阻礙應急工作人員開展工作或者進行破壞活動的;11.2.6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的;12.預案實施時間本預案自頒布之日起實施。13.制定與解釋本預案由生產調度中心制定,最終解釋權歸生產調度中心14、附件14.1 人員救治辦法1410、.1.1救護者應做好個人防護,進入事故區營救人員時,首先要做好個人呼吸系統和皮膚的防護,佩戴好氧氣呼吸器或防毒面具、防護衣、橡皮手套。14.1.2將被氨熏倒者迅速移至溫暖通風處,注意傷員身體安全,不能強拖硬拉,防止給中毒人員造成外傷。14.1.3嚴重中毒者要及時送往定點醫院氨系統漏氨發生嚴重中毒時,必須及時送往定點醫院進行搶救,在送往醫院的過程要采取必要的救護措施,急救電話:120。14.1.4中毒病人嚴禁飲水。.14.2 事故應急處理方案14.2.1發現氨閥門漏氨后,應迅速關閉事故閥門兩邊最近的控制閥,并用堵閥門泄漏專用器具進行堵漏。14.2.2如容器上的閥門漏氨,應關閉泄漏閥前最近的閥門,11、關閉容器的進液、進氣等閥門。14.2.3在處理泄漏事故時,應開啟排風扇進行通風換氣。14.2.4在處理事故時,用水管噴澆漏氨部位,使氨與水溶解。14.3 配備醫療、事故處理用品和器材14.3.1配備醫療用品2%硼酸水、1-2%檸檬酸溶液、0.5%檸檬酸水或食醋等14.3.2配備事故處理器材防護:防毒面具(自給正壓式呼吸器、過濾式)、橡皮手套、防護靴、橡膠墊、密封用具等;工具:手錘、鉗子、扳手等。消防:滅火器、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等滅火器材。.14.4 組員及其他聯系方式注:聯系方式不得隨意更換,若更換需與生產調度中心聯系及時更新聯系方式急救:120 火警:119 報警:110 組別聯系人聯系方式總指揮副總指揮搶險救援組警械保衛組醫療救護組通訊聯絡組事故調查組后勤保障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