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管網投產保運工程防蛇應急處置預案(12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68937
2022-09-02
11頁
2.11MB
1、防蛇應急處置預案2012-09(初 版)天然氣管網投產保運工程項目部防蛇應急處置預案1 總 則1.1編制目的針對廣東地區毒蛇種類、數量較多的具體情況,為了切實保障廣東天然氣投產保運工程項目部(以下簡稱項目部)全體員工人身安全,增強人員防蛇意識,提升項目人員應對蛇咬傷后的反應速度和急救能力,特制定項目部防蛇應急處置預案。1.2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項目部員工在粵工作期間被毒蛇咬傷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1.3工作原則毒蛇咬傷應急處置要堅持“提高警惕,預防為主,正確處理,科學醫治”的原則。首先項目部巡線、輸氣站等所有涉及野外、露天作業人員要保持高度警惕,認真做好個體防護工作,配備必要的工具和藥品,上山養2、成打草驚蛇的習慣,一旦發生意外,要懂的如何在第一時間對傷口進行包扎處理,迅速和相關方取得聯系,在有效時間內得到科學的診斷和醫治。野外作業時,原則上不要進行單人作業。2 組織體系及職責 2.1應急小組設置組 長: 李 劍副組長:裴明珍 謝俊武 李銀凱 江 波組 員:姜志爽 黃崇舜 胡昌輝 石 剛 王晨光 張朝暉 呂 軍 馬 聰 章 強 甘四先 張金鴻 王 毅 劉 煜 回光輝 崔慶軍 陳 美 曹洪亮 岳耀棟 陳 亮 賈 濤 張建明2.2 應急領導小組職責組 長:為項目部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防毒蛇咬傷的專項應急領導工作;副組長:全力協助組長開展好項目部防毒蛇咬傷的專項應急領導工作;負責組織審3、定應急預案以及毒蛇咬傷應急工作的具體指揮部署,并組織做好防毒蛇咬傷具體措施的落實;負責對外協調聯系以及事故的善后處理工作;組 員:按照自身職責協助上級落實好防毒蛇咬傷的預防措施,加強本班組人員及業主人員的安全教育,一旦發生險情及時組織班組人員實施緊急搶救工作;安全工程師負責編制項目部防蛇應急處置預案。3 預防和預警3.1 毒蛇預防的幾個方面 加強所有涉及野外作業人員日常的防蛇安全教育及毒蛇傷應急處置演練,時刻保持警惕。落實好野外作業人員的個體防護工作,按要求穿戴勞保用品,穿上高腰鞋、長褲,必要時繃緊褲腳;進入叢林時,頭戴斗笠或草帽;攜帶足量、有效的急救蛇藥,做到有備無患。 每次野外作業堅持做到4、打草驚蛇,在行進途中可用樹棍等不斷打擊地面、草叢、樹干,所謂打草驚蛇,以利于蟲蛇回避(蛇對于從地面傳來的震動很敏感,但聽覺十分遲鈍,不能接受空氣傳導來的聲波,高聲說話對驅蛇無效)。發現毒蛇后的第一時間通知其他人員,并繞行或確定毒蛇游走后,方可繼續前行或作業,以確保人員安全。蛇糞有股特殊的腥臭味,如果嗅到特殊的腥臭味,要注意附近可能有蛇。將“雄黃蒜泥丸”藏于衣褲口袋中(蛇嗅覺靈敏,喜腥味而惡芳香氣味,身上帶有芳香濃郁氣味的藥物可以驅蛇。3.2 遇到毒蛇的處置蛇的視力很微弱,只能對較近的物體看得清楚,1米以外的物體很難看見;視覺不敏銳,對于靜止的物體更是視而不見,只能辨認距離很近的活動的物體。遇到5、毒蛇追人,千萬不要沿直線逃跑,可采取之字形路線跑開。蛇的肺活量較小,爬行一段路程后,就會覺得力不從心;也可以站在原地不動,面向著毒蛇,注視它的來勢,向左右躲避。蛇的椎體活動受到一定角度的限制,不能轉折掉頭,設法躲到蛇的后面。可能的情況下,用登山杖或木棍向毒蛇頭部猛擊。遇到毒蛇見燈(火)光追來,迅速熄滅頭燈、電筒扔掉,五步蛇對紅外線特別敏感 3.3 急救藥品物資使用與管理每個人要熟知班組所配備的毒蛇傷急救藥品物資的使用方法與使用劑量,并做好急救藥品物資的日常管理,及時更換掉過期的藥品,及時補充已使用的藥品。雄黃蒜泥丸的配置: 獨頭大蒜2瓣,雄黃粉10克,將大蒜去皮后與雄黃同搗爛和成丸。4 信息報6、告程序一旦發生毒蛇咬傷事故,現場人員及隨行人員在迅速做好傷員初期應急處置后,隨行人員立即報告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組長或副組長,聯系不上時也要匯報相關應急小組組員,取得應急領導小組的幫助和支持(如多人同行,應在被蛇咬傷后第一時間匯報領導小組)!5 蛇咬后的急救處置被蛇咬傷后,若分不清是否有毒,一律按有毒蛇進行初期處理!同時,最好能確認下毒蛇的種類和外表特征,如果能將蛇打死就把蛇打死,這樣便于后續醫院實施有針對性的治療。神經毒類的毒蛇咬傷人后,人的初期感覺不很明顯,也無明顯痛感,只有輕微的癢、麻木,但決不能忽視!如毒性非常大的銀環蛇、金環蛇就是神經類毒蛇。5.1初期處理蛇傷的早期處理非常重要。受傷人7、員或隨行的人員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置并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請求醫療救援,或者安排車輛立即送往附近能夠救治的醫療機構。被毒蛇咬傷后應撤離原地(避免被蛇二次咬傷),同時要盡量減少活動,盡可能延緩毒素的擴散;被蛇咬傷后切記慌張,一般情況下初期處置得當,送醫院及時可挽救傷者性命。蛇傷后驚慌失措、拔腿就跑、飲酒,這樣都會加劇毒素傳播。具體措施如下:應立即服用相應救治類型的蛇藥;立即迅速用止血帶、橡皮筋、布條等在距傷口5至10厘米的肢體近心端捆扎,但同時要切記不能勒得過緊,間隔15-20分鐘放松1-2分鐘,在阻斷毒液經靜脈和淋巴回流入心臟的同時也要避免影響血液循環造成組織壞死;迅速用利器把傷口皮膚切成十字形8、,長約1-15厘米,其深度以達到皮膚下即為止,要避開靜脈;用涼水反復沖洗傷口(如有15000高錳酸鉀溶液或雙氧水沖洗傷口周圍的皮膚更好,肥皂水也較好),從上而下向傷口不斷用手推壓15分鐘左右,排出毒液(別直接擠壓傷口處,以免毒液擴散);檢查是否有折斷在傷口內的毒牙,如有毒牙殘留在傷口內,必須立即將毒牙從傷口內拔出;如果傷口里的毒液不能暢通外流,用拔火罐或注射器等物以拔火罐的形式形成負壓,將傷口內的蛇毒吸出;也可用口吮吸,但要注意口腔內千萬不能有傷口和潰瘍,并要及時漱口,以免被毒倒;用火柴、打火機或煙頭燒灼傷口,破壞含蛋白酶的毒液;最壞的結果就是砍掉被蛇咬肢體部分,以達到“丟車保帥”的目的。5.9、2幾點注意事項服蛇藥只能起到一定的緩解蛇毒作用,必須及時就醫。 捆扎越快越好,如受傷十分鐘后再捆扎,就已失去捆扎意義。注意將傷肢繼續置于低位,這樣易于毒血排除。不要堵塞傷口,傷后不能用手按住傷口,只能任傷口內的毒血水外流,否則毒血水不能外流的情況下,蛇毒將會被吸收全部進入體內。傷口若結痂,需用針尖或小刀挑破結痂,以引毒外流。傷后一天內禁止用熱水洗,以避免血管擴張使蛇毒吸收得更快。 嚴禁用酒精、酒沖洗傷口,會加劇血液循環;實在沒法可用尿液沖洗。如果因蛇傷引起中毒性休克、呼吸衰竭,要采用心肺復蘇術,維持呼吸道通暢,并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6 演練與培訓各班組組織學習本預案內容,適時組織開展本10、預案的演練,不斷提高防蛇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7 附 則本應急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8 附 錄附錄A:項目部應急通訊錄附錄B:廣東省部分有能力救治毒蛇傷的醫院統計表附錄C:廣東地區常見毒蛇信息概要(供參考)附錄A:項目部應急通訊錄序號姓 名職 務電 話備 注附錄B:廣東省部分有能力救治毒蛇傷的醫院統計表(各班組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再統計補充完善)序號地 區廣東省部分可救治蛇傷的醫院、科室醫院可救治蛇傷的種類聯系電話醫院地址醫院等級備注1廣州市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急診科銀環蛇、眼鏡蛇、蝮蛇、竹葉青等三級甲等2廣州市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急診科銀環蛇、眼鏡蛇、蝮蛇、竹葉青等三級甲等也稱“廣東省11、毒蛇傷救治中心”。3韶關市韶關市粵北人民醫院、急診科銀環蛇、眼鏡蛇、金環蛇、竹葉青、五步蛇、蝮蛇等三級甲等韶關地區唯一的三級甲等,唯一可有效救治蛇傷的醫院。4東莞市東莞市東華醫院/三級甲等常備血清,但存量少,送醫院救治前,路上先打電話確認下最好。5東莞市東莞市人民醫院/三級甲等常備血清,但存量少,送醫院救治前,路上先打電話確認下最好。678附錄C:廣東地區常見毒蛇信息概要(僅供參考,參考性目錄)序號蛇名圖片簡要描述生活習性毒性中毒癥狀備注1眼鏡蛇俗稱飯鏟頭、吹風蛇、飯匙頭等,頭橢圓形,頸部背面有白色眼鏡架狀斑紋,激怒時其前身 1/3 豎起,頸部膨扁,發“呼呼”之聲,體背黑褐色,間有十多個黃白色12、橫斑,體長可達2米生活于平原、丘陵、山區的山野、田邊和住宅附近。混合性毒早期癥狀包括眼瞼下垂、復視、吞咽困難、暈眩、嘔吐,繼而逐漸出現呼吸肌麻痹而窒息死亡。2眼睛王蛇體長120-400厘米,頭部橢圓形,頸部能膨大,但無眼鏡蛇狀斑紋;其與眼鏡蛇的明顯區別是頭部頂鱗后面有一對大枕鱗。眼鏡王蛇體色烏黑色或黑褐色,具有40-54條較窄而色淡的橫帶,頸部為土黃色,腹部為灰褐色,有黑色線狀斑紋。生活在平原至高山樹木中,常在山區溪流附近出現,林區村落附近也時有發現。一般隱匿在巖縫或樹洞里,有時也能爬上樹,往往是后半身纏繞在樹枝上,前半身懸空下垂或昂起。晝夜均活動。生性兇猛,它受驚發怒時,頸部膨扁,能將身體前13、部1/2豎立起來,突然攻擊人畜,且咬住不松口。混合性毒毒性為混合性毒,一條成年蛇依次排毒量為300多毫克,對人畜危害極大。毒液會破壞神經系統,并會很快地引起劇痛、視力障礙、暈眩、嗜睡及麻痹等癥狀。俗稱“過山風”等3蝮蛇身體長約一市尺半,頭略呈三角形,背部灰褐色,與周圍泥土顏色相近。背部兩側有深褐色的圓形斑紋,圓斑的邊緣黑色。腹部灰黑色,有許多不規則的黑白小斑。尾巴短,細小,焦黃色。常棲于平原、丘陵、低山區或田野溪溝有亂石堆下或草叢中,大山中也有分部。 2025為捕食高峰;30以上的鉆進蛇洞棲息,一般不捕食,夜間活動頻繁,一般不主動要人。混合性毒(以血循毒為主的血循、神經混合毒)蝮蛇一次可排干毒14、45毫克,25毫克足以致人死亡。被咬傷的病人除局部出現腫脹、疼痛外;由于神經毒,常發生畏寒、目糊、眼瞼下垂、頸項牽引感,當然更重要的是引起呼吸困難如雙吸氣、屏氣、點頭狀或魚口樣呼吸等。分部最為廣泛的一類毒蛇序號蛇名圖片簡要描述生活習性毒性中毒癥狀備注4銀環蛇頭橢圓形,全身體背有白環和黑環相間排列,白環較窄,尾細長,體長1米左右。棲息于平原、丘陵的多水地帶或山坡、田野、路旁,晝伏夜出,常發現于田邊、路旁、墳地及菜園等處。該蛇性情溫和,除非遭受攻擊,否則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類。神經性被咬后傷口不紅不腫不痛,僅有微癢感覺,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沒什么大礙。但14小時后便會全身中毒。雖然每次排出干毒僅為15115、8毫克,但如不及時救治,1毫克就可使人致命。國內毒蛇中毒性最強的一種。5金環蛇頭橢圓形,全身體背有黃環和黑環相間排列,兩環寬窄大致相等,尾短圓鈍,體長 1.2-1.5 米棲息于海拔1801014m的平原或低山,植被覆蓋較好的近水處。晝伏夜出,到晚上十分活躍。性溫順,行動遲緩,毒性十分劇烈,但是一般不主動咬人。神經性被它咬后會產生惡心、頭暈,繼而出現肌肉麻痹、運動不協調等癥狀,最后呼吸微弱、衰竭,其毒性發作很快,如不及時治理,大約三四個小時內就能致人死亡。金環蛇平均一次排毒干毒約43毫克,而10毫克就可以使人致命!野生的金環蛇由于大量捕殺(著名食用蛇),現存已不多。6竹葉青身長約一市尺半,頭三角16、形,頸部很細,眼睛紅色、蟬孔垂直。背部草綠色,如青竹竿。身體兩側,從頭到尾有一條白線,或白線紅線各一條,有的沒有線。尾巴末端焦黃色。棲息于海拔1502000米的山區溪邊草叢中、灌木上、巖壁或石上、竹林中,路邊枯枝上或田埂草叢中。竹葉青喜歡上樹,常纏繞在溪邊的灌木叢或小喬木上。多于陰雨天活動,在傍晚和夜間最為活躍。血循性傷口有少量滲血,疼痛劇烈,呈燒灼樣,局部紅腫,可潰破,發展迅速。其典型特征為血性水泡較多見,且出現較早;一般較少出現全身癥狀。全身癥狀有惡心、嘔吐、頭昏、腹脹痛。竹葉青咬傷一般不會致命,但如不及時治療可能會致傷殘。序號蛇名圖片簡要描述生活習性毒性中毒癥狀備注7尖吻蝮體軀粗短,褐色17、,頭呈三角形,頭部兩側鼻孔與眼之間有頰窩,尾短而尖。兩側排列深色三角型花紋,最主要的特徵是吻部有一角狀突起(吻尖上翹)。體背面一般是棕褐色,身體有黑褐色正三角形斑紋。這種蛇具有長而大的管牙。居於海拔 100 - 1,400 米的山區或丘陵地帶,常見於林木茂盛的陰濕地方,如溪邊石上或路旁,在林地、田地、草地亦可發現。主要在晚上活動。喜歡弱光,為晨昏性蛇類。平時盤曲呈圓形,頭枕於中央,吻尖朝上。晚上遇明火時可能會有撲火行為。血循性毒性猛烈,傷人時毒液注入量大,被咬後傷口劇痛,出現傷口疼痛及出血的即時現象,繼而會腫大、起泡、組織壞疽以及潰瘍,隨后更會感到暈眩及心跳加速。毒性發作很快的毒蛇,可使人在二18、小時內死亡。也稱“五步蛇”8圓斑蝰蛇全長1米,重達1.5公斤.頭呈寬闊的三角形,與頸區分明顯,吻短寬圓.頭背的小鱗起棱,鼻孔大,位于吻部上端.體背呈棕灰色,具有3縱行大圓斑,每一圓斑的中央為紫色或深棕色,外周為黑色,最外側有不規則的黑褐色斑紋.腹部為灰白色,散有粗大的深棕色斑.生活在平原,丘陵或山區。主要棲息在寬闊的田野中,很少到茂密的林區去,夏季一般在丘陵地帶活動,炎熱時喜歡棲息在蔭涼通風處。受驚時并不逃離,而是將身體盤卷成圈,并發出呼呼的出氣聲,身體不斷彭縮,持續半小時之久。9-10月咬傷人畜較多,是我國劇毒蛇類之一血循性局部癥狀:傷口疼痛劇烈、腫脹發展迅速,部分患者傷口附近有血泡、水泡,19、皮下瘀斑。全身癥狀:被咬傷后很快出現全身癥狀,表現為寒戰、發熱、大汗、煩渴,全身肌肉疼痛,皮下出血、牙齦出血、血尿或其他內臟出血,少尿、無尿,嚴重者可出現溶血、貧血、黃疸、休克、急性腎功能衰竭或多臟器衰竭。總結下血循毒、神經毒、混合毒三種不同毒素類型的癥狀如下:A.血循毒癥狀局部表現:蛇傷后傷口紅腫熱痛,并延傷肢向近心端蔓延,伴有皮下出血,水腫或局部肌肉組織潰爛,壞死及局部淋巴結腫痛。全身表現:發熱,惡寒,心悸,煩躁,可出現鼻衄,尿血,便血,嘔血,皮下出血和瘀斑,重者顱內出血,少尿或無尿,由于出血和溶血反應致貧血,黃疸,更嚴重者發生循環衰竭和急性腎功能衰竭。B.神經毒癥狀神經毒類蛇咬傷后0.5-6小時內出現,局部傷口無明顯紅腫疼痛,只是有麻木感,故患者容易忽視,容易危及生命。初期表現頭暈眼花、汗出、心悸、咽喉痛或有異物感,睜眼、張口、伸舌困難,視物模糊、眼瞼下垂、四肢乏力,嚴重時出現驚厥、四肢癱瘓、呼吸麻痹及衰竭而死亡。C.混合毒癥狀神經毒及血循毒癥狀兼而有之,又根據地方不同蛇毒有偏重,如一些眼鏡蛇偏重于血循毒,而眼鏡王蛇則偏重于神經毒。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