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嶺市鼠疫控制應急預案(12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69058
2022-09-02
12頁
23.23KB
1、公主嶺市鼠疫控制應急預案1總則 11編制目的有效預防和快速應對、及時控制鼠疫疫情的暴發和流行,最大限度地減輕鼠疫造成的危害,保障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穩定。12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國家鼠疫控制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和相關預案。13工作原則鼠疫疫情應急處理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依法規范、科學防控;政府負責、部門配合;社會參與、加強宣傳;強化監測、綜合治理;快速反應、有效處置的原則。14鼠疫疫情分級根據鼠疫發生地點、病型、例數、流行范圍和趨勢及對社會危害程度,將人間鼠疫疫情劃分為特別重大(級)、重大(級)、較大(級)和一般(級)四級。141特2、別重大鼠疫疫情(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特別重大鼠疫疫情(級):(1)有肺鼠疫疫情并有擴散趨勢,造成重大影響;(2)發生鼠疫菌強毒株丟失事件。142重大鼠疫疫情(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重大鼠疫疫情(級):(1)在本市范圍內1個平均潛伏期內(6天,下同)發生5例以上肺鼠疫或敗血癥鼠疫病例;(2)腺鼠疫發生流行時,在本市范圍內,1個平均潛伏期內連續發生20例以上。143較大鼠疫疫情(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較大鼠疫疫情(級):(1)發生肺鼠疫病例,1個平均潛伏期內病例數不超過5例,流行范圍在本市范圍內;(2)腺鼠疫發生流行,在本市范圍內,1個平均潛伏期內連續發病10例及以上。144一般鼠疫疫情(級)腺3、鼠疫在本市范圍內發生,1個平均潛伏期內病例數未超過10例。2應急組織體系及職責21應急指揮機構衛生行政部門依照職責和本預案的規定,在政府統一領導下,負責組織、協調本市鼠疫疫情應急處理工作,并根據鼠疫疫情應急處理工作的實際需要,向市政府提出成立鼠疫應急指揮部的建議。211鼠疫應急指揮部的組成和職責鼠疫應急指揮部由相應政府有關部門組成,政府分管衛生工作的負責人擔任總指揮,負責對本市鼠疫疫情應急處理的協調和指揮,做出鼠疫疫情處理的決策,決定擬采取的重大措施等事項。相應職責如下:(1)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參與鼠疫應急處理工作。(2)根據鼠疫應急處理工作需要,調集各類人員、物資、交通工具和相關設施、設備投入4、疫情防控工作。(3)劃定控制區域:發生鼠疫疫情時,對疫區實施xx。(4)人群聚集活動控制:采取限制或者停工、停業、停課,停止集市、集會,以及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動。(5)流動人口管理:對流動人口采取預防管理措施,對鼠疫患者、疑似鼠疫患者采取就地隔離、就地觀察、就地治療等措施,對密切接觸者視情況采取集中或居家醫學觀察。(6)交通衛生檢疫:組織鐵路、交通、質檢等部門在交通站點設置臨時交通衛生檢疫站,對進出疫區和運行中的交通工具及其乘運人員和物資、宿主動物進行檢疫查驗,對病人、疑似病人及其密切接觸者實施臨時隔離、留驗向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醫療衛生機構移交。(7)信息發布:鼠疫事件發生后,市政府有關部門要按5、照規定做好信息發布工作。信息發布要及時、準確、客觀、全面。(8)開展群防群控:街道、鄉(鎮)以及居委會、村委會應協助衛生行政部門、醫療衛生機構和其他有關部門,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報告、人員轉移或隔離及公共衛生措施的實施。212指揮部成員單位的職責指揮部成員單位根據鼠疫疫情應急處理的需要確定,主要有衛生局、發展改革委、教育局、科技局、公安局、財政局、民政局、交通局、信息產業局、畜牧局、商務局、環保局、工商局、林業局、食品藥品監管局、旅游局、紅十會、宣傳部、廣電局、駐地軍隊及武警部隊等。指揮部各成員單位職責如下:衛生局:負責組織制訂鼠疫防治技術方案,統一組織實施鼠疫應急醫療救治工作和各項預防控制措6、施,并進行檢查、督導;開展疫區衛生處理,對疫情做出全面評估,根據鼠疫防控工作需要,依法提出隔離、封鎖鼠疫疫區的建議,負責組織全社會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發展改革委:緊急動用醫藥儲備,迅速向疫區提供預防、控制疫情和治療患者以及消毒等方面的儲備藥品和器械;及時組織調運疫區人民生產、生活所必需的物資。交通、鐵路:按國內交通衛生檢疫條例及其實施辦法,負責各自職責范圍內的交通衛生檢疫工作,優先運送疫情處理人員、藥品器械和有關物資。檢疫: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辦理。畜牧局:負責做好疫區家畜的鼠疫動物病防疫和動物防疫監督工作。商務局:負責疫區重要生活必需品的應急供應工作。林業局:負責7、疫區野生動物異常情況的監測,并在疫情發生時,協助做好疫情發生地的隔離工作。公安局:協助做好鼠疫疫區封鎖,加強疫區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衛工作。工商局:加強市場監管,嚴把市場主體準入關,嚴厲查處集貿市場上非法收購、出售和加工旱獺等鼠疫宿主動物及其產品的單位、個人。指導集貿市場開辦者和有關動物及產品經營者搞好自律管理。財政局:做好鼠疫控制應急資金的安排并及時撥付,加強資金管理監督。民政局:對符合救助條件的鼠疫患者提供醫療、生活救助。科技局:協助提供鼠疫疫區處理所需技術,支持相關科學技術研究。教育局:對學生進行鼠疫防治知識宣傳教育,組織疫區學校落實預防控制措施。xx、廣電局:按照疫情控制的統一部署和有關部8、門的請求,做好疫情處理的宣傳報道。宣傳鼠疫防治知識,提高公眾防疫與保健意識。信息產業局:組織和協調各基礎電信運營企業予以積極配合,保障疫情控制期間疫區的通信暢通。紅十字會:充分發揮志愿者作用,協助相關部門在企業、社區、鄉村、學校等廣泛開展鼠疫預防知識的宣傳普及工作,提高公眾的防護意識。駐地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武裝警察部隊應完成營區內的疫情處理任務,并協助和支持地方做好疫情控制工作。其他有關部門根據本部門職責和鼠疫應急處理的需要,組織做好緊急物資的進口、市場監管、污染擴散的控制及鼠疫應急指揮部交辦的相關工作等。22日常管理機構衛生行政部門及軍隊、武警系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日常管理機構,負責本市內鼠疫應9、急處理日常管理協調工作。23鼠疫應急處理專業機構及其任務231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具體任務:(1)負責鼠疫疫情的監測,做好疫情信息收集、報告與分析工作,為預警提供依據。(2)制訂流行病學調查計劃和疫情控制的技術方案;開展對鼠疫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攜帶者及其密切接觸者的追蹤調查;對人群發病情況、分布特點進行調查與分析;查明傳染源和傳播途徑,提出并實施有針對性的預防控制措施;及時向本級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和上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情況。(3)對鼠疫樣本進行實驗室檢測、復核、確定并上報實驗室診斷結果。(4)市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負責對本專業技術人員的應急培訓和全市鼠疫疫情處理的技術指導及專業支持。232各級醫療10、機構是鼠疫應急處理的救治機構,市傳染病院為重點救治機構。具體任務:(1)開展病人接診、隔離、治療和轉運工作;對疑似病人及時排除或確診;對密切接觸者實施醫學觀察和預防性治療等。(2)及時報告疫情,協助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人員完成標本的采集、流行病學調查工作。(3)做好醫院內的感染控制工作,實施消毒隔離和個人防護,防止出現院內交叉感染;嚴格處理醫療垃圾和污水,避免環境污染。(4)負責或協助完成鼠疫患者死亡后尸體的解剖、消毒、焚燒等處理工作。2.3.3衛生監督機構具體任務:(1)在衛生行政部門的領導下,開展對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鼠疫應急處理各項措施落實情況的督導、檢查。(2)圍繞鼠疫應急處理工作,11、開展衛生監督和執法稽查。(3)協助衛生行政部門依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調查處理鼠疫應急工作中的違法行為。3監測與預警31鼠疫自然疫源地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按照全國鼠疫監測工作方案的要求開展鼠疫日常監測工作。32市衛生行政部門要按照國家及省的統一規定和要求,組織開展鼠疫的主動監測,并加強鼠疫監測工作的管理和監督,保證監測質量。33衛生行政部門要對鼠疫監測、動物鼠疫疫情處理及鼠疫自然疫源地調查工作給予必要的經費支持。34市衛生局應根據報告的鼠疫疫情危害性和緊急程度,及時發布、調整和解除預警信息。預警信息包括鼠疫型別、預警級別、起始時間、警示事項、應采取的措施和發布機關等。341預12、警信息的發布單位:I級為衛生部,級為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級為市(地)級衛生行政部門,級為縣級衛生行政部門。342按本預案鼠疫疫情分級,預警級別對應如下:特別重大鼠疫疫情(級)、重大鼠疫疫情(級)為I級預警,較大鼠疫疫情(級)為級預警,一般鼠疫疫情(級)為級預警,動物間鼠疫疫情達到下列強度時為IV級預警:在某一類型鼠疫疫源地發生動物鼠疫大流行(黃鼠疫源地流行范圍200k);或局部地區出現動物鼠疫暴發流行,且波及到縣級以上城市;或動物鼠疫發生在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地區,對人群構成嚴重威脅。4信息管理與報告41信息管理411衛生局負責本市鼠疫防治管理信息工作的組織實施、管理和平臺建設,不斷完善本轄區內鼠13、疫防治信息管理系統,為系統的正常運行提供必要的保障條件。412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承擔責任范圍內鼠疫疫情監測、信息報告與管理,負責收集、分析核實轄區內疫情信息和其他相關信息資料。42信息報告421執行職務的各級各類醫療衛生人員是人間鼠疫疫情的責任報告人;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為網絡直報的責任報告單位。422醫療機構發現疑似鼠疫病例,應立即向所在地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在判定人間鼠疫或疑似人間鼠疫疫情后,按規定時限在2小時內進行網絡直報。423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是動物鼠疫疫情的責任報告單位。在判定發生動物鼠疫疫情后,責任報告單位在2小時內,進行網絡直報。424在開展鼠疫疫情監測期間,鼠疫監14、測數據由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隨時報告,或按規定報告階段性鼠疫監測數據,并視監測情況隨時進行網絡直報,報告間隔最長不得超過4個監測周期(28天)。發現異常情況時,相關數據及時進行網絡直報。5現場調查與控制5.1現場調查5.1.1病例及接觸者調查5.1.1.1接到疑似鼠疫病人的傳染病報告,事件發生地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要派出調查人員,對發病情況、發病人數與分布、接觸者數量與分布等進行調查,根據鼠疫診斷的可能性及事件的嚴重情況,采取早期隔離措施。5.1.1.2鼠疫疫情得到證實后,在流行地區,強化醫療機構疫情報告;開展主動監測,深入社區巡診;動員群眾發現和報告可疑病例;對發現的可疑病例立即組織確診、隔離治療15、。在非流行地區,要特別注意對動物來源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學史進行調查,掌握病人感染來源以便實施控制。5.1.1.3鼠疫的接觸者指從病人發病開始至得到隔離為止,曾經與病人同處一室,或接近5m距離以內的所有人員。發生疫情后應盡可能排查接觸者,調查接觸情況并實施隔離醫學觀察。5.1.2媒介宿主調查按國家鼠疫防治工作手冊有關要求進行。主要調查鼠疫主要宿主動物和傳播媒介的密度;主要宿主動物的帶菌率和抗體分布情況;媒介的帶菌率等。并根據調查結果分析判定病人的感染來源是當地的還是外來的;若是外來感染源,對能否在當地形成新的疫源地做出分析判斷。5.1.3醫務人員和現場工作人員防護所有的醫護人員、采取標本的人員和其16、他直接為鼠疫病人服務的人員,都必須做好個人防護,避免自身感染。發生在疫區的突發鼠疫事件,除做好上述防護外,同時應采取嚴格的防蚤措施。5.2現場疫情控制5.2.1隔離治療病人5.2.1.1鼠疫病人應就地隔離治療,避免遠距離運送。隔離前應事先轉移其他人員,對環境進行消毒和滅蚤、滅鼠。5.2.1.2對肺鼠疫病人,需要采取嚴格的隔離措施以防空氣傳播,直至完成48小時有效的抗生素治療并出現臨床好轉為止;對腺鼠疫患者(如果無咳嗽,X線胸透陰性),在完成48小時有效治療和臨床癥狀好轉之前,必須對其引流物和分泌物做消毒處理。5.2.1.3治療與護理鼠疫病人的醫務工作者,不應離開隔離區域。5.2.1.4特異性治17、療:首選鏈霉素,若無鏈霉素則可用慶大霉素、四環素或氯霉素。5.2.2隔離觀察接觸者鼠疫在潛伏期無傳染性,潛伏期內接觸者或間接接觸者,不需要隔離。接觸者的隔離地點應適合醫學觀察的需要,保障被隔離者的生活需要并有利于切斷他們與周圍人員的接觸。對實施隔離觀察的接觸者每日兩次醫學觀察,測量體溫和進行必要的身體檢查,及時發現發病的跡象;對發病跡象者立即單獨隔離或轉入隔離鼠疫病人的地方。預防性服藥:對接觸者和被隔離的觀察者需實施預防性服用磺胺類抗生素。5.2.3現場衛生處理(1)消毒與鼠疫病人有關的所有廢棄物品,最好高壓消毒或焚毀;不能焚毀或用消毒液浸泡的有價值物品,可用環氧乙烷熏蒸消毒。鼠疫菌對消毒劑的18、耐受性不強,病人周圍的環境應經常性地使用消毒劑擦拭;終末消毒可使用高效消毒劑徹底消毒。(2)媒介生物控制:在鼠疫自然疫源地區,應當采取媒介生物控制措施。首先從疫點開始向周圍實施強化滅蚤;當滅蚤取得滿意效果后,再開展感染地區的滅鼠工作,或者滅鼠與滅蚤同步進行。現場工作人員要落實防蚤措施。5.2.4區域xx與交通檢疫區域封鎖與交通檢疫措施由人民政府下令實施。根據鼠疫病人的類型、流行情況、病人所在的地理位置、傳染的范圍等,由衛生行政部門確定設置小隔離圈、大隔離圈和警戒圈的區域范圍,隔離日期為滅菌、滅蚤、滅鼠后算起9天,期間如無新的鼠疫病人發生,即可解除。5.2.4.1小隔離圈的劃定:以病人的住房為中19、心,將其周圍可能被污染的鄰舍劃為小隔離圈。對小隔離圈內全面檢診、消毒、滅蚤、滅鼠和其它衛生處理。對直接接觸者必須登記、留驗、健康隔離和預防性投藥,非有關人員禁止出入。如直接接觸者前往異地,通知有關地區的衛生部門協助追查,并及時采取就地隔離。5.2.4.2大隔離圈的劃定:以病人的住房為中心,將全村或街道的一部分或全部劃為大隔離圈。大隔離圈內根據鼠疫類型、感染來源、流行情況、污染范圍,采取相應的防疫措施,全面檢診檢疫,經衛生處理后,有組織地進行生產活動。5.2.4.3警戒區的劃定:以大隔離圈為中心,將周圍5-10公里內劃為警戒圈。警戒圈應根據鼠疫的流行情況采取疫情監視、滅鼠滅蚤、交通檢疫等必要的預20、防措施。5.2.4.4在實施區域封鎖時,對區域內的所有人員進行醫學觀察,區域內的各種供應由區域外組織,并運送到交界地點。區域內實施投藥預防;區域外一定范圍內接種疫苗。5.2.4.5交通檢疫以發生鼠疫病人的區域為核心,限制該區域的對外交通。可以采取憑身份證件和健康證明購票,在車站等處監測旅客體溫,在交通工具上加強醫學巡視,以及在目的地實施檢疫等措施。6鼠疫疫情的分級反應61特別重大鼠疫疫情(級)的應急反應611市政府在四平、省及全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部的統一領導和指揮下,結合本地實際情況,組織協調各部門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62重大鼠疫疫情(級)的應急反應621市政府在上級政21、府的組織領導下處理重大鼠疫疫情工作。掌握疫情態勢并控制疫情,確定應急工作內容并組織實施;及時將疫情變化和工作進展情況報告上級政府。622衛生行局迅速了解疫情發生的時間、地點、傳染源和病例情況,確定疫情嚴重程度,分析疫情發展趨勢,及時提出應急工作建議,負責向市政府報告和通報相關部門,同時報上級主管部門。63較大鼠疫疫情(級)應急反應631市政府組織領導較大鼠疫疫情應急處理工作。根據市衛生局的建議和疫情處理的需要,成立鼠疫應急指揮部,掌握和分析疫情態勢,確定應急處理工作任務并組織實施,及時將疫情變化和工作進展情況報告上級政府。632衛生局迅速了解疫情發生的時間、地點、傳染源、發病情況,確定疫情嚴重22、程度,分析疫情發展趨勢和提出應急工作建議,及時向市政府報告,同時報上級部門。64一般鼠疫疫情(級)的應急反應641市政府組織領導一般鼠疫疫情應急處理工作。根據衛生局的建議和疫情處理的需要,成立鼠疫應急指揮部,組織有關部門密切配合,采取緊急處理措施,救治鼠疫患者,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做好疫區內生產、生活安排,保證疫情控制工作。65 級預警(即動物間鼠疫疫情發生)后應采取的控制措施651衛生局建立疫區處理組織,迅速了解情況,掌握疫情態勢,確定疫情嚴重程度,提出控制措施建議,立即向市政府報告并通報相關部門。同時迅速逐級上報上級衛生行政部門。7應急反應等級的確認、終止及評估71鼠疫應急反應等級的23、確認特別重大鼠疫疫情(級),由衛生部予以確認;重大鼠疫疫情(級)由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予以確認;較大鼠疫疫情(級)由市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予以確認;一般鼠疫疫情(級),由市衛生局組織專家進行分析論證,提出終止應急反應的建議,報市政府或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部批準后實施,并向四平市衛生局報告。73鼠疫疫情處理工作評估731評估內容主要包括:疫區自然地理概況,發生疫情的原因,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流行因素,疫情發生、發展和控制過程,患者構成,治療效果,染疫動物、蚤種類的分布,染疫動物密度和蚤指數,所采取措施的效果評價、應急處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取得的經驗及改進建議。評估報告報市政府和上級衛生行政部門。8物資、經費保障81物資儲備:市政府要根據實際情況,建立鼠疫應急物資儲備機制。發生鼠疫疫情時,應根據應急處理工作需要調用儲備物資。衛生應急儲備物資使用后要及時補充,短時效和過期物品要及時更換。82經費保障:市政府應保障鼠疫防治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經費,按規定落實鼠疫防治和疫情應急處理經費,確保鼠疫防治和應急處理工作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