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山煤礦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15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69099
2022-09-02
15頁
21.47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化工煤礦工程公司重大危險源事故管理制度措施應急預案
1、目錄一、總則.3(一)編制目的.3(二)編制依據.3(三)工作原則.3(四)重大危險源災害事件.3(五)適用范圍.4 二、基本情況.4 三、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及其職責.5(一)指揮機構及其職責.5(二)應急救援辦公室及其職責.6(三)應急救援專項行動組.7 四、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程序.10(一)匯報內容.10(二)匯報程序.10(三)應急等級.10(五)應急恢復.12(六)應急結束.12(七)應急處置原則.13 五、應急救援保障措施.13(一)應急救援隊伍保障.13(二)應急物資設備保障.13(三)應急經費保障.14(四)應急通信保障.14 六、應急防范措施.14 七、應急獎懲措施.15 一、總則2、(一)編制目的為及時有效預防和應對煤礦可能發生的重大危險源災害事件,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快速、科學、高效、有序地組織開展事件應對和搶險救災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特編制“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二)編制依據依據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條例,制定本預案。(三)工作原則以人為本、生命至上;預防為主、有領導、分效應對;統一級負責;依法規范、加強管理;快速反應、協調應對;依靠科技、提高素3、質。(四)重大危險源災害事件重大危險源災害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可能造成大量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生態環境破壞,影響和威脅煤礦生產和公共安全的緊急事件。主要包括煤礦井下瓦斯、煤塵爆炸,冒頂、水災、火災,沖擊地壓、運輸提升、機電災害,建筑工程、公共場所、企業發類生的各重大安全事故,造成重大影響和損失的供水、供電、供油和供氣以及通訊、信息網絡、特種設備等安全事故等,重大交通事故等。我礦經過內蒙古礦山安全與職業危害檢測檢驗中心為低瓦斯礦井,但是按照高瓦斯礦井進行管理。(五)適用范圍本應急預案適用煤礦發生的重大危險源事件。二、基本情況烏海市烏化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煤礦位于桌子山煤田白云烏素礦區西南部。行政4、隸屬烏海市海南區巴音陶亥鎮,地理坐標為東經10655301065725,北緯 392308392446。井田面積 3.385km2,由于該地區煤炭資源的大力開發,區域內鐵路、公路網比較發達,109國道距礦區約 2km,距海拉線拉僧廟火車站3.5km。白云烏素礦區地處桌子山背斜中南部傾沒端,構造復雜,受剝蝕影響,沖溝發育,地勢起伏顯著;北部為寬緩的河谷、洼地,南部為巖石裸露的低山丘陵。井田位于其南部,為高度不大的低中山丘陵高原地貌,海拔12741315m。桌子山煤田北起千里山之北部,南至雀兒溝以南。南北長近100km,東西寬約 525km,總面積約300km2。煤田東西兩側之桌子山、崗德爾山呈南5、北向延伸,構成中高山地。煤田內地形以寬谷洼地為主,其間山丘起伏,階地發育。其總體地形呈東高西低,溝谷發育。受地形影響,水流由東向西注入黃河。各溝谷均為季節性逕流,平時干涸無水,雨季山洪暴發,可形成洪流,歷時短,雨后數小時即近于干涸。黃河為煤田附近的唯一地表水體,水位標高平均 1065m,比煤田標高低200m左右。煤田與黃河之間賦存著巨厚的隔水巖層,因此黃河與煤田無直接水力聯系。根據區域水文地質資料,桌子山煤田水文地質特征詳見表1-2-4,桌子山煤田水文地質特征表。本礦井屬低瓦斯礦井;煤塵具有爆炸危險性;煤具有自燃傾向,根據相鄰煤礦資料表明,自燃發火期為6 個月。三、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及其職責(一6、)指揮機構及其職責總 指 揮(礦長):呂繼保副總指揮(總工):高軍(生產礦長):馬士忠(安全副礦長):李守福(安全副總):張占元成員:朱俊松、嚴文琳、馮光明、陳永祥、張美全、付鐵聚、唐為海、韓建忠。指揮部下應急救援辦公室。指揮部職責:1、分析判斷事故、事件或災情的受影響區域、危害程度,確定相應警報級別、應急救援級別。2、決定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組織、指揮、協調各應急反應組織進行應急救援行動。3、批準成立現場搶救指揮部,研究確定現場搶救方案或現場預案。4、報告上級機關,與地方政府應急組織或機構進行聯系,通報事故、事件或災害情況。5、評估事態發展程度,決定升高或降低警報級別、應急救援級別。6、根據事7、態發展,決定請求外部援助。7、監督應急操作人員的行動,保證現場搶救和現場以外其它人員的安全。8、決定救援人員、員工、家屬從事故區域撤離,決定請求地方政府組織周邊群眾從事故受影響區域撤離。9、協調物資、設備、醫療、通訊、后勤等方面的關系以支持反應組織。10、適時發布公告,將事故的原因、責任公布社會。11、宣布應急恢復、應急結束。12、決定煤礦各類事故應急救援演練,監督各管理項目事故應急演練。(二)應急救援辦公室及其職責指揮部下設應急救援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煤礦調度室,是指揮部直屬常設機構,主要行使應急救援實施過程中的信息收集和協調指揮職能。辦公室主任:陳永祥辦公室成員:張美全、付鐵聚、唐為海、韓建8、忠。聯系電話:應急救援電話:辦公室職責:1、負責牽頭組織編制、會審、修訂應急救援預案。2、承接單位事故、事件或災情報告,請示總指揮啟動應急救援預案。3、負責通知總指揮部成員和各專業組人員到應急指揮部集合。4、傳達指揮部下達的各項命令,通知搶險救災人員趕赴現場。5、在事故搶救過程中,負責各專業組的碰頭會,協調各專業組、各成員單位的搶險救援工作。6、組織、協調、應對求援等有關事宜,負責事故的上報。7、落實上級有關指示和批示,對內通報事故搶救進展情況,并做好相關記錄。8、組織分公司管理的各項目各類事故應急預案演練,監督各單位事故應急演練。(三)應急救援專項行動組1、搶險救援組組長:礦長副組長:總工程9、師、安全礦長、生產礦長、安全副總成員:機電礦長、運輸副總、礦長助理、馮光明、張美全、付鐵聚、唐為海、韓建忠。職責:1)負責組織編制及審查應急救援預案。2)負責下達命令啟動公司專項應急預案。3)對現場情況進行偵察、評估,協同現場救援,協助總指揮制定救援方案。4)組織一切力量嚴格按照救援方案實施現場搶救。5)控制事故現場,協調、指揮現場各應急隊伍。6)監督應急人員執行有效的應急操作,保證應急人員的安全。7)協助事故后的現場清除和恢復工作。2、技術組組長:總工程師副組長:技術部部長成員:馮光明、張美全、付鐵聚、唐為海、韓建忠。職責:1)協同現場總指揮制定搶救方案及安全措施。2)對搶救過程中遇到的技術10、難題及時給予技術指導,并協助現場總指揮及時修改、補充搶救方案。3)辦公室協同現場指揮部制定應急結束后的恢復計劃。3、供電通訊保障組組長:馬士忠副組長:朱俊松成員:王飛、馮光明、張美全、付鐵聚、唐為海、韓建忠。職責:1)負責現場照明線路、設施的搶修,保證事故搶救用電。2)負責組織通訊線路設施的搶修,保證通訊暢通。3)按總指揮部命令報警,恢復供電或切斷電源、安裝救援用機電設備等。4、物資供應保障組組長:馬士忠副組長:嚴文琳、陳永祥、白永明、成員:于立軍、海根鎖、路明遠職責:1)負責搶救物資的供應,保證搶救物資及時到位。2)保證搶救資金及時到位。5、后勤保障組組長:陳永祥副組長:張澤峰成員:馮光明、11、張美全、付鐵聚、唐為海、韓建忠。職責:1)負責現場傷員的緊急救治工作。2)負責聯系外部醫院支持。3)負責搶救人員的生活、后勤保障工作。4)負責對環境進行監測、評估,制定環境修復方案并組織實施。5)負責交通疏導,交通管制,確保運送搶救物資及人員的暢通。6)協助對現場及周圍人員防護指導,協助組織人員安全疏散或轉移。6、事故調查組組長:(礦長)呂繼保副組長:(總工程師)高軍成員:馮光明、張美全、付鐵聚、唐為海、韓建忠。職責:1)協助和配合上級有關部門對重特大事故進行現場勘察、調查取證。2)協助和配合上級有關部門對重特大事故進行調查分析。3)協助和配合上級有關部門對重特大事故進行處理。7、后勤服務及善12、后處理組組長:(礦長助理)陳永祥副組長:張澤峰成員:馮光明、張美全、付鐵聚、唐為海。職責:1)保持正常的生活秩序,妥善安排好受災群眾的生活。2)做好搶險救災的后勤保障工作,負責安排增援人員的飲食和休息。3)組織對傷亡人員的處置和身份確認。4)督促、指導事故單位及時通知傷亡人員家屬。5)落實用于接待傷亡人員家屬的車輛和住宿,做好相應的接待和安撫解釋工作,并及時向總指揮部報告善后處理的動態。四、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程序(一)匯報內容發生重特大事故、事件或災情后,現場人員及事故單位要立即向分公司應急指揮部報告基本情況,最遲不得超過30 分鐘。應急處置過程中,還要及時續報事件動態、搶險救災等有關情況。1、13、事故發生的單位、時間、地點;2、事故的簡要經過、傷害程度、傷亡人數、涉及范圍;3、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4、事故發生后當前已采取的措施及事故的搶險救災情況等,必要時附事故現場簡圖。(二)匯報程序煤礦應急指揮部工作人員在接(聽)到現場人員或事故單位“重特大事故”報告(匯報)后,要做好事故的詳細記錄,并立即向礦應急指揮部領導、應急指揮部當日值班領導及辦公室負責人匯報。(三)應急等級1、為有效處置突發重大危險源事件,依據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圍、影響力大小、人員及財產損失等情況,由高到低劃分為特別重大(一級)、重大(二級)、較大(三級)四個級別。1)特別重大突發重大危險源事件(一級):是指突14、然發生,事態非常復雜,對企業公共安全、政治穩定和社會經濟秩序帶來嚴重危害或威脅,已經或可能造成特別重大人員傷亡、特別重大財產損失或重大生態環境破壞,需要政府和集團公司統一組織協調,調度各方面資源和力量進行應急處置的緊急事件。2)重大突發重大危險源事件(二級):指突然發生,事態復雜,對一定區域內的公共安全、政治穩定和社會經濟秩序造成嚴重危害或威脅,已經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重大財產損失或嚴重生態環境破壞,需要政府和集團公司調度多個部門進行聯合處置的緊急事件。3)較大突發重大危險源事件(三級):指突然發生,事態較為復雜,對一定區域內的公共安全、政治穩定和社會經濟秩序造成一定危害或威脅。已經或可能15、造成較大人員傷亡、較大財產損失或生態環境破壞,需要調度多個部門的力量和資源就能夠處置的事件。2、特別重特大突發事故(一級)和重大突發事故(二級):由礦應急救援指揮部報請上一級應急部門,并立即組織專家到現場進行復核確認,啟動相關應急預案。應急救援指揮部領導及相關成員立即趕赴現場,負責事件的具體指揮和救援工作。3、較大突發事故、公共事件(三級):礦應急救援指揮部啟動相關應急預案,相關應急救援指揮部領導及相關救援組成員立即趕赴現場,制定方案,按事故應急預案的程序立即投入搶險救災。(四)應急搶救1、指揮部成員接到事故災害報告后,要迅速趕到應急指揮部,聽取事故簡單情況介紹,接受總指揮命令,分頭開始行動。16、2、應急啟動后,現場救援人員和專家技術組立即趕赴現場確定應急對策,開通信息與通訊網絡,調配救援所需的應急物資。3、迅速成立現場搶救指揮部,現場一切搶救事宜統一由現場搶救指揮部指揮,現場搶救總指揮由事故單位行政一把手(或救護隊負責任)擔任。4、搶險救援組和技術組根據現場情況,協同現場搶救指揮部進行事故初始評估,劃分現場工作區(危險區、緩沖區、安全區),研究制定搶救方案和安全措施。5、救護隊、各專業組按照各自的職能和總指揮的命令及搶救方案進行現場搶救。6、在執行應急救援優先原則的前提下,積極開展人員救助、工程搶險、警戒與交通管制、醫療救護、人群疏散、環境保護、現場監測等工作。7、在事故搶救搶險過程17、中,若事態擴大,搶救力量不足,事故無法得到有效控制,搶救組和現場搶救指揮部要立即向公司總指揮部匯報。8、由指揮部搶救總指揮決定向上級機關求救,請求兄弟單位或政府部門進行增援。9、必要時礦總指揮部可決定組織事故現場周圍人員進行緊急疏散或轉移,或請求地方政府組織周邊群眾進行緊急疏散或轉移。(五)應急恢復1、搶險救援行動完成后,進入臨時應急恢復階段,現場指揮部領導及相關救援組成員要組織現場清理、人員清點和撤離。2、搶救結束后,專家技術組要協助現場指揮部制定恢復生產、生活計劃,由現場指揮部領導組織實施。(六)應急結束應急結束后,礦總指揮部宣布應急結束,應急人員撤回原單位,應急救援部辦公室進行應急總結評18、審。(七)應急處置原則1、先救人、后救助。竭盡全力迅速搶救受傷人員和解救被困人員。2、先排險,后救助。搶救現場貴重物資時一定要先排除險情,保證搶險救災人員的自身安全,不得貿然行動。3、分清事故類別,及時掌握事故現場情況采取相應措施展開救援工作。4、及時疏散現場群眾,引導災民脫離險境,以防發生意外傷害。5、設法控制災情,防止事態擴大,必要時向上級指揮部提出增援請求。五、應急救援保障措施(一)應急救援隊伍保障1、救護隊、消防隊要加強應急訓練和演習,保證在應急情況下能夠及時趕赴事故現場,組織搶救,出色地完成總指揮部交給的搶救任務。2、各項目單位要加強與周邊醫院的聯系,制定應急醫療保障預案,保證各項目19、單位在各種應急情況下能及時有效地救治各種受傷人員。3、安全、技術、通風等部門要對重特大事故搶救、搶險過程進行監督,把好安全關。4、各單位、各部門必須無條件地服從應急指揮部命令,所有參加搶救、搶險的人員要積極主動,服從指揮,遵守紀律,不得推諉扯皮。(二)應急物資設備保障1、供應、機電、辦公室等部門要制定應急物資設備保障預案,保證各單位在各種重特大事故應急搶救搶險中有充足的材料和設備(包括通訊裝備、運輸工具、照明裝置、防護裝備及各種專用設備等)。2、各單位、各部門的搶救物資、設備要按規定的數量配齊配足,加強日常檢查和管理,帳、卡、物一致,不得隨意挪用。3、各單位、各部門的搶救物資在接到救援電話后,20、按應急指揮部要求將所需的物資、設備等,及時送到指定地點。(三)應急經費保障1、供應部門做好應急救援專項費用計劃,財務部門要建立專項應急科目,保證應急管理運行中各項活動的開支。2、辦公室、財務等部門必須保證本單位發生重特大事故時有足夠的應急救援資金,能夠配備必要的應急物資和裝備。(四)應急通信保障1、單位機電部門要制定本單位應急通信支持保障措施,保證在各種應急情況下都能夠通信暢通,信息傳遞及時。2、公司應急指揮部成員要配備完好的通訊工具,并始終保持在工作狀態,在接到通知后,要立即趕赴指定地點。六、應急防范措施1、嚴格執行有關法規、法令、操作規程、標準、安全管理制度,規范行為,杜絕蠻干。2、建立健21、全各項規章制度,努力提高現場管理水平。3、明確崗位責任制,各負其責,齊抓共管,不留死角,形成處處有人管,事事有人抓的良好局面。4、做好職工的政治思想工作,加強職業道德教育,遵章守紀。5、大力宣傳“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利用多種形式積極開展安全教育活動,強化職工安全意識,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從思想上防止事故發生。6、定期組織人員進行安全檢查,及時處理問題,排除隱患,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7、加大現場考核力度,嚴明獎懲辦法,教育員工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8、定期組織員工進行技術培訓和業務技術交流,加強學習,提高業務素質,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9、及時保質保量地建(構)筑各類安全防御工程(設施)。10、合理使用、定期維護和檢修各類設備(施),將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11、各單位要根據實際情況,圈定危險目標,提示警戒標志,做好預測預報和日常管理工作。12、在可能發生事故的地方配置好相應的搶險救災器械和設備。七、應急獎懲措施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工作實行責任追究制。對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和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