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高速鐵路土建工程基床表層級配碎石施工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69280
2022-09-02
15頁
137.04KB
1、京滬高速鐵路土建工程五標段基床表層級配碎石施工方案編制:審核:批準:中鐵三局京滬高速鐵路土建工程五標段項目經理部2010年3月目 錄1.編制依據12.工程概況13.施工方案23.1施工準備23.2施工方案33.3施工工藝及方法33.4質量控制標準74.質量控制措施85.附件115.1主要施工機械設備、測量儀器使用計劃表115.2基床表層施工人員配備11基床表層級配碎石施工方案1.編制依據1.1客運專線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鐵建設2005160號;1.2客運專線鐵路路基工程施工技術指南(TZ212-2005);1.3客運專線基床表層級配碎石暫行技術條件(科技基2005101號)1.4關2、于基床表層施工注意事項和要求的通知(京滬總指工20107號)1.5高速鐵路設計規范(試行)(TB10621-2009);1.6鐵路工程土工試驗規程 (TB10102-2004)1.7新建鐵路北京至上海高速鐵路徐州至上海段路基工程設計施工圖(土建五標段);1.8新建鐵路北京至上海高速鐵路徐州至上海段施工圖路基工程設計與施工參考圖集;1.9京滬高速鐵路路基施工實施細則。2.工程概況京滬高速鐵路土建工程五標段路基長42.230km。基床表層中線處設計厚度0.4m,路面總寬13.6m。一般地段基床表層采用級配碎石填筑,過渡段基床表層采用級配碎石+5%水泥填筑。路基施工斷面形式如下圖。3.施工方案3.13、施工準備3.1.1技術準備(1)級配碎石原材料已檢驗、試驗合格。(2)施工方案編制、審核、審批已完成。(3)現場對標高及中線、邊線的測量放樣完成,基床底層頂面報請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4)技術交底書已編制并下達。3.1.2機械設備(1)主要機械設備:20t壓路機、小型打夯機、攤鋪機、平地機、水車、自卸汽車等已到位,并調試完畢。(2)主要測量檢測設備:全站儀、水準儀、K30、灌砂筒、Evd、Ev2 、3m直尺、鋼尺、塞尺等。(3)一般機具:鐵拐、3mm直徑鋼絲繩、緊線器等。3.1.3作業條件(1)級配碎石的下承層表面平整、堅實,并驗收合格。檢測項目包括壓實度、平整度、縱段高程、中線偏差、寬度、橫4、坡度等。(2)運輸、攤鋪、碾壓等設備及施工人員已就位;拌和及攤鋪設備已調試運轉良好。(3)施工現場運輸道路暢通。3.2施工方案基床表層級配碎石采用場拌法加工,填筑采用平地機或攤鋪機分兩層橫向全幅攤鋪,按驗收基床底層、攪拌運輸、攤鋪碾壓、檢測修整 “四區段”和拌和、運輸、攤鋪、碾壓、檢測試驗、修整養護 “六流程”的施工工藝組織施工。3.3施工工藝及方法3.3.1級配碎石施工工藝流程圖驗收基床底層區段攪拌運輸區段攤鋪碾壓區段檢測修整階段測量放樣檢驗修整基床底層拌合運輸碾壓修整養護攤鋪檢測試驗3.3.2施工方法(1)測量放線在現有路基面上恢復中線及邊線,每10m設標志樁,標示出填筑高程。攤鋪作業時,5、每10m設置一鐵拐,并依據攤鋪厚度測設鐵拐頂標高,根據鐵拐標高掛鋼絲繩控制縱向標高。5.1m5.1m控制樁控制樁控制樁(2)級配碎石拌合級配碎石選用石質較好,無風化,無雜質的石料,經破碎篩選而成?;脖韺蛹壟渌槭牧郊壟鋺舷卤淼囊幎?。其不均勻系數Cu不得小于15,0.02mm以下顆粒質量百分率不得大于3%。方孔篩孔邊長(mm)0.10.51.77.122.431.545篩質量百分率(%)01173213464175679180100100級配碎石在正式拌制之前,應先調試拌和設備,使混合料的顆粒組成、級配和含水量都能達到規定的要求,然后分兩步進行混和料的拌制。不加水進行混合料的試拌,對拌和6、的混合料進行篩分檢測,調整拌和設備,使混合料級配符合規定要求,當原材料發生變化時,應重新調試拌合設備。混合料級配符合規定后,加水進行試拌,測定含水量,并達到設計要求。如果天氣氣溫較高,則應提高含水量12%,以補充混合料在運輸和攤鋪過程中的水分散失。級配碎石采用WCZ-500型拌和機集中拌制,每小時生產能力為500噸(188立方)。配合比選定時,混合料的篩分結果必須在級配范圍內,通過擊實試驗得出級配碎石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根據選擇的攤鋪和壓實機械及生產的混合料,進行現場填筑壓實工藝試驗,確定合理的配合比、施工含水率范圍。(3)運輸1)級配碎石由級配碎石站集中拌制,自卸汽車運輸,裝車時控制每7、車料的數量基本相等。裝車順序為:中間-前面-后面,使混合料在裝車時不致產生離析。并保證足夠的運輸車輛,確保攤鋪作業時能夠不間斷的連續攤鋪。車輛運輸過程中用防水蓬布覆蓋。2)根據攤鋪寬度、厚度計算各段需要的集料數量。(4)基床表層第一層級配碎石施工基床表層第一層級配碎石全幅12.6m寬度范圍采用平地機進行施工,人工對接觸網基礎附近局部進行攤鋪整平。級配碎石運到施工現場卸料后及時用平地機將混合料攤鋪均勻,平地機攤鋪的虛鋪系數按1.35進行控制,攤鋪時嚴格按照掛設好的標高線進行控制,表面應保證平整。按測放的標高控制樁和橫坡,全幅進行人工精細整型,在整型過程中消除粗細集料離析現象。攤鋪完畢后,壓路機立8、即進行碾壓,中間部分采用20t壓路機碾壓,靠接觸網基礎兩側0.31.0m范圍采用小型打夯機進行壓實。按照試驗段數據確定碾壓遍數,一般情況為先靜壓2遍,再弱振碾壓2遍,強振碾壓2遍,終壓時弱振碾壓1遍再靜壓1遍,使表面無明顯輪跡。碾壓由兩側路肩開始向路中心碾壓。碾壓時,縱向行與行之間的搭接不小于40cm。后輪壓完路面全寬時,即為一遍。壓路機的碾壓速度宜先慢后快,頭兩遍采用1.51.7km/h,之后采用2.02.5km/h,路面的兩側應多壓23遍。嚴禁壓路機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調頭或急剎車。碾壓完畢后,已施工的基床表層禁止任何重型車輛通行,防止表層擾動破壞。完工后,及時覆蓋灑水養護7天。(9、5)直線路基基床表層第二層攤鋪施工直線路基基床表層第二層施工時首先應對第一層進行壓實質量檢測,合格后方進行第二層施工。第二層施工時兩接觸網基礎內側10.2m范圍采用攤鋪機攤鋪,攤鋪機虛鋪系數按1.40控制;外側寬度1.2m范圍采用平地機配合人工進行攤鋪作業,虛鋪系數按1.30控制。詳細攤鋪斷面見下圖。1)外側部分采用人工配合平地機布料整平卸料后及時用平地機將混合料攤鋪均勻,表面應保證平整。人工將拌和均勻的混合料按規定的橫坡進行整平和整型,在整型過程中,應注意消除粗細集料離析現象。2)攤鋪機攤鋪攤鋪機就位后,技術人員根據兩側鋼絲標高,測放第一臺攤鋪機中線導梁高度。具體方法為:用線繩掛到兩側鋼絲上10、,導梁頂面高度調整到高出線繩2.5厘米。運料汽車在攤鋪機前10-30cm處停住,不得撞擊攤鋪機。卸料過程中汽車掛空擋,靠攤鋪機推動前進,以確保攤鋪層的平整度。第一臺攤鋪機操作手根據導梁和鋼絲調整電腦后,進行攤鋪。第二臺攤鋪機在第一臺行走6-8米后,根據第一臺攤鋪面和鋼絲調整電腦后,開始攤鋪。兩臺攤鋪機間距不大于10米。攤鋪機行走速度控制在1.4-1.6米分鐘。攤鋪機起步后,測量、質檢人員要立即檢測高程、橫坡和厚度,并及時進行調試。施工過程中攤鋪機不得隨意變速、停機,保持攤鋪的連續性和均速性。兩側4.125m5.1m范圍由于坡度不一樣,人工按標高及坡度進行處理。局部表面不平整,要灑水補平并補壓,11、使其外形質量達到設計要求。攤鋪時混合料的含水量宜高于最佳含水量約1%,以補償攤鋪及碾壓過程中的水分損失。在攤鋪機后面設專人消除粗細集料離析現象,特別是粗集料窩或粗集料帶應該鏟除,并用新混合料填補或補充細混合料并拌和均勻。(6)曲線路基基床表層第二層攤鋪施工由于曲線路基基床表層變坡點較多、斷面較復雜,不便于采用攤鋪機進行攤鋪作業,因此采用平地機及人工配合進行施工。施工時要在變坡點分別掛設標高控制線,即按照攤鋪斷面應掛設6條標高控制線,掛線時每10m設一鐵拐控制標高,同時防止鋼絲繩塌腰。卸料后及時用平地機將混合料攤鋪均勻,表面應保證平整,曲線路基基床表層第二層施工時虛鋪系數按照1.35進行控制。平12、地機攤鋪平整后,人工將拌和均勻的混合料按掛設好的標高線及橫坡進行整平和整型,在整型過程中,應注意消除粗細集料離析現象。整型過程中要根據掛好的標高線進行橫坡的復核測量,整型完成后再進行一次全斷面的標高復核,確認無誤后進行碾壓。(7)碾壓攤鋪完成40米后開始碾壓,碾壓時壓路機從由兩側向中心碾壓;碾壓時縱向搭接長度不小于2.0m,縱向行與行之間的輪跡重疊不小于0.4m。先靜壓2遍,再弱振2遍、強振2遍、弱振1遍,最后再靜壓1遍對表面平整收光。振動碾壓的遍數一般不應超過6遍,否則將會破壞級配碎石的結構,所以尤其要注意強振的碾壓遍數。后輪壓完路面全寬時,即為一遍。壓路機的碾壓速度宜先慢后快,頭兩遍采用113、.51.7km/h,之后采用2.02.5km/h,路面的兩側應多壓23遍??拷佑|網基礎兩側0.31.0m范圍采用小型打夯機進行壓實。嚴禁壓路機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調頭或急剎車。(8)接縫的處理如當天作業段未完成,工作縫做成橫向接縫。下次施工前現將未經壓實的混合料鏟除,再將已碾壓密實且高程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一橫向(與路面垂直)向下的斷面,然后再攤鋪新的混合料。(9)養護已施工的基床表層禁止任何車輛通行,防止表層擾動破壞。完工后,及時覆蓋灑水養護7天。3.4質量控制標準3.4.1原材料質量控制標準(1)基床表層所用級配碎石的種類、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且其粒徑、級配符合鐵道部現行客運專線基床14、表層級配碎石暫行技術條件的規定。檢驗數量:施工單位每2000m3抽樣檢驗1次顆粒級配、顆粒密度、黏土團及其他雜質含量、大于22.4mm的粗顆粒中帶有破碎面的顆粒含量。檢驗方法:在料場抽樣進行室內試驗,并在每層的填筑過程中目測檢測級配有無明顯變化。(2)過渡段基床表層級配碎石中水泥摻加劑量允許偏差為試驗配合比的0+1.0%。檢驗數量:施工單位沒過渡段每層抽樣檢驗3處(左、中、右各處)。檢驗方法:滴定法檢測。3.4.基床表層壓實標準基床表層級配碎石壓實標準表項 目地基系數K30(Mpa/m)壓實系數K動態變形模量Evd(Mpa)變形模量Ev2(Mpa)級配碎石壓實標準1900.9755120基床表15、層級配碎石的壓實質量采用壓實系數K、地基系數K30、動態變形模量Evd和變形模量Ev2四項指標控制。檢驗數量:沿線路縱向每100m每壓實層抽樣檢驗壓實系數K、動態變形模量Evd各6點,其中:左右距路肩邊線1.5m處各2點,路基中部2點;抽樣檢驗地基系數K30 和變形模量Ev2各 4點,其中:左右距路肩邊線1.5m處各1點,路基中部2點。檢驗方法:按鐵路工程土工試驗規程(TB10102-2004)規定的試驗方法檢驗。3.4.基床表層填筑厚度、表面中線高程、路肩高程、中線至路肩邊緣距離、寬度、橫坡、平整度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應符合下表規定。序號檢驗項目允許偏差檢驗數量檢驗方法1厚度-20mm沿線路縱16、向每100m抽樣檢驗3點水準儀測量2中線高程10mm沿線路縱向每100m抽樣檢驗5點水準儀測量3路肩高程10mm沿線路縱向每100m抽樣檢驗5點水準儀測量4中線至路肩邊緣距離+20mm0mm沿線路縱向每100m抽樣檢驗5點尺量5寬度不小于設計值沿線路縱向每100m抽樣檢驗5點尺量6橫坡0.5%沿線路縱向每100m抽樣檢驗5個斷面尺量7平整度不大于10mm沿線路縱向每100m抽樣檢驗10點2.5m直尺量測基床表層填筑厚度、高程、寬度等的允許偏差、檢驗數量及檢驗方法表4.質量控制措施4.1原材料控制(1)控制骨料質量是從源頭把關。拌和站建立骨料進廠驗收制度,拒收不合格的骨料。對進場的骨料嚴格按按設17、計的規格粒級分隔堆放,細骨料專門覆蓋防雨淋。(2)施工前,對骨料的顆粒級配、相對密度、壓碎值、含水量等各項技術指標及混合料組成進行試驗檢測,符合設計要求后方開盤拌和。(3)在粒徑大于22.4mm的顆粒中帶有破碎面的顆粒所占的質量百分率不小于30%。為保證基床表層級配碎石的力學性能,篩孔邊長7.1mm的過篩百分率不高于48%。粒徑小于0.075mm的顆粒按照低于8%控制。(4)級配碎石粒徑大于1.7mm顆粒的洛杉磯磨耗率不大于30%,硫酸鈉溶液浸泡損失率不大于6%。粒徑小于0.5mm的顆粒的液限不大于25%,塑性指數小于6。不得含有黏土及其他雜質。(5)確保施工時的級配與室內實驗的級配相符,這是18、保證混合料質量的關鍵。施工過程中進場抽檢集料級配曲線,有變化時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調整。(6)水泥采用指定的水泥,同一產地、品種、規格且連續進場的水泥,袋裝水泥200t為一批,當不足200t時也按一批計,進行原材料檢驗。4.2拌和廠拌和控制(1)混合料的拌制質量是保證基床表層施工質量的基礎,是至關重要的環節。在每次開盤前,均對級配碎石站的電子秤進行復核,沒有明顯異常后方開盤。(2)拌和過程中經常注意集料含水量的控制,在夏季晴朗天氣時拌和時含水量適當偏大,在陰雨天或晚上拌和時加水量適當減少,保證集料在最佳含水量控制范圍內。(3)拌和好的料堆放不能過長,當天拌成的混合料必須當天鋪筑完畢,以免含水量發生19、變化。4.3 集料運輸混合料拌制完成后,盡快運到鋪筑現場,車上的混合料采用帆布覆蓋,減少水分損失。攤鋪前,將基床底層清掃干凈,充分灑水濕潤,并始終保持下承層表面處于濕潤狀態。6.4集料攤鋪碾壓控制(1)每10m間距恢復中樁、邊樁。平地機或攤鋪機攤鋪、粗平后,立即檢測中樁、邊樁松鋪高程,現場標記相差值,供人工及時修正,現場用2.5m直尺隨時抽檢平整度。填筑寬度大于設計寬度30cm以保證路肩壓實質量。(2)含水量的控制級配碎石只有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條件下才能達到最佳壓實效果,因此現場碾壓應嚴格控制含水量?,F場級配碎石攤鋪后,應該及時碾壓,延長碾壓時間會使級配碎石水分蒸發,材料干硬、固結,不利于進一步20、碾壓。如果含水量偏低,應根據情況以噴霧式灑水車適當灑水,使級配碎石在最佳含水量下進行碾壓,使其達到要求的壓實度。如果含水量過高,可用平地機等設備翻曬,待其干到接近最佳含水量時,再進行碾壓。(3)集料碾壓過程中及時對標高、橫坡進行檢測、調整。(4)碾壓過程中應保持混合料表面始終濕潤。如水分蒸發過快,應及時補灑少量的水,但嚴禁灑大水碾壓。施工中應盡量減少橫縫、調頭,避免縱縫。(5)施工時自卸汽車傾倒速度要慢,應使混合料緩緩落下,若在攤鋪時局部有粗細集料離析嚴重時,應更換材料或按照設計配比,篩分摻拌,以消除因離析造成的基層強度降低。4.5基層養生每一段路基碾壓完成并經壓實度檢查合格后,及時進行養生。21、采用灑水車灑水養護,基層的養生期一般為7d,但鋪完路段24h內禁止車輛行走。每天灑水的次數應視氣候條件而定,原則是在整個養生期間應始終保持基層表面潮濕。目前環境氣溫較低,填筑完成后設專人用土工布、棉被及篷布覆蓋保溫養生,養生應不小于3天。4.6接觸網位置壓路機不能碾壓,采用打夯機人工夯實,達到驗標要求。4.7檢查下承層是否符合設計要求。不符合基床檢驗標準要求的,必須進行處理,達到要求后,才能在下承層上鋪設表層級配碎石。4.8下承層檢驗合格后,放置時間不宜過長。放置時間過長時,應用壓路機進行碾壓檢驗。如發現下承層表層松散、應適當灑水。發生“彈簧”現象時,采用挖開晾曬、換填等措施進行處理。4.9基22、床表層級配碎石與下部填土之間應符合D154d85的要求。4.10應防止施工縫處銜接不平順,施工作業段之間的橫縫銜接應認真處理,在碾壓時預留5m10m不壓,待下一個施工段一起碾壓。對于縱縫,預留300mm與下一幅搭接,一起碾壓。4.11各區段或流程內嚴禁幾種作業交叉進行。4.12路基面沉降監測樁在填筑過程中進行埋設,沉降觀測元器件的及時保護,在沉降板的周圍設置保護架,插彩旗等防護措施。5.附件5.1主要施工機械設備、測量儀器使用計劃表序號機械/儀器名稱型號數量備注1攤鋪機WTB750022自卸汽車20t83壓路機20t24平地機PY15015穩定土拌合站WCBD500B16小型壓路機27灑水車18徠卡TC70219Trimble電子水準儀DINI03110水準儀蘇光15.2基床表層施工人員配備序號職務配置人數工作范圍1施工負責人1施工全面協調2技術負責人1攤鋪方案制定3現場負責人1現場施工組織4材料負責人1材料購進5試驗人員4工程試驗6安質負責人1工程質量安全檢查7現場技術人員2施工技術管理8現場施工員2現場施工安排9現場測量人員2高程、平面控制10現場沉降觀測人員3沉降元器件埋設、觀測、數據整理11施工勞力16負責配合平地機攤鋪兩側級配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