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北京至張家口鐵路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1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69329
2022-09-02
11頁
64.95KB
1、.新建北京至張家口鐵路JZSG-4標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編制:審核:審批:二一六年六月.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1、總則 1.1.編制目的為加強和規范新建京張鐵路四標項目部梁場建設過程中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工作的管理,提高梁場處置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環境污染突發事件及其造成的損失,維護梁場內穩定,保障公眾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保護環境,促進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1.2.編制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家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河北省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及相關的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預案。1.3.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應對2、新建京張鐵路四標項目部懷來制梁場范圍內發生的臨時用地恢復,水土流失控制,施工噪聲、揚塵控制及施工揚塵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控制和施工固體廢棄物管理等各類事件應急響應,指導各施工隊突發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應對工作。l.4.工作原則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提高政府社會管理水平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1)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加強對環境事件危險源的監測、監控并實施監督管理,建立環境事件風險防范體系,積極預防、及時控制、消除隱患,提高環境事件防范和處理能力,盡可能地避免或減少突發環境事件的發生,消除或減輕環境事件造成的中長期影響,最3、大程度地保障公眾健康,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2)堅持統一領導,分類管理,屬地為主,分級響應。在十八局項目部的統一領導下,加強各施工隊之間協同與合作,提高快速反應能力。針對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環境污染、生態危害的特點,實行分類管理,充分發揮專業部門優勢,使采取的措施與突發環境事件造成的危害范圍和社會影響相適應。充分發揮各施工隊環保協調部職能作用,堅持屬地為主,實行分級響應。(3)堅持平戰結合,專兼結合,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積極做好應對突發環境事件的思想準備、物資準備、技術準備、工作準備,加強培訓,充分利用現有人員、設備等應急力量,發揮出各工區快速反應、及時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2、組織機構與職責4、新建京張鐵路四標項目部懷來制梁場突發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應急處置體系由應急領導機構、專家組、環保協調部、物資部組成。2.1.領導機構成立新建京張鐵路四標項目部懷來制梁場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領導小組,負責領導、組織和協調梁場內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作。主.管項目經理高福忠任組長,副經理高云龍,安全總監車天航任副組長,馬占領王延泰魏其庚張秋劉金濤熊文章鄧昌盛等各科室主要負責人及各施工隊隊長為成員。懷來制梁場環境污染應急管理小組在十八局新建京張鐵路四標項目部環境污染應急管理領導小組總指揮部領導下,由梁場應急小組組長任現場臨時指揮,副組長任臨時副指揮,開展工作。主要負責懷來制梁場應急小組的日常工作;遇到重5、大突發事件時,及時了解情況,向新建京張鐵路四標指揮部和新建京張鐵路四標監理組報告并提出處理建議;按照新建京張鐵路四標指揮部和監理組下達的命令和指示,組織協調、落實梁場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作。2.2.各成員部門職責懷來制梁場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領導小組負責梁場污染源的監督和控制,做好應急保障工作,并及時上報管段內的環境保護情況。專家組為應急領導小組的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做好參謀,并參與和指導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環保協調部主要負責協調處理突發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并督促梁場環境污染源進行監督和控制;物資設備部負責處理突發事件所需的機械設備,保證處理事件過程中的物資保證;各施工隊隊長主要負責各管段內污6、染源的監督和控制,并及時上報管段內的環境保護情況。3、施工過程中環保工作的重點及控制措施噪聲與振動控制,節約用地及臨時用地恢復,水土流失控制,施工噪聲、揚塵控制及施工揚塵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控制和施工固體廢.棄物管理等。3.1水污染的防治施工現場廢水和固體廢物隨水流流入水體部分,包括泥漿、水泥、油漆、各種油類、混凝土外加劑、重金屬、酸堿鹽、非金屬無機毒物等,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來源。樁基施工及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廢水和廢物會侵蝕深層地基的清潔水源;混凝土的生產、運輸、澆筑產生的污染,施工機械設備產生的污染,勞動力高度集中產生的污染,以及其它相關配套設施產生的污染將對水源產生較大影響。在施工中7、采取挖溝截流、匯水沉淀等有效措施,保護水源及所處水系不受污染。施工現場攪拌站廢水,樁基修建時的泥漿水和施工機械油污。我們將充分利用沉淀水用于工地灑水降塵。現場存放油料的地面進行防滲處理,采用防滲混凝土地面、鋪防油氈等措施。在使用過程中,采取防止油料跑、冒、滴、漏的措施,防止土壤或河流受到污染。施工現場的臨時食堂,污水排放設置有效的隔油池,定期清理,防止污染。工地臨時廁所的化糞池采取防滲措施,并盡可能利用既有建筑物內的水沖式廁所,同時做好防蠅、滅蛆工作。化學用品、外加劑等應庫內存放,妥善保管,防止污染環境。禁止將有毒廢棄物作土方回填。加強對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質的監測,配合當地環境監測部門搞好輿論宣8、傳和監督工作,加強對沿線施工廢水的控制,發現新的污染問題及時進行處理,防止水質惡化。3.2 固體廢棄物的處理梁場在施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固體廢棄物,包括建筑碴土、.生活垃圾、廢棄的散裝建筑材料、廢棄的包裝材料、糞便等。固體廢棄物對環境的危害主要表現在侵占土地、污染土壤、污染水源、污染大氣、影響環境衛生,因此在施工中要采取以下措施進行處理。(1)回收利用對建筑碴土可視其情況加以利用;廢鋼可按需要用作金屬原材料;對廢電池等應分散回收,集中處理。(2)減量化處理對固體廢物進行分選、破碎、壓實濃縮、脫水后減少其最終處置量,減低處理成本,降低對環境的污染。在減量化處理過程中,也可采用焚燒、熱解、堆肥等9、技術措施。(3)焚燒處理對于不適合再利用且不宜直接予以填埋處理的廢物,尤其是對受到病菌、病毒污染的物品,采用焚燒進行無害化處理。焚燒處理應使用符合環境要求的處理裝置,注意避免對大氣的二次污染。(4)穩定和固化處理利用水泥、瀝青等膠接材料,將松散的廢物包裹起來,減少廢物的毒性和可遷移性,減少污染。(5)填埋經過無害化、減量化或焚燒處理的廢物殘碴集中到環保部門指定的地點進行填埋處理。填埋場應利用天然或人工屏障,盡量使需處置的廢物與周邊的生態環境隔離,并注意廢物的穩定性和長期安全性。施工現場的生活垃圾,應運至環保部門指定地點集中堆放。3.3 噪音的防治在設備選型時,對本工程使用的機械設備進行詳細的建10、筑聲響評估,選擇低污染或低噪聲設備,并采取消音、隔音、護板等措施降低噪音。.在靠近居民區施工時,機械設備和工藝操作所產生的噪音不得超過有關標準,并符合國家規定的有關規定,否則應采取消聲措施,降低噪音。機械車輛途經居民區地應減速慢行,不鳴喇叭。在比較固定的機械設備附近,修建臨時隔間屏障,減少噪音傳播。在施工期間,適當控制機械布置密度,條件允許時拉開一定距離,避免機械過于集中形成噪音疊加。對鋼筋加工、混凝土拌合場地選擇時,盡量遠離居民區。安排施工人員在高噪音區間作業時,配備勞保用品。3.4 大氣污染的防治梁場制梁工程量大,上場機械設備數量較大,且集中施工;結構物大多采用水泥、粉煤灰等易飛揚物且施工11、機械多以重型機械為主,現場施工將會產生大量的氣體狀態污染物和粒子狀態污染物,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對施工現場的空氣污染進行防治。選擇低污染的機械設備,并安裝空氣污染控制系統。在運輸、儲存水泥、粉煤灰等易飛揚物時,采取覆蓋、密封、灑水,防止和減少揚塵等措施。車輛進出工地不得超限、超速運輸,防止沿途撒漏及產生較大的粉塵。在混凝土拌和站、水泥庫等對環境有重要影響的設施布置時,充分考慮本地區的季節風向,采取遠離居民區并在攪拌站進料倉上安裝除塵裝置,控制粉塵污染。嚴禁在現場焚燒任何廢棄物及有毒廢料(廢機油、廢塑料等)。生活營地使用清潔能源,保證爐灶煙塵符合標準;對施工機械車輛加強維護,以減少廢氣排量;對12、汽油等易揮發物品要密閉存放,并盡量縮短開啟時間。.配備專用灑水車,對施工現場和運輸道路經常進行清掃和灑水濕潤,減少揚塵。拆除舊建筑物時,應采取灑水措施,控制揚塵現象,并將現場垃圾及時清理出現場。3.5 運輸環境的保護措施由于制梁場所需大量物資及大宗設備,為保證施工期間物資設備順利進場,各道路的暢通,我們采取如下措施:在交道口施工運輸時,設立警示牌、車輛限高標志牌,以正確引導人流、車流的行駛方向,并派專人指揮道口交通。施工期間,施工車輛較多,進出場頻繁,造成一些交通壓力,為安全起見,梁場派出協警協助交警疏解交通人流和車流,盡量減少施工對城市交通的干擾。運輸大宗工程材料時,預先與交通管理部門協商,13、確定運輸線路和運輸時間,超長超限構件和大型設備的運輸要安排在夜間進行,以減輕對城市交通造成的壓力。施工便道與地方道路交叉處設置交通疏解員,以確保施工車輛及設備的暢通無阻,杜絕堵車等現象發生。3.6 水土保持措施努力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實行“三同時”制度,加強對施工人員水土保持的教育。嚴格遵守有關水土保持的法規、條例。制定詳細的水土保持施工措施,實行水土保持責任制。施工便道原則上少挖多填,避免對地表植被的擾動及地下層上水的出露,減少對環境的擾動。在基坑頂設擋水埝,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采用水泵排水時,水泵的進出口水管和水泵進行包扎保溫。做好防排水措施,避免基底、坡腳、填層積水。.(5)施工完畢后,對14、取土后的取土場進行平整,必要時需覆蓋,防止荒漠化或水土流失。3.7 臨時工程的使用及恢復箱梁預制場、混凝土拌合站按規劃設置,控制規模,完工后對道路和箱梁預制場、混凝土拌合站進行清理,清理表面硬化層,鑿除樁頭,恢復土原有功能,按照當地環保主管部門的要求進行復耕或綠化,同時修建好排水系統,防止水土流失。生產、生活房屋均采用對環境影響小的拼裝活動房屋,且房屋周圍設通暢的排水系統,并對空地進行綠化,同時對施工場地硬化,減少水土流失和污染。臨時工程的修建避免切割、阻擋地表徑流的排泄,防止在臨時工程附近形成新的積水洼地。4、應急響應施行分級響應機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響應堅持屬地為主的原則,梁場按照有關規定15、全面負責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工作,并報局領導小組和相關部門有關突發環境事件處理進展及處理方案或請求協調支援。5、應急保障 5.1資金保障梁場應急領導小組根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需要,及時給予資金保障,使應急小組能迅速展開。5.2物資保障物資部門提供處理突發事件所需的各種機械設備,保證在發生環境事件時能有效防范對環境的污染和擴散。.5.3通信保障制作梁場應急領導小組、專家組、環保協調部、物資部、各施工隊應急通訊錄,保證手機等通信器材二十四小時暢通,確保本預案啟動時環境應急領導小組和有關部門及現場各應急小分隊間的聯絡暢通。5.4技術保障建立環境安全預警系統,組建專家組,確保在啟動預警前、事件發生后相關16、環境專家能迅速到位,為指揮決策提供服務。建立環境污染源數據庫,建立健全各應急小分隊,隨時投入應急的支援和提供技術支援。6、獎勵與責任追究6.1.獎勵在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作中,有下列事跡之一的施工隊和個人,應給予獎勵:(1)出色完成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任務,成績顯著的;(2)對防止或挽救突發環境事件有功,使國家、集體、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免受或者減少損失的;(3)對事件應急準備與響應提出重大建議,實施效果顯著的;(4)有其他特殊貢獻的。6.2.責任追究在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作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按照有關規定,對有關施工隊和人員視情節和危害后果,報局應急領導小組研究決定.給予懲罰:(1)不認真履行環保法律、法規,而引發環境事件的;(2)不按照規定制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拒絕承擔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準備義務的;(3)不按規定上報、通報突發環境事件真實情況的;(4)拒不執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不服從命令和指揮,或者在事件應急響應時臨陣脫逃的;(5)盜竊、貪污、挪用環境事件應急工作資金、裝備和物資的;(6)阻礙環境事件應急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或者進行破壞活動的;(7)有其他對環境事件應急工作造成危害行為的。6.3.預案管理根據現場施工實際情況,在應急過程中發現存在的問題和出現新的情況,應及時修訂完善本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