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應急預案各崗位人員應急處置卡(16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69368
2022-09-02
16頁
936.51KB
1、精品礦負責人應急處置卡礦負責人應急處置卡.2搶險救援負責人應急處置卡搶險救援負責人應急處置卡.2地面火災事故應急處置卡地面火災事故應急處置卡.3機械傷害事故應急處置卡機械傷害事故應急處置卡.4常見傷害事故應急處置卡常見傷害事故應急處置卡.4電工崗位應急處置卡電工崗位應急處置卡.6電、氣焊工崗位應急處置卡電、氣焊工崗位應急處置卡.7駕駛員崗位應急處置卡駕駛員崗位應急處置卡.9高處墜落應急處置卡高處墜落應急處置卡.10礦井水災事故應急處置卡礦井水災事故應急處置卡.10礦井火災事故應急處置卡礦井火災事故應急處置卡.11瓦斯(煤塵)爆炸事故應急處置卡瓦斯(煤塵)爆炸事故應急處置卡.13頂板事故應急處置2、卡頂板事故應急處置卡.14現場應急處置注意事項現場應急處置注意事項.15可修改編輯精品礦負責人應急處置卡礦負責人應急處置卡 1、接到現場報警后,如造成人員傷亡,在一小時將事故情況內上報所在地縣級以上安監部門。2、當需要啟動應急預案后,第一時間下令啟動預案,到達現場成立應急指揮部,擔任總指揮,通過應急指揮部辦公室通知應急指揮部各成員。3、根據事故情況,結合各應急指揮部成員意見,指揮應急救援工作。4、如判斷企業無法獨立完成救援工作,通過指揮部辦公室向上級部門請求支援。5、在上級部門應急指揮部成立后,向其移交指揮權,介紹事故情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配合開展救援。6、組織重傷以下事故調查處理,撫恤傷亡3、人員,總結應急工作經驗,落實整改措施。搶險救援負責人應急處置卡搶險救援負責人應急處置卡1、接到指揮部辦公室通知后,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參加指揮部,接受總指揮指揮。2、電話通知搶險救災組成員和應急隊伍隊員到達現場或做好應急準備。可修改編輯精品3、協助總指揮制定事故搶險方案。4、在總指揮的指揮下,組織搶險救災組成員和應急隊伍按照應急預案開展事故搶險救援工作。5、當判斷企業層面無法進行救援時,向總指揮提議請求外界支援,并組織人員采取防止事故擴大的冷卻、隔離、轉移重要物資等先期處置工作。6、當外界支援力量到達后,組織人員協助其開展事故救援,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7、事故救援工作結束后,配合開展善后處理和事故4、調查工作。地面火災事故應急處置卡地面火災事故應急處置卡1、發現者立即停止作業并大聲呼喊傳遞事故信息,其他人員電話報告礦調度室。2、直接用滅火器對著火點進行滅火,附近其他人員聞訊提(推)滅火器前來支援,同時對其它未著火的地方進行防護,防止火勢擴大。3、電氣火災必須切斷電源后才能滅火,如果不能確保是否切斷電源,嚴禁使用水滅火。4、若火勢擴大,切斷總電源。上報指揮部對火災現場進行警戒,同時疏散車輛、周邊人員及滅火人員,如有人員傷亡,救出傷員對傷可修改編輯精品員進行現場急救,并及時將傷員轉送醫院。5、搶險人員要穿戴好必要的應急裝備(呼吸器、防護服、相應滅火器),以防止搶險救援人員受到傷害。6、做好現場5、保護等待調查處理。機械傷害事故應急處置卡機械傷害事故應急處置卡1、發現者關閉機械設備(如條件允許進行斷電處理)并高聲呼喊傳遞事故信息,其他人員電話報告礦調度室。2、附近人員對受傷人員實施搶救,并及時將傷員轉送醫院。3、搶險人員要穿戴好必要的應急裝備,以防止搶險救援人員受到傷害。4、搶險過程中,搶險人員應保持通訊聯絡暢通并確定好聯絡信號,在搶險人員撤離前,監護人員不得離開監護崗位。5、做好現場保護等待調查處理。常見傷害事故應急處置卡常見傷害事故應急處置卡 1、輕微損傷(1)立即用消毒劑清洗傷口周圍,但要小心勿觸及傷口。(2)如無消毒藥水,可以用清水洗滌傷口,并用消毒紗布遮蓋傷口。可修改編輯精品(6、3)提醒傷者,若傷口發生紅腫或刺痛時,應看醫生。2、眼睛受傷(1)化學物品入眼,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眼睛。(2)沖洗時須將眼睛張開,使水能流過眼球,最少應沖洗10 分鐘。(3)外物入眼或眼睛被碰傷,用紗布將眼睛輕輕蓋著,送傷者到醫院。3、流血(1)若傷口沒有異物,用消毒紗布包扎傷口,并用手緊壓該處。(2)若傷口有異物,在傷口旁施壓,包扎前放上敷墊來遮蓋傷口包扎,提高并支持受傷部位。(3)如嚴重出血,馬上送往就近的醫院。4、骨折(1)穩定支持受傷部位,不要輕易移動傷者。(2)用木棍和繩索進行固定,用護墊保護傷者。(3)將傷者送往醫院。5、休克(1)使傷者平躺著,將他的頭部靠低,盡量提高并支持他的足7、可修改編輯精品踝。(2)松開傷者的衣鄰及皮帶。(3)切勿給傷者食物、飲料、吸煙,隨便移動傷者。(4)馬上送往就近的醫院。6、處理昏迷的傷者(1)評估傷者反應,輕搖傷者肩膀,大聲清楚向傷者發問,觀察反應程度。(2)發現傷者無反應,清除傷者鼻咽部位分泌物或異物,保持呼吸道暢通。(3)檢查傷者,如出血要馬上止血。(4)使傷者側臥位躺下,馬上送往就近的醫院。7、燒傷(1)燒傷,在傷處澆水 10 分鐘,后用消毒紗布遮蓋傷處。(2)嚴重燒傷,應立刻送傷者到醫院。(3)如無法送其去醫院,應讓其躺下,解開緊束衣物,撥打急救電話。電工崗位應急處置卡 1、風險提示可修改編輯精品(1)觸電。接觸配電設備時,首先用試8、電筆測試設備表面是否帶電,防止觸電。(2)電灼傷。合刀閘、空氣開關未側身,配電部位有故障時會放出電弧光,發生電灼傷。(3)設備燒損或電氣火災。檢查配電設備時,如果各種電器元件接觸部位有氧化腐蝕現象,立即斷電檢查,以防燒損設備或發生電氣火災。2、應急處置(1)發生觸電,立即切斷電源或使人體脫離帶電體,進行現場急救;同時向調度室匯報,送醫院繼續救治。發生電灼傷,停止操作,遠離帶電體,斷開電源,同時向調度室匯報,將傷者送醫院救治。發生電氣火災后,首先設法及時切斷電源,然后進行撲救;如果不能及時切斷電源,可用二氧化碳、干粉滅火器滅火,同時向調度室匯報。電、氣焊工崗位應急處置卡電、氣焊工崗位應急處置卡19、風險提示(1)火災。場地環境等問題,遇明火后容易發生著火事故。(2)觸電或電灼傷。安全防護裝置損壞,拉合電源開關未側身。可修改編輯精品(3)高處墜落。高空焊接時,架子不穩或未系好安全帶。(4)、物體傷害。切割時留下的焊瘤毛刺未清理干凈。(5)、窒息、中毒。在容器內焊接時,操作人員未佩戴防護用具,容易造成人員窒息與中毒。2、應急處置。(1)發生著火后,首先緊急撤離,最大限度的轉移易燃易爆品到安全地點。(2)、發生觸電或電灼傷,立即切斷電源或使人體脫離危險源,同時匯報調度室,進行現場急救后,送醫院繼續救治。(3)、發生燙傷,應立即用大量清潔冷水沖洗,同時匯報調度室,然后送往醫院進行處理。(4)、10、發生高處墜落頭部先著地,嘔吐、昏迷,可能顱腦損傷,立即送醫院搶救;傷者耳鼻出血,嚴禁用手帕、棉花、紗布去堵塞;傷者腰背部先著地,可能脊柱骨折,下肢截癱,不要隨意翻動;順傷員軀干軸線,滾身移至硬擔架或木板床上,取平臥位,運輸過程中注意顛簸;可修改編輯精品發現傷員立即匯報調度室。(5)發生機械傷害,立即停止操作,脫離危險源,采取止血、包扎等現場急救措施,同時匯報調度室;如果傷情較重,立即送醫院救治。(6)發現人員窒息、中毒,要立即將其轉移到通風良好和有新鮮空氣的地方,解開領扣和褲帶,注意保暖及采取心肺復蘇等急救措施,同時匯報調度室,送往醫院救治。駕駛員崗位應急處置卡 1、風險提示(1)交通事故:復11、雜路面的物體、行人以及其它交通工具發生的交通事故,雨、雪、霧特殊天氣帶來的交通事故。(2)機械事故:行車過程中,由于車輛部件老化、異常導致的機械事故。(3)設備機械傷害:修車時由于操作不當而發生的設備傷人事故。(4)環境污染:車輛尾氣的污染,以及各種油品的跑冒滴漏,造成的環境污染。2、應急處置(1)復雜天氣、路面情況下發生事故,保護現場,撥打 110 電可修改編輯精品話報警,同時匯報調度室及總值班礦長。(2)如剎車失靈,觀察車輛周圍情況,利用手剎車、發動機轉速控制車輛速度,減速停車。(3)車輛有機械故障,應緊急剎車,靠邊停穩后,下車處理。高處墜落應急處置卡高處墜落應急處置卡 1、迅速將傷者移至12、安全場地;2、若傷者發生窒息,立即解開衣領,清除口鼻異物;如傷者出血,包扎傷口,有效止血;若傷者骨折、關節傷等立即固定;3、匯報調度室,送醫院救治。礦井水災事故應急處置卡礦井水災事故應急處置卡1、現場作業人員發現涌水時,立即開啟涌水區域附近水泵開關進行排水,并及時匯報跟班隊長和班長。2、跟班隊長到達涌水地點后,及時啟動水災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并迅速將災情匯報給礦調度室。同時,瓦斯員隨時檢查氣體濃度,根據情況判斷是否需要佩戴自救器。3、在水災初期水勢不大,可組織現場人員迅速處置,班長組織人員及時打設沙壩、安設水泵加強排水、清理淤泥。4、若水勢兇猛,現場無法搶救,或將危及人員安全時,跟班隊長應立13、即安排電工切斷工作面生產電源,迅速沿著規定的避災路線和可修改編輯精品安全通道,撤退到上部水平或地面。5、在突水迅猛、水流急速的情況下,現場人員應立即避開出水口和泄水流,躲避到硐室內、拐彎巷道或其他安全地點。如情況緊急來不及轉移躲避時,可抓牢頂梁、立柱或其它固定物體防止被涌水打倒或沖走。6、撤退中,如因冒頂或積水造成巷道堵塞,可尋找其他安全通道出口。在唯一的出口堵塞無法撤退時,應組織好災區避災,等待救援人員的營救,嚴禁盲目潛水等冒險行為。礦井火災事故應急處置卡礦井火災事故應急處置卡1、現場人員發現火災應立即將自救器佩戴好,及時向礦調度室及跟班隊長匯報。2、跟班隊長、班長立即通知全部人員將自救器佩14、戴好,并安排電工切斷工作面生產電源。3、若火勢不大,可直接組織現場人員用水、砂子、干粉、化學滅火器和直接挖去火源等方法滅火。若火災范圍較大或火勢太猛,現場人員無力搶救、自身安全受到威脅時,應迅速戴好自救器撤離災區。4、滅火時要有充分的水量,應先從火源外圍逐漸向火源中心噴射水流,避免高溫火源使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引起爆炸事故,同時防止大量蒸汽和熾熱煤塊拋出傷人。可修改編輯精品5、滅火人員應在火源的上風側滅火,要防止煙氣傷人。滅火時要保持正常通風,并要有暢通的回風通道,以便及時將高溫氣體和蒸汽排出。6、電氣設備著火時,應首先切斷電源,在電源切斷前,只能使用不導電的滅火器材(如沙子、巖粉和干粉滅火器)15、進行滅火。油類火災也禁止用水直接滅火。7、工作面發生火災事故(1)當火勢較小能撲滅時,上風側人員應立即使用消防水源、滅火器等器材滅火,下風側人員應立即穿越火區從上風側參加滅火。(2)當火勢較大無法控制時,上風側人員應立即迎風流方向進入進風巷道。當下風側人員可以穿越火區時,使用水將全身衣物淋濕,防止穿越火區時灼傷;當下風側人員無法穿越時,佩戴自救器撤至工作面切眼再進入進風巷道。8、撤退途中,要隨時注意觀察巷道和風流的變化情況,謹防火風壓可能造成的風流逆轉。9、如遇煙霧大、視線不清或溫度高時,則應盡量貼著巷道底板和巷壁,摸著鐵道或管道等爬行撤退。在高溫濃煙的巷道撤退還應利用巷道內的水,浸濕毛巾、衣16、物或向身上淋水等辦法進行降溫,或是利用隨身物件等遮擋頭部,以防高溫煙氣刺激等。10、到達安全區域后,跟班隊長應及時向調度室匯報火勢情況及可修改編輯精品殃及區域并清點人數,對傷員進行簡單醫療救護,等待救援。瓦斯(煤塵)爆炸事故應急處置卡1、當聽到爆炸聲時,工作面所有作業人員應立即停止任何工作,用濕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背向空氣顫動的方向就地臥倒,如邊上有水坑,可側臥于水中,暫時屏住呼吸,防止把火焰吸入肺部,并用衣服蓋住身體漏在外面的皮膚,以便減少燒傷。2、跟班隊長立即啟動現場處置方案,同時向礦調度室匯報事故情況,請求救援。3、跟班隊長下令電工迅速切斷工作面生產電源。4、現場人員應聽從跟班隊長及班長17、統一指揮,立即佩戴好自救器,向有新鮮風流地點撤退,切忌亂跑。5、在撤退的路線上發現有明火,當火勢不大時,跟班隊長立即組織人員利用滅火器或消防管路水進行撲滅。6、在撤退的路線上跟班隊長應打開噴霧灑水系統,一方面可降低溫度,另一方面可降低粉塵濃度防止引起二次爆炸。7、若瓦斯煤塵爆炸已經將工作面順槽破壞,撤退路線受阻,遇險員工受傷不重時,應千方百計疏通巷道,盡快撤離。若撤退路線受阻且難以疏通時,要正確使用好順槽巷道內的通訊系統、壓風自救系統和供水施救系統并利用一切可能的條件如木板、風障等在調車硐室可修改編輯精品或聯巷內搭建臨時避難硐室。8、撤退至相對較為安全的地點的避災人員,應利用一切條件及時尋找更18、加可靠的安全地點比如避難硐室,直至升井至地面,嚴禁走含有有害氣體的總回風巷。頂板事故應急處置卡頂板事故應急處置卡1、頂板冒頂時,工作面人員立即躲到支架中部,下蹲、面部朝下,緊抓設備牢固部件,且用手護住臉部兩側。兩順槽作業人員,必須迅速下蹲,雙手緊抓能夠抓住的固定物體。2、現場人員迅速將災害情況匯報給跟班隊長,跟班隊長查看災情后匯報調度室,啟動頂板冒落事故現場處置方案。3、工作面立即停止作業。4、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由跟班隊長組織人員搶救冒頂區域受傷或被埋人員。在搶救過程中應小心的把被困人員身上的煤矸搬開,如果矸石較大,無法搬開,可用撬杠、千斤頂等工具將大塊矸石抬起來,用木柱或木垛等撐牢,再將人19、員救出。5、在處理頂板事故時,應先由外向里加固冒頂周圍的支護,消除進出口的堵塞物,盡快接近堵人部位進行搶救,必要時可以開掘通向遇險人員的專用巷道。6、若通風系統遭到破壞,不能立即恢復時,可利用水管、壓風可修改編輯精品管等對被壓、埋、堵截的遇險人員輸送新鮮空氣,并派專人檢查該處的氧氣濃度和有害氣體濃度。現場應急處置注意事項1、所有現場人員對于事故的發生首先要保持冷靜,頭腦清醒。2、在采取應急處置措施過程中,要防止二次傷害事故發生,確保人身安全。3、在應急處置過程中,應充分考慮自救器有效使用時間和人員撤離時間,決定撤離或是進入臨時避災場所。嚴禁救護人員在不佩戴呼吸器的情況下進入通風不暢的災區搶險救20、災。4、戴上自救器后,人員應盡量勻速行走,呼吸要均勻。化學氧自救器在佩帶過程中產生吸氣干熱、流口水等現象均屬正常,在未到達可靠的安全地點前,嚴禁拿掉口具和鼻夾,以防有害氣體中毒窒息。若使用壓縮氧自救器,盡量不要頻繁使用氧氣增壓按鈕,以免浪費氧氣,縮短自救器有效使用時間。5、在撤退沿途和所經過的巷道交岔口或進入避難硐室前,要留設指示方向或衣物、礦燈等明顯標志,以提示救援人員的注意。6、在被困地點待救時,遇險人員應盡量俯臥于巷道底部,以保證精力、減少氧氣消耗,為外界救援爭取時間,并要采取有規律地敲擊金屬物、頂幫巖石等方法,發出呼救聯絡信號,以引起救援人員的注意,提示避難人員所在的位置。在此期間,應21、只留一盞燈照明,其可修改編輯精品余礦燈全部關閉,以備再次撤退時使用。7、營救傷員時,要牢記“三先三后”原則,即對窒息或心跳呼吸停止不久的傷員必須先復蘇后搬運;對出血傷員必須先止血后搬運;對骨折傷員必須先固定后搬運。8、平時要保證所有的搶險救援器材種類齊全、質量完好、功能可靠。急救箱在使用時,應注意觀察藥品名稱,防止出現誤使用造成二次傷害。使用擔架時,應先將受傷人員固定,護送人員前后步伐應一致,防止受傷人員摔倒。如現場無急救箱和擔架時,可就近取材,使用木板、衣服、布條、褲帶、撬杠等物品自制簡易設施,進行固定、止血和搬運工作。9、人員定位系統射頻卡閃爍、震動、蜂鳴的意義:入井后,如果發現定位卡紅燈和黃燈同時頻繁閃爍并震動且有蜂鳴報警現象,代表礦調度室緊急呼叫,需立即升井撤離;發現定位卡單紅燈頻繁閃爍并震動且有蜂鳴報警現象,代表礦調度室重要呼叫,需立即撤離到就近安全區域;發現定位卡單黃燈頻繁閃爍并震動且有蜂鳴報警現象,代表礦調度室一般呼叫,需盡快和礦調度室取得聯系;同時請按下定位卡上“回呼確認”小鈕,并采取相應措施。可修改編輯